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JGJ/T 152-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

  • 资源ID:5890053       资源大小:10.87M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JGJ/T 152-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

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J JGJ/T 152 - 2019 备案号J794 - 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test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 in concrete 2019 - 06 -18 发布2020 -02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tesl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 in concrete JGJ/ T 152一2019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施行日期:2 0 2 0 年2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test of reinforcing steel bar in concrete JGJ/T 152 -2019 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海淀三里河路9号)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天津翔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当岳开本850X1168毫米1/32 印张2Ys 字数55千字2019年10月第一版2019年10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5.00元统一书号:15112 . 34341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

3、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本社网址:http;/www. calp.COffi. cn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19年第16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T 152-2019,自2020年2月1日起实施。原棍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 -2008同时废止。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 )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6月18日3 前言

4、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GB 50204的规定。4.2. 2 对?昆凝土结构进行结构性能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的抽样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或棍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 的有关规定进行。当委托方有明确要求时,应按相关要求确定。4.3 仪器性能要求4.3. 1 用于1昆凝士保护层厚度检测的仪器,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lOmm50mm时,保护层厚度检测的允许偏差应为J 士1mm;当泪凝士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保护层厚度检测允许偏差应为+2mrn。4.3.2 用于钢筋间距检测的仪器.当泪凝土保护层厚度为lOmm50ml11日寸.

5、钢筋间距的检测允许偏差应为:!:2mm。4.3.3 电磁感应法钢筋探视IJ仪的校准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进行,雷达仪的校准应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仪器的校准有效期可为1年,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仪器进行校准:1 新仪器启用前;2 检测数据异常,无法进行调整;3 经过维修或更换主要零配件。4.4 电磁感应法4.:1.1 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可j日子检测?昆凝土构件中1昆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的问距。4.4.2 检测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1 根据设计资料了解钢筋的直径和间距。2 根据检测目的确定检测部位,检测部位应避开钢筋接头、绑丝及金属预埋件。检测部位的钢筋间距应符合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

6、检测要求。3 根据所检钢筋的布置状况,确定垂直于所检钢筋轴线方向为探测方向,检测部位应平整光洁。4 应对仪器进行预热和调零,调零时探头应远离金属物体。4.4.3 检测前应进行预扫描,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探头在检测面上沿探测方向移动,直到仪器保护层厚度示值最小,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应重合,在相应位置做好标记,并初步了解钢筋埋设深度。重复上述步骤将相邻的其他钢筋位置逐一标出。4.4.4 钢筋?昆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应根据预扫描结果设定仪器量程范围,根据原位实测结果或设计资料设定仪器的钢筋直径参数。沿被测钢筋轴线选择相6 邻钢筋影响较小的位置,在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扫描探测

7、,确定钢筋的准确位置,将探头放在与钢筋轴线重合的检测面上读取保护层厚度检测值。2 应对同一根钢筋同一处检测2次,读取的2个保护层厚度值相差不大于101m时,取二次检测数据的平均值为保护层厚度值,精确至101m;相差大于1mm时,该次检测数据无效,并应查明原因,在该处重新进行2次检测,仍不符合规定时,应该更换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或采用直接法进行检测。3 当实际保护层厚度值小于仪器最小示值时,应采用在探头下附加垫块的方法进行检测。垫块对仪器检测结果不应产生-f扰,表面应光滑平整,其各方向厚度值偏差不应大于0.10101。垫块应与探头紧密接触.不得有间隙。所加垫块厚度在计算,保护层厚度时应予

8、扣除。4. 4.5 钢筋间距的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根据预扫描的结果,设定仪器量程范|布,在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扫描,确定钢筋的准确位置;2 检测钢筋间距时,应将检测范围内的设计间距相同的连续相邻钢筋逐一标出,并应逐个量测钢筋的问距。当同一构件检测的钢筋数量较多时,应对钢筋问距进行连续量测,且不宜少于6个。4.4.6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直接法进行验证:1 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2 钢筋公称直径未知或有异议;3 钢筋实际根数、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偏差;4 钢筋以及混凝土材质与校准试件有显著差异。4.4.7 当采用直接法验证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测钢筋,且不应少于7根,当实际检测

