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doc

  • 资源ID:401378       资源大小:1.07M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doc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组摇长:刘士余成摇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摇 摇 摇 摇王摇煜摇刘争鸣摇 摇孙摇平摇张摇涛摇 摇 摇 摇张晓慧摇张健华摇 摇李摇波摇陈摇志摇 摇 摇 摇邵伏军摇欧阳卫民摇周学东摇胡学好摇 摇 摇 摇宣昌能摇黄红元摇 摇龚明华摇盛松成摇 摇 摇 摇谢摇多摇熊志国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指导小组李摇勇摇王兆星摇庄心一摇杨明生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编写组总摇纂:宣昌能摇孙摇平统摇稿:杨摇柳执摇笔:第一章:李摇斌摇纪摇敏摇马凌霄摇张摇赶钟子明摇席摇钰摇 摇 摇 摇第二章:郭大勇摇欧阳昌民摇赵摇民摇王摇楠熊莲花摇洪摇波摇姚摇斌摇闫丽娟李摇超摇赵冰喆摇 摇 摇 摇第三章:孟摇辉

2、摇李敏波摇杨金成摇 摇 摇 摇第四章:李摇妍摇王少群摇陈摇敏摇 摇 摇 摇第五章:王丽明摇杜海均摇朱吟琰摇汤莹玮刘延明摇宋玮玮摇 摇 摇 摇第六章:刘摇珂摇陈摇浩摇翟摇春摇 摇 摇 摇第七章:邓志坚摇李文勇摇孙摇毅摇占摇硕师永彦摇董建斌摇 摇 摇 摇第八章:杨摇柳摇张甜甜摇王摇淯摇汪摇洋贾彦东摇 摇 摇 摇专题一:陶摇玲摇谢摇丹摇钱谱丰摇陈团廷摇 摇 摇 摇专题二:赵冰喆摇 摇 摇 摇附录一:赵摇民其他参与写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摇 摇 摇 摇于明星摇王摇聪摇王素珍摇王新东摇邓启峰刘贝贝摇许康玮摇李摇朋摇陈建新摇林文顺季摇军摇周正清摇胡摇平摇夏江山摇梁勤星葛康泽摇温茹春内内容摘要摇 摇20

3、10年是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的一年,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各经济体表现不均衡。中国经济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金融业改革成效显著,整体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府、企业和住户部门财务状况总体较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同时,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产生负面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震荡,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金融体系潜在风险仍然存在,维护金融稳定面临新的挑战。宏观经济总体良好。 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内需求

4、增长动力强劲,外部需求逐步改善。财政收入增速较快,用于民生和“三农冶的财政支出大幅增加。物价上涨较快,通货膨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房价涨势趋缓。货币信贷逐步向常态回归,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宏观调控难度加大。下一阶段,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从社会融资总量的角度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银行业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优化信贷结构,整体运行稳健。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持续扩大,资产质量不断提高,拨备

5、覆盖率高位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保持稳定,中间业务收入绝对量大幅增加,存贷比与上年基本持平,流动性较为充足。金融机构改革成效显著,综合经营和金融创新取得新进展。银行业信贷总量和结构日趋合理,涉农贷款和小企业贷款占比有所提高。稳健性标准和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和危机应对能力显著增强。但存款活期化和贷款长期化趋势明显,期限错配风险有所加大,贷款集中度较高的问题仍然存在,风险管控仍需进一步加强。下一阶段,要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强化杠杆率监管,完善资本补充和约束机制,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全面提升银行业综合实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证券期货业健康发展,证券经营

6、机构稳健运营,股票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融资功能显著增强。股指期货顺利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启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期货市场功能不断完善。合规监管得到强化,市场主体规范发展,防范和打击内幕交易初见成效。但随着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出和发展,应关注创业板高估值、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及私募基金的潜在风险等问题。下一阶段,要继续推进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监管,强化投资者保护,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创新,促进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险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资产规模继续扩大,保费收入大幅增长,经营体系更加健全,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监管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取得新进

7、展。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整体充足,保险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保险业资金运用收益率下降,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仍较狭窄,产品结构不均衡有所加剧,银保渠道有待继续改善。下一阶段,要抓住保险业快速发展机遇期,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巨灾保险体系,建立多渠道资本补充机制,强化偿付能力监管,提高资金运用水平,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市场秩序,更好地发挥经济补偿和社会风险管理功能。金融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改善融资结构和完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货币市场保持活跃,市场利率明显上升。债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债券成交量大幅增加,债券价格呈总体上行趋势。票据市场快速增长,外汇市场波动较大,黄金市场量价

