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论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pdf

  • 资源ID:21753840       资源大小:1.65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论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pdf

1、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 论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金 钢 摘要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给沉潜中的东北文学带来了一片勃勃生机。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是对日伪统治者极力宣扬的旨在消灭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侵略主义的一个反击,它在把当时的文艺引向反抗侵略道路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考察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有利于我们感知异族统治下的精神脉动,理解复杂语境中文学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对我们思考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也有较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关键词东北沦陷区 乡土文学 反抗意识 民族寓言在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 1945 年的“八一五”这段长达 14 年的时间里,东北大地落入了日本帝国主义

2、的“魔爪”。从文学发展上看,东北新文学在沦陷区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仍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九十年,如今我们回望东北沦陷区文学,从这一时期兴37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沦陷区文学思潮研究”(16BZW125)。金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东北地域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2 期)起的乡土文学思潮中,可以发现东北沦陷区进步的知识分子所持有的对日伪统治的反抗意识,以及对东北乡土国民性的深入反思。考察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有利于我们感知异族统治下的精神脉动,理解复杂语境中文学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对我们思考当今复杂的国

3、际环境也有较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一东北沦陷区“乡土文艺”主张的提出东北沦陷之初,沈阳等地的大部分报纸副刊停刊,虽然 东三省公报、民报 文艺版在几个月后复刊,但版面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北部区域,在 1932 年日军侵入之前,抗日文学活动非常活跃。国际协报 连载了总计 50 篇的社评 日本军队能如此侵占东北?,其副刊 国际公园 以及 滨江日报、哈尔滨晨光报、哈尔滨公报 等都刊发了大量宣传抗战的诗文。而在1932 年10 月,伪满洲国政府公布 出版法,对东北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压制作用。这个 出版法 共 52 条,集 日本新闻管理法、大清报律 和中国出版条例 之大成,报纸

4、、期刊出版事宜均规定在内。规定凡属危及“国家存在的基础”,泄露“外交及军事机密”,对“国交”产生“重大影响”,“煽动”对伪国家“犯罪”,“惑乱民心及扰乱财界”,妨碍“法官和警察执行职务”等的书刊,一律禁止出版、输入,并做了具体规定。相关资料统计,1934 年6 月29 日,伪民政部一次就通令禁止输入 36 种期刊;从 1935 年到 1938 年,禁止发行的报纸多达 7400 多份、杂志 2300 多份、普通读物 3500 多册。同时,日本加紧从本国向东北输入期刊、报纸和电影,如仅 1938 年输入的日语影片就多达 1300 多部。与此同时,伪满洲国的宣传机构还以“满洲文艺独立特色”为名展开宣

5、传,力图诱惑文艺创作者“落水”。在这种脱离祖国文化的压抑、苦闷的社会环境中,冷雾社、飘零社、新社、白光社、响涛社等众多的文学社团纷纷成立。这些社团的成员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产生了较为472刘晓丽主编,刘春英、吴佩军、冯雅编著 伪满洲国文艺大事记,北方文艺出版社,2017,第 26 页。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广泛的社会影响,如冷雾社成雪竹的诗集 青色诗抄,马骧弟的诗集塞外梦 都在东北文坛引起了注意。东北沦陷初期文学社团的蜂起打破了伪满洲国政权统治下的沉寂,经过种种挫折、迂回,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流派。1934 年,针对当时报纸上进步文艺副刊被敌人注意,直接揭露日伪罪行的作品存在风险等情况,一些进步作

6、家经过研究决定先从书写乡土现实做起,这就是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主张的发端。经历了 1936 年前的文艺饥馑后,1937 年到1940 年,东北沦陷区产生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的新局面。而这种新局面与这一时期活跃的文学思潮、文学论争紧密相关。这一时期发生的文学论争主要有三次。一是对“盛京文学赏”的批评;二是关于“乡土文艺”的论争;三是关于“写与印”和“热与力”的论争。这几次论争的主要发生地都在长春。关于“乡土文艺”的论争发生在 1937 年。1937 年 3 月,明明 月刊创办于长春。古丁、辛嘉等人任该刊编辑后,该刊自 1 卷 6 期改为纯文艺月刊。该刊当年刊出了疑迟

7、的小说 山丁花,山丁随即也在该刊发表了 乡土文艺与 山丁花,由此引发了论争。山丁认为 山丁花,是“一篇代表乡土文艺的作品”。在这篇评论文章中,他明确地提出了“乡土文艺”的主张,认为:“满洲需要的是乡土文艺,乡土文艺是现实的。”在这一文学主张中,山丁让人们在领略“乡土文艺”的景况时,不可忘记在东北这块乡土上还存在日伪统治,从而激起人们抗日爱国的热情。对于山丁的“乡土文艺”主张,首先起来反对的是 明明 杂志的一些成员。他们认为“乡土文艺”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山丁在 官场与文学 一文中有这样的记录:推进文史的大批评家们嚷嚷着。A:“我不明白这个名词 乡土文艺。”B:“乡土文艺 或是乡土底文艺?”57