9、数量小于7根时应全部抽取。4.5雷达法4.5.1 雷达法宜用于结构或构件中钢筋间距和位置的大面积扫7 捕检测以及多层钢筋的扫描检测;当检测精度符合本标准4.3.1条的规定时,也可用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4.5.2 钢筋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根据检测构件的钢筋位置选定合适的天线中心频率。天线中心频率的选定应在满足探测深度的前提下,使用较高分辨率天线的雷达仪。2 根据检测构件中钢筋的排列方向,雷达仪探头或天线沿垂直于选定的被测钢筋轴线方向扫描采集数据。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宜使用天线阵雷达进行网格状扫捕。3 根据钢筋的反射回披在波|幅及波形上的变化形成图像,来确定钢筋间距、位置和?昆凝土保护层厚

10、度检测值,并可对被检视IJ区域的钢筋进行三维立体显示。4.5.3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直接法验证:1 认为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有影响;2 元设计图纸时,需要确定钢筋根数和位置;3 当有设计图纸时,钢筋检测数量与设计不符或钢筋间距检测值超过相关标准允许的偏差;4 混凝土未达到表面风干状态;5 饰面层电磁性能与混凝土有较大差异。4.5.4 当采用直接法验证时,应选取不少于30%的已拥IJ钢筋且不应少于7根,当实际检测数量不到7根时应全部抽取。4.6直接法4.6. 1 Y昆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采用无损检测方法确定被测钢筋位置;2 采用空心钻头钻孔或剔凿去除钢筋外层混凝土直至被

11、测钢筋直径方向完全暴露,且沿钢筋长度方向不宜小于2倍钢筋直径:3 采用游标卡尺测量钢筋外轮廓至混凝土表面最小距离。4.().2 钢筋间距的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8 1 在垂直于被测钢筋长度方向上对混凝土进行连续剔凿,直至钢筋直径方向完全暴露,暴露的连续分布且设计间距相同钢筋不宜少于6根;当钢筋数量少于6根时,应全部剔凿。2 采用钢卷尺逐个量测钢筋的间距。4.7 检测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4.7.1 当采用直接法验证泪凝土保护层厚度时,应先按下式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修正量:2(ci -c) (4. 7. 1) 乱中:Cc一一?昆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量(mm),精确至O.lmm;cf一一-第i个测点的

12、?昆凝土保护层厚度直接法实切i)IJ值(mm),精确至O.lmm;c;一一第1个测点的?昆凝土保护层厚度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器示值(mm),精确至1mm;11一一钻孔、剔凿验证实视IJ点数。4.7.2 1昆凝土保护层厚度测点检测值应按下式计算:c:(c十c2+ 2cc -2c() ) -m 2 (4.7.2) 式中:Cl一-1昆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mm),精确至1mm;c、c2第1、2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电磁感应法钢筋探视IJ仪器示值(mm),精确至1mm;Cc一-1昆凝土保护层厚度修正量(mm);当没有进行钻孔剔凿验证时,取0;co-一探头垫块厚度(mm),精确至O.lmm;元垫块时取0。4

13、.7.3 检测钢筋间距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绘图方式给出相邻钢筋问距,当同一构件检测钢筋为连续6个问距时,也可给出被泪IJ钢筋的最大间距、最小间距和平均间距,钢筋平均间距按下9 式计算:三JSt(4. 7. 3) 式中:厅内1二一钢筋平均间距,精确至1m川S;一一第i个钢筋间距,精确至lmm。4.7.4 工程质量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评定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国家标准泪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4.7.5 对?昆凝土结构进行结构性能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间距的结果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或温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14、GB/T 50784的规定。10 5 钢筋公称直径检测5.1一般规定5.1.1 钢筋公称直径的检测可采用直接法或取样称量法。5.1. 2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取样称量法进行检测:1 仲裁性检测;2 对钢筋直径有争议;3 缺失钢筋资料;4 委托方有要求。5.1.3 钢筋公称直径检测前应确定钢筋位置。5.2抽样规定5.2.1 当采用直接法检测钢筋公称直径时,钢筋抽样可按下列规定进行:1 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m2同牌号同规格的钢筋应作为一个检测批;2 工程质量检测时,每个检测批同牌号同规格的钢筋各抽检不应少于l根;3 结构性能检测时,每个检测批同牌号同规格的钢筋各抽检不应少于2根;