8、大幅攀升。融资结构多元化发展,政府融资市场化程度提高。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银行间实时收益率曲线正式发布,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得到加强,信用缓释工具试点顺利推出,银行间贷款转让市场和黄金市场进一步规范。政府、企业、住户财务状况表明,政府债务水平总体良好,财政赤字和国债占GDP的比重较低。企业部门生产经营状况持续好转,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偿债能力稳步提升,流动性状况有所改善。住户部门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增长较快,负债占GDP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政府部门隐性负债问题和部分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值得关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仍需改善,住户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有待提高。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

9、推进。支付体系不断完善,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发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不断加强,农村支付环境取得新进展;金融业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健全,金融运行的法律基础进一步强化;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会计标准国际趋同取得重要进展;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征信系统作用日益显著,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国家洗钱风险评估首次开展,反洗钱监管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推向深入。下一阶段,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支付结算制度,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加快会计标准建设,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提高反洗钱力度和成效。探索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和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监管等内容在危机后取得积极进展。我国

10、“十二五冶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需要处理好促进金融体系稳定与影响金融体系效率、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及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与会计标准之间的关系,建立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机制,降低系统性金融机构风险,加强金融统计和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危机管理和系统性风险处置框架。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对于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录1摇第一章摇宏观经济1一、 2010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3二、 2010年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特点8三、 2011年全球经济形势展望15四、 2011年中国

11、经济展望16第二章摇银行业19一、运行状况21二、稳健性评估24三、展望及改革措施33第三章摇证券期货业35一、运行状况37二、稳健性评估41三、展望及改革措施44第四章摇保险业47一、运行状况49二、稳健性评估52三、展望及改革措施55第五章摇金融市场57一、市场运行概况59二、市场融资情况64三、市场制度建设65第六章摇政府、企业和住户财务状况67一、政府部门69二、企业部门71三、住户部门73目录2摇第七章摇金融基础设施81一、支付体系83二、法律环境85三、会计标准86四、信用环境89五、反洗钱90第八章摇构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93一、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形成背景和内涵95二、国B

12、ASEL新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影响和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孙岚中信银行总行二 一一年十月北京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年度总论坛Page 2 of 39提纲流动性风险监管政策的沿革1BASEL新流动性监管指标2LCR和NSFR对商业银行的影响3银监会 “指引 ”达标工作的重点4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二元选择5流动性影响因素和管理要点6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年度总论坛Page 3 of 39监管政策沿革 始于 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促使国际、国内监管机构以及银行业重新审视流动性风险管理2008.2阐述了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在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面临的新挑战巴塞尔委员会发布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挑战2009.12

13、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建立流动性风险监管国际标准: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推出流动性风险两个新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全球定量测算、银监会确定将LCR和 NSFR作为我国的监管指标2010全球针对LCR和NSFR、杠杆率、资本定义等指标进行定量测算;银监会初步制定中国实施方案2009.9明确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体系、方法和技术要求等银监会发布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2008.9提出了融资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具体要求,是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准则银监会明确指标填报口径,商业银行开始指标试报工作2011银监

14、会明确了LCR和NSFR的填报口径;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明确观察期和达标时限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年度总论坛Page 4 of 39BASEL 的核心内容监管政策沿革资本监管改革动态拨备率新流动性监管指标杠杆率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年度总论坛Page 5 of 39提纲BASEL新流动性监管指标2流动性风险监管政策的沿革1LCR和NSFR对商业银行的影响3银监会 “指引 ”达标工作的重点4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二元选择5流动性影响因素和管理要点6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年度总论坛Page 6 of 39新流动性监管指标 LCR和 NSFR出台背景金融危机表明欧美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致命

