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化学(福建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全解全析).docx

  • 资源ID:21777765       资源大小:1.58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化学(福建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全解全析).docx

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化学全解全析(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唐代三

2、彩釉陶中,黄色釉、褐色釉是利用赭石来着色的,赭石的主要成分为B三国时期魏国谋士、将领钟会在刍荛论中写道:“夫莠生似金,鍮石像金”。鍮石的主要成分为C本草纲目中对酿酒有如下记载:“以大麦蒸热,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其中用到的操作为蒸馏和过滤D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以说水沤其丝”。说水为草木灰的水浸液,内含大量的【答案】A【详解】A利用赭石的颜色可知其主要成分为,A正确;B“鍮石像金”,但不是金,鍮石的主要成分是铜锌合金,B错误;C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酿酒操作为蒸馏,没有过滤,C错误;D水为草木灰的水浸液,内含大量的,D错误; 故选A。2新型离子液体表现出特殊的溶解性,

3、广泛用作纤维素溶解、蛋白质结晶、纳米制备等方向的溶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态氯原子核外电子空间运动状态有9种B中含有键的数目为(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C合成基础原料咪唑()为平面分子,形成的大键可表示为D相较于传统液态有机溶剂,具有难挥发的优点【答案】B【详解】A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核外有9种原子轨道,故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9种,A正确;B根据题目所给结构,1molBMImCl中含有键的数目为25NA,B错误;C咪唑()为平面分子,形成的大键可表示为,C正确;D相较于传统液态有机溶剂,由于离子液体内离子对之间的吸引力较

4、强,BMImCl具有难挥发的优点,D正确;故选B。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辛烷的分子数为0.1NAB浓硝酸热分解生成、共23g,转移电子数为0.5NAC溶液中,和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01NAD电极反应,每转移xmol电子释放个【答案】B【详解】A标准状况下,辛烷不是气体,因此无法计算,A错误;B、最简式均为,23g混合气体可视为23g即0.5mol,HNO3-,每生成1mol转移1mol电子,则生成23g即0.5mol转移电子数目为0.5NA,B正确;C1L0.01mol/L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的总物质的量为0.01mol,因此和的离子数目之和

5、小于0.01NA,C错误;D由LiFePO4-xe-=xLi+Li1-xFePO4可知,每转移xmol电子,释放xmolLi+,因此每转移1mol电子释放NA个Li+,D错误;故选:B。4有机“纳米小人”风靡全球,其制备过程中涉及的一个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M的一氯代物有5种B化合物N中至少有17个原子共平面C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理论上原子利用率为100%D化合物P能发生加成、聚合、氧化、还原等反应【答案】D【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M分子中含有4类氢原子,一氯代物有4种,A错误;B苯环为平面结构,碳碳三键为直线形结构,原子共线也共面,则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B错误;C由结

6、构简式可知,P分子中不含有溴原子,则M与N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P的同时还有含溴元素的化合物生成,原子利用率不可能为100%,C错误;D化合物P中含碳碳三键、羟基,醚键官能团,可发生加成、聚合、氧化、还原等反应,D正确;答案选D。5基态饿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氧化物常作烯烃醇化的氧化剂,其重要的氮基饿酸盐有。有关反应如下:反应I:反应:反应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立体异构分子中不存在手性分子B反应I中的的化合价为+8C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由反应可推测氧化性:强于酸性溶液【答案】B【详解】A手性分子在用是否有手性碳原子来判断,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

7、碳原子,观察结构可知,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因此立体异构分子中存在手性分子,故A错误;B基态饿原子(Os)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氧化物OsO4,O为-2价,则Os为+8价,观察反应I未变价,由此可知反应I中的Os化合价为+8,故B正确;C反应中,中Os化合价为+8价,降低到K2OsO4中Os化合价为+6价,而产物OsO2中Os化合价为+4价,也是还原产物,因此K2OsO4为还原产物,则N2为氧化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C错误;D反应中双键并未断裂,而酸性溶液可将碳碳双键氧化断键生成羧基,由可推测氧化性:弱于酸性溶液,故D错误;故答案选B。6含氰废水中氰化物的主要形态是HCN和

