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pdf.pdf

  • 资源ID:6364906       资源大小:16.94MB        全文页数:35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pdf.pdf

1、Report onChinese StudentsOverseas Study中国留学白皮书俞敏洪:成为一个国际人才, 需要做哪些准备?坦率的说我自己都不算国际人才,因为我没有真正留过学,尽管迄今为止我走了世界上四五十个国家,但并没有在那工作过、生活过、学习过,离国际人才还比较远。所幸我有两个资格来讲这个话题。第一,从新东方走出去的中国留学生现在加起来已经达到二三百万。他们中有些人真的变成了国际化人才,而有些依然没有变成国际化的人才,所以我会对他们进行一些分析。第二,我的孩子是在两种文化和语言中长大的,他们的语言既包括了英文,也包括了中文,因为我希望他们能够两种语言随时切换交流。我认为孩子面向

2、未来世界,一定要把世界作为自己的舞台,而不是把中国或者国外,只选一个作为自己的舞台。2021 年疫情仍未完全消退,但我们都看到了世界各国为了这次世界性公共卫生危机所做出的努力,各国科学家为疫苗研发做出的贡献,这也再次印证了世界已经连为一体,不论是经济还是疾病。在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构建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下,中国的发展仍将放眼全球,国际化人才也仍将是国家发展中必备的中坚力量。 然而, 要成为国际化人才, 并不单单只是出过国、留过学, 而是要具备国际化思维能力。 我认为成为国际人才, 应当具备四大要素:语言、 文化、 规则、心态。第一大要素:语言。第一,英语必须是首选。很多人会学法语、德语

3、、日语,这些语言使你多了跟别的文化交流的工具。但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任何别的语言都可以放弃,但英语一定不能放掉。比如只学日语、不学英语,就只能在日本和中国间打交道,这条路相对来说比较窄;如果你是时尚、艺术专业,学法语会变得非常重要;如果你从事工业制造、智能制造相关,懂德语也变得很重要。但是不管你懂哪种语言,核心是不能把英语扔掉。第二,中国英语教学有一个误区。中国的教学到今天为止,除了极个别的学校和个别老师外,依然是以词汇、语法和课文为主的思路。我们中国的孩子考试的时候,涉及语法、词汇、翻译和课文的,考试分数都相当高,涉及听、说、写,分数就相当低。然而正确的思路应是听说写,如果你的孩子很年轻,

4、 重点就不要放在学校英语考试的分数上, 而是放在听说写方面水平有多高上。比如多让孩子从听的角度去学,听各种国外的新闻媒体、报道文章、影视剧、TED 演讲等。即使学新概念、学我们教育部规定的课文,也可以从听开始学,现在所有课本都有非常好的听力系统。先从听开始学,比从读和语法开始学,水平要高很多。第三,备考语言的重要性。如果把孩子送到国外学校或语言学校,他的口语可能会稍微提高一点,但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是不一定的。托福和雅思这两门考试,分数的高低跟孩子的综合英语水平直接相关。凡是雅思考到 6 分以上、托福考到 90 分以上到国外去学习,英语水平基本就能跟上,就不存在去了以后,过了一年老师上课还听不懂

5、,导致考试成绩上不去、学习失去信心、最后不得不退学的情况。凡是在国内托福考过 100 分,雅思考到 7 分以上的,被退学的非常少。孩子过去后, 坐进课堂, 老师讲课能听懂三分之二左右, 是他能够坐在课堂开始认真学习的标准线,这就是备考语言的重要性。第四,真正的语言能力完成,至少需要国外三到四年正规化的学校训练。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国外学了四年本科毕业, 英语依然不能交流。 那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融入到英语学习系统里去,四年学习只和中国同学进行交流。如果希望毕业并且英语过关,那实实在在要学四年,每篇论文都要自己写。有的孩子不认真学,毕业写论文还要请人写。如果用英文写东西水平变高了,就意味着能够部分

