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自考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小抄自考笔记.doc

  • 资源ID:2998486       资源大小:73.5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注册后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自考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小抄自考笔记.doc

1、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笔记(一)、(二)自考考试网 更新:2011-7-1 编辑:静子第一编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总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概念二、人类环境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三、人类环境的分类1、 按照环境要素的形成,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2、 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3、 按照环境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室内环境和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4、 按照环境

2、的不同要素,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四、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六、人类同环境的关系第一、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第二、 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第二节 生态学基础知识一、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人伊。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的。他给生态学下的定义是:研究动物同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后来经过发展,此概念又修改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把主体从动物扩大为整个生物界。四、生态

3、环境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各种种群的比例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学上把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生态平衡。第三节 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这就是环境问题。有人把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者第一环境问题。有人把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或者第二环境问题。有的国家称为公害。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第二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又可分为两类:1、 自然环境的破坏2、 环境污染第四节 环境科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一、环境科学的

4、产生和发展1954年,美国一批学者最早提出了“环境科学”这一名词并成立了“环境科学学会”但当时指的是研究宇宙飞船中的人工环境问题。二、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1、 环境地学2、 环境生物学3、 环境 化学4、 环境物理学5、 环境医学6、 环境工程学7、 环境经济学8、 环境管理学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概念和特点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订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二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和特点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1、 综合性2、 技术性3、

5、社会性4、 共同性第三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概念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特征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2、 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要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具备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

6、的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又称权义主体或权利主体。在我国,包括国家、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也称权利客体或权义客体。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精神 财富和其他权益三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只有物和行为。(重点噢!)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外国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一、环境法的产生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这个阶段是公害发生期,也是环境法的产生时期,日本在

7、1896年颁布了(矿业法)和(河川法),公害一词,最早就是在日本河川法里提出的。二、环境法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环境立法有两个重要特点(书上42页)三、环境法的完备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这一时期的环境立法有如下特点(书上43页)第二节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殷商时期。一、中国古代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早在公元前3世纪,杰出的先秦思想家荀况就指出,如果按照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就可以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其著作“王制”中有段话看看)西周时期颁布了“伐崇令”,这是中国古代较早

8、的保护 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极为严厉。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1954年颁布的宪法规定: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第一次把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规定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从所有权方面确立了全民所有的宪法原则。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矿藏资源保护法规。1956年颁布的(工厂安全卫生规则),是我国第一个对防治工业污染做出规定的法规。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提上了国家管理的议事日程。197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

9、域污染暂行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防治沿海水域污染的法规。第四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就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从实践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有没有比较完备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是衡量该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标志。综合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由下列各部分构成。1、 宪法关于环保法的规定2、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3、 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4、 环境标准5、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法律规范第四节 环境标准一、环境质量标准我国环境质量

10、标准的制订工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二、污染物排放标准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排放标准是1973年制订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第五章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概念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是指有权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止各种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是指为实现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目标、在法律上充分体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在起草、制定或修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草案的过程中,对立法者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11、方法。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一、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是指在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时,应当充分考虑和尊重自然资源和生态演变的规律,以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原理作为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1、 生态学的基本规律(1) 物物相关律(2) 相生相克律(3) 能流物复律(4) 负载定额律(5) 协调稳定律(6) 时空有宜律二、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是指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应当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用新的发展观取代

12、传统的发展观,使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在法律法规的引导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提出的。三、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是指在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时,应当将环境效益的损益分析方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运用到对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决定或修改)法律以及确立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决策。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

13、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它包括正、负两方面影响,正面的影响亦称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性。负面的影响亦称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注:关于环境的外部性问题的例子,大家可以看书78页)解决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方法。经济学家认为,解决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将外部的不经济性内部化,即由产生外部性影响的一方来承担消除影响的所有费用,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就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而言,经济学家提出,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管制方法和经济刺激方法两大类。直接管制就是由国家制定环境法律,以行政控制标准的形式规定活动者产生外部不经济性的允许数量和方式。它又可

14、分为末端管制和全程管制两类。经济刺激方式又包括市场刺激和非市场性刺激两大类。一般认为,对环境法规进行经济分析是美国发明的。第二章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的管理第一节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概念、原则和范围一、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概念环境与资源管理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二、环境与资源管理的原则1、 综合性原则2、 区域性原则3、 预测性工作的重要性4、 规划和协调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节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第三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15、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提出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起草的“世界自然自然保护大纲”,首先提出了“预期的环境政策”。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均有体现。第四节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一、综合利用原则的含义和作用综合利用是把物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如工业、农业、人民生活)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做到物尽其用,以便使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四、自然资源费1、开发使用费2、补偿费3、保护管理费4、惩罚性收费第二章环境标准第一节环境标准的概念和性质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

