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青田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

  • 资源ID:21474750       资源大小:103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青田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

1、青田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征求意见稿)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和关注的焦点。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支撑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县,发挥科学技术在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推动青田县经济、社会、科技可持续发展,根据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青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青田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本纲要规划期为

2、20062010年。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一)发展背景1、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加快,为我国拓展了发展空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已是科技竞争的核心和产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类正加速步入一个崭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在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的创造和应用成为财富增长的第一源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于自主创新的能力

3、和水平,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实践证明,没有核心的技术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将很难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也不可能获得有利的贸易地位。发达国家是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领跑者”,他们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进一步巩固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导和强势地位,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严峻挑战。新兴国家通过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正积极应对挑战,紧紧抓住科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力争在世界科技、经济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未来的科学技术将在不断突破人类传统认识极限的基础上,在全球

4、范围内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围绕资源、技术、人才、市场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技创新进一步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2、建设创新型国家被确立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国27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除了改革解放生产力之外,主要是物质投入的增加。从总体上说,经济高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靠粗放型增长方式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剧了资源的瓶颈制约,使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尽管我国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多数产业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

5、链末端。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求,以及全球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思想,制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明确提出: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步入了由技术创新主导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新阶段,对全国的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科技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也作出决定,要求全省加强自主创新,把建设科技

6、强省作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产业转移,为科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新的发展途径。增强自主创新的紧迫性和使命感,把自主创新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合力建设创新型县份和科技强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为。3、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科技工作的机遇与挑战省委、省政府确立了2020年浙江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十一五”时期,丽水市将实施“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把丽水培育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10年基本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提

7、出“丽水要振兴,科技要先行”,把科技作为全市的“优先工程”,通过实施“产业升级”、“双百双千”、“科技奠基”三大工程,力争在2010年末实现“两个翻番、两个翻两番和一个前移”目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全社会科技投入翻番,对外科技合作项目经费与专利授权量翻两番,科技进步水平在全省的位次前移。“十五”期间,青田县经济、科技、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GDP49.75亿元,财政总收入6.60亿元,综合实力名列丽水市前茅。但客观地说,青田仍是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形势十分紧迫。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毗邻金温台区块的快速发展,丽缙青产业带的构想,滩坑电站的建设,

8、给青田带来了产业重组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也使青田面临“夹击”态势。“十一五”是青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时期。青田要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实现“两个翻番、两个提高”(即到2010年,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到2010年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构筑“组团滨江城市”,打造活力青田、和谐青田、小康青田的进程中,必须紧紧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把握科技进步与创新这个关键的核心要素和主要的支撑力量,切实增强科技发

9、展的紧迫感,进一步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充分利用青田资源优势,推进全县科技工作实现新突破,培育和发展创新主体,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转化和吸收与再创新科技成果等将成为青田县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4、青田科技综合实力已有相当基础“十五”期间,青田县通过实行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开展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活动,制定关于加快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大力支持省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通知等一批政策措施,优化了科技进步环境,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继1999年、2003年后,青田县再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

10、05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科技综合实力名列丽水市前茅。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所突破。“十五”期间,积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引进国内大专院校共建青田特种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研发中心、天津电气设计传动研究所青田分所等科技创新载体30多家,相继建立了三辰电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青田水处理设备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南生物技术中试基地等一批科技创新机构。青田县电器技术研究所被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研究开发机构。青田瓯联网成为丽水市的著名门户网站,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青田分市场被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授予县级先进网管单位和网上技术

11、市场优秀组织单位。青田科技网、农村远程教育网、青田农村经济信息网、青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田县科技情报所、青田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为全县科技活动提供了服务平台,促进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和成果推广。多元科技投入体系初步形成。“十五”期间,县财政科技投入累计5662万元,全县投入技改资金19余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累计支出1.70亿元。2005年,县财政投入科技经费1731万元,占财政决算支出的3.05%;科技三项费用748万元,占县财政决算支出的1.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1.93%;全社会R&D占生产总值比例1.05%;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

12、资金余额达1016万元;科普经费28.5万元,达到人均0.6元的标准。利用华侨优势,创建了具有侨乡特色的社会资助科技体系。奥地利华侨出资建立的“鲁家贤、高文英”科技进步奖励基金,激励了科技创新活动;巴西华侨出资组建的“青田县侨乡经济担保有限公司”,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和资金周转注入了活力。科技特派员工作绩效明显。自2003年起,先后三批共42名省科技特派员入驻青田县。三年来,共实施了科技特派员项目52个,其中“稻田田鱼健康养殖及其产业化示范”、“杨梅产业进程的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等省级专项31个,引进、种养新品种101个、推广新技术72项,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培育示范农户1726户、示范基地面积

