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宜章储能电站报告表(生态影响类).doc

  • 资源ID:5615861       资源大小:11.47M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宜章储能电站报告表(生态影响类).doc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 郴州福冲100MW/200MWh电池储能电站 建设单位(盖章): 郴州昇锦新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22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内容7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20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7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45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55七、结论57附表58 59 附图:附图1 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 电气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 监测点分布图附图5 线路路径方案示意图附件:附件1 环评委托书附件2 项目备案证明附件3 项目调度会议纪要附件4 可研评审意见附件5

2、 林业部门选址意见附件6 水利局选址意见附件7 交通运输局选址意见附件8 宜章分局选址意见附件9 五岭镇政府选址意见附件10 压覆矿查询证明附件11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附件12 使用林地现场查验表附件13 宜章县自然资源局选址意见附图14 勘测定界图附件15 质保单附件16 环境现状监测报告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郴州福冲100MW/200MWh电池储能电站项目代码2104-431022-04-01-546318建设单位联系人孟乐联系方式15084741186建设地点 湖南 省(自治区)郴州 市宜章县(区)五岭镇乡(街道)福冲220kv变电站旁 (具体地址)地理坐标储能站中心坐标: 11

3、25946.10E,252647.60N。线路起始点坐标:(1125942.77E,252648.88N);终点(1125939.53E,252701.07N)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五、核与辐射 161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2.48hm2/线路长度:0.71km建设性质R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R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宜章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44600环保投资(万元)260环保投资占比(%)0.58施工工期6个月是否开工建设R否是:

4、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24-2020)“B.2.1专题评价”,本报告表设置了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1. 与国家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1.1. 与国家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工程属于其中“第一类鼓励类”项目中的“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和“ 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2. 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郴州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12月23日下发文件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

5、管控的意见(郴政发202011号),对“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提出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明确了管控原则,即“保护优先,分区管控,动态管理”。(1)生态保护红线本工程不涉及当地饮用水源、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遗产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敏感区,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大气、声环境、电磁环境质量现状均能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生态环境现状良好。本项目无废气产生,不排放废水,噪声经治理后能够做到达标排放,固废可做到无害化处理。采取本环评提出的相关防治措施后,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

6、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建成运行后通过内部管理、设备选择、原辅材料的选用和管理、污染治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效地控制污染。本项目新建储能电站属于电力供应项目,储能电站可在负荷高峰期间放电,在负荷低谷期间充电,起到削峰填谷作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资源的利用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满足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储能项目,经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文件中相关条文,本项目不属于目录中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根据湖南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本项目不在的宜章县

7、负面准入清单范围内。(5)分区管控要求优先保护单元应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建设,在功能受损的优先保护单元优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管控单元应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一般管控单元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本项目位于宜章县五岭镇,根据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郴政发202011号),本项目涉及的郴州市宜章县五岭镇为一般管控单元。图 1 本项目与郴州分区管控单元位置关系图序号属性/区域管控维度管控要求4一般管控区/农村地区空间布局

8、约束(1.1)优先推进环境敏感区域、规模较大的规划布点村和新建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农药等十小企业专项清理。(1.2)严格执行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分。(1.3)协调对接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思路,统筹城乡空间发展布局,强化城乡网络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构建“大十字城镇群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六级城乡居民点体系,形成“组群引领、两带串联、多点支撑、城乡融合、全面振兴”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实现“全域郴州一盘棋”发展。污染物排放管控(2.1)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等垃圾治理。推动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大力

9、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程。(2.2)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实施化肥农药负增长行动。加强畜禽水产污染治理、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环境风险防控(3.1)禁止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矿采选、富锰渣冶炼、化工、焦化、电解锰、电镀、制革、危险废物经营等行业企业,已建成的相关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标准、规定采取措施,防止对耕地造成污染;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有关县市区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落实有关措施;优先将重度污染的牧草地集中区域纳入禁牧休牧实施范围;禁止在商住、学校、医疗、养老机构、人口密集区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周边新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有色金属矿

10、采选等行业企业。(3.2)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全面摸清遗留涉重金属固体废物堆存点、重金属污染场地、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估环境风险,依据受影响人口规模、治理难易程度、资金投入等因素,统筹安排治理资金和项目,实施一批危险废物处置、污染场地和底泥修复重点工程,优先解决环境风险较大的污染场地、河道底泥污染治理。编制土壤环境功能区划,依据土壤环境质量对耕地实行分区用途管控。对超标严重,不适宜耕种的土地调整使用功能,对轻微超标的土地实施土壤修复与治理,实施一批污染土壤修复重点项目,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本项目符合一般管控区要求。1.3. 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技术要求(HJ 1113

