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范本.doc

  • 资源ID:5766254       资源大小:348.02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范本.doc

1、目录1、应急预案简介12、单位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综述13、应急预案的启动64、应急组织机构75、事故发现及报警 116、事故控制 127、后续事项 218、人员安全救护 229、应急装备 2510、应急预防和保障措施2611、事故报告2812、事故的新闻发布2913、应急预案实施和生效时间29附件301 应急预案简介1.1 应急预案编制目的 最大限度降低我司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中,因火灾、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发或非突发事件导致的危险废物或危险废物组分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并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抢险和救援。1.2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资源利

2、用有限公司在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处置过程中发生的下列事故灾难的防范和应对工作。1.3 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本预案需发放到我司的各个危险废物经营场所的生产班组,必须保证每个班组一册。 本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危险废物经营类别、危险废物经营场所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发生重大改变,或在执行中发现存在问题时,由生产部及时组织修订。2 单位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2.1 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基本情况见表2.1-1所示:表2.1-1 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单位名称/法人名称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 地址及邮政编码危险废物经营场所名称危险废物经营场所地址2.1.1单位空间格局 资

3、源利用有限公司的厂区布置、主要道路、疏散通道、紧急集合区分别见附件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平面布置图。2.1.2单位人员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采用三班工作制,每班8小时,全年工作300天,全年生产时间为7200小时。全体劳动定员140人,其中管理人员15名,技术人员10名,操作工人115名。2.2 危险废物及其经营设施基本情况2.2.1 所经营主要危险废物情况省耀腾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回收利用企业。一期生产富氧熔炼炉主要原料是含铜的表面处理废物、含铜废物、有色金属废渣。含铜废料主要来源于浙江、湖南、江苏和省内,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含铜的表面处理废物、含铜废物、有色金属废渣为危险废物(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4、分类,有色金属废渣原料涉及危险废物类别为HW17、 HW22、HW48、); 原料主要来自金属表面处理、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其有害成分主要是铅、铜、锌等金属。2.2.2 主要生产工艺外购铜泥、石灰以一定的比例,在拌料场进行拌料和混匀,由于铜泥中含有水,加了石灰后,铜泥中的水与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增加了铜球的硬度,若含水量仍高则加水泥固化,拌料后的原料运至制砖工序,制砖后送至铜球堆棚自然干燥。在富氧熔炼炉熔炼时,含铜原料(造好的铜球、大块阳极炉渣、废杂铜)分批次加入竖炉中,富氧熔炼炉加料平台设有加料口,焦炭、石英砂、石灰石、含铜原料在炉顶交替加入(石灰不再另行加入,已经在造球时拌入铜泥中);

5、大块阳极炉渣直接加入富氧熔炼炉中。原料、还原剂(焦炭)由料车经提升机提升至炉顶操作平台,再经手推车推至加料口,用人工将原燃料装入炉内。原料在炉内在自重作用下下行,经预热带、还原带,完成冶炼全过程。项目以以焦炭为燃料,由加料平台与原料一并加入,鼓入空气的同时吹加氧气,保持氧气浓度在28-30%左右;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焦炭反应,生成CO,用于对原料中金属的还原。竖炉熔炼温度11001200,富氧熔炼炉一般一个半小时出一次铜液,半个小时出一次渣,炉渣采用水淬方式冷却。将炉渣直接导入渣斗,运送固定位置冷却。生产的粗铜浇铸后出售;二期送阳极炉冶炼工序。经配料后的竖炉原料入炉料含铜25.1%,实际操作

6、中根据不同原料的含铜量进行配比。产品生产简要工艺流程图:石灰、铜泥配 料制砖熔剂石英砂杂铜原料砖空气焦炭富氧熔炼炉再生铜烟气(含环境集烟)水淬渣烟气经烟囱外排烟气冷却出售活性焦吸附沉降罐湍球塔布袋收尘器烟尘出售脱硫渣2.2.3 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相关设施情况主要设备详见表2.2-4。表2.2-4 主要设备清单富氧熔炼炉生产线序号名 称规 格 型 号数 量(台、套)备注1富氧熔炼炉3.4m24(3用1备)2上料行车3T-12m43制砖机组XYZT8-1534鼓风机153m3/min,9800pa45引 风 机45000m3/h,5500pa86脱硫塔1600pa27大布袋收尘器48冷却塔

