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总册—自编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三第一轮复习.doc

  • 资源ID:8602817       资源大小:9.55MB        全文页数:2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文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总册—自编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三第一轮复习.doc

1、高三一轮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汇总二二二二二二年十月十日主编寄语:高中化学知识包括:记忆类知识点(80%),推理类知识点(20%)。所以学习化学的方法为:总结联合类比学习与记忆。高考全国I卷化学真题包括7道选择题,3道大题,1道选做题。其中,7道选择题考察知识点依次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基础实验方法;有机化学选择题;化学实验选择题;电化学选择题;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选择题;电解质溶液选择题。3道大题考察重点知识依次为:化学实验;工业流程;化学反应与能量。选做题为:结构化学和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目 录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3第一节、化学用语3第二节、化学方程式3第三节、物质的组成、分类

2、和性质3第四节、常用的化学量3第二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3第一节、原子结构3第二节、核外电子排布3第三节、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3第四节、化学键3第五节、晶体类型3第三章 分散系3第一节、分散系3第二节、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3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第一节、化学反应热与能量变化3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3第三节、化学平衡3第四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3第五章 电解质溶液3第一节、电解质的电离3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3第三节、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3第四节、盐类的水解3第五节、难溶电解质的电离3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3第一节、无机反应的基本类型3第二节

3、、氧化还原反应3第三节、原电池3第四节、电解池原理及其应用3第七章 元素及其化合物3第一节、卤族元素3第二节、氢及其化合物3第三节、氧族元素3第四节、氮族元素3第五节、碳族元素3第六节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3第七节、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3第八章 有机化学3第一节、烃3第二节、烃的衍生物3第三节、基本营养物质3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推断3第五节、有机物的合成3第九章 化学实验3第一节、化学实验基础知识3第二节、物质的分离和检验3第三节、学生实验3第四节、化学与技术应用3附录1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3附录2 水中离子沉淀表3附录3 化学物质颜色一览表3附录4 元素周期表3第一章 化学基本概念第一节、化学用

4、语一、元素符号(1)表示一种元素。“C”表示碳元素。(2)表示一种物质。“C”表示金刚石、石墨、焦炭、活性炭、炭黑(3)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或一摩尔原子。二、化学式:用元素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实验式(最简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最简粒子比。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的组成。三、物质的表示方法(1)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用分子式表示。 O2 P4 I2 H2 CO2 H2SO4 NH3 CH3COOH(2)由离子组成的物质用最简式表示。 CaS CaF Al2O3 NH4Cl Ba(OH)2 KMnO4 (3)由原子组成的物质用最简式表示。 金刚石C SiO2 SiC AlN 单晶硅Si

5、石墨C He Ne Ar(4)结构复杂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 红磷P Fe S 四、化合价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构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合价是物质中原子得失电子数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数目。(1)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3)氢元素的化合价大部分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大部分为-2(4)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5)非金属元素与氢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表现为负价;与氧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表现为正价。非金属元素F与O没有正化合价。例题1.1:写出下列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 CaOCl2 SO2Cl2 CH3OH NaH N

6、a2O2 N2H4 PH3 SiH4 Fe3O4五、带有电荷的原子团叫做根名称铵根氢氧根碳酸根亚硫酸根硫酸根硝酸根高锰酸根重铬酸根离子符号NH4+OHCO32SO32SO42NO3MnO4Cr2O72化合价+11222112第二节、化学方程式一、书写原则(1)遵守质量守恒:化学式等式两边元素种类及其数目相等。(2)保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最简系数比。(3)注明发生条件,物质条件(浓、稀)。(4)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物中有沉淀写出沉淀符号“”,有气体要写气体符号“”。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参加的,不打气体符号。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难溶物参加不打沉淀符号。(5)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用“”

7、相连;如果是可逆反应,用“”;如果是有机反应,用“”。二、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物质的量之比或体积比。例如: 质量比: 228 : 32 : 217 物质的量比: 1 : 3 : 2 体积比: 1 : 3 : 2 体积比: 1+3 : 2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1)质量守恒法 2KClO32KCl+3O2(2)电子得失守恒法 (3)缺项配平法 Al2(SO4)3+Na2CO3=Al(OH)3+Na2SO4+CO2 方程式左边缺少氢元素,添加水 Al2(SO4)3+3Na2CO3+3H2O=2Al(OH)3+3Na2SO4+3CO2 甲烷在酸性条件下的原电池负极反应: C

