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pdf

  • 资源ID:967052       资源大小:712.6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注册后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pdf

1、年八月已亥日1650年9月13日韩国首尔特别市雨 京畿大雨,民多溺死者(朝鲜灾害引自朝鲜古代观测记录)第6期小林雄河,等:17世纪日本2次重大台风事件的路径重建367图1 庆安三年八月十六日(1650年9月11日)台风(a)以及延宝二年八月十六十八日(1674年9月1517日)台风(b)大致路径Fig.1 Estimate typhoon track on 10 to 13 Sep., AD 1650 and 15 to 17 Sep., AD 16742.2 延宝二年八月十六十八日( 1674 年 9 月1517 日)台风这次台风主要成灾因素是风雨(表2)。根据山鹿素行先生日记,九州、四国、

2、中国地方发生了海潮。9月15日的月龄为14.8,这次也在大潮期间。关东地方也有风雨以及大水的灾害记录。德川实纪中有八月十六日水户(今茨城县水户市)大风雨、常州(常陆国,今茨城县)大风,以及利根川洪水的记录。这些灾害很可能是由被台风刺激的低压引起。根据以上信息,笔者重建了这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图1b)。其概况如下:1674年9月15日登陆九州南部(今鹿儿岛县),经今宫崎、大分县,进入濑户内海,再登陆今广岛县,经中国地方(本州岛西部沿海地带)东部,进日本海,影响北陆、奥羽地方,往东北方向走。此路径与昭和十六年(1941)10月1日台风以及昭和五十四年(1979)第12号台风相似。这些路径的台风影响范

3、围大,导致全日本发生大小灾害。1979年台风在九州南部登陆后24 h到达石川县外方海上(图1b)。1941年速度更快,24 h内从九州南部海上到达奥羽地方。2.3 成灾因素分析在中世纪日本,水灾是最严重的台风灾害。其中对一个地方导致灾害最明显的现象是海潮,其主要灾区往往是面向台风行走方向开口的海湾。以山地为主的日本中,面临海湾的平地是很少的适宜居住之地。这些地方适合农耕、打渔,容易发展成城市,灾害时会导致更多的死亡。1828年null西博尔德台风null引起了有明海海潮,仅仅佐贺藩约一万人死亡。其最大原因是在海湾进行了大规模围垦、迁住。日本经由朝鲜引入有关防洪技术之后,战国末期(15世纪末)急

4、速发展(小出博,1954)。江户时期大部分防灾工程针对由暴雨引起的河流泛滥施行。对于防潮,近代才兴起大规模工程。江户时期,大部分海堤高度无法防止大海潮,受到海潮的冲击后容易崩塌,只能防止较低的海浪。势力较大的台风一旦来袭海湾,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368 地球环境学报第5卷表2 延宝二年八月十六十八日(1674年9月1517日)台风记录一览Table 2 Records of the typhoon on 15 to 17 Sep., AD 1674农历日期公历日期今地名成灾因素受灾情况延宝二年八月十六至十七日1674年9月15至16日九州、中国四国地方及关东茨城县风雨涝(八月二十日条

5、)十六日水户大风雨,农田若干受灾。(八月二十三日条)十六日常州(常陆国。今茨城县)大风,利根川洪水。(八月三十日条)丰前国小仓藩十六至十七日大风,石崖、桥梁、房屋等若干破损。(九月四日条)十六日安艺国广岛藩、摄津国高槻藩、丰前国中津藩、备后国福山藩、丰后国杵筑藩、播磨国小野藩大风,洪水浸城郭,农田受灾也多【此条应该是6个地方分开上报的记录的总汇,个别地方的受灾日期很可能不一定是十六日】(九月六日条)十七日赞岐国高松藩大风雨,农田受灾(德川实纪引自日记等)延宝二年八月十六至十七日1674年9月15至16日九州大分县杵筑市中山香风雨涝速见郡中山香风雨洪水(大分县气象原史料名没注明)延宝二年八月十七