15、当图纸缺失时,选取钢筋应具有代表性。5.2.2 当采用取样称量法检测钢筋直径时,抽样应符合本标准第6.2节的规定。5.3 取样称量法5.3.1 采用取样称量法检测钢筋公称直径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沿钢筋走向凿开混凝土保护层;2 截取长度不宜小于500mm;11 3 应清除钢筋表面的?昆凝土,用12%盐酸溶液进行酸洗,经清水漂净后,用石灰水中和1,再以清水冲洗干净;4 应调直钢筋,并对端部进行打磨平整,测量钢筋氏度,精确至1mm;5 钢筋表面晾干后,应采用天平称重,精确至19o5.3.2 钢筋直径应按下式进行计算:d = 12. 74JiF 式中:d一一钢筋直径(mm),精确至O.lmm;u

16、r-一钢筋试件重量(g),精确至O.lg;1一一-钢筋试件长度(mm),精确至1mm。5.3.3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应按下式计算:_ G1/ l-go go 式中:一一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偏差C%); G1 -钢筋试件实际重量(g),精确至O.lg;如一一钢筋单位长度理论重量(g/mm); J一一钢筋试件长度Cmm),精确至lmmo(5.3. 2) (5.3.3) 5.3.4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 4的规定。表5.3.4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公称直径单位-L(:!支理论重量带肋钢筋实际重量光阴俐筋实际重量(mm) (g!ml) 与理论ill茧的

17、偏差与丑I!仑蓝蓝的偏差(%) c%) 6 0.222 8 0. 395 + 6. - 8 十6.-8 10 0. 617 12 0. 888 12 续表5.3.4公称直径单位氏度丑H论重iii带lliJ钢筋实际重量光|固钢筋实际重量(mm) g/mm) 与理论蓝蓝的偏差与理论重茧的偏差( % ) -200 不发生锈蚀的概率90%200-350 锈蚀性状不确定90%21 8 钢筋锈蚀性状监测8.1一般规定8. 1. 1 钢筋锈蚀性状监测应预先在泪凝土结构中埋设锈蚀传感器。对于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采用后装式锈蚀传感器。8.1.2 钢筋锈蚀性状监测过程中宜采用本标准第7章中的方法对钢筋锈蚀性状进行

18、核查。8.2 仪器性能要求8.2.1 钢筋锈蚀性状监测系统应由中央控制器、总线接口、集线节点、锈蚀传感器、参比电极和电缆等构成。8.2.2 rl=I央控制器采样频率不宜小于1000Hzo8.2.3 锈蚀传感器(图8.2.3)应由一个阴板和若干个阳极组(a)预埋式(b)后装式图8.2. 3 锈蚀传感器示意1-阳板;2-基座3一铁金属网:-1 阴极j5-钢筋:6集线节点7密;实填充物;8一混凝土22 成。阳极宜采用与钢筋相同的材料制作,阴极宜为FR铁金属网与二氧化锚参比电极组成。8.2.4 参比电极的正常工作温度宜为一lOOC4 00C;在室温(23:!:2)OC川才,参比电极在饱和Ca(OH)

19、2溶液中与甘乘电极比对,电位差不宜低于170mV,且不宜高于220mV。8.3 钢筋锈蚀动态监测技术8.3. 1 预埋式锈蚀传感器安装(图8.3.1)应按下列规定进行:2 3 5 3 4 ( a)俯视图(b)侧视图因8.3.1 预埋式锈蚀传感器安装示意1一主筋;2 绑扎带3一箍筋4参比i毡饭5基座1 锈蚀传感器阳极安装至需要监测的位置。锈蚀传感器应安装牢固,当基座固定在钢筋网上时,应采用绝缘材料与钢筋网绝缘。2 测量并记录锈蚀传感器每个阳极外缘距被测钢筋的距离,精确至lmm。3 将参比电极固定在锈蚀传感器附近的钢筋网上,参比电极表面应采用碱性无氯凝胶封装。8.3.2 后装式锈蚀传感器安装应按下

20、列规定进行:1 采用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探测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并在1昆凝士表面进行标记;2 根据保护层厚度的大小和l需要监视IJ的部位确定锈蚀传感23 器的安装位置;3 阴极应安装于锈蚀传感器的中心位置,并将阴极与混凝土间的间隙填补密实。8.3.3锈蚀传感器的阴极在安装过程中,应保证其不受粉尘、液体、铁锈等的污染。8.3.4 应将各处的锈蚀传感器和阴极引出的电缆接人集线节点,采用串联的方式将各集线节点接人总线接口,将总线接口并入中央控制器。8.3.5 应启动监视IJ系统中央控制器,检查锈蚀传感器、总线接口和各集线节点等参数是否显示正确。8.3.6 应启动监测系统监测软件,并根据监测计划启

