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腹针联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抑郁38例.pdf

  • 资源ID:21772874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腹针联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抑郁38例.pdf

1、16许文亚,刘秋红,李晓茹.类风湿关节炎从虚论治J.中外医疗,2016,35(34):195-198.17郑虹.舒筋固本方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 86 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3):56,81.18张宇成,汪悦.汪悦运用白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4):339-340.19马腾茂,强宇靖,罗奎元,等.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寒湿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踝关节病理学改变 的 影响 J.中 国全 科 医 学,2017,20(15):1878-1883.20何兴林.固本舒筋汤配合牵引、穴位电透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电生理指标和血浆 NO

2、、ET 水平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8,36(12):127-130.21高学祥,汪六庆.血清抗 CCP 抗体、RF、CRP、ESR 水平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4):2156-2159.22宋健,于丽,王文华,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ACCP 抗体联合风湿四项 RF、ESR、CRP、ASO 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77-78.基金项目:2018 年度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2018020947)收稿日期:2022-07-14;修回日期:2023-03-14(编辑田晨辉)文章编号:1

3、001-6910(2023)07-0046-04针灸经络腹针联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抑郁 38 例蔡扬帆,张仁雄,杨丽艳,林凌,翁婧,戴清月,赖靖慧(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脑病康复科,福建 福州 350003)摘要目的:观察腹针联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患者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 76 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脑病康复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抑郁患者,按 11 的比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帕金森病基础治疗,对照组 38 例给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1 次/d,150 mg/次,口服。治疗组 38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腹针治疗引气归元(中脘、上脘、气海、关元,均深刺),腹四关

4、(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商曲(双侧),气穴(双侧),留针30 min,5 次/周,共 20 次。两组均治疗 4 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4 项、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一部分评分、39 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低于治疗前(P 0.01),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腹针联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高,值得在康复治疗中开展。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腹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4 项;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一部分;39 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中图分类号:R245.32+9文献

5、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1-6910.2023.07.12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我国第二大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减少导致的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运动症状(motor symptoms,MS)是该病的标志性表现。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大量 PD 患者不同程度伴发各类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1,其中帕金森病抑郁(Parkinson disease with depression,PDD)较为常见,表现为悲观消极、淡漠、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体力不支、食欲不振、不愿进食等2,其发病率为

6、 40%50%,可先于运动症状出现,并几乎贯穿PD 全程3,不但加重 PD 患者运动障碍及功能残疾,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4。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在传统针刺基础上拓展出来的一种通过针刺腹部腧穴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针法,具有安全、有效、简便、适应证广等优点5-6。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中发现,腹针能够改善 PDD 患者的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2020 年 7 月2022 年 7 月,笔者采用腹针联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 PDD 38 例,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 76 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脑病康复科收治的 PDD 患者,按 11 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8 例,其中男

7、24 例,女 14 例;年龄4283 岁,平均(70.2610.15)岁;病程 0.2520 年,平均(4.725.89)年;有基础疾病者 29 例,无基础疾病者 9 例。对照组 38 例,其中男 23 例,女 15 例;年64中医研究2023 年 7 月第 36 卷第 7 期TCM Res.July 2023 Vol.36 No.7龄 4984 岁,平均(72.558.00)岁;病程 0.5 20年,平均(5.884.93)年;有基础疾病者 29 例,无基础疾病者 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病例选择标准2.1西医诊断标准按照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

8、南7及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及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8的标准。PD 患者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注意力集中困难、工作和生活兴趣丧失、睡眠障碍、冷漠、悲观等。2.2中医诊断标准本病属中医学“颤病”和“郁病”合病。按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9中“颤病”的诊断标准。以肢体或头部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特征,甚至肢体拘急,生活不能自理。郁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9制定。以情绪抑郁、郁闷不舒、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胸胁满闷为主要临床症状,且上述症状持续至少 2 周以上。3试验病例标准3.1纳入病例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年龄 4085 岁者;有一定交流及读写能力

9、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被分配到干预方案中的任意一组者。3.2排除病例标准脑血管病、中毒、外伤、脑炎后等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Shy-Drager 氏直立性的血压综合征、路易体痴呆、纹状体黑质变性等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者;有自杀倾向者;严重视觉、听觉、认知、言语障碍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或数据解释的严重病理性急、慢性疾病及脏器功能不全者;针刺部位严重皮肤病者;在研究期间参与其他针刺试验者。4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参照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7进行 PD 基础治疗,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其中康复训练主要进行步态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有氧训练

