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2框以礼待人教案新人教.doc

  • 资源ID:6505582       资源大小:15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2框以礼待人教案新人教.doc

1、第2课时以礼待人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类礼节和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二、能力目标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教师准备:搜集文明有礼的事例。学生准备:复习上一课所学,预习本课内容。故事导入一: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南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邑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南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

2、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从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故事导入二: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思考问题:阅读上述故事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悟?学生畅所欲

3、言。教师总结: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以礼待人。(一)礼的含义、主要表现及重要性过渡语:小时候,我们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对小孔融的有礼记忆犹新。我们看看下面这位同学的做法是否有“礼”?教学活动一:情境讨论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思考问题:(1)你认为小岩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应该如何改进?(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点拨提示:(1)到了就餐地点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懂得谦让,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

4、意帮家长分担聚餐安排;“朋友来了,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小岩正确的做法是:客人来之前帮忙查看聚餐安排,到家后请客人先入座,注意端正坐姿,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2)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不尊重我;我会找个借口早点离开。教师总结: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

5、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礼仪故事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知识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过渡语:刚才我

6、们学习了文明有礼对个人的意义或重要性,下面我们来学习文明有礼对社会的作用。教学活动二:情境体验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学生阅读教材P38上方“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你生活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哪些影响?几位同学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什么期望?点拨提示:不文明行为略。影响: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任意行驶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用不合理、不适当的方式处理矛盾和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冷漠。期望: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教师总结:文明礼貌有助于

7、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教学活动三:情境感受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教师展示情境材料如下:情境一:巴西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颁奖仪式上,当宣布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全场观众起立,国歌声响彻整个体育场。情境二:泰国皇宫洗手间有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巴黎圣母院有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思考问题:(1)情境一体现了什么?(2)读完情境二后,你有

8、什么感想?学生分组分别讨论这两个问题,最后小组代表发言。点拨提示:情境一体现了观众文明有礼,体现了国家形象。情境二的感想: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文明礼仪故事周恩来】周恩来(18981976)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被他的人格、智慧和风度所折服。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他杰出的外交礼仪修养为全世界所称道。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了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

9、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他从来不提高讲话的调门,不敲桌子,也不以中止谈判相威胁来迫使对方让步。他手里有牌时,说话的声音反而更加柔和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回忆录中这样描绘:“他面容瘦削,颇带憔悴,但神采奕奕,双目炯炯,他的目光既坚毅又安详,既谨慎又满怀信心。他身穿一套剪裁精致的灰色毛料服装,显得简单朴素,却甚为优美。他举止娴雅庄重,使举座注目的不是魁伟的身躯(像毛泽东或戴高乐那样),而是他外弛内张的神情,钢铁般的自制力,就像是一根绞紧了的弹簧一样。”相反,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的举止就有损于他自己和前苏联的国际形象。

10、赫鲁晓夫在出席联合国大会时,经常站起来打断别人的发言,甚至当西班牙代表发言时,他竟脱下皮鞋,敲打桌子。时人评论他的举止“像一个粗鲁不懂规矩的乡下人”。周恩来的文明有礼与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失礼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以看出: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知识总结: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过渡语: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那么我们应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呢?(二)做到文明有礼教学活动四:自主学习知礼懂礼学生阅读教材P39“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1)你如何评价杨时和游酢的行为?说说你的理由。(2)我们应如何向

11、杨时和游酢学习,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点拨提示:(1)杨时和游酢尊敬老师,是文明有礼的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恭,要以情感人。文明有礼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教师总结:同学们总结得不错。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故事拓展】可再次以前面提到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中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了我能

12、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他从来不提高讲话的调门,不敲桌子,也不以中止谈判相威胁来迫使对方让步。他手里有牌时,说话的声音反而更加柔和了”来证实。教学活动五:小活动:情境判断明礼守礼阅读下列情境描述(展示校园中存在的现象),与小组内的同学讨论:哪些是明礼守礼的行为?哪些不是明礼守礼的行为?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帮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吊儿郎当地穿着校服,胸口衣裳大敞。在食堂排队打饭,遵守秩序。在课堂上插嘴说话、坐姿懒散、吃零食。见到走廊或楼梯有纸屑、垃圾,顺手捡起,扔进垃圾桶。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开恶意

13、玩笑。在教室内讲粗言滥语、打闹嬉戏。学生分组讨论回答。点拨提示:正确,语言文明,举止文明;错误,服装不整,不注意仪表;正确,遵守秩序,举止文明;错误,举止不文明,缺少行为美;正确,爱护环境,举止文明;正确,语言文明;错误,语言不文明,举止不得体。教师总结: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本节课我们在上次课“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以礼待人”这一问题。首先了解了礼体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和举止文明三个方面。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或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求,那就是要求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为此,需要我们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二是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三是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前两点要求也是围绕礼的表现着手,第三点是具体实践方面提出的要求。本次课所学知识是前后紧密相连的,希望大家下去之后继续复习巩固,自觉做文明有礼的人。4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2框以礼待人教案新人教.doc)为本站会员(青山)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