21、动监视IJ记录。24 9 基桩钢筋笼长度检测9. 1一般规定9.1.1 基桩钢筋笼长度可采用磁测井法检测,检测深度不宜超过80m。9.1.2 检测前除应收集本标准3.0.4条所规定的资料,还应收集下列资料:1 周边环境情况;2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9.2设备要求9.2.1 磁测井仪应包括主机、深度编码器、磁阻传感器、计数滑轮、计数电缆等。9.2.2 深度编码器应具备自动记录功能,其深度分辨率应小于50mm。9.2.3 磁阻传感器测量范围应为-99999nT + 99999nT,分辨率宜小于50nT,精度不应低于150nT。9.2.4 磁阻传感器工作环境温度宜为OOC40oC,耐水压力应大于1.5

22、MPa。9.2.5 成孔钻孔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的有关规定。9.3磁测井法9.3.1 检测应按规定的步骤进行(图9.3.1)。9.3.2 测孔分桩内成孔和桩侧成孔,测孔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桩侧成孔检测时,测试孔与受检桩外侧边缘间距不宜大于1.Om,并应尽量远离非受检桩;25 一丑一图9.3.1 检测步骤示意2 测试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0; 3 测试孔内径应大于传感器外径,测试孔孔底标高应低于被检测钢筋笼底设计标高3.0m;4 当孔中有铁磁性物体存在时,应进行清理,若无法清除时应重新布孔;5 测试管应采用无础性管;6 检查测试孔和测试管的通畅情况,并应进

23、行孔口和管口保护,防止杂物进入测试孔和测试管,确保传感器在全程范围内升降顺畅;7 测试结束时,应对测试孔进行封闭。9.3.3 当桩外单孔测试结果有异议时,可采用桩两侧对称成孔检测综合分析判别。9.3.4 磁场垂直分量强度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样间距不宜大于250mm;2 传感器移动速率不宜大于Z50mm/s;3 每孔检测不应少于2次,曲线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4 应记录和绘制磁场垂直分量深度(2-h)关系曲线;5 磁场垂直分量-深度(2-h)关系曲线应能反映钢筋笼分节特征。9.4 检测数据处理9.4.1 应根据实测髓场垂直分量(2)曲线下端平稳段的Z值来确定磁场垂直分量背景值20,(图9.

24、4.1)。9.4.2 磁场垂直分量梯度值应按下式计算:dz/dh = (21 -22) / 6.h (9. 4. 2) 26 60 0 dz/dh 。7.00 14.00 21.00 28.00 h(m) 图9.4.1磁场垂直分量(2)及磁场垂直分量梯皮(dz/dh)随深度变化不意l 俐筋笼接头;2钢筋究:1自部:l-I磁场垂点分茧;4 磁场:!fu:直分iiI梯度式中:dz/dh一一磁场垂直分量梯度(nT/m); 21、马上下测点的实测磁场垂直分量强度值(nT); 611-一上下测点的阴阳、距(m)。9.4.3 钢筋笼底端深度应根据实测磁场垂直分量件1:1线和磁场垂直分量梯度曲线(图9.4.

25、1)进行综合判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磁场垂直分量-深度(2-h)曲线确定时,应取磁场垂直分量-深度(2-h)曲线深部由小于背景场的极小值转变成大于背景场值的拐点(斜率最大处)所对应的深度位置;2 根据磁场垂直分量梯度-深度Cdz/dh-h )曲线确定时,应取磁场垂直分量梯度-深度Cdz/dh-h)曲线最深的明显极值点所对应的深度位置。27 附录A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校准方法A.l 校准试件的制作A.l.l 制作校准试件的材料不得对仪器产生电磁干扰,可采用混凝土、木材、塑料、环氧树脂等。宜优先采用混凝土材料,且在混凝土龄期达到28d以后使用。A.l. 2 制作校准试件时,宜将钢筋预埋在