8、H4+2H2O8e=CO2+8H+(4)未知数法 Cu+HNO3(浓)=Cu(NO3)2+NO2+H2O 1 a 1 c d a=2+c N守恒 a=2d H守恒 3a=6+2c+d O守恒 解方程组得:a=4 c=2 d=2第三节、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客观实在。我们的周围有成千上万中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一切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从宏观角度来说,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来说,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组成,如纯净水是由水分子组成。(1)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有:1. 大

9、多数非金属单质 H2 O2 Cl2 P4 S I2 N2 F2 Br2 O3 C602. 非金属氢化物 H2O HF HCl H2S NH3 PH3 SiH4 HI CH4 N2H43. 酸酐 SO2 SO3 P2O3 P2O5 N2O5 Cl2O7(除了SiO2)4. 酸 HClO H2SO4 H2SiO3 H2CO3 H3PO4 H2SO3 HClO4 HNO3 HNO25. 大多数有机物 CCl4 CH4 6. 其他 AlCl3 SO2Cl2 NCl3 NO CO ClO2(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由原子组成的会有: SiC SiO2 AlN 金刚石 单晶硅 He Ne Ar(

10、3)离子由离子组成的物质:1. 大多数盐 NH4Cl NaCl KAl(SO4)2 CH3COONa Na2S2. 活泼金属氧化物 Na2O2 CaO MgO Li2O3. 碱 LiOH NaOH Ba(OH)2 Ca(OH)24. 其他化合物 CaC2 Mg3N2 NaH CaF2 CaH2 FeS CaS(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成分,有种类之分,没有大小、个数之分。原子有大小个数之分。二、物质的分类混合物: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例如:盐酸,稀硫酸,玻璃,水泥,空气,氯水,牛奶,水煤气,合金,汽油,水玻璃,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塑料)

11、。 混合液体按照分散质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纯净物:是由一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如氧气是由很多个氧气分子构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作单质。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作化合物。成盐氧化物:能够与酸或者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既不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不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如:CO,NO,NO2,MnO2,N2O,N2O4,ClO2。其中NO2能够和碱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但NO2中的N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2NO2+2NaOH=NaNO3+NaNO2+H2O过氧化物:含有过氧键“-O-O-”的氧化物。例如:Na2O2,H2O2,Ca

12、O2。酸性氧化物:凡是能跟碱反应(但不能跟酸反应的)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如:CO2,SO2,Mn2O7,SO3,N2O5,P2O5,SiO2。其中SO3发生的反应为:SO3+2NaOH=Na2SO4+H2O(SO3+H2O=H2SO4;H2SO4+2NaOH=Na2SO4+2H2O)碱性氧化物:凡是能跟酸反应(不能跟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常见的碱性氧化物有:Fe2O3,CuO,CaO,K2O,MgO,Li2O其中Fe2O3发生的反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酸酐是某含氧酸脱去一分子水或几分子水,所剩下的部分。例如:N2O5(HNO3),N2O3(HNO2),

13、SO3(H2SO4),CO2(H2CO3),SO2(H2SO3),SiO2(H2SiO3),Cl2O7(HClO4),P2O5(H3PO4),Mn2O7 (HMnO4)。大部分酸酐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O3+H2O=H2SO4;P2O5+3H2O=2H3PO4。注意SiO2不与水反应生成硅酸。有机物的酸酐:CH3COOOCCH3 。所有的酸性氧化物都是酸酐,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比如有机酸酐。两性氧化物:既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作两性氧化物。Al2O3和ZnO都是两性氧化物。酸: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强酸包括,HNO3,H2SO4,H

14、ClO4,HI,HCl,HBr。弱酸包括,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HCN,苯酚(石炭酸),HNO2,H2SiO3。 碱:电解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例如强碱包括:LiOH,NaOH,Ba(OH)2,KOH,RbOH等。难溶弱碱包括:Mg(OH)2,Cu(OH)2,Fe(OH)3。 两性氢氧化物:Al(OH)3盐:由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包括正盐:酸碱完全中和反应的产物。例如:K2S,CH3COONa,CuSO4,KI,CaF2。酸式盐:酸里的部分氢离子被碱中和的产物。例如:NaHSO4,NaHCO3,Ca(HCO3)2