8、CN-,CN-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能与Cu形成一种无限长链离子,其片段为CN-结合H能力弱于CO。氰化物浓度较低时,可在碱性条件下用H2O2或Cl2将其转化为N2;浓度较高时,可加入HCN、Fe和K2CO3溶液反应生成K4Fe(CN)6溶液。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NaCN溶液通入少量的CO2:CN-CO2H2O=HCNHCOBFe与HCN溶液反应:Fe2HCN=Fe2H22CN-CCl2处理含氰废水:5Cl22CN-4OH-=10Cl-N24H2CO2DK2CO3水解:CO2H2O2OH-H2CO3【答案】A【详解】ACN-结合H能力弱于CO,所以NaCN溶液通入少量的CO2生成碳酸氢根,

9、即CN-CO2H2O=HCNHCO,A正确;B由于亚铁离子能与CN-结合生成,即 ,B错误;C碱性条件下,产物中不能出现氢离子,所以方程式为5Cl2+2CN+8OH-=10Cl-+N2+4H2O +2CO2,C错误;D水解是分步水解,主要为第一步水解,即+H2OOH-+HCO,D错误; 故选A。7是合成某种全氮阴离子配合物所需的中间体。其中,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Y与Z是同周期相邻非金属元素,且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B简单离子的半径:WZYXC该中间体所含的大键为D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

10、为四面体【答案】D【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X为H元素;Y与Z是同周期相邻非金属元素,且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则Y为N元素,Z为O元素,根据判断W为=2价金属,即为Mg元素;【详解】AY和Z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H2O,沸点H2ONH3,故A错误;BN3-、O2-、Mg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简单离子的半径:N3- O2- Mg2+H+,故B错误;C该中间体中N5-含有大键,大键表示为,故C错误;DH2O的中心原子含有4个价层电子对,其中2个孤电子对,VSEPR模型名称为四面体,故D正确。答案选D。

11、8西北工业大学推出一种新型Zn-NO2电池,该电池能有效地捕获NO2并将其转化为。现利用Zn-NO2电池将产生的电解制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电极的电势比d电极的电势高B为增强丙中水的导电性,可以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C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6e-+H2O=NH3+7OH-D当电路中转移2mole-时,丙室溶液质量减少18g【答案】D【分析】由图可知,锌为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为负极、b为正极,则c为阴极、d为阳极。【详解】Ac为阴极、d为阳极,c电极的电势比d电极的电势低,A正确;BNaCl为电解质,在溶液中可电离成离子,增强溶液导电性,B正确;C电解池中交换膜为

12、质子交换膜,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6e-+H2O=NH3+7OH-,C正确;D丙室中阳极上水失电子产生氧气,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当电路中转移2mole-时,丙室产生氧气减少的质量16g,且c极电极反应+6e-+H2O=NH3+7OH-,部分质子转移至乙室,则丙室溶液质量减少大于16g,D错误;答案选D。9醛、酮与可发生加成反应:平衡常数为K,微量碱存在时的催化机理如下:已知不同基团(、)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平衡常数K2105303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二步为决速步骤B若将微量碱改成加入酸,则反应速率减慢C由可知推电子基团可以使上的C原子活化,增大平衡常数D的平衡常

13、数小于,可能是因为中受到的空间位阻更大【答案】C【详解】A第二步反应慢,为决速步骤,A正确;B氢离子能与CN结合生成HCN,降低CN浓度,所以若将微量碱改成加入酸,则反应速率减慢,B正确;C由可知吸电子基团可以使上的C原子活化,增大平衡常数,C错误;D由于中受到的空间位阻更大,不利于反应进行,所以的平衡常数小于,D正确;答案选C。10常温下,分别在Mn(NO3)2、Zn(NO3)2、HNO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pXpX=-lgc(X),X代表Mn2+、Zn2+、OH-、与pH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2代表,L3代表Zn2B同时产生两种沉淀时,C的平衡常数D室温下,

14、的数量级为【答案】C【分析】分别在Mn(NO3)2、Zn(NO3)2、HNO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c(Mn2+)、c(Zn2+)、c(HNO2)逐渐减小,c(OH-)逐渐增大,HNO2溶液中c()逐渐增大、且起始时pHpOH,即随着NaOH溶液的滴加,pMn和pZn逐渐增大,pOH和p逐渐减小,KspMn(OH)2KspZn(OH)2,则图中L1、L2、L3、L4分别代表OH-、Zn2+、Mn2+,结合图中a点数值计算K(HNO2)=c(H+)=10-210-1.30=10-3.3,结合c点数值计算KspMn(OH)2=c(Mn2+)c2(OH-)=(10-7)2101.30=10-