6、至十九日1674年9月16至18日九州熊本县风 十七日开始,肥后国刮三天大风(熊本县灾异志引自近世肥后年表)【熊本县灾异志将八月十七日的公历日期标记为9月14日,应是9月16日之错。连续3 d刮风可疑】延宝二年八月十七日1674年9月16日九州福冈县久留米市风 十七日从午刻(中午前后)到子刻(凌晨12点)刮大风(福冈县灾异志引自石原家记)延宝二年八月十七日1674年9月16日四国爱媛县风雨十七日飓风杀到,受灾农田多,房屋4200多栋破损,死者5人(爱媛县气象史料引自伊予风水害小史又引自宇和岛御记录。八月暴风雨,受灾多(爱媛县气象史料引自新居郡志)延宝二年八月十七日1674年9月16日中国地方山

7、口县风雨八月十七、二十三日防长两国大风雨,农田38430石受灾,房屋3246栋倒塌,死者78人(山口县灾异志引自毛利十一代史)【同时有161只船破损,死者可能包括海难者】延宝二年八月十七至十八日1674年9月16至17日九州、中国四国、关东地方及奥羽津轻国风雨潮涝十七日自哺时(下午4点前后)以后终夜大风、高潮,50年来的大风,四国、中国、九州大风高潮,唯肥前国佐贺无别事。东国(关东)十八日大风,津轻国附近也是50年来的大风(日本气象史料引自山鹿素行先生日记)【山鹿素行当时被配流到播磨国赤穗藩】延宝二年八月十八日1674年9月17日北陆石川县富山县风雨涝八月十八日夜大风(石川县灾异志引自田平氏杂

8、记)。领国农田风水灾,48510石受灾(石川县灾异志引自改作所旧记)延宝二年秋1674年秋北陆富山县风秋大风,大米歉收,7500石免纳(富山县气象灾害志引自内山旧记等)延宝二年八月十六至十七日1674年9月15至16日九州、四国中国、近畿关东、北陆地方风雨涝今鹿儿岛县大风。今宫崎县大风,佐土原藩房屋2000栋倒塌。今大分县暴风雨。今熊本县大风。今长崎县大风。今福冈县大风,受灾少。今高知县暴风雨。今爱媛县暴风雨死者3。今香川县大水。今山口县暴风雨。今广岛县大风。今和歌山县暴风雨。今山梨县大水。今石川县暴风雨。神奈川县大水。今东京都大水。今栃木县暴风雨。今茨城县暴风雨(府县别年别自然灾害表原史料名

9、及个别地方受灾日期没注明)第6期小林雄河,等:17世纪日本2次重大台风事件的路径重建3693 讨论与结论本文重建了1650年9月11日和1674年9月1517日影响日本的台风大致路径。1650年9月11日影响日本的台风,主要成灾因素为海潮,重灾区为有明海北岸。历史上,类似路径的台风有1828年9月1718日的特大台风、1914年8月25日的台风等,最近也有1991年第19号台风,都引起了有明海潮灾。影响有明海的台风往往从今山口县入海,这次台风也登陆后约35 h进入了日本海。1674年9月1517日影响日本的台风影响范围广阔,日本西半部大部分地区和东半部台风接近的地区受到了风灾、东半部有些地方则

10、引起了涝灾。这是日本台风的典型受灾情况。这次台风从九州北部到北陆地方用了约1 d,移动速度与1979年第12号台风相似。本文通过台风个案的重建,明确了现有汇编资料收录不全的问题。江户幕府的正史德川实纪也没收录大量的各藩日记和各名家家记。这些史料的存在可以从府县别年别自然灾害表所载的内容了解到。这些日记的特点是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较长的记录时间。三上岳彦等气候学者曾利用日本各地的日记,进行重建历史时期日本的逐日天气及气候工作(Mikami,1988),风暴研究也可以利用这些逐日天气资料。重建17世纪影响日本附近的台风时,可以有效地利用器测时期台风路径资料及其灾害资料进行比较,推测历史时期台风路径及

11、其规模。不存在风向变化等详细记录的条件下,重建台风路径时可以适度关注其null危险半圆null。这对台风路径重建的有效性,从历代日本海湾海潮灾害可以看出。同一次影响中日两国的台风路径都偏北,基本上不登陆九州。重建华东沿海台风灾害时,需要考虑涌潮事件的存在。但是涌潮事件的发生状况与现在不一致,还需要了解当时的涌潮状况。参考文献陈沈良, 陈吉余, 谷国传. 2003. 长江口北支的涌潮及其对河口的影响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 74 80. Chen S L, Chen J Y, Gu G C. 2003. The Tidal Bore on the North B

