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黄芩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pdf

  • 资源ID:21768770       资源大小:2.73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黄芩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pdf

1、中南农业科技2023 年第 44 卷第 9 期2023 年 9 月中南农业科技South-Centr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4 No.9Sep.,2023许晨新,张景正,严宝飞,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黄芩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J.中南农业科技,2023,44(9):46-50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黄芩汤源自张仲景的 伤寒论,是清热解毒的经典方剂1。此药方由黄芩、芍药、甘草和大枣4味药组成,具有清热止痢的功效2,现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肠炎、痢疾和小儿腹泻等3-5。已有

2、研究表明,黄芩汤中的黄酮类、单萜及其苷类和三萜皂苷类成分为主要有效成分6,具有抑菌、解痉、解热、镇痛等药理作用7。虽然黄芩汤及其相关加减药方制剂应用广泛,如芍药汤、黄芩芍药汤等8,9,但其配伍机制仍未明确。关于黄芩汤不同配伍对其溶出物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10,对其配伍之后化学组分的变化研究不深入。基于药效成分的指纹图谱变化及多指标成分定性定量分析,是探讨中药复方配伍科学内涵的一种可行思路11。因此,本研究对黄芩汤及其减药方制剂进行分析,建立其 HPLC指纹图谱,并以药方中 6种成分为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对黄芩汤及其减药方的物质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为深入阐述黄芩汤药效物质含量及其

3、配伍机制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黄芩汤中4味药材产自4个产地,购于安徽万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每袋 500 g,产地信息见表 1,经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药学院中药教研室鉴定,各味药材均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的规定,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表1黄芩汤各味药材的产地信息药材黄芩白芍甘草大枣产地山西安徽甘肃新疆批号2201

4、012203022105012206011.2仪器和药品安捷伦1260 Infinity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m)(美国Agilent公司);X105BDU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ME104E 型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Heraeus Fresco 21型高速冷冻离心机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HH-2型智能数显恒温水浴锅(南京华思旭科学仪器有限公司);KH520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默克 Milli-Q实验室纯水收稿日期:2023-03-04

5、基金项目: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校级课题(JKC2022005);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院级重点项目(JKB2021002);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02114255005Y);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校级课题(JKD202004)作者简介:许晨新(1994-),男,江苏句容人,助理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中药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工作,(电话)18762542932(电子信箱);通信作者,刘嘉,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药食同源品种研究与开发工作,(电子信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黄芩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许晨新,张景正,严宝飞,刘嘉(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药学院,南京211800)摘要:采用高效液相

6、色谱(HPLC)分析技术建立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汤配伍前后的指纹图谱及其中没食子酸、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分析其配伍前后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黄芩汤配伍前后HPLC指纹图谱特征明显,黄芩汤配伍后,野黄芩苷含量升高,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3种成分含量降低,研究结果可为黄芩汤的配伍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汤;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配伍;化学成分含量;指纹图谱;测定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7、:2097-2083(2023)09-0046-05第 9 期仪(德国Milli-Q达姆施塔特默克集团)。没食子酸(批号C11987277,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芍药苷(批号 RP220609)、野黄芩苷(批号RP201015)、黄芩苷(批号RP200515)、黄芩素(批号 RP190604)、汉黄芩素(批号 RP200729)均购于成都麦德生科技有限公司,纯度均大于98%;乙腈(HPLC色谱级,Merk公司);甲醇(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酸(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实验室自制超纯水。1.3试验方法1.3.1色谱条件Agilent ZORBAX Exte

8、nd-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m);流动相为 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10 min,5%8%B,1020 min,8%16%B,2040 min,16%22%B,4050 min,22%B,5060 min,22%35%B,6070 min,35%55%B,7080 min,55%5%B;检测波长为273 nm;流速为 1.0 mL/min;柱温为 30;进样量为5 L。1.3.2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称取没食子酸、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超声至完全溶解,加超纯水定容后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040、0.329、0.2

