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浮式液化天然气工艺分析.pdf

  • 资源ID:21771426       资源大小:4.48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浮式液化天然气工艺分析.pdf

1、第41卷第4期OIL&GASGATHERING,T RA NSPO RT A T I O NA ND T REA T M ENT 油气储运与处理41浮式液化天然气工艺分析林云涛刘伟1中石油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伊拉克公司,阿联酋迪拜;2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 10 0 41摘要:浮式液化天然气(FloatingLiquefied Natural Gas,FLNG)工艺能极大地降低海底天然气的处理负荷,在海底天然气处理方面的应用已逐渐成为焦点。FLNG工艺的发展主要受建设成本、技术条件、液化产率等方面限制,所以对FLNG工艺的改进需在FLNG装置满足质量轻、占地面积小、耐腐蚀等

2、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优化,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设备产能。对比研究广泛应用于FLNG工艺中的阶式制冷循环工艺、膨胀制冷循环工艺和混合制冷循环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制冷循环工艺相比其他两种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液化效率较高、可处理原料气成分更广泛、节省能耗和对复杂海况适应性高的优点;将混合制冷循环工艺与有效的预处理工艺及液化天然气(Li q u e f i e d Na t u r a l G a s,LNG)卸载工艺相结合,已逐渐成为FLNG工艺的主导工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海上LNG的生产工作。关键词:FLNG;液化天然气;混合制冷循环工艺D0I:10.3969/j.issn.1006-55

3、39.2023.04.007Comparison analysis of Float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FLNG)processLIN Yuntao,LIU Wei?1.PetroChina International Iraq FZE,Dubai,the United Arab Emirates;2.CPECC Southwest Company,Chengdu,Sichuan,610041,China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float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FLNG)process,which ca

4、n greatly reducethe processing load of subsea natural gas,has gradually attracting attention.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FLNGprocess is limited by construction cost,technical conditions,liquefaction yield and other aspects,thedevelopment trend of FLNG needs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flow,lower constructi

5、on costs and improveequipment capacity on the basis of meeting the criteria of light weight,small footprint and corrosionresistance.By comparing the three refrigeration processes,namely cascade refrigeration liquefaction process,expansion refrigeration cycle process and mixed refrigerant cycle proce

6、ss widely used in FLNG.The studyfound that the mixed refrigerant proces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er process flow,high liquefaction yield,ability to accept wider raw gas composition,saving energy and having high adaptability to complex seaconditions as compared with other liquefaction processes.Th

7、e combination of mixed refrigerant with effectivepretreatment process and Liquefied Natural Gas(LNG)unloading proces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dominantprocess for FLNG.This integrated process package is now widely used in offshore LNG production.Keywords:Float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Liquefied Natu

8、ral Gas;Mixed Refrigerant Cycle process收稿日期:2 0 2 3-0 4-0 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液氢转注过程热管理与安全技术”(2 0 2 2 YFB4002901)作者简介:林云涛(1992-),男,吉林舒兰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海洋油气工程工作。E-mail:运输和储存。天然气与石油422023年8 月NATURALGAS AND OIL0前言随着国内外对深海天然气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需要开发适用于处理海底天然气的技术工艺。由于受建设成本高、海上环境恶劣、工艺周期长、技术难度高等因素影响,深海天然气相对于内陆天然气的处理难度较大,使

9、用固定平台式工艺处理海底天然气效率低,且风险较大。浮式液化天然气(FloatingLiquefied NaturalGas,FLNG)【1-2 工艺可以轻松灵活地应对海底天然气的开采与处理工作,同时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并缩短建设周期。FLNG工艺多数在储油轮上完成天然气液化作业,装置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FLNG工艺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天然气液化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际石油公司的关注。FLNG工艺具有气体预处理、液化、存储、装卸、气化外输等主要功能3,这使得陆上液化天然气(Li q u e f i e d Na t u r a l G a s,LNG)所需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再是必需品,该工艺的优势对开

10、发深海天然气田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目前,包括中国石油、意大利埃尼公司、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内的多家国内外知名石油企业都在对FLNG工艺进行了重点研究及优化,取得了较大技术革新,目前该工艺已经能适应绝大多数海域的LNG生产工作。从已经运行的国际FLNG项目分析,FLNG工艺的作业海域主要集中在印度洋与太平洋,尤其是以澳大利亚及非洲海域为重点开发区4-5。总体而言,相比传统的陆上LNG设施,FLNG工艺具有减少基础设施需求、增加灵活性和减少环境影响等多种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FLNG工艺有望在全球LNG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FLNG工艺简介FLNG工艺易迁移、安全性