11、-2020)”符合性分析本项目选址选线与HJ 1113-2020相符性分析见表3。表 1 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技术要求相符性分析编号选址要求相符性分析相符性1工程选址选线应符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本项目不涉及规划环评。相符2输变电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让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确实因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无法避让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输电线路,应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线路方案进行唯一性论证,并采取无害化方式通过。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相符3变电工程在选址时应按终期规模

12、综合考虑进出线走廊规划,避免进出线进入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相符4户外变电工程及规划架空进出线选址选线时,应关注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电磁和声环境影响。本项目不涉及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相符5同一走廊内的多回输电线路,宜采取同塔多回架设、并行架设等形式,减少新开辟走廊,优化线路走廊间距,降低环境影响。本项目位于福冲变电站进出线端,线路总长约600m,未新开辟走廊,环境影响较小。相符6原则上避免在0 类声环境功能区建设变电工程

13、。本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相符7变电工程选址时,应综合考虑减少土地占用、植被砍伐和弃土弃渣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本项目用地集中紧凑,不设渣场,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相符8输电线路宜避让集中林区,以减少林木砍伐,保护生态环境。本项目输电线路未处于集中林地区域相符9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输电线路,应按照HJ 19 的要求开展生态现状调查,避让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相符二、建设内容地理位置宜章县,隶属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背倚三湘四水,面向粤港澳,古称“楚粤之孔道”,今为湖南“南大门”,对接广东省第一城,宜章位于东经11237351132029,北纬245338254153

14、之间,地处湖南省南端,南岭山脉中段,骑田岭南麓,距市人民政府驻地50公里。东靠汝城县,西接临武县,北于郴州市北湖苏仙区接壤,南与广东省乐昌市、乳源瑶族自治县、阳山县交界,东北与资兴市相连,西南与广东省连州市毗邻。本项目位于湖南省宜章县五岭镇福冲220KV变电站旁。储能站中心坐标: 1125946.10E,252647.60N。线路起始点坐标:地点(1125942.77E,252648.88N);终点(1125939.53E,252701.07N)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组成及规模1. 建设规模与内容根据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郴州福冲100MW/200MWh电池储能电站(100MW/200

15、MWh 新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设计建设100MW/200MWh 储能电站一座(含1 座110kV 升压变电站),主要包括储能系统、电气系统、采暖通风、给排水等。选址站址内用地现状为林地,站区内共设置80个1.25MW/2.5MWh集装箱式电池舱,40个PCS 交直流转换一体舱,分四个区域建设,每个区域25MW/50MWh;站址中央设置110kV升压变电站一座,储能电池舱经PCS交直流转换舱逆变升压后接入升压变电站10kV母线,10kV母线汇流后升压后通过1回110kV线路就近接入福冲220kV变电站110kV母线上。储能电站设计为无人值班站,由湖南省调和地调监控中心实现,远方监视

16、和控制储能电站构建全站基于DL/T860标准的自动化系统。根据湖南经研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宜章福冲 100MW/200MWh 电池储能电站配套线路工程可研设计说明,郴州宜章电池储能站配套线路工程含福冲宜章储能站110kV线路工程、220kV福冲变110kV间隔扩建以及相关的光纤通信工程。本方案新建路径总长度为0.71km。其中架空路径长度0.3km,电缆路径长度0.41km。回路数1回,导线采用2JL3/G1A-300/40型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电缆采用YJLW03-64/110kV-11600型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包PE外护套电力电缆。架空部分光缆采用两根24芯OPGW,电缆部分采用2根AD

17、SS。本工程架空线路长度0.3km,新建杆塔2基。其中单回路耐张塔1基,单回 路直线塔1基;耐张比例50%。福冲220kV变电位于郴州市宜章县西侧,距G107国道东侧约300m,规划110kV出线共12回,目前已出9回,间隔朝南。110kV出线间隔布置自东向西依次为:1Y(福大线)、2Y(太福线)、3Y(福瑶线)、4Y(福杨线)、5Y(福金线)、6Y(福白线)、7Y(福梅线)、8Y(福宜线),9Y(早福线)、10Y(备用)、11Y(备用)、12Y(备用)全部采用架空出线。本期福冲宜章变110kV线路占用10Y间隔出线,与9Y间隔采用已建双回路终端塔同塔出线,不涉及土建工程。最终接入系统方案以当

