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案例库).pdf

  • 资源ID:3760814       资源大小:5.68M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案例库).pdf

1、保留绿树林盘和水面。(2)有利于地面水排除,并应符合防洪的要求。(3)减少土方工程量。(4)建筑用地的标高应与道路标高相协调,高于或等于邻近道路的中心标高。(5)应根据地形特点、降水量和汇水面积等因素,划分排水区域,确定坡向、坡度和 管沟系统。(6)道路纵坡宜控制在 8%以内,特殊情况下道路纵坡设计速度小于 10km/h 时,最大 纵坡可控制在 12%以内, 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坡度可增加 1%, 但最大坡长不得大于 200m。 9 市政工程 9.1 给水工程 9.1.1 给水规划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改造完善现有设施,保障饮水安全,实现合理用 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给水处理工艺规划应根据农村的

2、经济水平和管理水平,力求安全 可靠,操作管理方便。9.1.2 供水能力即最高日的用水量,应包括:生活用水量、畜禽饲养用水量、公共建筑 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其它用水量等。9.1.3 生活用水量可按照下表计算。给水设备类型 从集中给水龙头取水 户内有给水龙头无卫生设备 最高日用水量(/人.) 2030 3070 时变化系数 3.52.0 3.01.8 2.51.5 户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 40100 无淋浴设备 户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 和淋浴设备 注:采用定时给水的时变化系数应取 5.03.2。9.1.4 畜禽饲养用水量可按下表计算。类别 马 牛 猪 用水定额 类别 100140 2.01.

3、4 用水定额 510/(头天) 0.51.0/(只天) 1.02.0/(只天) 4050/(头天) 羊 50120/(头天) 鸡 2090/(头天) 鸭 9.1.5 公建用水量可按生活用水量的 825进行估算; 管网漏失水量及未预见水量, 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1525计算。9.1.6 给水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类。靠近城市或集镇的村庄, 优先选择城市或集 镇的配水管网延伸供水; 距离城市、 集镇较远的村庄, 优先选择联村、 联片供水或单村供水,无条件建设集中式给水工程, 可选择手动泵、 引泉池或雨水收集等单户或联户分散式给水方 式。9.1.7 应建立水源保护区, 保护区内严禁一切有碍水源水质

4、的行为和建设任何可能危害 水源水质的设施,现有水源保护区内所有污染源应进行清理整治;加强对分散式水源(水井 等)的卫生防护,水源周围 30 米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11.1.8 在水量保证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水塘等自然水体作为消防用水,或设置消防水 池安排消防用水。9.1.9 现有供水不畅的输配水管道应进行疏通或更新,供水管道在户外必须埋入地下, 管顶埋设高度不小于 0.50.7m,穿越道路、农田或沿道路铺设时埋深不得小于 1.0m;与排 污管、渠不应布置在一起,如有交叉时,供水管道要布置在排污管、渠之上;管道宜沿现有 道路或规划道路敷设,尽量缩短线路长度,避免急转弯、较大的起伏、穿越不良地质地段

5、, 减少穿越铁路、公路、河流等障碍物。9.2 排水工程 9.2.1 污水量可按用水量的 7590进行计算。9.2.2 排水体制应选择雨污分流制。条件不具备的小型村庄可选择合流制, 但在污水排 入系统前,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化粪池、生活污水净化池、沼气池、生化池等污水处理设施进 行预处理。9.2.3 污水处理设施规划 生活污水宜经集中处理排放,减轻水环境污染;有条件的村庄污水集中处理达到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级标准;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有 关规定。距离城镇较近的村庄宜充分依托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 位于城镇污水处理厂 服务范围外的村庄,可采用沼气池、生化池、双

6、层沉淀池或化粪池等进行处理,再利用人工 湿地、生物滤池等对污水进行后续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生活污水沼气化粪池净化率应 50%。污水处理设施的位置应选在村庄的下游,靠近受纳水体或农田灌溉区。9.2.4 排水管网规划 排水管渠应以重力流为主,宜顺坡敷设,不设或少设排水泵站;排水干管应布置在排水区域内地势较低或便于雨、污水汇集的地带;排水管道宜沿规划道路敷设,并与道路中心线平行;截流式合流制的截流干管宜沿受纳水体岸边布置;布置排水管渠时,雨水应充分利用 地面径流和沟渠排除, 污水应通过管道或暗渠排放; 位于山边的村庄应沿山边规划截洪沟或 截流沟,收集和引导山洪水排放。雨水排放可根据当地条件,采用明