7、200t/h29叉车3T4 10装载机3T 5T 2台 11除二噁英设施2 公辅工程1液氧罐50m31个2.2.4 危险区域 危险区域为原料贮存仓库、烟灰仓库、配料制砖车间、富氧熔炼炉车间、收尘车间。2.3 周边环境状况2.3.1地理位置县位于闽、浙、赣三省的边缘交界处,属市辖,浙赣铁路沿县城西北的湖丰乡边缘通过,距上烧火车站26公里,距玉山火车站30公里,该县四面八方公路畅通,陆地交通较为方便;水运上丰溪河广饶段通航木船,全程可通行木筏。2.3.2地形、地貌本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的41%,丘陵占24%,低丘岗地占35%。地势大致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和南部为仙霞岭支脉与武夷山脉东

8、段所绵亘,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以南部的铜钹山为最高,海拔1535米;中部和西部多为低岗浅丘和狭缓谷地;北部则以丘陵分布较广。2.3.3气候、气象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17.9,日极端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9.1;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22m/s,年平均降雨量1665.0mm,最大降雨量2509.6mm,最小降雨量923.7mm,年平均无霜期266天。2.3.4 水文、地质丰溪河为县城主要地表河流,属信江水系,发源于福建的仙霞岭,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县城汇入信江,县境内全长88公里,最大流量为1260m3/s,多年平均流

9、量68.3 m3/s,最小流量为0.73m3/s,最高洪水位为93.36m,最大流速为3.69m/s。土壤中性偏酸,丘陵山地以红壤、黄壤为主,低丘岗地多紫色土,沿河谷地多沙土。地下资源以煤、磷为主,其次有膨润土、珍珠岩、萤石等。县出露地层以侏罗系和白垩系为主,分布面积最广,出露地面的主要岩石为凝灰质砂石、砾岩和花岗岩、红色砂砾岩和页岩等。岩浆发育分布广泛,岩性较复杂,超基性、基性、酸性岩均有出露,但以酸性岩浆喷发侵入杂岩较为发育。形成时间上,雪峰期、燕山期均有岩浆活动。地质构造上。属信江东西向凹陷带的东部、东西向构造、华夏系(式)构造、新华夏式构造均有发育。2.3.5 厂址周边厂址周边无名胜古

10、迹、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环境敏感点,周边村庄用水均接通了自来水,为了减少生活开支,有些村民使用部分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厂址周围均为山地和工业用地,农田主要分布于厂址的南面,靠近丰溪河分布。2.3.6 敏感对象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厂区外围的村庄,主要环境敏感点详见表2.3.6-1表2.3.6-1 主要环境敏感点一览表序号敏感点方位、距厂界距火法车间规模1西山头村东北、820m910m约53户, 190人2王村东北、1120m1170m约50户, 180人3方村坞(方西组)东北偏东、950m1030m约100户, 500人4上慈坞北,730m890m约28户,120人5下慈坞西北偏北,640m86

11、0m约22户,80人6朝阳产业园公租房西、350m546m共设计1056套房,预计入住3000人左右7和尚渡村东,780m900m约100户, 450人8金家东,530m609m约50户,250人9青桥村东北,1120m1310m约40户,200人10许家南,510m604m约110户,500人11夏家西,740m930m约20户,80人12宋家西,1010m1180m约25户,100人13清湖村西南,1150m1260m约200户,850人14丰溪河南、760m/中河15厂界外1m16厂界外1km范围内3 应急预案的启动 依据危险废物意外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和从业人员的估测结果,可能发生以下

12、任一情况的,可以启动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1 设备故障导致的危险废物泄漏(1)设备故障导致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过程中有害气体泄漏。;(2)设备故障导致循环水泄漏; (3)危险废物的泄露漏不能能控制在厂区内,导致厂区外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污染。 3.2 火灾(1)火灾导致有毒烟气产生或泄漏;(2)火灾蔓延,可能导致其他区域材料起火或导致热引发的爆炸;(3)火灾蔓延至厂区外;(4)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 3.3 爆炸(1)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因产生爆炸碎片或冲击波导致安全风险;(2)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引燃厂区内其他危险废物;(3)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导致有毒材料泄漏

13、; (4)已经发生爆炸。 4 应急组织机构4.1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4.1.1 应急组织结构设置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组建“危险废物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编为综合协调组、疏散警戒组、工艺生产组、设备检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七个行动小组,各个行动小组又可以分为多个分小组,组织机构如图4-1所示。应急指挥组综合协调组疏散警戒组工艺生产组设备检修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图4-1 应急组织机构图4.1.2应急救援成员应急指挥组成员:总指挥: 副指挥: 综合协调组成员: 疏散警戒组成员: 工艺生产组成员: 设备组成员: 医疗救护组成员: 后勤保障组成员:

