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 “十四五”规划.docx

  • 资源ID:21747382       资源大小:2.48MB        全文页数:10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 “十四五”规划.docx

1、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温岭市发展动力转 换、空间布局重构、功能定位提升、治理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 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遵循新时代 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统筹发展理念, 围绕上级和市委市政 府决策部署,依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 规划、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 温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 景目标纲要编制,是“十四五”时期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各项 事业发展的主要依据。一、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 一)

2、现实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以打造空间布局更 加合理、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环境更加 宜居、城市治理更加有序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通过加强 城乡统筹协调,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助 力建筑业高位突破和完善住房供给保障等各项工作,全力推进新 型城市化发展,打造现代化山海美城。1、顶层设计引领作用显著增强1顶层设计引领统筹全市城乡建设工作。依据温岭市市域总体 规划 (2015-2035) 、温岭市污水专项规划 (2018-2035) 、 温岭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2016-2030) 、温岭市绿色建筑 专项规划 (2017-2025) ,以及

3、其他专项规划、行动计划 (方案) 和意见推进市域协同发展和重点区块建设。在台州市率先出台温 岭市城市道路两侧公共区域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城市公共空间 统筹管理得到有效探索。2、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围绕“美丽温岭、活力温岭、幸福温岭”三个温岭建设,积 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一主一副、五中心镇、 六特色镇”的市域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65.03%。中心城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中心城区建成区扩展到 40.17 平方公里,较“十二五”期末增加了 18%。银泰商圈建设稳步推 进,宝龙广场、东南汽车城等项目加快建设,环九龙汇核心区蓄 势待发。博物馆、档案馆建成开馆;第一

4、人民医院 (医疗中心) 、 台州第一技师学院投入使用。城市生活中心、超高层酒店、文化 中心、五洋路特色街等项目动工建设。市全域整治实验区顺利开 展,横峰全域改造产业园先行区竣工交付。铁路新区综合交通枢 纽工程加快推进,泵业技术中心基本建成。城镇化水平取得新提升。落实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工作方案要求,大溪镇成功列入省第三批小城市培育试2点名单。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基本无违建市、省示 范文明城市。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全市 13 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 治均通过省达标验收,获评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市 区。美丽城镇建设初见成效,泽国镇、大溪镇创成新时代美丽城 镇省级样板镇,松门镇被

5、评为新时代美丽城镇省级基本达标镇。3、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聚焦破解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等“城市病” ,持续推进城区 路网建设、污水处理、燃气工程、防洪排涝、静态交通、海绵城 市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路网建设稳步推进。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抓项目 年”决策部署,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功能和级配结构,提高路网密 度和可通达性,改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市政道路设施增 量、提质、增效,形成区间快速路、片区主干路、高密度次干路 和支路等级配置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提高城市路网的承载 能力和运行水平。新建、改造城市主次干道 54 条,打通阳光大 道、 中心大道、横湖东路、下保

6、路、百丈路等 16 条断头路。污水处理能力持续提升。完成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 造 11 座,建成污水设计日处理能力 29.88 万吨/日,较“十二五” 期末增加了88%。建成“污水零直排”生活小区 97 个,完成“污 水零直排”达标镇创建 5 个。新建主干污水管网 384 公里,区域 互联互通输送管网 67 公里。城市内涝治理初见成效。完成主城区易涝易淹片区改造 93处,积水点改造 200 余处;改造与建设管网及排水防涝设施 70 公里,有效解决了排水管网老化、汛期积水等问题。2019 年抗 击台风“利奇马”成功经验,被列为浙江省抗洪典型案例。海绵城市建设扎实推进。2016 年,我市被列为

7、省级海绵城 市建设试点城市,积极开展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顺利通过省建 设厅组织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考核和现场复核工作。同时将 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 相结合,多方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建成区及东部新区全 域化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至 2020 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及 东部新区海绵城市建设累计已完成 16.25 平方公里。城镇燃气设施不断完善。市区燃气普及率达到 100% (含瓶 装、管道) ,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门站 1 座,调压站 2 座,次高 压管线 13 公里。完成东部气化站新建工程和城市燃气输配管网 二期工程。建成城市管网 80 公里,全市城市管线