9、43、0.526、0.026、0.037 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1.3.3供试品溶液1)黄芩汤水煎液的制备。称取黄芩药材3.0 g、白芍药材2.0 g、甘草药材2.0 g、大枣药材2.0 g,加10倍量的超纯水浸泡30 min,回流提取1 h,过滤,滤渣再加8倍量超纯水,回流1 h,合并滤液,滤液定容至250 mL。提取液经 12 000 r/min离心后,过 0.45 m滤膜,即得。2)去黄芩减方制剂水煎液的制备。称取去黄芩的减方制剂,白芍药材2.0 g、甘草药材2.0 g、大枣药材 2.0 g,加 10倍量的超纯水浸泡 30 min,回流提取1 h,过滤,滤渣再加8倍量水,回流1 h

10、,合并滤液,滤液定容至250 mL。提取液经12 000 r/min离心后,过0.45 m滤膜,即得。3)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根据处方比例,分别称取黄芩、白芍、甘草和大枣单味药材,按照黄芩汤水煎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各单味药材的阴性样品溶液,分别得到黄芩单煎液、白芍单煎液、甘草单煎液、大枣单煎液。1.4黄芩汤配伍前后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1.4.1 精密度试验按“1.3.3”方法制备黄芩汤水煎液,按“1.3.1”的色谱条件分别连续进样 6次,记录色谱图并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1.4.2稳定性试验按“1.3.3”方法制备黄芩汤水煎液,按“1.3.1”的色谱条件分别在 0、4、8

11、、12、24、48 h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并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1.4.3重复性试验称取同一批黄芩、白芍、甘草和大枣药材,按上述方法平行制备6份黄芩汤水煎液,按“1.3.1”的色谱条件分别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并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1.5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构建黄芩汤、去黄芩减方制剂以及单味药材水煎液的 HPLC 指纹图谱,将其色谱图的 AIA 数据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版),以黄芩汤(S1)图谱为参照,采用平均数法,时间宽度设置为0.1进行多点校正,色谱峰匹配得出对照图谱,以对照指纹图谱为参照进行相似度评价。1.6黄芩

12、汤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的HPLC测定1.6.1系统适应性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黄芩汤水煎液和空白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样分析,记录其色谱图。1.6.2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1、2、4、8、10、20 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1.3.1”的色谱条件进样分析,记录其色谱图。以对照品进样量(X)对峰面积(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1.6.3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5 L,按“1.3.1”的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记录其色谱图,计算没食子酸、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6种成分峰面积的RSD。1.6.4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同一黄芩汤供试品溶液 5 L,按“1.

13、3.1”的色谱条件分别于 0、1、2、3 d 进样分析,记录其色谱图,计算没食子酸、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6种成分峰面积的RSD。1.6.5重复性试验分别称取黄芩、白芍、甘草和大枣药材,按“1.3.3”的方法平行制备 6份黄芩汤水煎液,按“1.3.1”的色谱条件分别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并计算上述6种成分峰面积的RSD。1.6.6加样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黄芩汤方剂中4味药材9份,每3份一组,按高、中、低3个水平精密加入适量混合对照品溶液,按“1.3.1”的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其加样回收率。1.6.7样品含量测定按“1.3.3”的条件制备样品溶液,按“1.3.1”的色谱条

14、件测定黄芩汤、去黄芩减方制剂、黄芩单煎液和白芍单煎液4种样品中没食子酸、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 6种成分的含量。许晨新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黄芩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47中南农业科技2023 年2结果与分析2.1黄芩汤水煎液的稳定性分析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黄芩汤水煎液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 RSD 为 0.02%1.33%,共有峰面积的 RSD 为 0.04%1.79%,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黄芩汤水煎液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 RSD 为 0.02%1.69%,共有峰面积的 RSD 为 0.03%2.02%,说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