18、地电网的批复意见为准。本工程建设内容见表2。表 2 郴州福冲100MW/200MWh电池储能电站基本组成工程名称郴州福冲100MW/200MWh电池储能电站建设单位郴州昇锦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宜章县五岭镇福冲220KV变电站旁项目组成郴州福冲电池储能站工程主体工程项目规模福冲电池储能站工程80个1.25MW/2.5MWh集装箱式电池舱,40个PCS交直流转换一体舱配电楼:单层建筑,43.6mx20.0mx9.5m;配电楼总建筑面积为814m2主变规模:263MVA ;户内式布置无功补偿:225Mvar事故油池1座,有效容积为25m3,做防渗处理进站道路183m。配套工程送出线路工

19、程本期新建的宜章储能电站位于福冲220kV变电站南侧,本期新建配套110kV线路路径长度约0.71km,其中架空路径长度0.3km,电缆路径长度0.41km。本工程路径长度0.3km,新建杆塔2基。其中单回路耐张塔1基,单回 路直线塔1基;耐张比例50%220kV福冲变110kV间隔扩建本期福冲宜章变110kV线路占用10Y间隔出线,与9Y间隔采用已建双回路终端塔同塔出线。临时工程本项目施工生产生活区位于占地红线内,不另设;本项目挖填平衡,不设取土场、弃渣场环保工程废水储能电站为无人值班站,值守人员较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固废设置了25m3主变压器事故油池一座,容量为最大

20、主变油量100%考虑。变压器在发生事故时收集泄露的变压器油,不外排。废旧电池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储能电池更换后由厂家直接回收。站内设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国家危废转移、处置有关规定处置危废。生活垃圾经分类收集,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合理进行总平面规划布置,将主要噪声源主变压器布置在变电站中部位置。选用的低噪声设备(在设备选型上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设备,主变压器1m处声压级不高于65dB(A)、工业级储能舱空调主机1m处声压级不高于65dB(A)、轴流风机1m处声压级不高于65dB(A),各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生态环境生态保护: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避免对植被的破坏;对临时占地及时采取植树种草

21、、合理绿化,对永久性占地进行生态补偿。水土流失治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制定水土保持控制目标,采取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控制水土流失。占地面积24778.2m2总投资44600万元投产时间2022年4月2. 环保设施及措施(1)生活污水本工程储能电站为无人值班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全站值守人员较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2)固体废物变电站日常运行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值守及检修人员每次巡检时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以及废旧蓄电池及储能电池。站内配置有垃圾箱、垃圾桶等固废收集容器,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运至当地垃圾收集站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旧蓄电池均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不得

22、随意丢弃。储能电池更换后直接由厂家回收。站内设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国家危废转移、处置有关规定处置危废。本工程主变压器的油量约20t,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19)中“总事故贮油池的容量应按其接入的油量最大的一台设备确定”规定,设置事故油池1座,有效容积为25m3;主变压器下方设置有卵石层和储油坑,通过事故排油管与事故油池相连,并做好防渗措施,用于收集事故状态下事故排油。(3)生态环境根据现场踏勘以及林业部门选址意见、水土保持报告,目前场地内用地现状主要为林地。3. 主要设备清单(1)主变规模本工程容量100MW/200MWh,属于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主变压器选用

23、三相自然油循环自冷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容量2500kVA,PCS升压一体设备采用户外集装箱形式,集成布置。表 3 主变压器参数表项目参数型式三相双绕组,油浸式有载调压容量263/63MVA额定电压11581.25%/10.5kV接线组别Yn,D11阻抗电压Uk=10.5冷却方式自然油循环自冷(ONAN)套管TA高压中性点200/5A,5P30/5P30外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813mm本工程110kV主要设备采用户内GIS布置,10kV开关柜选用户内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容性无功补偿装置选用户内框架式成套设备,接地变及消弧线圈装置选用户内干式成套设备。(2)储能站电池根据工可报告,本工程选用磷