11、高,能充分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3,集海上天然气/石油气的液化、储存、装卸和外运于一体。该工艺通常涵盖气体处理、液化、储存和再气化四个阶段,具体技术路线为:先预处理从海底采集的天然气,随后对天然气进行液化,再将LNG装载至运输船,将LNG运输至离岸比较近的浮式贮存再气化装置或LNG的接收终端,将LNG气化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端6-7 。FLNG工艺生产流程见图1。海底原料气液化系统预处理图1FLNG工艺生产流程示意图Fig.1Schematic diagram of FLNG production气体处理阶段主要目的是提纯天然气,从中消除二氧化碳、水和重烃等杂质。液化阶段将气体冷却至-162凝

12、结成液态,将体积缩小约6 0 0 倍,使其更容易在液化方面,FLNG工艺的常用工艺有阶式制冷循环工艺、膨胀制冷循环工艺和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混合制冷循环工艺结合了预冷天然气和混合制冷剂来冷却和液化气体8 ,而膨胀制冷循环工艺应用预冷天然气与焦耳一汤姆孙效应(Joule-Thomson effect)冷却和液化气体。混合制冷循环工艺由于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节能性,是目前首选的方法。LNG储存是FLNG工艺的关键组成部分。天然气从水下生产系统或平台收集后,通过水下管道和立管进入FLNG装置,并在FLNG装置的人口分离器处将油、气和水三相分离为凝析油、天然气和水。凝析油脱除轻组分后储存在FLNG储罐中,生

13、产用水排人大海或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天然气经过预处理和液化后进人FLNG储罐。FLNG储罐通常位于船体中心,其设计受到储罐尺寸、装卸速率和所用绝缘材料类型等因素影响。FLNG储罐的设计旨在既安全又可靠,应配备应急停机系统、气体检测系统和灭火系统等。再气化阶段是FLNG工艺的最后阶段,将LNG转化为天然气,然后通过管道运输或用于发电。再气化可以通过再加热、过冷和混合方法等多种方法实现。2FLNG 工艺分析FLNG工艺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本节将从FLNG工艺中的原料气预处理、液化处理、FLNG外输三个方面来对FLNG工艺进行全面分析。2.1原料气预处理深海天然气的预处理与内陆天然气预处理一致,

14、通过净化法对原料气中的硫化氢、水、二氧化碳、汞等杂质组分进行深度脱除,这些杂质组分不仅影响天然气热值,还通常腐蚀和堵塞设备及管道,所以对于预处理工艺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2.1.1酸性组分脱除工艺天然气酸性组分脱除工艺主要有醇胺法、热钾碱法、砜胺法9-10 醇胺法通常以醇胺与水复配溶剂作为吸收剂与原料气中的酸性组分发生较强烈的化学反应,从而实现酸性气体的净化。该工艺已经成为天然气脱酸的主导工产品产品处理储存艺,尤其是对酸气分压低及酸性组分含量低的工况能发外输挥较大作用。热钾碱法的吸收剂由催化剂、碳酸钾、防腐剂和水组成,对硫化氢、二氧化碳的脱除同步进行且根据分压的高低具备较好的选择性吸收性能,在酸

15、气分压高时使用该工艺能够降低成本。该工艺具有较高的吸收温度和吸收效率,可有效处理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原料气。第41卷第4期OIL&GASGATHERING,T RA NSPO RT A T I O NA ND T REA T M ENT I 油气储运与处理矾胺法是应用频率最高的化学一物理溶剂净化工艺,其使用的吸收溶剂由二异丙醇胺、物理溶剂环丁砜、甲基二乙醇胺以及水组成。该工艺优势在于处理能力大、能耗低、腐蚀低、不易发泡,适用于中、高酸气分压的天然气处理;缺点是易溶解烃类,会损失有效组分。2.1.2水分脱除工艺常用的原料气水分脱除工艺主要有膜分离法、溶剂吸收法、吸附剂法、冷却法、超声脱水法。目前使用