15、缺陷过度依赖批发融资9批发融资对价格较为敏感、缺乏稳定性9产品:同业存款、货币市场融资过度依赖资本市场融资9资本市场融资受市场状况影响大9产品:金融债、资产证券化复杂金融产品的广泛应用9定价困难,流动性差,变现困难9产品:MBS、CDO等结构性衍生产品未对表外业务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其对流动性的影响9危机时,表外业务会迅速转为表内,导致现金流出9产品:贷款承诺、显性或隐性担保LCR(流动性覆盖率)和NSFR(净稳定资金比率)相互独立、互补,旨在避免商业银行过度依赖批发融资和资本市场融资作为资金来源,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巴塞尔委员会推出LCR和NSFR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年度总论坛Page

16、 7 of 39新流动性监管指标 LCR简析 流动性覆盖率(LCR),国际上又称贝尔斯登比率 用于衡量短期内银行流动性状况 目标是确保银行拥有合理的可变现且优质的流动 性资产储备,以在流动性严重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其30天期限 内的流动性需求,提高银行应对短期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从现金流量表角度出发 时间范围:30日内 压力情景:银行内生冲击与市场冲击合并,包括 银行评价下降;存款流失;无担保批发融资(如同业拆入)流失;担保融资(如回购 )缩减;追加抵押品;市场波动性增加;已承诺尚未提取的信用及流动性便利被提取等流动性资产市场价值流动性资产储备 = 折扣系数LCR= 30日内现金流

17、出 = 现金流出项目流失率未来30日内资金净流出量 = 30日内现金流入 = 现金流入项目折扣率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年度总论坛Page 8 of 39新流动性监管指标 NSFR简析 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国际上又称北岩银行比率 用于衡量中长期内银行可供使用的稳定资 金来源能否支持其资产业务发展 目的是鼓励银行增加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确保银 行在持续处于自身压力状态、且投资者和客户都意识到的情景下,银行仍然有稳定的资 金支持其持续经营和生存1年以上,提高商业银行中长期持续均衡发展的能力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出发 时间范围:1年; 压力情景:银行受到内生冲击且投资者和客户都 已意识到,包括因信用

18、风险、市场风险或操作风险暴露所造成的清偿能力或盈利能力大 幅下降;被任何一家信誉度高的、公允的评级公司调低了债务评级、主体评级;某一事 件使人们对银行的声誉或信用产生怀疑等可用的稳定资金 = 负债和资本可用稳定资金系数NSFR=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 = 资产和表外项目所需稳定资金系数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年度总论坛Page 9 of 39新流动性监管指标 LCR和 NSFR指标达标要求银监会引入LCR和NSFR作为监管指标的步伐明显快于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定量测算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大、中型商业银 行LCR和NSFR达标压力不大各方应加快研究、论证LCR和N SFR指标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影响

19、2011.1.1 2012.1.1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实施新流动性监管指标,进入观察期2018.1.1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全球银行实施NSFR2013年底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LCR达标,达标标准定为100%2015.1.1巴塞尔委员会要求全球银行实施LCR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试报新指标2016年底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NSFR达标,达标标准定为100%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年度总论坛Page 10 of 39LCR指标系数概览类别 主要产品类别 系数1.流动性资产1.1优质流动性资产 主权、准主权级债券 100%1.2附加流动性资产 评级较好的公司债券 85%2.净资金流出2.1 无担保批发资金流出2.1.1

20、无担保批发资金流出零售存款、中小企业存款 零售、中小企业存款 10%2.1.2无担保批发资金流出非中小企业对公存款 非中小企业对公存款 25%2.1.3无担保批发资金流出与本行有清算、托管、现金管理业务关系的金融机构存款 第三方托管客户保证 25%2.1.4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一般金融机构存款 100%2.1.5其它无担保批发资金流出 银行发行的债券 100%2.2 担保资金流出2.2.1从央行融资或以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为担保的批发资金流出 0%2.2.2以附加流动性资产储备为担保的批发资金流出 债券正回购 15%2.2.3以国内主权、央行、公营部门为交易对手,且抵押品不包括在流动性资产中的担保

21、融资交易 票据回购等 25%2.2.4交易对手不为国内主权、央行、公营部门的,且抵押品不包括在流动性资产中的担保融资交易 票据回购等 100%2.3 附加要求2.3.1短期融资交易、衍生品和其他合同因信用评价下调三个等级以上(含)所需增加的抵押品 衍生产品 100%2.3.2衍生品价值变化或抵押品估值潜在变化所引起的流动性补充需求 衍生产品 0100%2.3.3结构性融资工具等其他金融载体、与结构性资产投资工具等其他金融载体相关且由于内嵌期权银行可能需购回的资产 衍生产品 100%2.3.4对非金融机构(不含中小企业)已承诺未动用的信用便利,对主权国家、央行以及其他机构已承诺未动用的信用便利

