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经课本配套分章主观题(不打!!).doc

  • 资源ID:2984693       资源大小:103.5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注册后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经课本配套分章主观题(不打!!).doc

1、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作业答案1、谈谈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其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人力资源多寡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的数量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 (2).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国民素质全面提高。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09年

2、的9.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10年提高到2009年的12.4年,均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我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9830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首先,表面数量多,实际数量少,造成人力资源供给不足。虽然人口有13亿,但合格人才却远远不够。 (3).认识我国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的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

3、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4).认识强国必先强教的伟大战略 教育强则国家强,这是近现代以来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世界追赶”,首先要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先发展,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既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是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实现这一转化,我们具

4、备非常充分的客观条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人口结构已经进入成年型,即以成年人为主的人口构成,人均负担供养人口数量最少;由于经济的发展,个人、家庭的消费比例更多地倾向于教育,这是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机。因此,新时期的教育之爱,应该表现在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高质量的教育,真正承担起增生人力资本的历史重任。 (5).认识教育承担的历史责任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进行教育创新。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要扫除制约

5、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改革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

6、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 2、举例说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说,与制度、规定相比,人最重要,最值得关注。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关注学生主体,就要以学

7、定教,就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灌输式”、“听话式”的教育。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主体性,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 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单向的要求,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常言道,“尊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教学民

8、主,积极营造一种以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 3、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将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1)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课业负担观。教师的课业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结构要优化,课业内容要注重学科联系,把握好数量限度、时间跨度和难易程度。笔答式作业要注重巩固基础,课堂作业应注重新知,课外作业注重知识的拓展性、启发性、综合性、趣味性,克服重复练习、无效练习、惩罚练习和粗制滥造练习的现象。中小学生的课业量更要把握好

9、“度”,严禁把增加作业量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只有把握好作业时间和量这个“度”,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2)教师要建构多元评价机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版面的评价手段,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自我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并且消除由他人评价引起的极度焦虑。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过度焦虑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且过度焦虑易产生心理障碍,自评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没有外部评价的教学是不真实的,必须通过他人的评价才能看到优劣,才能对优劣作出判断。组织合理的评价,可以给批判性和独创性的思维树立必要的合适的标准,必须把自评、他评、

10、互评结合起来。当学生对自己分数不满意时,可要求自考,直到满意为止,这样有利于学生弥补不足,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能减轻学生因考试焦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4.你觉得在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公平可行吗?谈谈你的对策。 第一,要树立“教育公平”的观念。教师要实现教学公平,必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今天的教师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输者,而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教师要实现这种转变,首要的前提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观的转变。 正确的学生观的要义是尊重学生,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完整生命意义的“人”来对待。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人天生就具

11、有差异性,因此,我们要容忍学生的差异存在,并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考虑;人是具有复杂情感的高等动物,因此,我们需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并有效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二,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是一句空话,要把这个理念落实在教学中去,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当然,课堂上的学习自始至终充满着“接受”与“亲历”的矛盾,而且,学生不能事事都亲自经历一番,必须向老师请教,向书本请教,必须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但这不能作为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借口,就是接受间接知识,也需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因此,教师不能以知识传授者、施与者的身份对

12、待学生。否则,教育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要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都是具体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仍在实行班级授课制,而且班额较大,这是促使“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试想,面对几十个孩子甚至上百个孩子,我们的教师该有多大的“神力”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呢!但是,教师也不是完全的无能为力,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我们的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集体教学条件下关注个体的好经验、好方法。比如,组织小组教学,就是关注个性

13、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开发学生资源的一个好策略。改变形式僵化的排位方式,实行座位轮换或实行“小组圆桌”式排座,也能实现学生在教室这个“学习场”中有公平的机会,是解决由于空间位置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有效途径。 第四,在教学行为中追求“教育公平”。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做出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达的学生,把关注的目光始终投在离自己所处位置较近的区域内的学生,对自己欣赏的学生赞赏有加,等等。我们不经意间的“不公平”举动,可能会影响某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这种结果显然是与基础教育的初衷

14、“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作出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教育公平”。 5、你认为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一是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意外性,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出乎他们的意料的教学内容极易引发其好奇心。 二是恰当利用认识冲突,与学生的经验、态度不一致、相冲突的内容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三是适当地增加复杂性,复杂的材料通常比简单材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四是适当地增加问题的开放性,问题答案的开放性、多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动机。 五

15、是给予充分的探究时间,由好奇心激发的探究活动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教师已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探究时间,力争由他们自己找到答案。 六是不要过分注重结果,由好奇心激发的探究活动弥足珍贵,它比让学生记忆知识、练习技能更重要。 七是适当运用奖赏。 6、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经验,特别是生活经验。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一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

