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 资源ID:5639224       资源大小:1.93MB        全文页数:35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9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9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1、目录第1章漫长的远古时代1.1复习笔记1.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夏商西周的社会情况2.1复习笔记2.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春秋战国社会的变化3.1复习笔记3.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成长4.1复习笔记4.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社会的曲折发展5.1复习笔记5.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大事记第1章漫长的远古时代1.1复习笔记一、叙说1史前社会阶段(远古时代)(1)人类诞生之前时段划分 地球的形成距今46亿年以上; 最原始生物出现距今33亿年; 太古代距今33亿年25亿年; 元古代距今25亿年6亿年; 古生代、中生代距今6亿

2、年7千万年; 新生代距今7千万年到今天。地质年代分类的“代”之下有“纪”和“世”两个层次。a距今7千万年到300万年之间是地质年代新生代的第三纪,其中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五个阶段;b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从距今300万年到1万年,是原始人向现代人演化的阶段。(2)世界早期的猿类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南方古猿纤细种被认为是人类的直接祖先。 “能人”“能人”生活的时代距今200万年左右。能人在体质方面的重要特点是脑容量有较多增加。被称为“奥杜韦文化”的东非能人石器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最早阶段,说明当时的人已经开始了社会群体生活。 直立

3、人继“能人”之后的远古人类称为“直立人”。直立人的分布区域已经遍布亚洲、非洲和欧洲。在亚洲,以我国的发现最为丰富,例如元谋猿人、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和县猿人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另外,19世纪末发现的印尼的爪哇猿人也很著名。火的使用是直立人文化发展的重大突破。我国山西芮城西侯度经古地磁法鉴定距今180万年的地层中,发现有用火烧过的鹿角、马牙等物,被认为是人类用火的最早物证。 “智人”距今20万10万年之间,直立人向智人发展。19世纪50年代在德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是早期智人的代表之一。19世纪60年代末在法国克罗马农山洞发现有晚期智人的化石材料,其发展水平可以作为欧洲晚期智人的代表。2旧

4、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特征(1)旧石器时代 开始制造简单的工具,如砍砸器、石斧等。代表有奥杜韦文化、蓝田猿人、北京猿人。 开始出现了墓葬文化,代表尼安德特人。(2)新石器时代 原始农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重要的特征。 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流行、原始畜业的出现等,也具有重要影响。 金属的使用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二、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1)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大约在距今200万年至25万年之间,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年限范围,在这一时间段内我国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有: 巫山猿人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四川巫山县龙骨坡发掘出人类化石。巫山猿人距今约204201万年。

5、元谋猿人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发现了“元谋猿人”。一般认为,元谋猿人的生活时代距今约有170万年。 蓝田猿人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陕西蓝田县东的公王岭和县西北的陈家窝发现有中更新世时代的猿人化石,被称为“蓝田猿人”,距今约80万60万年。 北京猿人北京猿人遗址在北京两南的周口店龙骨山,于1921年发现,其后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多次发掘。北京猿人距今约70万年,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的有20世纪70年代末在河南南召县杏花山发现的“南召猿人”和20世纪80年代初在安徽和县龙潭涮发现的“和县猿人”,和县猿人的时代距今约28万24万年。 金牛山猿人“金牛山猿人”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

6、期,遗址在辽宁营几县西金牛山的洞穴中。金牛山猿人的时代距今28万年左右。 其他遗址除上述旧石器早期的猿人遗址外,发现的还有山西芮城匼河村、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窑村、湖北大冶石龙洞、贵州黔西观音洞、辽宁本溪庙后山、安徽巢县与水阳江两岸、陕西洛南和汉中梁山等地。(2)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生活特征 采集和狩猎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活动。 人们已经知道用火和熟食。 石器加工技术有所进步。2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1)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早期智人又称为“远古智人”,过去曾被称为“古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大约距今25万年至4万年之间。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有: 大荔人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陕西大荔发现一

7、个头骨化石,定名为“大荔人”。大荔人的时代在距今23万至18万年之间。 许家窑人“许家窑人”于1974年在山西阳高许家窑村和与其紧临的河北阳原侯家窑发现,其遗址是目前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文化遗物最为丰富、规模最大的遗址。许家窑人的时代距今10万年左右。 丁村人“丁村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山西襄汾丁村一带发现的,“丁村人”距今约20万年。 马坝人和长阳人“马坝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广东曲江马坝狮头峰的岩洞中发现,距今约1312万年。“长阳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湖北长阳下钟家湾龙洞发现,距今约19.5万年。(2)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生活特征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化石和文化遗存

