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复方参蝉汤联合皮肤管理干预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pdf

  • 资源ID:21772338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复方参蝉汤联合皮肤管理干预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pdf

1、666浙江中医杂志2 0 2 3年9 月第58 卷第9 期复方参蝉汤联合皮肤管理干预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张恋叶静静陈宁刚林杭娟宁波市中医院浙江宁波315010摘要目的:分析复方参蝉汤联合皮肤管理治疗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患者7 0 例,按是否服用复方参蝉汤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宣教皮肤屏障管理方法。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复方参蝉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生活质量(DLQI)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EASI、SC O RA D、D L Q 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gE水平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 0 14版)2 。中医辨证分型参考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3 脾虚湿蕴型标准。*基金项目:宁波市中医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中西医结合外科学,项目编号:2 0 2 2-Z04;宁波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陈宁刚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2022-2024;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甬派中医“严氏外科”理论指导下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防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

3、:2 0 2 3Z207#通讯作者:陈宁刚,E-mail:1348 6 6 56 30 0 139.c o m1.3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人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者;年龄 5岁者;遵医嘱在规定时间复诊者。排除标准:近2 周内接受过相关治疗者;伴有严重基础心肝肾等内科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合并其他皮肤病者;妊娠及哺乳期者。1.4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皮肤管理:外用润肤剂,加强皮肤保湿,减少皮肤刺激。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片(生产厂家: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30447,规格:10 mg/片)治疗,5 10 岁口服0.5片/次,10 岁及以上口服1片/次,每晚1次。观察组予

4、复方参蝉汤(党参、白术、茯苓、生黄芪、蚕沙、炒麦芽、炒谷芽、炒鸡内金各10 g,蝉蜕3g,山药、炒白扁豆、薏苡仁各15g,大枣10 枚,生甘草5g)口服,每日1剂,水煎150mL,早晚分服。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治疗期间有不适反应等及时就诊。1.5又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皮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采用EASI评分评价两组病情变化,得分越低效果越佳。两组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皮损严重程度。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调查表(DLQI)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治疗结束随访6 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情况。复发标

5、准:再次出现皮疹及瘙痒等症状。安全性分析:治疗过程中患者是否耐受,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口干、恶心、头痛等。1.6疗效标准:以EASI评分作为评价标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 0%。显效:皮损及瘙痒症状消失,SSRI90%;好667浙江中医杂志2023年9 月第58 卷第9 期转:皮损及瘙痒症状明显改善,9 0%SSRI60%;有效:皮损及瘙痒有好转,6 0%SSRI2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有效)例数/总例数10 0%。1.7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以

6、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 显效好转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516152294.29%对照组356861557.14%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2两组EASI、SC O RA D、D L Q I 评分比较:见表2。表2两组治疗前后各评分比较(元S,分)组别时间EASI评分SCORAD评分DLQI评分观察组治疗前25.634.5127.78 3.6312.562.31(35例)治疗后6.15 2.34*9.19 1.86*7.241.53*对照组治疗前24.714.2726.573.2813.19

7、2.08(35例)治疗后8.961.83*12.512.83*10.151.82*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2.3两组治疗前后IgE比较:见表3。表3两组治疗前后IgE比较(xs)组别例数时间IgE(IU/mL)治疗前510.3253.28观察组35治疗后135.61 21.57*治疗前505.2749.38对照组35治疗后257.3728.16*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2.4复发情况:观察组出现2 例复发,对照组出现6 例复发,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体会特应性皮炎作为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复发

8、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其患病率逐渐增高。该病病程缓慢,可反复发作,目前针对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治疗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口服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注射用生物制剂等,但停药易反复、长期使用安全性欠佳、经济负担重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现有药物对特应性皮炎的防治。因此如何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呕待解决。中医学认为,特应性皮炎是内外合邪而发病,内因脾虚胃热、脾肺气虚、心火亢盛,外加感受风、湿、热诸邪相搏于皮肤,日久化热,湿热郁于肌肤理而发病,治疗方法为健脾祛湿、清热?血、活血化瘀,祛风止痒4.5。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特应性

9、皮炎6 中提出,特应性皮炎的病因病机可总结为赋不耐,脾失健运,诸邪蕴结肌肤而发我院甬派名医陈宁刚主任在特应性皮炎的诊治上有其独到的经验,主张“治皮先治脾”。脾为后天之本,如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则百病生焉。脾虚生湿,水饮泛滥,即成湿性特应性皮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无力养肌肤,即成干性特应性皮炎。脾健则气血生化有源,中气足,则邪不可干。而“脾虚”常常贯穿特应性皮炎的整个疾病过程,其经验方“复方参蝉汤”由“参苓白术散”加减化裁而来。方中君药党参健脾益气以固本,蝉蜕祛风止痒;臣药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薏苡仁行健脾胃、化湿气之功,黄芪、蚕沙行益气固表、祛风止痒之功;佐以炒麦芽、炒谷芽、炒鸡

10、内金健脾和胃;大枣、甘草作为使药和中并调和诸药。诸药共奏健脾益气、化湿祛风、消斑止痒之效,可从根本上调整患者脾虚体质,稳定特应性皮炎病情,联合正确的皮肤管理,能有效减少特应性皮炎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次回顾分析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EASI、SC O RA D、D L Q I评分更低,IgE水平更低,复发率更低,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差异,表明复方参蝉汤联合皮肤管理治疗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可减轻机体变态反应,降低患者EASI、SC O RA D 及DLQI评分,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总结分析研究4参考文献1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

11、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5-168.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 0 14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 0 14,47(7):511-514.3陈达灿.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 0 13,12(1):6 0-6 1.4范子怡,孙占学,李林仙,等.从气血津液辨证分期治疗特应性皮炎经验J.环球中医药,2 0 2 1,14(8):148 6-148 9.5姜艳,张明峰.督灸配合五苓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 0 2 1,56(1):6 3-6 4.6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特应性皮炎J.世界中医药,2 0 2 1,16(16):2 36 7-2 37 0.收稿日期2023-03-06


注意事项

本文(复方参蝉汤联合皮肤管理干预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pdf)为本站会员(爱文献爱资料)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