16、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第二,教学中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更有利于创新。所以,我们要开创一切条件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到课外去联系实际,如参观工厂、农村、部队、大自然、搞社会调查等,可获得更直接的信息,也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然而,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在搞实践活动太耽误时间。所以,目前学生搞实践活动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创造力受到限制和削弱的因素有极少设疑和提问,这妨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和家长不能容忍学生嬉戏态度的存在,幽默和诙谐往往会导致惩罚,经常有人对创造行为抱有偏见,把它看成一种变态行为,进行讽刺和讥笑

17、;强大的随俗压力使得创造性活动难以展开;把学生的思考活动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不得不走上死记硬背的道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憧憬、幻想和希望,是志趣、科学理想形成和发展的极好时期,创新教育的最大障碍不是学生,而是教育部门的一些领导和教师。长期以来,他们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教学模式单一,思想僵化,早已习惯了应试教育那一套,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能容忍学生表达和自己相反的意见,对有创造个性的学生甚至压抑和打击,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不知扼杀了多少有创造才华的学生。 7、你认为应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1).不体罚,守住教师职业的底线 体罚是“教师职业道德底线”,是“高压线”,触摸不得

18、。触摸了,就可能受到行政甚至法律的制裁。教师应该对其有“躲之犹恐不及”的警觉,不能再怀疑体罚是否有用,是否有道理了。 在学生没有认识错误的时候,体罚只能增加其逆反心理,还会挫伤其自尊和自信。体罚是最愚蠢的教育方法,是教师无能的表现。教师要坚决拒绝体罚。何况,从社会学方面理解,学生是被服务者,教师是服务者,学生是“上帝”,服务的最基本理念是“上帝喜欢”,哪有体罚“上帝”的道理? 不体罚,不等于不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也不是完整的教育。人性的弱点就是不能百分之百地自觉,更不能百分之百地“先觉”,总有做不到,想不到的地方,因此,都要接受实践的惩罚。而且,能否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对待惩罚,是一个人是否坚强

19、的表现。应该适当地开展挫折教育,教会学生主动面对惩罚。 (2).不搞有偿补课,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 教师应该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极少数教师身上存在“该讲的内容上课不讲,而是放到课后有偿家教的时候讲”的情况,甚至有极个别教师利用职务之便,组织学生进行有偿家教,以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也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形象。 (3).不迁怒于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也会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心情愉快、热情饱满地面对学生,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上课。相反,如果教师郁郁寡欢,那学生也会无精打采。教育是心灵、人格的塑造。情感、情绪、情操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如果将沮丧的心理状态带到教室,

20、非但课上不好,还会把学生当作“出气筒”、发泄对象,生出各种各样的事端来。 快乐地当教师,这不仅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追求。看淡功名利禄,放下急功近利,把教育当成一种美学,于淡泊中体会愉悦。如此一来,倦怠的心理就会烟消云散,收获就会越来越多,也会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喜爱。任凭教室外红尘滚滚,我保持教室里一片净土。这样教师就能收获快乐,学生同样也能收获快乐。 (4).去贪欲,享受教师的职业幸福 幸福是人的主观内心感受。幸福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结果得到大家认同,社会认同。一个人喜欢什么工作,不仅是天赋方面对这项工作比较适应,也是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喜欢是什么?喜欢本身就是持久的动力,

21、就意味着自觉地投入,并预示事业的成功。教师不仅有爱的奉献,也有爱的获得,不能收获爱的职业谁也难以坚持。 8、谈谈你对“教师培训既是义务,又是福利,既是前行的加油站,又是整装的训练场”的理解。 (1).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要求 教育部提出的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要

22、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完善培训制度,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2).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任务 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任务是:紧紧围绕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推动各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

23、。今后五年,对全国1000多万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支持100万名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选派1万名优秀骨干教师进行海外研修培训;组织200万名教师进行学历提升;采取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促进中小学名师和教育家的培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3).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与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1)积极创新培训模式。2)不断优化培训内容。3)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4)积极开展教师远程培训。5)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6)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7)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 (4).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专业发展 1)完善