26、校准试件中,钢筋埋置时两端应露出试件,长度宜大于50mm。试件表面应平整,钢筋轴线应平行于试件表面,从试件4个侧面量测其钢筋的埋置深度应不相同,并且同一钢筋两外露端轴线至试件同一表面的垂直距离差不应大于O.5mm。A.l. 3 校准试件的尺寸、钢筋公称直径和?昆凝土保护层厚度可根据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量程和工程中被检钢筋的设计参数进行设置。钢筋间距校准试件的制作可按本标准附录B第B.1. 2 条进行。A.2 校准项目及指标要求A.2.1 应对钢筋间距和?昆凝土保护层厚度2个检测项目进行校准。A. 2. 2 校准项目的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第4.3.1条和第4.3. 2条的规定。A.3校准步骤A.3

27、.1 应在试件各测试表面标记出钢筋的实际轴线位置,用游标卡尺量测两外露钢筋在各测试面上的实际保护层厚度值,取其平均值,精确至O.lmm。A.3.2 应采用游标卡尺量测钢筋直径,精确至O.lmm,并通过28 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昆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 1和钢筋棍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 2等查出其对应的公称直径。A.3.3 校准时,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探头应在试件上进行扫描,并标记出仪器所指定的钢筋轴线,应采用直尺量测试件表面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所测定的钢筋轴线与实际钢筋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记录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指示的保护层厚度检测值。A.3.

28、4 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检测值和实际量测值的偏差均符合本标准附录A 第A.2节的规定时,应判定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合格。当部分项目指标及一定量程范围内的检测值和试件量测值的偏差符合本标准附录B第B.2节的规定时,可判定其相应部分合格,但应限定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的使用范围,井应指明其符合的项目和量程范围以及不符合的项目和量程范围。A.3.5 经过校准合格或部分合格的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应注明所采用的校准试件的钢筋牌号、规格以及校准试件材质。29 附录B雷达仪校准方法8.1 校准试件的制作.1.1 应选择当地常用的原材料及强度等级制作混凝土板,并宜采用同盘泪凝土拌合物同时制作校正泪凝土介电常数

29、的素混凝土试块,其大小应符合雷达仪说明书的规定。当试件较多时,校准用?昆凝土板应和校正介电常数的试块一一对应。. 1. 2棍凝土板应采用单层钢筋网,宜采用直径为8mm12mm的圆钢制作,其间距宜为lOOmm150mm,y昆凝土保护层厚度应覆盖15mm、40mm、65mm、90mm四个区段,每个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钢筋网至少应有8个问距。钢筋两端应外露,其两端保护层厚度差不应大于O.5mm,两端的间距差不应大于lmmo也可根据工程实际制作相应的试件。8.1. 3 制作j昆凝土试件的原材料均不得含有铁磁性原材料,试件浇筑后7d内应浇水井覆盖养护.7c1后采用自然养护,试件龄期应达到28d且在自然风干

30、后使用。8.2 校准项目及指标要求8.2.1 应对钢筋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个项目进行校准。. 2. 2 校准项目的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第11.3. 1条和!第4.3. 2条的规定。8.3校准步骤8.3.1 校准过程中应避免外界的电磁干扰。8.3.2 应先用校正介电常数的试块对雷达仪进行校正。8.3.3 在外露钢筋的两端,应采用钢卷尺量测各段钢筋间距的民度,精确至lmm,取平均值,并作为钢筋的实际平均间距,30 精确至lmm;同时应用游标卡尺量测钢筋两外露端实际?昆凝土保护层厚度值,取其平均值,精明j至O.lmm。B. 3. 4 应根据雷达仪在试件上的扫描结果,标记出雷达仪所指定的钢筋轴线,并应

31、根据扫描结果计算钢筋平均间距及混凝士保护层厚度检测值。B.3.5 当雷达仪检测值和实际量测值的差值符合本标准附录第B.2节的规定时,应判定雷达仪合格。当部分项目指标以及一定量程范围内的检测值和实际量测值的差值符合本标准第B.2节的规定时,可判定其相应部分合格,但应限定雷达仪的使用范围,并应指明其符合的项目和量程范围以及不符合的项目和量程范围。8.3.6 经过校准合格或部分合格的雷达仪,应注明所采用的校准试件的钢筋牌号、规格以及混凝土材质。31 附录C混凝土电阻率检测C.O.l 1昆凝土电阻率法检测应采用?昆凝土电阻率测试仪、标准块和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等设备。钢筋探测仪的技术要求除应符合本标准

