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21763835       资源大小:7.49MB        全文页数:44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承担单位: 国土资源部报告编制单位: 北京国信新创投资有限公司二五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11.2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11.3可研报告编写单位11.4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1.5建设内容概况31.5.1建设目标31.5.2建设规模41.5.3建设内容41.5.4周期71.6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与规模71.7一期工程总投资及来源91.8经济与社会效益91.9结论与建议10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2.1项目建设的背景142.1.1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142.1.2国外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发展趋势152.1.3我国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

2、势162.1.4加强信息化是国土资源工作的必然选择212.2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差距222.2.1现状222.2.2差距25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62.3.1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272.3.2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的必要性302.3.3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必要性322.3.4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34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7第三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423.1项目承担单位423.2项目实施单位423.2.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433.2.2中国地质调查局433.2.3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443.2.4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机构44第四章需求分

3、析454.1国土资源部业务职能454.1.1主要业务管理职能454.1.2国土资源管理体制474.1.3国土资源部职能与相关部委的业务关联474.2工程建设的业务内容定位474.3业务及流程分析494.3.1土地资源管理504.3.2矿产资源管理744.3.3地质环境与灾害预防管理874.3.4国土资源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914.4数据分析984.4.1国土资源信息的需求984.4.2国土资源数据的特点及来源994.4.3主要业务数据内容1144.4.4现行数据产生、管理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54.5数据量估算1164.5.1数据量估算1164.5.2数据流量及业务数据传送实时程度要求121

4、4.6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1214.6.1工程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214.6.2功能需求1234.6.3性能需求1244.7系统处理能力需求1254.8网络通信需求1264.9安全保密需求126第五章总体方案1285.1总体目标及分期目标1285.1.1总体目标1285.1.2分期目标1295.2总体技术路线1305.3总体建设内容1325.3.1总体框架1325.3.2工程建设内容1335.4总体技术方案1365.4.1总体技术框架1365.4.2“金土工程”建设与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关系1435.4.3“金土工程”与其他国土资源信息化工程的关系1465.4.4“金土工程”与国家其他相关信

5、息化工程之间的关系1505.4.5“金土工程”实施的系统与现已用系统的关系1535.5本期工程建设规模、内容和实现指标1535.5.1试点范围和规模1545.5.2建设内容1565.5.3工程建设实现指标1585.6工作模式1595.7建设原则1615.7.1指导方针1615.7.2建设原则161第六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1646.1本期建设目标1646.2数据库建设与整合1656.2.1概述1656.2.2建设内容1676.2.3数据库整合的基本思路2286.3数据中心建设2326.3.1概述2326.3.2管理的数据2346.3.3总体设计2386.3.4数据库管理平台2426.3.5各级数据

6、库的部署2446.3.6数据交换系统2476.3.7基础数据库的同步与备份2636.3.8数据量估算2646.4应用系统建设2796.4.1概述2796.4.2耕地保护业务应用系统2816.4.3矿产资源管理业务应用系统2926.4.4国土资源信息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3026.4.5信息服务系统3186.4.6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3286.5网络系统建设3286.5.1概述3536.5.2建设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6.5.3总体结构3546.5.4局域网建设3566.5.5广域网系统建设3656.5.6应用系统远程应用终端网络连接3696.5.7外网网站3696.5.8服务器访问估算26

7、66.5.9服务器系统建设2686.5.10数据存储及备份系统建设2716.5.11系统软件配置2756.5.12网络的运行与维护3706.6安全系统建设3726.6.1概述3726.6.2安全系统需求3726.6.3总体技术框架3736.6.4 信息安全防护系统设计3786.6.5异地数据备份系统设计3826.6.5安全管理制度建设3846.7标准建设的原则3946.7.1标准建设的基本框架3946.7.2标准建设的内容3956.8设备与软件配置3986.9土建及配套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6.9.1国家级数据中心错误!未定义书签。6.9.2异地数据备份土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项目招标方案