24、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2)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3)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4)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5)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 9、为什么说合作与交流是放大个体研究成果、保障校本研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一是校本研修不能是教师个人的分散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具有分散、个案的特点。一个人的一个教育叙事,可能只是一个个别的经验,一个教师的案例研究只能涉及到一个小小的教育行动。这样的研究优势是扎根于教育实践,弊病是研究过于细小。有人把这样的研究称作“草根研究”是不无道理的。合作交流,研究成果共享,就能克服这样的研究的细小弊端。教师群体的教育叙事就可能涉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25、,教师群体的行动研究就可能构成一个庞大的课题。教师的群体行动研究则可以使个体的研究成果积累起来,积沙成塔,积腋成裘,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而且,经常坚持群体研究,可以造就一个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氛围、气势,使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研究中来,使每个人的智慧都汇入集体的洪流。总之,合作能使研究深入发展,持续发展,能使研究成果得以放大,能使研究逐渐成为日常生活,造就一个学校的研究文化。 二是校本研修也不能局限于校内。从宏观层面看,校内的教师合作还不足以克服校本研修分散、个案的弊端。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不多,总体水平有限,如果把研究局限在校内,就会产生“萝卜炖萝卜还是一锅萝卜”的局面,校本研修也不会可持续

26、发展。我们可以用区域性联合教研克服这样的弊端。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把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把校和校的隔阂打通了。我们完全可以把校本研修活动放置到网上,开展区域性联合教研,或者把校本研修做到全国去,做到海外去。这样的“校本”,既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有开阔的研究视野,它对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建设的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三是专业引领。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高级形式。校本研修不能只局限于个体研究,局限于行动研究,局限于本园的研究。校本研修不能“坐井观天”,更不能“坐井研究井”。开阔教师眼界,拓展教师思维,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专业引领。 一是骨干教师引领。专业引领的第一种方式是骨干引领,也就是骨干

27、教师对全体教师的带动。二是专家引领。专家是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专门研究和深刻实践的人员,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师范院校的教师。三是专业理论引领。专业理论引领,是指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教育、课程、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被引领”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以上三种引领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综合在一起使用。不能简单地分类,更不能机械地应用。 10、举例说明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1).要加强自身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呼唤现代化的教师,现代化的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应该具备较为充分的

28、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能够把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特点、思想方法;能够准确地理解信息社会的各种现象,并客观地评价信息时代的信息文化,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二是要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进行信息处理、开展信息交流、创作信息作品或产品、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探求新知、研究问题,能够将信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创美好的生活。 (2).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对于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信

29、息化处理,通过生动直观的表象或精美装饰的文字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生本对话,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不能把信息技术的展现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的同时,也要防止对其滥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为教学服务的原则。(2)适度使用的原则。(3)简约可操作原则。 (3).要学会多媒体网络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操作软件,具有网络教学功能和众多的附加功能,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以下功能。 (1) 教学功能。2)指导功能。(3)监控功能。 (4).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

30、广义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等,我们提倡的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指的是狭义的教育资源,即教学内容资源以及与内容展现有关的资源。利用信息技术积累教育资源方便快捷,尤其是采集图片、音频、视频资源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能极大地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对教育教学方法和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和下载图片、音频、视频资源,积累自己的教育资源库,发挥这些现代教育资源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探索开放教育规律以及自身独特性的教育,教学支持服务是完整、深切关注和理解学习者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教学模式得以应用的基本保障。一切为了学习者,为了一切

31、学习者,为了学习者的一切,应是教学支持服务的准则。 5.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07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教育服务事业。据了解,2001年年底,教育部批准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立项。2002年12月,试点项目正式启动,并于2003年2月成立了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具体负责体系的建设、运行及管理工作。2005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批复,标志着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结束试点,正式进入全面运行阶段。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电大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我国构建学习型

32、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将重点发展的教育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经济发展和电大办学属性决定了必须把构建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为社会大众服务平台作为一个重要的现实考虑和战略发展目标。电大要围绕开放性、现代化和服务型规划和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把开放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根基和固有逻辑,兼容并蓄社会更多的教育资源,包括目前不同公共服务体系之间的竞争;以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和多种媒体手段做装备,保障信息畅通快捷、获取方便;提供以人为本、学有所教的服务,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势不是教学,而是服务,核心是技术支持和围绕教学活动提供优质学习支持服务以及资源共享平台。 当前,要处理好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和公共服务体系

33、这两种不同办学模式的关系,因为在两种不同运行和管理模式中,在有些方面有交叉,或有重合,或各行其道,在办学中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在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中,两种办学模式要有所分工,同时注重协调性发展。 6. 电大文化建设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必须认识自己的文化属性。一所学校的文化是学校成员关于教育的哲学思考,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关于教育的言语行为、言语方式。 电大文化建设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具有综合性、多元性、批判性和前沿性的基本特征。4众所周知,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文化特色,那么电大的文化特色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一种文化个性,是电大的文化内涵和办学