16、较多的是吸附剂法中的分子筛脱水法,该工艺具备良好的脱水效率,可满足液化装置的要求,而且对FLNG装置的操作使用来讲,还具备设备易操作、流程短、占地少等特点。2.2液化处理近年来,天然气液化工艺主要有:阶式制冷循环工艺、膨胀制冷循环工艺、混合制冷循环工艺等1-13。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可分为单级混合制冷循环和多级混合制冷循环,且都具备预冷选择工艺。同样,膨胀制冷循环工艺也可分为自带预冷功能的单级膨胀制冷循环与多级膨胀制冷循环。为对比不同工艺的能耗大小,将阶式制冷循环工艺的相对能耗设为1.0 0,各类天然气液化工艺相对能耗见表1,液化工艺的基本特性对比数据见表2。表1各类天然气液化工艺相对能耗表Tab

17、.1 Comparison of the relative energy consumption of differentnatural gas liquefaction processes天然气液化工艺阶式制冷循环膨胀制冷循环单级膨胀制冷循环丙烷预冷单级膨胀制冷循环多级膨胀制冷循环混合制冷循环单级混合制冷循环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循环多级混合制冷循环表2 各类天然气液化工艺基本特性对比表Tab.2 Comparison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natural gasliquefaction processes阶式制冷循环膨胀制冷循环混合制冷循环指

18、标工艺效率高复杂程度高热换器类型板翅式热换器面积小适应性高432.2.1阶式制冷循环工艺阶式制冷循环工艺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常规制冷工艺。该工艺由3个制冷循环组成,所需制冷剂分别为丙烷、乙烯和甲烷,它们为天然气液化过程提供了所需的冷量,温度梯度为-30、-90、-150 14。将原料气先进行预处理后,在3个由制冷循环组成的冷却器中实现预冷、液化、过冷操作,再通过节流降压得到LNG产品。最终将LNG产品存储。在阶式制冷循环工艺中,制冷剂与液化部分相互独立。制冷剂采用单组分,各系统互不干扰,运行平稳。该工艺适用于高压气源(利用气源压力能量)的制冷系统,其特点是采用阶梯式制冷循环工艺制冷剂,与天然气

19、液化系统相互分隔。阶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合理设计能够将生产LNG过程的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但是这种单独控制各级制冷剂回路的方式中单一回路都含有压缩机和制冷剂储罐等,制冷机组数量多、流程长、自重大,对制冷剂的纯度要求严格,不适用于含氮较多的天然气。因此这种天然气液化工艺在天然气液化装置中使用频率较低。2.2.2膨胀制冷循环工艺膨胀制冷循环工艺是利用压缩后的单质气体对外膨胀做功以提供冷量将天然气液化。该工艺既适用于小型装置,也适用于大型海上装置。系统液化率主要取决于膨胀比和膨胀效率,该工艺适用于处理输送压力与使用压力差别较大、处理过程中需要降压的气源。相对能耗该工艺优点是流程简单、操作灵活、稳定性良好、

20、维修1.00便捷,当天然气自身为制冷剂时,会降低单独生产、运输、储存所需冷冻剂的费用;缺点是进人液化装置的气2.00体需要彻底干燥,且回流压力低、热交换面积大、装置1.70金属投入量大,由于受低压用户数量的限制其液化效1.70率较低。膨胀制冷循环工艺中带膨胀机液化制程是指利用1.25高压制冷剂为天然气液化制程的克劳德循环(Claude1.15cycle)提供冷量,该制程采用透平膨胀机进行绝热膨1.05胀15。当通过管道输入装置的天然气与离开液化装置的产品气存在压差时,天然气会在膨胀机中实现降温,天然气可以输出功率,用于驱动过程中的压气机,该制冷液化过程中可能不会从外部加人能量,而是通过压差使进

21、人装置的天然气通过膨胀机制液化。工艺工艺低中/高低中板翅式板翅式小大高中膨胀机循环根据制冷剂不同可分为氮气膨胀和天然气液化膨胀16-19。天然气液化膨胀循环采用膨胀机中的高压原料气绝热膨胀至外输的压力,使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液化膨胀循环的突出优点是耗电量低,只需将LNG杂质脱去,可降低2 0%35%左右的天然气预处理量,但无法获得低温度、大循环气量和低液化率。由天然气与石油442023年8 月NATURALGAS AND OIL于膨胀机的工作效率受输入气体的气压、成分等差异限制,故对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较高。天然气液化膨胀循环流程见图2。原料气压缩机膨胀机闪蒸图2 天然气液化膨胀循环流程图Fig.2