8、2徐迺翔、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第 74 页。山丁:乡土文艺与 山丁花,载张毓茂主编,阎志宏、李树权选编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9191949(第一集评论卷),沈阳出版社,1996,第 201 202 页。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2 期)C:“乡土文艺 是和地方色彩一类的名词吧!”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一些评论者对“乡土文艺”的冷嘲热讽。吴朗、秋萤等人支持山丁的观点,认为“乡土文艺”是适合作家创作的,因为它不脱离社会现实。这场论争持续了一年多才告停止,而其对东北沦陷区文坛的影响更为深远。在这场论争中,当时被称为“乡土的艺术”的“精神实践”的一批作品,包括山丁的小说集

9、 山风、秋萤的小说集 小工车、袁犀的小说集 泥沼、戈禾的小说集 大凌河、疑迟的小说集 风雪集 花月集 等相继得到出版,乡土文学创作在东北一时呈炽热之势,给沉潜中的东北文学带来了一片勃勃生机。现在看来,“乡土文艺”主张是对日本侵略者“种族优越”论的一种反对,是对日伪统治者极力宣扬的旨在消灭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侵略主义的一个沉重打击,是对当时复古倒退、逃避现实、淫荡色情、风花雪月等不良文学现象的无情反驳,它在把当时的文艺风向引向反抗侵略道路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乡土文艺”在很多读者的意念中,只是一种创作具有乡土特色作品的文学口号,很难使人理解到它代表的是被日本侵略者侵占和蹂躏了的

10、东北乡土。这也体现了东北沦陷区特定历史环境下文学发展的复杂性和局限性。二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的反抗意识在十四年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乃至一百多年来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中,乡土文学的出现、发展和流变,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影响深远的文学景观。虽然乡土文学的概念并不十分严密,但这并不影响乡土文学作为现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存在。有论者就认为乡土文学就是写农村,但乡土文学显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写农村的文学,实际上乡土文学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文学,它以反思现代性或反对现代性确立其根基。“如果放在现代性的框架中来理解的话,可以说乡土文学是现代性672山丁:官场与文学,原载于 大同报 1938 年 6 月 25

11、日,转引自刘晓丽主编,山丁著,牛耕耘编 山丁作品集,北方文艺出版社,2017,第 301 页。冯为群、李春燕: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第 169 页。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激进变革的一种反拨和补充。”而从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的主张提出与创作实践来看,其具有较为明确的话语背景和主观目的,即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反驳和反抗。在东北沦陷区,乡土与家国、乡土情与民族情是密不可分的。在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政权的高压统治下,家园沦陷所产生的爱国情感、民族意识难以从正面得以表达,便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委婉地、曲折地表达出来。而乡土文学,正是这样一种委婉的方式。在乡土文学的背后,隐含的是强烈的反抗意识和

12、民族意识。这种委婉的斗争方式,不独东北沦陷区如此,在世界范围内的被压迫、被侵略的地区都广泛存在,如 19 世纪以来东欧和东南亚广大被压迫国家,为了对抗侵略者的文化同化政策,为了表达本土人民的反抗意识,这些国家中具有民族意识的作家,都大力弘扬本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民俗习惯等,成为现代性进程中被侵略、被压迫的国家和民族的一种值得注意和反思的文化现象。黄万华先生认为:“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的实践一开始就表现出跟殖民中心话语对峙的价值取向。”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艺”主张在其最初提出的时候,便是有意而发、有的放矢的。杨义指出:“假若知道光复前的台湾进步文学是乡土文学的话,就不难理解,梁山丁提倡 乡土文

13、艺,同样是包含着浓郁的民族回归意识和反抗异族的忧愤情感的。”山丁等人的乡土文学创作从他们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出发,表现社会底层人民受压迫的悲惨命运,这在东北沦陷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山丁的第一篇小说 火光 1931 年发表在沈阳的 现实月刊创刊号上,小说描写了因灾荒交不起地租的农民抢粮,放火烧毁地主家场院的故事。可以看出,小说勇敢地表现出了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山丁就是以这样一种斗争的态度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1940 年 6 月,山丁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山风,收入小说 9 篇,全都是以表现日伪残暴统治下东北乡土人民的悲惨命运为内容的。山丁在创作谈 山风 和我 中写道:“我很喜

14、欢山风的狂吼,当772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第 94 页。黄万华: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及其研究,文学评论 2004 年第 4 期。杨义:杨义文存(第二卷:中国现代小说史下),人民出版社,1998,第 351 352 页。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2 期)我躺在我的家乡的山头,山风吹过我底发稍,吹过展开在我眼前的原野,它能唤回我过去的一些生活,那些围绕在我身旁的可爱的人们,他们使我没有勇气写流行着的花花绿绿的故事。”同年 11 月 26 日,盛京时报 第 1 版公布将当年“文艺赏”授予 山风,并在第 2 版中这样介绍作者:“作者是主张乡土艺术的,所以他笔下描绘出

