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15年修订版).doc

  • 资源ID:5759156       资源大小:92.01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15年修订版).doc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表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本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5年修订版)是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必修课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的基本内容是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历史地位、指导意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教学 ,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

2、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科学理解它们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而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课程的难点是如何真正做到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使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从而使本门课程成为他们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三、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线索;两大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及其相互关系;实事求是思想路

4、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

5、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就是实事求是

6、、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一、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7、论成果的精髓阅读书目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胡锦涛:在学习报告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6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求是2008年第7期7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习时报2012年5月28日8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9日9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10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5

9、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教学重点和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的国情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近代中国

10、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包括正面的经验,特别是反面的经验。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

11、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革命领导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中国工人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是由其本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的。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革命性质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叫做新民

12、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原则的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就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

13、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

14、法宝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只能是而且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形成一整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人民战争的理论和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原

15、则。3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

16、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阅读书目1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

17、91年版。3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4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7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8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思考题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

18、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这条道路的开辟作出的巨大贡献?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其历史经验;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教学重点和难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确立社

19、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

20、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及其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阶

21、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以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基本的前提。阅读书目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毛泽东 :革命的转变和党在过渡时期的

22、总路线,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4毛泽东: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思考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

23、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过程、探索意义和经验教训;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理论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理论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重点介绍论十大关系发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重点介绍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的背景、内容和意义。三、走中国工业化道

24、路的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

25、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阅读书目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毛泽东:论苏联的谈话(节选),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4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思考题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

26、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3如何正确评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知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从而进一步深刻理解我国所处的基本国情。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27、阶段,是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过程。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明显的过程性特征。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

28、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长达百年的社会发展阶段。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必须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阅读书目1邓小平: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

29、民出版社1993年版。2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5.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

30、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知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从而进一步深刻理解我国所处的基本国情。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内涵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31、终达到共同富裕。”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

32、根本任务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三、坚持科学发展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发展战略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中国梦的提出2、中国梦的内涵3、实现中

33、国梦的路径阅读书目1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5、习近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思考题1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2为

34、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4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5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的必要性、主要内容、性质及其重大意义 ;明确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其深刻的国内

35、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改革开放30余年总的成就。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性质和理论依据。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判断改革和各方面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在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

36、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实施互利双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阅读书目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

37、竞争中掌握主动,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6习近平:关于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7、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思考题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如何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第八章 建设中

38、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了解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逐步发展的认识过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和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共产党认识“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过程 ;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节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过程。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

39、缘由;具体内涵。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生产力要素分配的内涵。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全面依法治国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3、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要求;政治体

40、制改革基本原则和目标。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阅读书目1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

41、1年版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5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6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8、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

42、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10、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11、习近平: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思考题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3、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7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了解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一国两制 ”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其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节 实

44、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二、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三、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及其实践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1、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的由来

45、和实质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产生60多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大致经历了由“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两个重要历史时期。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中国共产党人在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奋斗进程中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一国两制”构想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首先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四、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第三代领导集体、第四代领导集体和中共十八大后对两岸和平发展道路的方针。阅读书目1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


注意事项

本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015年修订版).doc)为本站会员(清凉的夏天)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