22、Flow chart of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expansion cycle process氮气是惰性安全制冷剂,不会造成危害也不会燃烧,循环过程一直是气态,对装置振动并不敏感,因此氮气膨胀循环比混合制冷循环拥有更短的启动时间、更简单的操作、更少的设备,还能快速安全地停机。相对于混合制冷循环,氮气膨胀循环最大缺陷是效率低。氮一甲烷膨胀循环工艺使用氮和甲烷混合气体,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膨胀机的耗电量。氮一甲烷膨胀循环工艺与混合制冷循环工艺相比,启动快、工艺简单、易于控制、便于测定和计算混合制冷剂用量。氮一甲烷膨胀循环工艺流程见图3,该工艺与氮气膨胀制冷循环相比,因为冷端

23、换热温度差距减小,能够降低约10%2 0%的动力消耗。原料气压缩机压缩机甲烧膨胀机换热器LNG图3氮一甲烷膨胀循环工艺流程图换热器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nitrogen-methane expander cycle process闪蒸2.2.3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概念由美国波特贝尼克于19 34LNG年提出。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是由196 0 年代末的阶式制冷循环工艺升级而来,采用制冷剂包含氮气、C,C等,从而逐渐替换阶式制冷循环中的纯组分制冷技术。由于原料气组成和压力的不同,选择的制冷剂组成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重、轻组分冷凝时间

24、的差异,实现顺序冷凝、分离、节流、蒸发、膨胀,从而拥有温度区间不同的冷源。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不仅具备阶式制冷循环工艺的效果,又槟弃了阶式制冷循环工艺系统的复杂性。自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基本负荷型的液化装置大量采用了多种不同种类的混合制冷循环流程,包括闭式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开式混合制冷循环工艺、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双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流程等2 0 2.2.3.1闭式混合制冷循环工艺闭式混合制冷循环工艺中制冷剂循环系统单独设计,流程见图4。混合制冷剂被冷剂压缩机压缩后,经水低压冷剂压缩机换热器氮气膨胀机原料气冷剂冷却器真空圆鼓冷剂压缩机级间冷却器分离器一级泵图4闭式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流

25、程示意图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closed mixed refrigerant cycle flow process高压冷剂冷剂分离器二级泵换热器LXLNG重烃分离器重烃第41卷第4期OIL&GASGATHERING,T RA NSPO RT A T I O NA ND T REA T M ENT I 油气储运与处理冷或空冷后再逐级冷凝分离,节流后进入不同温度的换热器,从而提供冷量2 1。原料气经预处理后进入换热器逐级冷却冷凝、节流、降压后获得液态产品。2.2.3.2开式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开式混合制冷循环工艺中,原料气首先经预处理,然后与混合制冷剂混合,且逐步通过

26、各级换热器及气液分离装置进行能量交换,在参与逐级冷凝的同时,也将系统需要的制冷剂组分逐步分离,且依据制冷剂沸点的差异将分离出来的制冷剂组分逐级蒸发,并形成一股较低温度的物流,随后再与原料气进行换热。开式混合制冷循环系统启45机长、操作困难、技术不完善,故项目应用较少。2.2.3.3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循环工艺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流程见图5。该工艺是以丙烷实现预冷,以氮气、C,C,组成的混合制冷剂为冷剂,进行逐级冷凝、蒸发、节流、膨胀,从而提供在不同温度状态下的冷源,实现逐级冷却及液化天然气2-3。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对混合制冷循环工艺的技术改进可被视为对传统阶式制冷循环工艺的优化。对比阶式

27、制冷循环工艺,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显著降低了设备投资和制冷所需压缩机能耗。LNG换热器LNG储罐冷剂压缩机原料气预处理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propane precooling mixed refrigerant cycle process2.2.3.4双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双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流程见图6。该工艺利用丙烷、乙烷与少量甲烷、正丁烷的混合物作为预冷步骤的制冷剂2 4,首先将原料气从常温状态预冷到40,再通过混合制冷循环换热将预冷后的气体深度冷却到-160,从而实现液化。该工艺能耗比单级混合循环制冷工艺和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循环工艺的能耗要低。与阶式制冷循环

