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5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doc

  • 资源ID:98722       资源大小:53.2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5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doc

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简介:1,第一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2,第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两大理论成果,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一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1.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2.1935 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3.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

2、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4.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的共识。与此同时,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成熟的的科学体系。5.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现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

3、义中国化进程8.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9.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一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是基本遵循、是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

4、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二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1.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点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

5、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二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方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3)1982 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

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4)1987 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三个有利于”标准(6)1992 年,十四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7)1997 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 ,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8)2002 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9)2012 年,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10)2007 年,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7、系(1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当、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其内容主要包括:(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9)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10)

8、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简化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全面深化改革4.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和全面依法治国7.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8.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9.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1

9、0.建立型新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11.全面从严治党12.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四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2.“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对中国历

10、史和现实的研究中,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据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4.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四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原则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2.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11、这是最基本的国情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三座大山) ,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 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

12、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革命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段可靠同盟者)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和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二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

13、命的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三一、新民族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毛泽东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

14、必然性A.由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b.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B.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政权:a.b.c.d.e.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出来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1)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

15、的依托。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4.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1)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2)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2.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3.党的建设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者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

16、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1)1949 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同时并举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2)1953 年 6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 12 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

17、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即:“一化三改” ,其中:“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一化”是主体, “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并举的路线。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 年底,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

18、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二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三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

19、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 1/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0、一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毛泽东 1957 年 2 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系统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1)社会矛盾反应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2)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采用“专政”的方法解决(3)人民内部矛盾是“非

21、对抗性”的矛盾,采用“民主”方法,团结批评团结,说服教育和讨论的方法解决。(4)两组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一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明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2.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发展思路,集中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工业和小型企业同时并举,等等。一四

22、、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过程中,还提出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不发达”和“发达”两个阶段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把中国建成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即四个现代化)实现“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实现四个现代化。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统筹兼顾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主体、补充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

23、;毛泽东提出“6 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7.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工作向科学进军。大力发展文教事业。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9.其他重要观点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

24、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制度。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一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特定含义。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

25、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党的十三大,从“五个方面”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2)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一三、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的特征2.新世纪以来,出现了新的阶段性特征(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26、,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3)对外开发日益扩大,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又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二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奋斗目标,是发展要求(2) “一个中心

27、,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3)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4)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资产

28、阶级自由化二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3)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进程。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一.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出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

29、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话,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1) “生产力”方面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 “生产关系”方面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一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

30、础;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三、坚持科学发展1.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3.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三一、 “三步走”发展战略1.1979 年 12 月,邓小平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2.1987 年十月,党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1)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从 199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 2

31、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3.1997 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1)21 世纪第一个 10 年,实现国民生产宗旨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再经过 10 年的努力,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3)到 21 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三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

32、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在参加“复兴之路”展览是提出的2.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3、;(2)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 凝聚中国力量就是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4.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二一、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从“改革”走向“全面深化改革”(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2)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3)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4、,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二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正确方向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党深刻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35、设的基本领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就要牢牢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一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

36、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注:“三个有利于”标准1992 年年初,邓小平在观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出不走,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从此,三个“有利于”成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判断标准)2、 如何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做到:(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

37、地位”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3)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4)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四、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点:(1)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3) 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38、(2)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3)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4)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3.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1)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3)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二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39、道路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民族区域自治

40、制度。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它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它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二三、全面依法治国1.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2)全

41、面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原则: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E.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3.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

42、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二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4、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任务的主要任务(1)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2)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3

43、)发展基层民主。三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提出了建设新文化的奋斗目标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三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1.“24 字的核心价值观”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其基本内容包括:(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注意事项

本文(2015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doc)为本站会员(不要太帅)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