8、总长 820 公里, 全市管道燃气用户总数 8.5 万户。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有力推进。 “十三五”期间新建公共 自行车站点 80 个,投入公共自行车 9000 辆,发卡数达到 3.3 万张,累计借还车 3115 万余次。历年累计城区新建公共自行站 点 265 个,投入公共自行车 1.55 万辆,站点密度达到 8 个/平方 公里。4、人居环境水平大幅提升着力山海人文城市风貌塑造,全面实施美丽城市建设行动, 统筹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公园绿道建设,人居环境不断改善。4“城市美丽行动”成果丰硕。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 “美丽浙江”和市委建设“美丽温岭”的决策部署,2018 年以 来,持续组织开展市

9、区“城市美丽行动”。三年共实施完成项目 200 多个,完成投资 150 多亿元。持续开展城市街景、路景、水 景、生态“三景一态”整治提升,城区主干道景观提升建设加快 推进,城市美化、亮化、入城口整治等工作全面展开。城市有机更新进程不断加快。 “十三五”期间,积极推进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市区东辉小区、乐锦新村、肖泉小 区、肖泉新村等 8 个小区;完成钟楼路、康乐路、当街井等背街 小巷的改造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城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全 面落实城中村改造工作,累计完成城中村改造签约 65 个村,签 约户数 1.86 万户,拆除面积 504.1 万平方米。园林绿化建设有序推进。 “十三五”期

10、间,新增城市绿地 面积 179.1 公顷,其中公园绿地 94.5 公顷,建成区绿地面积达 1456.7 公顷,绿地率达 39.01%,公园绿地面积达 480.5 公顷,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4.88 平方米。建成九龙汇公园一期、五 龙山公园二期、五龙山公园北入 口、下保山公园、北山等一批特 色公园。新建绿道 167 公里,绿道网总长度达 330 公里。5、“住有所居”迈出新步伐房地产市场总体发展平稳。 “十三五”期间,我市房地产 业实现较快发展,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行业监管服务水平5不断提升,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我市城镇居 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 55.26 平方米。坚持

11、房住不炒定位,实现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截止 2020 年 12 月底,在建项目 个数 98 个,在建项目面积 826.4 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 308.95 万平方米,平均商品房销售 16564.33 元/平方米。2020 年房地 产市场完成投资 164.18 亿元。城镇住房保障供给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市的住 房保障工作得到全面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 (含租 赁补贴) 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保障性住房供给稳步推进,全 面完成既定目标。至“十三五”末,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面积达 314.5 万平方米,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 23.2%。其中:全市已建 成公共租赁住房 377

12、5 套,且全部完成分配,累计保障家庭 4098 户 (含租赁补贴 121 户) ;全市已建成经济适用房 1027 套,且 全部完成分配,累计保障家庭 1027 户;为认真贯彻国家、省大 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决策部署,在全面完成 20152017 年棚改 三年规划的基础上,强化在建棚改安置房建设进度的监督管理, 促进工程按计划建设,做到配套设施与棚改安置住房同步交付使 用。全市累计开工改造棚户区住房 16573 套,已完成房屋竣工交 付 6365 套, 已完成货币化补偿安置 151 户。一大批棚户区居民 “出棚进楼” ,改善了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物业服务业加快发展。建立物业管理体制,规范行业监管

13、制度,明确分级物业服务标准,为小区提供保障机制。扩大物业6管理覆盖面,分类施策、积极推进主城区无人管理老旧小区实现 “有人管”。加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健全使用程 序。新建住宅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物业小区业委会成立率 达 90%以上,“红色物业”工程稳步推进,成立红色物业“红管 家”党建联盟,创建红色物业服务企业 5 家,红色物业小区 28 家。管理数字化逐步普及。2016 年建立全省统一的住房保障管 理信息系统,实现住房保障项目从规划计划、开工建设到交付使 用的全过程信息收集和跟踪管理,动态管理住房保障对象和房源 信息。依托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多部门数据共联共享共 用机制

