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辅助生殖技术对传统亲情伦理的解构.pdf

  • 资源ID:21771598       资源大小:615.9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辅助生殖技术对传统亲情伦理的解构.pdf

1、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21卷 第5期2023 年 10 月Vol.21 No.5Oct.,2023【摘要】辅助生殖技术通过人工授精、代孕等方式实现了由于自身生理原因不能生育夫妻的生育愿望,却对中国传统亲情伦理造成了巨大的挑战。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仅淡化了以血缘为基础的中国传统血亲伦理,而且,其应用带来的多亲关系使中国传统亲子伦理陷入困境,其应用潜藏的血亲不确定性给传统兄弟伦理造成了窘境,其在应用的过程中引发的性与生育的分离使传统夫妻关系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加剧

2、了家庭模式的转变。【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传统血亲伦理;传统亲子伦理;传统兄弟伦理;传统夫妻伦理【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068(2023)05-0009-05辅助生殖技术对传统亲情伦理的解构魏寒冰(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收稿日期】2023-04-04【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研究”(编号:NMZSZD202209)、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加强研究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路径探索”(编号:JGSZ2022048)和包头医学院创新团队“医

3、学人文赋能新医科发展研究团队”(编号:bycxtd-19)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魏寒冰,女,1979 年生,辽宁铁岭人,教授,哲学博士。目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主要包括人工体内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授精(In Vitro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人工体内授精简称人工授精,是用非性交的方法将精子取出体外,经过处理或培养成胚胎后,再植入女性体内以达到妊娠目的的一种技术。根据所用精液的来源不同,可将人工授精分成两种:一

4、种是用丈夫精液进行的人工授精,又叫做夫精人工授精或同质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Hus-band,AIH),一般适用于丈夫有严重的尿道下裂、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等;另一种是用他人的精液进行的人工授精,又叫做他精人工授精或异质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AID),一般适用于丈夫无生殖能力、有严重的遗传病以及因血型不合而出现的习惯性流产或不育症。体外授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及其各种衍生技术,是指将成熟卵子从妇女体内取出,在体外与来自男性的精子结合,并使授精过程和早期阶段的细胞分裂在试管内进行,再将授精卵发育成的

5、胚胎(桑椹胚)移入同一妇女或另一妇女子宫内着床,然后经历正常妊娠过程。体外授精及其衍生技术的应用,根据卵子来源和受孕妇女身份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卵子来源于其妻子,在体外进行人工授精后把胚胎移入其妻子的子宫内进行孕育;卵子来源于其妻子,但是,由于其妻子不具备孕育胎儿的条件,由其他女性来代孕;卵子来源于其他女性,与丈夫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后移入妻子的子宫进行孕育;卵子来源于其他女性,与丈夫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后移入其他女性子宫进行孕育。我们发现,由于人工授精技术及其衍生技术干预了生育的某一或几个阶段,不仅对中国传统血亲伦理造成了消解,也引发中国传统的亲子关系、兄弟关系和夫妻关系的伦理困境。一、辅助生殖技

6、术对传统血亲伦理的消解中国传统亲情伦理崇尚自然、注重血亲关系,是“天道”与“人道”的结合。但是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打破了生育的自然属性和自然过程,不仅是对中国传统生育伦理自然属性的巨大挑战,也是对中国传统血亲伦理关系的消解。中国古代认为生育是阴阳结合的自然产物,但是,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无论是人工体内授精还是人工体外授精都削弱了人类生育的自然属性,是对人类自然生育的人为干预。这种干预虽然解决了人类由于自然生理缺陷所导致的不孕问题,但是从传统生育伦理角度来讲,9不同程度地破坏了人类生育与血缘的天然联系,进而对传统血亲伦理造成了消解。1.人工体内授精对血亲伦理的消解。人工体内授精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

7、精子来源于丈夫,这种情况下,看似孩子的血亲父母并未发生变化,对传统血亲伦理看似毫无影响,但是,却违背了中国传统生育伦理的“天道”。中国传统生育伦理认为,生育本来是男女交合之结果,是阴阳结合之产物,而人工授精却割裂了性与生育的关系,淡化了夫妻在生育过程中的性爱交流和情感沟通,从而降低了生育过程中的亲情因素。另一种情况是精子来源于其他男子,这种情况较之前一种情况更为复杂,对传统血亲伦理的冲击也更大,因为这种情况不仅包含了胎儿不是夫妻性爱的结果,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胎儿与丈夫并没有血亲关系。中国传统亲情伦理以血缘为基础,重视血缘在亲情伦理中的重要地位,即父母双方都与孩子具有血亲关系。但是异质人工授精中精

