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州南沙新区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pdf

  • 资源ID:4205361       资源大小:15.54M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州南沙新区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pdf

1、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根据环境容量,合理布局工业,改变能源结构,重点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区域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和单位产出的能耗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标准以内,规划期末晋中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按照晋中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对水源地实行重点保护,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与水体水质好于III类断面比例均达到1

2、00%;严格工业废水排放制度,加大重点工业企业环境监控力度;所有工业企业必须实现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排放浓度达标的企业,通过实施总量控制等手段,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削减。第12条 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目标积极保护晋中市域范围内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对各级风景名胜区、现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各类历史文物古迹和建筑进行保护。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要求。推动文化发展,加强文化自信,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充分挖掘晋中地方文化内涵,促进历史传统文化、生态文化及现代文化的融合,打造具有晋中地方鲜明特色的文化之城。积极利用晋商历史文化和山区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的优势,突

3、破性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第二节发展战略第13条 区域战略:协调发展,壮大中心,实现率先崛起(1)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强化优势产业输出与壮大积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沿线省市开展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与中亚地区在煤炭采掘、洗选、运输等装备方面的合作,积极输出和壮大传统优势技术与产品。(2)对接京津冀,介入大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推动石太铁路的提升改造,加快大西客专和晋中站的建设;结合石太客运专线,争取开行晋中站直达北京的列车,并积极推动石太第二高速公路建设。探索与京津冀合作建设产业园,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产业合作。(3)借力山西综改示范区建设,推进太晋一体化,融入都市区大力

4、推进太原都市区建设,促进晋中城区、太原城区以及太谷的融合发展;借力山西综改示范区的建设,全面打造煤转化科研试验基地,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都市型产业演变;积极引进太原大型企业的新增生产环节落户晋中。(4)整合市域资源,强化市域联系,拓展腹地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市域优质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积极联动和巩固腹地,构建强大的“中心-腹地”结构,以壮大经济规模;建立中心到腹地的便捷交通联系,提供公共服务,巩固中心地位。(5)加强区域协调,促进各级城镇综合积极推进汾平介孝灵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培育带动108沿线城镇密集区协同发展,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5、。第14条 产业战略:立足资源,优化转型,构建多元产业体系(1)技术提升,延伸产业链,加快资源型产业的精深加工发展加强技术改造,结合企业重组,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纵向延伸产业链,将对煤炭的初级加工延伸到上、下游产品的综合利用;在煤炭、焦炭、化工、冶金等行业之间构筑横向的产业链条,促进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以产业集群的方式促进不同产业的合作和循环经济发展。依托现有园区,加快全市开发区改革创新,整合现有园区,实现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2)巩固和壮大新支柱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和高加工度化发展积极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层次向“高加工度化”演进。推进以“榆太祁”为中心的平川农副产品和以“和左榆

6、”为中心的高寒山区绿色食品加工两大基地建设。依托现有医药工业基础,壮大品牌、集群发展,形成特色医药工业体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配套先进技术装备,实现玻璃器皿、纺织、金属制品制造业等轻工行业向深加工、精加工发展。(3)关注区域,重点突破,强化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山西省最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整合旅游资源,建设山西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基地;彰显生态优势和环境优势,打造太原都市圈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服务基地。承接太原中心居住功能的疏散,以品质立区、环境取胜,成为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内文化生态融合的宜居之城。推动高校新校区发展,积极培育职教培训服务,建设太

7、原都市区的教育培训基地。(4)做精做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快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围绕大太原都市区建设,积极发展城郊都市型农业。东山六县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生态农业品牌。第15条 旅游战略:文化引领,多元发展,推动旅游跨越发展(1)区域协作,文化引领,加强晋商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市内各县建立旅游联盟,打破行政界限和地域分割,放大“晋商文化”“古城大院”的品牌效应,对外进行捆绑促销,扩大晋中旅游知名度。重点依托以城池古镇、村落古堡、商号古店、深宅古院、名胜古迹与诗书古雕等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晋商和民俗主题的文化旅游。组建区域景区政府协调组织或区域景区开发集团,协