34、特色,是电大29年来办学历程的精神积淀。 电大文化建设,靠长期积累、培育形成,靠挖掘、提炼成形。其基本研究内容应包括:文化传统、课程文化、制度文化、学习者文化、教师文化、学术文化、合作文化、服务文化、技术文化、环境文化,等等。当前,应着力于电大教育与发展实践的系统性总结,确立电大的文化观和核心价值观,提炼电大精神,研究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以及学校制度、管理运行等方面的个性特征,从而指导电大文化具体内容的总结、提炼和提升。文化建设全在于彰显电大教育的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 三、结语 目前,电大面临“转型”与“发展”重要时期。如果仅就规模业绩来说事,二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说

35、不准,但拿规模业绩背后的增长机制比,高低就分明了。扩张时期依靠“规模领先”是发展过程前期积累必不可少的,但转型是持续发展的必然逻辑。从规模外向型走向内外兼顾、重在内涵建设,是持续增长的基本机制。研究电大的内涵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功能,真正使电大在新的时代走向电大品牌和电大创造。 参考文献 1 王伟廉. 高等学校本科课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80-83. 2 郭晓明. 让知识与人的心灵展开“对话”一种新的课程观和课程设计观N. 中国教育报第三版,2004-2-21. 3 纪平. 基于“天地合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实践建构与研究来

36、自欠发达地区的实践案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06,(9):37-40. 4 王冀生,王霁. 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 作者简介:纪平,教授,副校长,甘肃广播电视大学(730030)。 吸尘器的市场调查报告 09级工业2班 陈姬 学号:200900509222 指导老师:周琳 扫地机 wenku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舒适的家居环境越来越被更多 的人所关注。买房、装修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话题,但 装修后又脏又累的卫生清扫工作,成为困扰家庭主妇的又一大难 题。对不少家庭而言,吸尘器已成为清洁家庭的必备小家电。 此次,我从网上和市场

37、两方面着手进行调研,既了解了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也了解到了它的市场行情等 。 吸尘器的历史 1901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布斯到伦敦莱斯特广场的帝国音乐厅参观美国一种车 箱除尘器示范表演。这种吸尘器用压缩空气把尘埃吹入容器内,布斯认为此法 并不高明,因为许多尘埃未能吹入容器。后来,他反其道而行之,用吸尘法, 布斯作了个很简单的试验:将一块手帕蒙在椅子扶手上,用口对着手帕吸卸, 结果使手帕附上了一层灰尘。于时,他制成了吸尘器,用强力电泵把空气吸入 软管,通过布袋将灰尘过滤。1901年8月布斯取得专利,并成立了真空吸尘公司 ,但并不出售吸尘器。他把用汽油发动机驱动的真空泵装在马车上,挨户服务 ,

38、把三四条长长的软管从窗子伸进房间吸尘,公司职工都穿上工作服。这是后 期吸尘器的前身。 1902年布斯的服务公司奉召到西敏斯大教堂,把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所用的地 毯清理干净。此后生意日益兴隆。1906年布斯制成了家庭小型吸尘器,虽名为 “ 小型”,但吸尘器却重达88磅(1磅=0.4536千克),因太笨重而无法普及。 1907年美国俄亥俄州的发明家斯班格拉制成轻巧的吸尘器,他当时在一家商店 里做管理员,为子减轻清扫地毯的负担,制成了一种吸尘器,用电扇造成真空 将灰尘吸入机器,然后吹入口袋。由于他本人无能力生产销售,1908年把专利 转让给毛皮制造商胡佛。当年胡佛便开始制造一种带轮的“O”型真空吸尘

39、器,销 路相当好,这种最早的家用吸尘器设计比较合理,发展至今也无太大原理上的 改动。 最早设计的吸尘器是直立式的。191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温勒戈林发明了横罐 形真空吸尘器。 吸尘器产品的定义: 利用电动机驱动风机而产生负压进行除尘的清洁器。又称真空吸尘器 。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 吸尘器主要由起尘、吸尘、滤尘三部分组成,一般包括串激整流 子电动机、离心式风机、滤尘器(袋)和吸尘附件。一般吸尘器 的功率为400-1000W或更高,便携式吸尘器的功率一般为250W 及其以下。 吸尘器能除尘,主要在于它的“头部”装有一个电动抽风机。抽风机 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会以每秒500圈的转速产生极