8、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不少发现。其所代表的旧石器中期文化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该时期人类的体质处在明显演进的阶段,因而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石器制造技术的明显提高、石眯的涌现以及许多遗址中所发现的大量凶猛动物遗骸,都表明这个时期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进步。3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晚期智人又称现代智人,过去曾被称为“新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距今4万年至1万年。我国境内,从北疆到南陲,从喜马拉雅山到台湾,许多地方都有晚期智人化石或文化遗存发现,地点数以百计。(1)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柳江人“柳江人”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广西柳江通天岩的岩洞中发现的。柳江人应当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较早阶段的智人。 资阳人“

9、资阳人”是20世纪50年代初在四川资阳黄鳝溪发现的。 左镇人“左镇人”是20世纪70年代初在台湾台南县左镇乡的菜寮溪发现的。 保山人“保山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云南保山塘子沟发现的。 河套人20世纪20年代初期在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发现一枚幼童门齿化石被称为“河套人”。河套人的时代在距今5万年至35000年之间。 峙峪人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山西朔县峙峪发掘出人类化石,称为“峙峪人”。“峙峪人”大约距今28000年左右。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是晚期智人的代表,1930年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距今约18000年。(2)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活的特征 这个时期的人们不

10、仅继续使用传统的打制技术来制造石器,而且较广泛地采用了磨制和钻孔、挖孔的技术。 劳动技术的进步、生产活动的发展、装饰品的出现、埋葬习俗的萌芽等方面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抽象思维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这些都预示着远古人类的蒙昧期行将结束,新的时代即将来临。三、新石器时代时代的文化1新石器时代的界定(1)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的时间,到距今4000年左右结束。在这个时间段中,我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新石器时代。(2)陶器制造的开始、农业的出现、居民村落的普及、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是这个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识。(3)按照时间顺序,新石器时代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阶段以裴李岗

11、文化、磁山文化为代表,形成于距今1O0007000年之间。 中期阶段以仰韶文化为代表,形成于距今70005000年之间。 晚期阶段以龙山文化为代表,形成于距今50004000年之间。2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区域(1)裴李岗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位于黄河中游的最著名的是“裴李岗文化”。“裴李岗类型”当中,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是19831987年发掘的贾湖遗址。该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村。(2)磁山文化分布在今冀南、冀中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磁山文化。在磁山文化中发现的猪、狗、牛、鸡等家禽骨骼说明其饲养业有了很早的发展。其中粟和家鸡的发现为目前世界上所知年代最早的。(3)北辛文化在裴李岗文化

12、以东与裴李岗文化相互影响的是“北辛文化”。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山东滕县北辛村发现,北辛文化的时代在距今73006100年之间,分布在山东的中、南部和江苏的淮北地区,是后来大汶口文化的主要来源。(4)老官台文化位于黄河上游泾渭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老官台文化”。这个文化最早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陕西华县老官台,可以分为早、晚两期。在“老官台文化”中发现了黄河流域最早的彩陶。(5)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村,其年代距今7500年左右,出土的玉器有玦、管、凿等,是迄今国内所知最早的真玉器。除上述陈述的北方文化之外,在长江中游时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有玉

13、蟾岩遗址、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等。3仰韶文化时期的北方与南方(1)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最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它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和仰韶文化约略同时的主要有北方的红山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黄淮流域的更多各类考试资料 v:344647 公众号:顺通考试资料 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东南一带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等。 仰韶文化是在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等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广泛分布的仰韶文化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半坡类型”因西安半坡村遗址而得名。这个类型著名的遗址除了西安半坡外,还有临潼姜寨

14、。姜寨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面积约5万平方米。经考占发掘,揭露面积17084平方米,是迄今中国史前聚落遗址中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2)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是彩陶和细石器共存的一种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其陶器纹饰以横“之”字形纹和直线划纹最富特征。(3)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位于甘肃临洮马家窑,马家窑文化制陶业比较发达。陶器多饰以图案化了的鸟纹,彩陶的大量生产也是其显著特点。(4)卡若遗址在澜沧江上游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是卡若遗址。卡若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卡若村。卡若遗址文化特征为红烧土和石墙房屋,分圜底或半地穴和地面两种类型。生产工具大多为大型打制石器,同时也有细石器

