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石潭记》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21600197       资源大小:22.1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石潭记》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

1、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石潭记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在永州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正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掌握其中涉及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引导鼓励

2、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重点关注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2理清游记线索,把握文章内容。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的方法。4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写作背景,体味文章中的情感变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重点关注本文的词类活用现象。2理清游记线索,把握文章内容。3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1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

3、词语与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的方法。2反复朗读课文,结合写作背景,体味文章中的情感变化。课前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柳宗元的资料。教学过程课时一一、导入新课1.导语有这样一幅画,画面是一片寥廓、冷清、孤寂的冰雪之地,只有一个老翁,披着蓑衣,在那儿“钓寒江雪”,同学们还记得这是哪首诗里面的画面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这首诗叫江雪,作者是柳宗元。2.走近作者(出示PPT)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

4、“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这首江雪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柳宗元为什么会被贬官呢?3.了解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在永州期间常以游览山水自娱,到处搜奇觅胜,先后经他发现的胜景很多,并一一作文记载,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正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二、教学新课1.了解作者,感知写作背景。2.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字音字形。篁竹(hung)为坻(ch)翕忽(x)幽邃(su)犬牙差互(c) 佁然(y) 悄怆(q

5、io chung)古今异义词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潭西南而望(向西南)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动词作名词如鸣珮环(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使凄寒:使寒)特殊句式倒装句: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宾语前置)。翻译:以整块的石头为底。省略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影布石上”前面省略了主语“鱼”。翻译: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不动的样子。3.理

6、清线索,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前面的字词梳理,同学们已经清除了阅读障碍,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小石潭的,写了小石潭的哪些东西。教师示范探究:第一段写了发现小石潭,即“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又写了小潭中石头的状态,即“全石以为底”,还写了小石潭的自然景色,即“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明确:第二段写了潭中的景色与游鱼,写出了游鱼欢乐的状态:。第三段写了潭西南方的景观,未能探得溪流的起源。第四段写了独坐潭上的凄凉感受;第五段记录了同游的人。教师分析:同学们探究得很正确,通过对探究的内容进行规律性总结,可看出,本文先写发现小石潭,接着描写小石潭的概貌,再写潭中近景(游鱼和潭水

7、),然后写溪流水源,这是远望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条理清晰,毫不散乱。同学们是否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似乎随着作者的脚步,先发现了石潭,看见了它的样子,也看见了小石潭中的怪石,看见了水中的游鱼,望见了西南方向的犬牙差互,最后,还感受到了这里环境的清幽。一步一换景,这其实是一种很特殊的写游记的方法,请同学们给它取个名字。“移步换景”,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出来。三、板书设计发现石潭总览概貌细观近景远望潭源潭边气氛课时二一、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课时对文本的探究,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篇很有意趣的游记,初步感受到了小石潭的美,但是它具体美在哪呢?这

8、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究。二、教学新课1.抓住景物特点,品析语言。师: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被后人誉为“刻画山水的圣手”“游记散文的宗师”。他笔下的山水,都成了极优美的景,请找出文中描写风景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美在哪里,并尝试将它们翻译出来,记得保留其中的美感哦。屏显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点拨】潭是“全石以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都突出了小石潭的特点怪!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成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屏显2:青

9、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点拨】古树翠蔓的覆盖,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是远隔人间的仙境。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屏显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点拨】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刚刚还是佁然不动,忽然又远逝,往来翕忽,由静景向动景的转化,似成影像展现在读者眼前。而这由静到动的过程中,就已经包括了“乐”的气氛。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间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逗乐。屏显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点拨】运用生动

10、的比喻,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小石潭上溪流曲折、或隐或现的情景。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教师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水尤清冽”“青树翠蔓”“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明灭可见”,各种景物的特点十分明晰,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真切而清丽。写景,动静交错。声是动态的,石是静态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儿忽静忽动,溪水若静实动,所有的画面给人以很深的感知度。2.朗读文章,体会情感变化。

11、(1)提问:景之不同作者笔下的景物各具特色,让人应接不暇。但从总体上来看,小石潭主要呈现出哪两种不同的风姿?【点拨】13段是景色优美的小石潭。第4段是幽深冷寂的小石潭。(2)提问:情之不同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小石潭中的两种风姿,也寄寓着作者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下面请同学们听朗读音频,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变化。播放朗读,明确情感。【点拨】13段写乐,第4段写悲。我们已经很明显感受到,在这篇文章中,既有乐情,也有悲意。请同学们再次认真品味文章,说说文章是如何在语言上表现“乐”与“悲”的。作者最初发现小石潭时,是“心乐之”,水之清冽,石之怪异,都让作者心旷神怡,观赏潭中游鱼时则又觉“似与游者相乐”,这

12、都是乐景。但乐到极致则生悲,坐潭上忽又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寒意袭人,悲从中来。3.体会作者情感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我们在课程导入时谈到了江雪一诗,但那是寒景一片,作者写出悲与孤独尚情有可原,但小石潭景色一片大好,竟也让作者生出孤独与悲意来。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探究。【明确】作者去小石潭是由于被贬永州,失意的他孤寂地坐在小石潭上,望着一望见底的潭水,为小石潭打抱不平:为什么岸边有“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青树翠蔓”的小石潭却无人欣赏,只能“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游人不敢走去呢?这就暗示作者希望得到一位明君的发现。可以说,是因为作者本身怀有失意之悲,因此不论是江雪的景还是小石潭记的景,都勾起了他的悲凉与孤独。三、再读全文,总结全文。四、表达训练。1.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2.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3.学生自由回答。【点拨】注意借助分析课文,让学生理解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地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的抒情特点。柳宗元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进一步讨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文学表达投射出的审美心理。 6 / 6


注意事项

本文(《小石潭记》示范课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下册】.docx)为本站会员(梅子6936)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