15、12.7,同理KspZn(OH)2=(10-5)210-6.15=10-16.15,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图中L1、L2、L3、L4分别代表OH-、Zn2+、Mn2+,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KspMn(OH)2=c(Mn2+)c2(OH-)=10-12.7,KspZn(OH)2=10-16.15,则同时产生两种沉淀时,=103.45,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KspMn(OH)2=c(Mn2+)c2(OH-)=10-12.7,K(HNO2)=c(H+)=10-210-1.30=10-3.3,反应Mn(OH)2+2HNO2Mn(NO2)2+2H2O的平衡常数K=KspMn(

16、OH)2= KspMn(OH)2=108.7,C错误;D由分析可知,室温下KspMn(OH)2=10-12.7,数量级为10-13,D正确;故答案为:C。评卷人得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11(14分)湿法炼锌具有能耗低,生成产品纯度高等特点,其主要原料为锌精矿(主要成分为硫化锌,还含有铁、钴、铜、镉、铅等元素的杂质),获得较纯锌锭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焙烧后的氧化物主要有ZnO、PbO、CuO、CdO。(1)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2)“酸浸”中滤渣主要成分为 。(3)“一段沉积”和“二段沉积”刚开始加入锌粉时,反应速率较小,然后反应速率显著增大,请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17、 。(4)写出“赤铁矿除铁”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萘酚净化除钴”先是把氧化成,并生成NO,与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褐色稳定鳌合物沉淀。写出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 。(6)“电解”工艺中,电解液常有较高浓度的会腐蚀阳极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已知: ;。请通过具体数据说明上述的反应能完全进行的原因: 。(7)纯净的硫化锌是半导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LiZn(合金相),同时负极材料晶胞的组成变化如图所示。充电过程中ZnS到的电极方程式为 (x和y用具体数字表示)。若的晶胞参数为a nm,则EF间的距离为 nm

18、。【答案】(1)(1分)(2)(1分)(3)锌粉置换出的铜或镉覆盖在锌的表面,形成原电池,增大反应速率(2分)(4)(2分)(5)(2分)(6);则-2得:,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说明此反应进行程度很大,能够完全进行(2分)(7)(2分) (2分)【分析】锌精矿(主要成分为硫化锌,还含有铁、钴、铜、镉、铅等元素的杂质),硫元素转化为SO2,经过焙烧得金属氧化物,主要有ZnO、PbO、CuO、Fe2O3、Co2O3、CdO,焙烧后的氧化物用硫酸酸浸,其中生成硫酸铅为沉淀,以滤渣除去,将焙烧尾气(主要为SO2)通入浸出液,使三价铁离子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再加入粗锌粉置换铜,加入细锌粉置换镉,再通入氧

19、气将亚铁离子转化为三价铁离子,更易水解沉淀,最后氧化二价钴离子并沉钴,得到硫酸锌溶液,电解得锌。【详解】(1)铜元素原子序数为29,价层电子排布图为;(2)焙烧后的氧化铅溶于硫酸,生成难溶的,滤渣的主要成分为;(3)从流程信息中可以看出金属性:CuCd”、“”)。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溶液脱除的效率如图1所示,有氧环境下,发生总反应:,在的有氧环境下,往溶液中持续通入试样气体脱除率为60%(假设溶液体积不发生改变),结合图1信息,计算此时钴氨溶液中有效含钴率为 。(有效含钴率)钴氨溶液经过多次循环吸收后,其吸收的能力变化如图2所示,前内钴氨溶液吸收的能力不断下降的原因是 。(3)催化电解吸收液可将

20、还原为,其催化机理如图3所示,在相同条件下,恒定通过电解池的电量,电解得到部分还原产物的法拉第效率随电解电压的变化如图4所示。已知表示电解生还原产物X所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F表示法拉第常数;表示电解过程中通过的总电量。当电解电压为时,催化电解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电解电压为时,电解生成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1)2NO(g)+ 2CO(g)=N2(g)+2CO2(g) H= -748kJ/mol(2分) AC(2分)(2)正八面体(2分) (1分) 85.6%(2分) Co(NH3)62+被氧化为Co(NH3)63+,Co(NH3)63+对NO的配位能力极低(2分)(3)NO+5e

