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拓展模块_管理就这么简单 .DOC

  • 资源ID:2479578       资源大小:131.5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拓展模块_管理就这么简单 .DOC

1、十条 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设施。第十一条 在设计和建设厂房时,应考虑使用时便于进行清洁工作。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第十二条 生产区和储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以安装设备、物料,便于生产操作,存放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和交叉污染。第十三条 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生产不洗即用药包材,自产品成型(包括成型)以后各工序其洁净度要求应与所包装的药品生产洁净度相同,据此要求,药包材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为

2、四个级别:第十四条 洁净室(区)的管理需符合下列要求: 1、洁净室(区)内人员数量应严格控制。其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对进入洁净室(区)的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 2、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设施,人、物流走向合理。 3、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封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在设计和安装时应考虑使用中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设备保温层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颗粒性物质脱落。 4、洁净室(区)内应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卫生工具要存放于对产品不造成污染的指定地点,并应限制使用区域。 5、

3、洁净室(区)应根据生产要求提供足够的照明。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宜为300勒克斯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施。 6、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并应有指示静压差的装置。 7、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包材生产工艺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宜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8、洁净室(区)在静态条件下检测的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数或沉降菌数必须符合规定,

4、应定期监控动态条件下的洁净状况。适时监控换气次数、静压差等参数。所有监测结果均应记录存档。 9、洁净室(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不得对所生产的产品产生污染。100级洁净室(区)内不得设置地漏,操作人员不应裸手操作,当不可避免时,手部应及时消毒。 10、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不得穿越较低级别区域。 11、100000级以上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必要时应按要求灭菌。 12、空气净化系统应按规定清洁、维修、保养并作记录。第十五条 厂房必要时应有防尘及捕尘设施。第十六条 仓储区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照明通风等设施及温度湿度的控制应符合储存要求并定期监测。第十七条 质

5、量管理部门根据需要设置的检验留样观察以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应与药包材生产区分开。化学测试与微生物限度检定要分室进行。第十八条 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应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里,并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设 备第十九条 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第二十条 与直接接触、不洗即用的药包材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包材发生化学变化。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包材造成污染。第二十一条 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第二十二条 用于生产和检验的仪器仪

6、表量具衡器等,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有明显的合格标志,并定期校验。第二十三条 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搬出生产区,未搬出前应有明显的标志。第二十四条 生产检验设备应定期保养维修,均应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物 料第二十五条 药包材生产所用物料的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应制定管理制度。第二十六条 药包材生产所用的物料,应符合国家法定标准或其它有关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采用进口原料应有口岸质量检验部门的检验报告。第二十七条 药包材生产所用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并按

7、规定入库。第二十八条 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要严格管理。不合格的物料要专区存放,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第二十九条 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条件储存。固体、液体原料应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应注意避免污染其它物料。第三十条 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期满后应复验。贮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验。第三十一条 药包材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应由专人保管、领用,其要求如下:1、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2、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

8、损或剩余标签应由专人负责计数销毁。3、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 卫 生第三十二条 药包材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第三十三条 药包材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均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制定厂房、设备、容器等清洁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第三十四条 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第三十五条 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不得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第三十六条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相适应,并不得混用。洁净工作服的

9、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第三十七条 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和灭菌。工作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性物质。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第三十八条 洁净室(区)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第三十九条 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配戴饰物。第四十条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以免产生耐药菌株。第四十一条 药包材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直

10、接接触药品、不洗即用的药包材的生产。文 件第四十二条 药包材生产企业应有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记录:1、厂房、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制度和记录;2、物料验收、生产操作、检验、发放、成品销售和用户投诉等制度和记录;3、不合格品管理、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等制度和记录;4、环境、厂房、设备、人员等卫生管理制度和记录;5、本通则和专业技术培训等制度和记录;第四十三条 产品生产管理文件主要有: 1、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配方,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物料、中间产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

11、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岗位操作法的内容包括:生产操作方法和要点,重点操作的复核、复查,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控制,安全和劳动保护,设备维修、清洗,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题目、编号、制定人及制定日期、审核人及审核日期、批准人及批准日期、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标题及正文。 2、批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操作者、复核者的签名,有关操作与设备、相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物料平衡的计算、生产过程的控制记录及特殊问题记录。 第四十四条 产品质量管理文件主要有:1、药包材产品的申请文件,注册证,批准材料,审批文件;2、物料

