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州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 资源ID:21474691       资源大小:85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州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1、苏 州 市 妇 女 发 展 规 划(20062010年)“十一五”时期,是苏州市巩固小康建设成果、提高小康水 平,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坚持以人 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苏州的关键时期。妇女是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重要 力量,编制好“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对于推动苏州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五”时期苏州妇女事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2001年,苏州市按照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 和江苏省妇女发展规划(20012005 年)的要求,制定颁布 了苏州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05 年)。经

2、过五年的实践,我市妇女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妇女参与经济活动和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各级政府通过采取 一系列政策措施,将保障妇女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机会、共享 经济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作为推进性别平等的首要目标和优先 领域。城镇单位女性的就业比重逐年提高,2005 年达到51.3%, 比2000年提高了7.61 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妇女社会保障水平得 到提高,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的女职工数不断增加,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职工人数为161.22万人,占全省的30%以上,2覆盖率达到98%。2005年起全市签订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得到较好落实。妇女参与民主决策和社会

3、管理的程度不断提高。市四套领导 班子中配备了6位女性领导,县级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 配备率达100%。2005年县处级正职干部中女性比例达到14%, 比2000年提高了3.45个百分点。市、县、乡三级人大女代表占 总数的28.27%、市、县政协女委员的比例为21.87%。2005年全 市共有中共女党员7.7万人,占中共党员总数的19.76%,其中当年发展女党员达4986人,占当年新发展党员的46.74%。妇女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得到巩固提高。苏州积极实施“科 教兴市”的发展战略,切实将发展教育事业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有效地保障了妇女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女性受教育性别差距已消 除。2005

4、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五年巩固率和初中 毛入学率继续保持在100%,3-6岁儿童入园率为99.9%,初中三 年巩固率为9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39%。普通高等教 育在校学生中女生占50%,在校研究生中女生占48.51%。2005 年,全市共有各类女性专业技术人员18.6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7.97%。妇幼儿童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妇幼保健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 健全,我市母婴健康项目荣获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优秀 实践奖。2005年,我市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99.99%,比2000年提高了16.19个百分点;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71%;户籍孕产妇3死亡率为2.

5、42/10万;女性平均预期寿命80.72岁,高于男性4.96岁。重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妇女依法享有的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 规得到广泛宣传贯彻。制定下发了一批地方性政策,建立健全了 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全市妇女权益联席会议、 法律援助、妇女干部特邀陪审员等三项制度覆盖率均达到了 100%;全市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有13个,年内得到法律援助机构援助的妇女儿童人数为1139人。妇女生存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005年全市环境质量综 合指数达84.5;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2%,市区人均公共绿

6、地为9.8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78.1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5%。根据江苏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江苏省统计局公布的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综合评价结果,20012005年我市妇女儿童发 展监测综合评价得分居全省前列。但是,与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 代化、建设和谐苏州的内在要求和宏伟目标来比,苏州妇女事业 的发展还存在明显不足。妇女事业发展的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强; 妇女劳动就业及平等占有经济、社会资源仍存在困难,两性收入 差距扩大,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有待加强,贫困妇女群体需要更 多关心;妇女参与决策和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尚待进一步增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7、中、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4领导班子中女性比例、正职女干部的配备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妇 幼卫生保健特别是外来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需要进一步增强,外 来孕产妇死亡率偏高,2005年已达到24.15/10万,婚前医学检查率随国家取消强制婚检后直线下降,直接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妇女病普查率也呈下降趋势。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社会丑恶现象屡有发生,维护妇女权益工作需要切实加强。二、 苏州市“十一五”时期妇女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十一五”时期苏州妇女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深入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继续把与妇 女

8、生存、保护和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政治、经济、教育、健康、法律和环境作为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加快妇女事业率先发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全面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苏州中的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苏州妇女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促进男女平 等、两性和谐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 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平等权利,促进妇女就业创业,不断提高妇女 经济地位;积极推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扩大妇女民主参与的 渠道;巩固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切实保障妇女合法5权