15、,NaH2PO4(磷酸二氢钠)。碱式盐:碱里的部分氢氧根被酸中和的产物。Cu2(OH)2CO3,Mg(OH)Cl Cu(OH)IO3(碱式碘酸铜)。复盐:由两种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例如:KAl(SO4)212H2O(明矾)。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除了CaCO3等碳酸盐,SiC,金属碳化物CaC2,碳的氧化物,氰化物,KSCN。三、物质的俗称俗称绿矾Fe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芒硝Na2SO410H2O重晶石BaSO4红矾K2Cr2O7石膏CaSO42H2O萤石CaF2明矾KAl(SO4)212H2O熟石膏2CaSO4H2O干冰CO2纯碱|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

16、O3可燃冰CH48H2O烧碱|苛性碱NaOH冰晶石Na3AlF6石炭酸苯酚铜绿|孔雀石Cu2(OH)2CO3生石灰CaO芒硝Na2SO410H2O大苏打|海波Na2S2O3刚玉Al2O3灰锰氧KMnO4消石灰|熟石灰Ca(OH)2氯仿CHCl3方解石|大理石|石灰石CaCO3朱砂HgS原硅酸H4SiO4主要成分漂白粉Ca(ClO)2;CaCl2石英砂|玛瑙|光导纤维SiO2钡餐BaSO4的悬浊液水垢Mg(OH)2 ;CaCO3自热饭盒CaO+H2O黏土SiO2;Al2O3碱石灰CaO;Ca(OH)2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钠石灰乳Ca(OH)2银氨溶液Ag(NH3)2OH王水HNO3+HCl(1:3)

17、泡花碱|水玻璃Na2SiO3溶液黑火药 :S(硫磺)+2KNO3(硝石)+3C(木炭)=K2S+N2+3CO2四、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熔沸点,硬度,导热导电性,密度溶解度,颜色,气味。物理变化:物态变化,热胀冷缩,焰色反应,布朗运动,核聚变与核裂变,石油的分馏,蒸馏。焰色反应:Cu蓝绿色,Na黄色,K紫色,Ca砖红色,Sr洋红色。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热稳定性,酸性和碱性等。稳定性较差的物质如下:Cu2(OH)2CO3、NH4Cl、浓硝酸、次氯酸、硝酸盐、难溶性碱、硅酸、碳酸、亚硫酸、氧

18、化汞、氯酸钾、高锰酸钾、碳酸铵、卤化银(除了AgF)。化学变化:在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例如:金属锈蚀,燃烧,炸药爆炸,石油裂解与裂化。其中化学变化不仅伴随着物质的变化,还伴随着物质状态,颜色的改变,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和沉淀。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变化遵守两个守恒:能量守恒(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内能、电能);质量守恒。稳定性FeCl2、FeCl3溶液Fe(OH)3Fe2O3(红色粉末)FeSO4溶液Fe2(SO4)3,Fe(OH)3Fe2(SO4)3,Fe2O3Fe2(SO4)3溶液Fe2(SO4)3(黄色粉末)CuCl2溶液CuO(黑色粉末)A

19、lCl3溶液Al2O3(白色粉末)CuSO4溶液CuSO45H2O(蓝色晶体)CuSO4(白色固体)第四节、常用的化学量一、相对原子质量以12C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元素与之比较所得数值。一个126C原子的质量是1.992710-26kg,它的为1.660610-27kg。一个钠原子的质量为3.81310-26kg,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二、式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和。式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都是相对值,没有单位。式量可以指分子、或不是分子存在形式的物质,只要有确定的化学式,就能计算式量。例如:N2和CO的式量都是28。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8。NaCl的式量=23+35.5=58.5。三、

20、物质的量n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单位是摩尔,符号“mol”。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1mol=6.021023个。例如:1mol Fe表示6.021023个铁原子;1mol O2表示6.021023个氧气分子;1mol SO42带有2 mol单位个负电荷;四、阿伏伽德罗常数N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NA=6.021023(个/摩尔)微粒的数目计算公式: N=nNA。五、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gmol1。数值上等于式量。1mol S的质量是32g,硫的摩尔质量就是32gmol1。物质的量计算公式: 六、气体摩尔体积 Vm定义:单位物质的量气体

21、所占的体积。单位:Lmol1。(1)标准状况下(0,1.01105Pa),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等于22.4 Lmol1,即Vm=22.4 Lmol1。(2)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3)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七、物质的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在混合物中,A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A=在混合物中,B物质的质量分数B=在混合气体中,C气体的体积分数C=八、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R=8.31,T=273.15+t)化学量单位单位转化气体的压强PPa气体的体积 Vm31m3=1000L 1dm3=1L 1cm3=1mL气体的物质的量n