22、贷款承诺 10%2.3.5对非金融机构(不含中小企业)已承诺未动用的流动性用便利,对主权国家、央行以及其他机构已承诺未动用的流动性便利 100%2.3.6对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已承诺未动用的流动性用便利和信用便利 贷款承诺 5%2.3.7对金融机构已承诺未动用的流动性用便利和信用便利 贷款承诺 100%2.4 其他现金流出2.4.1保函、信用证、其他贸易融资工具等 保函、信用证等 3%2.4.2他所有没有包含在以上类别中的本金、利息、衍生品类应付账款等其他资金流出 存款利息支出等 100%2.5 现金流入2.5.1零售客户贷款、中小企业贷款、非中小企业贷款、其它实体贷款 贷款 50%2.5.2金

23、融机构贷款 拆放同业 100%2.5.3资产支持商票、管道、结构性投资工具和其他类似工具相关的协议性现金流 衍生产品 100%2.5.4对本机构承诺的、未动用的信用和流动性便利 0%2.5.5存放同业 -有托管、清算、现金管理业务关系 存放同业 0%2.5.6其他存放同业 存放同业 100%2.5.7其他无担保现金流入 100%2.5.8买入返售现金流入 买入返售资产 100%vx-661-datasheet-medchemexpress.pd鎂撅薜鱤眀愀氀爀礀挀椀渀牁蜃薓鱤撅膜walryci鎂撅薜鱤N眀愀氀爀礀挀椀渀戀搀愀琀愀猀栀攀攀琀洀攀搀挀栀攀洀攀砀瀀爀攀猀猀瀀搀昀牁舃薓檅臛一way-1

24、51932-datasheet-medchemexpress.pd鎂檅藜N眀愀礀搀愀琀愀猀栀攀攀琀洀攀搀挀栀攀洀攀砀瀀爀攀猀猀瀀搀昀牁舃薓檅臝一way-362450-datasheet-medchemexpress.pdf1 附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9 号 金融工具 :减值 征求意见稿简介 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发布该征求意见稿的背景 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已发生信用损失减值模型( “已发生损失模型 ”)将信用损失延迟到损失事件发生时确认,金融危机中,由于贷款和其他金融工具的信用损失延迟确认,业内普遍认为这是现行会计准则的不足。金融危机咨询小组建议开发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替代模型

25、,使其采用的信息更具前瞻性 1。现行会计准则包含多种减值模型,带来的复杂性也被认为是额外的不足之处。 本征求意见稿主要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有 用的信息,以理解有关金融资产和信贷承诺的预期信用损失。本征求意见稿建议的模型提供了有关预期信用损失及对信用损失预期变化的信息,而且也要求采用更多合理及可支持的信息来确定预期信用损失。针对现行实务的复杂性,本征求意见稿要求对所有金融工具采用相同的减值模型。 该征求意见稿是 IASB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 39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整体项目的一部分,并且最终将被加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9 号 金融工具,以对减值进行会计处理。 二、受本征求意见稿修订影响的

26、企业 1为了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中出现的财务报告问题, IASB 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者,即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于 2008 年 10 月成立了金融危机咨询小组来考虑如何改善财务报告以增强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 2 持有金融资产和信贷承诺的企业将会受到影响。本征求意 见稿适用的金融工具如下: 1.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强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 2. 应收账款及应收租赁款; 3. 其他面临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如: (1) 某些贷款承诺;及 (2) 某些财务担保合同。 三、本征求意见稿中的主要建议 本征求意见稿中的主要建议要求企业于资产负债表日

27、对金融资产和信贷承诺按照现行估计的未来现金流量不足确认其预期信用损失,并确认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或信贷承诺拨备。本征求意见稿不再要求企业以识别信用损失事件为确认信用损失的前提。此外,企业评估信用风险和确认预期信用损失时必须考虑的信息 将更加广泛。尤其是企业无须投入过多的成本和努力来搜集据以估计预期信用损失的相关信息,主要包含: 1. 历史信息,例如类似金融工具的历史经验损失数据; 2. 现行状况;及 3. 影响金融工具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收回的合理及可支持的预测。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 产是在 IASB 在 2012 年 4 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9 号 金

