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学语文-第二单元.pptx

  • 资源ID:19622064       资源大小:594.21KB        全文页数:14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语文-第二单元.pptx

1、目 录第一单元 诗歌第二单元 散文第三单元 小说第四单元 戏剧第五单元 实用写作第六单元 口才训练第二单元 散文 左传又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最早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但唐代以后多有异议。左传以鲁国年号纪事,记叙了我国春秋时期自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722前468)共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实际记事到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包括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书线索分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言已止而意不尽,极富表现力;叙述描写详略得当,笔法多变,尤其擅长描写战争场面。在叙

2、事过程中,作者对人物言行,甚至内心活动,往往有生动的描述,因而刻画出了不少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左传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在尚书春秋之后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对后来的史传文学、小说、散文的发展有深远影响。“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2。庄公寤生3,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4请於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5。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6。”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7。祭仲曰8:“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9。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10。”公曰:“姜氏欲之,焉辟11害?”

3、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12!蔓,难图也13。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14!”“郑伯克段于鄢”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15。公子吕16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17。”公曰:“无庸,将自及18。”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19,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20。”公曰:“不义不昵21,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22。夫人将启23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24。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25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26“郑伯克段于鄢”遂置姜氏于城颍,

4、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27”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28。公赐之食。食舍肉29。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30。”公曰:“尔有母遗,繄31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32?”公语33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34?”公从之。公入而赋35:“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36。”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37!”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38:“颍考叔,纯孝也39,爱其母,施及庄公40。”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41。”其是之谓乎42!“郑伯克段于鄢”1 本文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

5、97年版。“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中的一句话。郑伯:郑庄公。因郑国在当时属伯爵级诸侯国,故称其君为郑伯。克:战胜。段:郑庄公的弟弟。鄢:地名,在今河南省鄢陵。2 初:当初,为左传追叙往事时的用语。这里是由隐公元年发生的事追溯它起初的缘由。郑武公,郑庄公的父亲,名掘突,“武”是谥号。申,是侯爵级的诸侯国,姜姓。武姜,郑武公的妻子,“武”是丈夫谥号,“姜”是娘家之姓。共叔段,姜氏的小儿子段,“叔”是兄弟的排行,表示小的;“共”是“段”后来发动政变失败逃到卫国的共地之共。3 寤生:逆生,指胎儿出生时脚先出,即难产。4 亟:屡次。“郑伯克段于鄢”5 制:地名,又名虎牢,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6 岩邑:险

6、要的城邑。虢叔:东虢国君,封于制,仗着地势险要,不修国政,被郑武公灭掉。庄公怕段占据险地不好对付,故以此为托词。7 京:地名,在今河南荥阳东南,距都城新郑较近。大叔,是对段的尊称。8 祭仲:字足,郑国大夫。9“都城”六句:雉,古代度量单位,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当时制度规定,侯伯一级的诸侯国的国都只能是方五里、径三百雉;下面所属的城市,大的不能超过它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制,制度规定。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一,“参”同三。10 不度:不合制度。不堪:不能忍受,受不了。11 焉:怎能。辟:逃避。“郑伯克段于鄢”12 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的时候。厌,满

7、足。滋蔓,滋生蔓延,发展。13 图:图谋,对付。14 自毙:自取灭亡。姑:姑且,暂且。15 既而:不久。鄙:边邑。贰:两属。16 公子吕:字子封,郑国大夫。17 国不堪贰: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国君的统治。事:侍奉。无:同毋。18 无庸:不用。自及:自己遭殃。19 收贰以为己邑:把原来两属的边邑收归己有。20 厚:土地广大。众:民众。21 不义不昵:对君不义,对兄弟不亲。昵:亲近。“郑伯克段于鄢”22 完聚:修整城郭,聚集民众。完:修治。缮:修理整治。具卒乘:准备好步兵和战车。23 启之:打开城门,即做内应。24 帅:同“率”。乘,四匹马驾一辆战车;也指古代军队组织单位,一乘有甲士三人,步率七十二