14、 信息联络组成员: 当公司区域发生安全事故启动应急预案时,应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领导组组长任现场总指挥(以下简称总指挥)。当总指挥不在时,由在场的指挥领导组副组长任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其次依次由综合协调组、疏散警戒组、工艺生产组、设备检修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具体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直到上一级人员到达现场后,指挥权自动向上移交,以保证应急救援工作有秩序的顺利进行。4.1.3 职责分工在发生事故时,各应急小组按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通过平时的演习、训练,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成员组成及其

15、主要职责职下: (1)应急指挥组应急指挥组由鲍斌斌担任组长,公司主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应急指挥小组主要职责如下:1) 在日常工作中,负责制订和管理应急预案,配置应急人员、应急装备,对外签订相关应急支援协议,并制定应急演习工作计划和组织应急演习等;2) 在事故发生时,负责应急指挥、调度、协调等工作,包括就是否需要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做出决策。3) 第一时间接警,启动紧急联络网,对整体行动进行指挥并保持联络,并根据事故等级,下达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同时向地方政府和上级应急处理指挥部报告; 4) 负责制定危险废物事故的应急方案并组织现场实施,做好事故处置、控制和善后工作,消除事故影响; 5)

16、落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指令;6) 当紧急情况解除后,发出解除警报的信息;7) 组织事故调查,评估事故损失情况,总结经验教训;8) 督促做好重大紧急事故的预防措施和紧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2)综合协调组1) 组织现场救援队伍, 并采取行动, 控制现场局面。2) 协调现场资源, 利用现场器材或设施进行现场应急处理。3) 负责指挥部门内在可能的情况下,将贵重物品、文件以优先顺序搬出,危险品搬到安全地带。4) 负责事故现场调查取证;调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 5) 进行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总结,协助领导小组完成事故应急预案的修改或

17、完善工作; 6) 负责编制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并将事故报告向上级部门汇报。 (3)疏散警戒组1)听到疏散信号后,指挥人员疏散;2)保证所有人(员工、参观者、承包商、其他外来人员)已经从工作区域疏散;3)疏散后负责各部门列队站,指挥各部门负责人清点人数后汇总;4)将疏散结果向指挥部报告;5)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不允许不必要人员和车辆进入,对事故现场外围区域进行保卫,建立应急救援“绿色通道”;6)外来救援组织到来时引导救援组织进入现场;7)配合医疗救护组或外来组织抢救被困伤员。(4)工艺生产组1)负责给指挥部或外来救援组织提供灾害原材料或废物类别,现场生产设备设施布局情况、工艺流程等,为指挥现场救

18、援提供必要信息;2)灾害发生后,调整设备的生产运行情况,决定是否停止生产运行;3)负责监督和指挥现场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5)设备检修组1)灾害发生时负责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紧急处理,设备抢修,切断电源和恢复供电等;2)事故消除后,尽快组织力量抢修厂内的供电、供水等重要设施,尽快恢复功能。(6)医疗救护组1)转移伤员至安全区域,并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2)必要时向指挥部申请请求外部120支援;3)护送伤员到相应医院抢救,并向指挥部随时报告伤员病情变化情况。(7)后勤保障组1) 准备应急防护用品,放置在应急物资室,并定期清理和维护;2) 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将有关应急装备、安全防护品、现场应急处置材料

19、等应急物资运送到事故现场; 3) 负责厂区内的治安警戒、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厂内交通秩序; 4) 负责厂内车辆及装备的调度。(8)信息联络组1) 承担与当地区域或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的联系工作,及时将事故发生情况及最新进展向有关部门汇报,并将上级指挥机构的命令及时向应急指挥小组汇报; 2) 编制新闻发布方案,决定新闻发布内容,负责新闻发布,接受记者采访,管理采访的中外记者;3) 收集、跟踪舆论,及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汇报、通报情况;4) 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4.2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见表4-1所示

20、。表4-1 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序号名称支持方式/能力装备水平到达时间联系人联系方式1市区环保局环境污染处理、事故调查一般快2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重伤和死亡事故的调查好一般3消防大队火灾或爆炸事故的现场处理好快4洋口派出所现场治安、刑事调查一般快5区交警交通疏散好快6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处理后现场监测一般快7市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处理后现场监测好一般8120急救中心伤员的救治好快9市环保局环境污染处理、事故调查好一般5 事故发现及报警5.1 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发现紧急状态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应当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第一发现事故的员工应当初步评估并确认事故发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险的第一人

