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 资源ID:21474738       资源大小:54.48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1、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浙江省气象条例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台州市椒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特制定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一、发展现状及形势(一)“十三五”期间气象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椒江区气象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生态气候安全保障、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气象信息化等发展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实现气象现代

2、化,气象保障椒江经济社会和人民安全福祉取得显著效益。1.气象监测预报能力稳步提升加快“三网四域”能力建设,全区共建成区域自动气象站25个(其中含能见度站点9个),气象监测站网密度3.8公里,土壤水份、灰霾观测站、负氧离子监测站、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城市内涝水位监测点、交通观测站等特种站点13个。基本形成海洋、农业、环境、交通、雷电等专业气象观测网络。初步建成气象防灾减灾综合显示“一张图”平台,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精细到街道(镇)。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开展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部署应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全网发布机制、重大气象灾害全流程智慧叫应机制,关键时刻电话直通关键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精

3、准化水平稳步提升。台州市椒江区域自动气象站分布图2.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日益完善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落实街道(镇)气象灾害防御管理职能。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全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街道(镇)全覆盖,建成71个省级气象防灾减灾示范村(社区)。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城乡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气象灾害防御职能纳入全科网格员工作职责,基层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网格员年度培训率90以上。建立气象科普宣传长效机制,广泛宣传,积极动员,营造全民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氛围,建设覆盖学校、深入农村、走进社区的气象主题科普场所,建成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点16个,校园气象站2

4、个,气象灾害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普及率达85%以上。3.气象服务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深入挖掘椒江气候生态旅游资源,大陈岛旅游风景区获评浙江省避暑气候胜地。椒江旅游景点初步实现景观推介与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结合,保障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发展“互联网+”气象服务,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和气象服务社会满意度,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知晓率提高到97%,气象服务社会满意度达90%。继续深化气象为农服务,保障粮食生产;开展特色农业精细化气象服务,完成柑橘、葡萄、甜瓜等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区划,牵头浙江省柑橘气象服务联盟,规范全省柑橘气象服务,建成柑橘精细化气象服务示范点,全国首推以旬为尺度的柑橘生长气候品质预

5、报,开展柑橘气候品质认证服务;开展“农业+气象+农户”移动端服务、直通式气象服务,开通“椒江气象服务”及“选天”微信小程序,实现农田小气候数据查询与阈值警报服务功能。4.台站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大陈台风综合试验基地及配套业务用房项目竣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大陈台风综合探测基地揭牌运行,大陈成为华东区域台风探测研究又一重要平台。启动培育大陈国家气候观象台,完成大陈国家基准气候站扩征土地15亩。椒江区气象预警中心建成启用,初步建成集气象观测、气象监测预警、气象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防御服务、气象办公业务、气象社会管理、气象信息网络与计算机应用为一体的现代化系统。5.气象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深化气象安全体

6、制机制改革,成立台州市椒江区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椒江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为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稳步推进防雷体制改革,椒江区防雷设施监测站并入椒江区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完成业务调整及人员转隶。“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气象证明”和“雷电灾害鉴定”事项,实现与宁波市宁海县“跨市域”通办,其中气象证明实现“无感智办”和“智能秒办”。6.气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时期,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本科以上学历达72%;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81%,其中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8%,农业气象高级职称占全市现有农业气象高工的50%。2019年,获台州市气象系统天气预报技能竞赛团体第三名

7、,个人全能第二名;参与编制气象行业标准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柑橘、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柑橘;完成9个科研项目,发表或交流科技论文27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国家级学术会议论坛交流10篇。(二)“十四五”期间气象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深化气象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椒江气象实现数字赋能、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期。1.气象事业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要求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椒江气象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任务。面对椒江“新

8、府城”建设新需求,“十四五”时期是椒江气象从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到全面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的关键时期。椒江气象将围绕加快形成港产城湾一体发展新格局,深化跨地区、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面向行业发展找准服务切入点,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智慧气象建设;紧跟智慧城市发展,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针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不同区域、不同领域需求精准匹配专业、个性气象服务,形成气象服务供给和需求同步迭代、联动提升的良性循环模式;发挥气象工作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树立椒江气候生态品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水平,为美丽椒江建设增添气

