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江夏黄-深圳福田区上沙、下沙、福田、上梅林黄氏

WKNZFB


下沙村是由黄氏族.人聚居而成的,直至深圳特区成立时,村民还基本是青一色的黄姓。

下沙村牌坊

下沙黄氏祠堂座落在重重高楼之间,大门上石匾,有六个金色楷书大字:黄思铭公世祠。两边是一幅对联,上联:“泽传参里”,下联:“声讫程乡”。走进大门,转过屏风门,迎面是一个天井,两边为厢房。穿过中殿,又是一个天井,天井后面就是正殿了。正殿屋檐下方一块木匾,竖着书有“守箴堂”三个字,这是下沙黄氏的堂口名。殿中央一个红漆雕花描金大香案,香案后面的神位上供着黄氏祖先的牌位。神位上方的醒目位置,有一幅半身人物画像一一一位身着古装、慈眉善目的老者,这就是黄氏始祖黄峭山的画像。神位两侧的立柱上一幅对联:“思泽继源感德难忘建祠昭祖业;铭基念本知恩期报立训荫宗人”。横批:“祖德流芳”。在上下联的联首暗含祠堂的主人名‘思铭”二字。黄氏发源于江夏郡安陆,故祖祠称“江夏堂”,俗称“江夏黄”。


据《汉书●地理志》及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江夏郡,取汉江与夏(沔)水在郡境汇合之意.据唐代杜佑《通典》等典籍的记载,汉代江夏郡的郡治大约就在现在湖北云梦东南一带。

江夏黄的始祖有史可查的,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黄香。中国历史上有一本宣扬孝道的《二十四孝图》,其中一幅图画的是一个小孩站在床边,手拿-把大蒲扇,对着床使劲扇动。这就是讲的黄香的故事。这幅图名叫“扇枕温衾”。说黄香是-一个大孝子,他九岁丧母,对父亲极其孝敬。酷夏时要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要先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然后才让父亲安睡。被古人当作儒家道德的典范。

黄香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善写文章,被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公元76-88年)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后来,黄香担任了汉章帝的尚书令,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任魏郡太守。黄香的长子名黄琼,汉桓帝永新元年( 153年),黄琼曾经官至太尉,级别比他父亲高多了。

黄琼的孙子名叫黄琬,也是历史上的一个名人。黄琬从小就非常聪颖。史书上载有黄琬幼时的两个故事: 一是汉桓帝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太后诏问黄琼日食当时的景况,黄琼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恰当的语言来表述。黄琬当时还是个七岁的孩童,正跟在祖父身边,便悄悄向祖父说:“你就说日食时候的太阳,就像每月初旬时候的月芽不行吗?”黄琼十分惊异,立即用这句话来回答了太后。太后明白了日食时的景况,很满意。二是司空盛允有疾,黄琼让黄琬去代为问候,正碰上江夏地方有公文送到司空府,呈报江夏蛮人闹事。盛允看完文书,便逗黄琬说:“你们江夏不是大地方吗,为什么蛮人多而读书人少啊?”黄琬立即回答说:“蛮人没有得到教化而闹事,这不正是你司空的责任吗?”弄得司空无言以对。由这两则故事可以看出,黄琬确实是少年聪颖。

汉灵帝时黄琬被拜为议郎,因为镇压豫州黄巾农民起义有功,升任司徒,汉献帝时封黄琬为关内侯。后来董卓进入洛阳,将汉献帝废为傀儡,自己独揽朝政,十分霸道,甚至要献帝称他为“尚父”。朝中大臣皆视董卓为国贼,但敢怒而不敢言。黄琬时任太尉.晋朝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记载: 一天董卓召黄琬和司徒杨彪等人商议迁都长安。杨彪认为迁都是大事,反对草率决定。董卓听了很不高兴。黄琬不顾董卓的脸色,又直言劝董卓采纳杨彪的意见。董卓大怒,当即将二人免职。

黄琬决心除掉董卓,为国除害.便与司徒王允合谋,利用吕布与董卓的矛盾,用计让吕布将董卓诛杀。事后,董卓的部将李催领兵杀进洛阳为董卓报仇,王允及妻子、宗族十余人被杀,黄琬也被下狱,死于狱中。

在这场动乱中,黄氏族人为避免灭族之祸,举家逃至河南固始县隐居。直至唐末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王允的后人王潮出任福建观察使,黄氏后裔黄惟淡才带领家人,从固始随王潮人闽。人闽后,最初居住于浦城,经辗转迁徙最后定居于邵武县禾坪乡坎头村。黄惟淡共有五个儿子,第三子名黄知良。黄知良又生五子,长子即为黄峭山。

