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对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的考察.doc

  • 资源ID:21733949       资源大小:2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对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的考察.doc

1、对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的考察11Z国贸 学号:118308037 姓名:陶婷摘要: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综合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产业结构不断演变对经济的影响, 了解到江苏省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梯度性,苏南、苏中、苏北结构差异较大,各自拥有自己的优势产业。通过考察江苏省的产业结构的演化,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经验来充分发展好江苏省各地区之间的产业协作,才能更好的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跨长江下游两岸,东濒黄海,有近1000km的海岸线,毗邻上海、浙江、安徽、山东,面积10.26万km2 ,占全国总面积的1.06%。 政策因素来看,改革开放20多年,江苏省国

2、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改善。2005年全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2451.8亿元,居全国第二位,人均GDP首次超过2000美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1968.9亿元,同比增长23.1%。江苏省依靠政策和地理区位优势,经济虽然取得了迅猛发展,但经济水平明显低于上海等周边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影响,江苏省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随着竞价水平的变化各个地区也出现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1、 江苏产业结构的演变近二十多年来,江苏的发展没有过多的依赖国家的政策倾向以占全国1.1%的土地承载了5.7%的人口,2003年创造了6.0%的就业岗位,完成了10.7%的经济总量。从

3、整体上讲,江苏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苏、锡、常等地区利用靠近上海的特殊区位优势,主动把握上海国有企业人才和技术扩散的双重机遇,开创性地走上了以工兴农的乡镇企业发展之路,一度形成蜚声中外的“苏南模式”,成为中国农村走上工业化之路的排头兵,引起了人们争相模仿和研究思考。江苏一次产业在保持正常发展同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下降,在1985年至1989年期间,产业贡献份额34.5%降到24.5%;二次产业步入快速稳步上升的通道,由1984年的48.2%上升到1987年的53.5%,其中工业由44.1%上升到48.1%。这个阶段,江苏纺织、食品

4、、化工、机械、建筑、建材等产业迅速崛起并壮大成为支柱产业,完成了江苏产业结构的第一次转型,为推进江苏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乡镇企业发展逐渐成熟、国内市场空间相对稳定之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推进传统行业更新换代,大力发展现代通信设备、新材料等新兴行业,走上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国家级石化、化工行业的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使江苏工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重型化方向发展,实现了江苏工业化的第二次跨越。从1995年起,重工业首次超过了轻工业,同时商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等服务行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在这个阶段,实现了江苏产业结构的第二次转型,确立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5、。 新的起点,重谋发展。2003年江苏GDP达到12460.83亿元,人均GDP为16809元,首次突破2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改善,2003年第一产业比重为8.9%,达到历史低点;第三产业比重为36.6%,达到历史高点。十多年来,江苏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可贵的是这种转变没有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相反发达地区采取了以工补农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得到了切实改进和加强。在工业化进程推进到一定阶段,三产发展应时而起,是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经济和谐发展

6、的一种标志。而工业的发展则是利用自身优势抓住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机遇,是一种快速调整的发展。江苏正在走上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一种工业化、合理化、高度化的发展势头。目前,江苏经济正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向前推进。2、省内各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势分析(一) 苏南区域 传统的“苏南模式”,以苏州为代表,随着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外向化、结构调整、产权改革和城市化相继赋予“苏南模式”以新的内涵,苏南地区由此抓住了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区域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资的投入,从“三来一补”到生产研发,不断提高外企的质量,增加高新科技企业的

7、比重,提高了净出口的产值,提升了苏南地方经济总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2010年、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四市进出口贸易总额4031.78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86.55%。外源性经济增长动力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单纯的资金流入,已成为现代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以苏州为例,外源性经济主要从两个方面推动了苏州经济的发展:一是作为吸引外商投资主要形式的开发区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开发区集聚多种生产要素,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趋势,提高工业和服务业的集约程度。二是外商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效化、高级化。外商企业的进入加剧了行业间的竞争,一些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企业逐渐被淘

8、汰,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产业的规模优势,从而提高了。苏南模式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产业结构被动性。以引入外资来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苏南模式”是一种在经济发展初期促进工业化的有效途径,实现了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外资的流入容易造成这些行业过度扩张,生产能力过剩,导致经济结构失衡。而对于投资量大、回收慢的基础设施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投入较少,而这些产业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比较滞后的产业,需要重点发展和鼓励外资投入。外资引入致使依附的产业模式,当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时,往往凭借其资金技术实力迅速占领市场,给东道国

9、刚起步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很高的市场进入壁垒。这样无疑就会对东道国高新技术企业造成冲击,抑制了东道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 (二)苏中区域 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且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这是苏中产业结构的特点。从实际情况看,苏中地区工业经济起步较早,玩具、机电、医药、汽车等传统产业具有明显优势,是支撑苏中经济增长的特色产业,也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土地、耕地面积数量充足,充裕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巨大,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对资源短缺的江苏和华东地区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我省“海上苏东”长达954公里的海岸线,现有浅海滩涂980多万亩。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苏中跨越发展的

