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诙谲绮丽的传奇小说课外自读虬髯客传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蚜2020043019.doc

  • 资源ID:21738966       资源大小:2.60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诙谲绮丽的传奇小说课外自读虬髯客传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蚜2020043019.doc

1、课外自读虬髯客传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赏析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甘肃秦州时所作。当时李白坐永王璘事远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赋诗怀念他。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苍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看似不经意的寒暄,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此时李

2、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思考诗歌最后一联有何妙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字音僭于上(jin)排闼(t)欹卧(q)敛袵(rn)裼裘(x)(qi)炜如(wi)如磬(qn)祗谒(zh)(y)轩裳(xun)仆射(y)二、通假字(1)满坐风生(“坐”通“座”)(2)素面画衣而拜(“画”

3、通“花”)(3)公傍侍焉(“傍”同“旁”)(4)乃一小版门子(“版”同“板”)三、一词多义(1)阅(2)幸(3)致(4)相(5)安(6)以(7)乎四、词类活用(1)文静素奇其人(意动用法,以为奇)(2)不衫不履,裼裘而来(均为名词用作动词,穿衣服,穿鞋)(3)与其妻从一奴(使动用法,使随从)(4)沥酒东南祝拜之(名词作状语,向东南方)(5)独目公(名词用作动词,看)(6)敛衽前问其姓(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7)公出市胡饼(名词用作动词,买)(8)下棋子曰(名词用作动词,放下)五、古今异义(1)令美人捧出古义:簇拥而出。今义:用双手把东西托出来。(2)真丈夫也古义:男子汉。指有所作为的人。今义

4、:妻称夫为丈夫。(3)烈士不欺人,固无畏古义:侠义之士。今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4)吾得十八九矣古义:十之八九,八九成。今义:指十八九岁。(5)此世界非公世界古义:天下。今义: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地球上一切地方和国家。一定的范围、领域。世道;时代。佛教指宇宙。(6)兼议从容古义:悠闲自在的样子,也常引申为随意叙谈。今义:镇定,不慌张。宽裕(用于经济或时间)。(7)吾之所有古义:拥有的东西。今义:整个;全部。六、文言句式(1)然则将何之(宾语前置句)(2)天下之权重望崇者,莫我若也(宾语前置句)(3)候我于汾阳桥(状语后置句)(4)何以致斯异人(宾语前置句)(5)今何为(宾语

5、前置句)(6)然兄何为(宾语前置句)(7)礼异人臣(状语后置句)(8)访我于马行东酒楼(状语后置句)(9)列奏于前(状语后置句)(10)杨司空权重京师(省略句)(11)使访之(省略句)(12)公以告刘(省略句)七、文学常识走近作者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著名道教人物,字圣宾(一作宾圣),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省)人。少习儒学,勤奋好学,博通经。唐咸通年间,应举不第,感慨古今沉浮,乃入天台山修道,师事天台道士应夷节,为司马承祯五传弟子。唐僖宗闻其名声,屡召至京,封为麟德殿文章应制。后避乱入蜀,留成都,受到前蜀高祖王建赏识,为金紫光禄大夫,左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后主王衍

6、受道于苑中,以杜光庭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后杜光庭辞官不就,隐居青城山白云溪,潜心修道终老。写作背景晚唐时期藩镇割据,互相斗争,往往养蓄刺客以牵制和威慑对方,而神仙方术之声,又赋予这些剑侠以超现实主义神秘色彩。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找不到出路的人民,也希望有这样一些人来仗义锄奸。于是这类题材的作品便应运而生。它们反映了人民要求改变处境的美好愿望。八、整体预知 文脉探究虬髯客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点拨】虬髯客是一个言行貌奇,胸怀天下,欲主沉浮的奇人,但当他得知已有圣主李世民后,便主动放弃一切,包括巨额财产,体现出侠义之风。后来主动到南疆开辟新的霸业,足见其盖世英雄之气。李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7、【点拨】李靖武艺高强,文韬武略兼备,正直无私,以天下为己任。讲求信义,终成大业。冒险劝谏杨素足见其勇敢,足智多谋,携“红拂女”出走,奔投李世民彰显其是非分明、豁达、洒脱,与虬髯客的交往足见其豪爽和侠义。言行中也透露了其严谨细致的一面。小说表现了怎样的主题?【点拨】这篇传奇染有极浓厚的时代色彩,撰者杜光庭生时正当唐末,天下纷争,他撰写此书是在阐述一个天命不可违的观点,即李世民乃是天意所归的天命真主,就算像虬髯客般的英雄豪侠也不敢与之争衡,同时也是在警告那些逆臣贼子,不得轻举妄动。他之所以发出尊皇的主张,目的是解除人民遭受的战乱之苦。夸张是唐代传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谈谈本文夸张