6、融入了西方社会,因为笔头交流在西方是十分普遍的。我们孩子要记住,到了国外一是要尽可能进入西方的学习圈,二是所有的东西应该自己完成,三是一定要弄清楚,到了毕业的时候,英语水平全世界通用基本上没有问题。第二大要素:文化准备。第一,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功底必须有,孩子应该有一个公立学校学习的经历。对我们年轻人这一代,未来大部分的机会都是来自于两种文化和两种经济体之间互相切换所带来的机会。只要记住这一点就明白,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放的。我不太鼓励家长一开始就把孩子送到全英文幼儿园或国际学校。我两个孩子都在国外长大,英语水平都没有问题,没想到孩子长大后中文不行了。公立学校是学中文最好的地方,如果在公立学校待过

7、三年,哪怕从小学一年级待到三年级, 他一辈子的中文基础就有了, 到初中以后再进入全英文环境也一点都不晚。因为中国孩子进入全英文环境只要四年, 英文水平就跟上了, 至少从语言角度来说一点都没有问题。第二,如果有可能,让孩子行走世界各地去做文化考察。比如我曾带着孩子到埃及,一个个古埃及的遗址、陵墓和古庙去看去讲。到希腊我们一天能开车 500 公里,只为从古希腊文明的遗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址到另外一个遗址,给孩子们讲背后的历史文化。我带孩子们去不丹,让他们了解东方佛教文化。这么做,其实很累。去任何一个地方前一个月,我就在反复研究那个地方的各种人文地理历史,民俗风情文化,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

8、真正有所感触,有所收获。第三,孩子长大后,找机会让他沉浸到西方完整的教育体系中,获得思维模型的升级。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至少在正规国外大学必须去上四年,实在不行研究生至少要上三年。我们东方人思维模型和西方模式完全是两种思维模型,一个人未来在全球生存,西方的思维模型应成为你重要的思维模型之一。第三大要素:规则。第一,对于世界各地宗教习俗的了解。为什么有的中国人到国外处处碰壁?其实不是我们故意不礼貌、高声讲话,而是因为对国家当地习俗的不了解。第二,对于重要国家的政治体系和运营模式的了解。我们对中国已经非常了解了,但我们对其他重要国家是不是真的了解?他们的法律法规有没有读过?他们的政府体系是怎样的?等

9、等。重要的国家政治体系和运营模式一定要去了解。当然还要了解人们根据这些体系和运营模式,所带来的相应行动。第三,对于经济规律,商业规律和科技发展的了解。咱们中国之所以跟世界对接还会处处碰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对世界的贸易规则、商业规则,有的时候不了解,有的时候不争取。对于科技的了解也非常重要,因为科技的发展定义了未来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第四, 对于当地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 用中国的思维模型在国外处理事情, 很明显是不行的。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了解他们的法律法规,并且认真按照他们的法律法规去做事。只有了解世界的规矩,我们才能行走世界。第四大要素:心态。在学习的

10、时候,要从心理上了解应该怎么来做这件事情,我们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有一项喜欢的专业深入钻研,比泛学科学习更有后劲。任何真正的本领,是四年专注于一个领域, 并且在这个领域越研究越深入。 虽然孩子毕业后这个领域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但为什么还要学?因为从一个学科中, 得到的是我刚才说的思维模型的训练, 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逻辑思维的训练,还有深入学科层层剥皮,达到最后去找中间最核心的能力的训练。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去找孩子自己喜欢,又愿意深入学下去的专业。第二,立足大国之间的关系来考虑问题和未来。国际交流中所发生的任何倾向,就意味着人类发展的倾向,我们只是在这个倾向洪流中的一滴水而已。所以沿着这个未来和

11、倾向去发展一定非常重要。第三,摒弃纯粹中国式的思维,从心理上把自己当全球人看。我们很多中国学生过去留学四五年,所交流的人群全是中国人。语言跟思维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所以你老是用中文,你的思维就是中文化的,你老是用英文,你的思维就是英语化的。有了留学这么好的机会,把融入到世界的能力白白错过,实在不合算。第四,在最有保障的地方建立自己的事业基础。大家知道做一件事情要有三个保障:公平的保障、财产保障、人身安全保障。未来中国,这三个保障会越来越好,在中国建立自己事业基础依然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中国毕竟是个大市场。最后,送给学生朋友们三个建议首先,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这是我们在小学就学过的,

