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pdf

  • 资源ID:1285708       资源大小:60.6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注册后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pdf

1、w w w . y u e q i k a n . c o m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罗洪波,刘维国,张志涛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质量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施工现场无疑 是保证建筑质量的第一责任现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实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企 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下面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重要性 措施 一、建筑工程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方法对施工生产中的一切技术活动和构成

2、施工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和控制的总称。技术要素包括技术人才、技术信息、技术资料、技术设备、技术档案、技术装备等。建筑工程 企业的技术管理是企业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的方方面面,对施工企业在市场经 济中的商业活动也会产生影响,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通过建立适合的技术管理体系、 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卓有成效地开展科技创新、科技人员的培训、不断地总结吸收优秀的技术成果,最终对自身优势 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逐步提高自身竞争力,获 得更高的利润的最佳选择。 对施工现场中的一切

3、技术活动进行一系列有组织的管理工作,即选用最科学的方法能有效的反应事物的客观规律 的相关制度,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较为复杂的操作流程和环节进行合理的科学安排,再按照所预定的目标来确保整个施 工工程中的正常秩序,进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各行业各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总 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建筑业应当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今,建筑业的发展的确为国民经济的 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建筑工程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4、一些问题,诸如质量不合 格、管理不科学、项目管理人才紧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无疑要通过走科学的技术管理的途径来解决,那么我们 下面就重点谈一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 运用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是我们要首先保证的前提,即我们不管进行怎样的技术 管理,都要全面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技术要严格符合相关要求的建筑施工技术的规定,从而保证整体的施工秩序。只 有这样,技术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成为建筑施工中各项工艺和技术相互衔接的而成的新的先进技术,以此来保 证施工工程的质量。所以,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

5、现场中运用技术管理知识,不仅促进了企业技术的现代化,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而且这些也保证了施工产品的安全和质量,使建筑工程企业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 2 . 运用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是按照相关规定顺利开展生产的必备条件。 当前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其产业标准, 只有按照各项标准完成的项目才是合格的项目。建筑业又具有特殊性,从业人 员众多且人员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工种交叉多,施工危险性较大,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技术管 理,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保证施工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目前,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承担的新工程的 施工难度,工程结构和功能也可能更复杂,只有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拥有了先进

6、的技术装备,科学的管理水平,才能保 证工程的完工和工程的质量,从而使企业获得发展。 三 、增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的措施 1.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目前,我国建筑实行的体制,主要是总分包,这就要求在企业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总承包建筑单位要将技术 管理的工作延伸到各个分包建筑单位那里,需要分包单位协同配合才能完成该项目。也就是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 技术管理,要由总承包建筑单位设立,以总承包单位的技术管理要求为核心,其他分包单位密切配合,二者密切配合 ,相互协调完成既定项目的工作。 2 . 建立和实施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 要使日常工作有序、顺利地开展,就必须有章可循,那么技术

7、管理制度的制定也就在所难免了。 ( 1) 图纸学习审查和管理制度 图纸审查包括学习、初审、会审以及综合会审阶段,在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完成。图纸的审查工作主要是为实现以下目 的: 全面考虑和部署施工; 了解图纸,按图施工; 检查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建筑、结 构、设备、及装修之间有无矛盾,是否齐全,各种材料构件标记是否错误; 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和合同相矛盾; 通过审查图纸 ,明确工程施工条件下施工的可能性和所需采取的措施,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图纸有问题或与施工 现场矛盾,必须做详细记录,做好技术联络、技术核定、设计变更通知的签证工作,所有资料必须纳入工程技术档案 。 ( 2 ) 健全

8、技术交底制度 该制度主要是让所有施工人员在正式施工之前,深入了解施工对象的设计情况、建筑特点、操作注意事项等细节问题 1 / 2 w w w . y u e q i k a n . c o m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做到胸有成竹,便于科学施工。交底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合同主要是施工合同的范丽及有关技术方面的要求,以利图纸审查和索赔; 设计纸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冈,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主要部位及特殊部位的做法要求等; 施工组织设计 交底,目的让所有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掌握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计划及完成任务的技术手 段和组织措施; 设计变更交底,必须向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

9、交底,否则会导致返工和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出 现更大的隐患和损失; 新技术项目的交底,目的是将该技术所涉及的材料、工艺、结构甚至具体操作向有关人员 详细交底,力求详细全面,必要时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督导 ,技术交底经常性分阶段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技术复核制度 保证技术的准确性,避免因技术工作的疏忽、差错而造成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保证技术的准备性,主要复核一下内 容:定位轴线,标高,尺寸,配合比,门窗洞尺寸,横板尺寸,预留洞,预埋件的材质、型号、规格,吊装预制构件 的强度。 ( 4)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工程项目开工之前,项目管理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根据企业制度的管理方针

10、和目标,充分研究现有的施工条件, 包括合同条件、现场条件、法规条件,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开工前报企业技术部门或 施工技术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组织审查批准后具体实施。 ( 5) 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管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前或施工中,鉴于设计的原因或业主的需要及现场客观条件的变化等,导致施工图的变更,要严格按照规 定程序处理变更问题。一般由设计单位签证确认、监理工程师下达变更令,企业或现场技术部门备案后批示。 ( 6 ) 施工日记制度。 施工日记要真实客观的记录施工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施工现场状态和动态。施工日记包括每天的天气、施工部位、作 业内容、作业能力效率和质量例行检查和

11、施工及巡视所发现的问题。各种指令的传达与批示,施工条件的变化及影响 因素、对策、措施、整改、实情与结果等。 参考文献: 1韩铁军.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J. 城市道桥与防洪,2 0 10 (8 ) 2 迟东宇. 浅析建筑工程中的技术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 0 0 9(0 8 ) 3文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理论与运用J. 科技信息, 2 0 0 9( 2 3) 4潘守义,靖丽娟.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科学管理J. 黑河科技,2 0 0 3( 0 4) 5任长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措旌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 0 10 ( 0 3) Po w e r e d b y T CPD F ( w w w . t c p d f . o r g ) 2 / 2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pdf)为本站会员(WXLW)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