文库网

药物化学C卷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 .1第二章 糖和苷 .7第三章 苯丙素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交卷时间:2017-09-08 10:43:00一、单选题 1. (2 分) 具有抗疟作用的倍半萜内酯是( ) A. 莪术醇 B. 莪术二酮 C. 马桑毒素 D. 青蒿素 E. 紫杉醇 得分: 2 知识点: 天然药物

药物化学C卷Tag内容描述:%) 混凝 调节pH值、投加药剂、 凝聚、固液分离 85~95 55~70 化学吸附 调节pH值、 吸附、 吸附 物的处理 80~95 55~75 溶剂萃取 调节pH值、 萃取、 萃取 剂再生 80~90 80~95 液膜萃取 调节pH值、 萃取、 分离、 萃取剂再生 80~95 50~85 染料生产 工艺废水 树脂吸附 调节pH值、 吸附、 再生85~95 50~85 表 7 中间体废水治理单元处理效率 废水种类 处理工艺 主要工艺环节 CODcr去除率(%)B/C* 湿式氧化 调节pH值、投加药 剂、固液分离 80~90 0.5 溶剂萃取 调节pH值、萃取、 萃取剂再生 85~95 0.3 液膜萃取 调节pH值、萃取、 分离、萃取剂再生 80~90 0.4 树脂吸附 调节pH值、吸附、 再生 70~90 0.4 染料中间体 生产工艺废水 浓缩、焚烧 调节pH值、多效蒸 发、蒸馏出水生化 处理、釜残焚烧 90~95 0.5 注:*B/C 为 BOD5和 CODcr的比值,这里是指经该工艺处理后 B/C 所能达到的数值。 11 表 8 综合废水处理单元处理效率 处理效率(%) 处理 程度 处理方法 主要构筑物 悬浮物 (SS) 化学需氧量 (CODcr) 五日生化需 氧量 (BOD5) 氨氮 自然沉淀 格栅、沉砂池、 调节池、初沉池 45~6540~50 30~45 — 一级 处理 混凝沉淀 格栅、调节池、 混凝沉淀池 60~9050~75 45~65 — 传统推流式 活性污泥法 生化反应池、二沉池70~9070~-90 85~95 50~95 生物接触 氧化法 生物膜反应池、 二沉池 80~9075~90 85~95 50~95 序批式活性 污泥 (SBR) 法 SBR 生化塔 80~9070~90 85~95 50~95 二级 生物 处理 膜生物反应 器(MBR) 法 MBR 池 80~9980~99 85~99 60~95 过滤 过滤 50~6010~20 10~15 — 混凝法 混凝沉淀池、 过滤池 50~7015~30 15~25 — 活性炭 吸附法 过滤+活性碳吸附 >80 >40 >40 — 深度 处理 化学氧化法 氧化装置 >80 >40 >40 — 6.3 染料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技术要求染料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技术要求 6.3.1 染料工业废水脱色处理工艺 6.3.1.1 染料工业废水脱色可采用混凝、吸附或溶剂萃取等工艺,也可采用组合工艺。 6.3.1.2 混凝工艺技术要求 a) 混凝法包括絮凝和沉淀2个单元,其工艺设计应参照HJ/T 2006; b) 混凝时间宜为10 min~15 min; c) 沉淀时间宜为3h~5h,表面负荷宜为0.8 m3/m2·h~1.5 m3/m2·h。 6.3.1.3 溶剂萃取工艺技术要求 a) 可采用有机胺类等为萃取剂,溶剂油或醇类作为稀释剂; b) 络合萃取反应过程设备的搅拌速率需满足液-液传质的要求,废水pH值应维持在5 以下,反应时间宜大于1 h,废水水量小于100 m3/d时可采取间歇操作,静置分层时间不小于 3 h; c) 萃取剂投加量宜为4 kg萃取剂/kgCODcr ; 12 d) 当废水水量大于100 m³/d 时,可采用连续萃取工艺; e) 在反萃取过程中,应采用碱性溶液作为反萃剂,反应时间宜大于1 h,油相pH值宜 为6~7,间歇操作时,油水静置分离时间不宜小于3 h; f) 反萃液应尽可能进行回用,不能回用时,应进行焚烧处理并符合GB 18484的规定。 6.3.1.4 其他处理工艺要求 澄清、气浮、过滤和活性炭吸附宜参照 GB 50335 的相关规定。 6.3.2 染料废水重金属处理工艺 6.3.2.1 染料废水重金属处理可采用混凝、化学吸附、溶剂萃取、液膜萃取或树脂吸附等单 元处理工艺中的一种,也可采用组合工艺。 6.3.2.2 混凝工艺技术要求 同6.3.1.2。 6.3.2.3 溶剂萃取工艺技术要求 a) 络合萃取反应过程设备的搅拌速率需满足液-液传质的要求,反应时间宜大于1 h, 废水水量小于100 m3/d时可采取间歇操作,静置分层时间不小于3 h; b) 当废水水量大于100 m3/d时,可采用连续萃取工艺; c) 反萃液应尽可能进行回用,不能回用时,应进行焚烧处理并符合GB 18484的规定。 6.3.2.4 液膜萃取工艺技术要求 a) 采用油包水型表面活性剂、煤油作为膜溶剂,酸或碱溶液为内水相; b) 反应过程中废水pH值宜维持在4以下或10以上,反应时间宜大于1 h,静置分层时间 不小于3h; c) 当废水水量大于100 m3/d 可采用连续萃取工艺。同时,为避免返混,萃取设备宜采 用连续萃取装置,且搅拌速率需满足液-液传质要求。