8、人。25 诸:之于的合音。26 出奔:逃跑,逃难。27“遂置”四句:置,安置,这里有软禁的意思。黄泉,地下泉水,实指墓穴。28 颍考叔:郑国大夫。有献于公:进献给庄公一些土产之类的礼物。29 食舍肉: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郑伯克段于鄢”30 尝:吃。羹:带汁的肉。遗:赠。31 繄:语气词,无义。32 敢:表敬副词,有“大胆”“冒昧”的意思。何谓:即谓何,说的是什么意思。33 语:告诉。34 何患:患何,忧虑什么。阙:同掘。隧:地道,这里是动词,挖地道。35 赋:赋诗,口里唱着。36 融融:和乐自得的样子。“郑伯克段于鄢”36 融融:和乐自得的样子。37 泄泄(y):快乐舒畅的样子。38 君子

9、:作者假托,以发表议论。39 纯孝:笃孝,即孝心真诚、纯笃。40 施:延续,推及。41 诗曰:指诗经大雅既醉篇。匮:竭尽。锡:同“赐”。42 其是之谓乎:即“其谓是乎”,大概说的就是这种事吧。“郑伯克段于鄢”1.谈谈左传的文学成就。2.文中的郑庄公是个什么样的人?3.解释句中加点字。(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2)姜氏欲之,焉辟害。(3)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4)公赐之食,食舍肉。4.翻译下面的句子。(1)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

10、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一共二十篇,成于众手,但主要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先秦时期早期的一部语录体思想学术著作。以记言为主,古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此书是研究孔子学说及整个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论语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主张、哲学观点、教育原则、伦理道德、品德修养、文化观念等各个方面,当时基本上接近口语,因而比较生动,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对某些仪态举止,说话时的感情、口吻,以及音容笑貌,都做了一定的描绘,显示了人物的性情。尽管有的只是孤立的三言两语,但是却体现出

11、论语文字简练、内涵深刻、深入浅出、语约意丰的特点。“论语节选”论语中的思想见解是孔子饱满的学识和丰富人生经验的概括积淀,充满了真知灼见,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文化、学术等方面都有长期深远影响,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广泛传诵,成为人们牢记并遵守的治学信条和人生格言。这里所选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品德修养、做人做事、增进学业等方面的语录。“论语节选”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则弟3,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学而)有子9曰:“其为人也孝弟10,而好犯上者11,鲜12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13。君子务本14,本立而道生15。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6?”(学而)子

12、游17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18,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子张19学干禄20,子曰:“多闻阙21疑22,慎言其余,则寡尤23;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24,小车无軏25,其何以行之哉?”(为政)“论语节选”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26之墙不可杇27也,于予与何诛28!”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29改是。”(公冶长)子贡曰:“如有博施30于民而能济众31,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2其犹病诸33。夫34

13、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35,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论语节选”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颜渊)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36,友多闻,益矣。友便辟37,友善柔38,友便佞39,损矣。”(季氏)子路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阳货)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

14、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论语节选”1 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第一种意义上的“弟子”。2 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3 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4 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5 汎:音fn,同“泛”,广泛的意思。6 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 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8 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论语节选”9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

15、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及其弟子所编著。10 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11 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12 鲜:音xi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13 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14 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16、。本,根本。“论语节选”15 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地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16 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17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18 养:音yn。19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是孔子的学生。20 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论语节选”21 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17、22 疑:怀疑。23 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24 輗:音n,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25 軏:音yu,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26 粪土:腐土、脏土。27 杇:音w,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28 诛:意为责备、批评。29 与:语气词。“论语节选”30 施:旧读sh,动词。31 众:指众人。32 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尧舜是“圣人”。33 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34 夫:句首发语词。35 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36 谅:诚信。37 便辟:惯于走