21、群(如操作人员),立即电话通知现场应急协调人(鲍永良,电话:18879369090),必要时(如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立即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置等等应急警报。其次,如果可行,则应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恶化。但在储存、运输中,如操作人员通过报警装置或巡检时发现危险目标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才执行以上流程。(2)现场应急协调人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做出初始评估(如事故性质,准确的事故源,数量和材料泄漏的程度,事故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单位可能受事故影响的人员以及应急人员和机构(如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应急

22、队伍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如果需要外界救援,则应当呼叫有关应急救援部门并立即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当向周边社区和临近工厂发出警报。(3)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工作。 5.2 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和通知 泄漏事故为I级的,指挥部成员应按专业对口迅速向市主管部门等上级领导机关(消防、公安、环保、医疗卫生、安监等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报警和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等);主要污染物和数量(如实际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

23、式,是否会产生单位外影响及可能的程度(可根据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进行判断);伤亡情况;需要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已知或预期的事故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关于接触人员的医疗建议;其他必要信息。 5.3 向邻近单位及人员报警和通知 在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外的情况下,应急指挥组应立即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 警报采用紧急广播系统与警笛报警系统相结合的方式。紧急广播内容应当尽可能简明,告诉公众该如何采取行动;如果决定疏散,应当通知居民避难所位置和疏散路线。6 事故控制6.1 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所处理危险废物的类型,发生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的可能性,事故

24、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即时影响,事故对外界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事故单位自身应急响应的资源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将响应级别分成如下三级: I级:完全紧急状态 事故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单位的范围,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故。例如:危险废物大量溢出并向周边区域快速扩散。 II级:有限的紧急状态 较大范围的事故,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故,该事故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

25、限撤离。例如:液态污染物在以面状方式扩散;储库、管线起火,有较多的危险废物泄漏,但可以安全隔离。 III级:潜在的紧急状态 某个事故或泄漏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例如:某一生产装置发生固态污染物泄漏;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火灾;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危险废物小型泄漏。 6.2 警戒与治安 在I级相应和需外部支援的II级相应状态下,当外部救援的公安或武警到达应急现场前,由警戒疏散组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和治安。当公安或武警到达应急现场后,由警戒疏散组向公安或武警汇报

26、现场的警戒和治安情况,并将警戒、治安指挥权交由公安或武警,警戒疏散组协助公安或武警的现场警戒和治安工作。6.3 应急监测 由工艺生产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必要时,委托专门机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6.3.1 水环境监测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以pH、COD、泄漏危险废物作为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取样一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测点布设:共布设2个断面,具体位置见表6-1。 表6-1 水质监测断面布设断面编号

27、位 置监测项目W1雨水排口pH、COD、泄漏危险废物及有关水文要素W2 初期雨水收集池6.3.2 大气监测监测因子为:根据事故范围选择适当的监测因子,选择泄漏危险废物作为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和频次:按照事故持续时间决定监测时间,根据事故严重性决定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特征因子每小时监测1次,随事故控制减弱,适当减少监测频次。 测点布设:按事故发生时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考虑区域功能,设置2个监测点,具体见表6-2。 表6-2 大气环境监测点位监测点编号位 置监测项目W1 事故源下风区100米泄漏危险废物、燃烧和爆炸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W2 事故源下风区300米在实际发生事故时,若已知污染物类型,则可

28、立即实施应急预案中的应急监测方案。若污染物类型不明,则应当根据事故污染的特征及遭受危害的人群和生物的表象等信息,判断该污染物可能的类型,确定应急监测方案。对于情况不明的污染事故,则可临时制定应急监测技术方案,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判明污染物的类型,进而监测其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等。监测的布点,可随着污染物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布点数量和检测频次。在进行数据汇总和信息报告时,要结合专家的咨询意见综合分析污染的变化趋势,预测污染事故的发展情况,以信息快报、通报的方式将所有信息上报给现场应急指挥部门,作为应急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6.4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6.4.1 区域设定(1)危险区的设定