13、15922亩,扶植、创办农业企业21家、民办研究所3个、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31个,创建利益共同体12个,增加农民收入1108万元、新增就业人数1232个。科技特派员不仅促进了青田县的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建立了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的长效机制。青田县荣获2005年度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搭建引才服务平台,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培养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38”人才和科技新秀,组织农业实用人才培训,人才总量大幅增加。2005年末,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2235人,人才总量比2001年末增长50.7%。“十五”期间,全县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3

14、11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71项;200个项目通过鉴定、评审、验收,累计开发了PGD6程控高频开关电源直流屏等7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和SCPG系列全数字变频恒压供水装置等5个市级高新技术产品,有10个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51件,获授权专利24件。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彰显。推进农业种子种苗工程、沃土工程、丰收计划和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探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培育了青田现代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等2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创建了中国田鱼村水产养殖示范园区等一批示范生产基地,青田稻田养鱼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梅跃居水

15、果之王,吊瓜、油茶、花卉、高山蔬菜、稻田养鱼等特色种养业得到空前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特色农业的规模化、基地化。2005年,全县粮经产值比例由2000年的82:18调整到66:34。通过技术合作、集成创新、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了机械电器、电子仪表、鞋革、矿产等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3%,新产品产值率达6%以上。全县机电行业基本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三辰公司成为省级管理信息化先进企业。积极鼓励华侨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回乡投资创办科技型企业。新培育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扩大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200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1亿元,

16、比上年增长98.8%。社会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果。初步建立了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制度,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极大提高。加强科普工作,科技培训工作成效显著。启动生态县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工程进展顺利,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5、青田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科技资源储备相对不足。科技资源储备不适应于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人才资源总量不大,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农业技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短缺,高层次科研人才和技术工人缺乏。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投入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

17、重不高。招商引资中的生产性投资项目比例不高,引进创办的科技型企业数量欠少。金融杠杆的资本市场利用不充分,高新技术成长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建立,绝大多数科技型企业的经营资本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限制了科技创新的力度与增速。二是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尚不健全。受传统观念束缚,企业对科技发展的战略意识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很多企业对技术创新望而却步。企业总体规模较小、资源共享性差、产业技术层次较低,引进的高新技术项目不多,能对产品更新换代、产业技术升级产生重大带动作用的科技成果缺乏。县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数量较少,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例不高,研发中心的技术力量、经费投入、科研设备等研发要素,主要投

18、向生产一线的适应性研究,自主创新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三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区域技术创新主要源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常见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先进设备和引进技术等外源性技术创新。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等创新活动,局限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高新技术的引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应用技术的集成创新,行业间的科技合作,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协作攻关少,内源性、原创性、集成性创新不多,专利拥有量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产品附加值不高,影响了全县经济的竞争力。四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产业结

19、构的优化作用不明显。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名义健全,但工作和功能存在问题,专业合作社(协会)的作用不明显。龙头型高新技术农业企业的缺乏,导致农业生产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影响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和创新,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升和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科技工作“十六”字新方针,紧紧围绕“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坚持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以建设科技强县为主线,以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优化区域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创新效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青田经济社会发

20、展从资源依赖型、投资拉动型向人才支撑型、创新驱动型转变,为实现“两个翻番、两个提高”和全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基本原则依据上述指导思想,青田县“十一五”科技发展应坚持如下原则:一是“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原则。遵循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突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动开展创新主体间的融合、渗透、交流合作与联合攻关,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强化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公共职能,有效整合社会科技资源,为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创新主体提供公共科技服务。 二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

21、创新”原则。要把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坚持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鼓励企业成为应用开发研究的主体,在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加强技术引进的同时,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先进适用技术的系统集成和二次开发应用,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不断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三是“以人为本,优化环境”原则。发展靠科技、科技靠创新、创新靠人才。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发展创新文化,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精神,构建“引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良好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创业潜能。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积聚,努力

22、优化人才结构,建设科技创新团队。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幅度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为建设科技强县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四是“突出重点、有所不为”原则。要按照科技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围绕全县发展重点,统筹规划科技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和重大项目,整合各种资源,适度集中投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高新技术产业,有所作为,有所突破。要以机械电器、矿产品、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产品等支柱产业为突破口,以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为主要抓手,选择一批重点项目,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实施,以点带面,推进全县相关产业的科技化进程。(三)发展目标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到2010