8、4057.1项目招标管理4057.2招标原则4077.3招标范围4077.4工程招标方式408第八章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4108.1环境保护4108.2消防4108.3职业安全卫生4118.4节能412第九章项目组织机构与运行维护4139.1领导组织机构4139.2建设机构4149.2.1专家咨询委员会4149.2.2监理单位4159.2.3项目小组4159.3运行维护机构4179.4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4209.5人员培训4209.5.1项目管理培训4219.5.2系统建设与日常维护培训4219.5.3系统应用培训422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42410.1项目建设期42410.2实施安排

9、计划425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42711.1投资估算的有关说明42711.2投资总估算42911.2.1中央投资总估算43011.2.2地方配套资金估算43111.3资金来源与落实433第十二章效益分析43512.1经济效益分析43512.2社会效益分析435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439127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1.2 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国土资源部项目责任人:孙文盛项目负责人:孙文盛项目实施单位: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项目参加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相关的信息化机构项目协调单位: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1

10、.3 可研报告编写单位北京国信新创投资有限公司1.4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 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发改高技2005933号)。(2) 国家发展改革委计高技20021961号文件。(3) 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国土资源部主要职能是负责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4) 国土资源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专项规划(计规划20021172号)。(5) 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国土资源信息

11、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6) 2001年,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要广泛应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信息化水平”。2002年又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加快国土资源工作的现代化步伐”。(7) 2000年,温家宝同志要求:“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抓住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机遇,加快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以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温家宝同志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

12、“采取更直接、更明确、更有力的综合性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坚决制止一些地方乱批滥占耕地的行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和“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9) 2004年3月10日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要求,“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把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各级财政要加大投

13、入,加快这方面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监测系统建设”。(10) 2004年10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第二十五条中提出,“组织实施金土工程。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网络”。(11) 国家发展改革委20041754号1.5 建设内容概况1.5.1 建设目标“金土工程”是围绕解决国土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面向资源监管、调控和服务的国家目标,开展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金土工程”,就是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信

14、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国家能够直接、全面、准确的掌握国土资源信息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形成上下联动、科学规范的网络化国土资源管理流程,克服现行资源管理体制下常规作业方式难以逾越的障碍,切实解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关键性、迫切性问题,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并为国家重点电子政务工程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服务。1.5.2 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覆盖全国31个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的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覆盖45种主要矿产的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覆盖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覆盖全国的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数据库;同时,建立满足业务系统联网运行、数

15、据同步更新的国家、省、市三级数据中心、网络系统。1.5.3 建设内容(1) 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量盲目圈地造成耕地大量减少,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农民生计和经济平稳运行等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大问题,通过整合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等方面数据库,建设和运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建设用地审批、遥感监测、基本农田保护和执法监察等业务应用系统,建立顺畅的信息获取、传送与应用服务的渠道,使国家直接掌握准确、全面、翔实的土地资源数据;通过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为调控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提供依据;形成覆盖全国的网络化耕地保护监管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规范管理行

16、为,实现国家对各级土地管理过程的有效监管,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技术保障。(2) 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中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等重大资源问题,围绕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目标,建立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面向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动态掌握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和市场变化趋势、资源勘查和开发潜力、全球矿产资源开发和供应走势,科学预测和及时预警矿产资源供需变化态势,为矿产资源勘查的战略部署,引导矿业公司“走出去”,科学规划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服务;通过严格监督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规划、计划的执行

17、情况,监管和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促进矿产资源的保护、节约与合理利用。(3)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针对我国地质灾害隐患多、灾害频发、损失严重、开发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日益增多的现状,建设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为重大工程选址、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对重大地质灾害区部署网络化监测体系,及时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实施预警、预报;建立基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应急指挥支持系统,为地质灾害信息的实时传送、综合分析、远程会商和指挥救灾提供网络化的业务技术平台;建设地质环境数据库,并通过对地质环境状况的监测,实现对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的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实施有效监管。(4) 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数据库