8、手法的使用。【点拨】在虬髯客传中,虬髯客与红拂才交谈几句,就称兄道妹,与李靖才萍水相逢即结义如莫逆,这对我们而言的确可称之为“传奇”,而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将庞大的财产转赠给李靖,可算是最典型的唐人传奇的夸张手法。写法归纳夸张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它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蜀道难一诗中,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蜀地山川的雄伟奇险得到了充分体现。写蜀道的艰难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山的高峻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写急流瀑布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无论是写山写水写情写事,都运用了艺术的夸张。这些夸

9、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了山水形象的本质特征,使其以一种高于形象原状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感受。技法指导夸张的类型:(1)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强等)处说,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弱等)处说,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3)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或同时出现的,如“看见这浓绿的禾苗,就嗅出面包的香味来了”。夸张的作用:恰当运用夸张,能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情感和态度,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形象的渲染,可丰富读者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夸张还能增强幽默感和趣味性。随堂

10、练笔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夸张的类型,并分析运用夸张的作用。(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答:(2)如今留在寨里的尽是穷人,同那些有钱的山寨没来往,原来有几个狗腿子,有的死啦,有的逃啦,还有一个在寨里,失了靠山,老老实实种了巴掌大一片山坡地。(姚雪垠李自成)答:(3)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答:【参考示例】(1)运用扩大夸张的手法。“三千尺”“落九天”都不是事实,而是一个虚数,实际上并没有这么高这么长。作者从空中落笔,抓住瀑布的雄奇,与题目的“望”字相连接,表现了庐山瀑布犹如从天而降的磅礴雄伟的气势,令人惊心动魄。(2)“巴掌大一片山坡地”是缩小夸

11、张。可以种植的山坡地,无论它怎样小,也不可能只有巴掌大,听的人不会相信这样的事实,但又觉得这样合情合理,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说明山坡地的面积非常小。(3)“酒未到,先成泪”是超前夸张。依照常理,应该是“酒先到,后成泪”,这里运用超前夸张是为了突出说明作者哀愁悲伤之深之多,不管酒有没有到,都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一、基础知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妆奁(lin) 巾栉(zh) 虬髯(qi) 裼裘(x)B盘筵(yn) 吁嗟(ji) 汾阳(fn) 方曙(sh)C狎近(y) 窥户(ki) 炜如(wi) 馔讫(zhun)D轩裳(xun) 云萃(cu) 沥酒(l) 仆射(sh

12、)解析:选B。A项,“奁”应读lin;C项,“狎”应读xi;D项,“射”应读y。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如期至,即道士与虬髯已到矣如期:到了约定的日子B此人天下负心者 者:的人C尝识一人,愚谓之真人也 真人:真命天子D然吾故非君所致也 致:投奔解析:选A。“如期”是“按照期限”的意思。下列句子中对“以”和“于”的词义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与相同,与也相同B与不同,与也不同C与相同,与不同D与不同,与相同解析:选B。“以”:介词,凭借;介词,把,拿。“于”:介词,在;介词,到。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烈士不欺人,固无畏B观李郎仪形器宇,真丈夫也

13、C曰:“达之明日,日方曙,候我于汾阳桥。”D吾得十八九矣解析:选C。“明日”在这里古今相同,均是“第二天”的意思。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行次灵石旅舍,既设床,炉中烹肉且熟,张氏以发长委地,立梳床前。公方刷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虬,乘蹇驴而来。投革囊于炉前,取枕欹卧,看张梳头。公怒甚,未决,犹亲刷马。张熟视其面,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急急梳头毕,敛衽前问其姓。卧客答曰:“姓张。”对曰:“妾亦姓张。合是妹。”遽拜之。问第几,曰:“第三。”问妹第几,曰:“最长。”遂喜曰:“今夕幸逢一妹。”张氏遥呼:“李郎且来见三兄!”公骤拜之,遂环坐。曰:“煮者何肉

14、?”曰:“羊肉,计已熟矣。”客曰:“饥。”公出市胡饼。客抽腰间匕首,切肉共食。食竟,余肉乱切送驴前食之,甚速。客曰:“观李郎之行,贫士也。何以致斯异人?”曰:“靖虽贫,亦有心者焉。他人见问,故不言。兄之问,则不隐耳。”具言其由。曰:“然则将何之?”曰:“将避地太原。”曰:“然吾故非君所致也。”曰:“有酒乎?”曰:“主人西,则酒肆也。”公取酒一斗。既巡,客曰:“吾有少下酒物,李郎能同之乎?”曰:“不敢。”于是开革囊,取一人头并心肝。却头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天下负心者,衔之十年,今始获之。吾憾释矣。”又曰:“观李郎仪形器宇,真丈夫也。亦闻太原有异人乎?”曰:“尝识一人,愚谓之真人

