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docx

  • 资源ID:21728148       资源大小:15.50MB        全文页数:1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docx

1、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6月I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2第一节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2第二节 指导思想11第三节 基本原则12第四节 发展定位13第五节 远景展望15第六节 发展目标15第二章 优化县域空间布局19第一节 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19第二节 主动服务融入重大区域战略22第三节 优化生产力空间格局23第四节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26第三章 发挥热区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8第一节 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28第二节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36第三节 强化产业发展支撑44第四章 聚焦补短板强弱项

2、,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47第一节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47第二节 推进全域现代水网建设49第三节 建设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网52第四节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53第五章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避寒养生旅游城市54第一节 优化城镇发展体系54第二节 打造滨江园林旅游城市55第三节 积极支持小城镇发展59第四节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60第六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62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62第二节 壮大乡村产业65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66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69第五节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70第七章 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塑造美丽元江新格局72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与

3、修复72第二节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75第三节 加快推动绿色发展77第四节 加快生态价值转换78第八章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80第一节 聚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80第二节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80第三节 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81第四节 聚力打造人才强县82第九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幸福元江”建设84第一节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84第二节 稳步提高就业质量84第三节 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86第四节 加快建设“健康元江”89第五节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92第十章 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96第一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6第二节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97第三节

4、 健全维护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100第十一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102第一节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102第二节 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105第十二章 以治理有效为目标,建设“平安元江”108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08第二节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109第三节 推进“法治元江”建设109第四节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111第五节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113第十三章 保障措施116第一节 坚持规划统领116第二节 明确实施路径116第三节 明确责任分工116第四节 强化政策统筹117第五节 突出项目支撑117第六节 加强监测评估118附件1:名词解释附件2:图纸 IV

5、前 言“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元江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谱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共元江县委关于制定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是元江县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主要是阐明全县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

6、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元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创新强县、开放兴县、共享和县”发展战略,围绕全省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以云南最美热区、云南热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冬季避寒旅游胜地建设为目标,统筹推

7、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一节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取得的成效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67.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24.3亿元,突破百亿大关。经济发展实现争先进位,在全省排名提升5位,跻身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人均生产总值达63075元,是2015年的2.0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9%。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1

8、20元和15128元,分别实现年均增长7.4%和9.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6.2:23.7:50.1调整为2020年的25.2:27.0:47.8。“绿色食品牌”打造成效显著,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全力推进,跻身全省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成功争取省级元江芒果现代农业产业园,茉莉花产量跃居全国第二,培育了我国芦荟加工行业“领头羊”万绿集团,打造了3个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拥有量排在全省前列、全市第一,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元江试验站落地建设。围绕“绿色能

9、源牌”打造,以清洁能源、特色生物和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等为主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健康生活目的地建设取得成效,元江县商贸城、福森建材物流城、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滨江景观带提升工程等项目推进有力,文化旅游、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商贸物流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升。石红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玉磨铁路、元蔓高速公路、永金高速新平至元江段等重点交通项目稳步推进;行政村100%实现道路硬化。鲁布水库建设、“一江两河”治理、2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圆满完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05,水利化程度达 47.6%。中低压配电网新建(改造)工程、220kv元江变三期工程全面

10、完成,完成5座变电站的扩建、新建,全部自然村实现通动力电。乡镇(街道)实现光纤全覆盖,行政村光纤、4G网络覆盖率达100%,自然村4G信号覆盖率达92%,5G基站建设顺利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重点工程,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扎实开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行动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及“万企帮万村”行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262人全面脱贫,33个贫困村出列,2个贫困乡摘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

11、兴战略深入实施,县城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9.1%、100%,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扎实推进,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功能显现。集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自来水供水设施覆盖率均达100%。以打造乡村振兴特色示范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型村庄”示范村为突破口,建制村公厕覆盖率、村庄生活垃圾清扫保洁率均达100%,者嘎、坡垤、邑慈碑等6个村列入全国传统村落,尼果上寨、安仁等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初步形成了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国家和省市级生态乡镇、生态村80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具雏

12、形。国控、省控监测断面达标率达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治理水土流失161.86平方公里,实施绿化造林24.68万亩,2020年底森林覆盖率达66.67%。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0.26%。“国家干热河谷区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稳步推进。“美丽公路”建设成效明显。绿色生活创建积极推进,成功创建“绿色学校”40所、“绿色社区”5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面改薄”、教育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生实现动态清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72.6%提升到96.1