15、和磨制石器。(5)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区域在仰韶文化以东,得名于山东泰安和宁阳交界处的大汶口遗址。其早期陶器均手制,烧制火候不高,多为红陶;中期以后,灰陶、黑陶增加;到了晚期则采用轮制技术生产大件器物。大汶口文化的时代在距今6300至4600年之间,延续近1700年之久,其后发展成为山东龙山文化。(6)大溪文化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川东、湖北的长江两岸,以及湘北的洞庭湖周围,得名于四川巫山大溪遗址。(7)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得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其区域在浙江宁绍平原东部地区。河姆渡遗址有多种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等野生动物遗骨,说明渔猎和捕捞是当时重要的生产活动。木构建筑以栽桩架板的干阑

16、式房屋最有特色,也有一部分是栽桩式地面建筑,这些都适应了南方地区自然条件的需要。4龙山文化时期文化区域的扩大(1)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市龙山镇的城子崖而得名,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有影响的典型文化。考古资料表明,龙山文化已经遍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区域。广大范围的龙山文化可以划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三个大的部分。 山东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陶器制作普遍采用快轮,造型规整,器壁薄而均匀,技术精良,特别是漆黑光亮、薄如蛋壳的泥质黑陶更独具特色。当时制玉工艺已经专业化,能生产出精美的玉质礼器。 河南龙山文化从仰韶文化发展而来的

17、河南龙山文化分布较广,可以划分为五个地区性的类型:a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流域的“王湾类型”。b分布在豫北、冀南和鲁西的“后岗类型”,其陶器多饰以绳纹,邯郸涧沟遗址发现有丛葬坑。c豫东和皖两北的“王油坊类型”,方格纹为其陶器的主要纹饰。d豫晋陕交界处的“三里桥类型”,陶器纹饰以绳纹为主。e豫西南丹江流域的“下王岗类型”,其陶器以灰陶、黑陶较多。 陕西龙山文化以渭水流域为主并遍布陕北、陕南许多地区的陕西龙山文化一般分为早晚两期。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些红陶,器形和纹饰多有与其以东的河南龙山文化、以西的齐家文化相似之处,反映了这几个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有内室和外室。在外室,正对斜坡出

18、口处常有炊爨或保存火种的壁龛;在内室,有储藏粮食的袋形窖穴。(2)良渚文化分布在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是承继崧泽文化发展形成的,其时代在距今5000至4000年之间。良渚文化出土了大量玉器。此外,良渚文化中的稻作农业、竹木制作、养蚕、丝织、麻织等也都很有特色。(3)石峡文化石峡文化是岭南地区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得名于广东曲江石峡遗址,其时代在距今5000至4000年之间。石峡文化发现大量石制工具和作为武器的石钺和石镞,特别是薄体利刃的长身亚腰式及双肩式的石钺更具特色。其遗址还发现有琮、瑗、璧等贵重玉器。其陶器盛行三足器、圈足器和圜底器。5新石器时代的社会面貌(1)经济的发展 适应不同的自

19、然环境,南方与北方的农业发展在新石器时代即显露出地域差别。北方地区以粟为主,南方地区以稻作农业为主。 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除了石器以外,还有骨器、木器、陶器等多种,许多工具采用复合形式。 家畜饲养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即已出现,渔猎在经济中依然有重要地位。 制陶业是当时手工业的大宗。仰韶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黑陶无论器物造型、彩绘纹饰,或是快轮制作、掌握烧制火候,都达到较高水平。 烧窑技术的发展表明当时已经具备了炼铜的条件。冶铜业发展最为突出的是齐家文化。精细手工业的最突出成就表现在玉器制造和牙雕、骨雕技术的发展上。(2)社会组织的演变 新石器时代是氏族组织高度发展的时期。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条件下,氏

20、族组织的规模不会太大,氏族成员之间往往比较平等。 对偶家庭范畴的小家庭已经是氏族组织的基本细胞。原始时代往往由几个氏族组成胞族,若干胞族组成部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内部的家族势力逐渐强大,慢慢变成氏族内部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层级。 新石器时代的氏族内部的母系或父系只是区别世系、辈分的依据,而不是两个必然的先后承继的社会发展阶段。母系并不等于女权。当时社会上受到尊重的人物有氏族或部落首领、巫师、英雄等,而这些人物往往以男性居多。(3)文化观念与原始艺术 用彩绘、雕塑、刻画等手段创造出生动而占卜的动物和植物形象,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色之一。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作品常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时的