18、邪道。38 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39 便佞:惯于花言巧语。“论语节选”1.谈谈你对论语的认识。2.论语中所论述的孝道思想,你认同吗?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句话对现实中的你,有所启示吗?4.解释句中加点字。(1)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2)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节选”老子(约前571前471),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始祖,唐高宗亲临

19、鹿邑拜谒,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老子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节选”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

20、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第三十八章以下属下篇德经,上下共五千字左右。“老子节选”道,可道,非常道1。名,可名,非常名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4,玄之又玄,众妙之门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6矣。皆知善之为善,斯7不善矣。故有无相8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9,高下相倾10,音声11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12,行不言之教,万物作13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14,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尚贤15,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16,使民不

21、为盗17;不见18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19,实其腹,弱其志20,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21。“老子节选”上德不德22,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23,是以无德2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2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26。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27。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28而乱之首29。前识者30,道之华31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32不居其薄33;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34。大小多少35。报怨以德3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

22、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37,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天下皆谓我道大38,似不肖39。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40!我有三宝41,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42,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43;俭故能广44;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45。今舍慈且46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47,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老子节选”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48,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

23、欲见贤。小国寡民49,使50有什伯之器51而不用;使民重死52而不远徙53。虽有舟舆54,无所乘之;虽有甲兵55,无所陈之56。使人复结绳57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58。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节选”1“道,可道,非常道”: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可以说出的。常道,永恒的自然法则。2“名,可名,非常名”:名,名称,称呼。可名,可以称呼的。常名,永恒的称呼。3“常有,欲以观其徼”:欲,将。徼,音jio,边也。4 同谓之玄:玄,深远。5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而。又,更。众妙,一切奥秘。门,门径。6 恶:丑。7 斯:这。8 相:互相。“老子节选”9

24、 形:此处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10 相倾:相向,相对。11 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作“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作“声”。12 圣人处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13 作:兴起、发生、创造。14 为而不恃:生非己力,生成了万物故不据为私有。15 尚贤: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16 贵:重视,珍贵。货:财物。“老子节选”17 盗:窃取财物。18 见: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19 虚其心:虚,使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处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

25、里空虚,无思无欲。20 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21 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22 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23 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24 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25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老子节选”26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意作为。27 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28 薄:不足、衰薄。29 首:开始、开端。30 前识者:先知

26、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31 华:虚华。32 处其厚:立身敦厚、朴实。33 薄:指礼之衰薄。34“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此句意为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作味。“老子节选”35 大小多少: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另一种解释是大的看作小,小的看作大,多的看作少,少的看作多;还有一说是,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36 报怨以德:此句当移至七十九章“必有余怨”句后,故此处不译。37 不为大:是说有道的人不自以为大。38 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用作自称之词。39 似不肖:肖,相似之意。意为不像具体的事物。一说,没有任何东西和我相似。40“若肖,久矣其细也夫”:以上这一段,

27、有学者认为是它章错简。41 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42 俭:啬,保守,有而不尽用。43 慈故能勇:仁慈所以能勇武。“老子节选”44 俭故能广:俭啬所以能大方。45 器长:万物的首长。器,指万物。46 且:取。47 以战则胜:一本作“以阵则亡”。48 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一般法则、律例。49 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50 使:即使。51 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老子节选”52 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53 徙:迁移、远走。54 舆:车子。55 甲兵:武器装备。56 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5

28、7 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结绳记事。5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老子节选”1.请你谈谈课文中所选老子章节表达的思想观点。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你对这一章节如何理解。3.老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这些观点,你觉得与现在这个时代有冲突吗?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29、(2)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节选”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师承荀子,继承了荀子的哲学和政治学说,进一步发展成为刑名法术之学。韩非推崇老子,借鉴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舍弃了老子的柔弱无为,对“道”赋予法术的内涵,主张刚强有为,将老子的辩证法和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融为一体,同时重视吸收墨家思想,集“儒”“道”“墨”“法”四大思想流派的精华于一身。韩非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形成了自