15、来的作品,都是充满了满洲乡土的色香,其代表作 山风,共小说 9 篇,每篇都表现满洲乡村的真实风景。”这一“颁奖词”可以说较为准确地概括了 山风 的“性格”。山风 的 9 篇小说中的 8 篇为 1933 年至 1940 年发表在报刊上的旧作。作者在收入 山风 时对 臭雾中、岁暮(原题 岁暮的镇上)、织机、壕 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写,弱化了原作中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描写。这种改写行为本身便展现着日伪政权的高压文化政策。小说集 山风 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侵略轨迹。臭雾中(1933 年)表现了日本侵略者的武力统治,小说明确地点到了 1932 年夏天的“抢掠、焚烧”,而到了 1933

16、年,又是“抢掠、焚烧”,小说的主人公都惨死在枪炮的硝烟臭雾中。在 山风(1937年)的开头,怒吼的山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农民们希望靠努力耕作过上好日子,然而到秋收的时候,粮价突然掉落下来,元豆的价格由一千六落到八百,辛苦劳作一年的农民非但没有获得财富,反而连仅有的一点祖产都赔了进去。在表现乡村人民悲苦境况的同时,山丁还将笔触延伸到了城镇,狭街(1939 年)描写了一群被生活挤落到痛苦“深渊”下的城市贫民,刘大哥曾在跑马场扫场子,每天挨着鞭打,本以为应征江北招工能拿到些工钱,却被糊里糊涂地拉走,随后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江北,而他怀着身孕的妻子也因生活无着,在贫病交加中死去。“狭街是一种象征,它揭示出

17、当时被剥削被践踏者的悲惨境遇。”在小说集 山风 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东北沦陷时期人民的苦痛生活,而日伪统治者高压统治所激起的愤怒的潜流在每个乡村和每个城镇涌动着。当山丁关注东北沦陷区普通民众的命运时,他的作品中就会浮现出872山丁:山风 和我,载刘晓丽主编,山丁著,牛耕耘编 山丁作品集,第 289 页。转引自刘晓丽主编,山丁著,牛耕耘编 山丁作品集“导言”,第 2 页。冯为群、李春燕: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第 140 页。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具有强悍生命力,萌发反抗意识的农民形象。在山丁的多部小说中,都或隐或显地提到无法生活的农民进山当“胡子”。而这些“胡子”正是杀富济贫的农民武装,甚至是具有

18、抗日意志的红色武装。而把这一主题描写得最为丰满的便是长篇小说 绿色的谷,这部长篇小说可以说是山丁乡土文学实践的代表作。小说将古老的狼沟山民生活与充满现代性的南满车站相互对应,表现出东北沦陷区特有的社会场景。绿色的谷中,山林湖泊充溢着饱满的自然生气,孕育着生龙活虎的山民。这是一个在地图上不容易找到名字的山沟,但古老的山谷已经笼罩在被统治的魔影之中。现代化的车站正在迅速吞噬着周围的村镇,同时将殖民统治的触角伸向这些古老的、封闭的屯堡。火车这一现代化的“怪兽”冲破了狼沟古远的宁静,将狼沟自然的诗意和丰富的资源一并带走。下面这一段文字在翻译成日文时被省略号替代:“火车从广漠的大平原上滚进这个充满了烟雾

19、的市街,它以怪兽一般的吼叫震碎了这市街的春梦。谁都知道,使这市街繁荣的脉管,便是一年比一年更年青更喜悦的火车,它从这里带走千万吨土地上收获的成果和发掘出来的宝藏,回头捎来 亲善合作共荣携手”所谓的“亲善”“合作”,实际上是野蛮掠夺。日资大陆商行买办钱如龙等人要在狼沟占地修铁路所引起的恐慌,远甚于“土匪”小白龙压堡。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小说展开了对小白龙农民武装的描写。小说虽未说明小白龙队伍的性质,但从一些细节中仍可推知。在第六章中,当听说小白龙要袭击老马堡时,老马堡的大财主佟老秀有如大难临头,他最担心的是屯里的自卫团和小白龙里应外合,因为干自卫团的,几乎全是“穷光蛋”。不过,山丁对小白龙队

20、伍的描写并没有深入展开,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据说小说在报刊上刚发表两章,一个叫大内隆雄的日本人没和作者联系也没打招呼,就把它译成日文发表,这简直就像在文字上盯梢一样,使作者疑惧不安,精神受到沉重压力。这种局势逼迫作者不得不调整原来的创作构思。”这使得山丁放弃了充分描写这群“绿林好汉”的本意,其未能像萧军 八月的乡村、端木972刘晓丽主编,山丁著,牛耕耘编 山丁作品集,第 127 页。张毓茂:评梁山丁的 绿色的谷,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 年第3 期。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2 期)蕻良 大地的海 等作品那样,把农民反抗者正面实写出来,而只是在侧面虚写。当然,这也与作者

