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SWOT分析及战略决策.pdf

  • 资源ID:21771517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SWOT分析及战略决策.pdf

1、doi:10.16006/ki.twnt.2023.03.011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 SWOT 分析及战略决策李建鹃(福建省林业局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福州350003)摘要:【目的/意义】为破除福建省林业金融产品和机制创新面临的困难与阻碍,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盘活林业资源价值,为促进林业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提供战略决策支持。【过程/方法】基于南平、三明、龙岩等地林业金融专题调研,在大量查阅资料、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对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进行 SWOT 分析,探讨福建林业金融优势和劣势,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战略决策建议。【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福建省林业金融创新具有生态体系完善、

2、政策支持完备、绿色金融发展快速、实践成果领先的优势,但也存在创新资源、法律法规、信息数字化创新能力、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不足,面临着林业产业发展、碳汇投融资需求增加、贷款贴息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林业投资的发展机遇,以及高信贷风险、机制应用、收益平衡上的挑战。基于此,福建林业金融实践战略应选择劣势机会(WO)战略组合,以期推动福建林业金融创新提供决策参考,助力福建现代林业强省建设。关键词:林业金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SWOT 分析;林业碳汇;林票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617(2023)03006808SWOTAnalysisandStrategicDecisi

3、ononthePracticeofForestryFinanceinFujianProvinceLIJian-Juan(Fujian Forestry BureauFujian Institute of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Fuzhou,Fujian 350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Meaning】InordertobreakthedifficultiesandobstaclesfacedbytheinnovationofforestryfinancialproductsandmechanismsinFujianProvi

4、nce,andprovidethestrategicdecision-makingsupportforfurtherstrengtheningthepolicysupport,revitalizingthevalueofforestryresources,andpromotingthetransformationofforestryecologicalvalueintoeconomicvalue.【Methods/Procedures】BasedonthespecialinvestigationofforestryfinanceintheregionssuchasNanping,Sanming

5、,andLongyan,andonthebasisofextensiveliteraturereviewanddatacollection,theSWOTanalysiswasconductedonthepracticeofforestryfinanceinFujianProvince.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offorestryfinanceinFujianwereexplored,andthenthecorrespondingstrategicdecision-makingsuggestionswerepu

6、tforward.【Results/Conclusions】TheresultsshowedthattheforestryfinancialinnovationinFujianProvincehadtheadvantagesofperfectecosystem,completepolicysupport,rapiddevelopmentofgreenfinance,andleadingpracticalachievements.However,therewerealsosomeshortcomingsintheaspectssuch as innovation resources,laws a

7、nd regulations,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information digitization,innovation incentivemechanisms,etc.Itwasfacedwiththedevelopmentopportunitiessuchasthedevelopmentofforestryindustry,theincreaseddemandforcarbonsinkinvestmentandfinancing,andthesubsidizedloanspoliciesguidingthefinancialinstitutionstoin

8、vestinforestry,aswellasthechallengesofhighcreditrisk,mechanismapplication,andincomebalance.Basedonthis,thepracticalstrategyofforestryfinanceinFujianshouldchoosetheWeakness-Opportunities(WO)strategiccombination,inordertoprovidethedecision-makingreferenceforpromotingtheinnovationofforestryfinanceinFuj

9、ian,andassistintheconstructionofFujiansmodernforestrystrongprovince.Keywords:forestryfinance;reformofcollectiveforestrightssystem;SWOTanalysis;forestrycarbonsink;foresttickets收稿日期:20230412作者简介:李建鹃(1984),女,博士,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林业金融、林业保险、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E-mail: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01139);福建省财政林业科技研究项目(2023FKJ2

10、6)第3期台湾农业探索No.32023年6月TaiwanAgriculturalResearchJune2023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林业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12。通过开展中国式林业现代化,可以加快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林业供给体系,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最大程度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林业资源在推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然而林木生长周期长、投资风险大,林业要产出效益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道路。随着林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前进,中国林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期,林业产业化发展和产业技