28、融工具的有限修订:分类和计量(“分类和计量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新的分类。 3 对预期信用损失的估计总是反映信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当然隐含着信用损失不会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本征求意见稿将禁止仅仅依赖最可能发生结果(即,统计模型)来估计预期信用损失。 本征求意见稿提供了有关金融工具的信用质量变化的信息。特别是本征求意见稿需要企业区分: 1. 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低信用风险(如 “投资级别 ”)或初始确认后信用质量没有显著恶化的金融工具,确认 12 个月预期信用损失; 2. 初始确认后信用质量显著恶化的金融工具 (除非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低信用风险 ),确认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 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

29、是考虑金融工具在生命周期中任何一个时点上的可能违约所导致合同现金流量预期不足的部分。 12 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是只考虑未来 12 个月中的可能违约所导致合同现金流量预期不足的部分。除下文所述的简化减值模型,企业需要对所有金融工具(包括分类和计量征求意见稿中强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按照上述原则 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IASB 预期,企业可以使用其现有的风险管理系统作为基础来实施本征求意见稿(包含评估是否需要按照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以及如何计提预期信用损失)。然而,企业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将历史经验损失调整为预期的信用损失,并评估信用质量恶

30、化的程度。 四、预期损失模型三阶段 4 本征求意见稿对最终违约的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恶化的一般模式分为三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确认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计算及列报金融资产的利息收入。 1. 第一阶段 :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低信用风险或初始确认后信用质量没有 显著恶化的金融工具。对该等金融工具,按照 12 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确认减值准备,并根据资产的账面总额(即,不扣减预期信用损失)来计算利息收入。 2. 第二阶段 :初始确认后信用质量显著恶化但没有客观减值迹象的金融工具(除非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低信用风险)。对该等金融工具,按照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确认减值准备,但仍按该资产的账面总额计算利

31、息收入。 3. 第三阶段 :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客观减值迹象的金融资产。对该等金融资产,按照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确认减值准备,并按该资产的账面净额(即,扣减预期信用损失)计算利息收 入。 五、现行准则与本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差异 对于本征求意见稿适用的各种金融工具,现行准则采用不同的减值模型。现行准则通常需要在存在客观减值迹象或损失发生时( “确认门槛 ”)确认信用损失。确认门槛被认为已经造成信用损失的延迟确认。本征求意见稿建议取消该门槛,相反,企业总是需要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并且于预期信用损失发生变化时更新预期信用损失。 此外,当按现行准则确认信用损失时,企业可以只考虑由历史事件及当前状况导致

32、的信用损失,未来可能导致信用发生损失事件的影5 响则不应予以考虑。本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在对信用损失估计时考 虑更广泛的信息。具体来说,本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综合考虑历史信息(包含类似金融工具信用损失历史经验数据)、目前状况及影响预期现金流量收回的合理及可支持的预测,来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因此,企业需要考虑与借款人相关的定量和定性因素,包含企业目前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企业也应考虑整体经济状况,并评估目前经济在经济周期中的位置及预期发展方向。 六、简化减值模型 IASB 注意到,对于应收账款及应收租赁款,花费努力决定是否确认 12 个月或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可能并不合理。因此, IASB 建议,在一般

33、情况下,对 “短期的 ”应收账款 3,企业应始终按照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确认减值准备。对于 “长期 ”应收账款及应收租赁款 4,本征求意见稿将允许企业作为会计政策选择,始终按照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确认减值准备。由于消除了需要企业考虑该等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信用质量是否显著恶化,所以该征求意见稿简化了对该模型的应用。 七、本征求意见稿中的主要建议与 IASB 之前建议的差异 IASB 之前对预期损失模型发布过两份征求文件:于 2009 年 11月发布的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 “2009征求意见稿 ”),及于 2011 年 1 月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联合发布的补充

34、文件金融工具:减值准备( “补充文件 ”)。在所3特别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第 18 号 收入规范的交易产生的没有重要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 4特别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第 18 号 收入规范的交易产生的有重要融资成分的应收账款。 6 有文件中,用于估计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是一致的,并已载于本征求意见稿。此外,在所有文件中, IASB 提出企业应自金融工具初始确认起确认预期信用损失。损失确认不再依赖于信用损失事件的发生。然而,对于预期信用损失的确认方式,不同文件给出了不同的方法。 本项目自始至终, IASB 注意到无论是企业发放或购入的金融资产,最初预期的信用损失都会包含在金融资产的定价中。因此, IASB认