21、对农民武装了解不深有一定的关系。秋萤是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实践的另一位重要作家。与山丁主要写东北乡村不同,秋萤更多地书写挣扎在城市底层的贫苦百姓。乡土文学并不仅仅是写农村的,如果我们把整个东北沦陷区视为作家们笔下的乡土,那么我们就会看到秋萤在创作内核上与山丁的一致性。秋萤对知识青年的失落、工人家庭的苦难的描写,都放置在家园沦丧的社会背景上,他笔下的工人、知识青年形象都作为东北沦陷区的乡民而获得了历史的生命力。秋萤虽然长期身处东北沦陷区,但他几十万字的作品不见一丝媚骨,他把东北沦陷时期发生的故事、显现的人物形象冷峻真实地表现出来,这是值得我们感动的。矿坑 塑造了隐忍地对待生活,却终于被生活压垮的矿

22、工群像。日伪统治带来的现代工业生活,来势异常凶猛,机械的响声“几乎震碎了每一个人的心脏与神经”。矿工们大多是年轻力壮的农民,但高强度的矿业劳作和艰苦的生活使他们迅速衰老死去。张斌看着那些年轻的工人不由得感叹:“时间该多快啊!自己在十几年前不也与他们一样的强健而善于工作么?”但十几年来的矿工生活却抽尽了他的精力,使他快变成无用的废人了。为了给女儿治病,张斌铤而走险偷窃矿上的钱,被捕入狱后很快便病死在狱中。小说用张斌的妻子这一女性形象勾连起了全篇,她先是嫁给了青年工人周连山,但周连山在一次煤洞坍塌中被压死。随后她与张斌同居了十余年,生下了招弟和小二这一双儿女。张斌死在狱中后,她与小工头孙富同居,又

23、生下了一个孩子。而孙富在矿场打工的收入也不足以维持家庭生活,暴躁的孙富打了小二几下,孱弱的小二便在惊恐和伤痛中死去了。显然,传统的所谓“贞洁”在“她”这位矿工妻子的身上是不足道的,她只是想能够生活下去,却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保全。秋萤在小说中并没有孤立地展示个人的悲剧,而是把悲剧放置在统治侵略者的高压统治的背景下,描绘了受 082张毓茂主编,高翔选编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9191949(第五集中篇小说卷),沈阳出版社,1996,第 387 页。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难者的群像,展现了沦陷区工矿业的恶劣环境,以及侵略者和封建把头对工人的欺压与剥削,这使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苦痛和不幸。血债 的

24、创作动机是秋萤在一个小火车站附近,看到一颗人头高悬在路旁的木桩上,下面写着这是从深山中搜出的“逐人”。那里是农民抗日武装经常出没的地方,所谓的“逐人”,估计是农民反抗者或是抗联的战士。秋萤由此写作了 血债。小工车 叙述了忠于职守的矿山通勤车售票员冯云祥辛辛苦苦地干了十三年,生活依然一贫如洗。逢到年关,他迫于还债压力,第一次私留下了卖票钱,最终却在把头开设的赌场中输光了。同 矿坑 所展示的大致相似,沦陷区工矿业的残酷环境,已经把工人们逼上了一条不归路,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大的悲剧。当“开拓文学”“国策文学”等充斥东北沦陷区文坛时,秋萤却在执意描写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社会底层人民。他在 去故集 序 中写道

25、:“我的每一篇作品,不但没有离奇的穿插与引人入胜的趣味,而且文章既不美丽,更没有含蓄与淳朴的作风。在我的每一篇作品里的人物,如果以社会上一般传统观来判断,几乎都是罪恶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用不粉饰的笔,客观地写下东北沦陷区的社会现实,这本身就是对日伪残暴统治的反抗,小工车 矿坑 等作品是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主张的重要实绩。疑迟在东北文坛引起注意与他的短篇小说 山丁花 有关。疑迟 1932年毕业于哈尔滨中东铁路车务处专科传习所,毕业后被派到黑龙江乌吉密站任职多年。疑迟的创作风格受到俄苏文学的强烈影响,他就读的中东铁路车务处专科传习所是一所中苏合办的铁路专科学校,他在那里学会了俄语。在铁路小站任

26、职期间,他大量阅读了果戈理、契诃夫、屠格涅夫、高尔基等俄苏作家的作品,从中吸收了丰富的文学营养。小松在评论疑迟的作品时写道:“夷驰(疑迟)在北满大荒原中是居住了很久的人,曾经译过了高尔基的 书,也曾经读过柴霍甫的 决斗,他没有喊过荒原的寂寞和情感的苦闷,只是用朴实的笔,写过一篇 北荒,也写过一篇 山182秋萤:去故集 序,载张毓茂主编,阎志宏、李树权选编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9191949(第一集评论卷),第 404 页。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2 期)丁花。”山丁花 以东北沦陷区北部的寒冷荒原为背景,描写了赵永顺、张德禄等一群在农村生活不下去的农民进山当伐木工人的故事,他们在寒冷广阔的原始森林