11、术升级都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仅靠财政资金无法持久支持发展林业3,林业金融对于促进林业资本形成和资金流入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45。2002 年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林业成为可能。2003 年林业投融资改革作为福建林改配套改革措施加以推进,盘活了林业资产、激活了生态价值、支撑了林业经济增长。2008 年中央 1 号文件全面吸收了福建林改经验,并在全国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过 20 年的改革,福建省在林业金融实践领域开辟了一条兼顾林业生态产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绿色发展新道路。其中,武平县林业区块链金融

12、服务平台、三明“福林贷”、林业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等经验得到全国推广,发挥了标杆作用。国际上林业金融研究历史悠久,研究基础雄厚,金融创新层出叠现。近年来国内有关林业金融的研究也十分活跃,林业金融工具创新与应用案例6、林业金融政策体系78、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911等研究开展得有声有色,但研究基础薄弱,且多针对县市等较小区域12,而综合、系统、整体分析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标杆”福建省为例,对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进行 SWOT 分析,探讨福建林业金融优势和劣势,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战略决策,以期打通林业金融发展的“难点”“堵点”,更好地服务林业改革与发展,推动福建现代林业

13、强省建设。1材料与方法1.1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福建省林业局官网福建林业概况,2021 年福建省林业统计年鉴第 2 部分主要指标和第 3 部分历年指标,2022 年福建省统计局,2022 年、2023 年 15 月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相关资料;2022 年、2023 年 16 月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相关资料,以及 2023 年 2 月2023 年 5 月实地调研采集的林业部门、金融机构、林农、林企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1.2分析方法2023 年 25 月,课题组在南平、三明、龙岩、沙县、武平、明溪、顺昌、光泽、邵武、永泰、德化、周宁等地开展林业金融专题调研,具体调查当地林业资源基本情况、林业

14、改革发展情况、木材价格、涉林贷款投放、金融创新产品运行情况等,以及木材采伐管理机制与林业要素流转存在问题、林业不良贷款处置,林业资产收储、林票、林业碳票交易、林业碳汇开发、林木处置、林下经济产业链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通过现场走访,与当地林业部门、金融机构、林企、林农等座谈交流,查阅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林业金融发展情况,共同探讨如何汇聚合力破解林改难题、推动林业金融创新突破,并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作 SWOT 分析,提出战略决策参考。2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 SWOT 分析2.1优势分析(Strengths)2.1.1完善的生态体系优势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具有完善的生

15、态体系。根据林草湿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接融合成果所示(表 1),全省林地面积881.14 万 hm2,森林面积 807.72 万 hm2、居全国第13 位;森林覆盖率 65.12%,居全国第 1 位;活立木蓄积量 9.09 亿 m3,居全国第 8 位;森林蓄积量 8.07亿 m3,居全国第 8 位;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 121.64m3,居全国第 3 位13。表12022 年福建省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数据指标数值全国排名林地面积(万hm2)881.14森林面积(万hm2)807.7213森林覆盖率(%)65.121活立木蓄积量(亿m3)9.098森林蓄积量(亿m3)8.078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m3

16、)121.643注:由福建省林业局相关资料整理获得;表示无此项数据,下同。福建省共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地 358 处,面积达102.55 万 hm2(含交叉重叠);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第3期李建鹃: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 SWOT 分析及战略决策69遗产 5 处,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自然遗产(含双遗产)2 处,世界地质公园 2 处1314。福建省各类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如表 2 所示。全省 8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各类典型生态系统、植被类型得到有效保护(表 3)1316。武夷山国家公园成为首批5 个国家公园之一,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位居全国前列,生物多样性丰富17。2.1.2政策支持的优势2000

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极具前瞻性地提出“生态省”建设的战略构想,亲自谋划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林业“八大工程”,为福建林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早在 2003 年,福建省就将林业金融创新作为林改配套改革的重要措施加以推进。200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22 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持续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都对林业金融创新提出了要求。2022 年,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省林业局、省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等 7 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持续优化福建省林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福建林业金融工作围绕加大林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地区的金融支持