13、%,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健康促进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医养结合试点县、省级健康扶贫示范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县、乡、村医疗机构建设全面达标。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6.0%以上。就业保障水平有效提高,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13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加强,连续14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连续5年被评为“无命案县”,连续8年获全市唯一“无邪教县”,连续3年获国家级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视频监控实现县乡全覆盖,“铠甲卫士”地网工程稳步实施,“天网”、“地

14、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构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力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站式”惠民平台建成投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营改增”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税制改革稳步实施。投融资模式不断创新,共实现融资23.27亿元。“多证合一”商事制度、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等各项改革取得新突破,顺利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率先在全市开展,供销社综合改革启动实施,殡葬改革火化区火化率和公墓安葬率均达100%,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示范县建设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招商

15、引资力度持续强化,5年来共签约项目103项,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从128.69亿元增至342.54亿元,增长166.2%,引进落地了果香四季国际旅游度假区、元江府文旅小镇发、元江县商贸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产业类项目。专栏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5年2020年2020年规划目标指标属性绝对数年均增长(%)1生产总值亿元67.71124.3130.0612预期性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17.7331.331.437预期性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16.0333.633.5718预期性工业增加值亿元10.5817.22921预期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6.7121.1623.4

16、预期性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33.9559.465.0611预期性2人均生产总值元30433630755728411.6预期性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3.683.867.615.6预期性4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8.5381.32148.0925预期性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1.9450.8336.9711导向性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8756411204845511预期性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9754151281797213预期性8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0.32972.431.47约束性9森林覆盖率%50.9666.6758预期性10耕地保有量万亩61.22(二调)33.78(

17、三调)58.61约束性1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0.049.53控制在市下达范围内约束性12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211.9104.75控制在市下达范围内约束性1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510098约束性14实际利用县外资金亿元45.1353.690.815预期性1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72.696.1495约束性16旅游业总收入亿元8.5123.7916.714.4预期性17城镇化率(常住人口)%37.646.5555导向性18基本养老参保率%9698.599约束性19城镇登记失业率%3.763.414.5(目标=6)约束性2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23.5以内约束性2

18、1人口自然增长率5.860.866以内约束性“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基本完成,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主要体现在:一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不牢,全县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发展水平低,优势农业品牌不够响亮,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进一步增长空间受限;工业发展短板突出,主要依赖电力、矿冶业等资源型产业,工业企业数量少,产业链短;交通区位尚未转换为发展通道经济优势,现代物流业尚处于培育阶段,“热区”品牌尚未打响,“一江两河”、梯田、传统古村落、红色旅游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二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短板突出,农村交通路网通畅程度不高,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尚未充分解决,

19、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优质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医疗卫生设施和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难以全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城市综合承载力不足、乡村旅游业开发不充分。三是发展要素保障不足,县级财政增收乏力,自给率较低,收支矛盾突出,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部分重大项目推进缓慢;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中小型企业发展活力不足;用地落实难度大,“项目等地”或“地等项目”现象同步存在。二、发展形势分析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

20、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从全省看,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在云南交汇叠加、推进实施,“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省情新内涵不断丰富,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数字云南”建设、滇中城市群发展、昆玉同城化等决策部署接踵落地、集聚释能,为玉溪借势而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从全市看,地理区位是玉溪最核心的优势,生态宜居是最宝贵的财富,开

21、放创新是最难得的特质,产业体系较完备是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基础,随着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滇中城市群发展、昆玉同城化实质推动、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等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发展动力和后劲依然很足。从自身看,元江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阶段,必须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激发自身发展优势和潜力,开启元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三、面临的机遇必须把握“大循环、双循环”战略机遇,释放内需潜力,拓展协调发展空间。“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和“两新一重”建设深入推进,元江重大基础设施、美丽县城建设等投资空间以

22、及夜间经济、商贸流通、房地产业等消费空间将进一步激活,为元江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必须把握国家和省重大区域战略机遇,放大交通区位优势,拓展开放发展空间。“十四五”时期,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云南滇中城市群发展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的实施,玉磨铁路、元蔓高速、永金高速等建成通车,元江将成为联通“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通节点,物流产业、农产品进出口将迎来重大机遇,为元江发展通道经济和提升对外交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必须把握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机遇,放大资源优势,拓展绿色发展空间。“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将持续打造世界一流“三