7、沟或暗渠收集方式;应充分利用地形,及时就近排入 池塘、河流或湖泊等水体;雨水排水沟渠的纵坡不应小于 0.3%,雨水沟渠的宽度及深度应 根据各地降雨量确定,沟渠底部宽度不宜小于 150mm,深度不宜小于 120mm;雨水排水沟 渠砌筑可选用混凝土或砖石、条石等地方材料。9.3 供电工程 9.3.1 供电工程规划应包括预测供电负荷,确定电源和电压等级,布置供电线路,配置 供电设施;电力设施规划应充分考虑其运行噪音、电磁波对村民生活的干扰和影响;供电变 压器容量的选择,应根据服务范围内的生活用电、生产设施用电和农业用电负荷确定;配电 房的建筑面积应控制在 50m2 左右。9.3.2 人均生活用电量指

8、标按 2501000kwh/(人?年)计算,农业用电负荷可按每亩 用电负荷计算。9.3.3 线路布置:宜沿公路、内部主要道路布置,因地制宜架空或地下埋设;架空线路 布置有序, 无私拉乱接现象, 无安全隐患, 电力线杆 10kV 设置间距宜为 50100 米, 0.38kV 设置间距宜为 4060 米;电力走廊不应穿过住宅、危险品仓库等地段,应避开易受洪水淹 没、河岸塌陷、滑坡的地区;应减少交叉、跨越,避免对弱电的干扰;变电站或开闭所出线 宜将工业线路和农业线路分开设置。9.4 电信工程 9.4.1 电信规划应包括确定电信设施的位置、规模、设施水平和管线布置;电信设施规 划宜靠近上一级电信局来线

9、一侧,应设在容量负荷中心;电信设施应设在环境安全、交通方 便,符合建设条件的地段。9.4.2 固定电话安装规划普及率应为 40 门/百人,有线电视用户应按 1 线/户的入户 率标准进行规划。9.4.3 电信线路的布置:应避开易受洪水淹没、河岸塌陷、滑坡的地区,应便于架设、巡察和检修;宜设在电力线走向的道路另一侧,线杆设置间距宜为 4550 米。9.5 生活用能 9.5.1 生活用能应密切结合村庄规模、生活水平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保 护农村生态环境,逐步取代燃烧柴草、秸秆和煤炭。坚持能源选择多元化、集中与分散供给 相结合、政府引导与本地积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距气源近、用户集中的村庄应

10、依托城镇供 气; 距气源较远的大中型村庄的燃料可以罐装液化石油气为主; 散居农户和偏远地区的村庄, 提倡使用沼气,推广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结合垃圾、粪便、桔杆等有机废物的生化处 理,因地制宜的搞好分散式或相对标准化作业)是运输安全的“柱 石” ,职工执行“两纪一化”的自觉性越高,运输安全生产的形势就 越好。 (二)非正常情况下作业控制 1、行车事故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一是站区停电、维修或施工、设备故障、自然原因等; 二是作业失误、违章操作造成:列车冲突、脱轨、向占用区间发出列 车、向占用线接入列车、未准备好进路接发列车、错办闭塞发出列车、 列车冒进信号、调车冒进信号等。 事故原因分析: (1

11、)参与接发列车人员业务素质低、应变能力差; (2)当班思想不集中,违反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 (3)车站领导对安全工作不重视; 13 (4)规章制度不严密或设备缺陷。 2、加强作业控制的途径和办法 (1)加强对行车作业人员在非正常情况下办理接发列车作业的业务培 训,组织职工定期开展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的演练,积极推广接发列 车模拟故障应变处理、实作演示训练的经验和方法,提高接发列车人 员在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2)严格执行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强化“三控”联防制度;加强 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进路检查、确认、询问制度;严格对关键作 业、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重点监控制度。 (3)建立