28、工艺对比,双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具有投资低、流程简约、设备少等优点,缺点是需要更高的能耗,并且对混合制冷剂中各成分的比例规定较为严格,设计和计算较困难。FLNG工艺的关键问题为天然气液化技术的适用性。使用在FLNG工艺上的液化技术必须是成熟的内陆天然气液化技术。由于FLNG工艺的操作特点,需考虑液化装置的操作和维护成本、占地面积、设备质量、振动适应性和自动化程度等因素。因此,与一般内陆LNG工厂的流程不同,FLNG装置采用的工艺布置应尽可能紧凑,减少对烃类制冷剂储存量的要求。此外,在设计FLNG工艺时不仅要加大材料设计强度、减少设备占用丙烷预冷冷剂压缩机图5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流程图分馏油气重

29、烃(C,及以上)图6 双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流程示意图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dual mixed refrigerantcycle process空间、符合相应安全准则,同时要研究海上作业的环境(如海上风浪、强腐蚀等)对分离工艺的限制。FLNG工艺流程应与原料气变化和生产时限相匹配,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目前天然气液化过程中,膨胀制冷循环过程和混合制冷循环过程都有更好的浮式条件适用性。FLNG工艺方案的选择主要受技术经济条件的制分离器LNG运输船混合冷剂换热器干燥器液化石原料气燃料气LNG混合冷剂循环天然气与石油462023年8 月NATURALGAS AND OIL

30、约,在技术方面,要求FLNG装置具备抗晃动、重量轻、空间尺寸小、耐腐蚀等条件,目前已建造设计完的FLNG工艺流程包括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和膨胀制冷循环工艺。综上,与阶式制冷循环工艺、膨胀制冷循环工艺相比,虽然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效率低于阶式制冷循环工艺的效率,但是对于海上液化流程的选择其效率并不是主要问题。随着技术进步,FLNG工艺的效率和海上适应性不断提高,混合制冷设计和工艺运行参数优化逐步适应复杂的海洋状况并能进行大规模天然气液化处理。由于工艺流程短、液化效率高、节能、可处理原料气成分更广泛以及对复杂海况适应性高的优点,混合制冷循环工艺逐渐成为海上液化工艺的首选。2.3FLNG 外输FLNG工艺面

31、临的最大问题是将LNG从FLNG船的储罐中卸载到LNG运输船上,由于卸载时两船的泊位接近,它们之间将产生协同运动和独立运动,对卸载工作造成极大影响。为避免船体碰撞,采用低温软管完成对LNG的输送作业并确保两船间的距离差不小于报警值,从而确保整个系统工艺的泊位、送货、航运的持续稳定性不受影响,且将停机后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其具体运输方式有并排式输送和串联式输送。2.3.1并排式输送FLNG船和LNG运输船采用并排停靠,一般两船距离为5m。利用FLNG船上的卸料臂装置将LNG卸载到LNG运输船上。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传输LNG控制快捷方便、结构简单、节省投资成本;缺点为FLNG船与LNG运输船均处于运

32、动中,且两者相对运动较大,一般是由较大的风浪造成。在现有工艺中,采用运动吸收器作用于相对运动的第一阶段,波浪吸收器作用于相对运动的第二阶段,二者相互协作实现降低船体之间相对运动。表3全球典型FLNG项目表Tab.3 Typical FLNG projects in the world项目名称马来西亚石油公司FLNG项目壳牌“前奏曲 FLNG工程惠生海工EXMAR项目莫桑比克4区科洛尔FLNG工程运动吸收器是一种行程仅有0.15m的装置,该装置在气缸中使用,同时采用弹簧作为阻尼器。该装置安装在FLNG船和LNG运输船的船头和船尾,以减少二者的相对运动。波浪将会造成船舶波动和漂移,为了减少这种情况

33、,开发了一种波浪吸收器,可以减少相对运动第二阶段的漂移力。2.3.2串联式输送FLNG船和LNG运输船采用首尾连接的排锚方式,能够在5.5m的浪高情况下作业,适用的海域相对恶劣。串联式输送是一种长距离运输,需要配置可跨越45100m距离的管道和结构,这样导致了卸载路径较远、传输管道长和投资风险高等缺点。3FLNG项目目前,国内外已经处于生产运行状态的典型FLNG项目包括马来西亚石油公司FLNG项目、壳牌“前奏曲”FLNG工程、惠生海工EXMAR项目、莫桑比克4区科洛尔FLNG工程等,见表3。随着全球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逐渐深人,更多的深海气田、边际小气田、伴生气田被发现,为解决这些气田的开发与运