12、、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操作规程;3、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4、批检验记录。第四十五条 药包材生产企业应建立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销、印刷及保管的管理制度。分发、使用的文件应为批准的现行文本。已撤销和过时的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第四十六条 制定生产管理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1、文件的标题应能清楚地说明文件的性质;2、各类文件应有便于识别其文本、类别的系统编码和日期;3、文件使用的语言应确切、易懂;4、填写数据时应有足够的空格;5、文件制定、审查和批准的责任应明确,并有责任人签名。生产管理第四十七条 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标准操作规程不得任意更改。如需更改

13、时,应按制定时的程序办理修订、审批手续。 第四十八条 每批产品应按质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确认无潜在质量事故后,方可按正常产品处理。第四十九条 批生产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产品售出后一年。第五十条 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包材产品为一批。每批产品均应编制生产批号。第五十一条 为防止药包材产品被污染和混淆,生产操作应采取以下措施:1、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

14、生产遗留物;2、应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3、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应采取措施隔离;4、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第五十二条 根据产品工艺规程选用工艺用水。工艺用水应符合质量标准,并定期检验,检验有记录。应根据验证结果,规定检验周期。质量管理第五十三条 药包材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质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并有与药包材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第五十四条 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制定和修订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

15、程,制定取样和留样制度;2、制定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或对照品)、滴定液、培养基等管理办法;3、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使用;4、审核成品发放前批生产记录,决定成品发放;5、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6、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并出具检验报告,批检验记录保存至产品销售后一年;7、监测洁净室(区)的尘埃数和微生物数;8、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物料贮存期、产品使用期提供数据;9、制定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的职责。第五十五条 质量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物料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评估。第五十六条 每批成品均应有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能追查每批药包材产品的

16、售出情况,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追回。销售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收货单位和地址及发货日期。第五十七条 销售记录应保存至产品售出后一年。第五十八条 药包材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并有记录。产品退货和收回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退货和收回单位及地址、退货和收回原因及日期、处理意见。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产品,应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按不合格产品处理,涉及其它批号时,应同时处理。自 检第五十九条 药包材生产企业应定期组织自检。自检应按预定的程序,对人员、厂房、设备、文件、生产、质量控制、产品销售和产品收回的处理等项目定期进行检查,以证实与本通则的一致性。第

17、六十条 自检应有记录。自检完成后应形成自检报告,内容包括自检的结果、评价的结论以及改进措施和建议。附 则第六十一条 本通则下列用语的含义是: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待验:物料在允许投料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

18、数量产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洁净室(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关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药包材生产验证应包括厂房、设施及设备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和产品验证。应根据验证对象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写出验证报告,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批准。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应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方案、验证

19、报告、评价和建议、批准人等。 第六十二条 本通则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六十三条 本通则自二年十月一日起施行。第七章 营 运 资 本 管 理 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短期融资方式 现金管理 应收帐款管理(信用管理) 存货管理 第一节 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一、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有两个概念:总营运资本和净营运 资本。 总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净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有为了分析问题,也可定义: 运本=流 -自性流 (自发性流动负债=付款+付用) 二、营运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流程: 现金 及有价证券应付帐款应收帐款 产成品原材料 在产品 固定资产 股东 债权人 资产出售 现销赊销 折旧 资本投资

20、生产 生产 制造费 管理 营业费 投资分配借入归还 赊购 现购 三、经营周期与现金周期 营运资本管理实际上是对经营周期和现金周 转期内的财务问题进行管理。 经营周期是指从获得原材料开始,经加工、 销售,到最终收回货款为止时间过程。 经营周期(营业周期) =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金周期是指从支付原材料款开始到 最收回本公司款止的 程。 现金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帐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应付帐款周转天数 经营周期 现金周期 应付帐款 周期 应收帐款周期 存货周期 收回货款销售产品 原料到货订购 支付原料款 四、营运资本管理策略 (一)营运资本投资策略 决定公司在

21、流动资产及其各组成项目上的 投资水平。 营运资本投资需要在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 进行权衡。 保守型投资策略 稳健适中型投资策略 激进型投资策略 产出水平 资 产 投 资 水 平 流动资产 确定营运资本投资水平需要分析公司流动 资产的持有成本,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成 本 流动资产 短缺成本 置存成本 总成本 最佳占 用水平 (二)营运资本融资策略 决定营运资本的融资方式及融资结构; 营运资本融资需要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 衡。 短期融资:成本较低、灵活方便,但必须经 常偿还或展期,利率具有不确定性; 长期融资:成本较高,缺乏弹性,偿还风险 小。 永久性资产与临时性资产 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 永久性