21、人们往往以喜悦、乐观的情绪去观察世界,尽管物质生活匮乏,但精神状态却积极向上。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有不少关于女阴崇拜、男根崇拜、男女同体等方面的观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时的人们普遍关切人类自身繁衍的问题,各种生育崇拜都是对于这个问题思索的结果。(4)原始宗教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萌芽的原始宗教在新石器时代有了较快的发展。原始宗教观念存在着大量的落后、闭塞、愚昧的成分,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对于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迈向野蛮时代的进程来说,原始宗教也有一定的历史进步的因素。 新石器时代的祭祀场所多建筑在山顶上,是因为当是人们认为这里距“天国”比较近。 占卜习俗是当时

22、人们对于自然与社会进行探索的一种特殊方式。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都发现有占卜用的甲骨。 新石器时代的迷信与科学常混杂一起而难以区分,在原始的宗教观念中往往有某些积极成分。如果说当时的占卜有表现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思考的一面,那么原始巫术则多少含有人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斗争的积极意义。四、 古代文明的曙光1贫富分化与阶级的萌芽(1)在基本平等的情况下,氏族首领凭借其权力往往拥有较多的物质财富,扩大私有财产的范围,成为氏族的权贵。(2)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社会地位悬殊,说明阶级已经萌芽。历史上的阶级萌芽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新石器时代后期男女合葬的情况正是阶级萌芽的反映。2社会观念的变革

23、(1)新石器时代前期,人们在自然界面前的自由程度还很低,所以在社会观念中缺乏对于崇高和力量的赞美。当时人们喜爱和自己亲近的动物、植物,并用各种手法去表现它们。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在粗犷而可怖的自然现象面前不再只是迷惘和叹息,而是试图了解它、征服它。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人物,便能受到尊崇。夸父追日、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坚强意志的传说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2)关于战争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在新石器时代前期为了复仇而进行的械斗和杀伐也存在,但毕竟数量不多、影响不大。可是在后期,为满足氏族贵族的贪欲和权势欲而发动的战争却日益频繁。由于战

24、争的需要,武器制造也愈益精良。石峡文化的石钺和石镞,齐家文化的铜刀、铜匕和铜斧,都是典型的杀伤武器。(3)最初的城市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近年在湖南澧县车溪乡发现有属于屈家岭文化中期的城址。城市不仅为国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而且使人们的眼光从本氏族投向更大的范围。五、我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古史传说之概述在没有文字记载出现的时候,历史是人们以口耳相传的方法来保存与流传的。这些内容后来被文字记录下来,便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我们虽然很难把这些传说和考古资料一一印证,从而构成一个严密的可信的古史系统,但是透过这些传说却可以看出我国原始时代的大概的社会面貌。2关于远古时

25、代的朦胧记忆在黄帝和炎帝之前,据传说有名的领袖有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烈山氏、伏羲氏和女娲。3黄帝和炎帝 按照国语晋语的说法,黄、炎两族是从由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蠕氏繁衍而来。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 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斗争,黄帝族曾经“北逐荤粥”,炎帝族和原居于鲁、豫一带的蚩尤族发生激烈冲突,并被蚩尤族打败。黄帝族应炎帝族的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黄帝族打败蚩尤以后

26、,和太昊、少昊两族修好关系,在中原地区扩大了影响,但炎帝却图谋与之争夺在各个部落间的主导地位,双方在阪泉进行了三次战争,炎帝战败。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4颛顼和帝喾(1)颛顼 在黄帝族所繁衍的众多子族中,颛顼与帝喾是时代较早的最著名的两支。颛顼又称高阳氏,帝喾又称高辛氏。颛顼和帝喾曾经对社会上的一些制度进行改革。 相传颛顼“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洁诚以祭祀”。那个时代的宗教正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颛顼顺应了这种形势,“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改变了以前“家为巫史”人人都能与神灵交往的局面,使宗教祭祀专业化。颛顼的这些改革后来被称为“绝地天通”。颛顼的改革是当时社会结构