32、第4.3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1昆凝土电阻率测试仪应包括主机、四电极探头、导电溶液等;2 1昆凝土电阻率测试仪量程宜为Okn cm2000kn cm, 显示分辨率应为O.lkn. cm,准确度应为:!:lkn.cm; 3 1昆凝土电阻率测试仪使用前宜用标准块进行校准。在校准规定的温度下,利用四电极探头测得的标准块上标准电阻的实切i!IJ值与该标准电阻额定值的差值不应大于额定值的5%。c. O. 2在混凝土构件上可布置若干测区,测区面积不宜大于5mX5m,并按确定的位置编号。每个测区应采用行、列布置测点,依据被视。结构及构件的尺寸,宜用300mmX 300mm 600mmX 600m

33、m划分网格,网格的节点应为混凝土电阻率测点。c. O. 3 当测区?昆凝土有绝缘涂层介质隔离时,应清除绝缘涂层介质。测区应清洁、平整,不应有接缝、施工缝、蜂窝、麻面或孔洞等。c. O. 4 r昆凝土电阻率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2 检测钢筋的分布情况,在?昆凝土表面作出标记;3 检测前应把海绵充分吸水后塞入电极中;4 应按测区编号,将四电极探头依次放在各测点上,检测并记录各测点的?昆凝土电阻率值;5 检测时,四电极探头应远离钢筋,并保证四电极探头海绵塞与?昆凝土表面测点有着良好的搁合。32 c. O. 5 混凝土电阻率测试仪使用后,应及时擦干四电极探头上的金属部件,清洗四

34、电极探头海绵塞,并挤干海绵内7(分;若海绵塞损坏,应在使用时更换。33 本标准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而词采用严禁1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h应,反面同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气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规定或应按执行。34 引用标准名录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1 2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

35、 T 50344 3 (1昆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 T 50784 4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l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 T 228 5 钢筋?昆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 1 6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 2 7 JGJ/ T 152 -2019,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6月18日以第163号公告批准、发布。本标准是 在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 T 152 -2008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上一版 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是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欧美大地仪器设备

36、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盛世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喜平IJ得(中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是:张仁瑜、陈松、崔德密、崔士起、H十健、何春凯、陈涛、李劲松、张今阳、成勃、徐凯讯。本标准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昆凝土中钢筋检测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了(1昆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 T 152 -2008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出现的问题,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检测技术、方法标准,通过调研、征求意见,对增加和修订的内容进行反复的讨论、分析、论证,开展专题研究和工程试验验证等工作,为本次标准修订提供了依据。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0昆凝土中钢筋检测

37、技术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38 目次l 总贝小.41 3 基本规定.42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检测.43 4. 1 一般规定43 4. 3 仪器性能要求434. 4 电磁感应法444. 5 霄达法45 5 钢筋公称直径检切)IJ.46 5. 2 抽样规定46 5. 3 以样称盘法465. 5 检测结果评定.46 6 钢筋力学性能检视IJ.47 6.1 一般规定47 6. 2 抽样规定47 6. 3 检测结果评定

38、477 钢筋锈蚀性状检测.48 7. 1 一般规定4 7. 2 仪然性能要求及维护487. 3 半电池电位法.497.4 检测结果评判498 钢筋锈蚀性状监测.50 8. 一般规定50 8. 2 仪器性能要求.508. 3 钢筋锈蚀动态监测技术50 9 基桩钢筋笼长度检测.54 39 9. 1 一般规定. 54 9. 3 磁测井法54 附录A电磁感应法钢筋探视IJ仪的校准方法.55 附录C混凝土电阻率检测.56 40 1总则1. 0.1、1.O. 2 t昆凝土结构通常由混凝土和置于1昆凝土内的钢筋组成。钢筋在1昆凝土结构中主要承受拉力并赋予结构以延性,补偿?昆凝土抗拉能力低下、容易开裂和脆断的