9、益,优化妇女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促进 妇女事业与苏州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到2010年,我市妇女发展 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二)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1. 妇女与经济主要目标: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共享资源的权 利;促进男女平等就业与同工同酬同保险,切实维护妇女的劳动保障权益;切实减少贫困妇女数量。(1)保障妇女获得平等参与经济活动和共享资源的权利和机会 。消除就业歧视,保障男女同工同酬、同保险全市女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4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低于50%(2)全面拓宽妇女就业领域,引导鼓励妇女自主创业。提高女

10、性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例统筹城乡就业,引导农村女性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为残疾妇女提供各种就业服务,使城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女性就业率逐年提高(3)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险权利。保障城镇女性从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6保险、工伤保险、职工生育保险的权利,参保率达到98%以上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中女性的参保率不低于90%扩大社会保险人群,扩大女职工参与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做到分类施保、应保尽保(4)保障女职工享有特殊劳动保护。 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率达到80%以上

11、(5)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城乡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策略措施:完善性别平等就业政策,明确政府促进妇女就业的责任。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秩序,健全以女性自主就业为主 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机制,鼓励妇女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2贯彻落实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法律制度,加大对劳动 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执法监督力度,逐步消除招工、招聘 中的性别歧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消除同工不同 酬现象,切实保障女性享有平等的劳动就业与分配权。在加快推 进产业升级和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进程中,为妇女创 造更加良好的自主创业、企业就业和流动就业的环境,增

12、加妇女就 业机会,扩大女性就业容量。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女大学生充分就业。73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方针。建立城乡劳动力公平竞争、 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的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依法维护进城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4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她们 在发展高效外向、生态观光农业以及在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 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 整体收入水平。保障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 益分配、土地征收或征用补偿费分配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5建立鼓励妇女创业、促进妇女就业的服务体系,为妇女 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

13、、信息、技术、市场 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持。建立健全政府出资购买工作岗位和培训成 果机制、培训促进就业机制、创业就业激励机制和失业预警机制, 充分发挥税费减免、就业服务补偿、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的整体效应,提高妇女创业成功率和就业竞争力。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 力度,加强对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和贯彻, 推进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落实女职工特殊劳动 保护措施,重点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的督查,严厉打击针对青年女性和女童的劳动剥削行为。7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妇女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妇女

14、医疗、养老、失业、8 工伤、生育保险,重点探索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方式, 实行生育保险医疗费用定额结算方式,实现两项保险在服务管理、网络体系和机构人员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加大对特殊女性群体的扶持力度,为低收入家庭、老年妇女、残疾妇女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高残疾妇女和少数民族妇女就业率。2. 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主要目标: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及管理的水 平;进一步增强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能力;继续扩大妇女群体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参与范围。(1)各级党代会代表、人代会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的比例达到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2)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的比例。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

15、各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 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工作部门50%的领导班子应配有女干部县处级、乡镇(街道)正职女干部占同职干部的比例分别不低于10%和5% 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中至少要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企事业单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女性比较集中的行业和单位要多选配一些女干部9 县处级、科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分别不低于20%、25%,男女后备干部的使用比例相当(3)不断改善女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女干部进入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艺术、法律等领域决策和管理层的比例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女性保持适当的比例新发展的党员中女性比例不低于30%鼓励女性积极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力争

16、村党组织、村民 委员会中各有1 名女委员,村党组织正副书记、村民委员会正副主任中有一定数量的女性 改善女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增加高素质女干部的比例(4)提高女性流动人口参与管理与决策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流动人口的属地管理,提高女性流动人口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策略措施:1制定2006 2010 年苏州市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 党员工作规划,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列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 程,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党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定期组织督促检查,确保落到实处。制定苏州市女性成才培养计划。建立覆盖面比较广泛的 女性人才信息网络,建立“苏州市女性人才信息库”,确保各级女性后备人