12、现在我们真的要做到了,你不做到的话就很麻烦。其次,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最后才能走得宽。站得高意味着什么?你接受全世界最先进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站得高,站得高了以后你就一定看得远。建立你的思维模型,跟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接触,这样人生道路一定会走得宽,这三个是循环螺旋上升的关系,步步高的关系。最后,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功,但一定要到有成功机会的地方去。有时候,不管怎么努力,不论站在多宽广的平台上,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但有成功机会的地方,成功的概率就大很多。这个地方既是中国又是全世界。地方是你自己选择的,任何人都帮不了你。中国是一个正在开放的大国, 从这个前提出发, 中国的机会一定是最大的。 我们希

13、望孩子们能够一辈子选好自己的机会,让自己不断走向成功。国际教育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明确定义,中国本土教育体制外的教育都可谓国际教育。反之,中国的教育对别国而言也是国际教育的一部分。我们这里主要讨论中国大陆教育体制外的教育,涉及线上线下、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中国大陆的国际学校和国际合作办学等形式的教育实践。各有所长的国际教育首先从地域上讲,人们关注最多的国际教育往往包括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英国、法国、 德国、 意大利和芬兰,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 韩国和新加坡等教育强国。这些国家要么是因为教育事业发达,要么是因为学生出类拔萃,要么是因为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而成为人们热议和

14、追捧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至少在当下代表着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教育。就教育体制而言,这些国家的教育也不尽相同,各有千秋,既有相互间的学习和借鉴,又有传承和创新。欧洲的不少国家至今坚持奉行普惠大众的教育理念,坚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英国的教育更加注重社会精英的培养。北美,尤其是美国,在新大陆爆发出了惊人的创新力和多元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注重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展现出了高效和活力四射的教育成果。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则坚持东西结合,既发扬自己的文化优势,又引进融合西方的教育精髓,近年的教育成果和学生在各种大赛中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优质国际教育的特点1. 主流国际教育的课程体

15、系从体系方面来说,主流的国际教育大致包含 A-level 课程、IB 课程、AP 课程等;从内容方面来说,有 STEM 课程等。A-level 是英国本土高中课程,包含文科、商科、经济、语言、理科等 70 多门课程,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3-4 门学习。IB 是国际文凭组织 IBO 为全球学生开设的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它追求不同科目间的融会贯通,难度也更高。选择 IB 除了要参与多项专业课学习,还要完成论文、参加社会活动,与通识教育的理念十分相似。AP 即“大学先修课程”,目的是为高中生提供一个提前接触大学基础课程的机会。目前在美国已有超过 15000 所高中开设 AP,包含

16、22 个门类、37 个学科。周成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接受国际教育?STEM 课程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STEM 课程更加注重孩子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拓展,可以看作通识教育的升级版。2. 优质国际教育形式的特点从学习形式上来看,优质的国际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开放式和启发式教学,重视激发和保护孩子兴趣,提升孩子的学习力。他们鼓励孩子自主的去探索问题并寻找答案,在情景式教学中逐步培养孩子的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很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在考试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

17、,不以单一的考试结果为导向。孩子们从小接受这种教学形式的熏陶,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并逐渐明晰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到了大学,高校为学生提供各领域大量的选修课,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3. 现代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完善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标杆,也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诞生至今已接近 10个世纪,教育思想薪火相传,即使遭遇过各种阻挠,也从未停止过科学的实验和对真理的探索。1810 年成立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继往开来,从办学之初就确定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全面实施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洪堡精神成为了现代大学的精神之源。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所倡导的学术和教

18、学自由,以及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的原则,对欧洲、北美以及世界各地的大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就是率先学习和借鉴德国现代教育理念的国家之一,这一理念在新大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改良。美国教育家德里克博克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具有四大特征 :1)多元化的教育机构,满足社会各种需求。2)政府干预少,自治程度高。3)筹资渠道多,顶尖院校资金充足。4)无处不在的激烈竞争,活力四射。这种显而易见的强大优势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领先世界的助推器。两百年过去了,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也直接影响了世界各地中小学的办学思想。今周成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CEO天,面对未来世界的许多不确定性,各国的中小学教育又与时俱进