12、以“三关(进路关、信号关、制动关)”为对象,以“防错 办”为重点,以“严控关键环节”为突破口,以防止接发列车事故为 目标的安全管理系统。 (三)结合部作业联控 1、结合部的内涵和实际意义 结合部是指几个单位或部门共同参与工作或管理而形成的互相联系、 互相制约的环节、区域或部位。 结合部还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多重作业。 (2)多元集合。 (3)多级传递。 (4)多方受控。 14 2、结合部作业联控 基本要求是: (1)通过安全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找出系统薄弱环节, 提出预防措施。 (2)制定相关部门联合控制的作业标准、程序和措施。 (3)建立信息网络,制定联控制度,加强联控考核。 四、加强

13、班组安全管理 (一)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班组是运输生产的基本单位 2、班组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基础 3、班组安全形势对全局有重大影响 (二)充分发挥班组长和安全员的作用 为了保证班组的安全生产,班组长和安全员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1、班组长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1)班组长是安全管理的组织者。 规章制度的实施、 基础资料的积累、 班组成员的考评等都必须在班组长的组织领导下进行。 (2)班组长是班组安全运输生产活动的指挥者。铁路基层站段的安全 生产一般实行站(段)长、车间主任、班组长三级管理,班组长是最 基层的安全生产指挥者。 (3)班组长以普通工人的身份参加安全生产实践,并在安全生

14、产实践 中发挥表率作用。 2、安全员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 15 安全员是遵章守纪的检查员。 (2)安全员是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教练员。 (3)安全员是提供安全生产情况的信息员。 (三)培养班组群体安全意识 1、群体安全意识的含义 群体也叫团体,二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特定目标,相互依赖和相互 作用,就构成了群体。其特征为: (1)各成员互相依赖,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即意识到群体中的 其他个体。 (2)各成员在行为上互相作用、直接接触、彼此影响。 (3)各成员具有团体意识,具有归属感,彼此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 2、群体安全意识的作用 3、群体安全意识的培养 班组群体安全意识的形成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

15、作,它不仅需要一定的 时间,还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 (1)开展正面教育 (2)进行强化激励 (3)典型示范 (4)利用从众心理 五、安全管理手段 (一)经济手段 16 经济手段不是一种强制的直接影响被管理者意志的方法,而是以刺激、 诱导等方式间接影响被管理者的意识和行动. (二)行政手段 (三)思想工作 (四)法律手段 主要有两个方面: 1、用法律保护铁路运输企业的合法权益 2、对严重危害运输安全的违法行为,由执法部门依法执行相应的惩处 (五)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17 第三章 铁路行车事故处理 第一节铁路行车事故分类和构成条件 一、 铁路行车事故的定义 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脱轨

16、、火灾、爆炸等影响铁 路正常行车的事故,包括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 事故;或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 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的事故,均为铁路行车事故。 二、铁路行车事故的分类 1、铁路行车事故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依据事故性质的严重程度、 依据事故损失的大小、 依据事故对行车 造成的影响大小。 2、按事故性质、损失和对行车造成的影响分类 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其中一般事 故分为 A、B、C、D四等。 三、事故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1)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 (2)造成 100人以上重伤(包括

17、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 (3)造成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18 (4)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 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 小时 以上。 (5)繁忙干线货运列车脱轨60 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 小时 以上。 2、重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事故: (1)造成 10 人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 (2)造成 50 人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 (3)造成 5000 万元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客运列车脱轨 18 辆以上。 (5)货运列车脱轨 60 辆以上。 (6)客运列车脱轨2 辆以上 18 辆以下,并中断繁忙干线铁路 行车 24 小时以上或者中断其他线路铁路行车48

18、 小时以上。 3、较大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事故: (1)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 (2)造成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 (3)造成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客运列车脱轨 2 辆以上 18 辆以下。 (5)货运列车脱轨 6 辆以上 60 辆以下。 19 (6)中断繁忙干线铁路行车6 小时以上。 (7)中断其他线路铁路行车10 小时以上。 4、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分为:一般A 类事故、一般 B 类事故、一般 C类事 故、一般 D类事故。 (1)情形之一,未构成较大以上事故的,为一般A类事故: A1.造成 2 人死亡。 A2.造成 5

19、人以上 10 人以下重伤。 A3.造成 500 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A4.列车及调车作业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相撞, 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 A4.1 繁忙干线双线之一线或单线行车中断3 小时以上 6 小时 以下,双线行车中断2 小时以上 6 小时以下。 A4.2 其他线路双线之一线或单线行车中断中断6 小时以上 10 小时以下。双线行车中断3 小时以上 10 小时以下。 A4.3 客运列车耽误本列4 小时以上。 A4.4 客运列车脱轨 1 辆。 A4.5 客运列车中途摘车2 辆以上。 A4.6 客车报废 1 辆或打破 2 辆以上。 A4.7 机车打破 1 台以上