8、子来自于其他男性,致使胎儿与父亲并没有血亲关系,父亲只是其社会意义上的父亲,而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这严重违背了中国传统血亲伦理原则。除此之外,由于精子库商业化等活动,使本来充满温情的生育行为被异化,人的生产充满了商业化的味道,特别是辅助生殖技术商业化使人的生产如同其他商品生产一样被人为控制、被科技控制,人的自然生命不再是自在的存在,人的尊严被践踏,人从胎儿期就被工具化、物化。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讲,人工授精技术不仅违反了中国传统的“天道”伦理,而且也是对人的生产的异化,从而消解了中国传统血亲伦理1。2.人工体外授精对血亲伦理的消解。人工体外授精不仅涉及到父亲的精子问题,而且涉及到母亲的卵子问

9、题,因而其引发的伦理问题更为复杂,对中国传统血亲伦理的冲击也更大。我们首先对体外授精的情况进行分类,然后再依类进行探讨。根据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的孕育情况,体外授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孕育,另一类是胎儿由其他女性代孕。我们首先来讨论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孕育的情况,关于代孕引发的血亲伦理问题我们稍后讨论。根据精子是否来源于父亲,卵子是否来源于母亲,以及胚胎在母亲子宫内孕育的情况,我们可以将体外授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一,精子、卵子均来自于父母,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孕育;其二,精子来自于其他男性,卵子来自于母亲,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孕育;其三,精子来自于父亲,卵子来自于其他女性,胎儿在母亲子宫内

10、孕育;其四,精子和卵子均来自于其他男性和女性,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孕育。我们从以上四种情况来看,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胎儿与父母的血亲关系最为密切,但是由于授精是人工完成,因此,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与体内人工授精情况相似,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述。第三种情况较为复杂,精子来自于父亲,与父亲具有血缘关系;卵子来自于其他女性,从这一点来看,与母亲没有血亲关系,但是由于胎儿的孕育在母亲子宫内完成,因此,又不能认定孩子与母亲完全没有血亲关系。第四种情况更为复杂,精子和卵子都不来自于父母亲,但是由于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孕育,与母亲又有着割不断的血亲关系和情感联系。因此,我们发现第三种情况和第四种情况具有的共同点是,母

11、亲成为血亲联系的重要纽带,都是因父母自身生理的缺陷不能通过自然方式生育后代,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实现了他们成为父母的愿望,从这一角度来讲,这是对人的价值的实现和肯定。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干预削弱了孩子与父母的天然血缘关系,虽然孩子的后续养育由其父母完成,目前的法律和伦理也认可其父母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父母的权利和义务,但是,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讲,由于精子和卵子的来源问题打破了中国传统亲情伦理的血缘基础,消解了“人伦本于天伦”的伦理构建方式。3.代孕引发的血亲伦理难题。我们在前面讨论的辅助生殖技术,都是基于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孕育,即使是精子和卵子都来自于其他人,这样孩子至少还同母亲保留着天然的

12、血亲联系。但是,由于一部分女性自身生理条件的限制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代孕技术,即女性接受他人的委托在自己的子宫内孕育孩子,孩子出生后再交由委托方进行抚养,接受他人委托的代孕女性被称为代母。根据委托人、代母和孩子的遗传关系,可以将代孕分为“遗传代孕”和“妊娠代孕”两种。“遗传代孕”是指孩子是由委托方丈夫提供精子,与代母的卵子在体外授精,也叫“部分代孕”。“妊娠代孕”是指代母只代替怀孕不提供卵子,即委托方夫妇的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授精后将胚胎移植到代母子宫内,这样可以使不孕不育夫妇得到具有遗传基因的后代,这种代孕也称为“完全代孕”。无论是“遗传代孕”还是“妊娠代孕”都涉及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血亲