22、流动资产 时间 金额 临时性资产 永久性资产 三种营运资本融资策略: 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 永久性流动资产 长期融资加自然 性融资 短期融资(借款) 时间 金额 稳 健 策 略 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 长期融资 短期融资 时间 金 额 保守策略 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 长期融资 短期融资 时间 金 额 激进策略 第二节 短期融资方式 一、自发性融资 (一)商信用 商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因延期付款或 收款而形成的企之的借关系。 1.主要形式:付款、付票据和收 款; 2.商业信用的成本: 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 拖延付款造成信誉损害 放弃现金折扣年机会成本可按下式计算: 例如,购货的信用条件是(2/10,n

23、/30),公司 在第30天付款,则放弃折扣的年成本为: 3.商业信用融资特点: 方便性、自发性、连续性、有弹性。 (二)应付费用 如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项等 二、短期借款 信贷额度; 周转信贷协定; 补偿性余额; 偿还方式; 担保和抵押 1.短期借款的 信用 条件 2. 应收帐款融资 应收帐款抵押贷款 应收帐款代理(出售) 3.存货抵押贷款 存货置留权贷款 信托收据贷款 现场仓库融资 三、短期融资券(商业本票) 短期融资券又称商业本票,是由信用较高 的公司发行的短期无担保本票,是短期筹资的 一种方式。一般来讲,只有实力雄厚、资信程 度很高的大型工商企业或金融企业才有资格发 行短期融资

24、券。 (1)筹成本低。(2)筹范广且筹数 大。(3)大企的影响,提高企的知名 度。但短期融券筹 大,行条件 格,筹数量和有限制。 四、其他来源(如票据贴现) 第三节 现金管理 一、公司持有现金的目的 满足交易需要(正常开支); 保证最低存款余额的需要(补偿性余额); 预防的需要(应付萧条、回购股票、意外开支 ); 投机的需要(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 二、公司持有现金的成本 机会成本因持有现金而放弃了有利投资 的机会损失; 交易成本进行证券交易或贷款的固定费 用。 公司应在持有过多现金产生的机会成本和持 有过少现金而带来的交易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现金余额 交易成本 机会成本 持有现金总成本 成

25、 本 C* 三、目标现金余额(最优)的确定 1. 鲍摩尔模型(存货模型): 是第一个将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结合在一起 ,确定目标现金余额的正式模型。它实际上是 存货经济批量模型在现金管理上的运用。 模型假设: 公司未来对现金的需求一定,即支出率不 变; 计划期内不发生现金流入; 现金每次的交易成本固定; 不考虑安全现金库存。 设:C现金余额; K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有价证券利率) ; T一定时期现金总需求额; F为补充现金而进行证券交易或贷款的固 定成本; TC持有现金总成本。 则有: 为使TC最小,对C求导,可得最优现金持有量 : 2.米勒奥尔模型(随机模型): 考虑现金余额的每日随机变动,并

26、假定服 从正态分布; 既考虑现金流入,由考虑现金流出。 每次交易固定,权衡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 。 时间 L:控制下限 Z:目标余额 H:控制上限 现金余额 米勒奥尔模型示意图 现金余额期望总成本最小时的余额即最优: 例:F=1000元,年利率10%,2为2000元,L=0 ,则K=(1+10%)1/365-1=0.000261,利用模型可计 算出:Z=22568,H=67704,平均余额=30091。 实证研究表明,米勒奥尔模型准确性较高。 F现金与证券之间每次转换成本; 2每日净现金流量的方差; K有价证券日利率(机会成本); Z目标现金余额; H最高现金余额; L最低现金余额。 四、现金收

27、支管理 要求: 遵守现金管理条例和银行结算办法 制定和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安全完整 ; 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保证企业支付能力 ; 做好现金预算,平衡现金收支,控制现金流量 充分发挥闲置现金作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 策略: 1. 平衡现金收支,保证现金收支同步; 2. 充分利用现金“浮差”; 公司对外支付,开出付款支票后,会计帐 面上现金余额立即减少,而银行存款余额并 不立即减少。但直到收款人真正从公司存款 帐户上将资金划走后,银行存款才减少。所 以公司帐面现金余额往往与银行帐户余额不 等。这就产生了现金支付“浮差”。公司可以 利用该浮差获取收益。 现金支付浮差=公司银行存款余额-公司帐