8、调各旅游地之间的关系,推动区域旅游合作进行,共同打造山西中部强势旅游产品。(2)整合资源,开发多元旅游产品着力强化旅游和文化传统、文化创意的结合,加强休闲度假、红色旅游、工农体验的产品开发,扩大旅游消费种类,创造旅游的高附加值。整合昔阳大寨、左权麻田等红色旅游景区,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依托“三山、两园、一湖、一带”拓展观光休闲大众度假品牌,积极开发农家乐。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扶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通过文艺表演、工艺表演等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活动吸引和活跃游客,带动旅游的购物、餐饮、住宿消费增长。建立统一、集中的工艺展示基地,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3)品质提升,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完善交

9、通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树立保护生态和历史文化环境的观念,以良好环境促进旅游发展。第16条 生态战略:强化资源保护,逐步修复地区生态环境(1)加强重要生态节点的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水源地的保护。各类保护区内禁止毁林垦荒,对保护区内已开垦土地应当逐步停耕还林;重点饮用水源周边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综合性措施,建设绿化带;饮用水源周边禁止新建扩建排污口、养殖等行为、禁止倾倒废水、堆放垃圾、严格禁止农药化肥使用。(2)加强生态廊道建设依托山脉、河流水系进行生态廊道建设。建设太行山脉-太岳山脉廊道,加强山体植被条件建设和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禁

10、止对主要山体进行大开大挖的场地整平,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加强重要河流生态廊道的建设,包括汾河、潇河-松溪河、浊漳河、清漳河等。沿干流建设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防止污染物质排入河道;沿河避免建设污染型工业;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沿支流建设不少于30米宽的防护林带,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阻隔污染。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发展第17条 市域人口规模晋中市域总人口2020年达到400万人;2030年达到460万人。第18条 城镇化水平预测晋中市域城镇化水平2020年达到60%,2030年达到70%。第19条 城镇化发展策略(1)优先发展中心城区和介休市区,打造带动市域发展

11、的核心晋中中心城区应借势太原,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为与太原中心城区互补发展的省域核心组成、辐射和带动市域发展的增长点。介休应加强与吕梁的孝义、汾阳等市的经济联系,发挥各自的交通、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共同构建以介休为中心、功能协作、联系紧密的城镇复合体。(2)实施“大县城”战略,引导人口向县城集中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引导人口集中,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核心。平川地区的县城,应鼓励其积极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分担区域职能。东山地区的县城,应强化特色培育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3)因地制宜,择优培育特色小城镇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

12、现特色的要求,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依据区域资源和发展条件分类引导,择优重点突破,支持若干强镇、特色镇的发展。第二节 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与策略第20条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形成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城乡社会整体和谐、城乡空间集约有序、城乡生态环境协调融合、城乡基础设施高度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格局。第21条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1)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以县域经济、都市现代农业、绿色农业为突破,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扩大农民增收

13、空间。围绕“奶、肉、菜、果、醋”五大加工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与城市消费市场的对接能力。围绕太原都市区的发展,整合城市资源与农村生产要素,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调整作物和品种结构,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果品、温室花卉、良种苗木、观光农业等。加大政府扶贫开发投资力度,通过劳动力培训转移、产业扶贫、移民扶贫,加快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乡村发展。(2)统筹城乡社会文化发展加强农村地区的文教体卫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发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利用网络等新技术推动城乡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整合城乡文化资源,

14、提高都市文化的多元包容性,在大力发展现代都市文化的同时,注重对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整合农村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建设晋中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链,并进一步推动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城乡文化生活。(3)统筹城乡空间发展按照人口向中心村以上的城乡居民点集中、非农产业向镇以上城镇集中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城乡空间的集约利用水平。引导城镇空间集约紧凑发展,提高城镇空间开发利用效能,减少对优质农业空间资源的占用;加强对各级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村庄的管理,有效遏制违法建设。引导乡村空间合理有序发展,优化村庄布局,逐步归并农村居民点;加大禁建区内村庄搬迁与异地安置力度,做好农村宅基地整理工作,加大空置宅