30、己完整的思想体系。“棘刺母猴”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而“韩王不能用”,于是发愤著书十万余言。后入秦,很受秦王嬴政赏识,据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韩非借此为存韩而劝谏秦王嬴政,李斯却主张灭韩,两相冲突,李斯、姚贾等人终将韩非害死于秦。韩非的法家思想后来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棘刺母猴”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其文多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发,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冷峻的观察,主张君主以法术威势治人,严刑峻法治国,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思想。其文俊俏

31、犀利,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所向披靡,论证严密透彻,条理分明,风格峭拔严峻,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韩非子中的文章,还运用大量的寓言和历史故事,如“郑人买履”“矛与盾”“郢书燕说”来巧妙论证抽象的道理,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这也是韩非散文的一大特色。“棘刺母猴”燕王好微巧1。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2之,养之以五乘之奉3。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4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5,不饮酒食肉,雨霁6日出,视之晏阴之间7,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8,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9削之10,而所削必大

32、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11,难以治12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理之13?”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14。”因逃。(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棘刺母猴”1 微巧:小巧玲珑。2 说:同“悦”。3 五乘(shn)之奉:一种说法指外出时可以有五辆车的官员,他的俸fng禄就叫“五乘之奉”。乘,马车。另一种说法:古代规定土地方六里出兵车一乘。到战国时期,即以方六里的土地面积为一乘。五乘之奉:以五乘之地的税收作为俸禄。这里采用第二种说法。4 人主:指国君。5 宫:这里指后宫,后妃居住的地方。6 霁(j):雨止天晴

33、。“棘刺母猴”7 晏阴之间:半晴半阴。晏,天气清朗。8 台下:为国君服杂役的奴仆。冶者:铁匠。9 削:这里泛指刻刀。10 以削削之:用刻刀雕削。11 容:容纳。削锋:这里指刻刀的刀锋。12 治:这里是刻削的意思。13 何以理之:用什么工具雕刻它。理,这里作雕刻讲。14 之:第一个之是动词,到,第二个之是代词,指刻刀。舍:客舍。“棘刺母猴”1.翻译下列语句。(1)燕王说之。(2)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3)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4)臣请之舍取之。2.分析棘刺母猴的现实意义。“棘刺母猴”李斯(约前284前208),中国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

34、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拜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发挥了较大作用。“谏逐客书”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嬴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 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他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

35、,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市,并夷三族。“谏逐客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2,东得百里奚于宛3,迎蹇叔4于宋,求邳豹、公孙支5于晋。此五子者,不产6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7。孝公8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9,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10,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11,拔三川之地12,西并巴、蜀13,北收上郡14,南取汉中15,包九夷16,制鄢、郢17,东据成皋18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19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20到今

36、。昭王得范雎,废穰侯21,逐华阳22,强公室,杜私门,蚕食23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24,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谏逐客书”今陛下致25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26,垂明月27之珠,服太阿28之剑,乘纤离29之马,建翠凤之旗30,树灵鼍31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32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33,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34,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35,江南36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37。所以饰后宫,充下陈38,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

37、39,傅玑之珥40,阿41缟42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43,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44,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45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46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47,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48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49之所以

38、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50敌国,却宾客以业51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52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53,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54,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谏逐客书”1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水工郑国游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倡言凿渠溉田,以实施“疲秦计划”。后事泄被发现,秦王政听信宗室大臣的进言,认为来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间于秦,就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尽管惶恐不安,但李斯仍主动上书,写下千古流传的谏逐客书。其立意高深,始终围绕“大一统”的目标,正反论证,利害并举,说明用客卿强国的