19、,推陈出新,教育理念和实践得以进一步完善。许多教育工作者们意识到,没有什么万全之策可以应对崭新的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提出的挑战,因而一个全新的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市场应运而生,针对这种教育实践的评价体系也接踵而来。今天,有三项主要的国际评估项目,会定期对世界各地学生的阅读、数学及科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进行检测。1)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测评(简称 TIMSS)是一项针对四年级、八年级及十二年级的学生进行的科学知识测试项目。2)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简称 PIRLS)是一项针对四年级学生进行的阅读素养测试的评估项目,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发起。3)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 PISA)由经合组织发起,每三年进行一

20、次,针对 15 岁青少年进行数学、科学和阅读水平的测试。我在这里举一个加拿大多伦多郊区的一所私立学校爱普比学院(7-12 年级)的课程为例,帮助我们管中窥豹,理解那些优秀的中学所贯彻的教育实践。爱普比学院的学术课程具备一整套严谨的大学预备课程。除了 OSSD 的基本要求外,该校毕业文凭有着更加严格的学术要求。学院提供 15 门 AP 课程,包括艺术史、微积分、统计学和世界史等。20 种体育运动,从有氧体操到高尔夫到武术应有尽有。另外,从人权到环境再到辩论俱乐部,模拟联合国,学生政府,到摄影到瑜伽,五花八门的社团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眼界和能力。艺术和媒体课程包含室内乐、合唱团、舞蹈、摇滚乐、吉他

21、、爵士乐等 17 门课程。不难看出,每个学生在上面的课程中都可以找到个性发挥的平台,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为什么要接受国际教育?先进的教育形式一定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在不断革新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孩子们赋能加油,教育国人,富强国家。新加坡作为一个建国几十年的国家,他们仅仅用了两代人的时间就从第三世界国家一跃进入第一世界的行列。这个国家除了人几乎一无所有,这个岛国政府将人才视为他们最珍贵的财富,对他们的教育关注也从未放松过。新加坡人引入“分流制度”,设立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学,致力于冲击顶尖大学的初级学院、更加注重专业分类教学的理工学院、以及着重于职业和技能培训的工艺教育学院。以此来做到人尽其才,

22、各取所需。恪守英才教育、高标准、严苛的课程和评估体系、高素质的教师、全球化和未来化等一系列措施成为了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新加坡一直根据自身经济条件的变化来保持教育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和世界发展同频共振。接受国际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出国留学,就像一个人的时髦也不等于穿几件潮牌服装。它更是学习形式、内容、评估方法的改变,以及思维方式和眼光格局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教育实践、被更多孩子接受和热爱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国际教育。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曾经说过,“在 21 世纪的世界里,哪里有网络,工作的机会就会运送到哪里。在这个世纪里,出生在达拉斯的孩子和出生在

23、新德里的孩子进行竞争;在这个世纪里,最好的职业资质并不是你做什么工作,而是你懂得什么。教育不再仅仅是通向成功的一条途径,而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全球疫情下国际教育等待复苏2020 年对于大部分留学生而言,都是充满艰辛的一年。全球疫情打乱了很多中国家庭的留学计划,要不要出国留学、去哪里留学是准留学生及其家长面临的艰难选择。一部分人改变了留学计划,但大多数人还在观望,没有彻底放弃留学这条路。疫情阻碍了一部分留学生出国学习,不少学生选择了“推迟入学”或者以上网课的形式在国内留学。不能亲自到留学国家上课、体验,对留学生而言是一种遗憾。因为留学不仅仅是上几门课、读几本书,真正的留学,或者说国际教育,是要去

24、生活、去体验、去触摸、去感知、去领悟,只有全身心地浸泡其中,才可以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在线留学”,这一形式给很多在职人士带来了更多可能。现在,有些人白天上班、晚上利用时差上网课留学,他们既没有放弃工作,又能同时读国外高校的研究生。此外,还有部分学生白天到公司实习,晚上在线上课。疫情对留学的影响一定是短暂的,虽然过程中会碰到一些坎坷,但总体而言,全球化的趋势无法阻挡。留学生们将来还会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国交流、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国与国的互动中完成的。今年是新东方连续第 7 年发布中国留学白皮书,我们希望通过这份坚持,去记录和展现留学在中国的发