20、。 A4.8 动车组中破 1 辆以上。 20 A4.9 货运列车脱轨 4 辆以上 6 辆以下。 (2)有下列情形之一,未构成一般A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B 类事故: B1. 造成 1 人死亡。 B2. 造成 5 人以下重伤。 B3. 造成 100 万元以上 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B4. 列车及调车作业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相撞, 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 B4.1 繁忙干线行车中断1 小时以上。 B4.2 其他线路行车中断2 小时以上。 B4.3 客运列车耽误本列1 小时以上。 B4.4 客运列车中途摘车1 辆。 B4.5 客车大破 1 辆。 B4.6 机车中破 1 台。 B4.7

21、货运列车脱轨 2 辆以上 4 辆以下。 (3)有下列情形之一,未构成一般B 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 C类事故: C1. 列车冲突。 C2. 货运列车脱轨。 C3. 列车火灾。 C4 列车爆炸。 21 C5. 列车相撞。 C6. 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 C7. 向占用先接入列车。 C8.未准备进路接、发列车。 C9. 未办或错办闭塞发出列车。 C10. 列车冒进信号或越过警冲标。 C11. 机车车辆溜入区间或站内。 C12. 列车中机车车辆断轴,车轮崩裂,制动梁、下拉杆、交 叉杆等部件脱落。 C13. 列车运行中碰撞轻型车辆、小车、施工机械、机具、防 护栅栏等设备设施或路料、塌体、落石。 C14.

22、接触网接触线断线、倒杆或塌网。 C15. 关闭折角塞门发出列车或运行中关闭折角塞门。 C16. 列车运行中刮坏行车设备设施。 C17. 列车运行中设备设施、装载货物(包括行包、邮件)、装 载加固材料(或装置) 超限(含按超限货物办理超过电报批准 尺寸的)或坠落。 C18. 装载超限货物的车辆按装载普通货物的车辆编入列车。 C19. 电力机车、动车组带电进入停电区。 C20. 错误向停电区段接触网供电。 C21. 电气化区段攀爬车顶耽误列车。 22 C22. 客运列车分离。 C23. 发生冲突脱轨的机车车辆未按规定检查鉴定编入列车。 C24. 无调度命令施工,超范围施工,超范围维修作业。 C25

23、. 漏发、错发、漏传、错传调度命令导致列车超速运行。 (4)有下列情形之一,未构成一般C类以上事故的,为一般 D类事故: D1. 调车冲突。 D2. 调车脱轨。 D3. 挤道岔。 D4. 调车相撞。 D5. 错办或未及时办理信号致使列车停车。 D6. 错办行车凭证发车或耽误列车。 D7.调车作业碰轧脱轨器、防护信号,或未撤防护信号动车。 D8. 货运列车分离。 D9. 施工、检修.氨法脱硫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栾辉,唐智和,翟小娟,何为摘要 本文介绍了氨法脱硫工艺国内外发展及应用现状,对其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以及技术优势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针对氨法脱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脱硫剂消耗大、氨逃逸、

24、气溶胶难以消除、亚硫酸铵氧化慢、硫酸铵结晶、氯离子富集难等典型问题进行详细地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及建议。关键词 氨法脱硫 问题 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mmonia-based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at home and abroad, discusses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process flow and technological superiority in detail. Gives elabo

25、rat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problems of ammonia-based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which exist in application process, including huge desulfurizing agent consumption, serious ammonia escapement, slow ammonium sulfite oxidation, the difficulties of aerosol elimination, ammonium sulfate cry

26、stallization and the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etc. Then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ammonia-based desulphurization, problems, measures作者简介:栾辉,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现在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HSE检测中心工作,主要从事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维管理工作。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西沙屯桥西中国石油创新基地A座,102206.0 引言我国是一个以煤

27、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2014)结果,2013年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达67%。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首次超过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达到50.2%。我国煤炭消费的80%用于直接燃烧,而煤炭热值低、含硫高的特点,使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1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有毒有害物质,极易引起酸雨、温室效应、雾霾以及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破坏与影响。2-3近年来,虽然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整体呈不断下降趋势,但是年度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还是在2000万吨以上,居全球首位。4为了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

