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这位校长任内,广东中医院建成使用!

WKNZFB

1927年8月,首任校长卢乃潼去世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召开董事会公议,请教务主任汪华伯暂行代理校务。1927年11月1日下午1时,召开选举大会,公举新任校长。会议首先推定伍耀廷、陈鲸浦任主席,然后讨论校长资格。议决以医学通达、教育有经验者为候选合格。然后由各董事介绍符合资格的候选人,共提出何翙高、陈任枚、黄健芝、谢培初四人。即分派选举票投票选举。开票结果,以陈任枚票数最多,当选为校长。会后,将选举情况呈报广东省教育厅,奉厅长批词准予备案。

第二任校长 陈任枚

陈任枚(1870-1945)

陈任枚(1870-1945),广东南海狮山人,广东近代温病学家暨中医学教育家,曾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家本清寒,自幼读书赖父亲勤俭供养。及长,因科举不就,乃在乡设塾课徒度日,其时适遇一归隐先辈精于医而藏书甚丰,陈执弟子礼事之,终结为忘年交,由是“抱济世心,敞屣仕途,笃好医学”。当清末民初之际,相继任南海小学校长,南海中学教师兼学监,业余时间则为人治病,后以活人甚多,求诊日众,遂辞去教育职务,1921年迁居广州设医寓于龙津西路,曰“陈敬慎堂”。广东中医专门学校成立后,被延聘为教员及赠医处主席之一。当选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后,校刊记载“查陈先生历充各学校校长、教员、学监,声望素着,复深于医学。任本校教席两年,生徒悦服。此次当选,咸庆得人”

学生会亦在当年双十节开欢迎会以示欢迎。会上陈任枚训话,其情形大致如下:

先生训词中,以提倡中医教育使成改进学术的新中医,而不坠家自为教、固步自封之陋习,而尤注意互相联络,互相团结。中医处今日飘摇风雨、千钧一发之危,而尚不知互相扶持,而心互相攻击排挤者,正如乘舟而自凿其舟,以求淹灭他人,而己亦不免于一溺,此危亡之道。凡为中医,皆不宜效,尤为吾辈新中医学者所不宜蹈此覆辙。言词惇惇,再三致意,同学听者皆有所感,咸为动容。

省城交通发达,人口稠密,易于染疫疾病流行,陈任枚每日接诊,多属急性高热症,故对温病发生之机理,进行深人研究。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创办,被首任校长卢乃潼慧眼识中,聘请为该校教员及赠医处主席之一。1929年与刘赤选(1896-1979,广东顺德人)合编《温病学讲义》,陈氏负责上篇总论部分,刘氏负责下篇各论部分,被公认为当时该校各科讲义编纂质量最佳者。开票结果,陈任枚票数最多。陈任枚医师教师出身,医学教育经验丰富。他仪表堂堂,谈吐清楚,讲话提纲扼要,使人无累赘之感,他善于勉励后学,自己出钱奖赏考试获前三名学生以资嘉勉是以深受同学们爱戴,他鼓励学生维护祖国医学要敢说敢干,当时李仲守创办 《医林一谔》 杂志,就是陈任职校长后主张采用 《史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之语而命名的。陈任枚主持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近十年,这十年也是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发展史上培养人才最多的十年。

校务发展

1928年至1937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稳步发展,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规章制度完备,制定了《普通规则》《教室规则》《请假规则》《试验规则》《应接室规则》《阅书报室规则》《休憩室规则》《寄宿舍规则》《奖则》《罚则》《校长权责》《教务主任权责》《编辑主任权责》《学监权责》《教员权责》《文牍员权责》等一系列文件。附属中医院成立后,又增加了《本院留医规则》《本院留医赠诊简章》《实习生规则》和《实习办法》等制度。

图书馆

学校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如学校图书馆为增加藏书,多次向社会征求图书,获赠医学书籍及杂志多批。1931年下半年起,又对新生每年加收图书标本费4元,用于购置新书。校内设有阅书报室,为学生课余读报之处。学校有生理模型陈列室,各种人体标本与模型添置齐全。学生寄宿舍则设于毕公巷,与学校后进毗连,方便学生出入学校。化学实验室增添教学仪器,还曾购置各种器械320余种,用于提炼中药,试图改进中药剂型。

中药标本室,陈列的药物标本不断更换或添置,校董乐樵先生捐赠药物400多种,并将部分珍稀药材借予标本室陈列。为增加鉴别方面的内容,学校又向各省药商征集真伪药物:“敬希医药两界先进,将药品中有类似真伪之处,研究所得,不遗在远。将真、伪药材各赐一份,藉资鉴别,并请详细说明其真伪辨别之处。”此外还有药品陈列室,“征集各种药聘以供参考”。