34、输问题,研究人员利用LNG易于运输与储存的特点加紧对FLNG工艺进行深人研究,已达到投产目的2 5。由于FLNG项目具有规模大、投资大、难度高、风险高、业务链长、建设期长等特点,所以选择合适的制冷工艺是项目能否正常启动的关键。对比近年来各大石油企业所采用制冷工艺参数及已建项目运行规模,通过表3数据可得到: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频率及生产规模都极高,且产量已超过30 0 10 4t/a,与内陆LNG的生产规模逐渐持平,甚至超越了国内很多液化生产项目的生产规模,所以该工艺已经逐步替代阶式制冷循环工艺与膨胀制冷循环工艺成为FLNG工艺的主导工艺,这种趋势也将推进内陆LNG的技术优化及转型

35、。建造时间规模/(10 4ta-1)2016年1202017年3602017年502022年330液化工艺氮膨胀制冷循环混合制冷循环混合制冷循环多级混合制冷循环意大利埃尼公司、中国石油、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莫桑比克国家石油、葡萄牙高浦能源公司、韩国天然气公司主要设计公司空气产品公司空气产品公司博莱克威奇公司第41卷第4期OIL&GASGATHERING,T RA NSPO RT A T I O NA ND T REA T M ENT 油气储运与处理5巨永林,顾妍,李秋英.浮式LNG生产储卸装置关键设4结论计技术对比分析J.化工学报,2 0 0 9,6 0(增刊1):2 7-34.对于海洋油气开

36、采、深海油气利用、边际气田开发,JU Yonglin,GU Yan,LI Qiuying.Comparison analysis onFLNG工艺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斩新工艺。FLNG工艺的key technologies of LNG-FPSO J.CIESC Journal,2009,国产化应用将成为深海天然气开发利用的重要发展方60(Suppl 1):27-34.向,不仅能填补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缺”,且能在一定层6冯明,刘艳年.LNG液舱围护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面上推动我国造船业、机械制造业、冶金领域等实现产J.船电技术,2 0 2 1,41(12):2 5-30.FENG Ming,LI

37、U Yannian.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业链的升级发展,实现行业间交叉推动的趋势。LNG tank containment systemJ.M a r i n e El e c t r i c&混合制冷循环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液化效率较Electronic Engineering,2021,41(12):25-30.高、可处理原料气成分广泛、能耗低和对复杂海况适应7郝旭,邓晓云.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再汽化装置海事安性高的优点。随着研究人员对混合制冷循环工艺流程全监管对策J.水运管理,2 0 15,37(11):9-12.设计及运行参数的不断优化,混合制冷

38、循环工艺已经适HAO Xu,DENG Xiaoyun.Countermeasures of maritime应复杂的海洋环境并可逐步进行较大规模的液化处理safety administration on LNG-FSRU J.Shipping作业。目前FLNG工艺已具备较高的海域适应性和生产Management,2015,37(11):9-12.效率,将混合制冷循环工艺与有效的预处理及FLNG外8王元春,程小姣,高俊,等.阶式双混合冷剂液化天然气输相结合,已逐渐成为FLNG主导工艺。流程的混合制冷剂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 0 15,44(3):50-53.WANG Yuanchun,CH

39、ENG Xiaojiao,GAO Jun,et al.Mixed参考文献:refrigerant research of LNG process with cascade double mixed1李焱,喻西崇,王春升,等.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LNG预refrigerant cycle J.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Gas,处理工艺大型分离设备研究进展J.海洋工程装备与技2015,44(3):50-53.术,2 0 17,4(5):2 49-2 54.9阎观亮,崔洪星,张明会.液化天然气工厂的原料气处理LI Yan,YU Xichong,WANG Chunsheng

40、,et al.Research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 0 0 0,2 9(4):18 8-190.development of large separation devices in LNG pretreatmentYAN Guanliang,CU I H o n g x i n g,ZH A NG M i n g h u i.for FLNG J.O c e a n En g i n e e r i n g Eq u i p me n t a n dPurification on the feed gas of LNG plant J.ChemicalTechnology,2017,4(5

41、):249-254.Engineering of Oil&Gas,2000,29(4):188-190.2杨亮.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项目10】王天明,邵拥军,王春燕,等.中小型液化天然气装置净化发展动态分析J.化工管理,2 0 18(10):18 9-191.和液化工艺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 0 0 7,36YANG Liang.Dynamic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loating(3):191-193.liquefied natural gas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 uni

