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检验.ppt

  • 资源ID:2735293       资源大小:169.51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注册后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检验.ppt

1、管理。 20世纪40年代以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 后,陆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听神经损害、肾损害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20世纪60年代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60年代的“反应停”:欧洲发生的8000多例畸形婴儿的“药害”灾难 20世纪70年代心得宁上市4年左右,发现严重“眼-黏膜-皮肤”综合征、失明 、 腹膜纤维化导致肠梗阻死亡。 26 l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在住院病人中, 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死亡人数竟 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 l不合理用药: l 1.处方少问 l 2.忽视相互作用 l 3.不注意

2、患者功能状态 l 4.对老年、儿童或久病体弱患者没有区别对待 l 5.患者擅自买药 l 6.缺少交代提醒 l 7.没及时停用或逐渐减药 l 8.给药途径不当 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最新推算 27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l第一类反应: 与药物的药理特性和剂量有关。 l第二类反应: 是极少数具有过敏体质或特异体质的病人 l第三类反应: 是药物治疗后的继发反应 l第四类反应: l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 28 附:附:药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类型类型 1.中毒型:细胞毒性作用和酶抑制作用等。一次过量或慢性蓄积都会导致药 物中毒。 2.炎症型:药物性皮炎。 3.胚胎型:妊娠三个月内孕妇使用胚胎害的药物

3、4.增生型:苯妥英钠等常可引起牙龈增生 5.发育不全型:四环素引起牙齿釉质发育不全等 6.萎缩型:注射皮质激素后,可使局部皮肤发生萎缩,表皮乳突消失,表皮 变薄。 7.变性浸润型:如D青霉胺治疗可引起天疱疮样皮炎,组织学显示表皮细胞 有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坏死。 8.血管血栓型: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充血;而反复多次使用血管造影剂可引起 血管栓塞。 9.功能型:胃肠动力药吗叮啉,可能会抑制性功能。 10.赘生与癌变型:如大量使用萘氮芥治疗时可引起膀胱癌;久用砷剂者可使 掌、跖部产生赘生物 29 (二)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不良事件 l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 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 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

4、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 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l药品不良事件:主要是指用药不当和假冒伪劣药品引起的问 题,发生问题性质更为严重。 30 (三)用药过多过滥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感冒高发期,医院输液的病人人满为患。 销售量列前15 位的药品中,有10种都是抗生素 最小有效剂量、最短必须疗程 “新生的、能抵抗所有药物的超级细菌,将 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意横的年代 药源性 疾病 耐 药 二重 感染 31 据某医院统计500例住院老年患者,平均每人用药8-9种,其中 1/3患者多于10种, 最多的25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青霉素 G的耐药率,由20世纪

5、40年代的1%上升到90% ,成为导致医院内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60%淋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性。 喳诺酣类经过20年的广泛使用,大肠杆菌耐药性己高达70%,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 则升至82%, 结核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耐药菌株,而且不少致病菌多重耐药性 。这些己构成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为此, 32 合理用药 一个名词 一个口号 一个医疗行为的规范 33 现状 目前有些人把病人用药成了个人或小集团获取利 润和私利的摇钱树。药品消费的正反馈怪圈各方利 益的驱动扭曲了中国当前的用药模式: 1、处方者与调配者缺乏培训 2、知识匮乏或利益驱动 3、生产厂商与供应部门追求利润、掩盖不良反

6、 应、提供假劣药品及不道德的促销活动 4、用药者缺乏药品相关知识、被处方者影响或 利益驱动 34 倡导 l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用最小的经济投 入去解决大多数人疾病的痛苦,使最广大人群 能够获得合理的治疗 35 合理用药的含义 l是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地用药。 l用药包括诊断、开处方、写瓶签、包装、分发 、病人遵医嘱的全过程。 36 合理用药的生物学标准 l 药物正确无误 l 用药指征适宜 l 疗效、安全性、使用、价格对病人适宜 l 剂量、用法、疗程妥当 l 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症,不良反应小 l 调配无误(包括信息提供) l 病人依从性好 37 合理用药的准则 合理用药应遵照“五