10、、作业疗法、文体训练、功率自行车康复训练、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等。对照组在 PD 基础治疗上给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由 Pfizer Healthcare Ireland 生 产,产 品 批 号 H20160382,75 mg/粒),150 mg/次,1 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腹针治疗,取穴:主穴取引气归元(中脘、上脘、气海、关元,均深刺)、腹四关(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均中刺)、商曲(双侧,中刺)、气穴(双侧,中刺),配穴根据辨证选取左右风湿点、大横、天枢等。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皮肤,穴位处常规消毒,用直径0.30 mm、长度 40 mm 的专用毫针(由无锡佳健医疗

11、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苏械注准 20152200225)通过针管刺入穴位皮下达到所需深度,不施行手法,留针 30 min,5 次/周,共 20 次。两组均治疗 4 周判定疗效。5观测指标及方法5.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4 项(HAMD-24)该问卷用于评估患者抑郁情况,包括抑郁情绪、低落、有负罪感、入睡难等 24 类条目,总分 76 分。评分8 分,说明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评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高10。5.2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一部分评分(UPDRS-I)该量表能客观评价患者的精神、行为和情绪状况,包括智能损害、思维障碍、抑郁及主动性 4 个条目。每个条目计分分为 5 个等级(0 4 分

12、),0 分为正常,4 分最严重11。5.3 39 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表(PDQ-39)该问卷能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由身体活动、日常生活行为、精神健康、屈辱感、社会支持、认知、交流、身体不适等 8 个维度构成,共 39 项。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差12。5.4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时采用不良事件表进行安全性评估。发生率=(不良事件例数该组总例数)100%6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20.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0.05。7结果7.1两组治疗前后 HAMD-24 和 UPDRS-I 评分对比与同

13、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 HAMD-24和 UPDRS-I 评 分 均 下 降,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 HAMD-24和 UPDRS-I 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74中医研究2023 年 7 月第 36 卷第 7 期TCM Res.July 2023 Vol.36 No.7表 1两组 PDD 患者治疗前后 HAMD-24 和UPDRS-I 评分对比分,xs组别例数时间 HAMD-24 UPDRS-I治疗组 38 治疗前 43.0013.12 11.161.99治疗后 30.6310.51#6.742.29#对照组

14、38 治疗前 43.479.51 11.211.68治疗后 37.6810.93 7.761.65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7.2两组治疗前后 PDQ-39 评分对比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 PDQ-39 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 PDQ-39 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表 2两组 PDD 患者治疗前后 PDQ-39 评分对比 分,x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8102.2415.9984.2616.59#对照组38103.3715.9792.3415.26注:与同组治疗前

15、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3。表 3两组 PDD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组别例数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困倦乏力针刺部位疼痛针刺部位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3821130018.42治疗组3811013221.058讨论与运动症状相比,PDD 对 PD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大,照料的负担更重,已经引起广泛关注。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13显示,PDD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是内源性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学没有 PDD 独立的病名,一般认为 PDD属“颤证”“郁证”合病,归属于“因病致郁”范畴14。相较于单纯的郁证,P

16、DD 具有更为复杂的病机,普遍认为15该病源于年老体弱、脑髓亏损、情志内伤等,责之于肝、脾、肾、心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和,病位在脑,调整脏腑功能使气血调和、恢复机体阴平阳秘是治疗 PDD 的关键。灵枢癫狂记载:“筋癫疾者,身倦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大杼。”灵枢根结曰:“少阳为枢枢折则骨摇而不安于地,故骨摇者,取之少阳。”说明古代医家早就利用针刺经络穴位来缓解震颤、强直及动摇等症状,是针刺治疗PD 相关症状的有力支持16。临床上针刺治疗 PDD方法多样17-18,包括头针、体针、腹针、眼针、耳针等,还有梅花针、刺络放血、音乐电针等特殊针刺方法,均得到广泛认可。针刺对机体有双向调节作用,安全有效,并

17、能调节 PDD 患者血清多巴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的含量及脑内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肌酸比值等19-22。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归纳总结的一种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和中医学基础理论为底蕴,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治疗全身疾病的针刺方法,具有加强腹部经络与全身信息关联的作用,可调理肝、脾、肾、心功能,恢复气血阴阳平衡,以治 PDD 之病机根本,并可能直接刺激了“肠脑”23。本研究主穴选引气归元(中脘、上脘、气海、关元)、腹四关(双侧滑肉门和外陵)、商曲(双侧)、气穴(双侧),配穴随辨证加减24。本研 究 结 果 显 示,治 疗 后 两 组 PDD 患 者HAMD-24