35、为,理想化的处理方法是将发放或购入金融资产时的预期信用损失体现在金融资产 的收益率中,而将上述定价中未包含的预期信用损失的后续变化确认为经济利得或损失。因此, IASB 已力求反映该最初估计的信用损失和定价之间的关系,所以,认为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按照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确认首日信用损失是不符合贷款的经济实质的。 2009 征求意见稿原本应能达成以上目标。 2009 征求意见稿对摊余成本提出一种旨在协调减值与实际利率两者之间关系的计量方法,要求按照最初预期的信用损失调整实际利率(即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始终等于按照信用风险调整后的实际利率计算的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并且将因预期未来现金流量 变

36、化产生的账面金额变动立即计入当期损益。然而,企业对于在实务中应用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存在顾虑。 由于对应用 2009 征求意见稿在实务可操作性的顾虑,及响应与FASB 趋同的要求, IASB 和 FASB 联合发布了补充文件。补充文件要求企业区分金融资产在 “好账 ”或 “坏账 ”归属来确认预期信用损失7 准备。对于坏账中的金融资产,企业确认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而好账中的金融资产按照以下两者孰高确认减值准备: 1. 可预见时间段的预期信用损失;和 2. 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按时间比例确认的金额 5。 如本征求意见稿中的建议一样,补充文件导致利息收 入与预期信用损失分离,所以实际利率并不会因为预期

37、信用损失而进行调整。 在补充文件和目前的建议中, IASB 寻求与 2009 征求意见稿近似的结果,以反映金融资产定价和预期信用损失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寻求克服实务操作中的挑战。 IASB 建议对某些资产确认全额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而对其他资产确认一部分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 八、本征求意见稿中建议的生效日 如所有的项目, IASB 只有再三论证后才会确定生效日期。所以在确定合适的时间时,将考虑对此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必要的实施期限问题的回复。 九、本建议与 FASB 建议的预期信 用损失不同之处 如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样,现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使用已发生损失减值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初始确认门槛。

38、此外,在现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企业对信用损失的计量如现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一样,通常只考虑历史信息及当前状况以计量减值。 5按时间比例确认的方法及条款在补充文件中已详述。 8 双方一直在努力基于预期信用损失开发出更具前瞻性的减值模型。发布补充文件后,双方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本征求意见稿中建议的基础。 2012 年 7 月, FASB 决定重新审视其对于先前模型的初步决定,并决定开发一种新的预期损失模型,该模型不因金融工具于初始确认后信用质量是否恶化而区别对待 。 FASB 提出的 “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其预期信用损失的确认与 IASB 在本征求意见稿中的 “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 ”一致。

39、 IASB 在本征求意见稿中还建议对某些金融工具采用 12 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 两种模型对于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的确认的时点要求也不同。然而,他们拥有共同的特征,即这两种模型都要求对所有金融工具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并且要求在估计预期信用损失时使用相同的信息。此外,对于初始确认后信用质量显著恶化的金融工具,两种模型确认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应当相同。 本征求意见稿与 FASB“当 前预期信用损失 ”征求意见稿的征询意见期间重合。有关各方可以比较这两种模型。本征求意见稿也包含了与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有关的问题(参见问题一、 2 和问题二、 3)。有关各方可以同时针对本征求意见

40、稿及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向IASB 提供反馈意见。 IASB 和 FASB 计划在征求意见结束后一起讨论所收到的反馈意见。这将为双方提供很好的机会来考虑对方收到的意见,以及是否可能使两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更为贴近。 9 十、本征求意见稿的内容 IASB 建议: 1. 澄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9 号 金融工具下需要核算预期信用损失的金融工具; 2. 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的一般减值模型; 3. 应收账款及应收租赁款的简化减值模型; 4. 初始确认时信用受损资产的计量;及 5. 与以上内容相关的列报及披露规定。 十一、意见征询 IASB 征集对本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尤其是关于以下问题的意见