10、潜力所在。但从苏中目前的产业结构状态属于低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形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10年只有37,大大低于苏南地区的水平。产业结构演变虽趋向良性循环,仍然存在诸多不协调,处于低级状态。(三)、苏北区域 苏北受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陈旧、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苏北市场化改革滞后。另一方面,受地理区位封闭影响,长期以来,苏北对外开放水平低,思想观念保守,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或出口商品雷同,或结构单一,制约了苏北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潜力的有效发挥。苏北处于国家改革开放的二线地区,短期看,像经济发达地区那样设立贸易中心、组织贸易博览

11、会、保税区、贸易加工区等还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加之苏北地区有关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奖励等到位不及时,甚至不到位,严重抑制了外贸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北外贸发展的总体环境有所改善,但不尽如人意,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886.05亿元,占全省的21.41%,仅相当于苏南一个市的总量。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5.6亿美元,占全省3.56%,远远无法达到苏南一个市的总量。实际到帐外资为46.50亿美元,占全省21.52%,各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长期以来,苏北主要以原料、矿产等初级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出口为主,高附加值、高收益的加工、精加工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较小,严重

12、制约了苏北外贸的快速发展。 由于苏北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现代服务业发展尚不足以支撑推动苏北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快速提升。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产品市场服务业等六大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远远不适应苏北加快发展国际贸易、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的需要。 人力资本是影响地区差距长期趋势的因素。落后地区因资金较为短缺,着眼于短期利益的需要,往往将资金和人才用于物质生产,而对投入回报周期长的教育部门投入少,增长慢。再加上要素流动的“回流效应”突出,致使“孔雀东南飞”,人才流失严重,迟滞了苏北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三、 对策与建议 长江三角洲,已基本形成了“

13、一个中心、南北两翼、三省市一体联动”的大都市连绵带格局,其一体化的市场网络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延伸,区域产业分工随着中心城市功能的增强和差异化而开展,区域内大中城市连体发展,梯度分工,而且这种趋势,将随着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第六大经济圈的建设而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扩大经济增长网。随着江苏省人均GDP水平的提高而出现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因此就积极采取对策,使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方面转变。 (一) 选择重点发展产业,对不同产业区别对待 目前阶段下,传统产业主要是农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新兴和支柱产业主要是装备制造、电气设备、能源化工等重工业;前沿产业主要是生物、纳米和新能源等技术产业

14、。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要认清不同产业所处的产业周期阶段,辩证地分析和制定差异的产业政策极其重要。 (二) 加强政府投资的合理使用、发展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 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兴产业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但又充满发展风险的一个产业,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植,在资金上给与更多的向导和支持。风险投资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逐步加大,风险投资的市场作用也得以展现。在当前形势下,合理使用风险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会起到积极作用。那么,我省应该强化发展新兴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利用政府资金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来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新兴产

15、业的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提高发展活力。 (三)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融资 大型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较为广泛,而且在融资审核和批准上更为便捷,这使得目前大型国有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壮大和发展。当然,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对整个中国经济十分重要,但是不能仅将这种优势赋予大型国有企业。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大局来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来说更具战略性。我省各市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使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四) 占领高端产业链,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在金融危机下暴露了在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市场风险对企业影响较大,这种反应就是

16、价值链中两头高中间低的情况。要解决金融下暴露的问题,就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培育民族品牌,实现由中间环节向上下游环节的升级,改变国际分工下产业链内我省所处的地位,实现我省产业对产业价值链的战略性控制。 (五) 促进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降低对外需的依赖 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发展对外需过分依赖的隐患显露无疑,一旦外需受到影响,经济会出现明显的下滑。而在未来我省经济能否形成持续性的快速增长,消费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在消费之中,国内消费无疑将成为中国重点发展的对象。 (六) 利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国际产业结构演

17、进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历程我们发现,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之下,经济发展才会具有持续性,产业结构的升级才有保障。技术进步使得江苏国际竞争力提高,进而改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向中国倾斜,最终,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顺利进行。 (七) 加强引导,在当前宏观调控的大格局下,既要有效控制民营经济非理性的投资增长,更要注意引导民营企业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打消顾虑,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与产业调整的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参考文献: 1刘满凤,胡大立.简析两个测算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江西财经大大学.2000,(7):58-59.2葛新元,王大辉,袁强等.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北京师范报(自然科学版),2000,(2)43-48. 3傅强,周克红.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分析与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5(8).4杨帆.新型城市化及其评价指标J.理论学习,2008,(9).5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6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注意事项

本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演化的考察.doc)为本站会员(Marleyazariah)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