27、发生变化的反映。(2)帝喾帝喾继续了颛顼的作为,将祭祀与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结合起来。颛顼和帝喾曾经与共工族有过激烈斗争。5唐尧和虞舜(1)尧 尧,名放勋,号陶唐,所以又称唐尧,是帝喾以后的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的时期,自然灾害严重,社会也不安定,尧采取措施进行各种斗争,使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更加巩固,取得很大成功,尧也因此受到广泛的爱戴。 尧的时期开始实行掸让制度。尧在年老的时候,让“四岳”推荐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舜。尧便采取各种办法对舜进行考验和培养,证明舜确实合格以后就把权力让给他。此后二十多年,尧去世。舜正式继位以前,曾把权力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避居于南河之南。然而天下诸侯和民众却不

28、信任丹朱,而拥戴舜。在这种情况下,舜才正式继位。(2)舜 继尧而起的舜,名重华,号有虞氏,所以又称虞舜。舜继位以后,部落联盟更加发展,高辛氏和高阳氏的许多首领都听从舜的号令。 作为部落联盟首领,舜已经拥有了很大权力。当时有浑敦、穷奇、祷杌、饕餮四个凶族,尧拿他们没有办法,舜在位的时候把这四个凶族流放到边远地区,对其他一些不听命令的氏族和部落,如共工、欢兜、三苗等,舜也都加以处理,还将治水无功的鲧放逐到羽山。 舜年老的时候,将权位让给禹,又过了17年才去世。禹在正式继位以前,仿禅让故事,把权位谦让给舜子商均,自己避居十阳城,但是诸侯们依然拥戴禹,禹这才正式继位。1.2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一、

29、单项选择题1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牧文明有密切关系的是()。2013年统考真题A马家窑文化B红山文化C仰韶文化D屈家岭文化2原始农业时期,黄河流域主要种植()。A粟B高粱C水稻D玉米【解析】黄河流域迄今最早的农业遗址,属于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答案】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最有典型意义的文化,1921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和仰韶文化约略同时的主要有北方的红山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等。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及其附近地区,契丹族在此兴起,建立契丹国。【解析】A【答案】的裴李岗文化和分布在河北中南部的磁山文化,距今较有七、八千年之久。种植业已是当地居民最重要的生活资

30、料来源。出土的主要作物是粟。3国家产生前夕,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A九品中正制B禅让制C军事民主制D分封制【解析】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或帝王让位给别人的一种方式。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大的儿子启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自此,宣告原始社会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是传统上被公认的中国第一个帝王。4

31、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为距今约()年前的()。A20万30万年,蓝田人B40万50万年,丁村人C170万年,元谋人B【答案】D200万300万年,许家窑人5仰韶文化的代表器物是()。A人面纹彩陶盆B蛋壳陶高脚杯C石磨盘、磨棒D玉猪龙二、名词解释题1新石器时代兰州大学2015年研答:新石器时代是指在考古学分期中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C【答案】元谋人于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其化石只有两颗牙齿,是一位青年男性的左右上内侧门齿。根据古地磁方法的测定,元谋人的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解析】A【答案】仰

32、韶文化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以后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所发现类型相似的众多文化遗址皆以仰韶文化命名。它们的年代范围大约在距今70005000年之间,其农业、畜牧业、制陶业都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以种粟为主,畜牧业主要饲养猪、狗,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著名,其代表器物是人面纹彩陶盆。【解析】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约10000年左右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

33、,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2良渚文化答: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约53004000年。因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遗址而得名,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其主要文化特征是:陶器以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农业工具进步,已种植水稻;手工业制品精巧,有玉琮、玉璧等象征权力的贵重礼器。房屋为干阑式建筑,贫富分化现象明显发生。3山顶洞人答:山顶洞人是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中,距今约1.8万年的晚期智人的代表。化石表明山顶洞人的体质已经非常进步,脑容量和面部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脑容量达到13001500毫升,明显地代表了原始的

34、黄种人。除了打制石器之外,山顶洞人大量采用木器、骨角器,如骨针和鹿角棒等。还出现了用于装饰的钻孔石珠,说明当时的人已经具有原始的审美观念。另外,在山顶洞人遗址还发现了磨制骨针和燧石,反映出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缝纫技术和人工取火的方法。4红山文化答: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5000年左右。红山文化因1935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最初发现而得名,同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北北部、内蒙古东南部及辽宁西部。该文化出土了很多精致的玉礼器,还发现了包括祭坛和女神庙在内的大型祭祀建筑遗址,表明这里的社会分化相当早,中原文明的产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5龙山文化答:龙山文化是黄河中下游