9、象靓丽底色;聚焦重大灾害、重大战略、重要活动,大力发展气象科技,深度破题攻坚,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2.气象事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气象综合监测能力有待提升。海洋气象资料获取能力有限,设备保障和数据质量亟待加强;观测站点数量不足、要素不齐,灾害易发区和地形复杂区气象站点密度不足,难以捕捉到小尺度强天气;垂直观测时空分辨率不足,立体综合监测站网还不完善;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气象大数据的开发应用能力还较为薄弱。气象预报预警能力有待加强。台风、暴雨、强对流、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落区、时效等方面仍有差距;气象预报预警关键技术支撑能力和核心业务科技水平不足,智能网格预报的应用及服务缺

10、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决策气象服务智慧化、信息化水平不够高,与政府数字化改革、精密智控的要求仍有差距;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常态化运行机制不健全,作用发挥不明显;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不足,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仍需深化;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长效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社会公众气象防灾自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技人才支撑能力有待加强。气象拔尖人才紧缺,人才队伍综合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科技与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开放合作缺乏平台支撑;创新团队总体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成果层次不高,在成果转化及应用上与省内先进县区仍有较大差距。二、发展思路与目标(一)指导思想“十四五”时期,椒江气

11、象发展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战略任务,以“创新椒江”建设为战略支点,紧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总体目标,深化气象改革创新,推进椒江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浙江“重要窗口”椒江魅力展区作出气象贡献。(二)基本原则需求牵引,服务为本。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以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重大战略、气象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重大活动保障为重点,努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制约气象服务发展

12、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科研业务深度融合,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升科技对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发展的贡献度。数字赋能,智慧转型。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以推进实时、历史各类气象数据融合、挖掘及提升智慧气象服务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新信息技术业态下的气象大数据服务能力及气象业务治理能力,构建共享普惠、安全可控、业务协同、服务提升的气象信息化业务发展新格局。深化改革,开放合作。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深化气象科技“放管服”改革,努力破除制约气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完善局校、局企合作模式,建立气象社会

13、化多元服务机制,形成气象科技发展和业务应用更加协同、气象人才交流互动更加便利、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气象发展模式。(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的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平安椒江、美丽椒江、乡村振兴、海洋经济、“两个大陈”建设的贡献更有成效,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更具活力,初步建成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综合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椒江区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序号目标主要指标2020年基值2025年目标1监测精密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公里)3.83.52灾害性天气监测率88%95%3气

14、象信息化水平85%95%4预报精准突发强天气有效预警时间30分钟60分钟5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70公里60公里6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83%88%724小时气温预报准确率76%82%8服务精细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90%92%9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成率30%85%10防雷安全智慧化监管水平30%80%三、主要任务“十四五”期间,椒江气象发展必须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在椒江防灾减灾、经济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1.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政府主导

15、、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依法落实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在灾害应急中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网格化管理、直通式服务、多元化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基层网格化组织体系,深化实施气象防灾减灾强基行动。继续推进基层村(社区)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健全分灾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推进气象灾害应急行动计划向村(社区)延伸和普及,进一步规范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在教育、旅游、交通等领域进一步推动落实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社会应急响应机制。2.构建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开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立区域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数据库,全面掌握常见气象灾害风险空间分布,形

16、成椒江区域数字化气象灾害风险地图。加强定量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应用,提高气象灾害风险实时动态研判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城市运行和生产活动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和预报预警信息服务,提高城市应对暴雨、内涝等气象灾害的能力。深化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多部门技术合作机制和气象风险预警联动机制,为防汛防台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及时、科学、高效的气象服务支撑。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群众性应急演练,提升社会公众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3.增强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能力依托省级突发事件预警发布平台,推进突发平台本地化部署应用以及向街道(镇)延伸,实现与现有显示屏、大喇叭、应急广播等发布系统无缝对接。深入推进“

