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深度学习在开放的课堂中真实发生.pdf
《让深度学习在开放的课堂中真实发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深度学习在开放的课堂中真实发生.pdf(3页珍藏版)》请在文库网上搜索。
1、让深度学习在开放的课堂中真实发生让深度学习在开放的课堂中真实发生【摘要】开放是深度学习课堂的特征之一,开放包括学生思维的开放、文本的开放和资源的开放。课例成语故事展现了教师如何通过“思维的开放”“文本的开放”和“资源的开放”等方式,打造深度学习的语文课堂。【关键词】深度学习;思维开放;文本开放;资源开放【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9-0011-02【作者简介】杨春柳,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江苏太仓,215400)副校长,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为什么我们要在语文课堂中谈深度学习?因为目前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少只是停留在识记和理解层面,缺少
2、综合运用,缺少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介入。深度学习,并非完全抛弃识记和理解,而是更注重学生高阶思维的养成。本文,笔者以苏教版五上成语故事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深度学习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上真实发生。一、思维的开放:解决“劣构”问题什么是“劣构”问题?一般来说,“劣构”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或是对真实场景的模擬,问题存在不可知的部分,且答案不唯一。有不少教师教学时思维单一、僵化,常常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条逼仄的小巷。鉴于此,我们应根据学科特质、教学环境,挖掘思维空间,让深度学习发生。1.话语、行动的困局分析。五上自相矛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跳出话语看思维。教师不仅仅要带领学生学习故事,还要教
3、会其联系实际学会说话,学会做事。所以,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教师追问:楚国人该怎样说话,才不会矛盾?你是否可以给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更好的建议?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楚国人的问题在于把话说得太满,“随你都”强调的是所有的对象都满足条件,如果改成“很多矛”“很多盾”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如果真的要卖矛和盾的话,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让不同的人分别卖,这样就不会产生矛盾了。如此教师就不是单纯地教语言,而是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发展思维。2.尝试多角度分析问题。寓言学习常常以寓意的理解和记忆为最终目标,对于人物性格以及行为分析比较单薄,甚至缺乏生活常识。如五上滥竽充数一课,学生往往“痛恨”南郭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度 学习 开放 课堂 真实 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