13、伦理问题,就是孩子可能面临三个甚至是四个血亲父母,即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伦理难题“多亲关系”。在中国传统血亲关系中,只要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或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都10是孩子的血亲父母,因此,无论是“遗传代孕”还是“妊娠代孕”,其代孕母亲都是孩子的血亲母亲。但是,代母目前在我国遭遇着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法律禁止代孕,因此,代孕是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无论是“遗传代孕”还是“妊娠代孕”,代孕母亲从血缘上都与胎儿有着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但是从接受代孕的那一天起,就意味着代母放弃了作为孩子任何意义上的“亲人”的权利,这不仅是对传统血亲关系的否定,同时也意味着在这种伦理关系中,社会意义的双亲关系已

14、经超越了血亲关系而受到了认可,从而解构了中国传统血亲伦理构建的基础和方式。二、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传统亲子伦理困境在中国传统亲子伦理中,一方面强调父母对子女的爱与教育,另一方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即在传统亲子伦理关系中,亲子关系是双向的权利和义务共生的载体。辅助生殖技术虽然满足了人们对生育子女的需求,但由于其打破了传统的生育模式,使性与生育相分离,因此,对于一个胎儿来讲,他可能面临只有一个母亲或者一个父亲,或者具有多个父母的家庭关系。在这种超越传统伦理的家庭关系中,亲子关系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甚至引发了传统亲子关系的伦理困境。1.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单亲家庭关系及其伦理困境。中国传统家庭

15、模式是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的家庭模式。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婚主义开始出现,一些单身男女不想结婚却想拥有自己的孩子,这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使一些单身男女可以实现其未婚生育的愿望。虽然单亲家庭自古以来就有,但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所带来的单亲家庭与传统意义上的单亲家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统意义上的单亲家庭,是在原有家庭中具有父母双方,而且子女是通过婚内生育,即使是离异或者是未婚生育,孩子也是通过两性交合而产生的,成为单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但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所引发的单亲家庭,一开始就意味着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谁,而且有可能一生都不知道。除此之外,孩子是在未婚

16、的情况下诞生,这种单亲不是一个家庭的迫不得已,而是其父亲或母亲选择的结果。这种生育模式引发的单亲家庭剥夺了孩子接受双亲的爱与教育的权利,同时也剥夺了孩子对自己的双亲尽孝的义务,是人为造成的血亲关系的缺失,从而形成了对传统血亲伦理的消解。2.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多亲关系及其伦理困境。由于辅助生殖技术使性与生育相分离,可以使用他人的精子或卵子,甚至可以使用他人子宫代孕,因此,造成了孩子多个父母的现象。按照父母在孩子生育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将其分为:生物学母亲、孕育学母亲、社会学母亲、生物学父亲、社会学父亲,一个孩子最多可以拥有五个父母。这不仅造成了孩子遗传物质的混乱,也使传统的家庭伦理遭受巨大的挑战

17、,同时也引发了孩子父母身份确认上的冲突,哪个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真正”父母成为了一个引发争议的问题。父母本身不仅是一种社会认可、法律意义上的称呼,更是一种亲情人伦的表达。如果说只认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那么,无论是体内授精还是体外授精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辅助生殖技术的存在将遭受存在合理性和必要性的质疑。如果只认可其社会学意义上的父母,那么这是对人的血亲关系的完全否定。如果两种父母都认可,那么借助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孩子到底有几个父母?这些父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孩子又对其多个父母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这些父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如何划分?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医学技术的伦理问题,更关系到亲子

18、伦理问题,甚至关系到人类未来家庭模式问题。3.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代际问题及其伦理困境。中国传统血亲伦理非常重视代际关系及其伦理问题,不仅制订了严格的长幼尊卑制度和观念,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备的家庭伦理体制。但是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割裂了性与生育的关系,破坏了生育的自然属性,造成了生育过程中的代际混乱,特别是代孕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引发了血亲伦理的辈分冲突,使其陷入代际伦理困境之中。例如,日本一位 50 多岁的妇女借出子宫,为其不能生育的女儿生下一名健康的婴儿。2无独有偶,印度一名女性也为其子宫畸形但是可以正常排卵的女儿进行代孕,并产下一对双胞胎。3那么这名出生的婴儿与这位代孕的女子及其女儿是什