27、里苦干了一个冬天,但在结算工钱的时候却一分钱都拿不到,连回乡的车票都买不起,只能空着双手徒步往他们灰色的家乡走去。“赵永顺、张德禄型”的人物一直存在于疑迟的作品中,这些生活无着、受尽艰辛的农民工,他们的不幸遭际和义气血性,都在东北沦陷区透着刺骨寒气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上得以表现。疑迟以粗犷的线条、简单的轮廓,勾画了北地荒原上的流民图。北荒 中的农民夫妇在乡村无法生活下去,怀着对生的希望来到了城市,但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他们一家仍然难以挣脱生活的枷锁,他们在乡村时怀着对城市无限的憧憬,而城市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却更大,丈夫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妻子只好携幼子重返乡村的娘家,结果在路途中幼子却因土匪的袭击而夭折。

28、在 山丁花 和 北荒 中,人物历经苦难的原因虽然没有得到深入透彻的分析,但苦难深重的程度,特别是对人祸而不是天灾的描写,可以让读者体会到作家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和憎恨。疑迟在 关于我的创作 中曾写道:“无论如何,我只能写出我熟悉的题材。”他所熟悉的是北满的风雪,是下层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而不是上流社会的奢华与苦闷。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是疑迟作品中较为鲜明的创作倾向。综上可以看出,东北沦陷区具有反抗意识的作家们所提倡和践行的“乡土文学”不是对乡村风光的展现,或对田园牧歌的咏唱,“而是真实地不加粉饰地描写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下的东北乡土风貌,暴露出伪满洲国的黑暗现状,展现了在这块土地上挣扎

29、生活的人们的苦难实相”。作家们用被侵略者铁蹄蹂躏的乡土来牵动人心,表现出东北广大劳苦大众不愿做亡国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及伪满政权的爱国主义思想情绪,这282小松:夷驰及其作品,载刘晓丽主编,陈因编 满洲作家论集,北方文艺出版社,2017,第 198 页。疑迟:关于我的创作,载张毓茂主编,李春燕选编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9191949第十集散文卷(下),沈阳出版社,1996,第732 页。东北现代文学史 编写组:东北现代文学史,沈阳出版社,1989,第 104 页。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体现了东北知识分子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文化管控时的选择和立场。三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的民族寓言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作家,

30、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创作环境是严酷的。在日伪政权的高压下,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的生存和发展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然而,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因其深蕴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的内核,并且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产生了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文学特征,那就是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强烈的民族风味。在乡土文学的创作中,作家们着力捕捉独异的乡情,在蕴含反抗意识的同时,更多体现了对民族性格、民族根性的思考,以及对民族命运和未来的忧虑。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的范围是广阔的,它不仅指作家出生、成长的故乡,还指东北三省这块沦陷于日本侵略者铁蹄之下的土地;它不仅指乡村,还拓展到了下层劳动者、普通知识分子聚居的城镇。如果

31、说乡村因其边远闭塞,日伪势力伸入得还不多,那么城镇中的平民百姓,受到了日伪政权更为残暴的统治。而当乡土文学作家们感慨于故乡的沦丧、家园的衰败,同情平民百姓的悲苦生活时,他们的乡情是与民族情、爱国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秋萤的创作很注意对侵略者压迫下知识青年内心思想的探寻,他小说中的知识青年往往是从乡村来到城镇的,这些青年的身上不乏黑土地文化的粗犷、雄强,也存在沦陷区城市文化的彷徨和苦闷。河流的底层 中的林梦吉便是考取了一所工业学校,从乡下的家中来到了省城的舅父家。在省城他本可以学到最新的知识,投身对社会的改造,他加入了常识会,在那里认识了一些有热血的激情青年。然而,侵略者的炮声打破了青年人美好的未

32、来,在那个“恐怖之夜”后,“街上走着高视阔步的武士”,“被惨杀者陈尸在街头,各家商店都严密的封锁了门户”。在这样巨大的民族灾难面前,林梦吉一度想要逃避,他回到乡下家中,却发现乡村的社会秩序也已被打乱,故乡已经放不下一张安稳的书桌了。382孔范今主编 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小说卷五),明天出版社,1990,第 816 页。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2 期)林梦吉逃离故乡来到都城,试图寻求新知,却与张天娇等人陷入迷醉生活,“放弃了从前的志愿,放弃了学业,放弃了对人生的追求,同时也放弃了故乡”,这是非常可悲的。面对故土沦陷的社会大变局,有的青年奋起反抗,如周汉英,唤醒民众追随时代的洪流;也有很多青年消极