35、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其年代大约距今约50004000年。1928年,龙山文化首次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发现,此后在黄河中下游发现了许多同类型文化遗址,又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磨制石器比仰韶文化更加精致,出现了一些新兴农具,还出土了较多的玉器,家畜种类更多,牛、羊、鸡等开始被饲养。陶器以一种黑色、陶胎极薄的“蛋壳陶”为主要特征,建筑技术也有很大提高。第2章夏商西周的社会情况2.1复习笔记一、 叙说1夏朝(1)夏朝的建立禹是夏朝的奠基者。从禹的儿子启开始,夏朝正式建立。夏朝共历四五百年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之间。(2)夏朝的灭亡夏王出自姒姓。夏朝时期有

36、几千个方国部落。夏朝时期,国家只是雏形,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夏朝与众多的方国部落之间。夏桀亡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夏朝失去了诸多方国部落的支持,从而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可以断定夏朝时期阶级矛盾已经相当严重和尖锐,但是断定夏朝主要由于奴隶所进行的阶级斗争而覆灭的结论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3)夏朝对后世的影响夏朝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商朝的统治者常以夏的覆亡为历史的鉴戒。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许多制度、礼仪、文化等对于后世都有深远影响。相传,造车、造酒等技术都是夏朝时期所发明的,并且还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对后世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有不小的作用。2商朝(1)商朝的建立继夏而起的商朝是由子姓的商族所建

37、立的。商的祖先契与舜禹的时代约略同时,可见商也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部落。商早期活动在黄河下游北方广大地区,时常进行迁徙,到了成汤时期商族活动在今冀南、豫北一带。大约在前17世纪,成汤在众多方国部落的支持下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2)商朝的王权商朝时期王权得到加强。最高君主的名称在夏代多称为“后”,到了商朝则称为“王”。相传成汤灭夏时就以自己勇武为理由,而号称“武王”。(3)商朝与夏朝的对比 当时以商为核心的方国部落联盟比较巩固。商朝成为联系众多方国部落的中心和纽带。商朝要保持其主导和核心的地位,必须由精明干练、富于经验的强有力的人物来充当商王。当这样的人物在位的时候就会“诸侯毕服”,反之,则“诸侯

38、莫朝”。 王位继承商王继位不仅有“父死子继”的情况,也有不少是“兄终弟及”。3周朝(1)周族的兴起 周的始祖弃是舜禹时代的人,曾被舜任命为后稷。 在部落首领公刘的时期,周族居于戎狄之间,公刘率族众迁徙至豳。公刘以后九传至公直父,周族又从豳迁徙到岐山下的周原。 迁到周原以后周族才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周文王的时期曾经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兴盛局面,受到多数方国部落的拥护,从而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了基础。(2)西周制度 宗法制度; 分封制度; 礼仪制度。(3)社会结构 周朝在政治上注重的是“分”,而不是“合”。 商朝注重自身力量的发展,靠自己的凝聚力形成方国部落联盟。这种结构形式可以说是内聚型的。周朝

39、比较开放的社会结构使它比夏朝和商朝具有更强的实力。 周朝比较开放的社会结构大大推动了古代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古代方国部落的闭塞状态。周朝之所以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与这点是很有关系的。4夏商周与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对比(1)与古埃及比较我国的夏、商时代正值埃及的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新王国结束后,埃及就陷入分裂局面,利比亚人占据其北方地区,努比亚人则进入其南方,致使埃及文明处于衰竭的境地。此后,埃及还曾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随着国家的覆灭,古埃及的文字也逐渐被人们遗忘,最终成了一种死文字。(2)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比较作为两河流域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与我国商朝开国

40、的时间约略相当,但它仅延续两个多世纪即告终结,于公元前1959年被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所灭。作为古巴比伦文明象征的刻有汉谟拉比王法典的玄武岩石柱也被入侵的埃及人作为战利品带回埃及古都苏撒,直到20世纪初才被发现。(3)与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文化比较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被称为哈巴拉文化,其兴盛的时期和我国夏朝约略相当,可是在前18世纪左右却被入侵的雅利安人毁灭。此后哈巴拉文化即湮没无闻,直到20世纪20年代通过考古发掘方为世人所知。(4)我国古代文明的独特性就古代文明发展水平来看,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辉煌业绩,都对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杰出贡献,然而在连续发展方面,我国的古代文明却独占鳌头。夏商西周