18、。整合数量庞大、布局分散的地籍信息资源,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利用的多尺度地籍数据库,并与“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共同构成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整理以纸介质和实物分散存放在全国各地的钻孔地质资料,建立地质钻孔数据库,拯救建国以来国家累计投入上千亿元取得的宝贵地质资料,为经济建设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以历年来开展的国土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价、监测成果为基础,建立资源与环境监测数据库,为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信息服务。需要说明的是,“金土工程”涉及的“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和“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数据库”等建设,不包括原始

19、数据的野外采集。围绕建立“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和“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数据库”,“金土工程”的实施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 数据库的建设与整合2、 数据中心建设3、 应用系统建设4、 网络系统建设5、 安全系统建设6、 标准化建设1.5.4 周期本着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实施原则,“金土工程”的建设分三期实施,用六年(2005年2010年)时间完成。第一期:2005年2006年;第二期:2007年2008年;第三期:2009年2010年。一期工程作为整个工程的试点示范。1.6 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与规模围绕“金土工

20、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期工程作为“金土工程”建设的试点示范,在国土资源部、31个省市区和32个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耕地保护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并选择一个省级辖区,建立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系统、区域产业用地动态变化综合分析系统和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统;在国土资源部、31个省市区建设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并针对煤、石油、铁、钾盐四种矿产,在国土资源部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系统和全球重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系统。同时,建立国家级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一期工程试点示范建设,完善现有的技术方法,形成建设模式和奠定由点向面辐射的基

21、础,取得实际应用成效,为国家相关电子政务重点工程提供重要的国土资源信息支持。一期工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和规模是:1、数据库的建设与整合。在国家级建设和整合包含各种土地、矿产信息的18类基础数据库,在31个省区市数据中心建设和整合包含各种土地、矿产信息的14类基础数据库,在32个示范城市建设和整合包括各种土地信息的10类基础数据库,形成满足“金土工程”建设需要的国土资源数据库成果范例。2、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国土资源部、31个省区市和32个示范城市的各级数据中心节点建设,并实现具有示范效应的数据中心中各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更新、交换等功能。3、应用系统建设。在国土资源部、31个省市区和32个试点示范城市,

22、建设耕地保护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并选择一个省级辖区,建立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系统、区域产业用地动态变化综合分析系统和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统;在国土资源部、31个省市区建设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应用系统,并针对煤、石油、铁、钾盐四种矿产,在国土资源部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系统和全球重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市场信息分析系统。同时,建立国家级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4、网络系统建设。依托国家政务外网,建立各试点示范所涉及的国土资源业务网网络,依托互联网建立国土资源外网网络。5、安全系统建设。建设由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安全制度等组成的“金土工程”安全保障体系,一期工程主要建

23、设异地数据备份系统和数据中心的安全管理软硬件系统。6、标准化建设。在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化体系下,开展“金土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基础类、数据采集类、质量控制类、数据建库类、数据交换类、系统建设类、信息服务类和系统安全类等11项标准的制定与完善。1.7 一期工程总投资及来源一期工程建设需要中央财政投资10795.7万元。1.8 经济与社会效益国土资源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国土资源管理涉及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局。“金土工程”的实施,是以国土资源的有效监管、合理调控和高效服务为目标,将极大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通过实施“金土工程”,建立顺畅的信息渠道,国家可以直接、

24、准确、全面掌握国土资源信息,以此来科学规划国土资源供应总量、结构和区域分布,有效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维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防止经济过热、盲目投资与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国土资源管理得以建立在全面、准确、真实的国土资源数据基础上,改变长期以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由于数据不详、不实、不全造成的最严格的资源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实的局面,避免管理工作中的失误,提高资源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实施“金土工程”,建立网络化国土资源业务管理流程和模式,将管理过程置于网上,按照规范的程序行使审批等管理职能,大大减少传统手工作业条件下难以避免的人为因素的干扰,规范管理行为,并广泛接受社会的监督,实现国家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监管,