24、酸铁锂电池作为本工程的储能介质。储能站设置4台10kV干式站用变,每两个储能区域设置2台容量互为备用的干式站用变压器,型号为SCB11-1600/10,引接于升压站10kV母线,带外壳,站用变容量1600kVA。电池储能系统预制舱内部热量极大,内部设备对温度要求高,每舱设置4台工业级储能舱空调,平时运行,消除热量,满足温湿度要求,单台制冷量为12kW,空调由厂家配套提供;PCS舱每舱设置2台防爆轴流风机,单台风量为3500m3/h,风机由厂家配套提供。表 4 磷酸铁锂电池电芯主要技术参数表序号项目名称技术参数1标称容量(Ah)不小于100Ah2标称电压(V)3.2V3初始充放电能量效率92%4

25、循环性能循环次数达到4000次时,充电能量保持率不少于90%5能量密度(Wh/kg)902806功率密度(W/kg)5001000表 5 电池模块主要技术参数表序号项目名称技术参数1额定容量(Ah)200Ah2工作电压范围(V)500V-850V3初始充放电能量效率93%4电池循环寿命循环次数达到4000次时,充电电量保持率90%5能量转换效率Prcn、Prdn 条件下能量效率93%6绝缘性能1000/V(3)送出线路根据宜章福冲 100MW/200MWh 电池储能电站配套线路工程(福冲宜章储能站 110kV 线路-新建)工可报告,储能电站本期以1回110kV架空线路+地埋电缆方式接入福冲变1

26、10kV母线,线路长度约为0.71km。1)线路规模 a)路径长度:新建路径总长度为0.71km。其中架空路径长度0.3km,电缆路径长度0.41km。b)回路数:1回。c)导线:2JL3/G1A-300/40型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 d)电缆:YJLW03-64/110kV-11600型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 包PE外护套电力电缆。e)光缆:架空部分采用两根24芯OPGW,电缆部分采用2根ADSS。2)线路路径福冲宜章储能站110kV线路起于220kV福冲变10Y间隔,向南出线后上福早线双回路终端塔,左转,至黄桃基地附近后,采用电缆终端塔下地,采用电缆沟敷设,连续左转,穿过已建110kV福宜

27、线、110kV福梅线、110 kV 福白线、110kV福金线后至储能站北侧升压站进出线间隔。 3)线路说明a)本方案路径总长度约0.71km,航空直线距离为0.405km,曲折系数1.75。b)已建的220kV福冲变110kV出线较多,本期出线间隔为110kV间隔 最西侧间隔,由于走廊受限,出线段采用已建双回路终端塔出线。与已建 线路交叉段采用电缆沟敷设。最终接入系统方案以当地电网的批复意见为准。图 2 220kV福冲变110kV间隔出线情况4)主要交叉跨越表 6 主要交叉跨越统计表序号 被跨越物或迁改物 数量 备注 1 380kV电力线 2 2 110kV电力线 6 110千伏福宜线、110

28、千伏福梅线、110千伏福白线、110千伏福金线(电缆穿越)。3 乡村道路 2 电缆穿越4. 劳动定员储能变电站设计遵循“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原则,经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核实,升压站平时仅有2-3人值守,劳动定员按3人核算。总平面及现场布置1. 电气总平面布置储能电站场地东西方向长141.5 米,南北方向108 米,围墙内面积约15282平米,站区内共设置80 个1.25MW/2.5MWh 集装箱式电池舱,40个PCS 交直流转换一体舱,总容量为100MW/200MWh;110KV全户内升压站布置在储能站区南侧,东西方向长45.6 米,南北方向20 米,主变规模263MVA,储能电池舱经PCS

29、交直流转换舱逆变升压后接入升压变电站10kV 母线,10kV 母线汇流后经升压变后通过1 回110kV 线路就近接入福冲220kV 变电站110kV 母线上。进站道路从现有乡镇道路引接,引接道路需扩宽。福冲电池储能电站位于福冲220kV变电站附近,东西方向长141.5米,南北方向112.2米,围墙内面积约15876.3平米,整个场地分为6个区域,包括4个储能区域,1个升压变电站区域和1个公用设施区域;储能区域分别布置在场地的东西两侧和北侧,每个区域布置25MW/50MWh的储能电池及PCS升压一体舱设备;升压变电站布置在场地中央,采用全户内布置方式;公共区域布置在升压变电站南侧,进站道路从站区