黄峭山,是江夏黄氏的一一个重要人物,也是福田区下沙、上沙、福田、上梅林四个村黄氏族人公认的共同始祖。其后裔还分布于宝安上合、香港新界米埔等村。据清光绪十五年修订的《禾坪黄氏大成宗谱》和《鹳薮黄氏族谱》记载:黄峭山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卒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 享年82岁。公元893年跟随祖父黄惟淡从河南固始到福建时,黄峭山已经21岁.据史料记载,黄峭山曾任唐工部侍郎、奎章阁学士:其一生共娶上官、吴、郑三氏,生二十一子。他生活在唐末五代那个动乱时代,亲眼目睹了皇室和很多贵族家庭为了权利和财产,祸起萧墙、兄弟相煎的惨剧。为保全家族,黄峭山在他八十岁的那- -年,即后周广顺元年( 公元951年)正月初二那一天,做出了一个影响黄氏上千年历史的重大决定:他将儿子们召集在一起,将家产分为21份,命三房各留长子一人,其余儿子各带家产一份、《黄氏家谱》一套,自行外出谋生,开拓创业,并写诗一首:“骏马堂堂出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则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念祖宗香。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作为日后黄氏后裔相认的凭证。这首诗被称为《骏马》诗,既是祖训,也是黄氏族人相认的“密码诗”。至今海内外黄氏后裔相认,仍皆以背诵此诗为凭。

十八个儿子遵从父命,怀揣家谱,带着江夏的水,中原的风,闽江的情,走向新生活,创立新家园.“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特别在中国古代,这几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多家庭都以“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为荣。所以,在一千多年前,黄峭山能够做出这个决定,那确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南宋中晚期,黄峭山第十四世孙黄默堂由福建、江西辗转迁徙,最后来到南海之滨的下沙。面对着大海的万顷碧波,望着四周荒凉而肥沃的黑土地,他决定就在这里扎根创业。从此,下沙成为了黄氏家族的聚居地,黄默堂也就是下沙黄氏的-世祖。黄默堂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卒于南宋理宗淳佑八年(1248年)。据沙.头下沙《念恭堂黄氏家乘》记载,黄默堂乃黄峭山第三位夫人郑氏所生井公的后人。

黄默堂墓位于莲花山西北坡。墓星半圆弧状,为花岗岩条石垒砌。正中有六边形石墓塔,上书“默堂黄居士塔”六个大字。两旁有碑文,右边为:“公以顿悟,得大坚固,留颂西归,寿六旬五.”左边为:“淳佑戊申,书云晦日,敕岭之阳,卜云其吉。奉塔五子:中行、中锐、中建、中立、中通,迁志。”墓祭台为石作须弥座。其墓塔和须弥座形制有唐代遗风。且融民俗文化与佛教文化于一体。这种形制的墓在深圳已不多见。该墓是福田区范围内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又保存完好的地上文物,2002年9月15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默堂的后人在这里扎下了根,而且世代繁衍,枝繁叶茂.现在福田区下沙、上梅林两村以及宝安区上合、香港新界米埔等地的黄氏族人,都是黄默堂的子孙。更为可贵的是,这些黄氏子孙都继承了他们的远祖峭山公开拓创业的遗传基因。大约从清朝中期开始,大批黄氏后裔便逐渐走出国门,到海外创业。现在,黄氏族人已经遍布五洲四海。如原籍下沙现居海外的黄氏后裔达到4000多人,而留居下沙的才只有1500 余人,还不到海外人口的一半。

下沙村的“黄思铭公世祠”建于明代晚期。黄思铭,名亮,据沙头下沙《黄氏家乘》记载,生于明洪武庚午年(1390年)九月初二日。为下沙黄氏第九世祖。黄思铭育有二子,长子黄蕙,次子黄葵。黄思铭为黄氏家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黄氏家族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直至现在,下沙村的老人们提起黄思铭还肃然起敬。黄思铭去世后,后人在村里建起“黄思铭公世祠”纪念他。由于历经沧桑,老祠早已颓败。1993年,下沙及旅居港、澳的黄氏后裔共同捐款100多万元,重修宗祠,于1994年冬月竣工。祠堂大门上的那副对联:“泽传参里,声讫程乡”,还是老祠堂原有的。上下两联各包含着一个故事。