15、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制备的黄芩汤水煎液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 RSD 为0.05%2.16%,共有峰面积的 RSD 为 0.06%2.62%,说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2.2黄芩汤配伍前后HPLC指纹图谱及相似度分析黄芩汤水煎液、去黄芩减方制剂水煎液以及单味药材水煎液的 HPLC指纹图谱见图 1,对照(R)指纹图谱见图 2,经数据处理后共标定 13 个色谱峰。以对照指纹图谱为参照进行相似度评价,相似度结果见表 2。由相似度结果可知,黄芩汤(S1)与黄芩单煎液(S2)相似度大于 0.99,黄芩汤(S1)与去黄芩减方制剂(S3)、白芍单煎液(S4)、甘草单煎液(S5)和大枣单煎液(S6)的相似度均

16、小于 0.10,说明黄芩汤S1为黄芩汤;S2为黄芩单煎液;S3为去黄芩减方制剂;S4为白芍单煎液;S5为甘草单煎液;S6为大枣单煎液;R为对照图1黄芩汤、去黄芩减方制剂以及单味药材水煎液的HPLC指纹图谱图2对照(R)指纹图谱1 0601 02098094090086082078074070068064060056052048044040036034028024020016012080400峰高/mV0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7880相对保留时间/min02468101214

17、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44464850525456586062646668707274767880相对保留时间/min300290280270260250240230220210200190180170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峰高/mV113为色谱峰48第 9 期中主要成分是黄芩单味药材的物质成分。表2黄芩汤配伍前后相似度分析结果项目黄芩单煎液(S2)去黄芩减方制剂(S3)白芍单煎液(S4)甘草单煎液(S5)大枣单煎液(S6)对照指纹图谱(R)S10.9960.0290.0150.0240.0060.99

18、9S20.0010.00100.0010.998S30.4500.8890.1140.047S40.0010.0110.023S50.0650.041S60.0062.3黄芩汤配伍后色谱峰的归属结合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对黄芩汤配伍后的13个色谱峰进行了归属分析。黄芩汤水煎液中,峰 1、峰 2两个色谱峰来自白芍;峰 3至峰 13色谱峰来自黄芩。2.4黄芩汤配伍前后主要成分的HPLC测定与分析2.4.1系统适应性试验由图3可知,对照品溶液、黄芩汤水煎液和空白溶液的色谱峰基线平稳,且其分离度均大于 1.5,空白溶液无干扰,试验方法专属性良好。2.4.2线性关系考察以对照品进样量(X)对峰面积(Y)

19、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见表3。相关关系R2均大于0.990 0,表明各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关系良好。7006005004003002001000峰高/mAUA302520151050峰高/mAU10203040506070相对保留时间/min10203040506070相对保留时间/min10203040506070相对保留时间/min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峰高/mAU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峰高/mAUBC12346665543221151.没食子酸;2.芍药苷;3.野黄芩苷;4.黄芩苷;5.黄芩素;6.汉黄芩素图3黄芩汤水煎液(

20、A)、混合对照品溶液(B)和空白溶液(C)的色谱表3各成分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及线性范围成分没食子酸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回归方程Y=2 938.7X+3.231 6Y=81.425X-1.937 9Y=752.67X+6.474 6Y=2 301.4X-24.181Y=3 799.4X-0.226Y=4 802.6X-2.435R20.999 90.999 80.999 91.000 00.999 80.999 9线性范围/g0.0400.8000.3296.5800.2434.8600.52610.5200.0260.5200.0370.7402.4.3精密度试验混合对照品溶液6

21、个成分峰面积的RSD为0.87%1.34%,表明试验仪器精密度良好。2.4.4稳定性试验同一黄芩汤供试品溶液 6个成分峰面积的 RSD 为 1.39%3.22%,表明黄芩汤供试品在3 d内稳定。2.4.5重复性试验分别称取黄芩、白芍、甘草和大枣药材,平行制备6份黄芩汤水煎液进行测定,得到6个成分峰面积的RSD均小于4%,说明该方法的重许晨新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黄芩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49中南农业科技2023 年复性良好。2.4.6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没食子酸、芍药苷、野黄芩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12%、94.33%、93.75%、103.22%、94.