41、的文明不仅达到了很高水平,足可与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古国相媲美,而且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即使在西周以后文明的进程也没有中断过。这种情况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二、夏朝1夏族的兴起与大禹治水(1)夏族兴起夏族兴起的时间大约在我国古史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帝颛顼以后的时期,夏族应是颛顼部落的一个支裔。夏族活动的区域最初应当在崇及其附近地区。崇,即崇山,又称嵩山,在今豫西一带。夏族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地区是晋南一带,这很可能是夏族从豫西向晋南发展的结果。除了向晋南发展以外,夏人还从今豫西地区向东发展。据说夏后相曾经建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说明夏的势力已经达到了东部地区。(2)大禹治水鲧曾经被“四

42、岳”推荐负责治理洪水,历时9年而最终失败。据说他失败的原因是由于采取堵塞的办法,鲧被殛死于羽山,其子禹受命继承其父的职责去治理洪水。禹能够广泛联系各个部落的力量,并且改进了治水方法,所以取得很大成功。(3)由禅让到世袭禹接受舜禅让的帝位以后,在部落联盟中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他曾经以行天之罚的名义征讨三苗,还曾在涂山召集诸侯会盟,与会者很多,据说有“执玉帛者万国”参加。后来在会稽大会诸侯的时候,防风氏的首领迟到,就被禹杀戮。禹欲结束带有原始民主色彩的禅让制度,但又顾虑传统观念的深远影响,便采取十分灵活的做法,先是选择皋陶,后又荐举没有影响力的益,最后各个部落并不拥护他而拥戴启,从而完成了由禅让到

43、世袭的过程。2夏朝的建立一般认为,启是夏朝第一位君主。启和益之间一定是进行了复杂而尖锐的斗争之后,才登上王位。因为居于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的有扈氏对启所实行的家天下不满,启遂率众前往讨伐,在甘(今陕西户县南)地交战,有扈氏被剿灭。关于启的品德,说法不一,但可以反映出其品德的复杂性和当时社会观念的变迁。3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1)太康失国启死后,其子太康继位。太康只顾出猎游玩而不恤民事,使夏朝势力有所削弱,东夷势力遂乘机西进。东夷族的部落首领羿,以善射著称。太康的时期,羿率众从东方的钮迁到位于夏朝腹地的穷石(今河南洛阳市南),称有穷氏,得到夏民拥护而夺取了夏朝政权。太康失国后投奔斟寻氏。太康以后,其

44、弟中康继位为君主,中康以后,其子相继位。相逃往斟寻氏和斟灌氏,羿遂独揽夏朝人权。羿得夏政之后,恃其善射而只顾田猎,不修民事,重用寒浞,后被寒浞杀掉全家,夺取大权。寒浞子浇被封于过,另一个儿子豷被封在戈。浇率众灭掉斟灌氏,又去讨伐斟寻氏,杀掉在那里的夏后相。相妻缗正值妊娠,慌忙中急从墙中逃出,奔往母家有仍氏,在那里生下少康。(2)少康中兴少康长大,为有仍氏牧正,浇闻讯派人追杀,少康逃奔有虞氏。得有虞氏帮助,不仅有了田邑,而且有了一旅兵众。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收集夏众,设官分职,派人到浇处为间谍,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准备恢复夏朝。这时候,逃往有鬲氏的夏遗臣靡,收集斟灌氏、斟寻氏余众,和少康联合,剿灭寒

45、浞,复立少康的统治地位。少康率众灭浇于过,又命令其子杼灭豷于戈。有穷氏至此而灭亡,夏朝得以复兴。4夏朝的巩固和发展(1)夏朝的平稳发展少康以后,夏朝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大概夏朝势力在杼时已经扩展到了东海之滨。杼子槐继位以后,居住在今淮河流域和泗水流域的于夷、黄夷、风夷、白夷、赤夷、玄夷、阳夷等九个东夷部落都纳贡祝贺。槐子忙与东夷有密切关系。到忙子泄的时候由于东方已无后顾之忧,所以便有力量向西发展。泄时,西方的畎夷与夏关系密切,接受夏朝封号,表示顺服。泄子不降曾经率兵讨伐西方的九苑,以扩展夏对西方的影响。(2)发展的原因夏朝得以巩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夏为核心的方国部落联盟得到加强。相传许多部族都

