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原城市群的早期形成探究.pdf

  • 资源ID:21552084       资源大小:1.18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原城市群的早期形成探究.pdf

1、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作者简介:张勇(),男,河南省汝南县人,历史学博士,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研究。关于中原城市群的早期形成,笔者在博士学位论文 河南省会变迁研究()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 中有所涉及,至今还未见其他专门研究中原城市群早期形成的研究成果。中原城市群的早期形成探究张勇(平顶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平顶山 )摘要: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是国家以及河南省坚持的一项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年 月 日郑州被确定为河南新省会,同时国家为了迎接大规模的经

2、济建设,恢复大省制,决定撤销平原省使豫北回归河南,这初步决定了中原城市群的框架。年 月 日河南省直机关正式迁郑后,省会郑州的核心地位形成,并带动了中原城市群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如平顶山、鹤壁、焦作、三门峡四市的兴起,基本形成了今天中原城市群的雏形。探讨中原城市群的早期形成对当今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关键词:中原城市群;郑州;洛阳;平顶山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年 月 日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提出了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发展思路 。自此,中原城市群这一概念正式提出,河南省开始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建设,年 月

3、 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改委报送的 中原城市群 规划,自此中原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 。可见,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无论是对于国家抑或是河南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学界对中原城市群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大多是从经济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开展研究,侧重于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对策与应用研究。而从历史学角度对中原城市群的形成进行溯源,探究中原城市群的早期形成方面的研究成果极为少见,长期被学界所忽视。事实上,中原城市群的形成要远早于 年,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即 年 月郑州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新省会、平原省被撤销使豫北回归河南,中原城市群的框架就已经被确定下来了。年河南省直机关正式由汴迁郑后,郑州的核心城市

4、地位正式形成,此时由于“一五”计划以及苏联援建项目的落实,使得新省会郑州市的核心城市地位极大地带动了河南城市整体的发展,以郑州市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基本形成。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开展研究,以增强人们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认知。一、郑州核心地位形成的历史动因 年 月开封解放成立特别市后,由于历史惯性的因素,开封仍然是河南省的省会,此时的郑州是郑县,虽然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陇海与京汉铁路枢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开封 。同时由于 年 月成立了平原省,豫北地区此时属于平原省,和河南省处于分离状态。年,河南省为了本省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全省各项工作的领导,省委有关领导就向中央政务院

5、请求“决定把省会迁到郑州”,这个请求因为当时的“三反”运动等因素耽误了一段时间,河南省委于 年 月 日再次向中南军政委员会提出省会由汴迁郑建议,认为河南省会“原驻开封”,但是开封的位置“偏于全省东部”,这在指导全省的工作上存在着“多方不便”,而郑州市由于处在“中原交通中枢”的位置,同时经济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好,如果省会能够由开封迁往郑州,不仅第 卷第 期 年 月平顶山学院学报 在指导河南全省工作以及全省各地的“上下联系”方面“均甚便利”,对郑州市的长远发展也“大有裨益”。这次河南省的迁省会建议获批较为顺利,月 日中南军政委员会即复函表示“同意”该建议 ,月 日河南省委又得到了中央政务院的复函,表

6、示对“河南省会拟于 年迁移郑州”的建议“经核同意”。但河南省委由于省直工程建设工期延误等原因,在取得中央同意的情况下,最终于 年开始搬迁 。郑州被确定为河南新省会,使河南省有了郑州这样一个核心城市,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河南省有了核心城市郑州后,由于此时豫北即黄河以北还属于平原省管辖范围,此时的河南省还是不完整的。如果豫北不能回归河南,那么中原城市群的框架仍然是不能形成的。平原省的成立是有一段缘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了完成彻底肃清敌特、土匪、反动会道门等反革命势力,完成土改以及治理黄河等任务,该省于 年 月 日建立,省会设在新乡市 。平原省北临河北省,南靠黄河与河南省隔河

7、相望,东临山东省,西及西北与山西省接壤,基本上是以冀鲁豫边区为基础,加上太行、太岳解放区原属河南省的部分县市以及冀南解放区的部分县组成。全省共划为新乡(专署驻焦作)、安阳、濮阳、聊城、菏泽、湖西(专署驻单县)个专区,辖 个县和 个直辖市,人口为 万 。年 月 日,该省根据政务院第一五八次政务会议通过的 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 的文件精神予以撤销,其“所辖区域并入山东、河南”,即将原为河南省旧辖之林县、邺县、内黄、浚县、汤阴、滑县、汲县、淇县、辉县、延津、封丘、获嘉、原阳、修武、博爱、武陟、温县、孟县、沁阳、济源等 县,以及焦作矿区与新乡、安阳两市,全部划回河南省管辖,同时为治理黄河以及建设工