12、ranch of Changjiang Estuary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stuary J.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ee), 2003(2): 74 80. 高桥浩一郎. 1962. 过去300年间A级暴风雨 J. 天气, 9(9): 277281. Koichiro TAKAHASHI. 1962. A-class rainstorms In the past 300 years J. Tenki, 9(9): 277281. (in Japanese)雷小途, 徐 明, 任福

13、民. 2009. 全球变暖对台风活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气象学报, 67(5): 679 688. Lei X T, Xu M, Ren F M. 2009. A review on the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ies J.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67(5): 679 688. Liu Kam Biu (廖淦标), 范代读. 2008. 全球变暖是否导致台风增强:古风暴学研究进展与启示 J. 科学通报, 53(13): 1489 1502. Liu K B, Fan D D.

14、 2008. Whether global warming cause to enhance the typhoon: From the advances and inspiration in the study of paleotem pestology 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3(13): 1489 1502.潘 威, 王美苏, 满志敏, 等. 2012. 16441911年影响华东沿海的台风发生频率重建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1(2): 237241. Pan W, Wang M S, Man Z M, et al. 2012. 1644191

15、1年影响华东沿海的台风发生频率重建 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1(2): 237241.筱原谨尔. 1966. 高潮问题 C. 水工学关夏期研修会讲义集, 3: B.11.1B.11.23. Kinji SHINOHARA. 1966. The High tide problem C. Lecture Notes of the Summer Seminar on Hydraulic Engineering, 3: B.11.1B.11.23. (in Japanese)小出博. 1954. 日本水害 M. 日本东京:

16、 东洋经济新报社, 149171. Hiroshi KOIDE. 1954. Flood of Japan M. Tokyo, Japan: Toyo Keizai, 149171.(in Japanese)小西达男. 2010. 1828年台风(子年大风)高潮 J. 天气, 57(6): 383398. Tatsuo KONISHI. 2010. Siebold Typhoon in 1828 (Otherwise “Nenotoshi” Typhoon) znd Induced Storm Surges J. Tenki, 57(6): 383398.(in Japanese)Grossm

17、an M, Zaiki M. 2009. Reconstructing typhoons in Japan in the 1880s from documentary records J. Weather, 64: 315322.Liu K B, Shen C M, Louie K S. 2001. A 1,000-year history of typhoon landfalls in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reconstructed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Documentary records J. Annals of the As

18、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91(3): 453 464.Mikami T. 1988. Climatic reconstruction in historical times based on weather records J. Geographical Review of Japan (Ser. B), 61(1): 14 22.糾糾 要 GD4骂 , 就 要 忍 痛 ; 要 战 就 GD0 要 GD4 GF3 , 准备 牺 牲 。 ”1 9 3 5 年 , 渐 渐 GDB 去 GAE GD9 GB9 权 的中 国 , G80 G81 到 蒋 介

19、 石 “ G82 GBA G83 GFB G84内 ” 的 GB9 策 G80 GD0 G85 合 残 酷 的 G85 实 。GC3 GE2 人 GD0 GD7 想 到 , 在 他 们 GAA 中 G86 同一 G87 G88 G89 的 中 国 人 , G92 G8A GBD G89 G98 G8B一 G82 , GF3 G9B G8C GF4 的 GB2 G8A , G92 找 回 GF0同 G8D G8E 的 智 G8F 。1 9 3 6 年 就 要 GD7 G8A , GED GEE G92 GC1 G90这 一 G91 。特 2 1 2 年 9 月 4 日 星 期 二专 刊 部 主

20、办 责 编 郭 建 强 版 式 任 桂 梅 校 对 丹 莲 电 话 押 9 6 3 6 9GE2 报 记 G92 李 羌班 玛 县 子 母 达 沟 红 军 标 语1 9 3 5 年 ,日 本 极 力 排斥 河 北 省 主席 于 学 忠( 左 ) , 右 为 何应 钦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1 9 3 5 年 , 日 本 从未 停 止 过 对 中 国 的 折磨 。 用 日 本 历 史 学