17、才比例逐年提高。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女性 10成才的培养规律。加强对女干部多层次、多方位的轮岗锻炼,选送高层次 女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建立学习型组织,根据女 性自身特点和岗位需要,定期开展各类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 着力培养女干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女性决策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各级妇联组织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使其成为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反映妇女群众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7逐步建立涉及妇女权益政策法规制定的听证制度。在 制定涉及妇女权益的政策法规时,听取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 女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听

18、取广大妇女群众和妇女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妇联选拔培养女干部的基地作用。提高全社会对妇女参与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重要性的认 11 识,加大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力度,提高政府机构、公共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主动接纳女性的意识,为妇女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 妇女与教育主要目标:保障女性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特别关注和帮助 流动女童实现义务教育的权利。巩固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全面 提升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妇女接受 高等教育的比例、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保障女性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进一步巩固女性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

19、育的比例。 高中阶段女生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女生毛入学率达到 5 0 %开展性别观念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女性自强意识、创新精神、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2)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女性人才队伍。巩固提高女大学生、女研究生比例 逐步提高高级女技师的培养数量,全市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例达到30%以上(3)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提升女性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12提高女性受教育年限,全市女性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4.5年加强对农村妇女实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技术员中女性比例达40%以上(4)改善妇女特殊群体接受教育的状况。特别关注和帮助流动女

20、童实现义务教育的权利策略措施:1在人才开发与培养战略中充分体现性别平等观念,把女 性人才培养作为全市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百万妇女培 训工程,把提高女性的综合素质贯穿于教育和培训的各个环节, 培养女性的创新精神、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高技能女性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2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相 互衔接、协调发展,基本建立起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的比较 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女性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及培训制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 教育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政府补贴的专项培训中保证妇女占一定比

21、例,提高女性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开展男女平等基本 国策的教育和培训,从小培养性别平等意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社会适应能力。 13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完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助学制度,率先实行免费 义务教育。充分发挥慈善基金总会、儿童少年基金会等社会团体 的作用,深化各种形式的社会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女学生完成学业。4. 妇女与健康主要目标:妇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生殖保健服务;主要健康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妇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开展妇女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注重和缓

22、解妇女心理问题 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达100% 以社区为单位,提高老年妇女保健知识普及率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2)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 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到95%以上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户籍人口达99%以上,常住人口达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户籍人口控制在8/10万以下,常住人口控制在20/10万以下城乡妇女病普查率达到80%以上 14 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有效率达85%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率达80%以上(3)预防和控制妇女性病、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及发病率。(4)关注和改善妇女的职业健康。(5)提高妇女的健身意识,增强妇女身

23、体素质。 策略措施:1积极履行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公民健康权益的政府责 任,切实把妇幼卫生事业放在重要位置,增加妇幼卫生投入,合 理安排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经费,市、县市(区)用于18周岁以上妇女的卫生保健经费人均不低于3元。2将妇幼保健机构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妇幼卫生服务 网络,建立孕产妇救助绿色通道。市、县市(区)分级设置妇幼 保健机构,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建立妇产科、新生儿科。继续推进并不断完善流动孕产妇的限价定点分娩工作。依法加强妇幼卫生管理,进一步强化母婴保健技术服务 准入制度,强化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的监管。妇幼保健从业人员持证执业率达到100%。 15大力

24、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广泛开展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传播和禁毒知识宣传,重点加强对服务行业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宣传和防控,减缓艾滋病传播。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体育 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广泛开展妇女健身运动,不断增强妇女健康意识,提高妇女健康水平。认真执行有关法规和政策,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 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严厉打击残害、遗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控制在正常范围。5. 妇女与法律主要目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在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保障妇女各项合法权益的实现。(1)制定和完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政策意见,开展维护妇女权益法

25、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社会普及率达到95%。(2)保护妇女在诉讼中的各项合法权益,维护妇女平等的财 16产权和劳动权。(3)加强对侵害妇女权益的预防、控制和打击,有效保护妇 女的人身权利,禁止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暴力。严厉打击针对妇女的违法犯罪行为。(4)建立妇女法律保护和救助的社会网络,对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女性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比例达到100%。策略措施:1加大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执法监督力度。强化司法 和执法监督,有效预防并严厉打击各种针对女性的违法犯罪行为, 坚决惩治强奸、拐卖、抢劫、贩毒、组织卖淫等侵害妇女权利的 违法犯罪,遏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发挥维权联席会议的作用,协调处理侵害妇女