42、tWANG Tianming,SHAO Yongjun,WANG Chunyan,et al.(LNG-FPSO)p r o j e c t s J.Ch e mi c a l En t e r p r i s eThe process study for treating and liquefaction of natural gasManagement,2018(10):189-191.in middle or small plant J.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3郑晓云,陈国明,付建民,等.浮式LNG平台串靠卸载泄漏Gas,2007,36(3):191-1

43、93.后果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 0 19,19(1):11鹿来运,张错,郭开华.混合制冷剂循环膨胀机内复叠160-166.天然气液化流程设计J.低温与超导,2 0 12,40ZHENG Xiaoyun,CHEN Guoming,FU Ji a n m i n,e t a l.(12):41-45.Leakage con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marine surface floatingLU Laiyun,ZHANG Pu,GUO Kaihua.Mixed-refrigerantLNG platform with the tandem off-loading

44、 J.Journal ofJ-T cycle hybrid with expander natural gas liquefactionSafety and Environment,2019,19(1):160-166.process design J.Cryogenics&Superconductivity,2012,4徐乔威,胡志强,谢彬,等.LNG运输船旁靠FLNG卸载40(12):41-45.作业时的水动力性能试验J.中国海上油气,2 0 15,2 712】石玉美,顾安忠,汪荣顺,等.混合制冷剂循环(MRC)液化(2):112-119.天然气流程的设备模拟J.低温与超导,2 0 0 0

45、,2 8XU Qiaowei,HU Zhiqiang,XIE Bin,et al.Hydrodynamics(2):41-46.of an FLNG system in side-by-side offloading operation with aSHI Yumei,GU Anzhong,WANG Rongshun,et al.TheLNG carrier J.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2015,27simulation of equipment module in the mixed refrigerant cycle(2):112-119.toliquefyt

46、henatural47gas J.Cryogenics&天然气与石油482023年8 月NATURALGAS ANDOILSuperconductivity,2000,28(2):41-46.13陈泽华.混合制冷剂循环液化天然气工艺探究J.低温与特气,2 0 19,37(3):17-2 3.CHEN Zehua.Study on mixed refrigerant cycle liquefiednatural gas technology J.Low Temperature and SpecialtyGases,2019,37(3):17-23.14付道明,孙军,贺志刚,等.天然气预处理和液化

47、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 0 0 4,33(4):2 40-2 44.FU Daoming,SUN Jun,HE Zhigang,et al.The progress onpre-process and liquef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natural gasJ.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 and Gas,2004,33(4):240-244.15孙守军,孙恒,何明,等.带膨胀机液化流程优化及膨胀机关键运行参数研究分析J.低温与超导,2 0 16,44(10):15-19.SUN Shoujun,SUN Heng,HE

48、Ming,et al.Optimizationand key operation parameters analysis of expander in differentexpansion liquefaction process J.Cr y o g e n i c s&Superconductivity,2016,44(10):15-19.16何婷,林文胜.高含乙烷天然气氮膨胀液化分离流程J.化工学报,2 0 18,6 9(增刊2):2 2 6-2 31.HE Ting,LIN Wensheng.Nitrogen expansion liquefaction andseparation p

49、rocess for natural gas with high ethane content J.CIESC Journal,2018,69(Suppl 2):226-231.17燕娜,厉彦忠,脱瀚斐.基于液化天然气冷量的液体空分新流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 0 0 7,41(1):12 2-12 4.YAN Na,LI Yanzhong,TUO Hanfei.Novel liquid productair separation system based on cold energy of liquefiednatural gas J.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

50、iversity,2007,41(1):122-124.18王兆凤,黄善伟,王波涛.煤层气液化工艺模拟与对比J.天然气与石油,2 0 13,31(2):36-39.WANG Zhaofeng,H U A NG Sh a n w e i,WA NG Bo t a o.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coalbed methane liquefactionprocesses J.Natural Gas and Oil,2013,31(2):36-39.19唐玉杰,侯莹.海南小型LNG工厂液化工艺方案特点J.天然气工业,2 0 10,30(1):10 5-10 8.TANG


注意事项

本文(浮式液化天然气工艺分析.pdf)为本站会员(爱文献爱资料)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