8、作方便,原为河北省管辖的南乐、濮阳、清丰、东明、长垣 县亦划归河南省属 。自此,河南省不仅恢复了历史上的完整建制,面积还稍有扩大,中原城市群的框架也基本形成。从现有资料看,豫北的回归和郑州被确定为河南省会是中共中央为了迎接 年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通盘考虑的结果,其理由如下:第一,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这是因为 年即将开始全国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与文化建设工作,以便使我国尽快地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而此时的大行政区与部分小省的存在已经不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自 年起中央已经开始对大行政区的职能和权力进行弱化,开始改变“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军政委员会)的机构与

9、任务”,并着手开始裁撤以前建立的小省而恢复大省制。为了适应这种全国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新形势”,中央人民政府“应该更加统一与集中”地加强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不仅应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的机构建设,而且地方省、市人民政府的组织与责任均应加强 。因此当时像平原省这样分散的小省的存在显然不利于中央加强领导,同时过于分散的小省的存在也不利于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因而恢复大省制,加强中央的领导,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第二,确定郑州为河南新省会与撤销平原省使豫北回归河南,进而使郑州成为完整河南的核心城市,并形成中原城市群的基本框架,显然是中央通盘考虑的结果。郑州被中央

10、于 年 月 日确定为河南新省会,而在中央人民政府决议未公开前,平原省委已经接到中央和华北局关于撤销平原省建制的指示。于是从 月上旬开始,平原省委即开始在“省直各部委主要负责干部中传达中央关于省区调整的指示,进行动员,着手准备。并以潘复生为主组成六个领导小组考虑各种移交方案”。由此可以推定,中央显然是把确定郑州为河南新省会与撤销平原省使豫北回归河南放在一起考虑的。从当时的情况看,小省的存在也确实不利于经济建设,从平原省方面来说,由于省的规模较小,在建设上也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年 月 日 平原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府机关结束、移交工作方案 指出:“全国即将进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之际(平原省)缺乏经济中心

11、的城市,就其经济的联结上说,实有其不可克服的困难。”可见,平原省属于典型的小省,由于省的面积小,人口少,关键是省会新乡经济实力弱,不能担负起经济中心带动全省发展的任务,在经济建设上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确实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此时的河南省确实又需要豫北城市的回归,“河南、山东两省在建设上有与其原属豫北、鲁西结合的必要”。河南缺少豫北是不完整的,对于新省会郑州市来说,缺少经济发展的腹地,这将极大地限制其核心城市地位的作用,因而豫北回归河南就成为当时形势发展的必需了。故使豫北回归河南,郑州成为河南省的核心城市,成为中央通盘考虑的必然选择。综上所述,中原城市群的框架是在郑州市被确定为河南新省会以及平

12、原省被撤销之后形成的,年河南省直机关正式由汴迁郑后,此时的豫北已经回归,郑州市正式成为河南的核心城市,而郑州这个核心的地位显然也是由于河南省会由汴迁郑以及平原省撤销而使豫北回归河南促成的。二、“一五”计划的落实助推中原城市群的形成在郑州成为河南省的核心城市后,国家自 年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由于此时河南省地处中原,并且平原广阔、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同时矿产资源与农产品资源均较为丰富,具备建设大型工厂的有利条件,国家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发,把河南省确定为“一五计划”时期全国的重点建设地区之一。因而在苏联援建中国的 项重点工程项目中,安排在河南的就达 项。这些工程项目为“矿山机械厂、洛阳第一

13、拖拉机厂、滚珠轴承厂、柴油机厂、有色金属加工厂、洛阳热电厂、郑州热电厂、平顶山二号矿井、焦作中马村煤矿、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同时郑州和洛阳成为国家确定新建的煤矿基地,并“扩建和新建焦作、鹤壁、平顶山、宜洛 个煤矿区”。从当时国家确定的河南的“一五”计划的任务看,河南的重点建设城市为郑州、洛阳,苏联援建的项目大多落实到这两市,且它们作为河南历史悠久的传统城市,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这两市又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矿资源,这也为两市成为河南省的中心以及副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对焦作、平顶山、鹤壁这三个煤矿基地的新建和扩建,以及落实苏联援建的三门峡水利工程,为平顶山、焦作、鹤壁、三门峡四个省辖