29、 发生级事故,以事故地为中心,将半径100 米以内区域划分为危险核心区,将距事故点中心周边300 米以内的区域划分为危害边缘区。 发生II级事故,以事故地为中心,将半径40米以内的区域划分为为危害核区,将距事故地周边100 米区域内划分为为危害边缘区。 事故危险、危害核心区初步划定后,应根据现场火势、环境监测和当时气象资料,由指挥部确定扩大或缩小划定危险、危害核心区和危险、危害边缘区。 (2)隔离区的划定 对级危险、危害核心区按划定的危险区边缘以黄黑带设置警戒隔离区域,并设警戒哨,限制人员、车辆进入。对II级危险、危害核心区的隔离、警戒由疏散警戒组组织实施。 一旦发生级事故,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

30、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除救护车、消防车、抢险物资运输车、指挥车辆可进入事故隔离区内,其它车辆均不得进入事故隔离区内;对原停留在隔离区内的车辆实施疏导。 (3)安全区的划定危险区和隔离区外的区域都可以设为安全区,但一般应设在上风区。6.4.2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处理措施(1)危险废物泄漏A少量泄漏1)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泄漏量。2)现场警戒,在彻底收集处理前严禁他人接近。3)应急人员必须熟悉此泄漏物质的物化性质后处理。4)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应急使用的防护用品。5)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则必须首先消除泄漏污染区域的点火源。6)收集方法:a .气体泄漏,应急人员首先止住泄漏,如可能合理通风和喷雾

31、状水。b .液体泄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泄漏源,引导入事故池或使用相应的吸收棉或砂土,锯末等吸收后妥善处理。c .固体泄漏,使用适当的工具和容器收集泄漏物。B大量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现场 撤离到安全地带,并佩带好应急防护用品 发出泄露警报通报周围工作人员,并报告应急小组, 分析泄漏情况 回忆泄漏物特征(容器标签,物理状态,气味等)确定泄漏物 封锁现场疏散警戒组封闭现场进出口及可能扩散的地带,防止闲人出入分析危害性工艺生产组参考泄漏物物化性质,确定是否会有火灾或爆炸危险,是否有中毒危险 准备行动方案应急指挥组决定现场处理的方法(如关闭泄漏的阀门,封闭泄漏点,准备吸收物,中和泄漏物,准备收集容器

32、,用水冲洗地面等)。 穿戴防护用品根据物质物化性质要求,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不确定泄漏物应穿全套防护用品(含自给式呼吸器) 收集/清理泄漏物封堵泄漏源收集扩散的泄漏物防止泄漏物进入排水系统两人一组工作,把收集的泄漏物(包括收集材料)收集到专用容器中,标记清楚后同废物一同送危险废物处理场 受伤者急救根据要求进行急救将重伤人员送往医院 召入外部救援组织在形势失控的情况下,交与外部救援组织(消防队:TEL.119,)处理会同救援组织,不断更新情况,随时准备为他们提供帮助 恢复和清污工作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衣物按照顺序摘掉防护用品,并清洁保养人员沐浴,换洁净的衣服C发生危险废物泄漏后的具体预防及应急措

33、施 针对物料泄漏、废弃物排放失控的部位和原因,用提前准备好的沙袋、消防等设施,进行覆盖、拦截、引流等措施,启动相应的水泵,并对雨水沟和污水沟进行相应的切换,以防止污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采取相应的回收、吸附等措施清除污染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重点保护污水处理装置正常运行,一旦泄漏物料进入污水系统,将事故废水切入事故蓄水池,以防污水排入附近水环境,造成超标排放。 (2)危险废物发生火灾危险废物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危险废物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危险废物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

34、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又非常危险的工作。A.初期、小型火灾1)确定泄漏物名称,性质和可燃危险废物量。2)现场警戒,在彻底扑灭火灾前严禁他人接近。3)应急人员必须熟悉此火灾物质的物化性质后处理。4)应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相应的应急使用的防护用品。5)必须首先消除泄漏污染区域的点火源。6)扑救方法: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火器、或现场其它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B中后期、大型火灾 发出火灾警报 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撤离到安全地带,并佩带好应

35、急防护用品 通报周围工作人员,并报告应急小组 分析火灾情况 回忆燃烧物特征(容器标签,物理状态,气味等)确定泄漏物 封锁现场疏散警戒组封闭现场进出口及可能扩散的地带,防止闲人出入分析危害性工艺生产组参考燃烧物物化性质,确定是否会有爆炸危险,是否有中毒危险 准备行动方案应急指挥组决定现场处理的方法(如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的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等)。 穿戴防护用品根据物质物化性质要求,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不确定燃烧物应穿全套防护用品(含自给式呼吸器) 扑灭火灾对周围设施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