16、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 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主要表现在:1、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2、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3、环境标准的制定像法规一样,要经授权由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第二节环境标准的作用1、环境标准是制定国家环境计划和规划的主要依据。2、环境标准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基础与依据。3、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技术基础。第三节环境标准体系及其制订一、环境标准体系我国环境保护标准的体系,可以用下图表示(大林画的不好,勿见笑。呵呵)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三类两级组成三类: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

17、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两级:国家级和地方级环境质量标准:以维护一定的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具体请查阅书中第156页)第四节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一、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三、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是合法证据的根据第十一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法律责任制度概述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制度的特点1、法律责任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其实施加害

18、或违法行为时。应承担一定法律责任者。1、法律责任客体,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包括行为和物两种。2、法律责任的主观方面3、法律责任的客观方面(注意!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由于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相关法律雷同,这里就不再赘笔。谢谢谅解!大林敬上)第二编环境污染防治法第十二章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第一节环境污染防治及其立法一、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目前,有关“环境污染”的比较有影响的概念,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74年的一份建议书中提出的为成员国共同接受的定义。该建议书认为,所谓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地

19、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性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的现象。一般认为,公害就是指环境污染。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首见于日本明治二十九年(1897年),大阪府令“制造管理规则”第3条。我国现行环境立法对环境污染一词没有统一的用语,其较完整的表述是“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这种表述形式源于1978年宪法第11条的规定。我们认为所谓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已知或未知的某些物质进入环境,导致环境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等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生态改变、生物物种减少或灭绝以及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环

20、境的有效利用或破坏环境的现象。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具有如下特征:1、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是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并且这些活动的大多数通常是在生产生活活动中进行的。2、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是以环境质量的改变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为媒介影响和危害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1、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都是损害的结果。第十三章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法概述一、大气污染及其危害大气污染,是指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一级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质量恶化的现象。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所说的大气污染(空气污染)都只是指

21、由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大气污染,而自然在自身的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大气污染则不是法律控制的对象。按照大气污染的来源,可以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以及特殊型污染。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可以将大气污染分为低空污染、高空污染以及全球污染等类型。二、大气污染防治立法从大气污染实施控制的措施与方法上看,目前主要可以将它们分为技术性措施和非技术性措施。技术性措施主要是针对大气污染物的生成而采取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对大气污染生成前和生成后的控制这两条途径。非技术性措施主要是采取环境规划与管理,以及经济刺激、环境行政和宣传教育等手段,促使排污单位或个人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而采取的方法。在我国,大气防治污染

22、工作最早是从对工矿企业劳动场所的环境卫生保护和职业病防护开始进行的。第十四章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第一节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一、海洋环境和海洋环境污染系统意义上的海洋环境包括了海水、海底、海岸、海面上一定范围的大气,以及生活在海洋中的一切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海洋环境污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将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碍渔业和海上其它合法活动,损坏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的现象。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1、污染种类繁杂2、污染扩散范围大3、污染危害持续性强二、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立法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立法的第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制定于1974年“防治沿海

23、水域污染暂行规定”1982年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第一部保护海洋环境的综合性专门法律。第十五章水污染防治法第一节水污染防治法概述一、水污染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第2条的规定,该法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二、水污染防治立法中国水污染防治立法始于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该法就水污染的防治作了原则性规定。1984年的“水污染防治法”是中国第一部防治水污染的综合性专

24、门法律。1995年,针对淮河流域水污染极为严重的情况,国务院发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这是国家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防治所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第十六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一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概述一、环境噪声污染及其危害我国对环境噪声是这么定义的:就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环境噪声是由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振动造成的、具有无形性和多发性。第二、环境噪声具有影响范围上的局限性、分散性和暂行性,它不会停留于环境中积累地致害于环境要素和人类。第三、环境噪声具有危害性及其危害的不

25、易评估性。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立法原国家标准总局在1979年颁布了“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卫生部和原国家劳动总局于1979年颁布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是首次对工业噪声的控制所做出的具体规定。1982年,我国发布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这是我国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面颁布的第一个综合性环境噪声标准。第十七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概述一、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危害固体废物是指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简称废物,通常也称作废弃物。固体废物污染是指因对固体废物的处置不当而使其进入环境,从而导致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

26、然生态系统、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第二节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主要法律规定一、关于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1、对固体废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2、对固体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3、对固体废物实行分类管理第十八章对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安全管理的规定第一节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安全管理规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是指由人类通过化学方法生产或制造、在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具有污染环境、可以造成人体健康或财产损害、动植物危害的化学物质的总称。从法律控制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主要包括化学危险物品和农药两大类。第三编自然资源保护法第十九章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第一节自然资源的特征1、自然资源具有可使用性2、自然资