21、家信 夫 三 郎 的 话 来 说 :“ 侵 占 了 满 洲 的 日 本 ,自 1 9 3 5 年 以 后 , 在 华 北 开 展 工 作 的 名义 下 , 开 始 显 露 对 中国 内 地 的 野 心 。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 G22数 千 名 学 生 走 上 街 头 , 示 威 游 行 。走重之路青海行第 26 卷第 6 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3 年 11 月

22、 Vol 26, No 6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Nov, 2013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英国和平外交政策 及其意义 段西宁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 宁夏银川 750021) 摘 要: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英国在国际危机外交事务中表现出忍让、妥协、直至后来的绥靖政策,其结局给世界带来危险的战争。这与一战后英国强势处理国际事务、 20 年代采取 “扶德抑法 ”和满足通过条约、国际联盟下的维护集体安全体系有关。英国的这种 “和平外交 ”决策和英法满足德意日的侵略利益的做法,实际上袒护了法西斯的侵略行动,其结果是导

23、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教训值得人们深思。 关键词: 20 世纪 30 年代 前后 ;英国;和平外交;国际联盟 中图分类号: K561.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55(2013)06-0047-08 DOI: 10.3875/j.issn.1674-3555.2013.06.007 本文的 PDF 文件可以从 获得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 , 英 国在处理国际外交事务中表现出忍让、妥协、直至后来的绥靖政策,给世人以“和平外交”的印象,其结局给世界带来危险的战争。这里英国“和平外交”主要指处理大国之间的问题,该政策的形成与一战后英国 强势处理国际事务、 20 世纪

24、 20 年 代采取“扶德抑法”和满足通过条约、国际联盟维护集体安全体系有关。英国的这种“和平外交” 政策和英法满足德意日的侵略利益实际上袒护了法西斯的侵略行动,其结果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本文对此做一论述,并指出其现实意义。 一、 一战后 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及其内在矛盾 一战后期,俄国爆发革命、美国的参战、德国东部同盟国的投降、协约国在西线战场的推进,加速了一战的结束。作为主要战胜国英国、法国在战后世界的安排上处于主宰地位。它们主张严惩战败国、削弱其军事潜在实力、瓜分其殖民地和巨额赔偿 以及维护战后世界和平局面,但这种安排也有其内在的矛盾。 1918 年 11 月 11 日,协约国总司令

25、福熙元帅与德国代表在巴黎附边的康边森林签署了停战协定,历时四年三个多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怎样安排战后的世界呢?所谓安排战后的世界实则是战胜国如何分赃和怎样维护世界秩序。为此 1919 年 1 月 18 日至 6 月 28日, 战胜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会议以解决战后的分赃、反苏、建立战后帝国主义的国际秩序为主题。战胜国列强英法美三国凭借自身实力和会上的特权,谋取各自的利益,矛盾重重。如在殖民地和国联 问题上英法反对美国;在处置德国赔款、疆界问题上英美联合反对法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问题上,英、法、日站在一起反对美国等。 收稿日期: 2012-12-10 作者简

26、介: 段西宁 (1964- ),男,安徽桐城人, 教授 ,研究方向: 世界史 , 国际关系史 , 现代化理论 温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第 26 卷第 6 期 48 各国所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内容分 15 部分, 440 条。 其中,涉及德国的有 406 条,主要内容为:1、德国领土问题:( 1)西部的疆界恢复到 1870 1871 年状态;( 2)东部边界划给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刚独立的波兰、比利时等国;( 3)德国东普鲁士北部的梅梅尔由国际监管,后划给立陶宛,荷尔斯泰因地区划给丹麦;( 4)萨尔地区行政归国联代管,其煤炭由法国开采等。总计德国丧失八分之一的领土和减少十分 之一的人