15、也。其余,将帅而已。”曰:“何姓?”曰:“靖之同姓。”曰:“年几?”曰:“仅二十。”曰:“今何为?”曰:“州将之子。”曰:“似矣。亦须见之。李郎能致吾一见乎?”曰:“靖之友刘文静者,与之狎。因文静见之可也。然兄何为?”曰:“望气者言太原有奇气,使访之。李郎明发,何日到太原?”靖计之日,曰:“达之明日,日方曙,候我于汾阳桥。”言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回顾已失。公与张氏且惊且喜,久之,曰:“烈士不欺人,固无畏。”促鞭而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第几,曰:“第三。”第:排行B靖之友刘文静者,与之狎 狎:亲近C望气者言太原有奇气 望气者:善于观察王气的人D因文静见之可也 因:

16、因为解析:选D。应是“凭借”的意思。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D。都是动词,做。A项,喂养/吃;B项,得到/投奔;C项,代词,“它”/动词,“到”。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行次灵石旅舍,既设床,炉中烹肉且熟。译文:(2)然吾故非君所致也。译文:(3)达之明日,日方曙,候我于汾阳桥。译文:答案:(1)途中住宿在灵石的一间旅舍中,摆好几案,炉中煮的肉将熟了。(2)这样,我自然不是您所要找到投奔的人。(3)到达的第二天,天刚亮时,在汾阳桥等我。(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杜正伦,相州洹水人。隋世重举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一门

17、三秀才,皆高第,为世歆美。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魏征荐其才,擢兵部员外郎。俄迁给事中,知起居注。帝尝曰:“朕坐朝,不敢多言,必待有利于民,乃出诸口。”正伦曰:“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帝悦,赐彩段二百。进累中书侍郎。与韦挺、虞世南、姚思廉论事称旨,帝为设宴具,召四人者,谓曰:“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各赐帛有差。太子监国,诏正伦行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帝谓正伦:“吾儿幼,未有就德。今当监国,不得朝夕见,故辍卿于朝以佐太子。慎之勖之。”他日又言:“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

18、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且人主不可自骄,今若诏天下,敢谏者死,将无复发言矣。故朕孜孜延进直言。卿其以是晓太子,冀裨益之。”擢中书侍郎,封南阳县侯,仍兼太子左庶子。出入两宫,典机密,以办治称。后太子稍失道,帝语正伦:“太子数私小人,卿可审喻之,教而不徙,其语我来。”故正伦显谏无所避。太子不从,辄道帝语督切,太子即表闻。帝责曰:“何漏泄我语?”对曰:“开示不入,故以陛下语怖之。冀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显庆元年,擢黄门侍郎,兼崇贤馆学士,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又兼度支尚书,仍知政事。迁中书令,封襄阳县公。正伦与城南诸杜昭穆素远,求同谱,不许,

19、衔之。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节选自新唐书杜正伦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B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C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D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

20、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解析:选D。这是太宗召见韦挺等四人时说的一段话,先从整体意思进行断句,再找出虚词“哉”“也”等标志进行印证。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秀才,亦称“茂才”,与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最低一级功名也称作“秀才”,不能混为一谈。B表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奏章,出师表陈情表都是这一类文体。此处指上表。C侯爵为我国封建时代五等爵位之一,在公爵、伯爵之下,在子爵、男爵之上。南阳县侯以南阳县为封地。D高门大姓与其所在地的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郡望”,如韩愈出身的昌黎韩氏、杜牧出身的京兆杜氏。解析:选C。我国封建时代五

21、等爵位排列顺序应为“公侯伯子男”。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正伦身具才华,颇有名声。他在太宗继位前曾被荐举为秦王府幕僚,后来又得到魏征的赏识。B杜正伦敢于劝谏,不顾安危。他在担任左史和中书侍郎的时候都因此受到唐太宗的称赞和赏赐。C杜正伦思虑不周,祸从口出。他在劝谏太子时把与太宗的私下谈话说出,结果被贬为谷州刺史。D杜正伦心胸狭隘,公报私仇。他因城南诸杜拒绝他的要求,就破坏其风水,此后南杜渐渐没落。解析:选B。担任左史时只是受到赏赐,而且不是因为敢于劝谏。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译文:(2)

