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点37夏商周社会经济.doc

  • 资源ID:6483927       资源大小:94.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点37夏商周社会经济.doc

1、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城高三年级文科班级: 姓名: 日期: 组编: 樊业兵 校对: 审核: 第 周第 课时高三历史学案3.3098答案:C4.3099答案:A5.3100答案:D6.3101答案:C7.3102答案:C8.3103答案:C9.3104答案:A10.3105答案:B11.3106答案:C12.3107答案:C13.3108答案:B14.3109答案:C15.3110答案:B16.3111答案:A17.3112答案:D18.3113答案:D19.3114答案:D20.3115答案:D21.3116答案:B22.6494答案:B23.6495答案:B24.6498答案:C高一历史学

2、案考点37: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城【学习目标】大纲条目细化要求1 先秦(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城市、商业、交通1、 先秦(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发展表现(品种、耕作、工具、水利、施肥)畜牧业发展的表现(列举家畜品种)青铜铸造(代表遗址、代表作品、应用领域),陶瓷业,制瓷业,三代手工业的特点能列举具体史实【自主复习】一、农业和畜牧业 记住“五谷”: ,出现的时期- 时期。“五谷”的种植说明农业品种的增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识记小字部分甲骨文和诗经中记载有关蚕丝、酿酒等常识,并联系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养蚕缫丝及夏朝的酿酒等知识。二、手工业 1、青铜铸造业:识记青铜器精

3、品代表: 2、瓷器:原始社会 氏族有 ,商周有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生产的一大飞跃。 3、漆业:原始社会河姆渡氏族已用漆,周朝漆器水平高,用途广泛。三、商业、交通和城市 1、商业:商民善于经商,以 作货币,商都城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2、交通:夏交通工具种类多,西周有几条大道通向全国,商周在半路设旅舍,建立 制度。 3、城市:各朝都城成为全国政治、交流中心。【重点知识】1、夏、商、西周三代的农、牧业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原因。2、为什么称夏、商、西周三代为青铜时代?3、三代青铜器生产的主要情况和特点4、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五个方面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

4、供原材料,手工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更多产品,交通则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5、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巩固练习】1、(04江苏1)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A夏、商B商、周C西周、春秋、战国D夏、商、周2、(05上海3)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 B商周时期 C周秦时期 D秦汉时期3、(2007广东单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4、(2007上海历史18)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

5、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 C D5、(07海南历)2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6、商朝农业发达主要依靠A奴隶制生产方式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农作物品种增多 D良好的自然环境7、商周农业的进步,不包括A大量使用青铜器农具 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 C施用各种肥料 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8、西周青铜器的

6、特点中,不包括A青铜器趋向生活化 B往往铸刻着长篇铭文 C出现艺术高超的动物造型器皿 D以金银错技术装饰青铜器9、司母戊鼎充分说明了商朝青铜器制造业的发达。青铜器制造的发达主要依靠A当时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B奴隶主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C从制陶业积累下来的生产经验 D奴隶制组织下的集体劳动10、西周青铜器与商代青铜器相比,最鲜明的特色是A出现体积巨大的青铜器 B青铜器上出现金银错花纹C青铜雕塑艺术出现 D青铜器上有大量铭文11、古书上说:“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传说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12、邮驿传递制度出现在商周时期,主要原因是A王权统治的需要 B商业发展的需

7、要 C人民生活的需要 D交通运输的需要13、商朝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 B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C商朝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D商朝青铜器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14、下列哪些经济状况已出现在商周时期:习称的“五谷”已种植 牲畜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出现原始瓷器 玉器加工、漆器制造、丝织业已达到较高水平A B C D15、下列哪些符合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现象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出现刺绣品 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以贝作为货币 用漆工艺装饰车A B C D16、“七月亨。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禾麻菽麦。”这

8、段材料表明西周时期A西周奴隶和农民终年劳作 B西周时期农作物品种多 C农民承担的租赋很重 D西周统治者重视农业17(陕西省咸阳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商朝的历史被认为是“信史”,而夏朝的历史尚不具有“信史”的地位,主要是因为 A夏朝城他的规模比较小 B夏朝的铜器冶铸水平比较低C没有确认的夏朝文字 D不能确定夏朝都城的确切位置18(湖南省张家界市2009届高三11月联考)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 B C D19(山东