当废水水量小于100 m3/d时,可采取间 歇萃取操作; d) 宜采用静电破乳技术,破乳后油相pH值控制在6~7,油水分离时间不小于3 h; e) 反萃液尽可能进行回用,不能回用时,应进行焚烧处理并符合GB 18484的规定。 6.3.2.5 树脂吸附工艺技术要求 a) 宜采用超高交联树脂、复合功能树脂等孔径密集的吸附材料作为吸附剂,树脂比表 面积应大于500 m2/g; b) 不同的废水树脂吸附工艺参数应依据实际废水水质和试验结果确定; 吸附反应器一 般采用固定床形式,材质宜按照脱附条件进行选用; 13 c) 进水SS一般宜低于20 mg/L,在较为寒冷的北方地区,应设置树脂吸附装置保温措 施; d) 脱附液占废水的比例宜低于1/10,脱附剂应尽量选择环境友好型物质; e) 宜对脱附液中的溶剂等有用物质进行回收,不能回收时,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进行处置; f) 树脂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4~6年,废弃的树脂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处置。 6.3.2.6 其他处理工艺要求 过滤和吸附宜参照 GB 50335。 6.3.3 染料中间体废水处理工艺 6.3.3.1 染料中间体废水处理可采用湿式氧化法、溶剂萃取法、液膜萃取法、大孔树脂吸附 法、浓缩焚烧法等工艺。 6.3.3.2 湿式氧化工艺技术要求 a) 反应过程中, 废水pH值维持在7以上, 反应温度为170℃~300℃, 反应压强为0.8 MPa ~8.5 MPa,反应时间不小于2 h; b) 反应器宜采用钛材制造。 6.3.3.3 溶剂萃取工艺技术要求 同 6.3.1.3。 6.3.3.4 液膜萃取工艺技术要求 a) 采用油包水型表面活性剂、煤油作为膜溶剂,酸或碱溶液为内水相; b) 反应过程中废水pH值宜维持在4以下或10以上,反应时间宜大于1 h,静置分层时间 不少于3 h; c) 乳化液投加量约为0.3 kg/kgCODcr~0.5 kg/kgCODcr; d) 当废水水量大于100 m3/d可采用连续萃取工艺。同时,为避免返混,萃取设备宜采 用连续萃取装置,且搅拌速率需满足液-液传质要求。当废水水量小于100 m3/d时,可采取间 歇萃取操作; e) 宜采用静电破乳技术,破乳后油相pH值控制在6~7,油水分离时间不小于3 h; f) 反萃液尽可能进行综合利用, 不能回用时, 应进行焚烧处理, 焚烧应符合GB 18484。 6.3.3.5 树脂吸附工艺技术要求 同6.3.2.5。 6.3.3.6 浓缩焚烧工艺技术要求 a) 宜采用蒸汽加热的两效或三效浓缩装置,浓缩装置应保证盐的及时排出; 14 b) 宜采用两段炉焚烧方式,一段炉温度550℃~650℃,二段炉温度不低于1100℃; c) 焚烧过程中,二段炉停留时间不小于3 s; d) 为保证焚烧效果,有机废液应在分散状态下进入焚烧炉; e) 焚烧系统应保持微负压状态; f) 焚烧后产生的残余物应按工业垃圾进行安全处置。 6.3.4 染料工业综合废水二级生物处理 6.3.4.1 综合废水在进入调节池前应经过自然沉淀(沉砂或初沉)或混凝沉淀处理,其工艺 技术要求如下: a) 沉砂池宜选用平流式沉砂池,池面应设置浮渣或浮油的刮除设备; b) 初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为40 min~120 min,有效水深宜为2.0 m~3.0 m,池面应设 置浮渣或浮油的刮除设备; c) 沉砂池及初沉池宜采用机械排除泥砂方式,池底应设置防淤设施,排砂管和排泥管 应设置防堵措施。 6.3.4.2 生物处理装置中应设置调节池,其工艺技术要求如下: a) 调节池容积应根据实际生产水量调查结果确定,一般不应小于一个生产周期排出的 总水量。染料加工企业的调节池水力停留时间宜大于48 h,工业园调节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宜 大于24 h,当染料废水的二级处理采用SBR法时,可根据工程规模和工艺流程适当减小调节 池容积; b) 当初期雨水需要处理时,调节池应考虑存储初期雨水所需的容量,雨水量的确定应 符合GB 50014的规定。初期雨水的存储时间应根据雨水收集系统的设置状况、路面材料、 污染物性质和降雨等情况确定,当缺乏相关资料时,存储时间可取10 min~15 min; c) 调节池底部应设置排空集水坑和排水管,池底坡向集水坑,坡度不小于0.01; d) 调节池宜设置液位显示和控制系统。 6.3.4.3 生物处理可采用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SBR法、MBR法和生物接触氧化 法,宜选用有机负荷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具有脱氮功能的工艺,其工艺技术要求如下: a)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设计可参照HJ 576、HJ 577和HJ 578的相关规定; b) 生物处理单元设计应考虑生物脱氮功能, 还应充分考虑冬季水温较低对有机物去除 和生物脱氮的影响。必要时可采取降低负荷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