上联“泽传参里”讲的是孝子黄舒的故事。黄舒,字展公,东晋时人。其父亲-辈开始迁居东莞:家住今宝安沙井。清嘉庆二十五年舒懋官修、王崇熙等纂的《新安县志》上有关于黄舒的记载。也是深圳地区至今有据可查的黄姓第-人。黄舒家庭贫寒,从小靠自己劳动挣钱读书。黄舒能够载人史册,是因为他事亲至孝,是当地有名的大孝子。史书上说,每逢父母亲吃饭,黄舒总是亲自在旁服侍,而且即使是大热天也要穿戴整齐,不肯随便赤膊裸身,以示对父母必恭必敬。凡是父母亲吩咐的事情,不辞艰难险阻,哪怕要远赴千里,也一定要办到。父亲去世后,他悲痛欲绝。亲自为父亲垒坟,而且在坟旁搭一个草棚,为父亲守孝。每到晚上则号啕大哭,在夜深人静之时,那哀怨悲怆的哭声穿过林梢,传得很远很远,令人悲伤,听到的人都禁不住为之泪下。由于长期过度悲哀,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形容枯槁。见到他的人都不忍心,纷纷劝他搬回家去,他只是伤心落泪而不回答。后来母亲去世,他也是如此。人们都把他比作我国古代的大孝子曾参,因此把他的居所称为“参里”,把他居所附近的一座山称为“参里山”。地方官员将此事上奏朝廷,要求旌表,最后得以人祀“乡贤祠”。

下联“声讫程乡”,说的是黄秋崖一事,黄秋崖,名石,沙头东涌(即现在的下沙村)人,为默堂公长子黄顺孙之子,黄默堂之孙,下沙黄氏第三世祖,生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少时聪敏过人,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2年),以《礼记》领乡荐,就是中了举人,开庆元年(1259年)上京城赶考,一举而金榜题名,得中己未科周震炎榜第三甲进士,在清嘉庆二十五年本《新安县志》上有记载,时年38岁,是深圳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进士。被授予迪功郎,曾任梅州程乡簿长等职。为了尽孝,黄秋崖将自己唯- -的儿子黄敏政送回下沙家中,临别,写下《勉子》诗一首:“亲在从来不远游,除非不已坐沙头。北堂更冷频调养,南麓春回遇早秋。我去只知为国计,尔归宜作处家谋。一门忠孝须全在,莫学圣贤习下流。”“我去只知为国计,尔归宜作处家谋。”二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黄秋崖-一心为国,无法顾家,又希望忠孝两全,只得让儿子替自己尽孝的无奈和精忠报国、爱国爱家的精神。

上梅林村牌坊

据上梅林村现存《沙头梅林黄氏族谱》记载,一世祖黄默堂共育有六个儿子,第三子名仲孙,字中建。因见家庭人口日渐增多,黄仲孙萌生了向外发展,另谋出路的想法。于是带着妻儿来到上梅林,“垦地置田,筑室居焉”,成为上梅林村的开基祖。其时间大约在南宋晚期。

黄仲孙生有二子,长子名黄仁正,次子名黄仁端。上梅林村坐落于福田区北部,其地理条件与下沙完全不同。下沙背山面海,村前即是烟波浩淼的深圳湾,直通广阔无垠的南海;而上梅林村远离海岸,三面环山,东为笔架山,南邻莲花山,北枕大脑壳山与宝安区相连,只有西面无大山而是较为平缓的坡地,直接同下梅林村接壤。全村地势以丘陵为主。因此村民主要从事农耕和果树培植。农耕多种植水稻和番薯,也种蔬菜及少量经济作物,如甘蔗、花生等;果树栽培以荔枝、菠萝、香蕉为主。

上梅林龙母宫

由于上梅林村四周都是山林坡地,面积广阔,荒无人烟。黄氏子孙世代在这里辛勤耕耘,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清朝中后期,全村的旱地、水田、果园、鱼塘、山林等总面积已达到1.6万余亩。形成了铁围门村、祠堂村、樟木头村、新屋村、西兴村、四家村、三家村、倔头村共八个自然村。到1992年改制成立深圳市上梅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时,共有常住人口185户, 750余人。