7、个正确” l 正确的选择药物 l 正确的用法用量 l 正确的给药途径 l 正确的疗程 l 正确的治疗终点 38 l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l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l正确地调剂处方 l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日数服用药物 l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39 不合理使用药物现象的主要表现 l使用药物错误 l药物滥用,包括用药指征不适宜,剂量、用法 、疗程不妥,用药对象不适宜等 l调配错误 l病人依从性差 40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 临床后果: l治疗延误,治疗失败或发生不良反应造成药源性疾病 ,危害病人身体健康。 l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阻碍现代卫生事业的发展。 社会后果: l医

8、疗机构和医生信誉受损,病人投诉纠纷不断; l社会资源浪费和病人费用无意义增加; l误导医药产业发展; l医疗行为的国际形象受损。 41 合理用药的原则 l 1.明确诊断针对性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 l 2.全面考虑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 l 3.争取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目的 l 4.及时完善用药方案 l 5.强调个体化 42 合理使用方法 1、正确的诊断 诊断准确,才能有的放矢 感染性疾病,首先应鉴别是细菌感染还是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应搞清楚是何种致病菌,以便于 抗生素的选择。 43 2、病史和用药史 了解病人: 曾经用过哪些药? 药效和安全性如何? 病人用药依从性如何? 过敏性事件和药物不

9、良反应 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药物治疗学的结果。 45 3、个体差异 不同的个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相同剂量药物 不同个体 不同效应 药物剂量等值而作用不等效 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 种族、年龄、疾病 药代学和药效学方面的差异 46 4、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 病情该不该用药 如果有必要用药,你希望使病人的状况获得何种改变 药物能否达到此目的(用药意图) 该药正确的给药方法,使药物在合适的时刻,合适的 部位达到合适的浓度,并持续合适的时间 该药可能还有哪些其他的效应,这些效应是否有害 获益的可能性是否超过受害的可能性 47 5、杜绝习惯性用药 习惯性用药: 盲目性、不分对象 习惯用贵的药品

10、用多种药品 在一段时间内只用固定的几种药物 48 6、使用基本药物实施治疗就是最好的合理 用药行动 l基本用药是我国药物政策的核心,也是实施合 理用药的基本保障 l国家主要基本用药目录的遴选工作始终坚持临 床需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 西药并重的原则和科学、严谨、规范的操作程 序,与合理用药目标一致。 49 7、药物经济学与合理用药 通过优化成本-效果结构来提高治愈率,最大限度 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降低发病率及医疗需求来达到控制药费增长 的目的 利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 分析手段综合评价药物间或药物与其他非药物治疗措 施之间的经济效果 在保证药物安全、高效的基础

11、上对同一药物的不 同来源、剂型、给药途径,同类药物的不同品种,不 同药物的配伍方案及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对比。 50 8、开展药学服务 l药学服务是指提供直接的和有责任的、以达到 提高病人生命质量为目的、与药物有关的服务 。 l临床药师参与设计治疗方案、对整个用药过程 进行监测(血药浓度监测和不良反应监测), 51 9、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l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公布几批不良反应较大 的药品名单。在学术界“药源性疾病研究”、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已发展为新的为减少药 物不良反应进行研究的学科。 52 了解不同人群的用药特点 l1. 小儿:新生儿和婴幼儿 系统器官功能不健全 肝脏对药

12、物的解毒作用 肾脏对药物的排地能力低下 肝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粘膜嫩,皮肤角化层薄, 局部用药过多或用药时间过久易致毒性反应。 特别注意:用激素 l 维生素 l 氨基甙 l 退热剂 l 镇静止咳片 53 2.孕妇及乳母 l(1)妊娠期用药: 早期(3个月)敏感期。可能导致胎儿流产、畸形或器官 功能 缺陷,尽可能不用药。 l(2)孕妇用药原则: 1)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2)能少用的药物绝不多用;可用可不用的,则不要用 3)必尽可能选用对胎儿无损害或影响小的药物 4)根据治疗效果,尽量缩短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5)服用药物时,注意包装上的孕妇慎用、忌用、禁用“ 字