27、源具有相对性3、自然资源具有整体性4、自然资源具有地域性5、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第二节自然资源保护及其立法一、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注意:由于这章的大多内容都不是考试重点,现特只将重点摘出。谢谢,大林敬上)第二十章土地资源保护法第一节土地资源保护及其立法一、土地资源及其特征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对人类有用的土地。1、 土地资源具有固定性2、土地资源具有整体性3、土地资源具有生产性4、土地资源具有有限性5、土地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土地类型

28、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条件优越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3、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小4、薄地多,好地少5、开发利用早,后备耕地少三、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2、 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地的盐渍化和潜育化3、 环境污染和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和酸化4、生产和城镇建设大量毁坏和占用耕地第二节 土地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一、关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规定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三、关于保护耕地的规定保护耕地的主要措施有:1、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2、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4、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

29、荒芜耕作5、鼓励合理开发未利用的土地6、鼓励土地整理,防止土地破坏和污染,提高耕地质量五、关于进行土地复垦,恢复土地功能的规定土地复垦,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复垦的责任原则是“谁破坏,谁复垦”七、关于违法责任的规定土地违法犯罪共有三个罪名:一是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二是非法占用耕地罪,三是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罪。12。(3)投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6(万元),且边际成本为(万元/百台)试求产量由4百台增至6百台时总成本的增量,及产量为多少时,可使平均成本达到最低解:当产量由4百台增至6百台时,总成本的增量为答

30、案: =100(万元) , 当(百台)时可使平均成本达到最低.(4)已知某产品的边际成本=2(元/件),固定成本为0,边际收益,求: 产量为多少时利润最大?在最大利润产量的基础上再生产50件,利润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 当产量为500件时,利润最大. (元)即利润将减少25元. 17以及子 任务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请用工 程网络描述表10.3中给出的信息, 并且计算每个事件的最早时刻和最 迟时刻。 子任 完成 任 依 关 系 a8 b10 c8a, b d9a e5b f3c, d g2d h4f, g i3e, f 119 长春大学 软件学院 作业及解答(第13章) 8分析第7题所述的各

31、个子任务之间的关系,找出关键路径 和关键任务。 9假设你被指定为项目负责人,你的任务是开发一个应用 系统,该系统类似于你的小组以前做过的那些系统,只不 过规模更大且更复杂一些。客户已经写出了完整的需求文 档。你将选用哪种项目组结构?为什么?你打算采用哪种 软件过程模型?为什么? 10一个程序能既正确又不可靠吗?请解释你的答案。 11为什么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变化既是必要的又是不可避 免的?为什么必须进行配置管理? 12.CMM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要把能力成熟度划分成5 个等级? 件和钢筋砼构件,或钢砼组合构件共同组成的 承重结构体系或抗侧力结构体系。这种组合可使钢和砼两种材料都 取长补短,有

32、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索膜结构 采用薄膜材料和钢索共同形成的结构型式。 伺伺型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结构行为绩效)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该模型提供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产业分析框架,即:行业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经营绩效(Performance)。SCP框架的基本涵义是,行业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的经济绩效。SCP模型,主要用于分析行业或者企业在受到外部冲击(主要是指行业或企业外部经济环境、政治、

33、技术、文化变迁、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变化)时,可能的战略调整及行为变化。行业结构:主要是指外部各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所在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行业竞争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细分市场的变化、营销模型的变化等。企业行为:主要是指企业针对外部的冲击和行业结构的变化,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企业方面对相关业务单元的整合、业务的扩张与收缩、营运方式的转变、管理的变革等一系列变动。经营绩效:主要是指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在经营利润、产品成本、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变化趋势。 20 / 18 访问网址: /多多的双向视频交互功能,建成远程教学资源库和网上虚拟校园,建成远程教学信息监控和双向反馈、网络管理

34、系统,推广应用教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继续扶持市、州、系统电大(分校)和县级电大分校加强软、硬件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配合试点项目工作的开展,省校扶持的重点是全省电大师资队伍培训、现代化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牢固树立服务观念,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通过高质量的服务,增强系统网络的凝聚力和亲和力。4加大对基层电大的指导力度,尤其要加强对试点项目工作的指导。省校相关业务部门要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指导活动,及时地为市州系统电大(分校)和县级电大(工作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教学、教务管理支持。建立健全各级电大的质量责任制度,省校加强对各级电大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坚持经常性的