17、网格+气象”工作,基本建成预警信息从气象台站到网格“一键直达、随时处置、即时反馈”机制。深化与新闻广电、移动通信运营部门间合作,推动预警信息发布融入政府公共信息发布体系。创新融媒体应用,提升气象信息快速、广泛发布能力。开展基于位置的气象服务信息靶向推送技术应用,实现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向敏感地区、行业、人群用户的靶向发布和传播,着力提升特殊行业、特殊群体气象预警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及时性。4.优化面向决策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更新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一张图”,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汇总展示气象预警、风险信息、应急责任人信息和基础信息,实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综合风险分析与决策参谋。建立台风、暴雨

18、等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案例库和决策气象服务基础数据产品库。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实现决策服务要素信息的自动监测、统计、分析,利用政务平台构建决策服务智能推送平台,提升决策服务信息化水平。5.健全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体系构建新时代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体系,将气象科普融入核心业务中,打造大宣传大科普格局。推进气象科普载体一体化建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应用到气象科普。加强气象科普队伍建设,推动气象科普社会化建设。积极配合推进建设大陈台风科普馆,继续推进农村文化礼堂气象科普点、校园气象站等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二)提升气象监测预报服务能力1.健全立体智能的气象精密监

19、测网络全面加密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地面自动气象站网,开展区域自动站网升级改造,增加区域自动站观测要素,实现4要素及以上站点平均站间距达到3.5公里以内,灾害高发易发区行政村温雨站全覆盖,2要素及以上站点的平均站距3公里以内。持续推进大陈国家气候观象台和台风综合探测试验基地建设,构建海岛垂直廓线监测站网,建设天空状况智能识别观测站,实现全时、全域、多要素的气象综合观测。围绕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需求,聚焦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大陈海洋生态气象观测功能站建设,开展海-气通量观测。完善交通气象监测网和船舶气象监测网(台州湾主要航道气象监测网),推动气象观测设备的全自动化、高智能化,实现气象要素

20、远程观测、天气实景视频直播和天气现象智能判别等功能,提高气象观测的技术装备水平。2.健全无缝精准的气象服务产品体系升级完善市县一体化椒江业务平台,依托上级智能网格预报平台和智能网格预报本地化订正技术,完善015天本地化客观集成预报产品。构建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体系。加强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技术应用,实现风力、温度等要素产品的降尺度预报。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识别技术、分类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技术和短时临近客观智能预报技术应用,提高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和提前时效。加强延伸期客观预报技术应用,提升台风、寒潮、热浪等灾害性天气的延伸期集合预报业务应用能力。3.推进高水平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

21、建设面向民生的公共气象智慧综合应用场景,采集气象用户特征、行为习惯数据,利用用户行为分析和感知、场景构建、信息精准推送等技术,开展认识用户分析用户服务用户的气象服务模式应用,研发基于场景的图形、图像、智能交互气象服务产品,实现用户行为自动感知、基于位置和场景、按需生产、智能制作、精准推送的分众化气象服务。加强气象与海洋、交通、旅游、运动、健康等场景的智慧化气象服务。推进“天气罗盘”本地化并融入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敏感行业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4.提高城市运行及智慧城市气象保障加快推进智慧气象融入“城市大脑”,建设具有椒江特色的数字气象服务系统,提升覆盖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场景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

22、估能力。加强与城管、供水、供电、供气和交通等部门信息共享与交互,实现气象服务与城市安全运行保障体系基于大数据深度融合的动态分析、实时调整、精准靶向的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智慧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强城市气象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强化主要街区、交通枢纽、公交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气象灾害信息传播。开展城市规划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综合应用城市热岛、通风廊道、暴雨强度公式、风玫瑰图等城市气候专项规划成果,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城镇化规模结构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5.推动专业气象服务敏感行业减灾增收效益瞄准气象敏感行业的服务需求,提升海洋、交通、能源、旅游、物流、健康等领域的气象监测服务能力,加强“气象+行