39、缺陷,而?昆凝土则主要承受压力并保护内部的钢筋不致发生锈蚀。因此,海凝土中的钢筋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昆凝土中的钢筋已成为工程质量鉴定和验收所必检的项目,本标准的制定将规范泪凝土中钢筋的检测技术及检测结果的评价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本次修订增加了一些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间距、公称直径、锈蚀性状、力学性能和基桩钢筋笼长度的现场检测及钢筋锈蚀性状的监测。采用的设备主要有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雷达仪和半电池电位法钢筋锈蚀检测仪、?昆凝土电阻率测试仪、磁测井仪。另外,本标准中所指的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是指被测钢筋外轮廓到混凝土表层的最小实际距

40、离。41 3基本规定3. 0.1 1昆凝土中钢筋检测用于评价结构的性能和确定工程质量,两者的目的不同.在抽检的数量和结果的评定方面要求不同。3.0.3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进行剔凿或钢筋截取削弱了构件戳面受力性能,应对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当有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时,应采取适当的结构力IJ罔措施,检测完成后应对破损部位和l构件进行修复。3.0.6 元损检测方法对结构的损伤较少.现场操作便携高效,是检测的首选方法。但无损测试方法受测试原理局限性、现场环境、仪器设备、人员操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较直接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为减少检测风险,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对检测结果有疑义时,应结

41、合直接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42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检测4. 1一般规定4.1.1 铁磁性原材料主要指带有铁锚性的粗细骨料、掺合料或者金属纤维等.这些物质会对仪器产生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或者出现错误的结果。4.1.3 在对既有建筑进行检测时,构件通常具有饰面层,在进行钢筋间距检测时,完全清除饰面层进行检测。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无法体现非破损检测的优势。当饰面层较薄时,其钢筋定位的精度还是很高的。但是在进行温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时,饰面层会带来干扰,导致不准确的检测结果,此时必须清除饰面层。-. 1. 4 保护层要求较高的部位是指受力较大部位、施工中容易出现保护层厚度偏差及耐久性要

42、求较高的部位。4.1.5 保护层厚度可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钢筋间距可采用钢卷尺进行测量。4.3 仪器性能要求4.3.1 国家标准温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15附录E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中,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误差规定不应大于1mm,考虑到通常棍凝土保护层厚度设计值以及国家标准棍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一2015所允许的实际施工误差,因此提出在10mm50mm范围内其检测的允许误差为lmm,多数仪器在此量程范围内是可以满足要求的。4.3.3 校准是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和检测精度。仪器的主要零配件包括探头、天线等。43 4.4 电磁

43、感应法4.4.2 本条规定了检测前所必须进行的准备工作。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或者结构知识,了解所检测构件中可能的钢筋品种、排列方式,比如框架柱一般有纵筋、箍筋,了解钢筋分布的目的在于确定适当的检测面。检测面宜避免布置在钢筋排列较为密集的部位,以免相邻钢筋对检测结果产生干扰。预热可以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对于电子仪器,使用中难免受到各种干扰导致读数漂移,为保证仪器读数的准确,应适时检查仪器是否偏离调零时的状态。4.4.3 用仪器在构件上预先扫描检测,了解其大致的位置,以便于在细测时尽可能避开钢筋间的相互干扰,即可根据最强信号或者最小指示保护层厚度来判断钢筋轴线。4.4.4 对于电磁感应法钢筋探

44、测仪,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钢筋对仪器探头所发出的电磁场感应强度来判定钢筋的大小和距离,而钢筋公称直径和距离是相互关联的,对于同样强度的感应信号,当钢筋直径较大时,其保护层厚度较大,因此,为了准确得到1昆凝土保护层厚度值,应该按照钢筋实际直径进行设定。当2次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示值的误差超过lmm时,表明其数据的重复性出现问题,原因可能是钢筋定位出现偏差,或者探头的2次扫描方向不一致,或者仪器偏离调零时的状态,应检查出现偏离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当元法排查偏离时,应采用直接法量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值。当保护层厚度值过小时,有些电础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无法进行检测。或示值偏差较大,可采用在探头下附加垫

45、块来人为增大保护层的检测值。4.4.5 本条第2款规定了检测钢筋间距时,一般情况下,需要检测7根钢筋的位置,得到6个间距。44 4.5雷达法4.5.1 雷达法的特点是一次扫描后能形成被测部位的断面图像,因此可以进行快速、大面积的扫描检测。因为雷达法需要利用雷达波(电磁波的一种)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来推算其传播距离,而雷达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和其介电常数有关。故为达到检测所需的精度要求,应根据检测结构或构件所采用的混凝土的相对介电常数,对雷达仪的检测数据进行校正。4.5.3 本条第5款规定了饰面层材料与海凝土介电常数应相差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混凝土中钢筋的探测准确性。45 5 钢筋公称直径检测

