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于Android的驴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资源ID:386237       资源大小:1.82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于Android的驴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1、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志宏 2013-09-28 共有 0 条点评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 后一段时期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对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经济发展之 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欠发达地区应充分运用现代金融机制,以建立普惠金融体系为基本准则,以绿色金融体系为依托,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着力点,能够发挥 “后发优势”,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一、金融机制对培育欠发达地区的“造血”机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既要靠“输血”,更要靠“造血”。金融机制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造血”机制

2、,用好这一机制,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吸引各类资金,投向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为有效提升经济竞争力创造条件。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国家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多项措施,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与此同时,金融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金融在动员储蓄、杠杆效应、分散风险、配置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资源配置上具有财政“输血机制”难以比拟的功效。实现金融业“后发优势”的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欠发达地区完全可以利用现代金融服务理念、现代金融产品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和区域资源优势的融合,从而增强经济发展能力。金融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是深化对金融特征、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金融人才的

3、培育和积聚。欠发达地区不必重复发达地区传统的金融发展路径,依靠单一的存贷款积累模式实现金融业发展。应借鉴现代金融和各国经济发展路径的经验,走出一条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综合发展的道路,更多发展直接金融,更加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效提升欠发达地区调动国内资源的能力。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 有两种分析思路:一种是“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方法,强调随着经济的增长会自动产生对金融服务的更多需求,从而促进金融的发 展;另一种是“供给领先(supply-leading)”方法,强调金融服务供给先于需求,通过适度超前的金融供给,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从而产生更多的金

4、融服务需求,推动金融业自身的持续发展。美国硅谷地区的发展就充分说明了金融在引导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如果没有风险投资等金融创 新,就不会有今天的硅谷。当然,金融是双刃剑,既可能存进经济较快发展,也可能因风险的积聚暴露而拖累经济发展。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就给我们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因此,在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的时候,要注重风险防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能够为金融创新提供基础和空间首先,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金融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贵州省为例,过去五年,贵州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8%,2012 年生产总值 增长13.6%。2013 年上半年,贵州省生产总值达到

5、3250 亿元,以 12.5%的增速与天津市并列全国第一;固定资产投资 2538 亿元,同比增长 29.4%,增速名列全国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46.91 亿元,同比增长 13.7%,增速名列全国第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金融业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环境,带动金融快速发展。2013 年上半 年,贵州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 9297.0 亿元,同比增长 21.1%,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9 个百分点。上半年,贵州省金融业继续快速发 展,金融业增加值达 203.55 亿元,同比增长 14.9%。2012 年年初,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

6、 发 2 号文件),明确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贵州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未来,欠发达地区将迎来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对金融的需求将快速 增长,为金融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其次,欠发达地区的独特的发展优势将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目前,虽然也存在小微企业融资难等结构性问题,部分时间段、部分企业资金紧 张,但就全国而言,流动性总体是充足的。但受困于体制机制的制约,民间投资渠道较为狭窄,哪里有金融体制机制优势,哪里就有吸引资本流入的产品创新,就能 够吸引资金流入。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大规模资金投入需求减少。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

7、后,但自然资 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要素成本较低、经济发展后劲足、市场需求潜力大,是投资的“价值洼地”,有望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和金融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第三,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经济在经历了 30 多年 GDP 快速增长后,土地、矿产资源等 供给约束增强,环境保护的压力逐步加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已势在必 行。欠发达地区的特征是资源富集、发展滞后,既有快速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内在需要,又有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要素条件。这种经济发展上的“后发优势”同样也 是结构调整的

8、“先天优势”,能够避免先发地区的教训少走弯路,能够利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会实现后发崛起,这其中金融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第四,欠发达地区具有金融人才培养和积聚的“后发优势”。金融行业既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也是智力密集行业,是否拥有复合型、创新性、接地气而 又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金融人才,是决定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欠发达地区可以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等,加强金融人才业务技 能的培养,打造一批各具专业优势、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布局均衡的金融人才队伍。三、加快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欠发达地区不同程度存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

9、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小微企业、农村经济的金融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急需建立和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包容程度,促进经济发展。一方面,提高金融普惠水平,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将为边远和贫困地区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进而通过发展产业,改善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另一 方面,金融普惠水平的提高意味着金融业能够为更多有需要的社会群体提供帮助。例如,普惠金融体系在农村危房改造贷款、妇女就业小额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创 业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和应用,就能有效促进欠发达地区社会和谐发展。此外,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小微企业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 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的一大原因,普惠金

10、融体系也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引导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的发展,提高金融普惠水平,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通过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宏 观审慎政策工具以及信贷政策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完善民生金融服务,做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增长。通过各方努力,到 2013 年 6 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2.7%,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 2.3 和 1.9 个百分点。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

