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涨知识丨如何看待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WKNZFB

传统经济学基本假设前提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经济行为人”拥有完全信息,即“信息对称”。但是这显然只是一种理想的假定,时至今日,信息经济学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突破传统经济学中自由市场在完全信息下的假设,承认市场的非完整性、信息不对称的普遍性。信贷市场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不仅给信贷市场带来了效率损失,也增大了信贷市场所面临的风险。


1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主体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由于人们对现实中的经济信息难以完全了解以及某些经济行为人故意隐瞒、掩盖真实信息,使得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主体不可能占有完全的市场信息。


现代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化的过程,考虑到市场分割、信息通道阻塞、信息搜集和识别需要成本以及投机主义和信息垄断等诸多因素,供求双方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对称的。一般而言,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即卖方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但是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存在。


2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研究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不断发展起来,1970年,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次品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这篇论文成为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的开创性文章。该文章提到在旧车市场上,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买者不知道,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但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就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卖者进入市场。这种结果是,市场上出售的旧车的质量下降,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的过程,也是经济学中说到的“劣币驱逐良币”。


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 Spence)在其博士论文《劳动市场的信号》(1973)和论著《市场信号:雇佣过程中的信息传递》(1974)中分析了不对称信息市场上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上获益,即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改善市场效率的信号显示理论:斯蒂格利茨(Stigliz)在其经典论文《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论不完全信息经济学》 (1976)中证明了掌握较少信息的一方可以对一项特定交易设立多项选择契约而获得对方更多的信息,即信息甄别理论。他们三人的理论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奠定了对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现实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信息拥有方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这种行为会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按照不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来分,在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一般会引起逆向选择行为,而事后发生的信息不对称则会引起道德风险行为,比如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即使对员工历史的情况完全了解,但签订合同后,对员工岗位工作内容、员工工作态度没有及时掌握,或者员工在工作中隐瞒了重要事项、私下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谋利,则会发生道德风险。


3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下,信贷机构不完全知道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资金用途、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从而使利率、申请者的准入条件不能达到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最优水平。那些信用较差、综合资质评分较低或对贷款依赖性较大的借款人最急于获得贷款,信贷机构将贷款发放给这类借款人后,会使得坏账风险增加、收益降低;信贷机构在利益驱动下,会提高利率,这会促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信贷市场,高风险类型的借款人才会愿意继续接受较高的利率(逆向选择行为),或诱使借款人选择风险更高的项目进行投资以期望获取更高收益(道德风险行为),从而使信贷机构平均风险上升、预期收益降低。具体表现在现实中的情况如下:


1
信贷机构“惜贷”和“慎贷”现象。


由于信贷机构和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借款人处于信息优势地位,长期的逆向选择下导致信贷机构难以分辨借款人的优劣,从而拒绝借款人的请求。


2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难”现象。


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发展前景难以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大部分行业均存在一定的准入门槛,行业信息保守,在申请贷款时往往难以提供有说服力的信息,普遍面临“融资难”现象。


3
投资者选择投资平台的盲目性。


投资者与投资平台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主要表现在许多投资者选择投资平台的盲目性、选择投资产品的盲目性。许多投资者选择投资平台时往往只看该平台的投资收益率,对投资平台其它情况一无所知、对投资项目也不进行调查,往往等到平台不再还本付息时或者直到平台跑路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4
不良贷款问题。


即使在发放贷款时信贷机构与借款人之间已经达到信息对称的最优水平,在放款后依然不能高枕无忧。信贷交易的时间跨度大,在放款与还款的时间间隔内,信贷机构又开始面临与借款人的信息不对称,贷款发放之后,一些不良借款者欠贷、赖贷、逃贷,难以归还贷款,导致不良贷款产生。


4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1
信贷机构的业务特点。


信贷业务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时滞性,即所有收益均是建立在客户未来按进偿还的基础之上,交易的形成与结束之间时间跨度会很大,所以传统银行在授信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往往需要深入的考察授信对象的信用程度、经营状况、发展前景、投资方向等等重要信息,以求在授信时尽量做到信息对称,即便如此,仍然很难对授信对象做到完全信息对称。由于在授信放款之后到还款的时间跨度,双方的信息会逐渐向不对称演变。信贷机构面临的中介包装客户信息、高危客户群为通过贷款申请伪造虚假信息、骗贷群体利用虚假信息骗贷、内部人员利用职权或漏洞等,也是导致信贷机构业务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


2
借款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或非理性行为。


信贷业务中,借款人相对于信贷机构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为了达到成功申请贷款的目的,往往会利用这种优势,采取各种方法隐藏自身存在的不足,美化自身的形象。具体可以表现在隐瞒重要信息、企业修改相关报表等各个方面。另外借款人为了获得其他高利润的机会也极易作出在获得贷款后将贷款挪作他用。


3
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


各信贷机构对持有信息数据不可能做到完全共享,即便有偿提供给第三方的信息,也可能掺杂了部分虚假信息,这导致信贷市场流转的信息本身的真实性难以求证。对于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一般分为硬信息和软信息。可传递性较强的一般为硬信息,即是能够直接证实的信息。但软信息一般是除了提供信息的人以外一般无法被直接证实的信息,其传递性非常差,同时传递的过程中,相关的软信息也容易受到传递者的影响。


4
高昂的信息成本。


信息成本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成本,从信贷市场上购买相应的数据信息需要直接的金钱成本,审核获得的信息需要高昂的人力成本(时间、精力和花费)。


5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该如何解决


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信贷市场诞生之日起便一直存在,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促进信息的充分化、对称化,是我们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信贷市场风险的关键。各信贷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也在致力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中不乏贷前、贷中、贷后以及内部控制等理论研究,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一些观点,供大家一起探讨:


1、数据信息等硬信息的不对称的主要解决途径是多维度交叉验证。数据信息的交叉验证除经营单据、合同、流水、账目之间的交叉检验外,还有一些数据或会计科目之间的交叉检验方法,也叫逻辑检验。


2、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解决途径需要提升沟通技巧和拓展信息获取渠道。沟通能力与技巧有助于得到更充分有效的软信息,从不同渠道获取的软信息之间的交叉验证有助于信息的甄别。


3、信贷机构有效的制度和内部沟通。客户经理往往可以获得一手的比较真实的信息,他们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比较密切,因为他们“在一条船上”,利益将彼此紧密的关联在一起。客户经理关键时刻在关键信息上的隐瞒,往往造成风控人员的信息不对称。如何建立良性的考核制度和沟通机制显得至关重要。


4、接入靠谱的第三方征信平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随着信贷市场的火热,市面上涌现出众多的征信平台,第三方征信平台的兴起,一定程度在解决了许多中小平台的数据荒。合理引入和利用第三方征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


5、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信贷市场驰规范,以此保证公平交易和正当竞争,从法律上保证经济主体的利益,对于欺诈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1、本平台315篇精华文章汇总!

2、从三个角度看汽车消费贷款风险!

3、如何评估借款人还款意愿?

4、自然人借款人主体资格分析要点!(干货)

5、一文了解什么是大数据风控!

6、交叉检验的六大方法,优秀客户经理必须了解!

7、打破信息不对称,推进普惠信用体系和普惠金融体系建设!

原件地址:涨知识丨如何看待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还可以输入500字符   

暂无回复,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