23、业”数据融合。建立基于影响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气象服务指标库和知识库,建设可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平台,研发分众化行业服务产品体系,开展不同场景气象数据增值性和创新应用开发,促进服务产品对气象敏感行业的有效供给,实现基于5G的定制化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数据面向行业的减灾增效、趋利避害效益。(三)提升服务重大战略部署气象保障1.提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能力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覆盖关键农事活动的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开发基于智能网格的精细化气象为农服务产品,融入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开发全产业链农业气象灾害智能预报预警系统,强化直通式、针对性为农服务。推进“一县一品

24、”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或优势农产品智慧化精细气象服务。推进农旅融合气象服务,依托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平台,打造椒江气象特色景观旅游路线,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线路气象服务定制,强化椒江乡村休闲旅游景观以及观赏采摘等旅游气象产品的宣传推广。积极探索推进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工作,构建除柑橘以外的其他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推进特色农产品气象指数、民宿气象灾害保险等涉农保险产品的研发及应用。开发“互联网+气象指数”等产品,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2.推进“美丽椒江”建设气象保障完善生态气象观测网,新增1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系统,提升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和修复、干旱、森林火灾等重点领域服务保障能力

25、。推广生态功能区、脆弱区气候承载力监测评估,开展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环境质量、重点行业领域的影响评估和预评估服务,提高生态风险气象预警能力。积极申报并开发国家级生态气象服务品牌价值,开展特色乡村生态气候资源评估,研发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建立乡村生态宜居、宜业、宜游气象(气候)指标,推动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街道(镇)规划设计和管理体系,强化生态经济气象支撑。开展温室气体监测评估,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等气象科技支撑能力。3.提升“海洋经济”气象服务能力针对港口运营、陆岛交通、大陈航运、海洋渔业、海上搜救、海水养殖、海岛旅游等服务需求,完善岸、海、空基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强化

26、海洋气象灾害资料收集,加强海洋气象观测资料加工处理和应用,实现海洋气象要素实时监测和海域实时观测。建设台州湾区核心区沿海测雾观测站网,建设海门港等船舶进出港精细化服务产品体系,开展港航物流气象保障服务,助力绿色航运。完善椒江-大陈航线精细化天气预报和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结合在航时间、船只抗风等级、管制信息等航线信息,建立大风、低能见度客观化预警产品,发布大陈岛登岛气象指数预报,推出登岛气象指数保险,提高岛际交通海事监管联动决策支撑能力。升级完善海洋气象风险等级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渔场以及捕捞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精细化程度。开展“物联网+”海水养殖智慧气象服务,开发海水养殖适宜度、海水养殖

27、气象风险预警、水体生态环境监测等产品,开展海水养殖种苗放养期、培育期、捕捞期等全流程气象服务,探索海水养殖气象指数保险。打造大陈岛旅游气象服务精品示范,培育海岛特色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和气象旅游景观,助力大陈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4.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气象服务加强长三角城市圈气象服务协调联动合作发展,合力推进气象观测统筹、服务信息共享、预报技术共商、科技成果共用以及空气污染防治联动等工作,融入区域公共气象服务信息传播矩阵,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内容共享与协同发布,提升跨界区域气象联合防灾能力。推动智能感知和社会化交通气象观测技术应用,提升椒江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综合交通网络的智慧化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28、。以大陈国家气候观象台、大陈台风综合探测基地等项目为抓手,深化与上海台风研究所等交流合作,联合开展影响椒江近海台风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海洋气象探测关键技术、台风外场观测科学试验等项目攻关,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升台风、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1.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业务需求主导的项目立项机制,凝练重点气象科研项目并联合攻关。完善以产品成果和应用实绩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业务发展需要的项目建立稳定资金支持政策。统筹科研项目和人才资源,建立科学完善的椒江气象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工程人选和创新团队的考核。主动对接、融入省市级创新团队,加强科技协同攻