22、太子数私小人,卿可审喻之,教而不徙,其语我来。译文: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第(1)句中的关键词语有“职”“损”“累”,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数”“审喻”“徙”“语”。答案:(1)我担任左史的职位,陛下一句话说错,不止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并且把它记录在史书上,会长久地损害你的圣德。(2)太子屡次偏爱小人,你可以仔细地劝告他,教导之后如果不改变,一定告诉我。参考译文:杜正伦是相州洹水人。隋朝人看重秀才考试,天下考取的秀才不超过十人,杜正伦家族就有三名,还都是很高的名次,被世人歆羡。唐太宗向来知道杜正伦的名声,上表让他在自己王府的文学馆任职。贞观元年,魏征推荐他有才华,提升为兵部员外

23、郎。不久升为给事中,知起居注。唐太宗曾说:“我坐在朝堂上,不敢多说话,一定要对老百姓有利,我才说出口。”杜正伦说:“我担任左史的职位,陛下一句话说错,不止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并且把它记录在史书上,会长久地损害你的圣德。”唐太宗很高兴,赏赐他二百段五色丝绸。逐步晋升为中书侍郎。同韦挺、虞世南、姚思廉议论事务符合皇帝的心意,唐太宗为他们举办宴会,叫来四人,对他们说:“我听说神龙可以驯养,但是它下巴有逆鳞,触碰的人就会死。人君也有这样的地方,你们最终还是选择冒犯我的逆鳞,补救我的缺失,我难道还需要担忧国家的危亡吗?感念你们至诚的心意,所以举办酒宴来让你们高兴。”每个人都被赏赐了不等数量的丝绸。太子监理

24、国家,下令让杜正伦行使左庶子的权力,兼任崇贤馆学士,唐太宗对杜正伦说:“我儿子还小,没能有完善的德行。现在监理国家,我不能早晚都见到他,所以把你安放在朝廷来辅佐太子。你一定要谨慎、努力地对待啊。”有一天又说:“我十八岁的时候,还在民间,情真情伪都品尝过;等到当上皇帝,处理事情有过失,一定得等到大臣劝谏,才会省悟,何况太子生长在深宫中对很多事物都来不及知晓呢?况且人主不可以骄傲,现在如果向天下下令,敢劝谏的人处死,将再也没有人发出声音了。所以我才勤勉于采纳正直的言论。你可要把这些道理告诉太子,希望对他有帮助。”提升为中书侍郎,封南阳县侯,并且兼任太子左庶子。进出两宫,职掌机密,凭借能干著称。后来

25、太子稍微有些不合正道,唐太宗告诉杜正伦:“太子屡次偏爱小人,你可以仔细地劝告他,教导之后如果不改变,一定告诉我。”所以杜正伦激烈劝谏从不回避。太子不听从,杜正伦就说出唐太宗的话来督促,太子于是上表告知太宗。唐太宗责备杜正伦:“为什么泄漏我的话?”杜正伦回答说:“开导他却不听从,所以才拿陛下的话来恐吓他,希望能返回正途。”唐太宗震怒,将杜正伦贬出京城担任谷州刺史,接着第二次贬为交州都督。显庆元年,提升为黄门侍郎,兼任崇贤馆学士,进官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同时兼任度支尚书,并且处理政事。升为中书令,封襄阳县公。杜正伦与长安城南杜氏宗族关系一直很疏远,请求让自己进入他们的家谱,不被允许,怀恨在心。杜氏居

26、住的地方叫“杜固”,传说这个地方有壮气,所以杜氏代代有人做官。杜正伦执掌政务之后,建议开凿杜固通水来造福百姓。开凿之后,水像血一样流了十日才停止,从此城南杜氏渐渐衰落。三、语言表达用“帕格尼尼”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列长句改成由四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答:解析:原来的句子主干是“帕格尼尼是奇人”,主语与宾语都有丰富的附加成分,特别是宾语的定语很长,要将其改为四个短句,实际就是变一个句子为四个句子。我们将附加成分分解开,重组四个句子即可。答

27、案:帕格尼尼是一位世界级小提琴家,他也是一位奇人,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但他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黑墨黑钻石黑夜黑葡萄(1)此刻,她那_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_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1)_,理由:。(2)_,理由:。解析:(1)抓住女子眼睛圆而黑的特点,(2)抓住姑娘眼睛闪烁光亮的特点,即可正确作答。答案:(1)理由:女子深情地注视着“他”时,眼睛必定是黑而圆的,这与“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吻合(2)理由:姑娘的眼睛“闪烁着奇异的光亮”,这与黑钻石晶亮的特点相似- 12 -


注意事项

本文(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诙谲绮丽的传奇小说课外自读虬髯客传学案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蚜2020043019.doc)为本站会员(Koalabear)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