27、口。 2、对德国军备的限制问题:( 1)废除义务兵役制;( 2)解散参谋部;( 3)禁止生产重型武器和拥有航空兵力;( 4)陆军人数不超过 10 万人;( 5)海军保留 36 艘舰队,人数不超过 1.5 万;( 6)撤出占领国军队和撤除德国军事工事等。 3、德国殖民地问题:全部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转交给日本,由于无视中国战胜国的地位,导致中国 1919 年的五四运动的爆发,北洋政府代表未在和约上签字。 4、德国的赔款问题:原则上要求德国赔付巨额赔款,但其总额和分配比例由赔款委员会在 1921 年 5 月 1 日 前确定。涉及国际联盟的共 26 条, 主

28、要内容为 : 1、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纲领中提出、和会讨论、起草了国际联盟盟约; 2、其目的是希望借助国际组织来维护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新秩序,防止再次发生世界大战; 3、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各国都遵守国际法和条约规定的义务,用和平方式而非战争手段来解决各国之间的争端,但对侵略者,国联只是将给予经济和军事的制裁; 4、其主要机构为国联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但英法美意日为五各常任理事国; 5、 1920 年 1 月,国际 联盟正式成立。由于美国参议院否决,国联大权被英 法两国所操纵,两国实际上把国联当作维护两国利益,确保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凡尔赛体系指的是凡尔赛和约、圣日尔曼

29、条约、纳伊条约、特里亚农和约、色佛尔条约和国际联盟一起,构成的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国际新秩序的总称。这些条约共同点涉及对它们的军事限制、割让领土和赔款等。最后,还有涉及俄罗斯的问题 ,主要有 : 1、战胜国列强继续干涉苏俄革命; 2、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 3、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组成遏制俄国革命影响的“防疫地带”; 4、通过提供军需援助和派遣军事使团来干涉苏俄革命。 但 1920年 底俄国粉 碎了协约国的三次武装干涉,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1922 年 10 月 ,日本也被驱逐出了苏俄国土,苏俄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也正是以英法为首的协议国干涉苏俄革命的彻

30、底失败, 导致 20 世纪 20 年代 英国逐渐利用国际联盟的集体原则和和平决策来维护英国的外交利益,由于到 20 世纪 30 年 代,日、意、德三国在世界不同的地区侵略和占领挑战了英法的国际利益,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从凡尔赛体系的安排来看,对挑起战争的战败国给予应有的惩罚是应该的,但这种惩罚必须针对发动战争的军国主义分子、军国主义的 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而不是对战败国领土的任意更改、过分掠夺战败国人民的经济财富 ,否则容易引起战败国 人民 的 抵制和反抗,进一步增强军国主义复活的群众基础。国际组织或主要大国要有制衡战败国的有效权力,而不是挑起和增强战败国的对

31、抗能力;维护世界和平,大国必须一致,共同对抗违反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而不是扶持其对抗能力;维护世界秩序,大国应该有所作为,做到公正、合理和敢于采取强有力措施,而不是让战败国接受屈辱和约,埋下复仇的种子。列宁把战胜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称为“掠夺性的和约”,并认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 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1 二、 20 世纪 20 年代英国的和平实践 如果说战后的安排体现英法战胜国的强硬立场, 那么 20 年代如何确保和维护既得利益显得 参见 : 齐世荣 . 世界通史资料选编 : 现代部分 : 第一分册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80: 16-24. 段西宁 : 2

3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英国和平外交政策及其意义 49 尤为重要。关于 20 年 代后的英国和平实践,这里分两个部分来叙述: (一) 20 年 代后英国在欧洲的和平实践 首先,英国拉拢美国,推行“扶德抑法”政策,削弱法国对德的有利形势。凡尔赛和约的实施导致法国在欧洲大陆的绝对优势,与此同时,法国 1920 年 9 月 同比利时签订军事性质的协议、1921 年 2 月 与波兰缔结军事同盟、利用“小协约国”抗衡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有利形势同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罗马里亚三国订立友好和同盟条约,把它们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从而增强包围德国和抗衡英国的同盟体系,引起了英国的极端不满。英国利用鲁尔危机和美

33、国乘机削弱法国之机,拉拢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对抗小协约国,策动波兰的毕苏斯基发动政变,疏远法波关系, 并利用意大利牵制法国,确立意大利在阿尔巴利亚的地位,削弱南斯拉夫在亚得里亚海的地位。 斯巴会议确立 了 德国赔款 的 比例:法国为 52%、 英国 为 22%、意大利 为 10%、 比利时 为 8%,葡、日、希、南、罗共为 8% 59。法国获得德国赔款最多,有利于增强法国的经济实力,不利 于德国经济复兴,不利于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因而在赔款总额上,英美一再下压, 1921 年 4 月伦敦会议确定为 1 320 亿金马 克,分 30 年付清。 1922 年德国古诺 政府 执政,拒不履行赔偿义务,并要