14、,开通“网办、掌办、一窗”3 个受理途径,实现住房保 障民生事项“一证通办”,方便群众办事。按照“领跑者”要求, 积极落实公民全生命周期涉及的公租房申请“一件事”,进一步 整合申请表单、精简办理材料、压缩办理时间、再造办理流程。 落实“公租房申请”事项政务 2.0 改造,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 准办理、全过程监控。6、建筑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产业规模保持优势,2020 年度建筑业产值 265.19 亿元,增 幅 14%,其中省内建筑业产值 217.44 亿元。2020 年建筑业市内 入库税收 9.83 亿元,增幅 5.96%。建筑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草温岭市建筑业专班工作方 案和目标计划,发挥部

15、门协同、平台联动作用,狠抓新开工合同7额和建安工程投资额 2 项关键指标。率先在台州市推行工业项目 “单幢工程先验”措施,提高竣工验收效率。着力推进装配式建 筑进程,台州市首个“装配式工业化生产基地”曙光装配式建筑 基地正式投产。已超额完成台州市对温岭市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 筑考核目标,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完成 80.32 万平方米,完成 率达 200.8%。建筑企业管理工作持续加强。全市现有特级资质建筑施工 企业 3 家,一级资质企业 28 家,二级资质企业 80 家。“十三五”期间我市房屋建筑工程获得国家级质量最高 奖 鲁班奖 1 个,与“十二五”期间持平;获得钱江杯奖 10 个、括苍杯奖

16、36 个、曙光杯奖 67 个,分别比“十二五”期间获 得的奖项增加了 6 个、18 个、29 个;共有 36 个项目获得浙江省 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有 69 个项目获得台州市建 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有 105 个项目获得温岭市建设工 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示范工地,分别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 25 个、43 个、42 个;获得浙江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5 个。企业创优能力显著提高,全市共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 19 项、 安全标准化工程 19 项、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2 项。会同 税务部门对 44 家建筑企业的地方贡献和市外工程税收予以计算 确认。对不少于20%的三级、

17、二级总承包建筑企业的资质进行动 态核查。期间,对接市公管委、财政、发改和水利、交通等部门, 分层召集各类建筑企业座谈意见征求,优化完善了温岭市建筑8业强企和重点骨干企业评选办法和温岭市房屋建筑、市政施 工及监理单位信用评价办法。质量生产监管工作保持高压态势。牵头起草并建立建设领 域质量安全及违法违规行为约谈制度,开展对建筑市场违规、不 良行为、失信惩戒等警示警醒。融合法制工作,不断完善执法信 息库建设,建立案件集体审查制度,探索案件办理标准化和信息 化建设,建立在建工地跟踪执法巡查机制,加强对违法分包、合 同履约、 民工欠薪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加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18、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督促建筑施工单位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全 面开展工程质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动,建立了“双随机”和重点监 督检查相结合的执法制度。实施专项整治。对已办理产权备案的 起重机械的原始资料进行核实。开展在建工地环境综合治理专项 整治行动。筛选出监督员分别联系一个项目进行在建工地环境综 合整治三年提升行动,对 20 个项目开展了三轮的环境综合整治 情况测评。开展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专项检查工作。对全市从 事材料检测、结构检测、地基基础检测的 6 家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检测机构进行全数检查,重点检查检测机构资质情况、管理体系 运行情况、检测行为情况等方面,有效规范了检测工作行为,提 升了工程质量