35、教学检查,开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专项检查,建立和完善全省电大教学质量评价和保证体系。5加强对我省电大系统网络建设的管理,各级电大(分校)应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系统网络建设工作,省校校办和市(州)、县级电大(分校)校办具体负责相关事务的管理。在管理上以前是计划指标说了算,因此管理手段和措施都更强调统一和集中。现在市场说了算,再套用原有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已不太适宜,要立足市场,按市场机制来管理。在省校的权限内,我们打算对原有的教务管理程序和手段进行改革,简化不必要的程序,进一步赋予基层电大一些管理权。总之,在新形势下,对基层电大的建设和管理应有新的思路和对策。四川电大在这方面将作进一步的探索,我们的

36、主要目标是想尽快让基层电大摆脱目前的困境,壮大他们的办学实力,巩固和完善电大系统网络。上述的做法和想法只是一家之言,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电大同仁指正。5摘要 E.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10出纳人员能够同时负责的工作有【BCE】。 A.会计档案的保管 B.编制记账凭证 C.货币资金的收付 D.货币资金收付的批准 E.现金日记帐的登记五、案例题(8分)1、下面的“转账凭证”格式和二段文字是从某部门1999年5月颁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摘录下来的,请同学认真阅读后指出是否在某些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什么? 转账凭证格式: 转 账 凭 证 出纳编号: 年 月 日 制单编号:对方单位(或领款人)摘 要

37、借 方 贷 方 金 额记账符号总账科目明细科目总账科目明细科目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附凭证 张会计主管: 记账: 稽核: 出纳: 制单: 款人: 参考答案:上述转账凭证格式中“出纳编号”、“(或领款人)”、“出纳”、“领缴款人”应删除。 “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使用说明中的二段文字:“预付款项业务不多的单位,也可以将预付的账款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不设本科目(指预付账款科目)”。“预收款项业务不多的单位,也可以将预收的账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不设本科目(指预收账款科目)”。 参考答案:将上述第一段话中“将预付的账款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改为“将预付的账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

38、科目的借方”; 将上述第二段话中“将预收的账款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改为“将预收的账款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2、某会计单位由于出纳业务量较大而人员配备不足,为了简化其工作量,用银行对账单代替银行存款日记账。问:这种做法对否?为什么?按规定银行存款日记账应该采用什么外表形式的账簿?(4分)参考答案:不对。按1996年6月17日发布实施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不得用银行对账单或者其他方法代替日记账。2.【案例介绍】地点:华景公司公司办公室人物:公司李总经理、财会部周部长。时间:2006年12月25日事件:李总了解有关2006年度利润指

39、标的完成状况【情景与对话】李总:2006年度即将过去,我仔细阅读了财务部12月20日送来的“年度财务预算执行状况的预测分析报告”,看来某些财务指标尤其是年度利润指标完成得不够理想。因此,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听听你对此看法与对策。周部长:李总,公司在您的有效管理下,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也逐步显露出来,因此,公司总的财务状况还好,经营业绩比过去好多了。但是,由于行业竞争环境不太好,市场商品供过于求,价格越来越低,因此111月份只完成了利润指标的80%。如果我们不能实现年度利润预算目标,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不良影响,为些我们将通过以下2项措施,保证完成今年的利润

40、目标: 本月24日,公司按销售合同向A公司预收了500万元的订货款,明年初交货。公司财会部已经确认了其收入,并结转了成本,此项给公司带来利润50万元; 公司本月初向B酒店销售的电梯,我们已经按销售合同规定派出技术人员并正在B酒店安装调试,预计明年1月份安装完毕,为此我们可以立即确认其收入和成本,预计又将使公司本年利润增加20万元。李总:好!有了这2项措施,完成本年度的利润指标是没有问题的,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要求】请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简要评价周部长提出的2项措施。(10分)参考答案:周部长提出的2项措施,在2006年度都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商品销

41、售收入的确认条件,因此不能确认收入。(2分) 该公司向A公司预收的销货款,应该先作为负债处理,不能确认收入;待明年交货时,才能根据货物的结算金额,结转营业收入。(4分) 该公司向B酒店销售的电梯,在未按合同要求安装调试完毕并验收前,不能确认收入;待安装调试完毕并验收后,才能确认收入。(4分)3. 某零售商店主要经营百货业务,商品都是从本地工厂进货,实行售价核算法核算其经营的商品。同时,该商店有时还兼营代销商品业务。【要求】根据该零售商店的上述业务,你认为应分别设置哪些资产、负债的相关会计科目? (8分)参考答案:应设置“商品采购”、“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受托代销商品”和“受托代销商品价款”五个基本会计科目。(5分) 此外,还应该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3分)4某会计单位由于出纳业务量较大而人员配备不足,为了简化其工作量,用银行对账单代替银行存款日记账。问:这种做法对否?为什么?按规定银行存款日记账应该采用什么外表形式的账簿?(8分)参考答案:不对(2分)。按1996年6


注意事项

本文(自考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小抄自考笔记.doc)为本站会员(教育咨询)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