药物标本园内景

药物园自卢乃潼手创,后因乏人管理,荒草从生。陈任枚认为该园为一校观瞻所在,而且可以作为学生课余休憩之地,于是加以整顿。“凡前所种下之药用植物,糜不一一存留。现所新植者,均为伤科、外科教本内所需用之生草药”,这些新栽种的地方生草药有小还魂、尖尾蜂、了哥王等,达263种之多,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园内分三区,东区近土坡外,以竹竿相间,种植藤本药物;南区为草本药用植物;北区为木本药用植物。后来又利用另一旷地增加了一个小园,前后两个园区作了新的布局:“此二园也,质言之,前所言者,凡药之种于地上皆归于该园;后所言者,凡药之植于盘上,皆归于该园。要之地虽浅狭,一可为学生于课余休憩之所,二不致此地荒芜而失观瞻也。”这样既有种植药物区,也有盘栽药用植物区。这在民国时期中医学校中是很少有的,也体现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有药业背景且重视药学的特点。

这一时期,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最大的变化,就是附属诊疗设施不断完善,1933年创办了广东中医院。随着办学条件改善,学生人数稳步增多。以实际毕业人数计算,1924年入学者毕业25人,至1930年入学的一届毕业生达43人。1931年至1933年学生人数增多,更分为两班教学。最多毕业生的一届为1931年入学者,达59人。学校建设的成绩,逐渐得到社会及政府的肯定。《杏林医学月报》称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为“南中国最高中医学府”。1928年广东省督学马衍盘视察该校后,给教育厅的报告称赞其“校舍宽敞,各科讲授,均甚严密”。

1930年代中期,该校学生郑炎曾如此赞美此时的母校:

夫中医之校,草创简陋者固多,而办理完美者亦匪鲜,如广东中医专门学校、上海之中国医学院、浙江中医专门学校......(等)其著然者也,其中尤以广东医专为美备焉。是校也,举凡化学、物理、生理、解剖......之学,莫不列为初级课程,而其课程,复以科学为依归,其修业为五年,其实习时间为二年,盖即医大之学制也。其设备方面,如化学实验室也,生理解剖室也,图书馆也,手术室也......医科大学所应有者,罔不毕具。其外国文则以日文为主要科,仿日制也,余如设医院以供临床,辟药园以为实用。巍峨校舍,蔚然大观;富丽院垣,洁而壮美,方之国内医校,其设备亦有弗能及者。

中央国医馆成立后,馆长焦易堂曾于1932年、1936年两度访问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并发表演讲。1936年来校时,学校全体师生员工500余人于礼堂集会欢迎。礼堂悬花结彩,校门悬挂“欢迎中央国医馆馆长大会”横额。焦易堂到会演讲,并视察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东中医院的建设。后来焦易堂的秘书李武德会见学校学生时说:“广东为革命策源地,且经济丰裕,思想新颖,故中医事业之创设,与改革均较他省为易,进步更速。今番焦馆长南来,与前次来此时相较,大有进步,故印象极佳。”

焦易堂访问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1936年,上海《光华医药杂志》对广东中医专科学校也不吝赞美之辞:

广东中医专科学校,为一办理完善之中医教育机关,有悠久历史、宏伟校舍,并附设留医院(名广东中医院),毕业凡八届,现肆业同学约五百人。校务极为发达,不特于华南为仅见,即以国中而论,恐而无几,堪称国医教育中之完备学府。

1937年春,中央教育部派员来粤视察,由省教育厅偕同来校巡视,对校长表示“学校与医院设置尚属完备,有如此伟大校舍,系国中不可多得之医校。”这也从另一方面肯定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建设成绩。

社会服务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办学成绩突出,学校声望卓著,因此也不断承担省及地方政府的各项任务。

社会救护。1928年广东省举办第11次运动大会,聘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为会务部卫护股中医主任,负责医疗服务工作。学校成立了由管季耀负责的救护队,教职员工及学生均参加。大会结束后救护队获得广东省省长、运动大会会长李济深签发的褒奖状。1931年学校正式成立了救护队,以管季耀、管霈民为正副主任,下分几个组,每组有队长1人,队员9人。救护队每日派两名队员在校轮值,以便临时出外救护及传达消息。所有队员均属义务性质,但救护所需的费用均由学校承担。救护队相当于为广州社会提供了一支难得的急诊医疗队,也增强了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广州许多大型集会、游行活动中,都可以见到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救护队的身影。