19、检测技术水平。开展建筑施工领域海砂质量专项整 治。抽调人员会同检测监管科每月对全市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砂 氯离子含量进行二次以上的抽查。97、人民防空整体水平提升综合防护系统更加优化。指挥工程完成招投标,进入施工 准备阶段;专业队工程和医疗救护工程不断增加。人员掩蔽工程 大幅增长;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要求全面落实,地下空间开发 兼顾人防要求 1 处。防空地下室平时使用监管更加规范,2020 年,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 事项统一 目录的通知 (浙政办发202028 号) ,将人防行 政执法职能统一划转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指挥体系更加高效。完善组织指挥机构。 “十三五”

20、 期间,每年调整一次市人民防空指挥部组成人员和编成方案,并 以人防指挥部名义印发年度工作要点;5 个人防重点镇、5 个街 道设立人防指挥机构。建立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目录,指导重要经 济目标单位完成人防指挥体系建立和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健全救 援力量体系。在抢险抢修、医疗救护、消防、防化防疫、交通运 输、通信、治安 7 支人防专业队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新增 3 支新型人防专业队伪装防护、网电防护、心理防护。每年 对人防专业队名单动态调整 1 次。市本级、各人防重点镇均组建 一支民防应急救援队伍。每年开展一次人防演习、演练,提升救 援队伍实战水平。信息保障体系更加通畅。完成人防警报报知系统与国家突

21、 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对接试点,形成了以人防警报为主,电 视、广播、农村应急喇叭、气象大屏等同步发放的人防警报信息10发布体系。“十三五”期间新增警报点 6 个,全市增加至 45 处 警报点。每季度开展一次警报检查维护,确保警报处于良好状态, 每年圆满完成 5 12 和 9 18 两次人防警报试鸣,警报参试率、 鸣响率、城区警报音覆盖率均达 100%。人防宣传教育更加深入。深化人防宣教“五进”工作。人 防宣教进学校、进社区、进党校、进企业、进网络形成常态。每 年利用 3 月 1 日“国际民防 日 ”、5 月 12 日“防灾减灾 日 ”、9 月 18 日“防空宣传日 ”等特殊日子,通过各种手段

22、、针对不同 载体开展防空防灾知识宣传。在松门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人防教育 馆,将人防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依托红豹救援队组建了一支 10 人的人防宣传队伍,结合进学校、进社区开展应急避难技能 培训的同时,宣传防空防灾知识。在锦屏社区打造人防主题社区, 设置固定可长久保持的人防元素。8、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提速管效。打破人防工程质监 只能委托台州市实施的传统审批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人防工程 质监属地管理,缩短企业办理时长 10-15 天。高效承接建设工程 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开出台州市首张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文 书。推行“单幢先验”“验装同步”“联合审批”“多审合一 ”、 容缺

23、办理、新增图审机构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审批服务新模式, 增强群众“获得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推进行政审批建11筑工程“九合一 ”审批服务,按照“一次申请、一套图纸、一窗 受理、一并审批、一个批件”的新模式,实现减事项、减资料、 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的五减目标,实行建筑许可“一件事” 办理。进一步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办事流程,细化办理环节,实行 全链条审批。工作中提供各审批环节办事指南、流程图,为项目 提供精准批前辅导服务,组织窗口提供一对一或多对一辅导咨 询;组织窗口开展并联审批,实行容缺受理;实行项目个性化服 务方案制度,对各审批流程进行跟踪审批。简化办事程序,降低 企业成本

24、,以政策服务的外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增 强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效率和获得感,为全方位“护航”建筑、房 地产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建筑工程施工图管理改革,纵深渐进。实行分类审查和数 字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审批和监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按 照特殊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前审查、低风险工程免予审查、一般工 程施工许可后审查的方式,对施工图审查实行分类管理,积极探 索进一步提高施工图管理效率的措施,加强工程设计质量事中事 后监管,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图纸数字化管理,推进工程建设全 过程数字化转型。12表 1 :温岭市“十三五”期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类型序号指标项单位“十三五”发 展目标“十三五”