41、。反馈意见应当: 1. 回答了所述的问题; 2. 指出相关的具体段落; 3. 包含清晰的理由; 4. 如有,包含 IASB 应当考虑的备选方法。 回复者不需要就所有的问题发表意见,并且被鼓励对任何额外事项发表意见。然而, IASB 不要求对本征求意见稿中未涉及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7 号 金融工具披露、国际 财务报告准则第 9号 金融工具或国际会计准则第 39 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内容提供意见。此外,对于 IASB 在之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已得出结论的下列问题,本征求意见稿也不要求反馈意见: 1. 摊余成本及账面总额的计量; 10 2. 金融资产核销;及 3. 按照预计净现值确认预期信用损失。

42、 反馈意见应当以书面形式在 2013 年 7 月 5 日之前提交。 (一)预期损失模型的目标 对于 2009 征求意见稿和补充文件,许多回复者一致认为,新的减值方法应基于预期信用损失并更具前瞻性。 IASB 认为, 2009 年征求意见稿中的建议最能如实反映预期信用损 失。这些建议反映了金融资产定价与初始确认时预期信用损失之间的经济联系,并要求在初始确认后立即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变化的影响。 IASB 在补充文件及本征求意见稿中简化了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以克服 2009 征求意见稿实务操作上的挑战。补充文件及本征求意见稿同样也反映了金融工具定价和其初始信用质量之间的联系,以及要求确认减值准备或拨

43、备以反映信用质量变化的影响。减值准备或拨备等于: 1. 初始确认后预期信用损失的部分金额;及 2. 金融工具信贷质量显著恶化后的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 如 2009 征求意见稿一样,本征求意见 稿也提出,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预期信用损失将根据更新的信息进行重新计量。 IASB 认为,初始确认时确认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不能如实反映金融工具的经济实质。同样,只在损失事件发生时才确认预期信用损失会导致经济损失延迟确认。 层共同制定提高客户银行交易整体操作体验的战略。对分行人员进行了解客户需求的培训,与客户建立巩固的关系,将简单的交易转变为推动产品销售。结合我们的“客户洞察”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可帮

44、助银行人员全面了解客户,在掌握可行性信息的基础上开展交叉销售。从分行布局、数字化机制、流程优化,直至结构评估和技术实施, IBM分行转型产品可为银行人员和客户提供一致性的信息,提高双方的沟通能力。优化分行工作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IBM分行转型产品由成套服务和软件组成,可在多渠道运营环境下,使工作人员和业务流程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这种转型工具采用 IBM最新推出的分行桌面范例和丰富经验, 建立基于角色的工作场所解决方案,提高企业的产能。通过嵌入式学习和访问远程专家功能,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掌握经济有效的技术为客户提供服务。 在协同、安全和基于角色的环境下,员工可以快速获取信息,获得

45、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的支持。采用“ IBM银行分行工作场所解决方案”( IBM Workplace for Branch Banking) 可以在企业内部快速部署电子化工作环境。这套模型有助于根据分行经理、客户服务代表、出纳员和平台销售等各种分行重要角色设计、构建、实施经济高效的 B2E门户解决方案。 银行业解决方案 10 摘要 IBM分行转型解决方案包括软件、硬件及服务, 利用 IBM开放式随需应变的架构完成分行基础设施转型。 改造基础设施降低成本 银行快速开发部署新服务必须通过基础设施来实现,如为财务顾问提供支持,从而以最少的投资更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同时提高客户的整体操作体验。所需的基础设

46、施必须具备开放、灵活和可扩展的特点,并且注重降低运营成本。本解决方案包括软件、硬件及服务,利用 IBM开放式随需应变的架构完成分行基础设施转型。 IBM唯一能够为核心业务流程提供全面集成技术,实现 IT投资回报最大化。 IBM分行转型解决方案评估并重新设计银行基础设施,提供综合部署服务。 IBM还可以为网络优化、资源管理和性能测试提供支持。渠道整合可保证多协议及多网络环境下的日常运营不会发生中断。聚合网络,整合存储和服务器可降低总体运营成本。客户机管理软件将集中管理功能、安全功能和基于门户的桌面环境扩展到分行工作场所,有助于缩短实施时间、降低运营的复杂性和分行运营成本。通过瘦客户机和胖客户机部署,可以相当于浏览器模式的总体成本提供网络管理交付的应用。这种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杨浈)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