13、样 l 6)孕妇误服致畸或可能致畸的药物后,应与医师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检验科 第一部分:血常规检查 第二部分:尿液检查 第三部分:凝血检查 第四部分:生化检查 第五部分:肿瘤及乙肝简单介绍 第六部分:血气分析 第一部分: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部分: 血红蛋白(Hb): 男:120-160g L女:110-150g L新:170-200g L 生理性增加:新生儿、剧烈运动、恐惧、冷水浴、高原 居住者 病理性增加:先天及后天性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 所致代偿性增多,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原发性增多 。 生理性减少:婴儿、妊娠中后期、老年人。 病理性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脾亢、失血过多、肾

14、性贫血等。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5-5.5)1012L 女:(4.0-5.0)1012L 新:(6.0-7.0) 1012 L 临床意义见血红蛋白测定,部分贫血患者,同时测定 二者,对贫血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 白细胞计数(WBC):(4.010.0)109L 生理性:出生儿妊娠末期 分娩期 经期 饭后 剧烈运 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病理性:1,增高: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 尿毒症 严重烧伤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 细胞增多症 急性出血 组织损伤 手术创伤后白血病等 。 2,减少:病毒感染 伤寒 副伤寒黑热病 疟疾 再生障 碍性贫血 极度严重感染 X线及

15、镭照射肿瘤化疗后 非 白血性白血病等。 红细胞比积 (HCT): 男:4050女:3545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 血红蛋白增多 脱水等。 减低:各种贫血时随红细胞的减少有不同程 度的减低。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109L 减少: 1 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 ; 2 血小板破坏增多:远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 亢进; 3 血小板消耗过多:DIC 4 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症等。 增多: 1 骨髓增生综合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 2 急性反应:急性感染 急性失血 急性溶血等; 3 其他:

16、脾切除术后。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成人 0.82.0 新生儿2.06.0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型贫血均可增 多 溶血性贫血增加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 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或供铁质后明显增多表 示有疗效。 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沉(ESR) 魏氏法:男 0-15 女 0-20 生理性:年幼小儿经期 妊娠3个月至产后一个月。 病理性:急性炎症 结缔组织病活动性结核 风湿热 活动期 组织严重破坏 贫血恶性肿瘤 高球蛋白血 症 重金属中毒等。 贫血分类 白细胞分类计数 第二部分: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 尿量:正常 10002000ml24h 无尿:100 ml24h 少尿:400 m

17、l24h,或持续17 mlh 多尿:2500 ml24h 增多:生理性:饮水过多饮浓茶 咖啡及酒精类或精 神紧张 病理性:常见于糖尿病 尿崩症慢性肾炎及精神性多 尿等。 减少:生理性:饮水少 出汗多。 病理性:常见于休克 脱水 严重烧伤急慢性肾炎 心功 能不全 肝硬化腹水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尿毒症 急慢 性肾功能衰竭 尿酸碱度 正常 58 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感染、碱中毒。 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 球肾炎等。 尿比重 正常 1.0051.035 增高:尿少时,见于急性肾炎高热 心功能不 全 脱水等;尿量增多同时增加,常见于糖尿 病。 比重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 尿崩

18、 症等 连续测定尿比重比一次测定要更有价值。 尿蛋白: 阳性见于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 等肾脏兵变,以及肾外性的高血压、糖 尿病、SLE等疾病。 尿葡萄糖: 尿糖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 、甲状腺亢进、妊娠后期等。 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精神紧张等 也可致阳性反应。 尿酮体 : 阳性:见于严重未治疗的糖尿病 酸中毒。 妊娠呕吐、 长期饥饿 、营养 不良、剧烈运动后、全麻术后、以及摄 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可呈阳性反 应。 尿胆红素 肝实质性及阻塞性黄疸时,尿中均 可出现胆红素。溶血性黄疸患者尿中, 一般不见。 尿胆原 增加常见于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 黄疸及肝实质病变如肝炎时。 尿白细胞 阳