我们在上梅林村采访时,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虽然村民们都姓黄,都是黄默堂的后裔,却讲着两种不同的语言,一部分人说的是广府话,而另一些人又是讲客家话的。一了解才知道,原来,上梅林村因处于丘陵地带,地广人稀,村民也都以农耕为生,常言道:“ 多收少收在于肥,有收无收则在于水。”水,是村民的命根子。也是天老爷对上梅林村特:别关照,名为皇岗河的一条小溪流正好从村里流过,清凌凌的河水在村里绕了一个大圈,然后掉头向南流向深圳湾。上梅林村处于河的上游,应该不愁没水。然而,因为皇岗河水量小,一到用水季节,下游的村庄就来抢夺水源,常常因此发生械斗。每次械斗,吃亏的总是上梅林村,因为上梅林村人少力弱。为此,村民们找到东莞樟木头村的黄氏同族,动员他们搬来上梅林居住这就是为什么。上梅林村下辖的八个自然村中,其中有一个也叫做樟木头村的缘故。这个自然村的人就都是从东莞樟木头村迁过来的。他们虽然也是黄默堂的后裔,却是属于客家人,是讲客家话的。这部分人迁来的时间大约应该在清朝的雍正、乾隆时期。

梅庄黄公祠

上梅林下属的祠堂村内有一座祖祠一‘梅庄黄公祠”。因为同为黄默堂后裔,祠堂的格局同下沙“黄思铭公世祠”差不多,也是三间三进两天井。祠堂大门的花岗岩门框上镌刻着一副门联:“风高宋室,肇衍莲城”。对联点明了黄氏祖先开基宝安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至八百年前的宋朝。因为宝安县城南头又名“莲子城”,所以称为“肇衍莲城”。祠堂始建于明代,1996年重修。2001 年10月,经福田区人民政府批准,上梅林“梅庄黄公祠”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下沙村的东面,紧邻着深圳湾,有一个上沙头村,习惯上也简称为上沙村。这也是江夏黄氏后裔聚居的一个村落,村民基本都姓黄,其一世祖名叫黄金堂。上沙、下沙、福田、上梅林的村民们都异口同声称黄金堂和黄默堂为两兄弟,同为江夏黄氏后裔黄忠的儿子,金堂为长,默堂为次。

据下沙村《念恭堂黄氏家乘》记载,黄忠是“宋察院公”,而且称下沙黄氏为察院公之后。黄忠是可查到的有文字记载的江夏黄氏到广东的第一人。江西吉水县的《黄氏家乘》记载稍详,说黄忠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终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享年77岁。江西省吉水县人。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丁未科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生二子,长金堂,次默堂,移居宝安。

据《上沙黄氏族谱》记载:黄金堂“生于宋大观四年( 1110年)庚寅八月十七日,终于宋绍熙三年(1192年)壬子四月初.八日,享寿八十三岁。吴氏恭人生于宋政和三年( 1113年)癸已三月初六日,终于宋庆元元年(1195年)乙卯六月十四日,享寿八十三岁。公历官至儒林郎,与恭人吴氏合葬于沙头乡后五里,土名庐口岭,简上村后,山地形沙螯座。”《族谱》所载的墓葬位置,即现在的深圳市中心莲花山南坡,地铁少年宫C站出口,红荔路的路中间。1989年6月修建红荔路时,在此位置发现了一一个古墓葬。墓中出土宋代魂瓶两个,墓碑-方。碑文为:“宋一世祖考金堂黄公,妣夫人吴氏之墓”。原来在历史上,深圳湾一带曾经流行一种特殊的葬俗,人死后先人棺下葬,经过多年之后,再将骨殖取出,按顺序分层装入陶罐重新安葬。据说是因为当时来到深圳湾一带的移民, 都是经过多次迁徙后由北方迁来的。他们这种葬俗是在不断迁移中形成的,是为了今后再迁时,便于将先人的骨殖带走。现位于莲花山的黄默堂墓,经考古学家鉴定是南宋原葬墓,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金堂是目前发现有记载的定居和开发福田的第一人。也是福田区有记载的最早为官的人。后裔聚居于现福田区的上沙村、福田村和南山区关口村以及香港新界下油田村等。黄金堂共生四子:长子黄郁孙,次子黄昭孙,三子黄德孙,四子黄酉孙,为后来福田村的开基祖。

上沙村怀德黄公祠

上沙村位于福田区西南部,东与新洲村相邻,西面同下沙村接壤;北倚滨海大道,南临深圳湾。隶属于沙头街道办事处。现有面积0.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0户,1430 人。是福田区较大的一个村。村子中央有一座祠堂,名叫“怀德黄公祠”。祠堂外面是上沙文化广场,现代化的露天舞台,花圃、长廊。这是村民们休闲的好去处。聊天的、散步的,三五成群,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玩耍。祠堂管理人员在祠堂大门外热情地迎候我们。