15、基地生态恢复和复垦力度。(4)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太行山绿色屏障的建设,逐步推进山区移民工程,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引导东山地区人口向平川地区转移;大力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对宜林荒山展开大规模的绿化造林工程,建设生态涵养区,加大对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和治理的投入,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城乡污染综合治理,统筹重点污染工业企业的治理和搬迁,合理布局,防止污染由城镇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以确保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汾河水质治理为重点,加强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力度,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修复改造,搞好土地整理复垦,改造中低产田,建设节水

16、增效示范园区;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把养殖业与改圈、改厕、改灶结合起来,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发展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5)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实现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平川地区积极发展城乡统一供水,城镇供水系统应兼顾周边农村地区的供水,东部山区因地制宜采用山泉水或地下水等方式,实施农村改水工程,解决农村地区人畜饮水困难,保证饮水安全。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完善县乡公路系统,提高建设标准,强化乡村与城镇的交通联系;完善农村路网结构,提高农村道路等级,全市行政村全部

17、通油(水泥)路;大力发展城乡之间的公共交通,显著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推进城乡电力、通信的一体化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实现村村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发展农村互联网用户,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第三节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第22条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规划晋中市域形成“一轴两区,一核两心”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1)一轴即大运发展轴,是晋中市域的主要城镇发展轴线。以大运高速、108国道、南同蒲线铁路、规划大西客运专线等综合交通束为依托,串联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6个县市内的主要城镇,对外联系方向主指太原和山西南部城市。(2)两区根据自然条件、发展水平、发展特征

18、等要素将全市划分为东西两大发展片区,即平原城镇密集区和东山生态保育区。平原城镇密集区:地域范围包括榆次区、太谷县、祁县、平遥县以及介休市、灵石县,既是市域城镇化推进重点地区,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地区;应以太谷的山西“农谷”为依托,大力推动平原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依托核心城镇,进一步引导城镇发展要素和人口向这一地区中心城镇汇集,实现城镇的集约发展。东山生态保育区:地域范围包括寿阳、昔阳、和顺、左权和榆社等东山五县,重点加强生态保育,适度控制城镇建设。(3)一核市域城镇发展核心晋中中心城区,规划继续提升其辐射带动功能,联动太原、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农谷等功能区,建设服务区域、功能完善、富有吸引

19、力的市域城镇发展核心区。(4)两心 市域城镇发展副中心介休城区,重点加强区域性服务职能的培育。 市域旅游服务中心平遥县城,承担市域旅游专项服务职能。 第23条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分为“型大城市、型小城市、型小城市和小城镇”4级。规划各城镇等级规模详见附表2。(1)型大城市具体为中心城区,规划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132万。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95万人。(2)型小城市具体为介休城区、平遥县城和太谷县城。介休城区远期规划人口为3050万人;平遥县城、太谷县城远期规划人口20-30万。(3)型小城市具体为祁县县城和灵石县城,规划期末形成人口规模10-20万的小城市。(4)小

20、城镇规模小于10万人的小城镇共58个:1)人口规模5-10万人的城镇5个,分别为榆社县城、左权县城、和顺县城、昔阳县城和寿阳县城。2)2-5万人的小城镇4个,分别为榆次区的东阳镇区、灵石县的南关镇区、太谷县的胡村镇区和水秀镇区。3)人口规模1-2万人的城镇14个。4)人口规模小于1万人的城镇35个。第24条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引导职能发展比较完善的城镇向综合型发展,积极做强工业型城镇,利用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型城镇,使每个地域单元形成综合型、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和农业型城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见附表3)第25条 中心城镇发展指引(1)介休中心城区山西省中部、太原都市圈