23、年,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依托、科技服务体系为纽带的县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全县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力争成为浙江省科技强县。具体目标是:(1)科技队伍进一步壮大。2010年末,全县科技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占全县人才总量的比重达到70%以上;(2)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2010年末,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全县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2%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

24、比例达到1.5%以上;(3)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末,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达到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和农业科技企业研发中心达到8家、市级以上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公共科技平台达到3个;“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申请专利70项以上、授权专利50项以上; (4)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2010年末,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2%以上;(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到位率达96%;(6)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中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比例达20%,万元GDP能耗和耗水比

25、2005年末下降20%以上。三、主要任务与专项计划按照接轨全市三大科技工程和突出重点、有所作为原则,结合青田实际,围绕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组织实施科技兴农、制造业素质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社会持续发展、队伍素质提高五个专项,促进全县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主要任务1、农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目标,以星火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把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品种,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实施科技兴农专项,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组装配套、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努力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延长

26、产业链,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整体效益,促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2、制造业。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为载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企业科技合作和自主创新能力,围绕电力、机电、鞋革、矿产品、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引进、研发、推广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新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发展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制造业结构和核心竞争力,培植有区域特色的先进制造业,为全县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增长点。3、服务业。在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提升我县传统第三产业的科技含量的进程中,重点推进现代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为全县科技

27、创新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服务。4、社会发展。围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管理与综合利用资源,重点解决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壮大人才队伍,加强生态县建设和灾害综合治理,依靠科技进步打造“和谐青田”。(二)科技专项1、科技兴农专项加强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重点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特色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组合、推广和培训各种丰产增效技术、节本生产技术、安全生产技术,促进特色农

28、业、生态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提高青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我县建设成为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1)农作物新品种。以改善品质为主,引进、选育、推广粮食、蔬菜、畜牧、花卉、林果等专用、优质农作物品种,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重点引进优良优质稻新品种,高山蔬菜和中高档花卉品种,适宜本地生长的纽荷尔脐橙、甜桔柚、翡翠柚、早熟梨翠冠等名特优新稀果品,加快改良柑桔品质,加强田鱼原种繁育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广种子产业化技术,依托育种单位,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工作,推进良种产业化。(2)丰产高效种养技术。引进、推广蔬菜和瓜果优质、安全

29、、高效规模化生产配套技术,高山蔬菜种植技术,野生蔬菜规模化生产技术,塑料大棚技术、有机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科学用地养地、配方优化施肥,稻田养鱼生态种养技术,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错季节种植生产技术,作物品种脱毒快繁技术。加强畜禽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畜禽疫病快速诊断和疫病的检疫、监测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高山花卉等苗木无毒化生产,加强花百合、剑兰、马蹄莲等花卉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开发研究。研究山区、瘠薄陡坡等困难地的造林和植被恢复技术,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和公益性林业,稳步发展高效速生丰产林、笋竹两用林和食用竹基地。每年选准和安排3-5项成熟度高,适用范围广、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进行示范推

30、广。(3)安全生产和标准化农业技术。建立健全农业主导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个层次的要求,重点研究制订形成一套涉及产前、产中、产后,从环境质量到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的安全生产与标准化体系。开展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标准研究,高山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和田鱼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实施“肥药减量增效”、“沃土工程”,引进与推广生物农药、生物化肥、安全农药,新型可降解农膜,农产品残留快速监测技术,降低有害物质在食品中残留量,提高食品安全性。到2010年,全县主要农作物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杨梅、柑桔、梨、高山蔬菜等特色

31、农产品达到优质农产品标准,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质名牌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节本型农业技术。重点是推广免耕栽培技术、立体种养技术、配方优化施肥,耕作节水、灌溉节水、覆盖节水等农田节水技术,轮作、套种和间种等高产、低成本农业生产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设施农业,示范推广使用滴灌设施、工厂化种养殖设施、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等。(5)农业污染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技术。结合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积极推广沼气利用技术和生态能源模式,实施“一池三改”方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

32、理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与处置,推广生活污水湿地处理、养鱼养萍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开展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村试点示范建设,有效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洁化美化农村环境。(6)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引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生物工程技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业生物技术,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上应用。开展农业专家系统在大田作物管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果品蔬菜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宏观决策中的应用研究,提高组织农业生产的决策与管理水平,以网络信息技术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7)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引进、开发和研究特色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开发适合于不同消费群