22、mol1mol H2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变换公式:T,P相同时, T,V相同时, T,P相同时,九、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已知混合气体中物质A和物质B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或摩尔分数)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求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占21%,氮气体积占79%)分析:实验室收集气体:式量大于31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 O2 Cl2 SO2 式量小于27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 NH3 H2 式量约等于29的气体用排水法,或其他方法。 第二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一、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电子带

23、负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在一个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原子因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而带电。数量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阴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阳离子的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二、比较元素、核素、同素异形体、同位素的概念元素核素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描述范围一类原子之间原子之间单质之间原子之间概念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成称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实例126C;188O是不同元素;126C;136C是同种元素126C;188O;136C;2359

24、2U是不同核素O2,O3;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白磷,红磷;H,D,T;(氕氘氚)126C,136C;23592U,23892U;因为同位素具有放射性:146C用于古董,古生物,古建筑的时间判断。三、相对原子质量的算法根据自然界中同位素的百分数(摩尔分数)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例如: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百分数 3517Cl 34.969 75.77% 3717Cl 36.966 24.23%所以氯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34.96975.77%+36.96624.23%=35.45第二节、核外电子排布一、基本概念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电子运动与宏观物体不同,没有确定的轨道。

25、然而根据每个电子所带的能量不同,运动的区域也不同,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高能量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我们把电子在核外运动的区域划分出不同的能层。从内到外,分别用n=1,2,3,4,5,6,7或:K、L、M、N、O、P、Q来表示电子层(能层)。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排布。 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得超过2个),次外层不得超过18个。 电子层KLMNOPQ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28183250当最外层电子排满8个(He为2个)形成稳定结构,该结构是稀有气体原子结构,不易得失电子。例如:O原子最外层电子为6个,

26、当两个O原子共用两对电子时()组成氧气分子能够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两个H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时()达到稳定结构。两个N原子需要共用三对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1,2,3个时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金属性(还原性)。最外层电子数为4,5,6,7个时容易捕获电子表现出非金属性(氧化性)。氟(F)最容易捕获电子,非金属性最强,HF为弱酸。钫(Fr)最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最强。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原子序数为16的硫元素: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硫离子(S2),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二、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同周期的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等。(2)主

27、族数=最外层电子数。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主族和0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18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4)同周期中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本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同周期的金属元素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上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知识拓展】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Be A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O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原子有:Li、Si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H、Be、Al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原子:Li、C

28、a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He、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O 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的原子是:H“10电子的微粒”有:CH4、NH3、H2O、HF、Ne、F、Na+、Mg2+、Al3+、H3O+、NH4+、OH。“18电子微粒”有:H2O2、HCl、H2S、PH3、SiH4、F2、Ar、Cl、S2、HS、K+、Ca2+。三、副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基本定义:能层:核外电子层。能级:每一能层的电子具有分立的能量,这些能量叫能级。K层只有一个s能级;L层有一个s能级,一个p能级;M层有一个s能级,一个p能级,一个d能级;N层有一个s能级,一个p能级,一个d能级,一

29、个f能级。能级spdf原子轨道数1357能级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261014任一能层都从s能级开始。例如:Fe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 位置原子核KLMN电荷数+2628142 (一个框表示一个轨道) M层有s、p、d各一个能级,9个轨道L层有一个s能级和一个p能级,4个轨道K层有一个s能级,1个轨道(2)第四周期过度元素核外电子排布1. 副族和第VIII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次外层电子数为818个(除了镧系和锕系)。2. 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或者半充满和全空时,体系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此时最外层电子数为1。例如:Cr:1s22s22p63s23

30、p63d54s1 铜1s22s22p63s23p63d104s1 (3)分子的立体构型1. 键参数键能:拆开1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键能越大越稳定。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键角:分子中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键角决定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分子极性。共价键组成一般规律:共价单键是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键和一个键;共价三键由一个键,两个键组成。苯环中的键既不是双键,也不是单键,键长介于两者之间。苯环中有6个碳碳键,6个碳氢键,一个大键。2. 等电子体价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副族元素还包括次外层d能级电子数。稀有气体的价电子数为0。原子总数相同