9、省淄博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在我国古代,“六畜”常与“五谷”相提并论,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哪一重要特点 A先民养殖家畜的传统 B种植业与家畜饲养业相结合C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D“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0(四川省江安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三次月考)夏商周时期我国农作物品种繁多。诗经有关西周农作物的记载:“七月享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麦。”以上记载中的农作物不属于“五谷”的是 黍 稷 枣 葵 菽ABC D21(广东省四校联考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2008年,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

10、物展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展,新“四大发明”首次集体亮相。其中有一项发明被誉为“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技术最高。”该项发明应该是 A瓷器 B丝绸 C青铜 D造纸印刷22(云南省玉溪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旧的聚落地方住过一段时间以后,土地和生产力便逐年衰退,收获年复一年地在递减之中,致使原来的经济生活已经越来越不易维持了。根据长期以来生产和生活实践,知道每当出现这个苗头时,就必须早作长远打算,及时迁到一个新地方去,去重建家园,绝不可以在旧的地方勉强住下去,绝不可以留恋故居,苟且偷安。 摘自傅筑夫殷代的游农及殷人的迁居材料二首先应该注意的是,盘庚迁殷,只不

11、过是都城的迁徙,并不是全民族的大转移。就整个社会来讲,当时的劳动者并没有因此改变其生产环境和居住地区。因此,迁都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没有多大的影响。也可以说,与经济发展没有直接的联系。其次,如果说盘庚迁殷是表明当时社会经济已从游牧经济变成农业经济,或者说从粗耕农业变为精耕农业的话,那么,由于这类原因所进行的迁徙都是有规律性的,即每隔几年或几十年必定迁都一次。 摘自孙淼夏商史稿材料三自中丁(即仲丁)以来,废适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达到)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摘自史记殷本纪材料四国王名号都城所在地定都于该地的延续时间汤至大戊毫约150年仲丁(即中丁)外壬敖19年河澶 甲邢9年祖乙 祖辛 沃

12、甲 祖丁相46年南庚阳甲奄10年盘庚至纣殷约250年以上请回答:(1)材料一是如何解释商朝前期频繁迁都的原因的?(2分)你认为这种分析有什么缺陷?(2分)(2)在材料三中还提供了关于商代前期迁都原因的什么解释?(2分)结合有关材料支持或反驳这种解释。(4分)考点37: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参考答案】【重点知识】1、夏、商、西周三代的农、牧业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原因。农业是政治统治的基础,是君王恣意淫乐的物质保障,三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促进三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三代奴隶的辛勤耕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2、为什么称夏、商、西周三代为青铜时代?夏代青铜铸造已具有一定

13、水平,传说夏铸九鼎,后来鼎成为国家的象征。商、西周是青铜制造的繁盛时代,青铜铸造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因此三代称青铜时代。3、三代青铜器生产的主要情况和特点生产规模大,组织为“作坊”,集中在王都,由官府垄断。技术精湛,铸造要经过开采、熔炼、搭配三种金属比例、制范、浇铸、修整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反映出当时出色的分工组织和冶炼技术,奠定了我国在世界冶金史上的崇高地位。品种多,数量大,按用途可分为礼器、兵器、食器、酒器、水器、工具、乐器、车马器等,商王妃妇好的大墓,出土了四百多件精美的青铜器。产品质量高,迄今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作品,一是司母戊鼎,为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

14、大的青铜器,重八百三十多公斤,另一是四羊方尊,造型奇美,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商周青铜器上还铸有文字,如“毛公鼎”上有字四百九十七个,被称为“金文”,比甲骨文更先进,同甲骨文一样,是研究商周文明的重要依据;青铜器上精美的花纹也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4、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相互之间的联系这五个方面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手工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更多产品,交通则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5、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农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以青铜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世界领先。重视城市交通建设

15、,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统一,使三代成为古代经济繁荣的奴隶制国家。三代经济的发展的明显地继承关系。【巩固练习】1-5 DBCBA 6-10 AADDD 11-15 BAAABC 16-21BCDBCB 22答案要点:(1)在一个地方定居生产一段时间以后,会造成土地和生产力的衰退,必须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开辟新的土地。(分)因为地力衰退造成的迁移应该是全体居民的迁移,并且在时间上是有规律性的。从材料四可见,商前期的迁都在时间上没有规律。(2分)(2)提出了商朝迁都是因为统治集团的内乱的可能性。(2分)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根据。(2分)对照材料三和材料四,可见内乱历时九代国王,恰好是迁都频繁的九代国王。(2分)


注意事项

本文(考点37夏商周社会经济.doc)为本站会员(在读硕士妹)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