22、86%、96.32%,其RSD分别为2.62%、3.13%、2.69%、2.04%、2.77%、3.04%,6种成分的回收率均符合要求。2.5黄芩汤配伍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分析分别对黄芩汤、去黄芩减方制剂、黄芩单煎液和白芍单煎液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见图4。如图 4(a)所示,黄芩配伍后,其中野黄芩苷含量升高,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 3种成分含量降低,说明黄芩配伍后,处方中其余 3种药材的溶出影响黄芩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如图4(b)所示,从没食子酸和芍药苷来看,黄芩汤和去黄芩减方制剂与白芍单煎液相比,其中没食子酸和芍药苷含量均有所降低。140120100806040200含量/mg/g没食

23、子酸 芍药苷 野黄芩苷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黄芩汤黄芩单煎液a成分140120100806040200含量/mg/g没食子酸 芍药苷 野黄芩苷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成分b黄芩汤白芍单煎液去黄芩减方图4黄芩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变化3讨论中药复方的药效成分可能并非单味药材中的物质,其在煎煮过程中也会产生相互作用12。由于中药复方成分的复杂性、复方配伍的整体性,导致其在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存在一定困难。中药指纹图谱是通过现代化的分析技术揭示某种中药、中药复方中药效物质基础特征的图谱13。因此,将其应用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上具有一定意义。黄芩汤作为传统方剂,其化学成分诸多且药理作

24、用多样,临床上应用广泛。本研究通过HPLC方法,建立了黄芩单味药材、黄芩汤以及去黄芩汤剂的指纹图谱,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黄芩单煎液的HPLC谱图与黄芩汤的HPLC谱图相比,其色谱峰数目较少,基线平缓,而黄芩汤色谱峰数目增加,且有些色谱峰的分离度较差,可能与中药复方配伍后其中化学成分变化有关。基于HPLC分析方法,以其中6种成分为评价指标,分别对黄芩汤、去黄芩汤剂、黄芩单煎液以及白芍单煎液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芩配伍后,原黄芩单味药材中的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减少,野黄芩苷含量增加,原白芍单味药材中的没食子酸和芍药苷含量降低,说明药材配伍后药物彼此之间有一定影响14。本研究结果为黄芩

25、汤配伍后药效物质含量及其配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黄煌.黄芩汤的拓展应用与适用人群特征 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9):761-764.2孙豪娴,孙贵香,朱 莹.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23):219-227.3刘晓桐,顾立梅.夏军权教授基于“浊毒”理论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J.河北中医,2021,43(11):1896-1899.4李孟,郭艳辉,刘珂宏,等.黄芩汤治疗小儿湿热型腹泻的疗效及对血清 IL-6、IL-10、TNF-水平的影响 J.时珍国医国药,2022,33(5):1161-1163.5韩性志,王广超.

26、黄芩汤加减治疗湿热痢疾 66 例 J.中医研究,2004(3):45.6李涛.黄芩汤物质基础与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 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7汤鑫淼,崔悦,朱鹤云,等.黄芩汤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2,43(1):59-61.8王萍丽.芍药汤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腑湿热证)临床疗效观察 J.四川中医,2020,38(1):101-103.9徐士伟.芍药汤临床应用举隅 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4):64.10陈建真,吕圭源,罗小敏,等.配伍对黄芩汤中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8(3):205-208.11顾志荣,马天翔,祁梅,等.黄芪-当归药对配伍前后HPLC指纹图谱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 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3):275-281.12易欢,段龙强,耿炤.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8):210-213.13赵圣剑.指纹图谱的建立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 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3):2158-2159.14陈永财,钱江辉,王彬辉,等.“桂枝与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的 HPLC 指纹图谱探讨 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3):29-33,64.50


注意事项

本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黄芩汤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pdf)为本站会员(爱文献爱资料)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