21、+5H+=NH3+H2O(2分) 15:2(2分)【详解】(1)由题意可知,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 +O2(g)= CO2(g) H= -393kJ/mol,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b-a-c得到反应2NO(g)+ 2CO(g)=N2(g)+2CO2(g),则反应H=(-393kJ/mol)-(+182.6kJ/mol)-(+172.4kJ/mol)= -748kJ/mol,故答案为:2NO(g)+ 2CO(g)=N2(g)+2CO2(g) H= -748kJ/mol;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相等,则1L的恒温密闭容器和绝热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相等,故正确;B该反应为放热

22、反应,则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温度小于绝热密闭容器,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一氧化氮的转化率减小,则一氧化氮转化率大于,故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温度小于绝热密闭容器,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则反应平衡常数K大于K,故正确;故选AC;(2)Co(NH3)63+的空间构型是正八面体形,NH3分子中N有一对孤对电子,中N原子没有孤电子对,所以H-N-H键角大小为:NH3;故答案为:正八面体;由题给信息可知,反应消耗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2104m3/min300min2102mol/m360%=0.00072mol,则钴氨溶液中Co(NH3)62+

23、有效含钴率为100%=85.6%,故答案为:85.6%;由图可知,前16h内钴氨溶液吸收NO的能力不断下降的原因是Co(NH3)62+被氧化为Co(NH3)63+,Co(NH3)63+对NO的配位能力极低,故答案为:Co(NH3)62+被氧化为Co(NH3)63+,Co(NH3)63+对NO的配位能力极低;(3)由图可知,当电解电压为U2时,催化电解一氧化氮生成氨气的电极为阴极,酸性条件下一氧化氮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NO+5e+5H+=NH3+H2O,故答案为:NO+5e+5H+=NH3+H2O;由图可知,当电解电压为U1时,氢气和氨气的法拉第效率分别为60%和

24、20%,则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2,故答案为:15:2。14(16分)化合物H是降脂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制备中的关键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已知:i.ii. 与苯结构相似,六元环中存在共轭大键,具有芳香性。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官能团名称为 ,C的化学名称为 。(2)E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种。(3)写出EF的转化过程中另一生成物的电子式 ,AB、FG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4)在F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a含有和两个直接相连的六元环b两个六元环上均只有一条侧链,- SCH2CH2F与连接c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5、其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 (无机试剂及不超过两个碳的有机试剂任选)。【答案】(1)醛基、碳氟键(2分) 2-甲基丙酸乙酯(异丁酸乙酯)(2分)(2)3(2分)(3)(1分)取代反应、氧化反应(2分)(4)24(2分) (苯环上侧链在邻位或间位均可)(2分)(5)(3分)【分析】结合A的分子式和B的结构简式,以及AB的反应条件可知A为;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知道其中的官能团的名称,根据化合物E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可以知道其中碳的杂化方式,以此解题。【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为,则A中官能团名称为醛基、碳氟键;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化学名称为:2

26、-甲基丙酸乙酯(异丁酸乙酯);(2)根据E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饱和碳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苯环上的和碳碳双键中的碳是sp2杂化,碳氮三键中的碳是sp杂化,一共3种杂化方式;(3)对比E和F的结构简式可知,其转化过程中另一生成物为HI,其电子式为:;AB、FG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氧化反应;(4)含有和两个六元环,则核外含有6个碳原子,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侧链上含有碳碳双键,两个六元环上均只有一条侧链,- SCH2CH2F与连接,则另一个支链上含有4个碳原子且含有1个碳碳双键,则可以理解为苯环上两个支链,一个支链为,另一个支链为:或或或或或或或,每一组在苯环上都有邻、间、对三个位置,则一共有24中结构,其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5)首先在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上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随后根据信息i乙酸乙酯和CH3CN反应生成,最后CuCl的条件下和生成产物,具体流程为:。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化学(福建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全解全析).docx)为本站会员(13792139969@163.com)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