18、、UPDRS-I 及 PDQ-39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在临床上联合腹针治疗除了可能造成少量患者针刺部位疼痛及出血,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综上所述,腹针联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PDD 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但该方法内在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晰,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期为精准治疗PDD 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参考文献:1张贺,姜立刚.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1,24(1):72-76.2 Han J W,AHNY D,KIMW S,et al.Psychiatric manifesta-

19、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J.J Korean Med Sci,2018,33(47):e300.3黄姝绮,李思琴,涂双燕,等.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的 Meta 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0,37(11):984-988.4 RAKHMATOVA S,AKHMATOVA N,PULATOV S,et al.Impact of non-motor symptom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

20、ine and Medical Sciences,2020,10(8):547-551.84中医研究2023 年 7 月第 36 卷第 7 期TCM Res.July 2023 Vol.36 No.75王丽平,张红林,薄智云.薄氏腹针疗法探析C/第三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腹针 40 周年回顾与展望论文集,2012:8.6蔡扬帆,张仁雄,林坤山,等.腹针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伴发夜尿症临床观察 J.光明中医,2020,35(22):3615-3617.7陈生弟.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C/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4.8陈海波,陈生弟,李淑华.帕金森病抑郁、焦虑及

21、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 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56-60.9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38-140.10MUELLER C,RAJKUMAR A P,WAN Y M,et al.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J.CNS Drugs,2018,32(7):621-635.11KLEINHOLDERMANN U,WULLSTEIN M,PEDROSA D.Prediction of

22、motor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score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using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J.Clin Neurophysiol,2021,132(7):1708-1713.12 TERRENS A F,SOH S E,MORGAN P.Perceptions of aquatic physiotherapy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eople with Parkinsons disea

23、seJ.Health Expect,2021,24(2):566-577.13 薛 莲,陈 洁.帕 金 森 病 抑 郁 疾 病 修 饰 的 中 医 理 论 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23):239-240.14杨宁,刘卫国,宁厚旭,等.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 年版)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1,21(12):1027-1035.15刘明,杨丽静,张鑫杰.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研究述评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1):173-177.16徐鹏恒,温满清,徐伟红,等.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11):1327-

24、1330.17邱崇笙,王旭慧.帕金森病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5):181-182.18王延庆,娄红岩,盘晓芳,等.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9,37(3):121-124.19张燕平,刘钢敏,李燕梅.针刺配合盐酸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伴抑郁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20,39(6):594-597.20李元,王顺,白妍,等.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针灸在治疗帕金森病抑郁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10):79-82.21宋蕙杉,白妍,王顺.针刺对帕金森抑郁模型大鼠的影响J.中医学报,2021,36(2):349-355.22余健敏,潘

25、小平,彭蔚,等.针刺治疗对帕金森病抑郁患者额叶-纹 状体 通 路的 影 响 J.广 东 医 学,2016,37(22):3460-3462.23徐振华,符文彬,薄智云.从经络学说角度探讨腹针疗法的理论基础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59-60.24黄琰,王丽平.腹针疗法处方解析J.新中医,2020,52(5):133-136.25张红林,马淑芳,张俏,等.腹针对帕金森综合症(Par-kinson syndrome)治疗的体会C/第三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腹针 40 周年回顾与展望论文集,2012:4.26田甜,倪夕秀,刘路,等.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近现代研究综述J.人人健康,2020,

26、515(6):87-87.作者简介蔡扬帆(1980),女(汉族),福建莆田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康复及非药物治疗。通信作者:赖靖慧,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东支路 13 号,350003,hui.yao.jia 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专项(XB2020028)收稿日期:2023-01-18;修回日期:2023-03-02(编辑田晨辉)文章编号:1001-6910(2023)07-0049-06针灸经络刺络放血加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 35 例阳焕军,骆意,叶丽姿,匡长勇,刘娟,易香莲(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

27、泌科,湖北 孝感 432000)摘要目的:观察刺络放血加如意金黄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 C 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血肌酐(SCr)、血尿酸(BUA)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择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05 例急性难治性痛风患者,按 1 1 1 的比例分为 3 组,每组 35 例。A 组(西药组)给予秋水仙碱片,0.5 mg/次,2 次/d,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 mg,2 次/d,口服。B 组(西药加如意金94中医研究2023 年 7 月第 36 卷第 7 期TCM Res.July 2023 Vol.36 No.7


注意事项

本文(腹针联合盐酸文拉法辛胶囊治疗帕金森病抑郁38例.pdf)为本站会员(爱文献爱资料)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