祠堂里显得异常安静,一踏进门,立刻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仿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春日的阳光从天井照射下来,暖洋洋的。为祠堂增添了几分生机。

祠堂座南朝北,为三间三进两天井布局,沿中轴线依次是禾堂坪、外凹斗大门、前天井、中堂、内天井、祖堂六部分。正面宽12.9米,进深33.8米,占地面积481平方米。祠堂为青砖墙,山墙搁檁,硬山双坡顶,盖青灰瓦,绿琉璃滴水,瓦当剪边,木质雕花板封檐.正脊为船形,脊身装饰有浅浮雕灰塑龙、鹿、鱼、狮、祥云等,正脊两端安放有陶制鳌鱼,鱼尾上翘。下脊和墀头合角安放陶狮。前檐墙内移,形成宽广台阶。檐墙明间设石框木质大门,门两侧石框刻有对联,上联:参山衍派;下联:椰树长春;横批:怀德黄公祠。中堂名“昭明堂”,设木板屏风与后面的内天井相隔,两侧挂楹联-副,上联:昭穆序- -堂木本水源椰树宗功绵百.代;下联:明伦敦九族入孝出弟莲塘祖泽衍千秋;上方是“昭明堂”木匾。这是一副藏头联,上下联的联首 即藏有“昭明”二字。“怀德黄公祠”又内设“昭明堂”,这是上沙黄氏后裔为纪念其二世祖黄昭孙和三世祖黄怀德而修建的。黄怀德为南宋人,是至今深圳范围内以人名命名祠堂的第一人。

上沙村黄公祠牌坊

为什么门联和中堂对联都含有“椰树”二字呢?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原来,黄金堂刚刚来到上沙时,这里还是茫茫荒原,除了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沙滩,什么也没有,连地名也没有。在荒原中央有一棵高大的椰树,因为在广东这一带,椰树是很难见到的,因此这棵大椰树便成了荒原的一个标志。每天开荒、耕种回来,人们也只有与这棵椰树相依相隈。从此,“椰树下”就成了这片荒原的地名,后来黄家人丁兴旺了,家业大了,形成了村落,“椰树下”又成了村名。这个村名从南宋开始,-直沿用了几百年,直至清中期嘉庆二十五年编撰《新安县志》时,县志上记载的村名,仍然是“椰树下”。据说到了清末民初再次编写县志时,编者认为“椰树下”这个名字不像地名,登不得大雅之堂,方才改名“上沙头村”,简称“上沙村”,取其在下沙村上游之意。

据说黄金堂最初立村之地,就在祠堂这一带。当时人口少,附近一个姓侯的村庄常来抢掠。为了防卫,人们筑了一道很高的土墙,把村子围起来,形成了围村。现在有的老人还称这一片为老围。传到黄怀德之后,人丁逐渐兴旺起来。后来形成了三个自然村,即东头村、四房仔和祠堂仔。现在,黄昭孙、黄怀德的后代共分为三大房:怀存房、云霖房、敬野房。除了留居本村的-千多人外,移居海外的还有四千多人。这些黄氏后裔在香港注册成立了“香港上沙侨寓股份有限公司”,是-个非赢利的、类似宗亲会的机构。公司理事会每两年改选- -次,成员都是义务的,没有报酬。职责是负责组织每年的两次活动。一次是农历正月十五的黄金堂后裔联谊会; 一次是重阳节到黄金堂墓地举行祭祖仪式。

重阳祭祖拜祭活动(公墓园) 2011年10月 重阳祭祖拜祭活动(公墓园) 2011年10月

上沙村民世代以农耕为主业。到深圳特区成立时,共有耕地面积一万多亩。由于村子濒临深圳湾,村民去香港、南头县城及深圳圩等地,多以木船为交通工具,常年与风浪打交道。为了祈求平安,村民在祠堂旁建起一座“天后庙”,这是福田区范围内唯一的一座天后庙。

天后,又称“妈祖”。传说本名林默,又叫林默娘,福建莆田湄州屿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时,人们看见流星化为-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父母知其不凡。林默自幼聪颖,八岁读书,过目成诵。长大后,通晓天文地理,能乘席渡海,驾云腾雾.并央心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九日林默升仙后,人们常看见她身穿红色衣服在海上显灵,保佑来往船只平安。每年天后诞辰之日,村民们都要像过节似的,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穿起花衣服,扮作童男童女,在村里游行、演戏,为天后祝寿。清宣统年间陈伯陶编纂的《东莞县志.舆地略.风俗》有关于天后诞的精彩描写:“三月二十三日天妃诞,饰童男童女为故事。衣文衣,跨宝马,结彩棚,陈设焕丽,鼓吹阗咽。”至今上沙村民还保持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祭天后的习俗。