18、、丰富林业金融的产品服务体系、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强化林业金融外部配套保障4 个方面的“林十八条”展开。2023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林权抵押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探索开展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等贷款业务,探索多元化林业贷款融资模式,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支持林下经济发展。表22022 年福建省各类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各类自然保护地数量(处)面积(万hm2)国家公园110.01自然保护区11036.89其中:国家级16省级23市县级71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5417.07

19、其中:国家级28省级126国家级湿地公园(含试点)80.73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5323.03其中:国家级18省级35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5注:福建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居全国第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数量居全国第二。表32022 年福建省生物多样性基本情况分类数量(种)动物名目自然分布有脊椎动物173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91穿山甲、黑熊、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金斑喙凤蝶等自然分布有野生植物5550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0桫椤、水松、南方红豆杉、紫纹兜兰、伯乐树等2.1.3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优势在良好的生态资源基础上,福建省绿色金融发展迅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数据,20

20、22 年福建绿色贷款余额6097.14 亿元,同比增长 48.3%,增速比 2021 年末提高 7.80%,全年新增绿色贷款 1959.74 亿元,比 2021年增加了 786.89 亿元18。福建绿色金融体系架构健全,层次丰富呈现层次多样化,以福建农信为主力的普惠金融机构将金融服务深入全省林地林场一线(表 4),有效发挥了金融支农、支小、扶贫、扶绿的作用。2.1.4林业金融实践成果领先的优势福建金融系统围绕林业高质量发展在各地实际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创新实践。如 2022 年,南平农信系统依托南平“森林生态银行”的股权资产基础推出了“福股贷”,集约经营所产生的收益可提高 40%50%。2019

21、年,顺昌表42022 年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机构网点数量网点类型数量(个)农信社、农商银行2000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11000福农驿站16070台湾农业探索2023年6月农信社创新推出“碳汇致富贷”绿色金融产品,联合推出“一元碳汇”联名贷记卡,推动“一元碳汇”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工厂、进商店,计划营建0.34 万 hm2碳中和林,预计年产森林碳汇量 9.40 万 t。2021 年,三明沙县农商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开展了林业碳票授信贷款、林业碳票质押贷款、“福农碳票贷”等相关业务。以“福林固碳贷”为例,至 2023 年 6 月,已发放贷款 682 户、贷款余额 7134.

22、65 万元,有效盘活了林业碳汇资源。此外,福建省金融机构还围绕林农融资需求场景开拓了多样化的林业金融创新。如 2016 年,三明农商银行针对林农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创新推出了普惠金融产品“福林贷”,通过“银行+村合作基金+林农”模式,实行整村推进、简易评估、林权备案、内部处置、统一授信、随借随还,有效满足了林农的贷款需求;2022 年,其在全面总结“福林贷”推广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担保方式、延长贷款期限、扩大支持领域等措施,在三明全辖推广“福林贷 2.0”产品,支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展,至 2023 年 5 月末,三明全市“福林贷 2.0”贷款余额 4.38 亿元,比年初新增 2.97亿元。

23、2017 年,龙岩创新推出普惠金融产品“惠林卡”,林农凭借“身份证+林权证或从事林下经济证明”即可直接申请贷款,已累计发放 3.98 万张,授信金额 39.43 亿元,用信余额 25.08 亿元,有效破解了林农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促进“森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2023 年 1 月,武平县区块链林业金融创新得到林业系统全国推广。2.2劣势分析(Weaknesses)2.2.1林业改革创新资源支持不足福建省林业改革成果丰富,近年来针对盘活林地林木资产的创新经营模式纷纷落地,相关举措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但目前来看,集体林权制度的深化改革创新仍然大部分以试点性质为主,资产交易、质押、