33、体需要的功能食品和专用食品。重点是油茶产品深加工技术应用;杨梅、林果、蔬菜等农产品贮运、保鲜、包装工艺技术应用;粮食及绿色食品深加工技术应用等开发;名优茶品牌产品开发;以及茶叶为原料的系列饮料(食品)、添加剂和医药化工等深加工产品。(8)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建设果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农作物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农业龙头企业,试验、示范和推广先进的种养技术和农产品贮运、保鲜、加工、包装工艺技术。在扩大中国田鱼村水产养殖示范园区、优质杨梅示范基地、吊瓜种植园、孙阔村无公害桃果示范生产基地等示范基地规模的同时,新培育山油茶、名茶、高山蔬菜、高山花卉、中草药等5个特色示范基地和8

34、家产值超千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建成以生产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为平台的科研推广产业基地市场销售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科技要素、资源要素、市场要素的有机整合,为科技兴农,促进发展集约化农业、带动农民致富,提供经验和样板。 (9)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按照双向选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典型示范的原则,鼓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按照一对一、结对子、定点服务的方式,组织省、市、县技术专家到乡镇、村担任科技顾问,以满足广大企业和农民对科技的需求;鼓励科技人员到农村创业,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科技问题。(10)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开展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建设,农业龙头企业

35、和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科技网络建设,培育农村中介组织、农村经纪人等新型服务主体,建设多元化、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社会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全过程的综合配套服务,通过技术承包、入股、转让和合作兴办农业科技园等,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是发展和完善各种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为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系列化服务,化解市场风险,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2、制造业素质提升专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自主创新主体,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制造业素质为目的,整合资源,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应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引进、开发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攻克和掌握一批相关核

36、心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培育和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带,提升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形成以冶金、鞋革、机电、农副产品加工和水电能源为主的产业集群的经济格局。(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重点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技术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依托,开发核心技术,增强核心实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兼并国有科研机构,与科研院校共建技术中心,或建立院校中试基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通过研发消化吸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引导企业与相关企业建立技术合作联盟,

37、建立行业或块状经济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块状经济的集聚。(2)培育发展高新技术。通过招商引资,利用生态优势,重点引进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与新能源、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等,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集群。做大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大力培育、发展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机械电子、精细化工二个高新技术产业群,扩大全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新材料。重点发展钼和钨等稀有金属系列产品、高纯超细叶腊石粉、氟化工材料、沸石粉、纳米建筑涂料等。机电一体化。重点发展新型电子仪表、新型电气控制设备、新型环保设备、矿山通风系统控制系统、PTA成套专用螺旋离心机等机

38、电一体化高新产品。(3)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装备信息化等领域的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超精密加工、超高速加工、快速成型等先进加工与检测技术,研究开发机械制造中的共性基础技术、智能自修复与再制造技术。(4)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重点是以先进技术和管理为主要手段,改造传统工艺和生产方式,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增加自主研发技术和产品比重,推进传统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矿产品。加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应用采矿新技术,开展深度加工,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延伸产业链,争取成为丽水市的非金属

39、矿深加工产品技术创新基地。重点研究开发以低品位叶腊石为原料制取高纯叶腊石的新技术、新工艺,叶腊石、钼尾矿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叶腊石和钼化工深度开发技术,打造出工艺领先、技术领先、质量领先的青田品牌。 鞋革业。重点是研究开发功能鞋、高级运动鞋等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准柔性制造技术,推进皮料颜色、纹理分类和裁剪的自动化;鞋革工艺的清洁化技术。全面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辅助测试(CAT)技术,实现智能化设计及智能化测试,加快皮革制品的生产效率,提高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产品质量,争创自有品牌,成为国内重要的鞋革业基地。工艺美术品。在继续发挥传统工艺特色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开发石雕工艺品的精雕

40、技术、装备,以及表面处理技术、包装技术,开发中高档石雕工艺品,扩大出口规模。研究开发花岗岩城市雕塑设计和加工技术,提高产品制作水平。钢铁产品。重点是引进、研发与推广应用不锈钢新产品和高附加值板、管等优质钢材的生产技术,利用水渣和钢渣制成具有较高附加值超细粉的产业化技术;钢材生产中的节能、节水技术和二次能源利用技术。机械制造业。重点是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设计,革新工艺,更新设备,提升产业层次。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数控数显、快速成型、先进生产管理模式等,提高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采用和发展精密模具设计与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研究开发新型阀门、传动件的制造技术,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竹木加

41、工业。重点发展资源与能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少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引进、开发、推广无毒或低毒原料替代有毒、有害原料技术。研究开发竹纤维产业化及副产品的深加工有关的技术、设备和工艺,开发竹醋液、竹炭等系列产品。鼓励板材加工企业采用木材“三剩物”等可持续利用资源,提高竹木材的综合利用水平。(5)企业管理。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的挖掘与分析,强化制造业信息化对企业管理层决策的技术支持,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系统,提高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开展“质量兴业”活动,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企业和国家免检产品企业,促进规模较大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确保皮鞋行业标准覆盖率达到100%,具备自检能力和委托出厂