46、曾接受过夏朝的任命或委派。(3)发展的表现夏朝时期,国家形态有了初步发展。不仅有了刑法、贡赋的规定,而且已经开始分官设职。5夏朝的衰落和灭亡(1)夏朝的衰落夏王不降死后,孔甲继位,夏朝开始衰落。夏与许多方国部落的关系趋于紧张。然而,当时的夏朝在诸方国部落中尚有一定影响。孔甲以后四世即履癸,名桀,又称夏桀。夏的最终灭亡跟桀时与诸方国部落的关系恶化很有关系。夏桀不但伐喜姓之国有施氏,而且还将商族首领汤囚禁于夏台。总之,夏朝末年,许多方国部落叛离桀而归顺商汤。夏桀失去了诸方国部落的支持,这是夏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夏桀对内政策也是很错误的,不仅用人失当,而且只顾自己贪图享乐,不顾民间疾苦,最终致自己于众

47、叛亲离的地步。(2)夏朝的灭亡夏朝后期,商族强大起来。大约在前16世纪时,商汤联合诸侯势力,先翦灭韦、顺、昆吾等夏的羽翼,然后进军夏朝腹地。桀仓皇应战,在有娥之墟被打败后,逃往鸣条,又大败,遂退于三。桀在惨败之后,被放逐。“奔南巢之山而死。”6关于夏代的考古学探索(1)二里头文化 遗址的发现20世纪60年代初期定名的二里头文化的发现是夏代考古的重大收获。这个类型的文化遗存最初于1953年发现于河南登封玉村,后来在豫西晋南地区陆续有所发现,其中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内涵最丰富、最典型,遂以之命名。 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及分期a据测定,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前2395年前1625年之间。一般将它分

48、为四期。考古学家对于这四期文化的归属有较大分歧。b二里头文化中以第三期的内涵最丰富,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两座宫殿遗址。在属于三期的墓葬中发现不少青铜器和玉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属于早期阶段,造型简单、器壁较薄、质朴无文,其种类有爵、戚、戈、刀等,玉器有钺、戈、璋、刀、琮、圭等,其中有制作极精的七孔玉刀和玉璋。 二里头文化的类型a以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b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2)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历史时代这个遗址的文化分为早晚两期,有的专家称它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其时代在前2400年至前1800年之间,显而易见其晚期已经跨进了夏代历史的范畴。 遗址概况陶寺遗址的1

49、000多座墓葬,大型墓占3,中型墓占114,小型墓占87以上。大型墓的随葬品多达一二百件,小型墓仅13件,而且没有任何随葬品者占多数。可见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金字塔式的层次结构。在大墓中,有许多礼器、乐器随葬,如陶龙盘、玉钺、石钺、鼓、磬等。龙盘只出土于少数大墓,一墓最多只一件,足见其珍贵。大型墓还有不少彩绘木器,木胎虽然已经腐朽,但其上的彩绘仍存,可辨别器形的有案、几、俎、匣、盘、豆等,反映了当时较高的制作水平。三、商朝1商族的起源和发展(1)起源地商族兴起的地域现在还不大清楚,大约在我国北方的辽西、冀东北一带,以后才沿太行山东侧的平原地区渐次南移。(2)商组的重要先祖 契商族的历史相当悠久

50、,较早的文献记载里常把它追溯到有娥氏。相传,有娥氏女简狄吞玄鸟卵有孕而生子,此子即商的始祖契。契的时代约略与禹同时。相传契因佐禹治水有功,而被帝舜任用为“司徒”。 相土契以后,昭明时期,商族仍居于北方地区,到相土时才有了较大范围的迁徙。相土是契以后商族的著名首领。相传他曾经训练马做运输工具,因此其活动区域颇为广泛。相土时期商族的活动范围可能从冀境扩展到了今豫北地区。 冥与王亥相土以后的商族著名首领是冥。冥之子王亥在甲骨卜辞中有十分明确的记载。殷人称他为“高祖亥”、“王亥”或“高祖王亥”,从来不单称之为亥。王亥时期的商族居于冀中和豫北一带,其北部与有易氏为邻。 “三报”与“二示”在殷人轮番祭祀先


注意事项

本文(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