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ppt

  • 资源ID:2505981       资源大小:11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ppt

1、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一节 居民和国籍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难民 第一节 国际法上的居民 一、居民 1、概念:是指居住在一国境内的所有自然人 二、国籍的概念和意义 、国籍的概念:是指个人作为某一主权国家或公民的法律 资格和身份 、国籍的法律意义 1、国籍是国家区分本国人还是外国人的法律依据 2、国籍使个人与其国籍国之间确立了权利与义务关系 3、国际是国家在国际法上对个人享有和行使管辖权以及实 施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 、关于国籍的立法:是国家自己认可或制定的有关本国国 民或公民资格的取得、丧失或变更方面的法律 三、国籍的取得和丧失 、国籍的取得: 1

2、、概念:是指一个人取得某一特定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资格 2、途径与方式: 血统主义原则 因出生取得国籍 出生地主义原则 混合原则 自愿申请入籍 因加入取得国籍 选择入籍 因涉外婚姻、收养、认领入籍 因国家领土变更而入籍 、国籍的丧失 1、自愿丧失国籍 2、非自愿丧失国籍 四、国籍的抵触 、国际抵触的概念:是指个人同时具有一个以上的国籍或无 国籍成为实际存在且无法回避的现实 、双重国籍的产生和解决 1、产生 由于出生的是由导致产生双重国籍 由于出生以外的事由导致产生双重国籍 2、解决 国内立法措施 国际双边条约措施或公约措施 、无国籍的产生和解决 1、产生 由于出生的事由 基于出生以外的事由 2、

3、解决 国内立法措施 国际立法措施 五、中国的国籍立法与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主要内容 1、中国国籍的取得 2、中国国籍的丧失 3、中国国籍的恢复 、中国国籍立法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1、以双系血统主义为主兼采出生地主义的混合原则 2、一人一藉原则 3、减少和消除无国籍状态原则 4、平等原则 5、反对强迫入籍原则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一、外国人的概念 广义上讲,外国人是指不具有某一特定国际本国国籍 的自然人。狭义上讲,仅指不具有某一特定国家本国国籍 而具有其他国家国籍的自然人,即仅指外国国民而不包括 无国籍人。 二、确定外国人法律地位的原则与规则 、概述:外国人的法律地位是指外国人在一

4、国入境、出境 、居留和从事各项活动方面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状 况。 、确定外国人法律地位的一般原则 1、国民待遇 2、差别待遇 3、最惠国待遇 、对外国人入境、居留和出境的管理规则 1、外国人入境: 、程序条件:申请入境的外国人应持有有效护照并办理 入境国的签证手续 、实体条件:包括互惠条件和不危害入境安全及社会公 共利益的条件。 2、外国人的居留:合法入境的外国人应根据所在国的法规 和该国缔结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享有居住权 3、外国人出境:根据国际法,一国不得阻止外国人合法离 境 三、外国人在中国的法律地位 1、原则: 遵守和履行国际条约义务原则 互惠对等的国民待遇的原则 符合

5、国际惯例的差别待遇的原则 四、外交保护、 、外交保护的概念:是指一国国民在境外遭到另一国的不 法侵害,并因此种侵害得不到该外国国内法律程序的救济 时,由受害人本国直接采取外交或国家间司法方式追究该 外国的国家责任并要求赔偿的国家行为。 、外交保护的合法条件 1、本国国民在外国的合法利益和地位受到侵害,而且是由 可归属于该外国国家并应由国家承担责任的行为所致。 2、受害者从受害时起至实施外交保护结束的期间持续拥有 保护国的国籍 3、受害人已用尽外国当地的一切行政和司法手段仍无法获 得救济。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一、引渡 、定义和特征 1、定义:国家之间依据国际条约、互惠原则并应拥有管辖 权国家之

6、请求,将处在本国境内而被该请求国指控犯罪或 已判刑的人送交该请求国审判或处罚的国际司法协助的行 为。 2、特征: 引渡的主体是国家 引渡的客体是指引渡双方当事国同意移交的罪犯 引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克服刑法地域性和各国刑 事管辖原则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漏洞,以防止罪犯 逃脱应收的处罚 、引渡的法律依据 1、根据被请求国国内立法请求引渡 2、依据国内法和互惠保证进行引渡 3、通过签订条约引渡 、引渡的基本条件 1、可引渡罪行 、可引渡罪行的概念 、确定可引渡罪行的原则:各国所依据的原则都是“双 重犯罪原则” 、确定可引渡罪行的方法:列举法 综合法概括法 、政治犯罪问题: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来确定引渡罪行,

7、 都明确规定政治犯罪不引渡。国际上通过多边公约形式规定 某些罪行不得视为政治犯罪。用这种方法对政治犯罪的范围 所做的限定称为非政治化努力 到目前为止,非政治化努力所涉及的行为主要有: 第一,刺杀国家元首的行为 第二,战争罪、反和平罪与反人类罪 第三,灭绝种族怙种族隔离罪行 第四,非法劫持航空器和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 第五,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 2、可引渡的人: 本国公民或国民 请求国公民或国民 第三国公民或国民 3、引渡与犯罪地:发生在请求国领域 发生在被请求国领域 发生在第三国领域 二、庇护 、庇护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1、概念:是指一国对因政治原因而遭受他国追诉(包括 可能

8、追诉)或处罚的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给予保护并 拒绝将其将其交还或引渡的一项国际法制度 、庇护权及其性质 1、是以国家属地管辖权为依据而派生的一项国家权力, 是庇护国国家主权的一种具体体现。 2、性质:关于性质,尚存在着值得注意的另一种主张, 即认为它是国际法赋予个人的一种权利。 、庇护的一般规定 庇护权的行使必然涉及庇护国与追诉国之间针对被庇 护者的管辖而产生的权利义务的关系。国际法中有关庇护 的规则既包括条约规则也包括长期国际实践中形成和确立 的习惯国际法规则。 一国行使庇护权时应遵循的一般法律规则主要有: 1、关于庇护权的客体、即庇护的对象只能是政治犯。 2、关于庇护权的行使空间范围。

9、3、关于被庇护者的法律地位和庇护国对被庇护国的责任 、域外庇护:包括外交庇护,是指一国在其驻外国的外交 使馆、领事馆等设施内或在停降于外国领域内的本国舰船 和飞机上庇护的外国人。 、中国对庇护问题的原则和立场 中国承认好尊重各国的领土庇护权。针对某些外国在驻 华使馆内庇护中国公民以及违反领土庇护的国际法规则而 在其本国境内庇护中国公民的某些违法行为,中国政府都 曾提出过严正交涉。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难民 一、难民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从广义上看泛指因自然灾害、战争、大规模内 乱和各种政治追害等原因被迫逃离本国或经常居住国二流 亡到其他国家的人员。 二、难民身份的确认 1、确定:确定某人的国际法上的难民身份是该人取得有关 难民国际条约(公约)规定的法律地位,并享有和承担相 应权利义务的前提。即: 迁移或滞留于境外 受到某种迫害或有正当理由畏惧收到此种迫害 不能或不愿接受国籍国保护 未从事某种犯罪行为 三、难民的国际保护与法律地位 1、在难民的国际保护方面,国际法所确立的原则主要有两 项:“不推回”原则 “国际团结与合作”原则 2、关于难民的法律地位,即难民在避难国享有和承担权利 义务方面的待遇,也已在1951年公约中作了较为全面和 具体的规定。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ppt)为本站会员(peixunshi)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