39、重要性。2 由余:亦作“繇余”,戎王的臣子,是晋人的后裔。秦穆公屡次使人设法招致他归秦,以客礼待之,入秦后,受到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遂称霸西戎。戎:古代中原人多称西方少数部族为戎。此指秦国西北部的西戎,活动范围约在今陕西西南、甘肃东部、宁夏南部一带。“谏逐客书”3 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被俘,后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妾之一送往秦国。逃亡到宛,被楚人所执。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赎出,用上大夫,故称“五羖大夫”,是辅佐秦穆公称霸的重臣。宛(yun):楚国邑名,在今河南南阳市。4蹇(jin)叔: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秦穆公把他从宋国请来,委任为上大夫。百里奚对穆公说:“臣

40、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5 邳豹:晋国大夫邳郑之子,邳郑被晋惠公杀死后,邳豹投奔秦国,秦穆公任为大夫。“公孙支”,“支”或作“枝”,字子桑,秦人,曾游晋,后返秦任大夫。6 产:生,出生。“谏逐客书”7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秦本纪云秦缪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这里的“二十”当是约数。并:吞并。8 孝公:即秦孝公。9 殷:多,众多。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10 魏:国名,始封君魏文侯,系晋国大夫毕万后裔,于前403年与韩景侯、赵烈侯联合瓜分晋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内政,成为强国。梁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因此亦称“梁”。

41、后国势衰败,前225年被秦国所灭。获楚、魏之师:指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前340年,商鞅设计诱杀魏军主将公子昂,大败魏军。同年又与楚战,战况不详,据此,当也是秦军获胜。“谏逐客书”11 惠王:即秦惠王,名驷,秦孝公之子,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于前325年称王。张仪:魏人,秦惠王时数次任秦相,鼓吹“连横”,游说各国诸侯事奉秦国,辅佐秦惠文君称王,封武信君。秦武王即位,入魏为相,于前310年去世。此句以下诸事,并非都是张仪之计,因为张仪曾经作为宰相,就把功劳归功到他身上了。12三川之地:指黄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韩宣王在此设三川郡。前308年,秦武王

42、派兵攻取三川大县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前249年,秦灭东周,取得韩三川全郡,重设三川郡。“谏逐客书”13 巴:国名,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在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战国中期建都于巴(今重庆市)。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攻灭巴国,在其地设置巴郡。蜀:国名,周武王时曾参加灭商的盟会,有今四川中部偏西地区。战国中期建都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灭蜀,在其地设置蜀郡。14 上郡:郡名,本来是楚地,在今陕西榆林。15 汉中:郡名,在现在的陕西汉中,楚怀王时置,辖境有陕西东南和湖北西北的汉水流域。前312年,被秦将魏章领兵攻取,秦于此重置

43、汉中郡。16 包:这里有并吞的意思。九夷:此指楚国境内西北部的少数部族,在今陕西、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地区。“谏逐客书”17 鄢(yn):楚国别都,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春秋时楚惠王曾都于此。郢(yn):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市西北纪南城。前279年,秦将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18 成皋: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地势险要,是著名的军事重地。春秋时属郑国,称虎牢,前375年韩国灭郑属韩,前249年被秦军攻取。19 六国:韩、魏、燕、赵、齐、楚。20 施(y):蔓延,延续。“谏逐客书”21 昭王:即秦昭王,名稷,一作侧或则,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范雎(j):一作

44、“范睢”,亦称范叔,魏人,入秦后改名张禄,受到秦昭王信任,为秦相,对内力主废除外戚专权,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封于应(今河南宝丰县西南),亦称应侯,死于前255年。穰(rn):穰侯,即魏冉,楚人后裔,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异父弟,秦武王去世,拥立秦昭王,任将军,多次为相,受封于穰(今河南邓县),故称穰侯,后又加封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因秦昭王听用范雎之言,被免去相职,终老于陶。22华阳:即华阳君芈戎,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同父弟,曾任将军等职,与魏冉同掌国政,先受封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县北),故称华阳君,后封于新城(今河南密县东南),故又称新城君,前266年,与魏冉同被免职遣归封地。“谏逐客书”23 蚕食