24、融资的上下游产业链政策机制仍未打通,发展可持续性不强1920。以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为例,“一户一股权,一年一分红”手段能保障林农有稳定可持续收入,但林农的股权证可质押、可继承但不可流转,资产流动性、收益率依然不高,“森林生态银行”体系下林农每年分红仅 300600 元/hm2;由于股权证不可流转,在抵押贷款中抵押权无法实现,难以真正全面盘活林业资产。三明市计划推动“林票”在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将显著提高林业资产收益权的交易流动性,但“林票”这一权益产品上市交易需要高度专业的交易制度和风险兜底机制进行保障,同时也依赖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有待更多资源的投入倾斜。2.2.2森林资源管理法

25、律法规存在局限性2019 年12 月新修订的森林法对森林经营、林地管理、林木采伐等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做出了许多重要调整,但是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法规和政策尚未修改,给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带来困难。林业要素流转变现难,在抵押贷款中抵押权无法实现,银行仅能对未来分红进行处置,难以真正全面盘活林业资产。2.2.3林业金融信息数字化创新能力不足林业金融的发展涉及林权地理区位确认、林权价值评估、林业碳汇计量等多项工作,但目前相关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信息数字化程度不高,价值评估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模型,林业金融往往存在“评估难、管理难、处置难”的客观问题,针对小微林农的金融服务往往只能依靠大量

26、基层中小金融机构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推动落地。2.2.4林业金融创新激励机制缺失林业生产经营具有高风险性,经营收益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这与商业银行推行的稳健经营原则相矛盾21。目前缺乏有效的林业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国内对符合环境法规、注重生态保护的绿色企业尚未建立奖励机制。受资金、网点、监督、服务水平等限制,金融机构对涉林涉农投资重视不够,执行林业金融政策动力不足,趋同将资金投放在周期短、金额小的非林项目中,难以满足当前林农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22。2.3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2.3.1发达的林业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林改以来,福建省着力将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入实施商品林、竹业、

27、花卉苗木、林产工业,森林旅游工程等23,全省林业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图 1)。2022年福建省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 7400 亿元,同比增长5.4%,居全国前列13,是 2003 年 697 亿元的 10.62 倍。福建省统计局核算的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产值中林业产值 430 亿元、增长 5.0%。至 2022 年底,福建现有规模以上林业企业 2699 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25 家、境内外上市林业企业 23 家,商品材及主要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2013 年以来,福建每年从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项用于扶持竹产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花卉苗木等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林业

28、产业发展具有商业可持性,为金融机构带来巨大林业投融资机会。第3期李建鹃: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 SWOT 分析及战略决策7101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亿元)年份图120032021 年福建省林业产业总产值注:数据由福建省林业统计年鉴(2021 年)及福建省林业局官网相关资料整理获得。2.3.2“双碳”目标下林业碳汇投融资需求增加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提

29、出“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 2030 年前到达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历史最高峰,之后不再增加而逐渐下降,“碳中和”为人类社会各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吸收量相互抵消,即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根据联合国测算,为达成巴黎协议中控制气温升温速度的要求,需增加资金投入 90 万亿美元以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提出“双碳”目标较晚且时效短,需要投入更为巨额资金。根据测算,未来 30 年“碳中和”投资高达 438 万亿元人民币24。林业碳汇作为碳交易市场的核心交易标的之一,是碳金融创新的着力点,也是林业金融在生态领域的积极实践。林业碳汇是林业林木碳减排量收

30、益权价值的权益凭证,具备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功能属性,真正让“活树”变“活钱”“不砍树也致富”。福建省森林覆盖面积广阔,林业生态价值储备丰富,是林业碳汇创新应用的重要根据地。早于 2016 年,福建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福建林业碳汇 FFCER 被列为福建碳市场三大交易标的之一,至今累计完成林业碳汇交易和再交易 391.13 万 t,成交额 5890.43 万元,成交量和成交额均为全国首位25。2022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启动林业碳汇试点建设,福建省三明市、龙岩市、南平市成功入选,进一步探索建立林业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的经营模式、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生态补偿的体制机制,推动林草碳汇

