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苍坡古村,李氏情谊

WKNZFB

有人说,任何事情都抵不过弹指一挥间。生死之间,一切化为虚无,人的一生匆匆而过,能留下的有多少?可是,站在这个地方,你就会明白古人在时间面前,是如此的伟大。苍坡村,就是这样一个让你无法忽略的地方。


苍坡村,背依笔架山,面临楠溪江,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苍坡的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浓缩。它位于浙江温州永嘉县岩头镇北,始建于公元955年。现存的苍坡村是1178年南宋时设计,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苍坡古村创建于五代后周(955年),唐末的那场混战中,李岑和他另外4个兄弟(大哥李超,三弟李越,四弟李仑,五弟李昆)开始背井离乡,去寻找一个可以避开战乱的幸福家园,由福建长溪迁居于此。

公元909年,李氏5兄弟从海边出发,一路朝着浙江温州那边的深山中走去。过了温州,跨过滔滔的瓯江,就是永嘉县了。这里自古以来被称为“东南邹鲁”、“溪山邹鲁”,是一个人文蔚起的地方。另外,北雁荡山的绵绵青山成为她的天然屏障,清澈的楠溪江是她赖以生存的血脉。对于厌倦了漂泊的人们来说,这里无疑是一片可以长治久安的乐土。

那时的楠溪江远没有现在热闹,生活在楠溪江畔的居民并不是很多。他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在平静的山水中,享受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五代十国的混战打破了中国原来的政治格局,也打破了楠溪江特有的宁静。一时间,外来人口纷纷涌入,在群山脚下的那些田野上,出现了许多陌生人家。这些人里,就包括从福建长溪来的李氏兄弟。

没有人知道这兄弟5人为什么到达楠溪江之后分散开来了。人们只知道,他们各自找到了一个落脚点。其中,李超到了枫林镇附近的汤岙,李岑到了当时被称为利仁里的埭上,李仑到了离苍坡(那时还叫苍墩)不远的港头村,李昆到了楠溪江上游的蓬溪村。而他们的三弟李越则沿着楠溪江一直往前走,将自己的居住地安排在台州黄岩的李家山。一直到现在,这5个村庄的人相遇时,还有一种亲人般的感觉,毕竟在很早以前,他们曾经是一家人啊。

到了后周显德二年,李岑带着自己的家眷搬到了楠溪江中游地区的苍墩村(也就是以后的苍坡村)。


南宋(1178年)时,九世祖李嵩邀请当时的国师李时日以“文房四宝”的理念来设计苍坡,这就是苍坡古村的点睛之处。

文房四宝,即是笔、墨、纸、砚。村中正对笔架山的主街,形如长笔;笔街上三根长石条,喻为墨锭;村口东西两侧的蓄水池,是为砚;而纸,便是全村为四方形的地块,从空中俯瞰宛如一张大纸。“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

它意在激励后代读书入仕,光宗耀祖。读以荣身,耕以致富。苍坡人努力于耕读,很多人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取得秀才、举人、进士功名的人在不少数,有楠溪江流域最早的文进士、武进士。


苍坡古村除了纸墨笔砚,还藏有一条神龙。村子入口处有圆形的水池,就是神龙的龙珠。龙珠池后的台阶、寨门和石桥分别是龙的牙齿、龙头和龙身。

苍坡村正门历来称"车门",是一座规整的礼制建筑。车门前有块石铺设的"进士坛",从道路到进士坛有3级台阶,叫"三试阶",从进士坛到车门有七级台阶,车门下有四块花岗岩拼成的"太师帽"图案。


三试阶

由三级条石砌成的台阶,就叫“三试阶”,取意县(府、院)试、乡试、会试,分别为考秀才、举人、进士,是封建时代读书人入仕为官的必由之路。三试过关后才算跻身进士之列。


七级石阶

据苍坡宗谱记载,第十一世祖李仲因居官清廉、政绩显著而受朝廷器重,官位连升七级,村人为纪念此事,特地修建了这七级石阶。古时候到了进士坦后,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步行通过七级台阶。


太师帽

寨门由几步台阶而上跨过龙牙齿,意为步步高升。寨门正下方是用石条组成的官帽,寓意加官进爵。地面上这顶用四块青石铺嵌而成的宋代一品官帽——太师帽,用意在于让经过这里的人时时想到“太师之路要自己去走”,鼓励人们靠自己的努力取得功成名就。


穿过作为龙头的寨门,是一座突起的石桥,这便是龙身。


苍坡溪门

溪门,是苍坡的南门。此溪门形态优雅,颇具田园味。屋顶是重檐悬山式结构,形象酷似虎头。在溪门里面,有一座石拱桥,拱桥的桥面象征虎背。虎头、虎背再加上牌坊上悬挂的两盏灯笼象征虎眼,这就暗合藏龙卧虎之意。

跨进溪门,我们便打开了苍坡村的历史书页,这书页便是左右两边的两个池塘,左边的一页是西池,右边的一页是东池。这两个池塘从一诞生起就不只是普通的池塘:那西池的一页,记载的是半耕半读的生活理想;那东边的一页,记载的是对高尚精神美好品德的传颂和对神明的敬祀。


据说李时日考察了苍坡村的地理形势以后,认为苍坡所处的地理环境“火气太旺”,四面都有火灾隐忧。因此在布局上,注重以水克火,在村子的东西方位,各挖水池一个,即东池、西池。据说当年笔架山的倒影正好映在其中,构成一幅静态水彩画。


望兄亭

李郎送李郎,一夜送到大天光


苍坡村南寨墙上有一座望兄亭,与南边方巷村的送弟阁遥遥相对,这里还流传着李氏苍坡村七世祖李嘉木、李秋山兄弟情深的一段佳话。

苍坡李氏第七世祖李秋山和他弟弟李嘉木分家后,兄长李秋山迁居对岸的方巷村,然而兄弟两个情深意重,分家后仍频频往来,每每促膝长谈到深夜,分手的时候还要相送到村口,直到来一方平安到达对岸,举起手中的灯笼以示平安,兄弟两个才分别转身回家。

后来,兄弟俩商定在苍坡村和方岱村各建一座亭阁,阁朝北,亭朝南,两亭之间盈盈一水相隔,这就是动人的送弟阁与望兄亭。亭阁四面开敞、八面来风,遥遥相对,情谊绵绵。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先人已逝,留下的却是永恒的智慧风俗和言传家教。这里的山水草木、人文景观都侵染着古人的气息和风华,变得独一无二。

原件地址:苍坡古村,李氏情谊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还可以输入500字符   

暂无回复,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