28、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烟气脱硫技术逐渐兴起和发展,而氨法脱硫工艺因其脱硫速度快、效率高、装置停开车时间短、脱硫产品经济价值高等优点,逐渐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主要脱硫技术。20世纪70年代,Krou Kroers公司开发出了氨-硫酸铵法脱硫工艺。5随着氨法脱硫工艺不断改进与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氨法脱硫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国外研究和推广氨法脱硫的公司有GE、Krou Kroers和千代田等,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和日本;国内氨法脱硫厂家主要有江南环保、华东理工大学等。目前,国内最大的氨法脱硫项目是天津永利电力公司的60MW机组烟气脱硫装置。6 1 氨法脱硫工艺简介1.1 工艺原理氨法脱硫是气

29、液两相之间相互传质传热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主要的反应原理如下:SO2H2O2NH3=(NH4)2SO3(1)(NH4)2SO3SO2H2O =2NH4HSO3(2)NH4HSO3NH3=(NH4)2SO3(3)(NH4)2SO31/2O2=(NH4)2SO4(4)2(NH4)2SO3+2NO=2(NH4)2SO4+N2(5)式(2)为吸收SO2的主要反应,整个脱硫反应中,(NH4)2SO3对SO2的吸收起主要作用。随着反应的进行,(NH4)2SO3浓度会逐渐下降,NH4HSO3浓度逐渐上升。为了保持脱硫循环液的吸收能力,需向浆液池中注入氨水使NH4HSO3转化为(NH4)2SO3。浆液中的(

30、NH4)2SO3浓度升高后,为了避免生成的(NH4)2SO3重新分解成SO2,(NH4)2SO3被氧化风机鼓入的氧化空气强制氧化为(NH4)2SO4。由于气态二氧化硫、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的(NH4)2SO3悬浮物容易导致气溶胶的形成。因此,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需将浆液中(NH4)2SO3和NH4HSO3的比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氨法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和减少出口“氨逃逸”量。1.2 工艺流程现目前国内氨法脱硫技术所采用的工艺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基本可以分为烟气吸收反应系统、吸收剂供给系统、硫酸铵分离系统、循环液循环系统、工艺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以及电气系统。7 具体工艺流程详见图1。图1 氨法脱

31、硫工艺流程图1.3 技术优势 氨法脱硫技术与其他脱硫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优势:1.3.1 脱硫塔不易结垢,系统阻力小脱硫剂氨及产物硫酸铵均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易溶解于水,因此脱硫塔不易结垢,系统总阻力约为1250Pa8,利用原系统风机即可。1.3.2 对煤中含硫量适用性广氨法脱硫技术对煤中含硫量适用性广,低、中、高含硫煤均能较好的适应,对中、高硫煤脱硫效果更好。与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相比,煤中含硫量越高,石灰石用量越大,费用越高,而氨法脱硫采用废氨水或氨水作为脱硫剂,煤中含硫量越高,其副产品中硫酸铵产量越高、纯度越好,经济效益越大。1.3.3 系统占地面积小,能耗低 氨法脱

32、硫的脱硫剂氨是一种良好的碱性吸收剂,脱硫过程中氨与二氧化硫反应是一个典型液-气反应的化学过程,反应速率、反应完全且脱硫剂利用率高。与钙法脱硫相比,氨的碱性强于钙基吸收剂,无需配套建设研磨、雾化、循环等用于提高脱硫剂利用率的设备,故氨法脱硫系统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能耗低。1.4 氨法脱硫工艺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1.4.1 氨水喷嘴的角度与数量氨水雾化效果与脱硫效率具有较大的相关性,雾化效果越好,氨水与烟气接触面积越大,二氧化硫脱除效率越高。对于同等的烟气量,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加氨水量提高脱硫效率,而应通过最大限度的提高喷雾技术质量,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实现脱硫效率的提高。超微液滴与大的覆盖面积是关