26、大案要案。2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把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 的普及宣传纳入五五普法的总体规划和依法行政工作规划之中。3加强对维护妇女权益专兼职干部特别是女性人民陪审员 的培训,提高她们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参与相关案件陪审的能力。4强化对妇女的法律援助,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必须为符合 条件的女性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健全县市以上妇女法律援助组 织,发挥各地女律师联谊会的作用,为女性当事人提供必需的法律援助,让妇女享有平等的法律资源。 175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构建覆盖全市的“12338”妇女 维权热线网络,开展“平安家庭”和“零家庭暴力社区”创建活 动,依托现有资源,加快市、县市(区)级妇女投诉中

27、心、伤情 鉴定中心和救助中心建设步伐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为遭受家庭暴力及处在危急困难状态的妇女提供切实有效的救助。6保障流动妇女权益,城镇社区设立新市民巾帼维权站,为进城务工妇女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服务。6. 妇女与环境主要目标:优化妇女事业发展的人文社会自然环境,营造妇 女平等参与、同等优先的文明和谐氛围,帮助处于特殊困境妇女 的社会发展,提高妇女社会福利的享有水平,促进妇女事业的全面发展。(1)为妇女创造优美适宜的生态人居环境。农村自来水集中 式供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 95%;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提高到90

28、。(2)优化妇女事业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加强女性文化出版 和宣传教育,市级主流媒体创造条件办好女性专栏,提高宣传先进性别文化的媒体占有率。(3)建立平等文明、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五好文明家庭” 占家庭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妇女闲暇时间不断增加,逐步减少妇女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 18(4)提高妇女享有社会福利的水平,加快建设各类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等生活活动场所。(5)市、县市(区)全部建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策略措施:1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文化和传媒政策,强化性别意 识,消除对妇女的偏见和歧视,营造男女平等竞争、和谐进步的 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开展性别平等教育和研究,建好苏

29、州市妇 女发展研究中心,充分发挥专家在女性问题方面的研究作用,推动社会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大力表彰各级各类先进女性典型,主流媒体努力创造条 件开办女性专栏,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性别平等观念和优秀 妇女典型,宣传妇女发展对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提高优 秀女性形象对媒介资源的占有率,形成全社会尊重妇女的良好氛围。3加大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娱乐场 所的违法违章行为,坚决打击有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黄色和非法出 版物的传播。强化新闻宣传监督检查,禁止在宣传媒体、广告和 文艺作品中出现损害女性形象、污辱女性人格的作品,遏制不良传播对男女平等的负面效应。4建立并逐步完善性别统计制度,

30、开展性别平等的系统研究,发挥妇女人才库为政府公共决策、促进妇女发展提供咨询服 19务的作用。引导妇女积极参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家庭美德建设,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创建 活动,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平安。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开展“节约型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在保护环境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6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妇女活动场所和服务 机构,为妇女提供学习、就业、健身、生活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在社区优先发展对家庭生活有较直接影响的公共服务,提高家政 服务水平和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使女性有更多的支配时间用以完善自我、发展个性。加强对妇女常

31、用保健品、化妆品和卫生用品的质量检测和卫生监督。进一步加强母婴保健法的宣传力度和执行监督力度。 将妇幼保健机构纳入公共卫生体系,按公共卫生体系要求进行建 设。增加妇幼卫生投入,加强规划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妇幼卫生体系基本现代化。2建立健全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妇幼保健机构、队伍 建设,创新专业队伍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重点加强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和镇卫生院妇产科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套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基 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巩固和发展爱婴医院创建成果,进一步加 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和新生儿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降低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进 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在各县市(区)全面实 施苏州市少年儿童住院大病医疗保险试行办法,确保儿童享有基本医疗和保健服务。


注意事项

本文(苏州市妇女儿童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ewewa)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