14、市的兴起打下了基础。这四个新兴的省辖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助推了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下面本文将对河南“一五”期间形成的这四个省辖市进行简单介绍: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的中南部,郑州市的西南部,距离郑州市约 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新兴的工业城市 。平顶山地区原位于叶县、郏县、宝丰、襄县四县交界的边沿山区,解放初期该地区还是一个地瘠民贫的单纯的以农业为主的偏僻山村,整个地区仅有的工业也只有两个小煤窑。年,原中南地质局 队来平顶山地区进行地质勘探,发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此后,平顶山煤田的开发被列为国家“一五”重点项目之一 。河南省为了完成“一五”计划,落实苏联援建项目,年

15、月建立了煤矿筹备处。年 月 日平顶山的第一口矿井开始建设,为了搞好地方支援,随着矿区的发展,年 月许昌专署平顶山办事处成立。同年 月,许昌专署平顶山办事处被撤销,平顶山矿区政府成立。为了更好地对这个新的煤矿工业基地进行建设,年 月,国务院第 次会议决定建立平顶山市,级别为河南 省 直 辖 市,年 底 该 市 人 口 达 到 人,其中城市人口为 人,同时期该市的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均发展较快,如该市 年 月已经有中学 所,到 年 月底已有大型综合医院 所等 。可见,平顶山市完全是一座因煤炭工业而兴起的省辖市。焦作市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距离郑州市约 公里。该市北依太行,南望黄河,东与获嘉、辉县相

16、临,西同沁阳毗连 。该市在清末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即西焦作村,在全民族抗战时期被日寇侵占后改名为焦作镇。焦作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据当时统计,煤炭的蕴藏量达 亿吨,且煤炭质量极好。在“一五”计划时期,为了落实苏联援建项目,年燃料工业部邀请苏联专家到焦作矿区进行调查研究,选定中马村矿井,经由苏联列宁格勒煤矿设计院设计建设方案,于 年月开工建设;再加上其他扩建以及新建的矿井,整个“一五”计划时期,焦作煤矿基本建设总投资达到 万元,居全省各矿投资之冠 。随着煤矿的开采,焦作人口逐年增加,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均发展较快,年 月 日焦作矿区改为河南省辖市 。第 期张勇:中原城市群的早期形成探究鹤壁市

17、位于河南省北部,郑州市的东北部,距郑州市约 公里。该市东与汤阴县、西与林县、南与淇县、北与安阳相毗邻 。鹤壁的前身是安阳专员公署鹤壁办事处,在 年底以前是汤阴二区政府所在地。为了建设煤炭工业基地,年 月 日,国务院第四十三次会议批准成立鹤壁市,该市市委、市人民委员会机关设在鹤壁集。鹤壁有十分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在该市建市以前,只有极少量的煤炭得到了开采,鹤壁市建立后,其他各项工业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的西部,郑州市的西北部,距离郑州市约 公里。三门峡市的前身是陕县会兴镇,“一五”期间为了开发黄河的水利资源,使之更好地为当时的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是为

18、了落实苏联的援建项目,中央决定对三门峡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由于工程量巨大,为了做好对该工程的各项准备与支援工作,年 月份在原洛阳陕县会兴区的基础上成立了工区政府,此时该工区政府仍归属洛阳专署领导。年 月 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始施工,为了进一步支持该工程的建设,年 月三门峡市正式成立,该市是经国务院批准并在原工区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归属河南省政府直接领导,为省辖市。在三门峡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这座城市也逐步兴起,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这里以前是农民种植各种庄稼的广阔的“田野”,三门峡工程开建后,大批“建成或正建设着的楼房”在这片田野上纷纷拔地而起,同时邮电局、新华书店、旅社、电影院、饮食、照相

19、、理发、缝纫等服务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三门峡市的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也发展很快,到 年底该市已有各类学校 所,较大的医疗机构达 个 。综上所述,平顶山、焦作、鹤壁、三门峡四个省辖工业城市的兴起,极大地助推了中原城市群的形成。这四个市是“一五”期间国家为发展煤炭工业与建设水利工程的需要而兴起的四个工业城市。这四个省辖市的形成和河南其他省辖市一起奠定了今天中原城市群的雏形。同时,除这四个新兴省辖市的崛起外,郑州市周边其他城市在这一时期发展也较快,如洛阳、新乡、许昌、漯河等城市。首先是洛阳市,“一五”期间洛阳市的建设受到国家的重视,苏联首批援建项目中的 个大型厂矿,即拖拉机厂、轴承厂、热电