11、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农户贷款和农业贷款分别增加 1.48 万亿元、4505 亿元和 2900 亿元,同比分别多增 1168 亿元、860 亿元和 311 亿元,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支持保持了较强力度。除金融机构贷款外,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一员,小额信贷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3 年 6 月底,全国共有小贷公司 7086 个,仅上半年增加 1006 家。与上年相比,小贷公司机构数同比增长 34.5%。实收资本 6123 亿元,平均单 家实收资本 8641 万元,资本实力进一步提高。截至 6 月末,小贷公司贷款余额7043 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 1121 亿元,

12、在解决小微企业、农村等偏远地区 金融服务中发挥了作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立足当地、特色鲜明的小型金融机构仍较为缺乏,尚未形成充分竞争的小微企业金融组织体系。此外,资本市 场、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导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依然不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从健全普惠金融体系、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政策等 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小企业金融生态。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征信体系建设,是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征信体系建设,改善 欠发达地区社会信用环境,增强金融吸引力,促进经济社会发。要继续完善支付体系、评级机构、中介服务等相关金融基础设施,降

13、低交易成本、扩大服务规模和深 度,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和金融服务。二是加快发展真正面向小微企业的微型金融组织。除着眼于信贷市场开放外,还应鼓励诸如融资租赁、保理、债券、私募股权以及场外市场交易等非信贷融资创新,以此丰富小企业融资渠道,提高欠发达地区金融供给能力,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三是进一步完善大中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激励机制。应围绕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落实,将税费优惠、财政资金支持、风险拨备、呆坏账核销等支持政策真 正嵌入差异化监管制度中,鼓励银行将基层机构的薪酬与小企业贷款利润挂钩,扩大基层机构贷款审批权,鼓励银行单独设立小企业贷款风险和利润考核体系,或小

14、 微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四是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创造有利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环境。继续强化货币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完善小微企业信贷 考核体系,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财政补助、税收奖励、融资担保扶持等政策。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未来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其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相关监管机构的积极作为。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小额信贷等微型金融必将获得长足发展,从而为将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提供更加持久的动力支持。四、紧紧围绕绿色金融这篇文章,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船小好掉头,

15、轻装易上阵”。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面前,欠发达地区要抓住机遇,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坚持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原则,立足本地实际,占领绿色发展的制高点,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打造一条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路径。同时 绿色经济作为新兴领域,自身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商机,可为金融业提供持续的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绿色金融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变革,代表 未来金融发展的新方向,也蕴藏着金融结构调整的新机遇。与传统金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不同,绿色金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强调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

16、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兼顾了股东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环境利益,有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符合人类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 期望。具体而言,绿色金融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具有引导资本投向、加快形成绿色产业、引导企业行为、促进技术创新等显著功效。一是能够 引导欠发达地区资本优化投向。绿色金融将绿色概念引入金融领域,通过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 业,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可以改善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制定金融政策,一方面有助于清洁能源、旅游、 食品种植加工等绿色产业

17、发展,这些行业往往也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优势所在;另一方面有助于传统行业的绿色改造,由于欠发达地区很多企业生产技艺落后,设备 淘汰周期长,污染型行业多,绿色金融可以为这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提供融资服务支持。三是能够引导欠发达地区企业行为。绿色金融主要是通过融资环节(融资可 获性和融资成本)影响企业资金成本进而对其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一直以来,人民银行注重通过金融手段,支持绿色经济发展。通过信贷政策引导,限制高耗能、高 污染行业的发展,加大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节能环保的企业,新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四是 促进技术创新。绿色金融能够通过影响企业

18、融资激发其技术创新需求,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废物排 放。同时对金融业自身而言,实施绿色战略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业务转型、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打造持续竞争优势 的重要契机,必将有力推动金融业拓宽服务领域、变革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实现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在践行绿色金融理念、构建绿色金融体 系方面,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欠发达地区完全可以率先转变理念,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占领绿色金融制高点,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提 供新动力。一是要制定发展绿色金融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转型的支

19、持政策。绿色经济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但发展绿色经济往往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 必要的扶持政策。要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健全环境保护配套政策,加快建立政府、监管部门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机制;同时应 结合区域金融政策、产业政策,逐步在欠发达地区推广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以此强化欠发达地区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理念。二是要健全发展绿色金融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的体制机制。绿色金融发展涉及中央与地方多个层面的不同部门、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各个主体,涉及环 保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不同领域,需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搭建绿色金融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

20、转型的体制机制,形成政府金融部门主导推 动、其它政府部门各司其职、金融机构发挥主体作用、社会积极参与的绿色金融发展新格局。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让绿色金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跨部 门的合作平台,强化政策性政策引导,实现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三是要完善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转型的绿色金融市场。绿色经济是对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否定,需要与之相适应绿色金融体系,其中当务之急 是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和加快金融机构改革,同时探索完善现有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最后,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借鉴绿色金融领域国际领先银行的实践经验。国际金融合作是绿色金融发