46、5.2抽样规定5.2.1 现行国家标准棍凝土结构下程施工质量验收规也)GB 50204规定同牌号同规格的钢筋进场检验按60t划分一个批次,建筑工程每平方米用钢量大约为30kg,本标准规定建筑面积2000m2建筑用钢量大约为60t,考虑到实际建筑的配筋为多种规格.按此取样是适宜的,主与用钢盘偏大时,应加大取样数量。5.3 取样称量法5.3.1 采用取样称量法检测钢筋公称直径,调直钢筋时不得延伸其长度。5.3.4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考虑酸洗造成重量损失补偿,在产品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5.5 检测结果评定5.5.2 常用的月牙肋钢筋内径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如表l所示。表1月牙肋钢筋

47、内径公称尺寸允许偏差(mm)公称直径6 8 10 12 14 16 18 实测值5. 8 7.7 9. 6 11. 5 13. 4 1.5.4 17.3 允许偏差(士)o. 3 o. . 1 。4O . 4 0. 4 O . 4 O . 4 公布j;直径20 22 25 28 32 36 40 实测值19. 3 2l. 3 24. 2 27. 2 31. 0 35. 0 38. 7 允许偏差(土)O . 5 0. 5 O . 5 O . 6 O . 6 0. 6 O . 7 46 6 钢筋力学性能检测6. 1一般规定6.1.3 在构件上截取钢筋对其承载力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取样方案既要考虑代

48、表性,又要避免对结构造成大的损伤。因此取样方案、防护措施和修复方案应由结构工程师进行确认。6.2抽样规定6.2.1 针对房屋建筑的构件钢筋取样进行了规定,梁、柱包含了剪力墙中的暗梁和l暗柱。6.2.2 钢筋是工业产品.同规格批次产品性能较为一致,且截取钢筋对结构有较大损伤,因此尽量减小取样数量。6.2.4 不同受损程度的钢筋应分开进行检测,便于确定受损程度和范围。钢筋损伤可分为火灾和腐蚀两类。火灾损伤宜根据钢筋所遭受的过火温度的不同进一步分类。腐蚀包括锈蚀和其他化学腐蚀。6.3 检测结果评定6.3.2 钢筋腐蚀后,截面面积会出现一定的损失,在确定其力学性能时应按实际受力面积计算,并在检测结果中

49、注明实际截面面积。47 7 钢筋锈蚀性状检测7. 1一般规定7.1.1 半电池电位法是一种电化学方法。考虑到在一般的建筑物中,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中钢筋腐蚀通常是由于自然电化学腐蚀引起的,因此采用测量电化学参数来进行判断。在本标准中,规定了一种半电池,en铜-硫酸铜半电池;同时将混凝土与混凝土中的钢筋看作是另一个半电池。测量时,将铜硫酸铜半电池与钢筋泪凝土相连接检测钢筋的电位,根据研究积累的经验来判断钢筋的锈蚀性状。所以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硬化混凝土中钢筋的半电池电位的检测,它不受?昆凝土的构件尺寸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限制。7.1. 2 半电池电位、1昆凝土电阻率所判定钢筋锈蚀性状的方法均为间接方法,包

50、含了大量的工程实体检测经验积累,因而,现场检测钢筋的实际锈蚀状况时,仍然需要进行局部的验证。7. 1. 3 1昆凝土的碳化导致混凝土电阻率变化,通过1昆凝土电阻率的变化及半电池点位法检测结果可以综合评估混凝土中钢筋的耐久性。7.2 仪器性能要求及维护7.2. 1 使用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是要在检测前找到钢筋的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本条规定了半电池点位法钢筋锈蚀检测仪应具备的性能参数。将预先、浸湿的电连接垫安装在刚性管底端,以使多孔塞和11昆凝土构件表面形成电通路,从而在1昆凝土表面和半电池之间提供一个低电阻的液体桥路。多孔塞一般为软木塞,一旦干燥收缩,将会产生很大变形.48 影响其使用寿


注意事项

本文(JGJ/T 152-2019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为本站会员(shaoziwen)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