20、厂以及矿山机械厂均落户洛阳市,该市也成为当时全国八个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之后,国家又把铜加工厂以及高速柴油机厂这两个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厂址选在洛阳,为这些工业配套服务的玻璃厂、棉纺织厂、耐火材料厂、水泥厂等大批工厂随之建立。因而在“一五”期间,洛阳成为河南工业基本建设中的重点城市 。这也为洛阳成为河南省发展的副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础,其次新乡、许昌、漯河等与郑州市同处京汉铁路线上的城市也发展较快。如新乡市是原平原省省会,以及许昌、漯河等城市受郑州经济发展带动影响,在“一五”期间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综上所述,河南省在落实“一五”计划的过程中,促进了省会郑州周边资源型城市的崛起,助推了中原城市群的

21、形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计划投资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成为城市集聚资源的重要源泉,如前述平顶山、三门峡在之前没有任何基础,完全是白手起家的城市;而焦作和鹤壁虽有一定的基础,但基础也很薄弱。这四个城市的兴起正是河南工业化背景下计划经济推动的结果。而郑州、洛阳市由于落实了较多的苏联援建项目,成为河南的重点建设城市,也分别奠定了其河南省中心与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由于郑州核心城市地位的辐射作用,也带动了处于京汉铁路沿线的新乡、许昌、漯河等城市的发展。同时由于核心城市郑州相比以前的省会开封具有较为明显的地理与交通优势,也使得河南省委、省政府对这些新兴工业城市的领导与支持更为便利,如平顶山市正是有

22、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及时的大力支持,该地区的厂矿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工兴建并建成投产”,这充分体现了核心城市地理与交通优势对群内城市的巨大带动作用。三、以郑州为核心推动城市群发展“一五”期间,以郑州为核心的群内城市在经济建设方面积极互动,推动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由于郑州市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且处于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就便于其领导与协调各个工业城市的建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设,从而使这些工业城市在建设中相互支援,发挥出整体效应。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郑州市处于京汉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通枢纽位置,便于河南省的城市以郑州为中心形成铁路网络。在河南,由于京汉铁路与陇海铁路在郑州形成了十字

23、交叉,因此十分便于修建支线把河南的主要工业城市连接起来,如郑州、洛阳、安阳、平顶山、鹤壁等城市铁路的连接。年,为加大运力,京汉铁路与陇海铁路分别动工修建“郑(州)安(阳)复线”和“郑(州)洛(阳)复线”,这极大地加强了洛阳、安阳两座工业城市与省会郑州的联系,同时以京汉铁路为中心,修建了连接平顶山和鹤壁这两个重要煤矿区的铁路支线,并修筑了“郑州枢纽站”等 。这些铁路复线和支线的建设,使河南的主要工业城市和工矿区都汇聚到京汉与陇海这两条主要铁路线上,并与交通枢纽郑州市紧密连接。这种交通互联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工矿区的建设,同时也更有利于工矿区的物资调运,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如从平顶山矿区来说

24、,在连接京汉铁路的支线建成后,各地支援平顶山建设的物资可以通过铁路直接运到建筑工地,使得这个新矿区的建设“大大加速”,同时平顶山矿区产的优质煤炭也可以通过京汉铁路大动脉运送到各地支援建设 。可见,以郑州为枢纽中心,以京汉、陇海两条国家主干铁路线为主轴,通过修建支线把河南省的主要工业城市与工矿区连接起来,进而形成了一个内部联系紧密的城市群,这极大地便利了省会郑州市领导和协调职能的发挥,使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在建设中互相支援,从而发挥出整体效应。其二,主要工业城市在建设方面合理布局,积极互动。如在电力能源方面,郑州、洛阳、三门峡三地输电线的建设工程。三地的“电网”于 年开始建设,线路全长达到 公里,建