21、展的重要引擎,国外一些大型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 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环境保护计划和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以及完善的绿色金融内控制度。通过与国际上这些大型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学习其先进的绿色金融理念 和业务经验,可以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业跨越式发展,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同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金融合作,争取国际组织的技术援 助,着力推进绿色金融的规则制订、标准协同、产品创新、机构发展、人才培养和绿色认证,进而提升自身各方面的水准,切实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供 强大有力的金融支持。五、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依托,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无论是普惠金融还是绿色金融,能否真正得到发展最终

22、都取决于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目前,社会各界已经逐渐认识到,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是决定 一个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的流动性、效益性和安全性更多地取决于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欠发达地区如果能抓住当前良好 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就能事增功倍,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金融创新动力。一是要完善金融法治环境,切实保护债权人权利。要转变金融立法观念,充分体现平等保护产权主体权益的理念、合同自由的理念、效率和公平同等重要 理念,从促进市场交易出发,制定和完善金融法律规章制度。以强化信用秩序为重点,构建良好的法律和执行体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恢复

23、金融机构的企 业本性,完善金融机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有效地引导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二是构建健康的政银企关系,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作用边界,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的范围,促使地方政府负 债行为规范化、法制化和阳光化。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将金融机构改造为具有独立性和良好公司治理机制的商业机构。建立地方信用评级机制,引导金融 机构参考各地的信用状况开展信贷业务,促使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三是强化金融业态的多元化和金融生态主体的多样性。建立均衡的社会融资结构: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扩大 债券市场的规模,推动产品

24、创新,完善市场结构,实现经营业态的多元化、社会融资结构的均衡化,满足经济发展和转型中的多元化融资需求。促进金融业态的均衡 发展:推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业态均衡发展,促进企业年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私募股权基金、融资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业态发展。促进金融生态主体规 模层次的多样性:加快建立一个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组织体系。当前重点就是加快发展面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微型金融组织,尤其是社区型金融机构和小型专 业化金融中介等微型金融组织。提升微型金融供给的规模、质量和效率。在规范发展、严格监管、政策扶持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服务的力度,建立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金融组织,逐步形成资本结

25、构多元、竞争充分、差异化经营的金融机构体系。四是加大征信体系建设力度。征信体系在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继续推动完善征信法规、制度和标准,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系 统,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征信市场的培育与管理,维护信用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加强协调合作,加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社 会信用环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好服务。总之,广大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多样、要素成本较低、市场潜力巨大。针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压 力,欠发达地区可以以金融发展为突破口,充分运用现代金融机制,通过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优

26、化金融生态环境,就能探索出一条与经济发展相互适 应、相互促进的金融发展路径,就能借助现代金融机制和特色金融创新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盛松成 2013-08-08 共有 0 条点评提要:2012 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先后发表了两篇关于我国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报告。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讨论了三个观点:一、开放资本账户应该优先放松对 企业“走出去”的管制。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管制较多,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也需要企业“走出去”,企业“走出去”有利于缓解外资流入和国内货币被动投 放压力,有利于跨境人民币使用。二、推进资

27、本账户开放不等于不防范风险。资本账户开放与风险防范不是对立的。防范资本账户开放风险的主要举措包括协调推进 金融改革开放,优化资本账户各子项目的开放次序,保持监管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等。三、我国应该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先内后外”的金 融改革开放观点存在局限性。国际经验表明,金融改革开放没有固定的顺序。我国实践也证明,金融改革开放往往是协调推进的。2012 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先后发表两篇报告。一篇是 2月 23 日发表的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一篇是 4 月 17 日发表的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第一篇报告侧重于政策研究,第二篇报告侧重于

28、理论研究。我们在这两篇报告中提出了四个主要观点:第 一,我国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第二,提出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路径,即后来被某些媒体解读为所谓的路线图;第三,开放资本账户要优先放松对企业 “走出去”的管制。因为我国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首要目的是要鼓励企业“走出去”,为企业“走出去”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第四,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 账户开放(由于字数限制,下文用“金融改革开放”指代“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在这两篇报告的基础上,我今天集中论述三个观点:一、开放资本账户应该优先放松对企业“走出去”的管制;二、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不等于不防范风险;三、我国应该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

29、与资本账户开放。开放资本账户应该优先放松对企业“走出去”的管制(一)当前企业“走出去”的管制较多我国长期以来的资本管理理念与政策是“宽进严出”,到现在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资本流入使得外汇储备每年增加几千亿美元,大家不会太担心。但 是,如果短期内,甚至一周、十天内的流出资本比较多,我们可能就会有些恐慌。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领域,我国基本没有限制,但是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我国中 小企业、个人投资者“走出去”的渠道很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项目审批严格,个人投资者受每年 5 万美元购汇额度限制,并且我国尚未开放非金融机构和个人直 接投资国外股票和债券等金融产品。2012 年,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