33、键。洗涤塔内烟气分布不均匀,不同区域二氧化硫浓度存在较大差别,并且塔内烟气流速与喷入氨水密度之间存在分配不均匀的矛盾,导致脱硫效率整体水平不高,因此,须通过合理设置氨水喷嘴角度和数量来消除此类问题,使脱硫效率整体水平得到提高。1.4.2 脱硫塔温度的影响脱硫塔内烟气温度与脱硫效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车建炜等人对常温至95范围内脱硫塔脱硫效率与脱硫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状态下二氧化硫脱除率较高,随温度上升,脱除率下降;温度继续升高,脱除率则开始上升;当温度达到705时,脱除率最低。他们认为在氨法脱硫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脱硫塔内温度宜控制在60以下或在80以上,才能有效保证

34、烟气脱硫效率。9 1.4.3 氨水喷入量的影响氨水喷入量越大,烟气与氨水接触面积越大,脱硫效率越高,但随着氨水量增加,脱硫效率增加缓慢并趋于稳定;但是脱硫设施外排废液pH升高,当pH大于7时,表明氨水利用率开始下降,随之将会出现氨逃逸、外排废气气溶胶增加、脱硫副产品硫酸铵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氨水喷入量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脱硫设施入口二氧化硫监测浓度、脱硫设施运行状态等实际情况确定。1.4.4 氨水浓度的影响在氨水喷入量一定的情况下,氨水浓度增加,氨侧传质速度加快,氨与二氧化硫反映时间缩短,脱硫效率提高,但是氨消耗量增加。当选用低浓度氨水时,氨水雾化效率较高,氨水利用率增大,避免出现氨水浪费的

35、情况,但是脱硫效率低于高浓度氨水。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脱硫效率和氨水成本两个方面来确定氨水浓度。1.4.5 用水水质的影响当脱硫设施温度连续超过50时,脱硫设施用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会在管路中结垢,造成堵塞,使氨水喷入量降低,脱硫效率下降,甚至出现脱硫设施因堵塞停工的情况。不同地区水中钙镁离子浓度不同,因此脱硫设施用水要充分考虑水质的具体情况。1.4.6 烟气速度的影响对气膜吸收系数准数关系分析可以得出,烟气气速对传质也有影响,而气速与脱硫塔直径密切相关,江南环保徐长春报道反应段气速一般控制在3m/s以上,才能够保证脱硫效率高于90,技术人员在设计上采用气速数据要根据经验和具体情况

36、确定。1.4.7 循环液pH值的影响pH值是脱硫塔运行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循环脱硫液组成和性质对传质影响甚大,根据循环脱硫液pH值可以对所可能含有组分进行判断分析,进而控制脱硫塔运行状况。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硫反应十分迅速,影响总反应速度的控制因素是二氧化硫的水化反应10,水化反应受气膜传质控制,当吸收液pH值为中等或偏高时,二氧化硫易溶于氨水溶液,膜阻力很小,当pH值低时,膜阻力较大。丁红蕾、苏秋凤等11研究发现,适宜的湿式氨法脱硫循环液pH值应在5.56.0之间,这样既可以保证高的脱硫效率,同时也可减少氨逃逸量。2 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目前,国内氨法脱硫技术普遍存在脱硫剂消耗大、氨逃逸严重、气溶

37、胶难以消除、亚硫酸铵氧化慢、硫酸铵结晶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氨法脱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2.1 氨逃逸与气溶胶HJ 2001-2010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规范 氨法要求“脱硫系统运行时,吸收塔出口单位烟气体积中氨的质量应小于10mg”,而氨和铵盐类又是气溶胶的主要成分。122012年1月1日新的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实施,标准要求新建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排放要低于100mg/m3,现有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排放要低于200 mg/m3。面对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使用氨法脱硫工艺的企业通常选择加大喷氨量来提高二氧化硫的脱除效果,从而实现二氧化硫的稳定达标排放,但是

38、过量氨水的加入,会使氨逃逸及气溶胶问题更加严重。笔者在2015年10月对某企业自备电厂氨法脱硫出口烟气中二氧化硫、氨、硫酸铵等污染物进行了连续6天的人工测定,测试期间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介于21.041.0mg/m3,均值为34.6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能够满足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但是同步测定的氨排放浓度介于13.4185.4mg/m3之间,均值为110.5mg/m3,硫酸铵浓度介于134.7245.2 mg/m3之间,均值为195.9mg/m3,外排烟气中的氨不能满足HJ 2001-2010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氨法的限值要求,氨逃逸及气溶胶的问题严