25、成后,郑州、洛阳两市已经建成的热电站可以把电力输送到三门峡工程工地,保证该项目的用电;同时三门峡工程完工开始发电后,可以通过该电网把大量电力输送到郑州、洛阳以及中原城市群内其他各城市,进而满足“这些城市的工矿用电”。这样的建设工程使整个城市群在建设上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群内能够积极互动,资源能够互享,进而促进了整个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其三,以郑州为核心的主要工业城市支援新工业区和新兴城市的建设。在中原城市群内,河南的主要工业城市对新兴工业城市的建设进行支援,极大地加快了它们的发展进程。如郑州市支援平顶山市建筑用瓦 万片,而这些瓦将由中南第四建筑工程公司、河南省建筑材料供应处等五个部门提供;洛阳市支

26、援三门峡建筑用砖 万块,除专责洛阳窑厂提供 万块机砖外,并组织市郊区的群众生产其余部分;新乡市则对三门峡和平顶山两地都进行了支援,支援平顶山机砖 万块,支援三门峡瓦 万片以及砖 万块,而这些支援物资“正从各建筑单位抽调”。可见,河南省主要工业城市对新兴工业区和新兴城市的支援不仅使中原城市群内部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新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总之,“一五”期间以郑州为核心的群内城市互动进一步加强了中原城市群的内部联系,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原城市群整体的发展。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铁路为纽带,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人口稠密,教育文化等事业也较为发达,这极易形成集聚效应,对河南的经济社会发

27、展十分有利。创建现代工业区位论的德国科学家韦伯认为:工业的地区分布应遵循“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大”的基本原则 。中原城市群内的这些互动正体现了这种优势。四、中原城市群早期形成的意义通过前述梳理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是在河南省会由汴迁郑后的历史基础上形成的,中原城市群的早期形成与发展对河南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其一,通过历史的追溯,使中原城市群具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有利于当前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自从 年河南省委提出中原城市群概念后,中原城市群的形成历史始终缺乏追溯。事实上,中原城市群的基本框架确定于 年 月份的郑州被确定为河南新省会,以及平原省被撤销而使豫北回归河南。当 年河南

28、省会由汴迁郑后,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平顶山、鹤壁、焦作、三门峡等四个新兴城市的崛起,第 期张勇:中原城市群的早期形成探究以及洛阳、新乡等老工业城市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今天中原城市群的雏形。其二,对今天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一些历史的经验。今天的中原城市群是由昨天的城市群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如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核心城市,存在着首位度过低问题,其首位度在 年代仅为 ,与湖北武汉、陕西西安等相邻的省会城市相比较,其首位度是比较低的 。当前随着郑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是“郑州首位度较低,经济实力不强,辐射能力较弱,对全省

29、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造成这种现实情况的原因显然是与郑州市的发展历史极大相关的,相比武汉、西安等邻省省会城市,郑州市是从小城市发展的,起步较晚,历史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文化发展自然需要时间的积淀。洛阳作为今天的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也是与“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对洛阳的投资建设分不开的。同时由于省会由汴迁郑,开封的大量资源迁移郑州市,而当时对开封的建设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也导致开封发展滞缓,而当前河南省提出郑开同城化战略,也正是要使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原城市群中重放异彩。总之,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回顾,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并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而更好地促进当前中

30、原城市群的发展。参考文献:刘跃进 新农村工作手册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国务院关于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 ():张勇 迁出与迁入:河南开封由省会到专区的转变:年郑州专区由荥阳迁汴经过及其影响 社科纵横,():关于河南省迁往郑州市的决议 河南省档案馆: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复 河南省档案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为同意河南省省会迁移郑州市致中南军政委员会函 河南省档案馆:关于省会迁郑问题的报告 河南省档案馆: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平原省简史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邮电史志编纂委员会 平原省邮电史料 北京:方志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册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平

31、原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府机关结束、移交工作方案 河南省档案馆: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河南省“一五”计划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平顶山市政府办公室 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志 广州:海潮出版社,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省各专市县经济文化情况志要:上集 郑州:河南省统计局,赵尚兴 焦作市建筑工程志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徐星桥 焦作煤矿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鹤壁市城市建设志 编辑室 鹤壁市城市建设志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三门峡市已具雏形 河南日报,()机械、煤炭和纺织工业基地日渐形成 河南日报,()平顶山铁路支线全面施工 河南日报,()三门峡变电站建成 河南日报,()郑州、洛阳、新乡市抽调砖瓦支援三门峡和平顶山的建设 河南日报,()熊义杰 区域经济学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朱友文 河南省黄河经济带研究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郭小燕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雷鸣)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


注意事项

本文(中原城市群的早期形成探究.pdf)为本站会员(爱文献爱资料)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