36、点;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用灭火器材灭火 受伤者急救根据物化性质的要求进行急救将重伤人员送往医院 召入外部救援组织在形势失控的情况下,交与外部救援组织(消防队:TEL.119,)处理会同救援组织,不断更新情况,随时准备为他们提供帮助 恢复和清污工作用清水冲洗被污染的衣物按照顺序摘掉防护用品,并清洁保养人员沐浴,换洁净的衣服C灭火注意事项 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 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6.4.3 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 (1)迅速查明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切断泄漏源处理措施而能消除事故的,则以自

37、救为主。如泄漏的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组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2)指挥组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状况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立即开展抢救抢险。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救援。如易燃易爆液体大量泄漏,则命令在发生事故的一定区域内停止一切作业,所有电气设备和照明保持原来状态,机动车辆撤离或就地熄火停驶。 (3)应急指挥小组到达现场后,在查明液体外泄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应急调整。 (4)应急抢险组到达现场后,应根据不同的泄漏部位,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堵漏排险,减少泄漏,消除危险源。 6.4.4 事故可能扩大后的

38、应急措施 (1)如发生重大爆炸或泄漏事故,指挥组成员通知自己所在部门,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部门和公安、安监、消防、环保、卫生等上级领导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由指挥组下达紧急安全疏散命令。(3)一旦发生重大爆炸或泄漏事故,本单位抢险抢修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由指挥组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帮助。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由信息联络组人员联络、引导并告知注意事项。 6.5 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6.5.1 事故救援工作结束的确定 当事故污染源已得到有效控制,事故现场处置已完成,现场监测符合要求,中毒人员已得到救治,危险化学品泄漏区基本恢复正常秩序,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

39、消除后,由现场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宣布危险废物事故应急工作结束,并进行事故现场的善后处理,对厂区进行恢复、重建工作。 6.5.2 事故危险的解除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由应急指挥部通知企业相关部门,事故危险已解除。涉及周边社区及人员疏散的,由指挥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后,由上级有关部门确认后,宣布解除危险。7 后续事项7.1 污染监测和治理事故等到控制后,由工艺生产组组织对事故现场及周边进行污染监测,确定现场有无污染物遗留。事故发生部门组织工人处理、分类或处置所收集的废物、被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或其他材料,并确保不在被影响的区域进行任何与泄漏材料性质不相容的废物处理贮存或处置活动。7.2 生产

40、恢复级相应后的生产恢复工作由事故发生部门主导完成,级和级响应后的事故现场清理工作由公司应急指挥小组主导完成。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方可恢复生产。 移、处理、贮存或以合适方式处置废弃材料。 急设备设施器材的消除污染、维护、更新等工作,足以应对下次紧急状态。维修或更换有关生产设备。清理或修复污染场地。7.3 事故总结和责任认定事故得到控制后,由公司组织人员对事故进行总结和责任认定,总结工作包括:调查污染事故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评估出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影响和损失评估、遗留待解决的问题等。应急过程的总结及改进建议,如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应急组织机构是否合理,应急队伍能力是否需

41、要改进,响应程序是否与应急任务相匹配,采用的监测仪器、通讯设备和车辆等是否能够满足应急响应工作的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是否得当,防护设备是否满足要求等。 防止以后不发生类似事件,对现有管理、操作等方面进行改进的措施。8 人员安全救护8.1 现场急救8.1.1 现场救护和医院救治 中毒患者应迅速脱离现场,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将中毒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松开扎紧的衣服,脱去被污染的衣裤,防止散发毒气再吸入,并注意保暖,仔细检查病人的病情。在搬运过程中,要注意冷静,注意安全。及时到医院就诊后,由医师根据病情进行中毒分级。 8.1.2 现场紧急抢救 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

42、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具体方法: a.人工呼吸。采取口对口式人工呼吸,方法:抢救者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以每分钟16-20次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气。b.按压术。针对心跳骤停者,方法:患者平躺在硬地上或木板床上,抢救者用双手挤压患者胸骨下端略靠左方,每分钟挤压60-70次,挤压时不要用力过猛,防肋骨骨折,心跳恢复的可靠指征是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恢复,血压复升,听诊有心音。c.除立即作心脏胸外挤压术外,同时作人工呼吸、输氧、心内注射三联针(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碳酸轻钠注射液并输液、升压、纠正、酸中毒,为保护脑细胞,用脱水和低温冬眠疗法及脑细胞代谢促进剂。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 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


注意事项

本文(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范本.doc)为本站会员(清凉的夏天)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