25、展与变化, 为中国学生和家庭提供参考, 更为国际教育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指引。让未来的孩子在这个教育全球化的时代,拥有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我国对于国际化人才的打造自始至终保持着鼓励的态度和意见,出国的人数一直是上升趋势。根据教育部数据,2019 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 70 多万,较上一年度增长超过 6%。2020 年因为疫情影响数据很难统计,不过结合往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抛开疫情的特殊原因,留学人口整体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1978 至 2019 年,中国的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 656 万以上,490 多万人已完成学业,其中超过 86% 的毕业生回国发展。国际

26、化人才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国际化人才对中国的发展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在中国的科教领域,海归人才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根据一项截至 2018 年的统计数据,在中国的科教引领者中有留学经历的占比:中国科学院院士有 81%;中国工程院院士 54%;2017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中有 60%;教育部直属的70 多所高校的校长中有 63%。近 20 年是自费留学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求学,更多的海归们出现在了中国的企业中。在2010-20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就曾提出国企中需要注入国际化人才;而近年来,公务员群体中也明确表现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比如在近期河南政府的一次高校选调中,

27、在候选人要求上除了着眼于国内的“双一流”高校外,还新增了 QS 世界大学排名前 100 的院校。不仅是河南省,还有很多省市政府也在进行人才国际化尝试,开始把目光扩展到世界范畴。从最初的科教领域,到外企和民企,再到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整个社会对国际化人才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的国际化人才需求持续旺盛。什么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然而,究竟什么是国际化人才?我想先从以下两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其一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副校长贾文键,他有一个较为学术化的定义:国际化思维、多语言能力、专业知识技能、背景经历、立志与励志、跨文化交际能力、抗挫折能力、三角校正能力和中国立场共九个方面。其二是俞敏洪老师的看

28、法。新东方最初之所以成立,背后的初衷就是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孙 涛:国际化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女儿在美国读高中, 因为感觉在国内上网课还是不如到国外真实的环境下更好一些。 疫情期间,这个 16 岁的小姑娘一个人从柬埔寨转机到了美国隔离读书。这个过程中读书反而不是最具挑战性的事情,而是面对突发情况,个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承压能力。就业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认知既然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最优路径,那么留学生毕业回来之后,在中国的企业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吗?让我们先看一组英国文化协会的数据,他们对中国一些企业进行了调研,让人力资源对他们的海归新员工和本土新员工,在软技能上进行一个比较。就群体而言,海归新员

29、工有几个地方特别突出。用人企业认为海归的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展示能力确实更优秀,而这三个能力正是决定一个人未来在职场里走得更远的非常重要的能力。此外,在时间管理、团队协作上,用人企业也认为海归更强一点。接下来再看一组普华永道的调研数据,普华永道做了二十几年的全球 CEO 调研,在 2017 年疫情之前的一次调研中(包括中国企业),询问他们认为最难招聘到的人才技能,以及该技能对企业的重要程度。CEO 们反馈:拥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最难招聘到的,此外,按照招聘难度依次排序的还有领导力、情商、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 5 种能力中最为重要的,

30、而这也是在留学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锻炼的两种能力。只要出国之后,不让自己的生活局限在在一个圈里面,而是真正地去融入当地积累学习和工作的经历,那么在这两方面的能力上一定会比同龄人要强很多。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虽然疫情让很多人倍感焦虑,但从实际数据来看,对留学需求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从研究生阶段留学来看,全国 42 所双一流高校中的 28 所已经发布了 2020 年的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其中整体的出国(境)深造1比例在 11% 左右,而疫情前 2019 年的这个数据是13%,只下降了 2%。在中国的 C92高校里,2019 年的本科留学率,最低的是哈工大,接近 13%;1. 包含中国香

31、港和中国澳门2.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最高的是北大,高达 30%。这些在中国最顶尖高校学习的学生,毕业之后依然想去国外更好的学校深造。再从本科阶段留学来看,中国的国际学校数量从 2011 年的 649 所,增长至 2020 年的1293所, 疫情之下2020年仍新增57所。 这些就读国际学校的孩子想再接轨国内的大学是比较难的,所以可预见的是未来本科留学群体仍会增长。 虽然现在国际关系有点复杂, 但是只要疫情管控住,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留学趋势是会回到常规的状态下。此外,疫情期间国家层面也提出了对于留学的肯定态