29、关和成果共享,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注重项目成果向业务的转化应用。深化与水文、海洋监测预报预警协同发展,加强监测资料、预报产品的分析应用,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2.发展研究型业务体系聚焦重点领域,推动研究型业务技术攻坚,在省市级网格化产品基础上,加强精细化天气气候过程演变规律研究,完善各类网格预报产品的精细化检验评估和订正,开展对模式不确定性的分析、评估和订正。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重点推动气象智能探测、智慧气象服务等方面创新。深化台风、暴雨、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的致灾条件和机理研究,加强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应用,提升气象灾害影响

30、预报和风险定量评估能力。3.加强人才培养和合作完善“老带青”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拔尖人才的培养。加强与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省市级业务单位以及高校等合作,配合搭建气象相关创新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以科研攻关和学术研究等为重点,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依托台风综合探测试验基地和国家气候观象台项目,积极打造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合作平台和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平台。4.提升融入共享的气象数据支撑能力优化气象移动通信网,推动窄带物联网、5G等技术在气象通信中的应用,提高气象数据带宽,保障气象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推进气象信息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和对接。推进各类气象数据融合发展,加强雷达、卫星、

31、自动气象站等各类气象资料融合及同化分析应用。开展气象数据与其它各类社会数据关联度分析,促进气象与行业数据互动融合,提升气象服务相关部门及行业的支撑能力。(五)构建规范有序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1.贯彻落实气象法规、标准化建设切实贯彻以地方性法规为主体、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配套的气象法规政策,落实气象行政执法、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保护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等领域的配套制度。建立健全气象标准应用实施推进机制,引导气象部门、社会组织及从业人员主动应用标准,严格规范相关气象活动行为,推动形成标准先行、依标办事的行业氛围。2.提升气象社会治理能力依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

32、求,适应部门管理方式转变。加强气象行政许可管理与气象行业管理,严格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气象行政执法权限与责任,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和执法队伍建设,探索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等机制,推进气象执法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气象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做好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工作,完善行政监管与纠错问责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3.深化重点领域气象管理改革与发展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全面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深化专业气象服务改革,聚焦重大战略气象保障服务,坚持实施省市县三级协同发展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县事业单

33、位分类管理工作和机构编制设置,统筹用好国家和地方编制资源,强化重点领域编制保障。根据浙江省气象部门管理数字化改革部署,推进“无证明”改革,应用气象资料自助查询系统;依托“浙政钉掌上执法”平台,完成气象行政检查事项数字化全覆盖;推行“安全码”等管理方式,建立气象安全风险精准防控系统。协同做好椒江区数字化改革气象工作。(六)强化党建引领完善气象管理体制机制1.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强业为目标,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作风效能、狠抓纪律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开展清廉部门建设、模范机

34、关创建等行动计划,深化“三服务”、品牌建设、青年理论提升、组织力提升等重点工作,以项目化管理和业务团队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强化党组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意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不断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为推动椒江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2.强化廉政建设和执纪监督坚持不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持续巩固纪检监督制度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四责协同”机制建设,达到职责明确,精准履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以打造“政风清明的气象机关、清正有为的气象业务、忠诚

35、清廉的气象铁军、清风弘扬的气象文化和清晰有力的监督执纪”的“五清”为目标,扎实推进清廉机关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压实巡察和审计监督整改责任,加强巡察审计成果综合运用。3.完善气象台站综合基础设施针对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和业务体制改革,以及气象台站自身功能性改善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与新需求,继续推进台站综合改善提升工程,开展大陈台风探测基地二期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台站附属用房的改造和利用,提升基层业务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研究型业务支撑能力建设,推进大陈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

36、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台站。4.加强气象文化发展与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关键作用,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建成具有时代特征、部门特点、地域特色,满足椒江气象事业发展需要,与椒江气象现代化相适应的椒江气象文化体系。制作大陈垦荒精神文化墙,清廉机关、模范机关文化墙,规范化建设党员活动室,打造春雨有声书屋。充分发挥椒江气象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作用,强化与椒江党建、椒江发布、今日椒江等媒体部门的合作,拓宽椒江气象文化宣传工作。积极创建“职工之家”和科普示范点,