33、颓废,如林梦吉、张天娇等,在这巨变的社会洪流中不断下沉,直至幻灭。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作家对风俗民情的描写,与对东北地域民族性格的挖掘是相结合的。乡土文学作家们在揭露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罪恶时,也表现出了历史形成的地域民族品格。“五四运动”以来,鲁迅等人用深邃的目光透视了一些民族的劣根性,而在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中,民族性格在异族侵略的现实背景下得到更为深入的剖析。山丁绿色的谷 中的小彪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人物形象。小彪自小在狼沟长大,从他身上可以感受到那种野性的美、粗犷的力。长大后他来到南满站市镇寄养读书,在南满站市镇看到了现代城镇的繁华,接触到了新思想。他是一个矛盾体,既有原始的野性,又有现代的

34、忧郁。从他对待感情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从南满站回乡后,爱上了佃户于七爷的孙女 清新纯真如山泉的小莲。小莲的纯真洗涤了小彪身上城市的污垢,但他身为主家的子孙,还是存有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在他又来到南满站时,很快爱上了日本代理人的女儿美子,他热爱着这位具有异国情调的少女,却又对她“有着过分的敌忾心”,并不打算和她结婚。作家通过美子的话来表达出对东北沦陷区民族矛盾性格的反思:“真是个迷的国度,年老的一代,拼命的争名夺利;年青的一代,过度的忧郁感伤”“用什么药才能疗治这种根本不调和的症候呢?”经过现实的种种磨难,小彪开始反省自身并有所觉悟。特别是当他被小白龙队伍绑架,在“大熊掌”的帮助下死里

35、逃生回到家乡时,他认识到石德海、钱如龙、林国荣等人的贪婪和下流,而“大熊掌”这样的农民反抗者,却成了小彪羡慕的对象。大熊掌“那伫立不动的钢铁一般的身躯”,显示出一种原始的强悍生命力。而曾经一样坚实的霍凤却变成了“老林家的看家狗”。小彪终于意识到了这些普通的、健壮的劳动482山丁:绿色的谷,载刘晓丽主编,山丁著,牛耕耘编 山丁作品集,第 138 页。山丁:绿色的谷,载刘晓丽主编,山丁著,牛耕耘编 山丁作品集,第 206 页。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者才是自己脚下这片乡土的真正主人,他毅然决然地把土地分给普通农户,最终成为“给自己的宅第唱挽歌的歌手”。但在狼沟即将迎来美好的未来时,南满站传来了“满洲事变

36、的消息”,东北美丽富饶的乡土刚刚对自身的症候有所疗治,就要面对外来侵略者的无情侵袭了。绿色的谷 中性格最为复杂的人物是林家的长工霍凤。他本是一个粗豪的人,孔武有力,豪爽耿直,没有忘记“大熊掌”等穷朋友,深得狼沟那些小户人家的信赖。但在他的性格中,除了粗豪,还有懦弱的一面。长期的奴仆生涯使他养成了浓厚的忠仆思想,这也使得他走向了农民反抗者的对立面,成为林家尽职尽责的“管家”。然而即便他为了维护林家的产业费尽心思,他在林家的地位仍然是卑贱的,就连爱着他并为他孕育了一个儿子的林淑贞,也认为这种主仆之恋是不光彩的,玷污了林家的门第。可悲的是,霍凤一心追求成为林家的功臣,甚至幻想能够进入林氏家族。当林家

37、决定出卖丰饶的土地让南满站用来修建铁路时,霍凤就成了劝说农民放弃土地的角色。面对农民的质问,霍凤觉得自己坠入了一个更深的陷阱而无法自拔。在林淑贞死去后,霍凤变得更加懦弱和沉寂了,只能靠念佛苟延残喘地生活下去。当小彪决定把土地分给农户时,霍凤却成为反对者,“我们老霍家给你们管了三辈子家,想不到,到了你手,就一把灰扬出去”。霍凤是一个较为特异的农民形象,他内心存有一定的反抗意识,但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更为强大的传统忠主思想,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历史概括力,可启发读者去思索民族精神的深层问题。赵鲜文的短篇小说 看坟人 也对这种“忠仆”心理进行了细腻的刻画。赵家看坟人杨八自己“连一条垄也没有”,但他把东家

38、的坟地、庄稼田看得比自己生命还贵重。他对东家是极其“忠孝”的,他坚信东家丰收,“他的日子一定能好过”。但没有想到“丰收成灾”,“年头大变了”,豆价大幅降低,赵家也面临破产的局面,杨八连忙祷告豆价能提高,东家能够发财。他认定了老赵家是“铁打的江山”不会倒塌。但事实摆在眼前,农户方大头破了产,李大饼子逃了债,江二麻子认识字的太太改嫁了,从前丰衣足食的田秃子竟把母亲送到城里去当老妈子,至于赵家,入冬以来债主就不离门。面对这样的事实,杨八也不得不承认“世界大变了”,而他的一生都在为东家看坟中度过,当东家的“江山”倒塌时,他也只好无可奈何地“昏了过去”。小说通过对杨八的描写,582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