21、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介孝汾平灵城镇组群的核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晋中市的副中心,新型化和清洁型煤焦化基地、特色化轻型工业基地,太原盆地的南部交通枢纽和新兴商贸物流基地,文化体验旅游和山水生态休闲旅游基地。依托古城发展文化旅游业,利用新区建构现代服务业,结合铁路发展物流仓储业,形成市域商贸、旅游、物流仓储中心。强化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加快连接平遥、灵石、孝义、汾阳周边县市的交通网络与经济联系网络,打造30分钟经济圈。规划2030年介休城区的人口规模为30-50万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2)平遥县城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和晋中市的旅游

22、核心城市,平遥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休闲度假产业,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度假和文化创意、娱乐、康体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休闲产业相结合,积极培育会议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商贸、房地产、运输、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宜居城市。适度发展无污染的特色工业、旅游商品制造、传统手工业等,提升城镇人口与产业的承载能力。规划2030年平遥县城的人口规模为20-30万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3)太谷县城山西“农谷”核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山西省现代农业和新型加工业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晋商传统文化发展的策源地。服务于山西”农谷”,以山西农业大

23、学为核心,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高新技术服务、农业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农业人才培养和聚集四大功能,创建全省农业服务现代化示范,引领示范、辐射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以晋商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商贸流通、食品饮料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一般加工制造等为主的太原都市区外围新城。强化地方特色文化,强化基础教育职能,营造良好的生态人文环境,构建独具吸引力的休闲度假区和精品宜居城市。规划2030年太谷县城的人口规模为20-30万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4)灵石县城灵石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晋中市南部门户,中国知名的晋商文化旅游区,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按照“一城两

24、区”架构县城功能,其中,翠峰区是县域政治、经济中心,晋中市南部门户,新型工业区及旅游服务基地,以发展物流、商贸服务业为主;静升区是县域文化教育中心,旅游中心及旅游服务基地。以能源和煤化工基地建设为动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完善供热、供气、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文化、体育等服务功能,改善旅游、人居环境,加快静升新区的开发与建设,建设全国文明景区和优秀旅游城市。规划2030年灵石县城的人口规模为10-20万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5)祁县县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轻工、精细化工、旅游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化小城市

25、。立足民营经济优势,打造“轻工业产业之城、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形成以晋商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以玻璃制品、文化旅游、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全国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2030年祁县县城的人口规模为10-20万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6)寿阳县城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农副产品加工和物流储运重镇,晋中东部环境友好的特色园林城市。规划2030年寿阳县城的人口规模为5-10万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7)昔阳县城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城市,山西省重要的煤电气化一体产业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县域公共服务中心,精品宜居小

26、城市。全力提升城区商贸、物流、旅游、文化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以红色旅游为主题,以农业观光游、自然风光游为辅助的特色旅游地。综合利用煤炭资源,推动阳煤投资的煤电气化一体产业发展区的建设成型。梳理城市山水,营造特色公共空间,将昔阳建设成为产业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宜居精品城市。规划2030年昔阳县城的人口规模为5-10万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8)和顺县城和顺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以煤炭化工、建材、商贸服务业、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园林式小城市。规划2030年和顺县城的人口规模为5-10万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9)左权县城全国知

27、名的红色革命景区;晋中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山西省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物流中心。着力构建红色革命特色旅游,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华能电厂为主导,带动煤电建材和煤电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发展绿色农业,建成以小杂粮和核桃生产加工为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并发展林果业专门化的“物流”基地。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特色鲜明、生态宜居的太行山滨水生态城市。规划2030年左权县城的人口规模为5-10万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10)榆社县城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以化工、电力、医药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

28、业体系。立足自然优势,着力打造山水生态城市,建成商贸繁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新兴现代化生态型城镇。规划2030年榆社县城的人口规模为5-10万人,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第26条 城乡建设用地标准(1)中心城镇建设标准市域中心城市和县域中心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5平方米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通过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控制。配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执行相关的国家、山西省、晋中市技术规范规定。(2)重点镇建设标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通过城镇人口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控制。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标准应充分考虑服务本镇及周边乡镇地区。(3)一般建制镇建设标准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通过城镇人口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控制。镇区基础设施配建标准应能够满足本镇


注意事项

本文(《广州南沙新区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5)》.pdf)为本站会员(tike)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