37、建设职工健身房、书画室、气象科普互动体验馆等气象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工作机制,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提高部门文明创建水平,形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四、重点工程“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四项重点工程。(一)海洋气象灾害探测能力保障工程围绕“全力建设湾区明珠”目标,加密和优化沿海、海岛、港口、码头、航道等天气敏感区位的一体化、立体化综合气象监测网,提高海雾、大风等气象灾害监测覆盖率、针对性和时效性。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落实大陈国家气候观象台和大陈台风探测综合试验基地建设任务,配合建设台风探测预报技术培训中心,打造华东区域台风研究“重要窗口”,提升台风和海洋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

38、建设基于大陈航线的椒江海域智慧气象服务系统。专栏4.1海洋气象灾害探测服务保障工程建设任务按照台州市椒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聚力发展优势海洋经济”“全力建设湾区明珠”“打造山海休闲文旅体融合示范地”等要求,实施海洋气象灾害探测服务保障工程。1.建设大陈国家气候观象台。按照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标准,建设海陆立体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站。增加基准辐射、大气成份、近地层通量、地基遥感廓线、海洋生态、海岛梯度观测等基本观测项目。围绕海洋开展东海海域海洋气象立体综合拓展观测(包括海雾、海洋动力、海洋化学、海-气通量等)。2.升级完善大陈台风综合探测试验基地。完善大

39、陈台风基地激光测风、大型无人机、专业海洋智能浪高等台风监测设备布设,增建2个辅助观测场,积极创建中国气象局大陈台风综合探测试验基地,开展无人机台风探测试验。参与开展影响椒江近海台风外场观测科学试验。3.建设台风探测预报技术培训中心。依托台风综合探测试验基地和国家气候观象台项目,积极推动开展国际台风研讨论坛、风浪科普研学等。配合省市气象部门、上海台风研究所加强数据共建共享,开展新型观测数据应用研究;参与开展影响椒江近海台风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究、海洋气象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打造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合作平台和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平台。4.完善椒江海域气象综合监测网。新建大陈六要素便携式自动气象站

40、(北斗)1套,更新海岛自动站强风仪1套。新建海雾监测仪2套,在台州湾区近海及其主要航道附近建设浮标站2个。开展海雾空间分布特征、形成机理等分析研究,开发天气现象和气候景观预报,扩大海上气象服务覆盖面,深度开发海上气象风险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依托北斗系统,开展精细化海上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提高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打捞救助气象保障能力。海洋气象灾害探测研究能力工程建设任务序号观测业务观测设备单位数量1地面基准气候观测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北斗)套12近地层浓度观测浓度、梯度观测系统套13地基遥感廓线观测激光测风雷达套14X波段天气雷达套15大气成分观测气溶胶、臭氧套16温室气体监测分析系统套17基准辐射

41、观测基准辐射观测系统套18多波段太阳光度计套19海洋生态系统监测海-气通量套110海岛物候观测物候观测系统套111通讯辅助系统卫星通讯系统套112海洋观测海洋观测系统套113海雾观测站套214浮标站套215台风外场试验辅助观测场建设个216外围梯度观测自动气象站套1117风向风速观测海岛自动站强风仪套118大型无人机架1(二)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构建立体智能气象观测网、构建智能预报服务业务、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渠道、完善信息网络支撑系统,不断推进气象高质量现代化建设,实现气象监测更加精密,预报预警更加精准,数据传输更加高效,全面提升椒江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专栏4.2 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

42、工程建设任务按照台州市椒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推动5G场景应用与融合,结合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气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领域,利用技术促进城市便捷化发展”“促进交通智慧化提升”等要求,以及浙江省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实施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1.构建立体智能气象观测网地面综合气象站网升级。全区增建四要素(气温、雨量、风向、风速)以上区域站8个,新建全天空观测仪2个,新建海雾观测站1个,实现高风险区自动气象站网密度3公里。对现有25个站点数据采集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等更新升级,全面提高站点运行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加