39、2 期)一方面批判了农民的奴性思想和心灵的空虚,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东北沦陷区农民的悲惨处境,甚至连地主也无法承受日伪统治的剥削。压倒赵家的不仅是豆贱伤农,更主要的是自卫团的花销,作为堡子里“独一份的财主,自卫团的花销就占了一大半”,少拿一个也不行。日伪政权将自卫团这种反动武装的开销压在农户身上,必将使农户难以生存,也注定了日伪统治必将灭亡的下场。此外,如白石的 乡土、袁犀的 一个人的一生 等,也对我们民族因袭的沉重历史负担进行了思考。对于小松的创作,曾有论者质疑他过于追求纯美,有避世的倾向,“在暴风雨的时代,作者还有这样平静的心情,几年来一样地不被波动,这倒是难得了。情感的海中,会真有这样的木筏

40、吗?”。小松的创作在前期过于强调对纯美、平静的追求,而造成了与现实的疏离。在 1942 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 人与人们 和 1943 年的中篇小说 铁槛 中,小松开始正视东北沦陷区社会的丑恶与颓败。部落民 是一部充满野性风味与乡土气息的作品。刘车把和王八大爷是两个闯关东的汉子,他们的人生悲剧令人叹息。这两个背井离乡的男人,在押运粮草时突遇土匪,被劫粮草之后,回到寄居地“四站”,却发现当地遭遇了洪水。王八大爷为救相好的马寡妇,杀了驾船准备救妻的王二傻,却被刘车把的老婆告知马寡妇已被洪水吞没。无望的王八大爷,驾船先后救了刘车把和王二傻的妻子,又救了几个不太熟识的村民,最后过于疲累淹死在河中。刘车把感

41、念王八大爷救妻之恩,将王八大爷尸身运回其故乡,在关里老家他看到王八大爷家中的妻子和盲母的悲惨生活后,突然感到绝望,不想再回家。七年后,刘车把终于回到“四站”,发现物是人非,自己妻子早已跟了别人并死于难产,他还意外发现,王八大爷的相好马寡妇,根本没有淹死。刘车把“失去了主人,失去了家,失掉了主人的粮马,失掉了妻子,失掉了友人,最后又失掉了自己”。小说表现出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们的迷茫无依。东北沦陷区人民的艰难生活,在 铃兰花人丝 两篇作品中也有展现。铃兰花 中,在北方靠近朝鲜边境的辽远寒冷的世界,人们682陈因:木筏,载刘晓丽主编,陈因编 满洲作家论集,第 42 43 页。小松:部落民,载刘晓丽主

42、编,小松著,陈实、谢朝坤编 小松作品集,北方文艺出版社,2017,第 152 页。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着。小说巧妙地勾画了缉私的王兴和走私的马大舌头两条线索,马大舌头参加了偷税走私集团,在一个风雪暴肆的冬日,与税官王兴双双丧生。两人的家中都留下了孤单的妻子。马大舌头的媳妇靠卖铃兰花度日,她还想着雇主中有位“天天买她铃兰花的王太太”,小说在东北沦陷区边境的艰苦背景下,刻画出两位少妇孤独的心境,她们温柔善良如铃兰花,却在肆虐的“风雪”中枯萎了。人丝 也是描写走私者的故事,“人丝”即人造丝,在东北沦陷时期税率高达百分之四十。边民李福荣为了“分两个钱,春天租点水田,过稳定一些的日子”,

43、把17 岁的二女儿卖给城里人换来本钱,领着二十多个穷伙伴,从朝鲜偷着背回几百匹人造丝,却想不到阴险的税官早就在等着他们了,税官在他们的队伍里安插了眼线,对他们的行动路线早已知晓。李福荣被打到半死也不愿招认,税官刘长林以毁容威吓李福荣的大女儿,迫使她供出“妹妹卖身的代价”换来的私货。人丝 中所展现的民众苦难比 铃兰花 有过之而无不及,边民们像一朵朵无根漂泊的蒲公英,难以过上安稳的生活。在小松的创作历程中,中篇小说 铁槛 是一部实现突破的作品。古丁在评论这部作品时写道:“铁槛 里所刻画的人海,虽然怎样忘不了 故土,却在 故土 里一夜也安住不得,怎么来的就怎么回去。这里,描绘出来一幅农民离村的彩图。

44、”故事发生在“东边道”地区,当年这里抗联活动十分活跃,日伪当局为了平定“匪乱”,成立了讨伐队和自卫团。老实巴交的农民邱青被强抓去给讨伐队和自卫团运送物资,他在运送物资途中不堪忍受虐待,投奔“土匪”去了。而在家中副村长刘大叔凌辱了他的妻子邱二嫂。在小说中,邱青等“土匪”是被逼“上梁山”的。作为复仇者,作家对他们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且 铁槛 中的人物,几乎个个都是被人祸所逼而远走他乡的,虎子和小芸,最终沦落在都市“黑色的小胡同里”,过着赤贫的生活。在小说的结尾,小芸自语:“天为什么还不亮呢?”然后走进了黑色的门。天总也不亮或许是隐喻了东北沦陷区漫长的被侵占时期,黑色的门则仿佛是无底的深渊,而这深渊是