30、南侧的福冲220kV变电站进站道路上引接。具体平面布局图见附图。2. 站区总平面布置本站为储能装置和变电站合并的储能电站,围墙尺寸141.5m108m,围墙内面积15282m2,站内升压站设配电装置楼一幢,位于站区东南部,站内设4m宽消防环道兼做主变运输道路,环绕配电装置楼,转弯半径9m;储能设备采用全预制舱布置,各预制舱成列布置在站区西、北侧,大门入口位于站区南侧中部;站区大门右侧布置水泵房与警卫室以及地下消防水池,事故油池一座。变电站大门采用2.3米高、6.0米宽电动滑移门,站区采用2.3米高大砌块实体围墙。变电站内的给排水管道及道路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主要生产建筑物的外墙距离消防环道不小

31、于5m,建筑物与事故油池间的距离也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站址进站路由福冲220kV变电站进站道路引接,进站道路长度183m,进站道路路面宽度4.0m。站内路面采用公路型道路,路面宽度4.0m,转弯半径12.0m,站内均高出场地100mm。进站道路及站内道路均采用混凝土路面,按四级厂矿道路标准设计。站区内电缆沟、上下水管、油管布置时按沿道路、建构筑物平行布置原则,从整体出发,统筹规划,在平面与竖向上相互协调,远近结合,间距合理,减少交叉。电缆沟沟深小于1m时,采用砌体结构,深度大于1m时,采用混凝土结构。过道路和围墙电缆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电缆埋管;当电缆沟一侧与路边距离小于1m时,采用混凝土结

32、构。站区空隙场地采用碎石地坪。站内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布置紧凑,工艺衔接流畅,交通运输方便。3. 竖向布置站内采用平坡式布置方式,站内场地雨水采用集中排水方式,场地设局部坡度坡向雨水口,被电缆沟分割的局部地块通过在电缆沟上设置的过水板排出积水至雨水口,方便雨水搜集。以双壁波纹排水管连通雨水口和雨水井,站内雨水汇集后就近引入市政雨水管网。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3m设计。施工方案1. 施工总工期本工程建设总工期为6个月。平均每天布置施工人员共25人。2. 施工工艺储能电站施工工序主要为场地平整、修筑围墙、构筑基础、设备安装。场地平整是将低洼处填埋,在对电站站址压实,并修建围墙,施工活动在指定的区域内进

33、行。在场地平整、围墙修筑基本完成后,进行基础工程及各类建筑物的施工,站内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视土建部分进展情况机动进入,但须保证设备的安全为前提。另外,需与土建配合的项目,如接地母线敷设等可与土建同步进行。本工程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2。图 3 本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3. 占地与土石方本项目总占地面积2.48hm2,全部为永久占地。根据现场实地调查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在储能电站范围内,不新增临时占地。本项目开挖土石方总量6.08万m3,回填土石方总量6.08万m3,无弃方,无借方。其他1. 产污环节分析储能变电站工程建设期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过程中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能产生扬

34、尘、噪声、废污水以及固体废物等影响;运行期只是进行电能电压的转变,其产生的污染影响因子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磁性噪声、生活垃圾和事故漏油风险。本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的产污环节参见图4。图 4 储能电站及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产污节点图2. 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因子如下:(1)施工噪声:施工机械产生。(2)施工扬尘:变电站场平、基础开挖、土方调运以及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3)施工废污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4)固体废物: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5)生态环境:变电站和塔基施工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等。2)运行期(

35、1)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工频即指工业频率,我国输变电工业的工作频率为50Hz,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即指以50Hz周期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变电站在运行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2)噪声储能电站内噪声主要来自变压器及其配电装置等运行会产生连续电磁性噪声,断路器、火花及电晕放电等会产生暂态的机械性和电磁性噪声,工业级储能舱空调及风机产生的机械运转噪等。因此,储能站运行期产生的噪声可能对声环境产生影响。(3)废水变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工业废水产生。本工程110kV变电站为无人值班变电站,值守人员少,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4)固体废弃物本工程中配置有垃

36、圾箱、垃圾桶等固废收集容器,生活垃圾经收集后运至当地垃圾收集站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主变蓄电池待使用寿命结束后,废旧蓄电池均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严禁随意丢弃,储能电池更换后厂家直接回收。站内设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国家危废转移、处置有关规定处置危废。(5)事故变压器油本工程的110kV主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装有变压器油,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油不外排,在事故和检修过程中的失控状态下可能造成变压器油的泄漏。工程设计有一座容量为25m3的事故油池,当变压器发生事故时,事故油经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3. 污染源强一览表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