25、促进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有效避免国土资源开发和市场交易过程中国家有偿收益的流失,维护资源的国家所有原则。通过实施“金土工程”,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及时、准确预警预报地质灾害的发生,并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快速反应和应急指挥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威胁人口1150多万人、威胁财产超过2000亿元的16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金土工程”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我国全面推行电子政务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将为“十二金”等国家电子政务重点工程提供信息支撑。一期工程完成后,将达到以下实际效果:1、在国

26、家级建设和完善18类基础数据库,在省级建设和完善14类基础数据库,在示范城市建设和完善10类基础数据库,同时建立国家可以直接、全面、准确掌握耕地、矿产资源状况的快速信息获取渠道和行之有效的数据管理与运行机制;制定11项标准,建设并运行各级联动的14个业务应用系统以及政务门户、外网门户等2个门户系统,初步形成业务化技术体系和运行模式,积累系统建设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2、通过一期工程,“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取得示范性的效果。系统建设覆盖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量占全国总量27% 的36个城市,对示范地区监管覆盖面为100%,示范作用覆盖全国100%的省份;对36个城市土地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

27、为进一步获取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土地信息提供示范,进而为国家宏观调控土地资源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3、“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的建立,使我国矿产资源进出口决策和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建立在科学分析预测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高价大量进口、低价大量出口矿产品的现象;可较全面地掌握主要矿产全球分布、开发利用等基本状况,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对全国34种主要矿产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监管,促进我国解决石油、天然气、煤、铜、铁、钾盐等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矿种的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4、为中办17号文件中提出的“十二金”工程提供信息支持。为“金宏工程”提供全国36个城市的耕地面积、土

28、地使用权,以及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开发利用方面的信息内容(已纳入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每年为“金财工程”提供示范地区的新增建设用地信息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信息;为“金农工程”提供全国36个城市的基本农田数量和空间信息,农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信息,农地分等定级和生产潜力信息,土地资源状况信息和变化态势,地下水资源状况信息;为“金税工程”提供全国36个城市的土地权属信息、基础地价信息和采矿权信息;为“金水工程”提供地下水资源信息、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条件信息、地表水资源空间信息、地表水资源地质环境信息。1.9 结论与建议国土资源乃国脉所系、民生所依,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保

29、障国家资源安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护国家财产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繁荣市场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使国土资源工作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迎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金土工程”。根据国家关于国土资源工作及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站在国家战略和国土资源工作全局的高度,立足资源保障和能源安全等问题,通过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重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不断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监管,全方位、高效率地为社会提供

30、优质服务,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国土资源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推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目前在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网络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较好的数据、人才和技术基础,已具备组织实施“金土工程”的良好条件。2004年1月,曾培炎副总理明确提出要实施“金土工程”,并强调:“国土资源工作,信息化大有可为。目前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希望进一步深入运用,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通过地上查、天上看、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2004年10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要组织实施“金土工程”。总之,

31、实施“金土工程”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是关系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实现的“战略性”工程。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工程实施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国家尽快批准实施。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 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应用,经济发展、信息传递、人际沟通、社会生活等方面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加速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和全球化推动新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世界各国在激烈竞争中共同作出的战略抉择。发展电子政务是当今经济社会信息化的

32、重要内容和对原有政府形态进行信息化改造的重要途径,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所有工业化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将发展电子政务列入国家政治日程,并在全球范围形成了建设热潮。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等重要决策,成立了新一届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建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国政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等重要会议多次对推进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02年,中办发1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等,标志着我国电子

33、政务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1.2 国外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领域工作观念和思路逐渐以全球为背景,国土资源工作也不例外。很多发达国家通过强化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强化对国土资源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维护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和公平分配,极大地促进了资源全球化进程。近十几年来,一些国家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国家目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管理方式、服务能力和跨地域资源配置等三个方面。(1)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现代化的国土资源管理通过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土地信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模式,不仅能够