39、重。王志雅经过研究认为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氨逃逸和气溶胶的问题:(1)选择合理的液气比,一般选择57,既可以有效控制氨逃逸,又能降低脱硫设施能耗水平;(2)在保证充分的氧化风量前提下,精确计算选择风机压头,实现亚硫酸铵、亚硫酸氢氨的充分氧化;(3)设置双塔流程,有效阻断强酸型气溶胶形成过程;(4)合理选择加氨位置,减少游离氨含量;(5)设置氨回收段,使用喷淋水吸收游离氨,降低游离氨浓度;(6)在尾气外排口安装静电除尘器,改善外排烟气质量,减少硫酸铵等气溶胶外排。13 2.2亚硫酸铵氧化慢、硫酸铵结晶难氨法脱硫生成的亚硫酸氢氨、亚硫酸铵是不稳定的化合物,需要进一步氧化生成稳定的硫酸铵,若

40、缺少氧化或者氧化不充分,亚硫酸氢氨、亚硫酸铵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氨气,这会造成氨逃逸量增加,同时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目前,氨法脱硫工艺中一般采用向脱硫浆液直接空气进行氧化,有管网布气和喷枪布气两种方式。陈枝等研究发现氧化空气流量是影响亚硫酸铵氧化的最大因素,其次为pH值,亚硫酸铵浓度对氧化速度也有一定影响。14王志雅等研究认为,氧化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足够的风量外,还需要考虑风机压头,计算风机压头除考虑静压平衡和管线阻力外,还需考虑空气喷射进入浆液所需动力压力。13 2.3氯离子富集 脱硫系统中氯离子富集的问题普遍存在,脱除氯离子的办法也很多,比如湿式石灰石-石膏法通过废水外排来保持

41、系统内氯离子的平衡,但是由于硫酸铵易溶于水,使用废水外排去除氯离子会导致硫酸铵大量流失,造成二次污染的同时,又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氨-硫酸铵脱硫技术不能采用废水外排的方式解决氯离子富集的问题,只能通过结晶的方式控制脱硫塔内氯离子含量,这就对脱硫装置防腐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备电厂氨法脱硫设施正常运行时氯离子浓度一般为40g/L ,脱硫装置的防腐按氯离子60g/L设计。当氯离子超过设计值时,企业还可采用硫酸铵浆液外销或者抽取浆液外部干燥等方式来控制脱硫塔内氯离子平衡,降低装置腐蚀风险。3 结论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日益严格,为实

42、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现有锅炉将不可避免的面临脱硫脱硝以及除尘改造。氨法脱硫技术因对不同煤种特别是高硫煤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及较高的脱硫效率,逐渐得到市场的青睐。尽快研究并解决氨法脱硫面临的氨逃逸、气溶胶、氧化难、氯离子富集等问题,将有利于氨法脱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周琴.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2,14(3):3.2. 谭鑫,钟儒刚,甄岩,等.钙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3,23(6):322-328.3. 韩永富,张海红.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研究与工程应用进展J.广州化工,2010,38(1):33-35.4. 朱东升,黄佺,

43、胡海兰.烟气脱硫工艺研究J.安全科学技术,2009,30(3):4-7.5. 陈洪雨,刘国荣.新型水帘式氨法烟气脱硫理论研究J.通用机械,2007,(4):74-77.6. 任宇环,李林祥.草酸的生产工艺与市场分析J.上海化工,2011,36(2):32-36.7. 车建炜.中石油氨法脱硫系统优化设计及烟气湿排问题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系,20068. 李成益.几种烟气脱硫工艺及技术经济分析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6,22(6):14-19.9. 车建炜,申林艳,刘月生.氨法脱硫工程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5(z1):246-248.10. 杨飚二氧化硫减排技术与烟气脱硫工程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202511. 丁红蕾,苏秋凤,张涌新,等.湿式氨法脱硫工艺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J.热力发电,2014,43(1):96-98.12. 周志详,段建中,薛建明.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手则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3. 王志雅.氨法脱硫中氨逃逸和硫酸铵气溶胶现象.化工设计通讯,2014,40(5):35-38.14. 陈枝.烟气脱硫产物亚硫酸铵氧化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注意事项

本文(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案例库).pdf)为本站会员(stillstanding)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