42、检验的企业达98%以上,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95%以上。积极推行ISO系列质量管理标准,规范企业质量管理。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制订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核算体系,对污染物严重超标企业和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逐步建立完善可行的清洁生产管理体制和实施机制,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产生量。(6)加强“一区多园”建设,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把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培育制造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平台,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加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推进 “二次创业”。集聚和融合科技资源,引进一批新材料、新型机电、精细化工等先进制造业的骨干企业及协作型

43、企业,建设一批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经济开发区的技术创新能力;鼓励经济开发区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大力推进外资研发机构进入经济开发区,增强园区的科技集聚和辐射功能,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经济方向发展。3、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1)科技兴贸。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贸龙头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积极应对反倾销和技术壁垒,增强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研究开发现代物流系统优化技术、物流信息控制与管理技术、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融合技术、供应链全过程优化技术

44、,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加强电子商务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企业上网,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推广应用B2B电子商务技术,促进企业商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2)“数字青田”建设。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和有线电视数字化传输网,积极推进计算机信息网、广播电视网和通信网的融合、渗透,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拓展信息资源与网络资源开发领域,建成全县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公安应急联动系统,加强地理信息等系统和专业数据库建设,推进“数字青田”建设。(3)培育现代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为生产服务的技术引进、人才引进、资产评估、外贸出口、信息咨询、风险担保、资产评估、

45、专利代理等科技中介机构,加快以系统集成、互联网内容服务、嵌入式软件开发为重点的信息服务型企业的培育,促进现代信息业发展。等相关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建设二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一是科技创业服务平台。以优化创新创业运行机制,营造全县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在冶金、机电等优势产业领域和经济开发区建设1-3家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孵化器)或行业技术中心、中试基地,为科技创业人才创新创业的集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支撑。完善和提升孵化器服务功能,创造条件建设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青田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潜力。二是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以提高技术转移能力为目标,

46、引进、培养一批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科技评估、信息咨询、质量认证等民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为技术转移服务。集成网上技术市场青田分场、生产力促进中心、青田科技信息网、农村科技信息网、科技情报所等机构的信息与资源,搭建涵盖信息咨询、科技查新、科技评估、专利转让、技术贸易、技术扩散等技术转移全程服务的服务平台,实现技术转移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和功能社会化,形成一个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利用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的建设,推进科技信息入厂、入村、入户,发布、交换各种实用技术与信息,定期汇集企业创新产品、研发项目和科技发展中的技术、人才需求,与高校、院所进行交流对接,促进技术与

47、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4、社会科技发展专项围绕提升人的整体素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人口与健康、疾病防治、环境污染控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防灾减灾、资源循环等方面,引进、开发、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切实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工作,为构建“和谐青田”服务。(1)人口与健康。加强对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的研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推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制订实施青田县城乡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方案,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先进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引进应用;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丝虫病、霍乱、鼠疫等地方疾病的预防控制与综合防治技术等

48、研究;开展禽流感等重大突发疫情预防机制、应急预案研究,工农业生产职业危害快速救治研究,开展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和社区综合卫生保健专项研究。研究发展生殖保健和产前诊断技术,缺陷婴儿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加强医疗的科学管理和信息管理,建立疾病局域网报告、预测和分析系统。(2)生态建设。围绕建设生态县、打造秀丽侨乡,重点研究“两沿”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工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其污染控制技术,建立环境监测网与环境预报系统,开展瓯江鹤城江道整治和生态修复,建设水土涵养林和经济林,搞好瓯江流域下游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瓯江鼋资源自然保护建设,保障生物栖息环境和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继续开

49、展创建“绿色宾馆”、“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活动,推广使用环保装饰材料。(3)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开发、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技术,红泥资源、尾砂、工业废渣等制造新型墙体材料技术,开发工业废水处置和资源化技术及装备,城镇生活垃圾、废水处理及医疗垃圾的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废弃物(副产品)的减量、区域交换和多级利用技术。建成青田县医疗固废处理中心,确保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废旧放射源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技术,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物控制与减排综合技术,农村废物、畜禽养殖废物等高效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设备。(4)创建一批节约型单位。广泛开展创建节约型政府机关、企业、单位活动。积极创建节约型政府,在机关和实行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中,优先采购符合国家公布目录的


注意事项

本文(青田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为本站会员(ewewa)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