34、为资源有关的税收、科学研究和综合规划提供依据,还能为土地财产和权益及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2)国土资源工作不但涉及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与社会公众和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通过信息化建设,不但能在国土资源管理模式上实现高效综合管理,扩大管理和服务领域,还能够增强对社会公众和企业的服务能力,帮助解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传统的工作模式和调查数据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服务的有效性比较低。(3)从全球范围看,矿产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合理利用别国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本国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通过信息化建设,搜集和处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信息,充分利用

35、国际市场,合理配置本国资源,为矿产资源的跨国经营和利用提供决策支持,有效缓解本国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2.1.3 我国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当前,国土资源工作存在一些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涉及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耕地保护不仅涉及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关系亿万农民的生计和社会稳定大局。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的形势十分严峻。耕地大量减少,一是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不少城市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地建设宽马路、大广场

36、、大草坪、主题公园,有的还肆意扩建大学城、行政中心。据统计,全国各类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达3.54万平方公里(经过加大土地时常治理整顿力度,截止到2004年底,规划面积已经压缩了2.49万平方公里),甚至超过数千年来形成的城镇总面积,所占用的土地许多是耕地有的还是基本农田。耕地的大量减少,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安全;二是影响农民生计和社会稳定。当前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过程中,拖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安置费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侵害农民的利益,农民反应强烈。2004年,全国共查出拖欠农民征地补偿安置费达175亿元(截止2005年3月底,已经全部清还),出现了不少“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生活在

37、城镇周围的“三无游民”,造成大量上访事件。例如,湖北襄荆高速公路的征地补偿费,被有关部门层层克扣,被截留部分高达45。小浪底水库1999年正式蓄水,淹没区的8.6万亩耕地一直未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农民的耕地因此无法核减,还需计缴农业税,引起当地农民的强烈不满。盲目圈地,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秩序。一些地方设立开发区不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者通过随意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搞开发区。一些地方以办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名,违规大搞房地产开发,导致土地供应总量失控和结构失衡。由于未能严把用地审批闸门,难以对建设项目进行有效调控,导致部分行业盲目发展、过度投资的势头。如“铁本”案件,虽然国家明确指出要限制钢

38、铁行业的规模,但当事人将占地9000亩的“铁本”项目,违规拆分成22个项目报批,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当地6000多农民失地又失业,生活陷入极端困境。建设用地规模过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近几年全国设立的规划面积为3.54万平方公里的6866个各类开发区(截止2004年底已经核减了4813个),如果按每平方公里的基础开发成本1.5-2亿元折算,就需要占用资金5-7万亿元。而据沿海一个发达省的调查统计,其开发区和工业园的每亩土地平均投资都不到40万元。这种土地利用率很低、浪费严重的现象,又严重加剧了土地资源紧张的局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资源形势,特别是耕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要

39、实行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矿产资源供给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尽管我国煤、钢铁、水泥等十种主要矿产总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矿产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三大矿产进口国。今后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显示,这一时期正是矿产资

40、源高需求时期。因此,可以预计,今后20年我国将继续保持矿产资源需求高增长势头。矿产资源供求缺口日益增大。我国矿产资源人均资源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的58%。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矿产资源供需矛盾逐渐显现,需求缺口不断增大,对外进口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我国石油自1993年净进口以来,进口量急剧上升。2004年,石油进口量已超过1.61亿吨,进口依存度达45.2%。铁矿石进口量2.08亿吨,进口依存度达55%。铜精矿和氧化铝消费量的50%以上都依赖进口。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对45种主要矿产资源可供性论证表明:到2020年,70%的矿种国内可采储量不能完全保证国内需求,需要不同程度依赖国外进口。其中,石