32、度。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中,表示疫情对于留学的影响是暂时的,重申将继续通过出国留学渠道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日前,教育部陈部长也提出来要鼓励出国留学。中国的政策整体上有很强的稳定性。可以说,留学依然是时代的选择。因此,疫情对留学影响有限。未来,对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我们该如何做准备呢?出国留学有几个时间点。比较早的有中学就开始的,这个群体比较小众,并不是对家庭条件要求高,而是对孩子本人的成熟度、学习能力,以及亲子关系的要求更高,但是确实会对未来申请国外的大学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此外,出国留学有两个比较好的窗口期:一是高中毕业申请海外大

33、学,目前全球排名前 200 的大学中有 51 所高校已经接受中国的高考成绩;另一个是大学阶段申请海外研究生。这两个窗口期申请人数多,竞争压力也集中在此。对此我的建议就是,不要等到窗口期再去启动申请准备,提前两到三年规划是常规配置。要想申请到好学校,一定要规划先行。申请顶尖学校需要额外花一些功夫,这不代表要比别人额外付出很多,而是要比别人早一点知道该干什么,更考验整个过程的规划能力。从整个留学过程来看:定位规划、语言培训、背景提升、院校申请、海外学习和生活、求职就业,每一环都要组织好。而整合好对应的资源,为大家提供以上各环节的优质服务,正是我们目前专注在做的事情。今年是我们连续第 7 年发布中国

34、留学白皮书,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的数据为学生们展现当下真实的留学现状, 从而可以在启动留学规划之前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定位。 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帮助更多的中国学生未来成长为真正的国际化人才。本书第一章、第四章内容主要基于新东方前途出国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研公司Kantar(凯度),在 2021 年 1 月至 2 月期间进行的线上、线下问卷调研,覆盖全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和部分海外国家及地区,共回收有效样本 7983 份。样本涵盖三类主要人群:有留学意向的学生和家长、已有留学经验的学生、参与单位招聘的社会人士。第三章内容来自新东方国际教育、新东方欧亚教育的供稿。第六章内容由全球领先的数字支付

35、公司 Visa 提供。第七章内容由中国银行提供。其他章节内容主要根据新东方前途出国、新东方欧亚教育、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的历年客户服务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如引用其他数据已在文中具体注明。本书专注于中国留学群体的特征与变化,通过 7 年的数据积累与对比分析,梳理出当前中国留学人群及家庭在留学上的心态、选择、规划、困惑以及相应的发展变化;同时通过对已留学人群的经验、社会人士的态度进行总结梳理,为广大中国学生及家庭、国际教育行业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2021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均产生了复杂的影响。而随着各国在疫情控制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新冠疫苗的逐渐普及,意向留

36、学人群及已留学人群在留学规划、求职就业上的态度也在持续变化。相较于往年,本次调研更加专注于疫情下中国学生及家庭对于留学的心态与认知。关于本书意向留学人群调研样本分布第一章:中国留学生现状 Part1 留学人群基本情况 意向留学人群 1 在读留学人群 5 Part2 留学的目的与规划 留学的目的 10 留学的时间规划 11 疫情给留学规划带来的影响 13 Part3 留学的筹备与选择 留学申请的筹备 16 国家、院校、专业的选择 19第二章:各国留学数据解读 低龄留学篇 美国 28 加拿大 39 英国 44 澳大利亚 48 本科留学篇 美国 56 加拿大 65 英国 76 澳大利亚 82 新西兰

37、 87 德国 91 法国 94 日本 99 韩国 104 研究生留学篇 美国 110 加拿大 128 英国 140目录 澳大利亚 148 新西兰 156 德国 159 法国 164 日本 168 韩国 172 新加坡 176 中国香港 178 艺术留学篇 184第三章:留学考试指导 IELTS 193 TOEFL 201 TOEFL Junior 211 Duolingo 219 SSAT 227 AP 238 GMAT 243 德语 251 法语 264 西班牙语 269 意大利语 276 日语 284 韩语 290第四章:中国留学生就业意向与趋势 留学生对就业的态度 297 选择工作的考虑