19、么关系?应该是什么关系?如果说代孕的女性是其母亲,那么提供卵子的女性是她的姐姐?如果提供卵子的女性是其母亲,那么孕育其的女性是她的姥姥?因此,我们发现,代孕技术打破了传统血亲纽带和伦理规约,造成了血亲关系混乱,使得父母与子女的传统代际关系陷入困境。三、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传统兄弟伦理窘境兄弟伦理是中国传统亲情伦理的重要组成部11分,在传统兄弟伦理关系中不仅包括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其堂兄弟姐妹以及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兄弟伦理既是传统大家庭的重要协调手段,也是规范兄弟姐妹之间道德行为的重要参考。辅助生殖技术对传统生育方式的突破扰乱了传统家庭伦理对兄弟姐妹关系的规制,特别是辅助生殖技术导致

20、的一些家庭遗传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使传统兄弟伦理关系陷入到了一种窘困的境地。1.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兄弟关系认定问题。传统兄弟伦理中对于兄弟关系的认定主要依据其与父母的血缘关系来进行,例如,与自己同父同母的即为同胞兄弟,自己父亲兄弟的孩子即为堂兄弟,自己母亲兄弟的孩子即为表兄弟。但是,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传统兄弟关系的认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同时也使传统的兄弟伦理关系陷入尴尬的境地。现代精子库和卵子库的建立,为一些因为精子或卵子方面存在先天问题而不能生育的夫妻提供了生育机会。但为了保护个人隐私,精子库或者卵子库不会公布捐精者或捐卵者的个人信息。这就意味着接受辅助生殖的夫妻对捐精者或捐卵

21、者的个人信息并不了解,孩子也并不知道自己的生物学父亲或母亲是谁,更不会知道有多少来自同一个捐精者或捐卵者而产生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兄弟姐妹,因此无从确定其兄弟姐妹关系。一方面是因为不知情,另一方面是即使知情的情况下,这些来自于同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或母亲的孩子是否是兄弟姐妹关系?通过何种方式才能获知或认定为兄弟姐妹?如果要获知其兄弟姐妹的情况就必须打破对捐精者或捐卵者隐私进行保护的规定,那么这不符合医学伦理对捐精者和捐卵者隐私权的保护;如果不公布捐精者或捐卵者的个人信息,那么就无从知晓和确认这些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诞生的孩子的血亲关系。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对于这些来自同一捐精者或者捐卵者的兄弟姐妹关系

22、确认并不重要,但这种不知情的兄弟姐妹关系会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包括下面即将讨论的继承权问题和婚育问题。2.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兄弟继承权问题。在传统兄弟伦理关系中,其中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财产继承问题。从中国传统兄弟伦理来看,无论是兄友弟恭还是长兄为父,都是为了在家庭财产继承上符合传统伦理规约,这样既维护了父兄的社会权威,同时也维护了传统家庭的内部和谐。对于传统家庭任何孩子都是有继承权的,只是根据孩子在家庭的地位继承的顺序及其份额有所不同而已。现代社会规定非婚生子也有继承权。那么问题就来了,一方面是对于那些提供精子或卵子的志愿者,只要是其提供的精子或卵子而诞生的孩子,都是其生物学意义上的子

23、女,都是其子女的兄弟姐妹,换而言之也是其未婚生子女,那么这些孩子有没有财产继承权呢?如果这些孩子没有财产继承权,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否定其血亲关系?如果承认其血亲关系,为什么剥夺其财产继承权呢?除此之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不会通过捐赠精子或卵子的手段而达到自己繁衍后代的目的,继而恶意获取他人财产继承权。据报道,英国一名从事人工授精的医生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在从事人工授精的 25 年时间里,把自己的精子冒充要求人工授精夫妇丈夫的精子,或者冒充从精子库中购买的精子,从而使用自己的精子实施异源人工授精,使其获得了 6 000 多个子女,而成为世界上产子最多的父亲。4据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名男子的子女

24、将获得世界上 6 000 多个财产继承的机会,如果这位父亲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财产继承权,法律和伦理是否对其有所惩罚?即便有所惩罚,其子女在多个家庭中的地位和应有权利是否就可以被剥夺?3.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兄妹婚育伦理问题。兄妹婚姻禁忌由来已久,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以来兄妹通婚就被禁止,因为兄妹通婚会对后代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由于遗传原因,近亲繁衍后代会大大增加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病率,并增加胎儿各种先天疾病患病率,甚至导致流产、死胎等,不仅给个体家庭带来情感上的伤害和灾难,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人口质量。因此,在现代社会,为了避免遗传性因素导致的生育缺陷,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