黄金堂到上沙后,发展很快。待第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后,家族已经是人丁兴旺。作为黄峭山的后裔,血管里都流淌着开拓创业的热血。看着逐渐饱和的人口,子女们也渐渐萌生了自己出去闯天下的想法。继三子黄德孙到现在香港新界下油田村和南山区关口村一带开基创业后,大约在南宋绍熙年间( 公元1190-1194年)四儿子黄酉孙也开始向东,来到现在福华路以南直至滨河路,即环庆实业股份公司一带发展。

天后宫

当时,这一带并无地名,也是一片海滩。有一个陈姓人家在这里建了一个庄院。附近还有两个小村庄,其中-一个叫做欧三村。黄酉孙最初寄居于陈氏庄院中,为陈家耕田帮工。这样过了一两年,慢慢立足下来,黄酉孙见这一带三面环水,地势平坦,水草丰美,觉得很适合养鸭。逐渐萌生了离开陈家,独立发展的念头。后来,他在陈氏庄园旁边搭了一间鸭寮,开始养鸭为生。

光阴荏苒,这样过了很多年,黄酉孙的鸭越养越多,家业越来越大,儿孙也有了,该谋划一个长久的发展之计了。一天傍晚,落日的余辉透过五彩斑斓的晚霞映射下来,为碧绿的田野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霞光。黄酉孙坐在鸭寮门外,怔怔地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陷入了沉思中,他在思考家族的发展大计。这时,一个陌生人来到黄酉孙面前,要求借宿一晚。黄酉孙见来者相貌不俗,热情接待了他。原来投宿者是一-位风水师,云游四方,路过此地。临走时,为了酬谢一饭之恩,风水师向黄酉孙赠送了建村蓝图,并详细指示了建村位置和方位,叫黄酉孙在鸭场中央建一个社坛, 每天晚上在鸭寮门口挂一盏油灯,照向周围的村庄,说日久自会发达。黄酉孙依计而行。

后来,陈姓庄园和附近的两个小村没落了,这片地方全归了黄家。黄酉孙带领家人在这里建起了一个新的村落,垦荒造田,发展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和黄豆,不再养鸭。黄酉孙成为了这个村的始.祖,其子孙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开垦,把这片土地全部变成了良田。规模最大时达到了人平15亩田。是这一带围村中田地面积最多的。以至在过去曾经流行过一句民谣,叫做“有女莫嫁福田”,言其田土太多,终年劳作,太辛苦。

黄家人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没有想到给自己的围村起个名。因田地一直连到了上步,与赤尾村仅一田之隔,所以赤尾村的人便称其为“隔田”。这一叫就叫开了,方圆十里八村的人都跟着叫“隔田”。直至现在,我们在采访中,很多老人还习惯于隔田这个名称。又因为黄酉孙建村时事先有了蓝图,造田时规划整齐,方正如格,又称为“格田”。而当地人将一“格”也叫做一“幅”。福田周围的上步、岗厦都是丘陵起伏,惟独福田这一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虽然终年耕作辛苦,但收获也丰,百姓得福于田。且“幅”、“福”同音,为了图个吉利,所以村名最终由“格田”演化为“福田”。在距今300多年前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编修的《新安县志》上,已经正式记载为“福田村”了。

关于福田由来还有一说,称其来源于宋人的题词:“湖山拥福,田地生辉”。这种说法雅倒是很雅,可信度却不高。古时候,这一带属于穷乡僻壤,百姓终年辛劳,生活穷困,也没有文化,恐难有此雅兴。再说,一个天高皇帝远的穷村起个村名,文人还专门来为之题词,似乎有些牵强。

昔日福田村(黄国英摄)

至清朝光绪年间,黄酉孙家族形成了六大房:即节文房、南唐房、南溪房、甘朴房、淡趣房、西潮房。

因为人少地多,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福田村又接收安置了从揭西一带迁移过来的一百多人,使福田村由过去的单一姓氏,变成了多姓氏。至1992年改制成立股份公司时,共有村民1100多人。来源:《福田溯源》

原件地址:江夏黄-深圳福田区上沙、下沙、福田、上梅林黄氏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还可以输入500字符   

暂无回复,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