23、张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推进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建设,元江拥有全国唯一的干热河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区、农业、能源、矿产等资源也将得到进一步开发,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健康服务、清洁能源等产业迎来巨大发展空间,为元江“两山”转化和绿色发展提供有效路径。必须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发展数字经济,拓展创新发展空间。“十四五”时期,以5G、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柔性化变革,抢抓云南发展数字经济、玉溪市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重大机遇,在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取得突破,在

24、科技、人才上取得突破,带动形成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元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必须把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机遇,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拓展共享发展空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要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元江是集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多民族融合的少数民族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随着各类政策惠及,各族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为元江社会治理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提供政策支持。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元江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元江县必须认清形势,增强机遇意识、转型意识和赶超意识,放大优势激发潜力

25、,找准问题补齐短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住经济体量小、发展不充分、要素潜力大、后发优势足的县情特点,以大改革、大开放、大创新实现大发展,解放思想、拼搏进取,奋力闯出一条民族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第二节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和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精神,统筹

26、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绿色发展、工业强市、共同富裕”战略,大力发展热区经济、绿色经济、通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巩固和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全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元江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篇、谋好局。第三节 基

27、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制度优势,发挥党总揽全局、把握方向、凝聚力量的作用,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高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

28、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科学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时代特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全县一盘棋考虑,更好发挥各方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第四节 发展定位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依托昆磨铁路、昆曼公路、G8

29、511复线和永金高速等重大交通汇集优势,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甘庄铁路客货场和红河谷物流与交易园区建设,搭建区域农产品与现代流通产业集成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打造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南亚东南亚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依托气候、光热的天然优势,积极争取普洱茶茶仓建设,做好普洱茶的仓储物流,努力打造全省乃至西南最大的普洱茶茶仓;积极申报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力争将元江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内陆港。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充分发挥“一江两河”优势,以“美丽县城”建设为抓手,加快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丰富城市内涵,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合理开发滨江特色资源,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健康服务业

30、,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小店经济等新业态,繁荣城市经济,擦亮“滨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城市名片,打造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紧抓云南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打造世界一流绿色“三张牌”的机遇,加大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力度,加强矿山生态系统修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工业等,争当“两山”理论的探索者和践行者,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九进”活动,推动建设特色鲜明的民族团

31、结进步示范单位;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促进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努力将元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第五节 远景展望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热区经济、通道经济、绿色经济大力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建成全国美丽热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

32、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人才强县、体育强县、健康元江,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建成美丽元江;形成服务滇中、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新格局;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第六节 发展目标围绕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定位,争取实现以下目标。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且增速

33、不低于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省、全市的差距逐渐缩小。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进一步挖掘,有效投资不断扩大。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新进展。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结构不断优化,“4+4”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特色生物资源加工、旅游文化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产品总产值比重明显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逐渐强化。热区经济、绿色经济发展不断壮大。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广覆盖、内畅外通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现代化水网体系构建,水安全有效保障;能源供应格局、能源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天然气管网向农村延伸;便捷高效的县乡村三级

34、物流体系更加完善,物流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县城、产业园区、重点景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使用5G网络人口占比逐年攀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达到新高度。“滨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城市品牌进一步打响,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初步建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6万元和2万元,城乡差距缩小,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有机统一,森林覆

35、盖率稳步提高,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得到实质性探索。实用性村庄规划全面实施,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美丽宜居乡村全面建成,“美丽元江”建设不断强化。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对内对外开放形成新局面。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更加有为,对内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服务融入滇中城市群建设、昆玉同城化发展等取得明显成效。物流节点作用逐步凸显,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园区建设完备,货运承载能力逐步加强,进出口贸易规模扩大,初步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内陆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就业创业良性机制逐步健全。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应急保障能力明显

36、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专栏2 “十四五”发展主要指标序号分类指标名称单位2020年2025年指标绝对值年均增长(%)或累计增加值属性1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24.32008.5预期性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55558.45预期性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81.3223223.3预期性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3.8206.2预期性5农产品加工产值亿元30.27018.3预期性6进出口贸易总额亿元0.390.6310预期性7创新驱动研发经费投入增长%0.552.535.4预期性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0.651.0910.9预

37、期性9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户3107预期性10民生福祉居民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41120616098.4预期性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128229198.7预期性11城镇登记失业率%3.415约束性12人均预期寿命岁77.85780.15预期性13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0.8110.04预期性14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22.90.9预期性15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8.598.5预期性16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儿托位数个0.2443.76预期性17生态宜居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9.53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范围内约束性1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3.89约束