31、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拓宽林业碳汇价值的实现路径。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信息,欧盟碳汇资产交易价格 7090 欧元/t;而国内林业碳汇资产交易价格 50 元人民币/t,处于价格低洼,林业碳汇价格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林业碳金融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2.3.3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林业投资林业是一个生产周期长、回报率慢的产业,需要不断地进行资金投入。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可以有效降低林农融资成本,调动林农融资积极性,有效缓解林业经营生产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林业生产业务迅速推开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福建省林业局网站公开数据显示,2022 年起,福建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 1000 万元,

32、对各类银行发放的用于花卉种苗种植及设施设备购置、林下种植、森林资源培育贷款给予贴息补助。2023 年林业贷款贴息范围增加了林产加工、林下经济等贷款,林业贴息贷款半径明显增大,受益农户明显增多,有效发挥对金融支农支林农的引导作用。2.4挑战分析(Threats)2.4.1林业存在较高信贷风险林木生长周期长,需要长期融资,生产过程中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等破坏,森林经营风险高。相较于其他行业贷款,林业贷款风险大、不良率高。以林业金融主力军福建省农信社为例,其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第一季度福建农信表内林业贷款不良率为1.65%,高于全省农信各项贷款不良率 0.31%;其中林农

33、贷款不良率 1.85%,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 0.51%。72台湾农业探索2023年6月虽然福建省已建立林权收储机制,并有林权收储机构50 家,可各地运行情况参差不齐。一些地方收储机构未开展林权收储业务;个别地方林权收储公司甚至因其他风险高的业务,资金链断裂、无收储能力;有的虽然有开展收储业务,但收储流程长、手续繁琐,林权抵押不良资产收储需经贷款催收、申请诉讼、判决执行、拍卖处置甚至二次流拍并重新评估等程序,最快需要 45 个月时间,直接影响了金融资本进山入林的积极性。2.4.2林业碳汇创新机制应用仍存“堵点”自 2017年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暂停新项目签发,国内现阶段各地碳汇实践大多以区域

34、性碳汇创新为主。林业碳汇的流通高度依赖集中统一的交易体系建设,由于缺乏统一的碳汇计量方法、完善的区域性碳汇交易市场、健全的碳汇定价机制,目前区域性碳汇试点创新工作大多数也仍然以试点性质为主,实际价值未被广泛认可18,2528。由于福建省碳排放企业实际碳配额相对充裕,对碳排放权的外部购买需求不高,福建省碳交易市场整体交易不活跃,相较周边省市福建林业碳汇(FFCER)价格保持较低水平。与此同时,南平、三明等地创新的“一元碳汇”“碳票”不是省级监管部门认可的碳配额的履约产品,目前只能运用于会议等活动自愿减排实现“碳中和”,以及在司法案件中判决被告人认购林业碳票替代修复生态环境,应用场景相对狭窄、交易

35、数量不高,与地方碳汇试点“转化森林生态价值,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初始设计要求不匹配。由于区域性林业碳汇作为抵押物的内在价值不高,银行开展以林业碳汇为基础的金融服务内在驱动力不足,因此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产品目前均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25,2932。截至目前,大多数以区域性林业碳汇为抵押物的贷款实际还高度依赖借款人信用状况,本质上依然是信用贷款,林农难以真正依靠林业碳汇实现受益。2.4.3森林生态保护与林业经营收益存在矛盾除集体林地本身难以产生收益外,森林生态保护与林业经营收益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广大林农信用意识普遍不强,对自身征信维护意识不强。林农经营的商品林如果被调整为生态公益林或认定为天然林,其往

36、往不愿意继续偿还以该林权为抵押物的贷款,造成银行不良风险。目前生态公益林实行禁限伐,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政策,部分地方政府还划定了保护区、水源涵养林,集体林权经营收益与森林生态保护存在矛盾,降低林农收益的同时造成一定的金融风险。在不良贷款发生后,金融机构需要对相关抵押物进行处置时,因林权流转交易渠道相对单一,导致变现困难。林权抵押权能难以实现,降低了金融机构向林农发放抵押贷款的意愿。3基于 SWOT 分析的战略决策SWOT 分析 4 种不同类型的战略选择: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的 SO(优势机会)战略组合;利用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的 WO(劣势机会)战略组合;利用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影