25、直系血亲和三代内旁系血亲通婚。不仅我国如此,为了实现人口的优生优育,禁止直系血亲通婚也是国际惯例。但是辅助生殖技术却使禁止兄妹通婚的伦理禁忌面临被打破的风险,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这种禁忌被打破往往是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为精子库和卵子库对于捐精者和捐卵者隐私的保护,致使一些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妹间的不知情,从而导致直系血亲或近亲结婚的事情发生。据报道,美国一名男子在 14 年间捐精 1 456次,他的子女至少有 400 人,在 2007 年他的两名女儿与他取得了联系,这让他意识到他的大多数子女都可能生活在距他家方圆 100 英里的范围内。这也就是说,他的这些子女彼此并不知情,很可能在不知情的

26、情况下结婚生子,这不仅给他自己带来了困惑,同时也为这些子女带来了伦理和生理方面的12风险5。因此,如何避免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当应用而引发的兄妹婚育伦理问题,甚至引发乱伦危机,这是一个关系个体家庭幸福、人类未来发展的问题。四、辅助生殖技术对传统夫妻伦理的冲击传统夫妻伦理以生育为目的、以孩子为纽带、以父夫权为核心,彰显了丈夫作为家庭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辅助生殖技术通过人工授精和代孕等技术使生育脱离了婚姻的束缚,单身男性或女性也可以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实现非婚生子。辅助生殖技术割裂了婚姻和生育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不仅对传统夫妻关系带来了挑战,甚至对传统男女结合的家庭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1.辅助生殖技术引发

27、传统生育方式的变革及其对夫妻关系的影响。中国传统生育崇尚自然生育,把生育作为男女结合的结果,不仅把生育作为婚姻的目的,而且长期以来把生育作为家庭伦理评判的最高准则,因此,在中国传统夫妻关系中生育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关系,生育方式和结果也决定了夫妻情感,甚至决定了夫妻关系的走向。辅助生殖技术的诞生打破了中国传统生育方式,也给夫妻关系带来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辅助生殖技术使性与生育分离,换而言之生育不再是婚姻的产物,单身男女可以通过精子库或卵子库购买精子或卵子进行人工授精,也可以通过代孕等方式实现生育愿望。这种生育方式的变革对传统夫妻感情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对中国传统夫妻关系而言,生育不仅可以增进夫妻情感,

28、而且也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重要纽带。但无论是通过购买精子还是购买卵子的方式孕育孩子,都会造成不能生育一方的心理压力,继而影响夫妻感情。特别是代孕的方式,如果一方在不能生育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为孩子的归属问题引发冲突,甚至造成夫妻关系的破裂。据报道,深圳一个家庭因为女性多年不孕,后来通过试管婴儿成功受孕并诞下一个男婴,但丈夫却心生疑惑、心结难解,认为孩子不是自己的,致使夫妻争吵不断,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6可见,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虽然给更多的家庭带来了生育机会,给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育方式,但同时也会造成传统夫妻关系的困惑、紧张,甚至破裂。2.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传统生育观念变革及其对夫妻关系的影响。中国传统

29、生育观念中注重血亲关系,一般认为只有与自己具有血缘关系的才是自己的孩子,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家庭。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即使不能生育的夫妻在领养孩子的时候也以血亲关系为优先考虑因素,可见,传统生育观念对血亲关系的重视。辅助生殖技术虽然解决了不能生育夫妻的生育难题,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与传统重视血亲的生育伦理观念发生了冲突,一方面引发了传统生育观念的变革,另一方面对传统夫妻关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引发的生育观念变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生育不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一些不能生育的夫妻选择不生育,甚至一些能够生育的夫妻也选择不生育,丁克家庭的增多就是最好证明;另一方面表现为婚姻不

