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带数字的语文文化常识详解.doc

  • 资源ID:3209409       资源大小:42.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带数字的语文文化常识详解.doc

1、.带数字的语文文化常识详解一、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二、六经:指儒学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即易经)、乐经、春秋乐经后来亡于秦末战火,故又称五经。三、六艺:1. 儒家六经。2六种技能、六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1)【礼】礼节(类似今日德育教育)。分为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吉礼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凶礼跟凶丧有关的一系列礼节,这方面不仅仅包括丧葬之内容,还有一些跟灾难有关的礼节。宾礼指接待宾客的礼节。军礼是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嘉礼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嘉,美、善的意思。(2)【乐】六套礼仪性乐舞。六乐:指

2、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礼仪性乐舞。(3)【射】射箭技术。分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yn)注、襄尺、井仪。(4)【御】驾驶车马的技术。(5)【书】文学,书法(书写,识字,作文)(6)【数】算术与数论知识。四、六书: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五、六礼: 中国古代汉族婚姻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纳征:亦称纳币,男方

3、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亲迎:新郎亲至女方家迎娶新娘。六、六味: 指酸、甘、苦、辛、咸、淡等六种滋味。七、六谷、六料:稻、黍、稷、粱、麦、菽黍( sh)即黍子,去皮后称为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等。稷( j )稷米。稷与黍,属同一类的两个品种。质不粘的是稷,粘的是黍。粱粟米( s )的优良品种的总称:一枕黄。高粱菽( sh )豆的总称。八、六曹: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九、三省六部: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正职 称为尚书

4、,副职称为侍郎。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各司正职称为郎中,各司副职称为员外郎。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类似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等部门。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类似现在的教育部、文化部等部门。兵部职掌全国军卫、武职官员的提拔任免。类似今天的解放军总政治部。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类似现在的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类似现在的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十、科举三试: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

5、院试 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 1、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已有做官的资格。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名没有特定称谓。 2、会试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第二、第三名没有特定称谓。 3、殿试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考试。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

6、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 唐朝的张又新(刑部郎中、左司郎)、准元翰;宋朝的孙何(知制诰,赐金腰带,紫蟒袍)、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注意事项

本文(带数字的语文文化常识详解.doc)为本站会员(顺腾)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