37、响的ST(优势挑战)战略组合和减少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的防御性 WT(劣势机会)战略组合。通过对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 SWOT 分析,得出相应的战略矩阵(表 5)。3.1优势机会战略(SO)重点把握福建省林业专项资金扶持的绿色富民产业,掌握链条上的经营主体数量、金融需求,积极落实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并利用好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国家级林业碳汇试点市的政策优势,在政策领域先行先试。3.2劣势机会战略(WO)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参照海洋经济发展项目,将林业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调整为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并进一步深入开展“林票”交易试点工作,在国有林场先行先试,引入专业团队搭建林票交易制度,加强政策监

38、管严防金融风险,推动林业改革继续深化;推广符合林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普惠林业金融产品,发挥林业金融线上融资平台作用,提高林农及林业中小企业贷款可得性、便利性,更好地满足林业融资需求;尽快修订相关法规和政策,特别是出台有利于商品林、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经营利用的法规、政策,放活森林经营,促进引资入林;总结林权信息数字化评估系统落地经验,加强福建省林地林木林权信息的数字化系统建设水平,建立银行与林业部门的信息交流平台,打造以林业要素平台为支点、林业政策为支撑、产品服务为基础的数智化林业金融服务体系;整合多部门资源,通过林业碳汇进一步撬动福建省林业经济更好转型,有效激发林农植绿护绿积极性;加强金

39、融机构林业金融服务开展情况的监测和考核,将相关情况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范围。强化正向激励,探索简便易行、客观可量化的尽职认定标准、免责情形和问责要求,加快落实林业贷款尽职免责制度,稳定加大涉信贷投入。第3期李建鹃: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 SWOT 分析及战略决策733.3优势挑战战略(ST)强化林权收储服务,探索引入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第三方社会资本,增加对林权收储机构的资本金注入,提升其收储服务能力,解决林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问题和金融机构林权资产处置问题;加强碳汇交易顶层设计工作,引进专业碳汇评估人才,在部分县市试点打造一套更好实现碳汇碳排放配额价值的创新机制,试行碳排放配额部分

40、免费发放和部分有偿发放,解决当前地方碳汇试点工作“小而散、多而弱、流通水平不高、缺少发展可持续性”等问题;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完善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保护林农等林业经营者切实利益的同时,提高金融服务林业的意愿。3.4劣势机会战略(WT)认识到当前林业金融实践的缺点和不足,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优化金融管理政策,对林业贷款投放多、创新效果明显的银行优先办理再贷款、再贴息;适度提高涉林贷款风险容忍度,涉林贷款不良率高出金融机构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目标 3 个百分点以内的,可不作为监管评价扣分因素;探索“银行+担保+保险+收储+森林经营”五位一体的组合开发模式,规避林业金融信贷风险;

41、提升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立足福建特色,在机构、产品服务等方面创新突破,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充足的信贷资金。4总结发展林业产业是促进林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双碳”目标对林业金融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体系,推动更多与林业发展具有良好协同效应的金融产品创新落地。从 SWOT 战略分析可知,林业金融实践优势主要体现在福建森林生态资源丰富和政策支持的大环境背景上,人们对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视催生了林业金融,这是林业金融发展的物质基础。尽管林业金融创新发展面临支持政策有待健全完善,林业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力度有待提升;集体林权收益权的资本化证券化

42、改革仍然大部分以试点性质为主,林业资产交易、质押、融资的上下游产业链政策机制有待打通,发展可持续性有待加强;林业碳汇的计量方法、交易市场、定价机制有待突破,实际价值有待挖掘等挑战。但从整体而言,还是机遇大于挑战。因此现阶段福建林业金融实践战略应选择 WO(劣势机会)战略组合,即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大力推广普惠林业金融产品;推进林业改革发展,修订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建立林地林木林权信息的数字化系统;不断完善林业碳汇顶层设计,推进金融在林业碳汇中发挥作用,健全完善金融机构服务林业发展正向激励机制;密切银林合作,充分利用林业金融创新发展的机遇,创新林权增益机制,为福建现代林业强省建设引入金融活水