38、因素 298 用人单位对留学生的态度 302第五章:中国留学生境外生活解读 306第六章:中国留学生海外消费支付行为分析 319第七章:中国留学生金融行为分析 325中国留学现状Part One留学人群基本情况留学的目的与规划留学的筹备与选择 1 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 Part1 留学人群基本情况 意向留学人群意向留学人群 本科以上留学群体是主流,高中阶段意向人群占比提升本科以上留学群体是主流,高中阶段意向人群占比提升 数据显示,2021年,71%的意向留学人群处于本科及以上阶段,处于中小学阶段的人群占比29%。其中,近三年来,处于高中阶段的意向留学人群占比在逐步提升,很可能是受近年来国内国

39、际学校快速发展的影响。 整体来看,在国内读完本科后再出国留学深造,仍是当前意向留学人群的主流选择。 意向留学人群目前在读阶段(单位:意向留学人群目前在读阶段(单位:% %) 更多低龄意向留学人群规划提前更多低龄意向留学人群规划提前 通过七年来的数据对比显示, 中小学意向留学人群中, 公立学校普通班的人数在逐年递减,而就读于公私立学校国际班和国际学校的占比则在不断增加。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留学规划在逐步提前,在国内中小学就读学校的选择上,为孩子选择国际学校或国际班,从而为未来本科阶段的留学做好准备。 然而,就读于公立学校普通班的意向留学群体虽然连年下降,但仍占比最高,达45%,这说明目前就读公立教

40、育体系的中小学生中,仍有不少群体有留学需求。他们或许会在中学或本科阶段即出国留学,或许很多家庭已经早早做好了孩子本科毕业后去留学深造的打算。针对这部分群本科及以上中小学5959554136059616105741255412本科本科以上已毕业201620172018201920202021361835203518341636182621小学初中高中71%71% 本科及以上阶段 2929% 中小学阶段 2 中国留学现状 体未来如何成功向不同的教育体制衔接,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也为国际教育市场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小学意向留学人群就读学校类型(单位:中小学意向留学人群就读学校类型(单位:%

41、%) 国内“双非”学生,仍是高校留学群体主要组成部分国内“双非”学生,仍是高校留学群体主要组成部分 在本科及以上阶段的意向留学人群中,来自各类型高校的人群近三年来分布稳定。国内普通高校的学生占比最大,达50%,这部分群体对于通过出国留学深造来润色学历,提高职场竞争力有着较强的需求。 而来自双一流高校/985/211高校的学生,对于学历提升也有同样执着的追求,占比35%。 本科及以上意向留学人群就读学校类型(单位:本科及以上意向留学人群就读学校类型(单位:% %) 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学生是留学主力军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学生是留学主力军 连续四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国内正在就读工学、管理学和

42、经济学本科及以上学生一直是意向出国留学的主力人群,位列就读专业前三。 67159325616107559131058581112685415116105316136114519121013公立学校普通班公立学校国际班私立学校普通班私立学校国际班国际学校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45466246435329558631567436518336508423550634双一流高校/985/211高校国内普通高校国内私立(三本)高校专科院校海外高校的国内分支院校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3 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 本科及以上意向留学人群当前

43、就读专业类型(单位:本科及以上意向留学人群当前就读专业类型(单位:% %) 留学前已有海外学习经历群体占比逐年上涨留学前已有海外学习经历群体占比逐年上涨 2021年意向留学人群中有过国外学习经历的占比达45%。受疫情影响各国封锁边境,全球流动停滞,这部分群体相较2020年的42%只有小幅上涨。 其中,主要增长集中在参与“海外高校暑期课程”的群体,增长2%。疫情爆发以后,各国高校纷纷推出线上暑期课程,为无法出国接受短期学习体验的学生提供海外课程学习以及丰富个人背景的机会。此外,还有1%的上涨来自参与“短期交换项目的群体” ,这部分学生很可能是在2020年初寒假期间参与的此类项目。 根据疫情爆发之

44、前6年来的调研数据,意向留学人群中已经有过海外学习经历的占比呈持续上升态势,并且在2020年增幅较大,达8%。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预计2021年该数据增幅更大。可见中国学生对于国际教育的热情依然高涨。 有过国外学习经历的意向留学人群(单位:有过国外学习经历的意向留学人群(单位:% %) 国外学习经历类型(单位:国外学习经历类型(单位:% %) 2314158974533324161587644334231412987453452315139874543523141498854434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语言类艺术类文学医学法学教育学其他201720182019202020212728323234

