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三江口丨黄大仙文化何以“墙内也香墙外更香”

WKNZFB

不久前,“崇德向善 普济共享”第23届兰溪黄大仙文化节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200余名嘉宾齐聚兰溪,感受大仙故里的魅力。

说到黄大仙,大多数兰溪人应该都不陌生,但要是聊聊黄大仙文化,或许没多少人能说出个所以然。

事实上,黄大仙文化一直面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突破。在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黄大仙“香火很盛”,黄大仙文化影响甚广。但在大仙故里的兰溪,黄大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氛围需要进一步浓厚。

身处“仙乡”的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除了坚持举办黄大仙节会,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尤其是,如何擦亮黄大仙这张金名片,进一步提升黄大仙文化的影响力,改变“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


(一)


黄大仙原名黄初平,晋代人,相传是从一名放羊的牧童修炼得道成仙。

据学者考证,黄初平事迹的书籍,最早见诸于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所著的《神仙传》一书。

葛洪的《神仙传》一书,共收录了八九十位神仙的故事,黄初平便是其中之一。

据《神仙传》记载:“皇初平者,丹溪(今浙江兰溪)人也。年十五而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忽然,不复念家。其兄初起,入山索初平”。在一位道士的指引下,兄弟两人四十年后喜获重逢,然后就发生了著名的“叱石成羊”故事。

经葛洪著书立传,到了唐宋,赤松子黄初平的名声开始广为流传,并逐渐从民间走向官方。

在唐朝,道教极为昌盛,道教仙人黄初平也因此广为流传。诗人李白便有不少诗句表达了对黄大仙的仰慕。比如,他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写道:“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在《古风五十九首》之第十七首中感叹:“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宋代的苏轼,干脆以黄初平名字入题,写下《顾恺之画黄初平牧羊图赞》:“先生养生如牧羊,放之无何有之乡。止者自止行者行,先生超然坐其旁……”诗中生动描写了东晋著名画家顾恺所画的黄初平的举止神态。

除了传颂已久的“仙迹”,黄初平兄弟乐善好施、治病救人的美德也逐渐传播开来。到了南宋,黄初平兄弟得到了宋孝宗和宋理宗两位皇帝的褒奖和封诰。淳熙十六年(1189),宋孝宗颁布《二皇君诰》,册封黄初起为冲应真人,黄初平为养素真人。景定三年(1262),宋理宗又颁布加封诰,册封黄初起为冲应净感真人、黄初平为养素净正真人,表示“宜加徽号,以称真风”。

可以说,两度得到皇帝封诰的黄初平和黄初起,是宋代的“道德模范”。


(二)

在兰溪,有不少和黄大仙有关的印记,如二仙井、黄大仙宫、黄大仙文化公园、黄大仙路、大仙菜等。

兰溪还有不少关于黄大仙的传说。比如,相传黄初平牧羊时,总是把最近的肥美草地让给附近的牧羊少年,自己则去离村较远的石门槛、黄大尖等山坡上去放;和小伙伴牧羊时路遇老虎,黄初平不仅手拿羊鞭奋力扑打,还勇敢地以自己为“饵”,引开老虎,救下小伙伴;有一年,兰溪一带因水患暴发瘟疫,在金华山修炼的黄初平和黄初起闻讯后,专程赶回村里,用金葫芦和井水给村民治病,救活了许多人。

但作为黄大仙故里,兰溪的黄大仙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浓厚,营造出墙内开花“墙内也香墙外更香”的良好氛围。

与兰溪相比,我国的港澳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黄大仙文化的影响明显更大更广一些。

1897年间,一位名叫梁仁庵的师爷在广东番禺扶乩遣兴,偶然得到黄初平降乩教导“普世劝善”,自此就成为了黄大仙的信仰者。

二十世纪初,梁仁庵来到香港,建黄大仙祠(又名啬色园),奉黄大仙为仙师,黄大仙的香火日渐鼎盛。在抗日战争国难深重时,啬色园克服千辛万苦,仍坚持赠医施药、救济难民,黄大仙师也成为大众在艰难岁月中的心灵寄托和慰藉。战后,啬色园更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通过普济劝善、济世利众,黄大仙文化逐渐在我国的港澳地区和东南亚一带开枝散叶、影响日隆。由此,黄大仙文化也成了海外华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

为了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的文化交流,1994年11月,兰溪市黄大仙研究会致函香港啬色园,邀请啬色园来兰开展文化考察和交流。

1995年9月,首届中国浙江兰溪黄大仙故里风情节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啬色园董事会主席黄允畋率高级代表团参加。他虔诚地考察了黄大仙故居、二仙井、黄大仙宫等文化遗存,仔细查证了相关文献和史料记载,确认兰溪是黄大仙的出生地,并欣然写下“大仙故里源远流长”的题词。同时,还以啬色园的名义向兰溪黄大仙宫捐赠港币50万元,用于兰溪黄大仙文化建设。

从此,兰溪与香港之间更结下了血浓于水的“亲缘”。

在第23届兰溪黄大仙文化节开幕式致辞中,香港啬色园监院李耀辉表示:“兰溪是黄大仙故里,香港是黄大仙文化走向世界的知名传播地。”


(三)

要擦亮黄大仙这张金名片,进一步提升黄大仙文化的影响力,首先要进一步梳理黄大仙的生平事迹,深入挖掘黄大仙文化的精神内核。

黄大仙文化虽源自道教,但经过1600多年的发展,不断吸收融合儒、释、道等多元普世价值观,逐渐形成了“普济劝善”的精神内核。不管是葛洪文章里的“有道士见其良谨”,还是宋孝宗颁布的《二皇君诰》里的“汲井愈疾,益广救人之功”,也都说明了黄大仙身上所体现的“善”文化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如今,我们弘扬黄大仙文化,就要传承他“普济劝善”的精神内核,更加凸显'善'文化这一具有全球普世性的文化元素。

要讲好黄大仙故事。作为黄大仙故里,兰溪不仅流传着众多与黄大仙有关的事迹和故事,还留有不少与黄大仙传说相关的遗迹景点,这给讲好黄大仙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是,当前,这些传说故事、遗迹景点,都还没有系统挖掘、整理,全面融合、聚合,需要深入挖掘整合,串珠成链、串连成线。

要传承好黄大仙文化。有关黄大仙的黄初平(黄大仙)传说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兰溪来说,以“普济劝善”为内核的黄大仙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品牌,更是一种精神坐标,需要不断丰富载体内涵,创新传播方式,让其以及讲好兰溪故事、传播好兰溪声音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挖掘好黄大仙文化的时代价值。黄大仙文化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国际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除了港澳台地区,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地共有黄大仙信众超3000万人。我们要通过黄大仙文化,搭建起兰溪对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助力兰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只要有心、用心,发力、用力,发端于兰溪的黄大仙文化,墙内也香墙外更香,传承发扬将更为广阔久远。

来源丨兰精灵客户端      

原件地址:三江口丨黄大仙文化何以“墙内也香墙外更香”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还可以输入500字符   

暂无回复,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文库网用户QQ群:731843829  微博官方号:文库网官方   知乎号:文库网

Copyright© 2025 文库网 wenkunet.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