34、求无限期延期偿付全部赔款。 1923 年 1 月 ,英国代表提出同意德国延期 4 年 偿付,总额降为500 亿 金马克,美国建议减轻赔偿义务,成立国际专家委员会来确定德国支付能力,法国和比利时则出兵占领鲁尔地区,挑起了鲁尔危机。斯大林指出:“占领鲁尔是在经济上瓦解德国的手段,是法国从德国取得赔款,取得法国冶金工业用的煤炭和焦炭、法国化学工业用的 化学半成品和颜料的保证 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为法国在欧洲的军事和经济的领导权建立物质基础。” 2249 但这时德国采取消极抵抗策略,并停止偿付所有赔偿,同时给资本家以经济资助,故意滥发纸币,造成德国通货膨胀不可收拾。结果,德国国内爆发了工农革命运动, 11

35、 月,希特勒发动慕尼黑啤酒馆暴动,国内出现分裂趋势,德国被迫要求占领区居民停止消极抵抗。法国出兵也未达到预期目的,引起法郎在国际市场贬值和财政困难,后在英美压力和获得美国 1 亿美元贷款下,同意由国际专家委员会重新审查赔偿问题。 其次,英美助德国经济复兴,赔偿不了了 之。鲁尔危机后, 1923 年 11 月 30 日 成立了两个国际专家委员会,其主席分别为美国、英国人担任,这样德国赔偿问题的主动权落入到美英两国手中。英美两国复兴德国经济计划的具体实施为德国经济复兴提供了动力。英美复兴德国经济的主要表现为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的出台。道威斯计划主要内容有: 1、稳定德国国内通货膨胀,实现预算平衡,

36、由英美给予第一批 8 亿金马克德国贷款; 2、不确定德国赔款总额和支付年限,第一年为 10 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第五年为 25 亿金马克,规定用消费间接税、运输收入和工业利润来支付赔偿; 3、对德国的制裁必须 取得赔款委员会的一致同意和美国为主席、争论双方参加的三人仲裁委员会复审,法比占领军一年内完全撤出,并减少对德国的军事干涉,改以财政干预为主 60。这实际上剥夺了法国对德的制裁权。斯大林说:“法国领导权已经消失殆尽,法国的领导权为美国的领导权所代替了。” 2251 由于法国地位的下降,美国处理德国问题立足经济因素,法国在欧洲大陆推行强有力严惩德国的政策使英法关系发生变化,英国的和平外交

37、大打折扣。 1927 年德国工业指数超过 1913 年 的水平, 1929 年 超过了英法,其主要原因在于英美源源不绝的贷款和德国实行产业的合 理化运动。 1928 年,德国要求修改道威斯计划,重新确立赔款总额和年限,同时撤走莱茵区的驻军和对德国的财政监督,这是杨格计划的背景。杨格计划于 1930 年 1 月在海牙会议通过,其内容有: 1、 参见 : 张建华 . 世界现代史 :1900 2000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8. 温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第 26 卷第 6 期 50 德国赔款总数为 1 139 亿金马克,分 59 年付 清; 2、 每年的赔款分无条

38、件和有条件两类; 3、 取消对德国的财政经济上的国际监督等 61。但德国在各次会议上,坚持战胜国撤兵莱茵区为接受杨格计划的前提条件,法国被迫同意于 1930 年 6 月以前撤出全部军队。后由于经济危机爆发,在德国政府请求下,胡佛于 1931 年 6 月 发表“缓债宣言”,允许德国 延期一年支付, 1932 年 7 月 ,经济危机的加深,有关各国签订洛桑协定,规定德国分几次支付 30 亿马克 61,就此了结赔偿事宜。但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单方面取消了赔偿义务。也就是说德国赔偿最后不了了之。 再次,欧洲安全问题导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英国成了法国保证人的角色。欧洲安全保证问题实际上是为了防备德国崛起后