30、是生育的唯一载体,即生育不是只有通过婚姻才能实现,一些单身男女通过人工授精或者代孕的方式获得婚外生育的机会,单亲家庭、不婚家庭生子现象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多元生育观念的出现对传统夫妻关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一些夫妻更重视夫妻关系中非生育因素的考量,孩子在夫妻关系中的纽带作用被弱化,致使爱情因素、情感因素成为现代夫妻关系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因此,由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生育观念的变化对传统夫妻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必然会造成传统家庭模式的变革,继而影响传统两性关系的走向。3.辅助生殖技术引发传统家庭模式的变化及其对夫妻关系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庭模式即一夫一妻制,古代的一夫一妻制与现代的一夫一妻制有

31、着本质性差异。古代一夫一妻制是父权制度在家庭内部的延伸,即所谓的一夫一妻是针对妻子而言,丈夫虽然只能有一个妻子,却可以拥有多个妾室,而妻子却只能有一个丈夫,因此,古代一夫一妻制也是对男尊女卑伦理观念的彰显。新中国成立后,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无论男女在法律承认的婚姻里只能有一个配偶,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家庭模式的唯一合法形式。而从传统观念层面来讲,一个正常的家庭应该包含夫妻双方及其生育的子女,即家庭的概念应该是由结婚的男人和女人以及婚后的孩子组成的共同体。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传统夫妻观念、生育观念和亲子观念的变化,继而也引发了传统家庭模式的现代转变。丁克家庭、单亲生育、未婚生育等生育模式的出

32、现,反映了现代家庭模式多元化的趋势。婚姻不再是单身青年男女唯一的选择,不婚主义、单亲家庭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种家庭模式的变化对两性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女性在家庭中的生育功能和生育要求都有所弱化,使男性和女性在生育问题上越来越趋于平等。(下转第 35 页)13D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y Ethics by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Wei Hanbing(Baotou Medical College,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

33、d Technology,Baotou 014040,China)Abstract: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through artificial fertilization,surrogacy and other ways,hasrealized the childbearing desire of couples who cannot have children due to their own physiological reasons,but it hasposed a huge challenge to China s traditional

34、family ethics.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technology not only downplay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sanguinity ethics based on consanguinity,but also mad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rent-child ethics in a dilemma due to the multi parentage brought about by its application;t

35、he uncertainty of consanguinity hidden in its application has caused a dilemma for traditional brotherhood ethics;theseparation of sex and fertility caused by its application has greatly impacted the traditional husband and wiferelationship,and even intensified the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of fam

36、ily model.Key words: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traditionalconsanguinityethics;traditionalparent-childethics;traditional brotherhood ethics;traditional marital ethics【参考文献】1郭卫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儒家生命伦理观的价值冲突与和解J.哲学动态,2016,(7):77-81.2宋阳阳.辅助生殖技术之伦理反思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3木雅.印度外婆产下“双胞胎外孙”引争议C.北京:北京青年报,(2004-02-0

37、2).4高桂云,郭琪.生命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45.5王书城.中国卫生事业发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10306宋阳阳.辅助生殖技术之伦理反思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On the Negligent Offence of the Crime of Obstructing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of Infectious DiseasesWang Xianyu(Law Schoo,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The dispute about t

38、he subjective guilt of the crime of impair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infectious diseases has a long history.In theory,there are generally such propositions as the theory of negligence,the theory of intent and the theory of mixed guilt.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within each theory,which can be s

39、aid tobe incongruous.The intentional statement cannot fully explain the constitutive requirements of this crime,and shouldbe denied together with its amendment.The theory of mixed guilt deviates from China s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theory,and should not adhere to this compromise plan.As a general th

40、eory,the theory of negligence hasadvantages,which can properly handle the elements of result,conform to the legal setting of punishment,andproperly distinguish the related charges.To dispel the doubts about the theory of negligence,it is necessary tocombine the overall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41、post-epidemic period with the result standard of the judgment of guiltin the era of statutory crime,and affirm the jurisprudence of the negligent dangerous crime.This is the proper endresult of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theory of the crime of impairing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Key words:crimeofimpairingtheprevention andcontrolofinfectiousdiseases;subjectivesin;post-epidemicperiod;theageoflegaloffence;negligentdangerouscrime(上接第 13 页)35


注意事项

本文(辅助生殖技术对传统亲情伦理的解构.pdf)为本站会员(爱文献爱资料)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