25、 完成情况指标属性新型城市化提质1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6565.03预期性2全市户籍人口城市化水平%54.854.9约束性3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4040.17预期性4城市规划用地面积平方公里45455全市省级特色小镇培育数量个11预期性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发展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555.26约束性7全市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面%2023.2约束性8全市开工建设各类城镇棚户区 改造安置住房万套0.71.66约束性基础设 施完善9城镇供水普及率%100100预期性1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080预期性11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5 以上96.6预期性12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90 以上

26、100预期性1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 以上100预期性1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预期性15城镇燃气普及率%100100预期性自然与 人文资 源保护16城市绿地率%3939.01约束性17城市绿化覆盖率%44-预期性1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13.514.88约束性19全市绿道网建设长度公里55167预期性13(二) 存在问题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仍存在诸多 问题和短板,亟待“十四五”期间进一步解决。主要表现在:1、统筹协调能力待提升,顶层设计尚需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力度不足。在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小区改 造、智能制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等方面与

27、顶层设计相衔接方 面尚显薄弱。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待提升, 中心城区首位度、 集聚辐射能力仍待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 明显不足,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依然存在。老旧小区改造缺乏 长效管理机制。2、房地产业发展方式粗放,调控压力较大。房地产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融入和 对接还不充分,房地产业与文教卫体娱、旅游、养老、金融、商 贸物流、现代农业等产业融合还有差距。房地产开发企业总体上 发展质量不高,产品无特点、同质化,普通商品房占比过大,在 售商品房在户型结构、交付标准、房屋质量、绿色节能等方面还 有一定差距。公共服务配套不够完善。绿地、公园、学校、医院 等配套设

28、施建设不够完善,断头路、道路“微循环”不畅和停车 场不足等问题有所显现。城市主体责任制落实有待加强,房地产 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地价房价联动 机制还不健全,市场预期不够稳定,多部门协同调控机制需要加14强。市场发展不平衡,供应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住房租赁市场 需要加快发展。房地产领域信访矛盾纠纷仍然较多,市场秩序有 待规范,市场监管需进一步加强。3、基础设施短板较突出,人居环境尚需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缺乏完善的骨架路网体 系。污水处理质效不高污水接入管网管理机制不健全,收集管网 不完善,日常维护资金紧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工作进程。城

29、市内涝仍未根治,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不够完善,排 水管网清掏疏浚不及时,暴雨天气时排水不畅,过流能力不足, 应急抽排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汛期城市积水内涝现象仍未 根治。海绵城市建设需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 地下管线建设标准不高,设施复合利用水平和智慧化、数字化程 度仍需提高。系统应急保障能力亟待健全。4、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保障水平有待提升住房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政策性租赁住房有待破题,公租 房租赁补贴与实物配租尚不够同步。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租房准 入退出机制需要健全和落实。保障房小区专业化、智能化管理水 平仍需完善。住房保障领域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棚改专项 债支持力度减

30、弱影响棚改安置房项目建设进度,公租房维修养护 成本依靠租金收入难以维持。部分棚改安置房存在房源空置问 题。155、建筑产业基础偏薄弱,转型升级仍需加快我市建筑业企业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主要表 现在技术装备、入才储备、监管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较大。企业综 合竞争力有待提高。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弱、结构形式单一、产值 利润率低等问题。企业高级专业人才和一线技能型操作人员缺 乏,企业高精尖端技术装备不足。建筑工业化推进有待加强。装 配式建筑与装配式装修融合发展尚显不足。因住宅全装修问题引 发的投诉呈现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交付房与样板房装修标准不 一致、装修质量低劣、价值信息不透明、装修面积计算等

31、方面。 建筑工程质量有待提高。房地产名企高周转带来了盲目赶工期, 超标准施工,给工程埋下了质量隐患,以及控造价导致承包单位 以次充好。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及企业转型升级亟待加快。安全生 产形势仍比较严竣。6、建设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过程中智慧监管系统应用率不高, 应用推进工作比较困难。住房城乡建设过程的数字化、工地智慧 化管理、建设过程数字化管理等方面的监管水平有待加强。在基 础设施、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监控、智慧工地等巳有监管信息 平台需进一步提升,与“城市大脑的融合需进一步加强,其他 城乡建设信息平台的应用也需进一步提高。16(三) 发展趋势“十四五”时期,我

