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9.4《戊戌政变》同步试题(人教版选修1).doc

  • 资源ID:2926930       资源大小:2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注册后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9.4《戊戌政变》同步试题(人教版选修1).doc

1、第4课 戊戌政变同步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清朝高级官员中积极支持变法新政的是2. A.慈禧太后 B.陈宝箴 C.袁世凯 D.荣禄3. 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被保留下来的是4. A.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5. C.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D.设立京师大学堂6. “戊戌六君子”除“军机四卿”外还有康有为 梁启超 康广仁 杨深秀 7. A. B. C. D. 8.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9. A.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B.帝国主义国家干涉破坏10. C.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D.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11. 中国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是12.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

2、法13. C.国民革命运动 D.辛亥革命14.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是15. A.新思潮萌发 B.洋务运动16.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17. 戊戌变法具有强烈的爱国性,主要表现在它18. A.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 B.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19. C.主张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促进了了人民的觉醒 20. 戊戌变法的实质性意义是21. A.挽救民族危亡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2.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兴起二.材料解析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具呈举人康祖诏等,为要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受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

3、保疆土而延国命,呈请代奏事。材料二:窃闻与日本议和,有割奉天沿边及台湾一省,补兵饷二万万两及通商苏杭,听机器洋货流行内地,免其厘税等款,此外尚有缴械、献俘、迁民之说,材料三:不揣狂愚,统筹大计,近之为可战可和,而必不致割地弃民之策,远之为可富可强,而必无敌国外患之来,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请回答:(1)以上三则材料均引自同一历史文献。请写出该文献作者。这一文献曾引起一件重大历 史事件是什么?有何影响? (2)材料二提及“与日本议和”的背景是什么?签订了什么条约?(3)材料三中皇上指的是谁?以作者为代表的派别叫什么?主张变法的代表人物还有哪些

4、?三.问答题: 10概述戊戌变法对我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分析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B 4.A 5.B 6.C 7.A 8.D二.材料解析题: 9(1)康有为,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3)光绪帝;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谭嗣同等三.问答题:10.答: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的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群众,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3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9.4《戊戌政变》同步试题(人教版选修1).doc)为本站会员(教育咨询)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