45、4245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8983898312111051310961391181511971511109学校组织的夏冬令营培训机构的国际游学营短期交换项目海外高校暑期课程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4 中国留学现状 高学历家长群体持续增长高学历家长群体持续增长 在意向留学生家长群体的学历背景上,根据七年来的数据,高学历群体的占比持续上升。 首先,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占比逐年上升,2021年达56%,可见曾受惠于学历带来福利的家长们更加重视对孩子教育的投入。此外,拥有海归学历背景的家长占比逐年攀升,2021年达1

46、2%,有过海外教育经历的家长从个人经历出发,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继续走出国门接受更优质的教育熏陶、扩大国际视野。 父母最高学历(单位:父母最高学历(单位:% %) 父母有海归学历占比(单位:父母有海归学历占比(单位:% %) 普通家庭仍是留学主体,精英家庭留学需求坚挺普通家庭仍是留学主体,精英家庭留学需求坚挺 根据连续七年调研数据显示, 意向留学家庭父母的职务由过去的以 “中层领导” 发展至以 “一般员工”为主。2021年,普通家庭仍是意向留学群体的主体,但受疫情影响,占比有小幅回落,占比42%。 112319381013231835101021183912132216381112221736

47、13112017419919174214初中及以下高中/职高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及以上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5.35.56.36.98.69.312.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5 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 与此同时,父母任职“单位负责人/高管”的留学家庭群体较2020年有小幅上升,可见疫情之下精英家庭对于留学的认可度依然很高。 父母职务(单位:父母职务(单位:% %) 在读留学人群在读留学人群 当前各国留学生组成以美、英、加、澳新及日本为主当前各国留学生组成以美、英、加、澳新及日本为主 据调研数据统计,当前中国留学生仍以在美、

48、英、加、澳新及日本留学为主。 其中,美国、澳新及日本,目前在本科及硕士阶段就读的学生人数相对均衡。加拿大的低龄留学由于性价比较高,且更容易和北美高校接轨,因此占比高于其他主流留学目的国。此外,加拿大硕士阶段院校录取要求门槛较高,因此占比较少,相较而言就读本科的群体占比更大。 英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世界排名较高的高等院校,以及短平快的学制,尤其是其一年制的研究生课程尤其受国内学生欢迎, 因此相较于其他国家, 其研究生阶段的留学生人数远高于其他阶段。 主流留学国家在读学生就读主流留学国家在读学生就读各各阶段阶段占比占比(单位:(单位:% %) 23482923463120404023364122354

49、3203644223642单位负责人/高管中层领导一般员工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421571494749642746439212510美国加拿大英国澳新日本硕士及以上本科高中及以下 6 中国留学现状 15%15%的的在读在读留留学生学生正在海外就读,日本返校率最高正在海外就读,日本返校率最高 受疫情影响及各国入境政策限制,近8成海外院校在读学生目前仍在国内,54%的人群在国内就读网课,25%的人群选择 GAP一段时间在国内进行实习或暂时休整。 15%的在读留学生目前人在海外就读。其中,日本因疫情控制情况相对良好,留学生实地返校就读率相较别国最高;而在澳新、美国

50、、加拿大和英国的留学生返校状况则比较接近。 在读留学生当前状态(单位:在读留学生当前状态(单位:% %) 主流留学国家留学生实地返校情况(单位:主流留学国家留学生实地返校情况(单位:% %) 近近3 3成学生已接受线下面授课程成学生已接受线下面授课程 目前很多国家还没有恢复正常的线下实地授课, 超过8成的学生在接受网课模式授课。 其中,65%的学生仅能接受网课授课,17%的学生正在接受网课与线下面授结合的授课模式,11%的学生已恢复线下授课。正在就读网课的群体中,澳洲和新西兰、加拿大的留学群体比例较高,这些国家正在执行比较严格的边境封锁政策。 在读留学生上课方式(单位:在读留学生上课方式(单位


注意事项

本文(2021中国留学白皮书.pdf.pdf)为本站会员(知识的力量)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