45、: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24 向使:假使,倘若。内:同“纳”,接纳。25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致:求得,收罗。26 随、和之宝:即所谓“随侯珠”和“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所得的夜明珠和楚人卞和来得的美玉。27 明月:宝珠名。28 太阿():亦称泰阿,宝剑名,相传为春秋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29 纤离:骏马名。30 翠凤之旗:用翠凤羽毛作为装饰的旗帜。31 鼍”(tu):亦称扬子鳄,皮可蒙鼓。32 说:通“悦”,喜悦,喜爱。33 犀象之器:指用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器具。“谏逐客书”34 郑: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宣王弟友,前806年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春秋时建都新郑(今河南

46、新郑),有今河南中部之地,前375年被韩国所灭。卫: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武王弟康叔,初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后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有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之地,前254年被魏国所灭。郑、卫之女:此时郑、卫已亡,当指郑、卫故地的女子。后宫:嫔妃所居的宫室,也可用作嫔妃的代称。35 駃騠(ju t):骏马名。外厩(ji):宫外的马圈。36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此指长江以南的楚地,素以出产金、锡著名。37 丹:丹砂,可以制成红色颜料。青:可以制成青黑色颜料。西蜀丹青:蜀地素以出产丹青矿石出名。采:彩色,彩绘。38 下陈:殿堂下陈放礼器、站立傧从的地方。充下陈,此泛指将财物、美

47、女充实府库后宫。“谏逐客书”39 宛:宛转,缠绕。宛珠之簪,缀绕珍珠的发簪。或以“宛”为地名,指用宛(今河南南阳市)地出产的珍珠所作装饰的发簪。40 傅:附着,镶嵌。玑:不圆的珠子。此泛指珠子。珥(r):耳饰。41 阿:细缯,一种轻细的丝织物。或以“阿”为地名,指齐国东阿(今山东东阿县)。42 缟(o):未经染色的绢。43 随俗雅化:随合时俗而雅致不凡。佳:美好,美丽。冶:妖冶,艳丽。古人多以燕、赵为出美女之地。44 瓮:陶制的容器,古人用米打水。缶: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秦人将瓮、缶作为打击乐器。搏:击打,拍打。髀(b):大腿。搏髀:拍打大腿,以此掌握音乐唱歌的节奏。“谏逐客书”45 郑:指郑

48、国故地的音乐。卫:指卫国故地的音乐。桑间:桑间为卫国濮水边上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南,有男女聚会唱歌的风俗,此处指桑间的音乐,即本书乐书的“桑间濮上之音”。昭:通“韶”,史记集解引徐广曰:“昭,一作韶。”歌颂虞舜的舞乐。虞:按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引南化本、枫山本、三条本等作“护”,当为歌颂商汤的舞乐。武:歌颂周武王的舞乐。象:歌颂周文王的舞乐。46 太山:即泰山。让:辞让,拒绝。47 择:舍弃,抛弃。细流:小水。48 却:推却,拒绝。“谏逐客书”49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50 黔首:无爵平民不能服冠,只能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

49、,此泛指百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资:资助,供给。51 业:从业,从事,事奉。52 赍(j):送,送给。这句是说,把武器粮食供给寇盗。53 益:增益,增多。雠:通“仇”,仇敌。这句是说减少该国的人口而增加敌国的人力。54 外树怨于诸侯:指宾客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他诸侯,从而构树新怨。“谏逐客书”1.简单复述李斯劝谏秦王成功的主要依据。2.解释句中加点字。(1)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 名也。(3)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4)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1)孝公用商鞅之法,

50、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 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2)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 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南)人。幼而好学,二十岁开始漫游,足迹遍及南北。初任郎中,随汉武帝巡行各地。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藏书,并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写作史记。后因李陵事件,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以毕生精力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记载自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语文-第二单元.pptx)为本站会员(bubibi)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