运动会救护队合影

救护队获颁的奖状

1933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救护队合影

中医考试。民国时期各地逐渐实行中医考试制度,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师经常被聘为各级考试中医委员会成员,协助命题或评卷。1931年,南海县政府聘请管季耀为考试中医委员会委员。1932年,广州市卫生局考试中医,考生800余人,卫生局聘学校教员卢朋著、管季耀为阅卷委员,结束后并赠卢朋著匾“学阐灵兰”,赠管季耀匾“术绍俞跗”。1935年,三水县政府拟进行中医考试,以“测验医学,尤非熟谙岐黄者不足以拔取真才”,特来请学校附属中医院派员出题并阅卷,学校派古绍尧、范叔仪二人参加。同年广宁县中医考试,也同样函请该校负责命题及阅卷。

法庭鉴证。社会上每逢与医疗有关的案件,法庭也往往要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提交医学意见。1928年,广州地方法庭审理一宗律师被禁烟总处检查员伤害引发中风案时,曾专门来到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向教师陈惠言咨询,了解中风病情及发展经过,后来在判词中指出“参考咨询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员笔录”,以作为判断受害人中风与伤害有否关系的依据。广东中医院创办后,更成为这方面的权威机构,“高等法院屡请鉴定关于医药问题之案件,市卫生局则令核验考取医生的成绩,是则政府对于本院之信心,有加无已,已可想见”。

施种牛痘。 牛痘(又称洋痘预防天花之术,近代最早从广东传入。至民国时,政府虽然对推广牛痘作了一些规定,但无力普及。很多地方是靠当地有力绅商和机构慈善施种才能惠及贫民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校后,从1926年起积极开展施种牛痘工作。当年“自二月初一起上午七时至十二时,赠种洋痘一月,分文不取,到种人数甚为挤拥”,“共计种痘人数1682人”。1927年春初,“痘症盛行,传染甚速。倘不预为防范,往往有生命之虞。本校为公众卫生起见,特仿照昨年办法,赠种洋痘,不取分文。由二月八日开始至三月八日止。每日到校种痘者络绎不绝云”。说明此项活动在1926年就开始了,此后于每年春间,对民众施种一次。如1931年从3月4日至4月3日,连续施种一月,合计施种1047人;1932年12月21日至1933年1月20日,赠种1929人。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既反映出学校在省内中医药界所具有的地位,也是师生实践校训“上医医国,先觉觉民”的生动体现。

重要贡献


陈任枚擅长温病证治,在研读自明清以来叶(叶天士)、薛(薛雪)、吴(吴鞠通)、王孟英温病四大家著述基础上撰写 《温病学讲义》,主讲温病学说。是书乃陈任枚毕生临证经验结晶,对岭南温病后世发展影响很大。

陈任枚编述的《温病学讲义》

陈任枚对广东中医药事业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继承了首任校长卢乃潼的遗志,砥柱中流,领导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度过恶劣环境。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中央卫生行政会议议决废止中医药案,于是引起3月17日全国中医风潮爆发,陈任枚表示极大愤慨毅然率领广东代表前往上海,参加全国医药团体联合总会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同年5月18日,教育部令中医学校改称传习所,他又参加全国中医学校统一教材编写会议并任主席。由于全国中医药界的抗争,国民党政府被迫作出让步乃于1931年3月在南京成立“中央国医馆”,陈任枚偕同梁翰芬、梁湘岩、冯瑞銮、卢朋著、谢香浦、卢宗强、管季耀、潘茂林、方公薄、陈道恒等11人出席这次大会并任常年理事。陈任枚校长不负省港药业界及中医专校师生期望使学校日趋兴盛,学生人数最多时达500余人。1933年建成广东中医院,成为国内最大的有留医部的中医医院。

广东代表出席国医馆

广东中医院正门

陈任枚为中医事业心力交瘁,1945年在广州龙津路住所病逝,享年75岁。医界星沉,同仁咸多悲悼,省港医药界人士参加送殡者数百余人。陈任枚校长医林望重,其栽育之英才,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广东中医界栋梁,为振兴中医事业贡献力量。



来源 | 《岭南中医药名家》
《南天医薮——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史》
作者 | 郑  洪 刘小斌 
制图 罗佩超
执行编辑 | 谢文山
责任编辑 | 廖晓键
审核 | 孟   楠
审定 | 郑维群

原件地址:这位校长任内,广东中医院建成使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还可以输入500字符   

暂无回复,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