30、区实施方案第四条规定“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目前仍处于试点阶 段,没有完全展开。2012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624 亿美元,而外商直接投资 2535 亿美元,是我国对外投资的四倍多。另外,外商投资企业利润留存,可 用于再投资金额也高达 1000 亿美元以上。截至 2012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 5028 亿美元,而外商直接投资累计 21596 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四 倍多。(二)鼓励企业“走出去”是我国经济的重大战略方针正常情况下,我国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为 85%-90%。目前,我国部分支柱行业产能过剩。钢铁行业去年产能 9 亿多吨,实际上生产了 7 亿多吨,产能 利用率为 72%

31、;水泥产能利用率 72.7%;自主品牌汽车产能利用率 58%。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风电设备产能利用率 69%,光伏电池产能利用率 57%。这些支柱产业的产能在国内不能完全消化,国外市场就成为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可见,鼓励企业“走出去”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从根本上说, 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世界市场(包括各种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的重大战略方针。(三)企业“走出去”有利于缓解外资流入压力长期来看,不仅是过去,而且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我国总体资本流入的压力远大于资本流出的压力。未来 30 年,中国生产者(25-64 岁)数量 对净消费者(25 岁以下和 64 岁以上)数量之比高

32、于 100%,意味着生产能力强,储蓄率高。同时,我国国民总储蓄率长期保持在 50%以上(2012 年为 50.3%)。按照“储蓄-投资=经常项目差额”恒等式,高储蓄率一般对应经常项目顺差。所以我国经常项目的长期流入压力较大。2009-2012 年,我 国直接投资项顺差与 GDP 之比的平均值为 2.59%,证券投资项顺差平均值为 296 亿美元,说明我国的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长期流入压力也较大。(四)企业“走出去”有利于缓解国内货币被动投放压力2013 年上半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 34967 亿美元,接近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约为日本的三倍。对应投放基础货币 24.99 万亿元人民 币,占我国

33、全部基础货币的 96.9%。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约为 22 个月的进口量,远超 3-6个月的国际合理标准。还有一项数据容易被大家忽略,假定我国外汇 储备平均年收益率为 3%,仅此一项每年将增加外汇流入 1050 亿美元,折合外汇占款近 7000 亿元人民币。假定广义货币乘数为 4(2013 年 6 月末,广义 货币 M2乘数为 4.09),对应新增广义货币供应量 2.8 万亿元人民币,每年提高 M2 增速约 2.5 个百分点。2013 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外汇储备 1851 亿美元,相应新增外汇占款 1.32 万亿元,同比多增 1.04 万亿元。我国每年大概增加外汇储备二至三千亿美元,加上外汇储备年

34、收益约一千亿美元,一年增加 的外汇储备就达三四千亿美元,这相当于我国目前外汇储备余额的 10%,也意味着我国三至四年的外汇储备增量就是日本目前的外汇储备余额。(五)企业“走出去”有利于跨境人民币使用2013 年 5 月末,根据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数据,人民币在全球结算占比 0.84%,创历史新高,居世界第 13 位。从 2012 年 1 月起,人民银行在公布社会融资规模、存款、贷款、货币供应量的同时,公布了人民币跨境结算数据。人民币跨境使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见表 1)。表 1 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主要成果官方使用:国际储备 民间使用:货币替代和投资截至 2013 年 4 月末,香港

35、人民币存款 6772 亿元,占香港总存款 10.1%,占香港外币存款 19.9%。境内外机构在香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 3059 亿元。财政部在香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国债 570 亿元。价值储藏包括尼日利亚等 8 个亚非国家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其中尼日利亚持有约 200亿元人民币,折合 33 亿美元。截至 2013 年 6 月 26 日,QFII 累计获批 434.63 亿美元,RQFII 累计获批 1049 亿元,QDII 累计获批 858.57 亿美元。官方使用:载体货币 民间使用:结算货币16 国签署 1.6 万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013 年前 5 个月,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1.

36、16 万亿元,占海关进出口 11%;跨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金额 5518 亿元。交易媒介清迈倡议下的双边互换;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2013 年前 5 个月,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结算 144 亿元,外商直接投资结算金额 1218 亿元。官方使用:锚货币 民间使用:计价货币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的商品计价。记账单位 目前尚无其他货币钉住人民币。香港的人民币产品,含债券、股票和基金;汇丰银行在伦敦发行 10 亿元人民币债券,是人民币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不等于不防范风险(一)一个认识误区:资本账户开放与风险防范是对立的当前对资本账户开放和风险防范的关系的认识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和防范风险是对立的,事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Android的驴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为本站会员(wo7103235)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