37、放量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少量少量运行期无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少量生活污水纳入租用民房原有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废水在施工区域设置简易沉淀池运行期生活污水少量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不外排。固体废物施工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少量纳入当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弃土交由渣土部门统一清运运行期生活垃圾/站内设垃圾桶等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废弃铅酸蓄电池设置一组蓄电池组,约104节,使用年限为8-10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废旧磷酸锂电池80组,循环寿命期按冲放5000次计交由厂家回收利用,站内设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国家危废转移、处置有关规定处置危废。事故油25m3事故油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噪声施工期施

38、工机械噪声70-85 dB(A)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2类运行期等效连续A声级65-70dB(A)50dB(A)其他储能站投入运行后,将对站外环境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等影响,但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事故状态和检修时对变压器油处理不当可能因为油泄漏而造成环境风险,站内内设置有事故油池,不会对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根据现场踏勘走访调查,本工程用地现状多为荒草地,生态影响主要为植被面积及数量的减少,施工结束后,站内及周边道路均将硬化并完成植被恢复,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较小。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1.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

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规定:“根据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判断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属于达标区。如项目评价范围涉及多个行政区(县级或以上,下同),需分别评价各行政区的达标情况,若存在不达标行政区,则判定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不达标区。”本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只是电能的转换,不消耗原辅材料,项目自身不产生大气污染物。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导则中评价范围确定:三级评价项目不需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所在地位于宜章县五岭镇。本项目采用郴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2019年连续一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数据,说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

40、标情况,作为项目所在区域是否为达标区的判断依据。具体监测数据见表6。表 7 宜章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CO单位为:mg/m3)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ug/m3标准值/u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质量浓度6.86011.3达标98百分位数日平均1815012NO2年平均质量浓度15.34038.3达标98百分位数日平均288035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45.87065.4达标95百分位数日平均7515050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283580达标95百分位数日平均547572CO年平均质量浓度/达标95百分位数日平均1.2430O3年平均质量浓度/达标90百分位数8h平均1

41、14.316071.4根据上表可知,2019年宜章县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指标中SO2年均浓度、NO2年均浓度、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O3-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PM10、PM2.5年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故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达标区。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施工期废水经沉淀后回用,营运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生化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的标准,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B,可不开展区域污染源调查,故本次环评不对地表水进行监测。3.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由于本工程位于福冲2

42、20kV 变电站南侧,本次评价对拟建场界四周、架空线路、福冲变110kV间隔侧噪声进行了现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作为评价依据。(1)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2)监测单位湖南中测湘源检测有限公司(3)监测时间、监测频率、监测工况监测时间:2021年6月3日2021年6月4日监测频率:每个监测点昼、夜各监测一次(4)监测结果详细监测数据见表7。表 8 拟建项目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监测结果2021.06.032021.06.04昼间夜间昼间夜间N1储能电站北面厂界外1m47.243.647.643.8N2储能电站东面厂界外1m48.143.248.343.5N3储能电站南面厂界外1m47.

43、543.147.143.0N4储能电站西面厂界外1m48.542.948.843.3N5架空线路54.143.553.945.5N6福冲变110kV间隔侧55.244.554.745.3评价标准60506050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根据上述结果可见,拟建厂界四周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监测点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福冲变110kV间隔侧监测点位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排放限值昼间60dB(A)、夜间50dB(A)。4

44、.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根据对工程现场踏勘及调查,储能选址于福冲220kV 变电站南侧林地,工程位于林地,工程不涉及国家、省级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红线。站址周边主要为水塘、农田等,植被、树木较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站址周边主要为蛇类、青蛙等常见动物,无其他珍贵野生动物。 工程区域自然环境概况见图5。用地现状场地北侧福冲220kV 变电站图 5 本工程及周边环境现状5. 电磁环境现状评价本工程电磁环境现状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如下:序号监测点位监测结果2021.06.03工频电场(V/m)工频磁场(T)D1储能电站北场界5m处0.570.010D2储能电站东场界5m处0.550.012D3储能电站南场界5m处0.520.011D4储能电站西场界5m处0.540.012D5D5地埋线路路径处0.410.012D6D6地埋线路路径处0.460.015D7D7架空线路路径处0.390.018D8D8架空线路路径处0.370.019D9D9福冲电站出线侧0.6787


注意事项

本文(宜章储能电站报告表(生态影响类).doc)为本站会员(tike)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