28、面现金余额 例如:假定公司5月4日之前银行存款与帐面现金 余额均为100万元,5月5日开出一张30万元的付款支 票,帐面余额立即降为70万元,但银行存款余额直到 5月15日对方真正将资金划走后才减少到70万元。则 : 5月5日之前:浮差=银行存款余额-公司帐面余额 =100-100=0 5月5日14日:支付浮差=100-70=30万元。 如果公司每日支付额较大,支付浮差也较 大,充分利用浮差,可该公司带来可观效益 。一个每日付款5000万元的公司,在年利率 为10%情况下,利用浮差每日可获得 500010%/360=1.39万元的收益。10天的支付 延迟,就可获得13.9万元收益。 同样道理,

29、公司收款时,也会产生“现金回 收浮差”。 浮差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增大“支出浮差 ”,同时加快回款,减少“回收浮差”。 净浮差=现金支付浮差-现金回收浮差 3. 加速收款: 合理制定信用政策、提供现金折扣、加速催 收; 锁箱法; 集中银行法。 4. 控制现金支出: 充分利用供应商给予的信用条件; 延迟支付; “跨越支付”,加大“支付浮差”; 多用“汇票”,少用“支票”; 设置“零余额帐户” 控制公司其他开支。 五、闲置现金的投资有价证券管理 暂时闲置的现金可投资于货币市场证券 短期有价证券; 根据现金预计闲置的时间,选择不同期限的 证券; 注意有价证券的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 险、利率风险、

30、利息纳税风险; 投资品种:短期国债、商业票据、大额可转 让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可调利率优先股等。 公司可自己投资并管理这些金融资产,也可 以委托金融机构代为投资和管理。 第四节 应收帐款管理 信用管理 公司销售产品: 现金销售购买者当即付款; 赊销向购买者提供信用,购买者延后一 段 时间付款。此时,就产生了应收帐款。 应收帐款管理: 信用分析、信用政策、日常管理。 一、信用调查与信用分析 1. 信用调查获取信用信息的途径: 买方的财务报表; 与买方过去交往的经验; 买方与其他公司交往的经验; 专门的信用调查分析机构; 本公司开户银行。 2. 信用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 5C分析(品德、能力、资本

31、、担保、条件); 信用评分; 多元判别分析(如第二章介绍的奥特曼模型) 。 例:某汽车经销商的客户评分系统: 电话状况(有住宅电话5分,用亲亲的1分,无0分) ; 住房状况(拥有6分,抵押购买3,租用1,与人和住1 ) 银行帐户数目(无0,1个4分,1个以上6分); 在目前住所居住的年限(0.5年以下0,0.5-2年1分,3- 7年3分,8年以上4分); 家庭成员人数(1人2分,2人4分,3-6人3分,7人以上0 分) 月收入(1500以下0分,1500-2500元1分,2500-3500元 2分,3500-5000元4分,5000以上6分); 在目前岗位上工作年限(半年0分,0.5-2年1分

32、,3-7年2 分,8年以上4分); 面谈印象分(-5+5) 得22分以上,信用额度5万元;26分以上10万元;30分 以上20万元。 二、信用政策的组成 1.信用标准 是企业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的标准或准则 ,也是客户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 件。 可用信用分数、预计坏帐损失率、应达到的 某些经济或财务指标来表示。这需要在对客户 进行信用分析基础上确定。 2. 信用条件(销售条件) 是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包括信 用期间、折扣期限、现金折扣率及信用工具。 信用条件可表示为(2/10,N/30)或(N/60)等。 信用期限:要考虑: 金额大小 估计购买者不会付款的概率 商品是否易保

33、存 一般来说,延长信用期限,会增加销售额。 现金折扣: 是为了加速货款回收,但必须分析权衡。 例如,某公司平均每日销售额10万元,没有现金折扣 时,第30天可以收到货款,如果10天内付款给予2%的 折扣,估计每日销售额将上升为12万元,假设全部取 得折扣。已知变动成本占销售额的60%,公司负债税 前成本10%,可利用净现值法分析: 现金折扣提供前后的现金流量图: NPV1大于NPV0,可以提供现金折扣。 0 10 20 30天 6万元(变动成本) 10万元 不提供折扣 0 10 20 30天 7.2万元 11.76万元(=1298%) 提供折扣 信用工具: 未结清帐户 商业汇票 条件销售合同(