32、国将由中等收入国家总体迈向高收入国 家,由中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由全面小康社会进入现代化 建设新征程。在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 变革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均对我市的住房和 城乡建设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市高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推进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 展、谱写“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 口 ”。 因此,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国家最新战略政策,我市住房和 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1、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时代住建领域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

33、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 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 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 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 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 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17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要求,着力解决 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障碍。新经济、新

34、业态、 新模式的蓬勃发展,为智能住房、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绿色 市政基础设施、智慧工地等带来机遇。 同时强化韧性城市建设, 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将成为新时代温岭市住房和城乡 建设事业实现跨越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准则。2、“四大建设”1 是新时期现代化温岭建设的大平台“四大建设”是新时期深化“八八战略”的主抓手、浙江区 域发展的主战略、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对现代化温岭建设提出 了新的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力推进“四大建设”成为推进 现代化进程、加快实现“两个高水平”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是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推动新型城镇 化建设、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布

35、局。省委把大湾区作 为四大建设之首,提出打造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 湾区。我省将以都市区为主体形态,加快县域经济向城市(都市 区)经济转型,规划建设功能互补、结构合理、大中小协调的城 镇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并通过加快城际轨道等交通网络 建设,切实提高都市区内通勤便利化水平,促进都市区人 口、产 业合理分布和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随着“四大都市区”的确立,以及杭、甬在省域核心地位的明确,单个城市的竞争将向都1.“四大建设”: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18市区为核心的区域竞争转变,这对温岭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3、“三立三进三突围”2 明确新时代发展路径着眼温岭发

36、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聚焦“重要 窗 口 ”的新目标新定位,按照台州市“三立三进三突围”的新时 代发展路径,全面统筹推进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 展。统筹推进城市重点区块和基础设施项目攻坚行动,以及美丽 城市行动,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首位度,提高城市空间品质,加 快推进温岭“二次城市化”进程。同时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以及 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智慧城市、智慧工地、数字政府等建设监 管体系。4、新时代美丽温岭建设明确城市发展目标我市拥有丰富的山海资源,为拓宽“两山”3 转化通道提供 了现实基础,绿色生产低碳消费将加快推进,高品质宜居宜业环 境将加快形成。国家、省市提出坚持以人为核心、推

37、进以县城为 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我市将加速公用设施提档升级、环境卫 生设施提级扩能,强化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试点迈上新台阶。2. 三立三进三突围:台州市新时代发展路径。“三立”是立足民营经济、制造业和垦荒精 神;“三进”是向“二次城市化”“两业并举”“两智融合”迈进; “三突围”是思想理念上、 项目攻坚上、开放接轨上突围。“三立三进三突围”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3.“两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195、智慧城市建设和新基建智能化提升推进管理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 数据、云计算、

38、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 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 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过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新基建智能化提升, 探索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新方法、新模式,促进政府数字化转型 发展,坚持以智慧政府建设引领智慧城市建设,各职能部门应争 当排头兵, 以更高的目标要求,推进管理创新,打造智慧部门, 努力建设富有温岭魅力的智慧城市。二、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人民城市 为人民”的根本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落实中央、省委城 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

39、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及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坚持“八八战略”再 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 本目的,围绕“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宜业宜居现代 化中等城市、县域治理现代化标杆市”建设目标,拉开框架,完20善功能,美化环境,加强管理,提升能级;加快建设宜居、生态、 现代、智慧的美丽城乡,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新格局, 为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二次城市化”做出贡献,建设新时 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和宜业宜居现代化中等城市奠定坚 实基础,更好地展示“重要窗 口 ”。(二)基本原