43、。参考文献:方世南.深刻领悟“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重要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3):816.1丁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上海经济研究,2023(5):2表5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 SWOT 分析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森林资源丰富生态体系完善的优势;政策支持的优势;绿色金融快速发展的优势;林业金融实践成果领先的优势。林业改革创新资源支持不足;森林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局限性;林业信息数字化创新能力不足;林业金融创新激励机制缺失。机遇(Opportunities)SO战略WO战略发达的林业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双碳”目标下

44、林业碳汇投融资需求增加;林业贷款贴息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林业投资。重点关注福建省林业专项资金扶持的绿色富民产业,积极落实林业贷款贴息政策,优化碳汇试点工作,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大资金资源投入,推进林业改革发展;修订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建立林地林木林权信息的数字化系统;通过林业碳汇进一步撬动福建省林业经济转型升级;健全完善金融机构服务林业发展正向激励机制。挑战(Threats)ST战略WT战略林业存在较高信贷风险;林业碳汇创新机制应用仍存“堵点”;森林生态保护与林业经营存在矛盾,强化林权收储服务,加强碳汇交易顶层设计工作,优化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提高金融服务林业的意愿。认识到林业金融创新的缺点

45、和不足,规避林业金融的风险,改善金融机构的林业贷款结构,促进银行的林业贷款产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74台湾农业探索2023年6月2940.丁建臣,赵丹丹.突破中国林业金融发展壁垒的政策建议J.林业经济问题,2017,37(3):6062,107.3秦涛,田治威,潘焕学.林业金融的研究进展述评与分析框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8791.4黄凌云,戴永务.30 年来林业金融国内外研究前沿的演进历程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视角J.林业经济问题,2018,38(1):8798,112.5张建蕊.林业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及路径研析评林业金融工具创新与应用案例J.林业经济,2023,

46、45(2):102.6吴洁.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江西林业金融政策体系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2:14.7秦涛.中国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415.8秦涛,丁可.基于金融供给视角的我国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再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368370.9王艺洁.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化途径评林业金融学.林业经济J,2023,45(1):98.10李梓宁.供需视角下的林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评林业金融学.林业经济J,2023,45(3):97.11秦涛,田治威,潘焕学,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金融学科发展的构想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

47、教育,2012,30(4):1822.12福建省林业局.福建林业概况N/OL.(2022-06-01).http:/ SWOT 分析J.中国商论,2022(7):6769.24福建省林业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构建福建省林业碳汇多元化交易体系的研究J.发展研究,2023,40(5):7276.25POHJOLAJ,LATURIJ,LINTUNENJ,etal.Immediateandlong-runimpactsofaforestcarbonpolicy:amarket-levelassessmentwithheterogeneousforestownersJ.Journal

48、ofForestEconomics,2018,32:94105.26梅园,綦久竑,马骏.发展林业碳汇交易市场J.中国金融,2016(23):6566.27何桂梅,王鹏,徐斌,等.国际林业碳汇交易变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2018,31(5):16.28黄可权,蓝永琳.林业碳汇交易机制与政策体系J.中国金融,2019(1):7778.29RAKATAMAA,PANDITR,MACB,etal.ThecostsandbenefitsofREDD+:areviewoftheliteratureJ.ForestPolicyandEconomics,2016,75:103111.30PHANTD,BROUWERR,DAVIDSONMD.Aglobalsurveyandreview of the determinants of transaction costs of forestry carbonprojectsJ.EcologicalEconomics,2017,133(C):110.31吴伟光,孙婷,许骞骞,等.林业碳汇政策对林业增汇的影响与启示J.林业经济问题,2022,42(6):659665.32第3期李建鹃: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 SWOT 分析及战略决策75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林业金融实践SWOT分析及战略决策.pdf)为本站会员(爱文献爱资料)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