45、沦陷区贫苦大众的归宿,这里表现出小松正视沦陷区782古丁:关于小松,载刘晓丽主编,陈因编 满洲作家论集,第 27 28 页。小松:铁槛,载张毓茂主编,高翔选编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9191949(第五集中篇小说卷),第172 页。中国文化论衡(总第 12 期)鬼影重重的悲苦社会状况的勇气。面对日伪统治的文化同化政策,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还注意描写东北地域民风中闪光的部分,开掘东北地域民族性格中的优良品质,以增强沦陷区人民的民族自信。虽然表现这一方面的作品较少,但还是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它们通过对东北乡村、城镇的种种民风的描写,揭示出我们民族坚忍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疑迟的小说善于把残酷的

46、社会现实与严寒的东北自然环境结合起来,映衬东北人民的生死抗争,形成了一种具有东北地域文化特征的苍凉的艺术魅力。塞上行在安静而又偏远的草原上展开了一幅充满热与力的图景,这是一片边远流放之地。年轻时“发水闹反乱”的刘进,逃亡到草原给牧主义勒扎泰放牧马群。来草原买马的老客王振海贪财好色,在黑龙江包工修洋楼时就拐骗了劳工们的工钱,来草原才两天,又强暴了淘金工贾奎的妻子,致使贾奎妻子自尽身亡。王振海害怕被报复,落荒而逃。“虎老雄心在”的刘进,从饮马槽下挖出了当年“闹反乱”使的那支快枪,驱马“像阵风,冲着塞上的荒原”,追杀王振海,为草原人报仇雪恨去了。中篇小说 雪岭之祭 把东北山林中人们的强悍生命力表现得

47、淋漓尽致。周庆打猎时被黑熊扑下了山涧,却被山匪所救侥幸未死,自此加入匪帮,穿上了“血布衫”。而在家中,生活无依的妻子被皮货商车福臣染指。山民们虽然勇武,却敌不过社会局势的变化。“听那从小站来的人说,从过年起一律都得更换新的枪票,逾期不报让人家罚一下子,是不又够受的!山里打围的一条命究竟值几个钱!”同猛兽的搏斗、狩猎汉子的兄弟情义,都展现出北地边陲风雪中爆发的生命意识,但这种原始、强悍的生命力却面临外来侵略势力的侵袭,疑迟的作品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显示出了很高的审美价值。疑迟的小说把苍茫的草原与残酷的社会生活编织在一起,从中奔涌出一种复仇的力量。乡仇 被认为是疑迟作品中“一篇最好的收获”。小说讲述

48、了一个复仇的故事,农民刘斌升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靠放牛维持生计,不慎让牛伤了村董马老爷的禾苗,被马老爷派人毒打一顿,882疑迟:雪岭之祭,载张毓茂主编,高翔选编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9191949(第五集中篇小说卷),第 584 页。小松:夷驰及其作品,载刘晓丽主编,陈因编 满洲作家论集,第 200 页。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还被讹走了耕牛。父亲走投无路之下自杀身亡,十几岁的刘斌升便开始了漂泊江湖的生涯。他加入了以金山龙为首的“土匪”,亲手收拾过十几个“吝啬家伙”。十多年后,他潜回故乡想要为父报仇,却发现马老爷已死,马家也败落了。他决心让马老爷的儿子马老二来“父债子还”时,意外地撞见高利贷主于大爷

49、正强抢马老二的小妹。“扶着窗户的刘斌升,他怎能看下去这些!这些年在外面竟干的什么事情!金山龙的言语他也更不能忘记。”他毅然杀死于大爷,搭救了马老二及其小妹。在面对高利贷主强抢民女时,刘斌升想起了“金山龙的言语”,放下了个人的私仇,这里隐约说明了金山龙并非作恶多端的所谓“土匪”,而是有着侠义思想的豪杰,在东北沦陷区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豪侠让读者感受到了壮阔的美和正义的力量。综上可以看出,东北沦陷区产生了大量乡土文学作品,催生了东北沦陷区乡土文学思潮的形成与理论的探讨,东北沦陷区作家如山丁、秋莹、疑迟、小松、袁犀等,从故土大地中获取生命的意义,从失去的土地上感受到撕裂的疼痛与想念的深沉。他们的乡土书写,追求一种与民族精神有着内在联系的审美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风味,其中现实主义风格追求的乡土叙事承载了民族的集体记忆。他们在乡土叙事中表现出了东北沦陷区人民的生命情感、生命智慧和生命意志,多重的艺术魅力彰显了东北沦陷区进步知识分子不断深化的现实主义艺术追求。982疑迟:乡仇,载张毓茂主编,白长青选编 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9191949 第四集短篇小说卷(下),沈阳出版社,1996,第 1432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反抗意识与民族寓言--论东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思潮.pdf)为本站会员(爱文献爱资料)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