39、产生新的军事威胁。凡尔赛和约签订时,法国提出保障法德边境安全,英美答应共同保证,后由于美国拒绝批准和约,其共同保证随之消失; 1924 年 9 月,国联通过日内瓦议定书,内中规定缔约国彼此不进行战争,保证维护 凡尔赛和约核定的疆界 62。法国赞成,但英国保守党推行“扶德抑法”政策,使之失去现实意义。 1925 年 1 月,随着莱茵区的撤兵,德国提出缔结 莱茵公约 , 主要内容有:在英国担保下,所有有关国家共同保证维护莱茵地区的领土现状;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之间争端;德国承认其西部边界的划分,但英美不同意法国提出对德国东部边界安全的保证 62。 10 月 5 16 日 ,在瑞士洛迦诺召开会议,签署

40、了最后议定书和 7 个条约,史称洛迦诺公约。洛迦诺公约包含莱茵公约和德国与法、比、波、捷签订的仲裁条约以及法国与波、捷签订的相互保 证条约。洛迦诺公约对德国意味什么?斯特莱斯曼说:“无论此类仲裁条约怎样大谈特谈和平愿望,而实际上这些条约不会真正阻碍我们在东部边界问题上应该追求的政治目的。” 3洛迦诺公约虽然总体上未打破凡尔赛体系,但法国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东欧同盟体系的基础动摇,而英意的保证则是口惠而实不至也;英国成为德法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英国的地位有所加强。但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缺乏法国在欧洲对德国的制衡,英国孤掌难鸣,而更重要的是战胜国内部的分离,有利于德国争取挑战现有秩序的潜在盟

41、友,其教训极为深刻。该公约要求德国加入国联 ,德国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先决条件,但德国恢复成了正常的国家,并得到了列强的认可,其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为德国宣称“自己在欧洲社会得不到平等地位,它就只好投到苏维埃的怀抱里去了” 4。对于德国来说,利用英法害怕德俄联合,进而突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是其外交的必然选择,这是英国对德妥协和迫使法国让步的潜在因素,虽然英国和平处理了对德难题,但德国不会就此止步的。 最后,非战公约实际是法国为改善在欧洲地位的下降,谋求与美国的联合,借以对抗德英,但其结局则是以集体的名义用和平的方式而非战争的方式来推行国家政策 。而签约时各国提出自己的声明、保留条件和“合

42、法防御权”,则使该条约实际上不具备任何约束力。我们看到 1927 中国国民政府 北伐时,日本以保护其侨民为理由,三次出兵干涉中国革命,甚至制造了“济南惨案”,而不会受到国际的谴责,到后来日本干涉中国内政(如 1928 年 6 月炸死张做霖的皇姑屯事件)、直至 1931 年“ 9 18”侵略中国时,国际社会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制裁,其教训值得深思。 (二) 20 年 代后英国在亚太地区的和平实践 首先,对中国。一战前后,由于欧美国家忙于战争,日本希望独占中国,如二十一条要求就是其体现,这样日本在 军事、经济和社会方面将把中国完全置于其控制之下,而作为最早打开中国国门的英国对此没有相应的制止措施。日本

43、则是利用英日同盟改善了它在国际的地位,敢于放手扩大它在中国的各项侵略权益,从这点来说,日本对华侵略性的作为与英国的和平决策和对其的纵容有关。 参见 : 张建华 . 世界现代史 :1900 2000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8. 段西宁 :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英国和平外交政策及其意义 51 其次,对亚太地区的安排上 。 20 世 纪 20 年代初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形成的华盛顿体系涉及三个方面: 1、 1921 年 12 月签 订的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美英日法签订的四国公约,其内容主要为:缔约国互相尊重,共同维护各自在太平洋区域的利益;英日同盟条约即行废止 5736-738。该条约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在该地区的优势地位,美国拆散英日同盟只是削弱其潜在的竞争对手,而不可能制止有关国家在该地区的肆意侵略,因而其潜在的侵略危险依然存在。2、 1922 年 2 月 签订的五国限制海


注意事项

本文(港股通每日报告(零售) .pdf)为本站会员(瓦拉西瓦)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