40、则1、转型升级、坚持创新发展5全面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以全面创新为引擎,以“六稳”4“六保” 为重点,持续深化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 步推动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2、城乡统筹、坚持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以功能提升为导 向,加快市域资源要素统筹配置,高质量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打 造“融入台州、突出中心,东西协同”市域空间发展格局,统筹 推进政策体系、设施体系、治理体系和融合区块一体化。按照因 地制宜、查漏补缺、有序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城乡融合 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健全基

41、础设施共建共 享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五美”6 目标,健全城乡 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建设城乡融合的美丽温岭大花园。4.“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5.“六保”指的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 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6.“五美”是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213、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贯彻绿色发展战略,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和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尊重生态基底,顺应自 然肌理,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统筹城市、 生态、产业三类空间的合理布局与建设,

42、在加快发展、转型升级 过程中,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发展与生态、 富裕与美丽的双赢。充分发挥“山海水城”城市特色,推进绿道 网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4、统筹引领、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一带一路” 为统领,强化“五外”7 联动、 内外互动, 以中心城市为龙头, 积极参与台州湾区经济发展试验区建设,全面融入台州“三区两 市”协同发展,推进温岭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集约高质量转型 发展。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坚持“走 出去”发展战略,提升建筑业开放发展水平

43、。5、 以人为本、坚持智慧发展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践行智慧发展理念,完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城乡人居 环境,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动城镇老 旧小区改造,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着力解决城乡功能求,让居民在城市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7.“五外”指外资、外贸、外经、外包、外智。(二)发展目标22(三)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总体目标是:围绕“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 ,全力建设新时代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在“十四五”期间城市框架拉开至 大石一级公路, 以项目化为载体,从完善功能、美化环境、加

44、强管理、提升能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等五方面持续发力, 为温岭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和台州都市区发展,成为全国县 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打牢住建基础。“十四五”时期,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和要求是:1、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建立。以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四大”建设为主要载体, 以实现优质 民生资源共享为根本点,立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落 实目标任务管理到点位,加快公路、轨道交通等大通道建设,积 极构建北融台州、南连温州、联动杭州湾、接轨大上海,全面融 入长三角的开放发展新格局。推进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互联互通,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新格局。加快重点

45、区块开发 建设,城市框架进一步拓展,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融合发展态 势进一步显现。到 2025 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 50 平方公里,具有温岭特色的城乡建设 事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快形成。232、城乡功能更加完善,高质量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 成。8以绿色韧性、适度超前为原则,加大市政公用设施投入力度。 不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区间快速路、片区 主干路、高密度次干路和支路等级配置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提 高承载能力和运行水平,构建都市区通勤体系。结合“新基建” 部署,统筹海绵城市、污水处理、燃气工程、防洪排涝、静态交 通等现代基础设施建

46、设,更高标准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推进基础 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 系。到 2025 年,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 55%以上,农村生活 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率达到 100%,城镇生活小区类“污水 零直排区”建设率达到 100%。3、城乡环境更加宜居,新时代美丽温岭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围绕新时代美丽温岭建设要求和“五美”目标,全面提升城 市生态品质、人文品质和宜居品质,全面融入省域大花园建设。 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绿道和公园建设、推进城市有机 更新,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 清水秀的优良人居环境,争取在自然美、经济美、城乡美、生活 美

47、、人文美的打造中走在前列,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安全”的建筑方针,提高建筑文化品质,优化城市与建筑风貌。8.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简称:新基建) ,主要包括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 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 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 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24到 2025 年,创建国家园林镇 1 个,省级园林镇 2 个。全市绿道 网新增建设长度 50 公里。4、产业层次更加提升,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确立把“智慧智能、万物互联、综合集成”的工业 4.0 思维运用 到建设产业“十四五”发展的全过程。以数字赋能,推动我市建 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到 2025 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 积的比例达到 35%以上,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 100%,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 35%以上。推 动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规模化企业


注意事项

本文(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 “十四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ewewa)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