40、 强的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风 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 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 ,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经过滤尘器过滤,排除清净的空气,而负 压差越大,风量越大,则吸尘能力也越大。灰尘等杂物依次通过 地毯或地板刷、长接管、弯管、软管、软管接头进入滤尘袋,灰 尘等杂物滞留在滤尘袋内,空气经过滤片净化后,由机体尾部排 出。因气体经过电机时被加热,所以吸尘器尾部排出的气体是热 的。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图如下: 吸尘器的基本结构: 吸尘器的基本结构如图: 吸尘器的类型: 按吸尘器的装配和类型可分为: 立式:电动机

41、主轴垂直于地面 卧式:电动机主轴平行于地面 便捷式:可分为手持式、肩式、杆式 (按吸尘器的使用功能可分为:干式、水过滤可吸灰尘式、 干湿两用式) 知名品牌 吸尘器de使用环境、功能以及造型 美的卧式吸尘器(Canister) 在亚欧市场较为常见的吸尘器类型,占整体市场的80%以上。其 特点是外形小巧,存放方便。卧式吸尘器也分为“尘盒式吸尘器” 和“尘袋式吸尘器” 知名品牌 吸尘器de使用环境、功能以及造型 美的桶式吸尘器 (Pot) 商用吸尘器,多为保洁公司,酒店,写字楼所使用,特点是容量大,能吸水 。 知名品牌 吸尘器de使用环境、功能以及造型 海尔手持式吸尘器 (Handy) 体型小巧,携

42、带及使用非常方便,主要用于车内的清洁,对键盘,电 器等也有良好效果。缺点是功率较小,吸力不够强劲。 知名品牌 吸尘器de使用环境、功能以及造型 飞利浦 立式吸尘器 (Upright ) 美洲市场较为常见,适用于大面积 的地毯清洁 杆式吸尘器 (Stick) 近几年逐步增多,多为充电式, 特点是体型小巧,使用方便。 您的年龄:您的性别: 您平时打扫卫生的工具是: 如果要购买吸尘器的话,您能 接受的价位(RMB)是: 您喜欢哪种外观的吸尘器:您喜欢的吸尘器的材料是 : 您希望您家的吸尘器的颜色是: 您家的吸尘器是哪种类型: 您目前使用吸尘器有哪些困扰:您更注重吸尘器的哪一方面: 您希望吸尘器有哪些

43、功能:您认为市场上的吸尘器有哪些 问题: 市场调查吸尘器销量、价格数据参数 如图1-1,1-2显示我国2004年至2011年对吸尘器的需求量在逐步的攀升,并且 每年增长率都在百分之十以上。 图图 1-11-1图图 1-21-2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来源:中国CNKI.comCNKI.com 数据来:数据来:DD 如图1-31-3,1-41-4中国吸尘器市场销量与千元以上的销量一个下降趋势一个呈 上升,吸尘器均价在千元以上比较平稳。图1-4显示我国吸尘器市场对千元 以上的价格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GFKGFK中国中国2121城市零售监测城市零售监测 图图1-31-3图图1-41-

44、4 吸尘器内部结构图 桶式进气和出气部位都产生 力量一致的气旋,双重气旋 提高了吸尘器的吸率,使作 用于空气中灰尘的离心力加 大,更多的灰尘甩向桶壁并 沿分割板的边沿缝隙下落到 桶的下部,增进了集尘效果 。 桶式立式握式 立式吸尘器吸嘴出风口与吸入软 管的连接结构,采用上述连接结 构增设了中间卡环,使圆形连接 座与连接管口柔性连接,在吸尘 器长期的振动中,可有效地防止 连接管口从连接座中脱离。 卧式顶部设有软管连接器的前盖 ,与前盖的下面扣合联接共同形 成集尘箱并内设集尘袋支架的底 壳,底壳的后部是电机通气口, 底壳的两内侧壁分设有为加强底 壳强度而垂直交叉的肋板;肋板 上设有使之贯通的通气槽

45、 。 吸尘器也存在一些缺点 : 通过市场现有吸尘器,消费者使用后及市场走访了解到现市场吸 尘器的不足如下: 1、噪音较大; 2、吸尘时容易散发异味,污染空气; 3、需要经常清洗贮尘袋,拆卸繁琐; 4、一般只能干用,使用有一定的局限; 5、一般不能长时间的连续使用,有损寿命; 6、家务单调,没有娱乐性可言,容易使人疲劳; 7、蓄电量有限; 8、吸力有限; 9、使用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出气过滤纸需要合理改进 。 市场调研总结: 通过市场调研,我对吸尘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网上调研给了我理性的认识,对 吸尘器有了理论上的认识,而市场调研给了我感性的认识,直观的观察吸尘器的具 体构造和组成部分。 此次市场调研让我了解到吸尘


注意事项

本文(国经课本配套分章主观题(不打!!).doc)为本站会员(教育咨询)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