38、性19森林覆盖率%66.67680.4约束性20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100100约束性21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级天数达标率%99.7完成上级考核任务约束性22安全保障粮食总产量亿公斤0.950.99约束性23电力装机万千瓦44.9753.963.7预期性注:内数据为累计数。 120 第二章 优化县域空间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强化“三区三线”管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主动服务融入区域战略,科学构建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县域空间发展格局。第一节 统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落实好元江作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优化生态、农业、城镇、

39、特色、山坝区、地上地下“六类空间”,强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的管控作用,构建全域覆盖、边界清晰、功能明确、战略引领与刚性管控互为补充的空间管控体系。一、引导六类空间协调发展优先确定生态空间。加大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元江干流流域等自然保护地、石漠化地区、生态重要和敏感地区保护力度,构建全域重要生态屏障、廊道和网络,形成连续、完整、系统的生态保护格局,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探索生态环境价值转换,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保障农业发展空间。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重点保护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明确具备整治潜力的区域,以及生态退耕、耕地补充的区域。

40、提高粮食保障能力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合理布局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等多种农业形态,打造高效集约的农业空间。融合城乡发展空间。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明确县城、集镇、产业园区、特色小镇、村庄布局优化的原则和要求。围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构建宜居适度的城乡生活圈。统筹山区坝区发展。优化山区发展空间,按照适度集中的原则,引导村庄向宜建山地布局,补齐山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山地农业和林下经济,发展适宜山地的休闲旅游和康养等产业。加强坝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划定坝区保护空间控制线、开展坝区清理整治行动、

41、严禁割裂坝区空间、塑造坝区田园风貌,使坝区城镇、乡村风貌、景观形态、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彰显城乡特色空间。注重对它克村、坡垤村、者嘎村、二掌村等传统古村落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加强元江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哈尼族、彝族、傣族等民族文化及民间习俗的传承,将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作为资源融入生产、生活、生态,实现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编制区域空间特色规划,明确城市设计、城乡风貌特色、历史文脉传承、水系和绿地系统建设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彰显独具元江特点的城乡特色空间格局。协同地上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县城地下空间资源,布局地下停车场、地下过街通道、地下商业综合体等。以平战结合原则,促进地下空

42、间开发与县城人防系统布置相结合。划定地下空间和重要矿产资源保护开发的重点区域,处理好地上与地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与生态保护红线及永久基本农田等控制线的关系。二、强化三条控制线底线约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已划定的生态红线保护面积,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国土空间开发底线的约束作用。强化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保护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加强对防护林生态功能区、封山育林区等受保护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及管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

43、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充分考虑地形条件、自然生态、环境容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人口、产业、城镇规模和发展趋势,对划定县城(三街道范围)和各集镇开发边界,把现状建成区、集中连片城镇建设区和城中村、城边村、依法设立的开发区片区划入集中城镇开发边界;确保不突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并预留一定弹性。第二节 主动服务融入重大区域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配合推动玉磨铁路、元蔓高速、通用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放大元江作为泛亚铁路中线重要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红河谷农产品物流与交易园区建设,串联研和、九龙、罗里、九村物流节点

44、,连接磨憨口岸,积极服务磨憨边境贸易区建设。发挥好元江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中的作用,立足滇中城市群、依托中老缅泰、辐射东盟,建设昆曼国际物流节点和滇中环线物流枢纽,发展通道经济,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服务和融入滇中城市群发展。服务全省经济格局,探索建立融入昆明市、楚雄州、红河州等重点城市发展的合作机制,促进元江县花果产业的协调发展、旅游业的合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联动发展,建立差异化、协同化以及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主动融入昆玉红旅游文化带、积极衔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发挥好元江作为滇中、滇东南、滇西南连接点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昆玉红旅游文化带、积极衔接和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45、强化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开发旅游线路和产品,打造哀牢山红河谷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半山酒店,促进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主动融入全市热区产业发展带建设。强化元江县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强化对绿汁江红河谷、梯田、民族文化、传统村落等优势资源开发,与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华宁县共同打造热区产业发展带,强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差异化、协同化以及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第三节 优化生产力空间格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重大区域战略,以统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立足元江县情,围绕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城镇和产业集聚能力、缩小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三区”的生产力空间格局。一核:经济发展核心区。以元江县城为核心,充分发挥县域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旅游文化中心、产业辐射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数字经济,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核心区。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增强城区综合承载能力。按照“滨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城市


注意事项

本文(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docx)为本站会员(ewewa)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