41、油、铁、锰、铬、铜、铝土矿、铂族金属、金刚石、钾盐等重要的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矿产资源安全供应问题更加突出。我国矿产资源特别是重要的大宗矿产资源需求量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供应不足日益突出,对外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已突显矿产资源安全稳定供应问题。主要矿产的资源储量增长速度赶不上产量的增长速度,产量增长速度低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矿产资源探明潜力在减弱,2/3主力矿山已进入寿命中晚期,危机矿山和危机矿城不断增多。矿山开发集约化程度低,非法开采时有发生。我国矿山规模小、开采技术含量低,矿山数量14.9万个,占世界40%,不易控制;非法采矿数量大,严重干扰矿

42、山开采秩序。利用国外资源的力度有限、方式相对单一。我国95以上的进口矿产品以贸易方式直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在国外投资开发资源、有控制权的份额矿占进口量的比例不足5,不仅耗用外汇额度高,而且潜在风险较大。最近,国内一些与矿产资源相关的行业投资过热引发的矿产资源等原材料紧缺和价格上涨,进口猛增,以及电力供应的紧张,显现出矿产资源安全稳定供应的脆弱性。从资源潜力、勘查开发、市场贸易、进口来源、国际运输等矿产资源供应的主要环节来看,我国矿产资源的安全稳定供应面临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形势。(3)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我国自然和地理条件复杂,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世界上地质灾害多发、灾害种类多、损失大的

43、少数国家之一。地质灾害隐患多。全国共发育有较大型崩塌3000多处、滑坡2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中小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则多达数十万处。全国有350多个县的上万个村庄、100余座大型工厂、55座大型矿山、3000多公里铁路线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除北京、天津、上海、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以外的24省、区、市都发现岩溶塌陷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20个省、区内,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大于1000多平方公里。地质灾害事故频发,损失严重。据统计,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地质灾害每年造成近千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2003年,全国共报告发生各类突发性地

44、质灾害13832起,造成743人死亡、125人失踪、56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65亿元。一些地区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过度和无序矿业开发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大量采空区的存在,形成了地面塌陷、滑坡和崩塌等新的灾害隐患,给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以矿业为主导产业的城镇有近400个,选矿废水年排放总量达30亿吨之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周围农田、土地,并进一步污染了农作物,有害元素成分经挥发也污染空气。采矿生产过程中大量固体废弃物所占用的土地,以及因矿山开采而产生地面裂缝或地表大面积的塌

45、陷等,据估计占用和破坏的土地已达2000至3000万亩之多。因连年超采地下水,全国共有16个省(区、市)的46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问题。其中上海、天津、太原累计最大沉降量已超过2米。地裂缝出现在陕西、河北、山东、广东、河南等17个省(区、市),共400多处、1000多条,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严重威胁。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甚至跨河北、北京、天津、山东,近7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水位低于海平面。大连、秦皇岛、沧州、青岛等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严重恶化,进而导致土壤盐碱化、地表植被破坏,平原或盆地湿地萎缩。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没有得到科

46、学利用。特别是地下水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反而出现了区域的工程性缺水现象,石漠化严重。部分地区水质差。在北方丘陵山区局部地区,分布着可导致克山病、甲状腺肿等地方病的高氟水、低碘水。全国约有7000多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标准的地下水。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问题相当突出。2.1.4 加强信息化是国土资源工作的必然选择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需要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在机制、体制、法制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国土资源热点问题有效加以解决。加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做好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工作、解决关键性问题的必然选择。第一,信息化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土资源状况。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高效、顺畅的国土资源信息采集、更新、加工处理、传输、开发利用和服务的长效机制,准确掌握国内外资源动态信息,为有效调控资源供应总量和结构,建立安全的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提供决策依据。第二,信息化有利于规范国土资源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基于网络化的政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过程置于网上,按照规定的程序,在设定的时限内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用地审批等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可以大大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规范各级国土资源管理过程,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实现国家对资源的有


注意事项

本文(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会员(Marleyazariah)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