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究.pdf

  • 资源ID:21769125       资源大小:1.39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究.pdf

1、2023年第18期总第594期No.18,2023Sum No.594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课程思政源于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它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一种教育理念。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大力推动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2、的开展。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系统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内容等,为高校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做了重要指导。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成为高职院校当下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肩负着培养新时代能够适应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环保人才的任务,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以期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思路、方法。1 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意义1.1 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传统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在使经济有了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因能源和

3、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污染物肆意排放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如雾霾、水质恶化、城市病、极端天气、全球气候变暖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也限制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国家层面倡导环境保护,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的是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等环保方面的工作,他们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专业技术

4、人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对于他们而言,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充分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究冯 丹(天津工业职业学院 天津 300400)摘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环保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首要任务。文章以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课程思政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专业特点,从师资队伍建设、思政元素挖掘和融入、课堂模式创新、考评方法改革四个方面对教学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思路、方法。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中图分类号:G712

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2023.18.037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年度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3190)。作者简介:冯丹(1982),女,硕士,讲师,天津工业职业学院环境工程技术教研室,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环境监测、污染物治理。162课程思政认识和深刻理解生态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培养家国情怀,树立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志于环保事业,做到德才兼备,以更好地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1.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6、”1,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职院校教师要构建大思政格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通过深入挖掘各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系统地组织教育资源,将知识、技能内化为学生的德行、素质

7、以及能力,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认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实现育人目标。1.3 学生个人成才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比较快,对感兴趣的事情比较热衷,对自身成长成才有迫切的需求,希望获得社会的认可,但是大部分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内生动力不足,看问题不全面,辨别真伪、是非、好坏的能力有限,容易被表象迷惑、受各种不良思潮影响等问题,一些学生对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认知不充分,缺乏自信,对未来比较迷茫。因此,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有必要围绕学生特点对其进行价值引领,让学生通过学习,掌

8、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2,为个人的成才打好基础。2 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2.1 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专业课教师教学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忽视了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教育资源,育人意识不够。再者,由于知识结构的差异,专业课教师在思政知识储备方面还比较欠缺,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得不系统、不全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了解、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这些都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2.2 思政元素不能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课程思政是将思政

9、元素之“盐”融入专业课之“汤”,实现育人育才的有机结合。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思政元素引入过多,专业课被上成了思想教育说教课;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契合度不够,生搬硬套,导致课程思政形式化,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反感、抵触的心理;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思政元素不能很好地渗透到专业课教学整个过程;等等。2.3 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公平、公正、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监督和激励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素质是人内在品质的体现,不能简单地以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来评价。目前,对于思政效果的考核和

10、评价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具体的路径和方法,相关机制还不完善。3 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路径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具体实践要坚持问题导向和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结合以上问题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教师肩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育人任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是课程思政的关键。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转变教学思维模式,从单一的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变为融知识、技能传授和价值引领为一体的

11、综合培养,筑牢思政育人的理念,还要注重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明道”“信道”就是要求高校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3。专业课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弄清楚思想163课程思政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专业课教学。另外,专业课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自身的言传和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其次,要提升思政素材发现、发掘和融入的能力,持续关注并准确分析环保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发展,关注行业和职业发展

12、的趋势,关注生态环境领域的政策、文件、举措和取得的新成就与专业知识的契合度,将其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最后,要掌握网络教学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教学技术,并将其合理运用于教学,以改善教学效果。3.2 优化课程内容,科学挖掘并合理融入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深入挖掘各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自然融入知识、技能的教育教学过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有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废处理技术和利用、环境监测技术与评价、土壤修复技术等,这些课程的内容设计以环保领域相关工作岗位的学习要求为依据,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构成统一的课程体系。因此,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时,既要考虑不同课程的

13、内容特点,也要考虑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思政目标可以确立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生态文明思想、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科学素养、法制观念、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创新精神等元素融入课程内容。这些思政元素的融入应该是由具体载体的引入来实现的,载体可以是环保相关的政策文件、重大发展成就、环保典型案例、法规条文、标准规范和大国工匠、劳模事迹等。要做到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思政元素的载体要和知识、技能点高度契合,与课程内容自然衔接。例如,在讲授环境监测质量保证部分时,可以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哲学道理让学生明白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保证体系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监测数据

14、准确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其次,思政元素的引入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案例尽量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语言尽量接地气、通俗易懂,方式尽量轻松、活泼、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例如,在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中讲授噪声监测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引入装修噪声、广场舞噪声等日常扰民噪声的案例,在引导学生掌握噪声危害的同时,让学生领悟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通过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噪声扰民,引导学生树立法制思维,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习惯。最后,课程思政的引入要适量,对载体的阐述和讨论要抓住重点、尽量简练、点到为止,切忌过度说教,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

15、思考来领略和掌握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做人做事道理,做到春风化雨。3.3 创新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建设要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堂是主渠道。对于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来说,要围绕学生特点改进课堂,多采用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智慧职教、智慧树等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结合、对分课堂等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4。例如,在讲授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时,可引导学生查阅大气污染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规范意识;要注重知行合一,强化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

16、问题的能力,借助环保企业的岗位实习和企业实践让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企业文化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外在行动。还要改革课堂模式,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例如,可开展“生态文明成果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搜集近十年来我国环境保护领域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借助视频、图片等资源进行生动展示并辅以个人讲解,这种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职业精神,而且学生通过收集和展示资料,能够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强化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思想的认知,增加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专业自信。3.4 完善考核评价方法,把思政引入学习效果

17、评价课程思政评价是检验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主要方法。课程思政评价是基于专业知识维度,侧重人文素养、思想素质、社会品格等综合维度的评价,强调发展性、整体性和多样性。评价要探索学科、专业和思政元素的契合点,在课程要素筛选、课程结构置换中要回归社会生活,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设立多元性、表现性的标准体系,考查学生课程表现、专业实践、政治参与、思想品质、道德文明的协同性和融贯性5。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考评要用过程考核代替单一的知识、技能考试,将学生课堂表现、出勤、作业、结课考试等学习过程的各环节整体纳入考评成绩;评价主体要多元化,164课程思政注重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设计要注意知识、

18、技能、品德素养的融合。学生的思政素养是在具体的专业实践过程中体现的,因此,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专业实践为载体进行考核,如以企业具体工作案例为载体,可以将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融入考核内容,通过学生对工作任务单的完成情况来综合评价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知识、技能和素质,也可以通过“岗课赛证”融合将水环境监测和治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水环境监测和治理技能大赛、大气环境监测和治理技能大赛的内容作为考核项目。这些内容不仅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融合了坚韧不拔、严谨规范、精益求精等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能够反映学生的德育情况,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4 结语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今天,绿色发展

19、、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发展主旋律,环境工程领域需要的是既有高超技能又有高尚情操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要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要抓手,把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参考文献1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2 教育部关于印发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3-08-30.http:/ 张正光,张晓花,王淑梅.“课程思政”的理念辨误、原则要求与实践探究J

20、.大学教育科学,2020(6):52-57.4 李锐.环境监测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2,35(3):170-173.5 张瑞,覃千钟.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内涵、阻力及化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6):49-52.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FENG DanAbstract: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of the en

21、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pecialized courses effectively,and tra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alents with both moral and technical skills in the new era,taking fostering virtu

22、e as the center.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major,and analyze the pat

23、h of teaching practice from such four aspects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the excav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the innovation of classroom model and the reform of assessment methods,taking problems as the guidance and revolving arou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24、the major,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idea and metho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ized courses.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specialized course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编辑:顾 杰165


注意事项

本文(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究.pdf)为本站会员(爱文献爱资料)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