31、、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化学键特征相似,空间结构也相似。如:分类实例两原子10电子N2、CO、CN三原子18电子CO2、CS2、N2O、BeCl2、N3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空间构型关系电子对数成键对数孤电子对数分子空间构型实例220直线形BeCl2330平面三角形BF321V形SnBr2440正四面体形CH431三角锥形NH322V形H2O分子空间构型表实例结构式键角空间构型实例结构式键角空间构

32、型CO2O=C=O180直线形NH310718三角锥形CS2S=C=SH2O104.5V形CHCHH-CC-HBF3120平面形P460正四面体CH410928第三节、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0族,一个第VIII族。七个周期。(1)每个周期内元素种类:周期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种类288181832(2)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第A、第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如钠、钾的原子序数之差为19118。位于过渡元素右侧的主族元素,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

33、元素种数。如氯和溴的原子序数之差为351718(溴所在第四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Al,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为O。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常温下为液态的单质是Hg,Br2。自然界存在的单质有Au、Ag、石墨、硫磺、金刚石、O2、N2、稀有气体、Fe。例题: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五种元素的相对位置:若B的原子序数为a,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5a;5a10;5a14 。 解析: 过度元素 二 D(a-8) D(a-8)三 B D(a-8) B D(a-18) 四 E(a-8) B D(a-18) E(a-18) B D(a-18)五 E(a-18) B D

34、(a-18) E(a-18) B D(a-32)六 E(a-18) B E(a-32) B七 E(a-32) E(a-32)(4)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叫做元素周期律。二、原子半径规律(主族元素)(1)同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依次减小。(不考虑0族) r(Na)r(Mg)r(S)r(Cl)(2)同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依次增大。 r(O)r(S)r(Na+)r(Mg2+)r(Al3+) (4)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原子和离子,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r(Cu)r(Cu+)r(Cu2+) r(Cl)r(Cl)(5)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原

35、子或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r(Se2)r(S2)r(O2) (6)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原子半径通过中间元素参照对比。 比较O和P的原子半径:r(P)r(S)r(O)三、熔沸点规律(1)在主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单质熔沸点升高。常温下:F2气态 Cl2气态 Br2液态 I2固态(2)熔沸点反常现象:物质:LiNaKRb熔点180.597.863.728.4(9)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随着原子序数增大,酸性增强。 酸性:HFHClHBrHI H2OH2S四、元素的化合价规律IAIIAIIIAIVAVAVIAVIIA一H +1,-1二Li +1 Be +2B +3C+4,+2,-4N+5,

36、+4,+3,+2,-3O-1,-2F -1三Na +1 Mg +2Al +3Si +4,-4P+5,+3,-3S+6,+4,-2Cl+7,+5,+3,+1,-1四K +1 Ca +2Ga鎵Ge锗As砷Se硒Br+7,+5,+3,+1,-1五Rb铷+1Sr锶In铟Sn锡Sb锑Te碲I +7,+5,+3,+1,-1六Cs铯+1Ba +2Ti铊Pb铅 +2,+4Bi铋七Fr钫+1(1)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时,元素原子达到化学性质稳定结构状态。(H为2)。所以元素原子容易失去全部最外层电子或者得到一定数目的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也可以通过共用电子对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判断分子中各原子

37、是否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的主要方法】凡符合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的皆为8电子结构。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应从其结构式或电子式结合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判断,如:H2O,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H2O中每个O原子又与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所以H2O中的O原子最外层有628个电子,但H2O中的H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N2,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N与N之间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N2中的N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2)同周期的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从第IA族的+1价递增到第VIIA族的+7价。(O和F没有正价)(3)同周期的主族元素,最低负化合价从第VIIA

38、族的1价递减到第IVA族的4价。(4)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H、O、F除外)。(5)非金属元素的正价一般相差2。(6)在主族元素中,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7)其他副族元素常见的化合价Fe +2,+3,+6 Fe3O4FeOFe2O3 K2FeO4(高铁酸钾) Cu +1,+2 Cu2O CuOMn +2 ,+4,+6,+7 Mn2+ MnO2 K2MnO4 KMnO4 Cr +3, +6 K2Cr2O7 (重铬酸钾) K2CrO4 Cr3+ 五、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规律 (1)在同主族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LiNaK Fr的金属性最强(2)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NOF F的非金属性最强(3)金属性越强,第IA族元素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越复杂。金属LiNaK氧化物Li2ONa2O、Na2O2K2O、K2O2、(KO)超氧化钾(4)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单质与


注意事项

本文(总册—自编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三第一轮复习.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