34、规定买方全部付清货款前,卖方 对交易商品享有所有权) 信用额度 可以根据客户的实力和本企业愿意承担的风 险大小,确定允许某一客户赊欠的最大限额, 即信用额度。可凭经验、信用分数大小、客户 净资产的一定比例等确定信用额度。 3. 收帐政策 指企业对逾期应收帐款采取的收帐策略和方 法。 三、信用政策变化分析 1.净现值分析法(The Sartoris Hill萨托里斯-希 尔信贷政策决策模型) (1)不考虑其他流动资产影响时的分析模型 : 式中: P单位产品售价; Q日销售量; b坏帐损失占销售额比例; C单位成本(变动 ); r每日资本成本率(日利率);t信用期限; W除应收帐款外,其他流动资产

35、投资增加额。 决策准则:NPV=NPV1-NPV00 (0、1代表新旧政策 ) 例:某公司生产销售A产品,信用销售在全年 稳定,平均每天销售200件,单价500元,单位 成本350元,信用条件为N/30,平均收现期40 天,坏帐损失率2%,每天的利率0.05%。公司 正考虑改变信用条件为N/45,估计每日销售量 上升为250件,但坏帐损失率上升为3%,平均 收现期变为50天。根据NPV计算公式: NPV=NPV1-NPV0=30758-26060=4698,应改变 政策。 (2)考虑其他流动资产影响时的分析模型: 设其他流动资产占销售额比例为W, 假如上例中, W=25%,其他参数不变,则 代

36、入公式,可计算出; NPV0=25565 NPV1=29987 NPV=29987-25565=44220,应采用新政策 。 2. 边际利润分析法(布里汉-加彭斯基分析模型 ) (Eugene FBrigham & Louis C Gapenski ) 设:P税前利润增量; S0、S1政策变动前、后销售额; V变动成本占销售额比例; K应收帐款投资的资本成本; I应收帐款投资增量; ACP0、ACPN政策变动前、后的平均收现期; B0、BN政策变动前、后的坏帐损失占销售额比 例; D0、DN政策变动前、后的现金折扣率; P0、PN政策变动前、后的享受折扣优惠的客户 比例; C0、CN政策变动前

37、、后的收帐费用。 分析模型: 政策变化后销售增加时,应收帐款投资增量: 政策变化后销售降低时,应收帐款投资增量: 前例:原销售额=500200=100000,新销售额 =500 250=125000,资本成本=18%,V=0.7 利润增量大于0,所以应改变信用政策。 四、最佳的信用政策 最佳信用政策是使应收帐款的“置存成本”与“ 机会成本”总和最低。 置存成本:资本成本、坏 帐损失、管理成本等 成 本 宽松的 信用政策 严格的 信用政策 最 佳 总成本 机会成本:销售损失 企业可能永远也找不到最佳政策,但制定信 用政策应考虑以下因素: 行业特点; 企业的财力、成本优势; 竞争和市场状况; 客户

38、的类型、稳定程度及其信用状况; 公司战略(如占领市场) 五、应收帐款日常管理与控制 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或专门信用管理人 员; 建立客户挡案,经常进行信用调查和 信用分析; 经常审查公司信用政策; 必要时要求购货单位提供担保; 健全帐目核对工作,定期与客户对帐 ; 作好应收帐款日常分析(平均收现期、帐龄 分析); 建立健全赊销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提取坏帐准备,及时处理坏帐损失; 交易尽量契约化、信用尽量票据化; 加强帐款催收(注意时效期); 合理解决与客户的帐单争端。 第五节 存货管理 一存货及其种类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 用而储备的物资。 通常包括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 易耗品、在产品、外购商品、协作件、自制半 成品、产成品等。 二、存货的作用 为公司经营带来弹性,减少缺货损失。 三、存货控制 1. 经济订货批量 D某种存货全年需要量;Q每次订货批量 ; C 单位存货年储存成本;K每次订货成本 。 存货数量 成 本 Q*:最佳订货 批量 储存成本= 定货成本= 总成本 全年总库存成本: 为使TC最小,对Q求导数,并令导数等于零, 得到经济订货批量: 将Q*代入D/Q中,得到最佳订货次数: 将Q*代入总成本公式,得到最低库存总成本: 例如:某企业全年需要耗用A材料8000吨,年 单位储存成本为100元,


注意事项

本文(拓展模块_管理就这么简单 .DOC)为本站会员(小小哈利波特)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