43、密海岛垂直廓线监测网。在大陈国家基准气候站建设对流层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毫米波云雷达各1套,形成覆盖全区范围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水汽、气溶胶等关键要素的垂直廓线监测网。建设卫星应急通信系统。建设大陈国家基准气候站卫星通讯小站,保障重点站点在极端恶劣天气中的气象基本观测数据传输。新建2套海岛自动站加装北斗卫星通讯装备。椒江区立体智能气象观测网建设任务表序号项目名称(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合计一地面综合气象站网升级1自动气象观测站(四要素)套82全天空观测仪套23数据采集器升级站5二加密海岛垂直廓线监测网4风廓线雷达个15微波辐射计个16激光雷达个17毫米波云雷达个1三建设卫星应急通

44、信系统8大陈卫星通信小站个19北斗卫星通讯装备个22.构建智能预报服务业务建设强对流智能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基于上级网格化数据产品以及能见度、雷电判识、台风定位、雨滴谱等多类精细化产品,建设椒江本地化强对流智能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实现对冰雹、雷暴、大风、强降水等天气过程的实时精准监测和研判分析,短时临近网格预报颗粒度精细到村。智能化建立分区域分级别预警,自动生成预警用语,并通过人机交互订正快速完成定点、定区域、“一键式”突发强对流预报预警发布。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开展椒江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针对九种主要气象灾害,开展气象灾害特征调查和致灾孕灾要素分析,建立区域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基础数据库,分灾种

45、编制1:5万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谱;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开展精细到乡镇主要气象灾害影响风险预警。加强气象灾害易发区实景监控建设和数据共享,加强定量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模型应用,建设气象风险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服务应用场景。加快推进风、雨、温等实况数据、历史气候数据、短中长期预报数据、台风监测、实时预警以及影响预报等气象信息共享,探索建立“城市气象风险图”,开发城市精细化管理态势分析预估模拟,运用大数据融合技术,打造全流程“嵌入式”智慧气象服务,便捷接入应急、公安、城管、地质灾害、供水、供电、供气、交通、海洋等指挥系统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应用场景,助力椒江二次城市化。建设恶劣

46、天气交通应急服务场景。围绕椒江“智慧交通”建设需求,在重要路段增建2套交通气象监测站。对能见度、强降水、风向风速等进行自动监测,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恶劣天气影响路段识别、交通事故气象风险预测的业务服务能力。开展道路交通气象指数等级预报、强风等级预报、路面结冰预报,推进公路、铁路、水路团雾预报,实现交通气象灾害自动识别、精准预警、产品制作及靶向发布,服务产品自动推送至影响区域的执勤交警和驾驶人员。开展大陈岛通用机场气象保障服务。加快推进椒江气象数字化改革,建设大陈航线智慧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城市积涝气象风险服务应用场景。研究气象致灾因子阈值,建立城市内涝灾害气象风险等级评估标准,综合积水点监测、现

47、有雨量站、径流、潮水、排水管网等因子,开发椒江城市内涝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模型,实现对城市内涝气象风险精准预报,为道路交通分流、内涝抢险资源提前调度提供科学参考,将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防御,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损失。3.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渠道完善一体化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体系。落实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发布职责和运行管理机制,实现省级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本地化应用以及与原有发布系统无缝对接,推进突发预警发布系统向街道(镇)延伸。建立多手段多渠道预警信息“融媒体传播矩阵”。应用区域动态人群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四大运营商合作开发气象预警全网发布和分区发布快速靶向叫应系统,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人群的短信实时定向推送功能,实时反馈用户信息读取情况,并实现一定时段内未读取则加强推送的功能。完善浙政钉、钉钉推送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开辟电视、广播、各类主流APP和微信公众号预警传播绿色通道。依托各类社会媒体快速传播气象预警信息,建立红色预警时人防警报系统紧急警报和农村应急广播即插即播机制。推进“天气罗盘”本地化应用。4.完善信息网络支撑系统视频会商系统升级。在全省视频会商系统框架下,全面升级换代老旧视频会商硬件设备,提升视频通信线路带


注意事项

本文(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ewewa)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