19、性见于泌尿系的炎症、结石等 。摄入呋喃妥因可出现假阳性;摄入大 量维生素C、庆大霉素、头孢氨苄等可 出现假阴性。 尿潜血 泌尿系炎症、结石、肿瘤、结核 等。摄入氧化剂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摄 入维生素超过100mg/L或尿中出现大 量蛋白质、葡萄糖时会出现假阳性。 亚硝酸盐 阳性见于大肠杆菌属、克雷伯杆菌属、变 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假单孢菌属等引起的 泌尿系感染。使用含硝酸盐丰富的食物可出现 假阳性,尿PH值小于6、摄入大量维生素C时 可出现假阴性。 管型 正常人尿中可偶见透明管型,其他管型 不可见。尿液中出现管型提示有肾实质 损伤,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 功能衰竭等。红细胞管型的出现有助

20、于 证明肾性出血,白细胞管型的出现有助 于肾盂肾炎核膀胱炎的鉴别,后者为阴 性。颗粒管型的出现核蜡样管型的出现 进一步表明肾脏疾病的恶化或进入晚期 ;脂肪管型的出现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炎等。 尿HCG 1、早期妊娠诊断; 2、滋养层细胞肿瘤诊断及预后,如葡 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以及男性睾丸畸胎 瘤的诊断。 3、协助诊断异位妊娠以及流产; 4、其它,脑垂体疾病、甲亢、子宫内 膜增生、宫颈癌以及卵巢囊肿等可出现 阳性。 第三部分:凝血检查 凝血功能检验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912s 测定超过正常3s为异常 延长:1、先天性凝血因子I、II、V、VII、X 缺乏。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

21、重肝病 、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晚期、口服 抗凝剂及异常凝血酶原增加。3、血循环中抗 凝物质增加,如肝素或FDP等。 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如DIC早期,心肌梗 死、脑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溜等。 INR是用于检测口服抗凝药的首选指标,以 INR2.0-3.0为宜。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参考2832s 用于检测肝素的首选指标,在使用肝素 治疗时,检测药物量,一般以维持结果 为基础的2倍左右(1.5-3.0倍)为宜( 75-100s)。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参考200400g/L 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多发性 骨髓溜及血栓前状态。肾病综合征,风湿热 ,恶性肿瘤及风湿性关节炎

22、。肺炎、轻型肝 炎、胆囊炎、肺结核及长期的局部炎症。另 外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期可 见轻度增高。 减低:见于原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性疾病、 DIC晚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及肝硬化 等 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 参考1421s 延长:1、主要用于循环抗凝物质的检查;2 、低(无)纤维蛋白原症,异常纤维蛋白原病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等 缩短:血样本中有微笑凝块或Ca2+存在时。 尿激酶作溶栓治疗时,可用于监护指标。 DDimer (D二聚体) 正常参考值:34时, 称临床黄疸。溶血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 升高,其中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结合 胆红素 20;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

23、红素可占 总胆红素的35%以上;阻塞性黄疸时,主要 是结合胆红素升高,占50%以上。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癌症 或慢性肾炎所致的继 发性贫血时可降低。 血清总胆汁酸 : 急性肝炎:餐后最为灵敏,如持续升高可能 向慢性转。 慢性肝炎:用于区分活动性和非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即使低活动性肝硬化!也明显升高 ,而胆红素 ALT ALP 水平可能正常 胆汁郁积:较灵敏 中毒性肝胆疾病:测定是职业性肝细胞中毒 早期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性指标。 谷丙转氨酶 1 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增高:(1)肝胆疾病 :传染性肝炎 肝癌 肝硬化活动期 中毒性肝 炎 脂肪肝 胆管炎和胆囊炎等。(2)心血管 疾病:心肌梗塞 心肌炎 心

24、力衰竭时的肝脏淤 血 脑出血等。(3)骨骼肌疾病 多发性肌炎 肌营养不良等。 2 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活性升高:如氯丙 嗪 异烟肼 奎宁 水杨酸制剂及酒精 铅 汞 四 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谷草转氨酶 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塞时,血 清中活力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内显著 增高,在48小时达高峰,3-5天恢复正常。 也来源于肝细胞,各种肝病可引起血清的升 高,有时可达1200IU/L,中毒性肝炎还可更 高。 碱性磷酸酶 1 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 急性或慢性 黄疸性肝炎 肝癌等。 2 骨骼疾病: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 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ALP释放入血液 中,引起ALP活力增高。 谷氨酰转肽酶 主要用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检验.ppt)为本站会员(教育咨询)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